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编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710
颗粒名称: 第二十四编 文化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42
页码: 590-631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永康县的文化事业,分述了机构设施、文学艺术、民间文艺、文物的简介。
关键词: 永康县 文化

内容

第一章 机构设施
  第一节 文化馆、站
  民国18年(1929)5月成立县立民众教育馆,址设城内陈氏总祠,活动至1949年。
  民国24年10月成立永康民众俱乐部,址设学宫。
  县文化馆 1950年10月成立,时有工作人员7人,从事时事收音、文化娱乐、识字教育、图书科普等工作。是月,接收民众教育馆陈书旧籍,附设文化馆图书室。1971年后不断扩充馆办活动内容,并重视开展对农村俱乐部和农村剧团的业务辅导工作。1986年增设艺术档案室、录像放映室。1987年有工作人员17人。
  区、镇、乡文化站 1953年曾建立芝英文化站。1964年冬恢复芝英文化站,新建龙山区文化站。1965年建立石柱、象珠、倪宅、环城区文化站。1976年建立前仓公社文化站。
  1977~1980年建立芝英、胡库、四路、方岩、舟山、花川、唐先、溪岸、桥下、西溪、珠山、长田、崇道、古山、永祥、新店16个公社文化站。1981~1983年建立苏川、长城、云山、石柱、八字墙、中山、金川、柏岩、棠溪、城关镇、岩后、油川、烈桥、李店、俞溪头,花街、大屋、雅吕、雅湖、清溪、大后、童宅、新楼、堰头24个公社文化站。各区、公社文化员,分别从农村选拔聘用,属民办性质。1985年有20名文化员转为国家干部。1986年建立方岩镇文化站。
  农村俱乐部 1950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抽调43名小学教师组成社会主义教育团下乡开展文艺宣传和扫盲,并开始组织俱乐部。至1956年,全县有俱乐部150个。1966年后,俱乐部改称“文宣队”。1981年后,重新开展俱乐部活动。1982年1月,后吴村建成农村俱乐部性质的“农民文化宫”。1983年,创办青年民兵俱乐部形成高潮,全县发展到633个。
  农村文化中心 是1981年后新出现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它集文艺、游乐、科普、体育、社会教育等活动于一体,有影剧院及供多种文化活动的场所。1979年,唐先公社开始试办。到1987年止,建有唐先镇、高镇村、芝英镇、俞溪头乡、长恬村、桥头周村等6个农村文化中心。
  第二节 工人文化宫
  1951年成立县工人俱乐部,址设县前巷7号(原“绍兴会馆”)。“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1985年10月,迁梁风桥东侧(现称文化宫路)新址后,改称工人文化宫。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内设有教育组、宣传组、文艺组、体育组、经营组、文化休息组、总务组和办公室。附设综合服务部、环艺广告服务部、联合科协服务部、职工幼儿园、永康县艺术学校、面包房、职工服务部、第二印刷厂等。
  第三节 戏班 剧团
  一、省感班
  流行于永康县及其毗邻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省感戏,所演戏文多以劝人改恶从善、去邪为正为宗旨。30年代,尚有七八个省感班,其中以俞溪头的俞岩佐、池宅的池卢章等为代表的几个班子最为有名。至解放前夕濒于消亡,仅在池宅、俞溪头等一些农村剧团的表演中,留有省感戏的零星痕迹。为抢救省感戏,1953年中央文化部派人来永康了解情况,并观看永康省感戏班表演《十八吊》等剧目。1957年11月省文化局派人来永康组织20名老艺人,在永康戏院售票演出《毛头花姐》、《长城记》、《精忠殇》等戏,并整理50多首《毛头山歌》。1979年8月下旬,县文化馆请池宅村老艺人池卢章等6人口述全录《毛头花姐》、《桑孟一》等剧本。
  二、婺剧团(班)
