第一节 传统文艺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统文艺活动
分类号: G247
页数: 4
页码: 602-605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传统文艺,灯会、迎案,“迎案”的形式有:罗汉、十八蝴蝶、十八狐狸、十八鲤鱼、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台阁、高跷、九串珠、戏曲坐唱班、纸马等。
关键词: 永康县 民间文艺 传统活动

内容

一、灯会
  民间传统习俗喜闹灯会。时间在每年的上元佳节,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个别地方兴农历二月二日夜。主要灯种有龙灯、板桥灯、花灯等。
  龙灯 有布龙灯、纸龙灯之分。布龙:龙头、龙身、龙尾均用竹骨、红布或黄布扎成。数米一节,各装一根举棒,点一盏烛灯。短者十余节,长者数十节。每节各由一名年轻壮汉举而迎之。有一条或数条参迎。锣鼓开道,绣球引导。上下左右绕转翻舞,沿街迎舞,或进场参舞。聚众围观,热闹非凡。主要分布在县城地带,边远山区较少见。纸龙:龙头、龙尾用篾骨纸糊,各为一节。龙身用若干个篾箍串系为圆筒形的伸缩篓,长达十几米、几十米,间隔几米为一节,每节装一举棒和烛台。龙身糊上用红纸剪成的片甲,将其与龙头、龙尾联成一体,即为纸龙。出迎均与布龙相同。纸龙分布较广,全县各地均有,以双锦、下谢为最。
  板桥灯 板桥灯的头、身、尾各单独成节。龙头,用一块3~4米长,约40厘米宽的枫树板,在板上用竹篾编制龙头骨架,然后用棉纸糊廓,装点龙珠、龙爪,着彩龙形,涂上羊油以显光泽透明并可防湿。龙尾,底板略短小,制作与龙头相同。龙身,分若干桥,短者数十桥,长者数百桥。每桥有两盏纸糊四方八角彩灯,每盏彩灯上插有一面三角纸糊的彩旗。龙头、龙身、龙尾各节用一根“灯桥柱”串拴,联成长龙。每桥灯由一名壮汉举迎。出迎时虎头牌灯和锣鼓开道,伴以器乐。在阵阵爆竹声中,或是游街挨户“讨彩”,或是“跳灯”、“拉灯”、“盘灯”,精彩纷呈。夜间龙灯野游,犹如巨龙戏水,气势壮观。清渭街、派溪吕一带的板桥灯在龙头上装饰着数百盏“龙珠灯”,在全县负有盛名。永康板桥灯的分布很广,遍及城乡。
  花灯 内容、形式、种类繁多。注重艺术美,讲究制作工艺,造型新奇。花灯品种主要有戏名台阁,动物花灯(马灯车、鱼虾灯、鸟雀灯、禽畜灯、狮子灯等),植物花灯(瓜果灯),宫型花灯。近年来还出现了机器灯等。花灯主要分布于方岩派溪、象珠、前仓、城关等地。1983年,县城欢庆元宵时,县文化馆曾制作大型花灯《孔雀开屏》。1984年元宵灯节,象珠区曾举办“百花灯会”。1985年中山乡古竹村施有钱的“走马灯”和前仓乡前仓村李木衡的“红狮戏球灯”曾上送金华市参展。
  二、迎案
  民间文体活动多数寓于传统节庆和庙会活动之中。主要庙会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和九月初九方岩胡公“罗汉节”、“案同日”。在“案同日”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统称为“迎案”。“迎案”的形式有:罗汉、十八蝴蝶、十八狐狸、十八鲤鱼、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台阁、高跷、九串珠、戏曲坐唱班、纸马等。解放后,这些民间文体活动作了改造,被引申为一般节日活动和农村俱乐部活动内容。
  《十八蝴蝶》 歌舞。民国33年(1944),由高镇村农家妇女郎宝月和裁缝师傅主春山等创作。《十八蝴蝶》由18名少女身背竹篾纱布制作的蝴蝶造型道具扮演彩蝶,另加4名少女扮演花神,组成群舞。赋以悠扬的乐曲,妖娆的舞姿,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十八蝴蝶》资料本于1987年经戴先觉整理,被选入《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中。