  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初,永康戏班除少数三合班外,主要是徽班。如:清道光十二年(1832)枫林村周海顺等三兄弟办的大鸿春班;1901~1917年双福办的施银台班;1919年由清渭街应思魁组建的新金台班;1923年以孔明钦为领袖的缙东舞台;芝英应彩娇为领袖的宏广舞台;1932年古山胡凤庭等人组建的超然舞台。此外还有黄柏松班、骆庆福班、朱庆福班、大舞台、新亚舞台、永康舞台、仲华舞台、新仲华舞台、大品玉舞台和浙东舞台等。
  为敬胡公,由青少年作主要演员,三年为一届的戏班,称采茶班,又名小侬班。清光绪至民国末的采茶班有:八字墙、云山园周、山后卢、阔塘后、中山胡新庭、麻车头、下丁、上丁、山坞、上坑里、方山口、新楼槐花、铜山、新楼、西岸、泽溪、烈桥横山下、下宅口、新楼上下宅、应店等20个。50年代中期统称为婺剧团。
  建国后,县职业婺剧团有1961年5月创办的永康婺剧团和1987年10月组建的永康县婺剧团。永康婺剧团,原为武义县婺剧团、昆剧团改组而成,永康、武义分县后,仍划归武义。永康县婺剧团,民办公助,自负盈亏,亦农亦艺,归县文化局领导。
  农村剧团,50年代有:大徐、潜村、橙麓、清渭、夏杜曹、田畈、金杜、前柳、姓王、群丰、民主、县泥水工会、县摊贩会、棠溪、后吴、柿后、下堑、新店、塔石、山西、白莲塘、章坑、柘坑、大塘头、胡库、白雁口、小告朱、九里口、太平、颜宅、枫树塘、吴坑、后林、下溪池、桥下、中山、横岘、八字墙工商联、唐先、华村、上卢、坑口、麻车头、下山门、大园、岩下、潘宅、泉塘、雅庄、峡源、童宅、永祥、溪下周、金坑、大屋、花街、苏溪、倪宅、尚仁、排塘、寺口、柏西、黄川、郎家、大江畈、水碓头、山下、陈路塘、栋陇、八口塘、光瑶等71个。60年代有:塔石、中山、华村、金坑、朝川、下丁、潘宅、尚仁、泉塘、后吴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农村剧团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农村剧团,至80年代有舟山、唐先、李店、方岩、四路、桥下、新楼、石柱、溪岸、珠山10个公社剧团及中山、三合、潘川、前仓、新楼、丽东、花街、黄岗、泽塘、群丰、丁坑、八字墙乡、华村、排塘、棠溪、下徐店、永祥勤丰、山门头、岩后乡一团、岩后乡二团、后吴小班、后吴老班、荆州、石下、塘头一团、塘头二团、池宅、后项、后吴新新、前郎等剧团。
  舟山乡(公社)婺剧团,1979年创建。1983年10月,曾应邀向浙江省群众戏剧工作经验交流会献演《三脱状元袍》。1984年7月,中国戏剧出版社曾为其演出的《姐妹缘》拍摄连环画,发行全国,并出版1985年日历戏剧年画。
  三、越剧团
  越剧团起始于30年代后期溪坦村创办的哈哈舞台越剧班(三脚班)。
  民国30年至解放前夕,有前仓越剧团,此团于37年停演。1978年又重建起班,直至1982年春停演。
  解放后,县工商联、唐先工商联、大后唐上和四路后宅相继办过越剧团,不久即撤。1954年温州和平越剧团落户永康,改名为永康县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11月全省民间剧团登记时,改称永康县越剧团。1970年更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并转为全民所有制单位。1978年4月复名永康县越剧团。至1985年8月撤团。
  四、昆剧团
  民国32年11月芝英应拱南发起组织芝英昆腔坐唱班,即芝英灵芝歌乐团。33年聘请金华昆腔何金玉班正吹王海宝和胡春聚班正吹胡长生为指导。活动仅限农历8月13日胡公庙会或节日演出。1949年5月散班。
  第四节 剧场影院
  一、戏台
  民间演戏,多在祠堂、寺庙、会馆、市基或晒场演出。有的建有木石结构戏台。金江龙、麻车头、山西、后宅等祠堂台和下时下殿寺庙台,均建于清代。或方形角柱,或圆形角柱。梁柱、马腿等部件多雕有历史人物、花卉、云纹图案。台顶天花绘有山水,垂檐、八角,大都出于著名匠作之手。此外还有可拆可装的木制活动戏台。解放后,农村普遍建有砖木为架、椽瓦盖顶的“土戏台”。修建大会堂多附设室内舞台,既供演戏,又供拉挂电影银幕。
  二、剧场
  30年代初,绍兴会馆、徽州会馆、福建会馆和兰溪会馆偶尔邀请外地剧团作临时性营业演出。正式有营业性剧场始于永康乐园。
  永康乐园创办于民国27年冬,场址在天门里“三房祠堂”。利用祠堂改造,设简易舞台和观众坐凳。31年因永康沦陷而停办。
  三、影剧院