  《十八鲤鱼》 舞蹈。流传于长田等地。《十八鲤鱼》唱《孟姜女》调,18条布、竹制成的半合“鲤鱼”道具,由18名少女扮演。民国37年民间艺人王雪梅等曾排演参加上方岩“胡公庙会”。解放以来多有活动。1987年,经县民间舞蹈编写组整理并列入《浙江省民间舞蹈》资料本。
  《蚌壳舞》 舞蹈。源于溪岸乡柿后村。根据昆曲中的“九串珠”的内容改编。由少女扮演。6人扮蚌壳精,4人扮鲤鱼精。游乡串村时配上10部彩车,舞蹈动作有走“梅花阵”、“蚌壳露容”、“蚌壳起舞”、“鲤鱼戏蚌”等,边舞边唱《四季歌》调。
  《十八狐狸》 舞蹈。又名“十八大姑娘”。相传唐朝有位官员生4子,传18孙。因官腐门败,18个孙子夭亡17个,撇下17个寡妇。最小孙子以17位嫂嫂加上其妻共18个妇人开设妓女院。《十八狐狸》则根据这一故事改编而成。这一舞蹈最早源于儒堂头村,由20名男演员组成。18人男扮女装,头戴各种表情的女性面具,上穿花边蓝色大襟衣,下系黑色百褶裙,脚穿绣鞋,一手拿纸扇,一手拿绸帕。一人扮妓院老板娘,戴羊角髻大面具,穿红色花边大襟衣,系彩带、彩裤,着绣鞋,一手捧水烟筒,一手执麦秸扇。另一人扮嫖客,头戴帽碗大面具,身穿咖啡色长衫、紫黑色马褂,脚穿黑布鞋,手握长烟管。舞姿风流,丑态百出,是一个以揭露和讽刺封建社会官宦门第腐败堕落为内容的民间舞蹈。
  《讨饭莲花》 又名《永康莲花》,歌舞。人数不限,一般18~36人组成,一人扮演“讨饭头”,重彩丑脸,赤膊赤脚,头戴“草辫箍”,身穿破白裙,手执乞棒。众乞夫,头戴礼帽,黑眼镜,穿各色长衫,各手执一副莲花竹板。唱《永康莲花》调,唱词一般有“顺十字”、“倒十字”、“字谜”(四句)和即兴随编。即兴随编的唱词多是讨彩好话或逗笑词句。
  《敕字莲花》 又名“唱滩簧”,舞蹈。演员规定为女性,妇、娃打扮,人数不限,但必打单。其中一人为领唱,其余排列成行对唱,唱“滩簧调”。每人左手食母指握碟,中指套一根金属击棒,唱时打拍击碟,右手各拎一把茶壶。演唱时,伴以丝竹乐器。
  《三十六行》 舞蹈。演员均为男性(女性由男饰),人数规定为38人。36人饰36个行业之特征,无伴奏、唱腔。在行进中各人手舞足蹈表演其各个行业的体态、形象、特征。2个男演员各人头戴“草辫箍”,脸施重彩,赤膊、穿短裤,系“草裙”,赤脚,各打一面大锣,领头开路。
  《哑口背疯》 即《雪里梅》,歌舞。由1名姑娘同时装扮疯瘫女和哑老头。哑老头和疯瘫女双腿用偶像道具装扮。演员上半身姑娘打扮,下半身着老头裤、穿草鞋、布袜,系白褶裙,外观酷似哑老头背一位疯瘫女模样。由4对或8对组成演唱队,唱民间小调,边歌边舞。
  《旋车》 又名“轿车”,旧时由2名男青年饰演,一名饰推车车夫,一名饰姑娘“坐轿车”(实为身背竹扎纸糊的彩车行走),由若干对《旋车》组成歌舞演唱队。1978年加以整理出新,由一对男、女合演,林克成、方世匡、胡百凡编词,吕志强、王锦璇作曲,定名为《走娘家》,参加金华地区调演,并被选为参加省调演节目。
  《荡船》 形式与《旋车》类同,以纸船为道具。一男一女分别扮成老翁和姑娘。
  《高跷》 俗称“长脚鹿”。参加人数不限,演员往往化装成《杨家将》、《西游记》等剧中人物,由打击乐队开路,只游不唱。
  《走马灯》 采用篾骨、纸质糊成前、后各半的马头、马尾,把步履的人装扮成骑马状,多人组成舞蹈队,唱舞结合。
  《调花钹》 佛教舞蹈,和尚独舞。系和尚化缘之把戏,主要道具是一副“花钹”,有“劈四门”、“美女照镜”、“青龙绕柱”、“过门”、“和尚劈柴”等舞蹈动作。艺人有象鸣畈村程岩森、方岩和尚程基卓、前仓乡溪坦村李陈士等。1987年3月,省文化厅录像摄制组已摄制成音像资料。
  《打罗汉》 民间武术。昔日“罗汉节”迎胡公“案”时,以村为单位组织“罗汉班”,参加者老、中、青、少、幼具有。“罗汉班”专门聘请武术教师传授,有拳、棍、钗、刀、矛、盾、叠罗汉等艺术。游行串村时,队序为:锣鼓、案头旗(4面或8面)、大刀(4把)、滚钗(4把)、钗(4把)、棍(4~8根)、马刀、盾牌、荷花芯,排成长蛇队。每逢“案同日”到出案地打罗汉,大显其艺。上方岩拜胡公庙会,沿途村落请进表演,当地以茶、酒、点心招待。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