  电影放映和文娱节目演出场所遍布城乡。主要电影院(影剧院)有:
  人民电影院 原为永康荣军学校礼堂,1959年修缮后改为放映场。1962年改竹木结构为土木结构,780个观众座位。1965年修建隔间机房,安装松花江5501型座机。1966年11月定名为人民电影院。
  永康电影院 原为永康剧院旧址。1985年10月竣工,主体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900个座位。安装松花江5505型座机。1986年10月正式开放。
  永康影剧院 原称地方国营永康人民剧院,创办于1954年。共800多个座位。1955年经修建,改为永康县人民大会堂。1959年后改为永康剧院。主营戏剧演出。1978年起兼放映电影。1982年10月,新剧院在县城南溪沿江滨北路落成,改名为永康影剧院。安装松花江5502型座机,有1206个座位。
  芝英电影院 为农村集镇电影院,归属电影公司。建于1984年10月,投资32万元,建筑面积987平方米,座位827个。1985年1月开业,工作人员3人。
  古山电影院 建于1983年2月,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座位945个,机房安装解放-103型放映机,工作人员2人。
  永拖会堂 1987年建成,属永康拖拉机厂,有1318个座位。平时放映电影,有时接待剧团演出和业余表演。
  70年代后期,农村剧场相继落成。至1987年底,舞台条件较好,可供专业剧团演出的影剧院有石柱镇、唐先镇、古山镇、前仓镇、清溪乡、方岩乡和西溪村、桐塘村、下里溪村、八字墙村等10家。
  第五节 电影队
  电影放映始于30年代,省政工队来县放映黑白无声抗战记录片。抗日战争时,麻车头放映过黑白无声广播解说电影。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永部队313团筹办35毫米提包式放映机一架,于1950年春开始放映6个月。1951~1956年间,由省文化局所属电影教育工作队巡回放映。1957年1月,省下放402、435电影队于永康,建立第一、第二电影队,并成立永康电影中心队。1959年8月成立县电影管理站。1982年1月改称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87年,放映22122场,观众1525万人次,收入85.70万元,发行收入35.69万元。
  农村电影队始办于1959年11月,先后建立倪宅、石柱、象珠三个区电影队,1962年撤销。1970年重新发展。1985年出现个体办电影队,放映机型大都是16毫米,也有35毫米和8.75毫米。1987年起,8.75毫米机型全部淘汰。1987年末,全县有乡镇电影队38个,村办电影队5个,个体电影队21个,企事业办电影队5个。共有35毫米放映机1架,16毫米放映机69架。社会办电影队收入几占全县放映收入的一半。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文学创作,人才辈出。南宋有状元、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其诗词感情激越,风格豪放;政论气势纵横,笔锋犀利。著有《龙川词》和《龙川文集》40卷。著名爱国诗人吴思齐,晚年隐居浦阳,与方凤、谢翱相友善,放游山水,吟咏唱和,尝相偕登严陵山吊文天祥,恸哭西台,自号全归子。著有《全归集》。
  元代有胡长孺,文章精采,一生著书甚多,是“南中八士”之一。存世著作有《瓦缶编》、《建昌集》、《宁海漫钞》和《颜乐斋稿》等。吕浦为文有奇气,动荡激烈。著有《竹溪集》。
  明代榜眼程文德,累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松溪集》、《程文恭遗稿》,有“山斗”之誉。王崇为文汪洋浩瀚,著有《麓泉文集》。
  清代才女吴宗爱,工诗。著有《六宜楼》、《绿华草》等诗集。程尚濂著有《心吾子诗抄》15卷,自成一家。爱国诗人应宝时著有《射雕诗集》。
  民国时期至今,活跃文坛的文学作家有朱应鹏、鲁光、胡小孩、吴越、胡松植、胡济涛、胡春潮、应明阳等。鲁光,原名徐世成,著有长篇报告文学《踏上地球之巅》、《中国姑娘》,电影文学《第三个女神》等。《中国姑娘》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荣获1982年全国报告文学一等奖。胡小孩,创作以戏剧为多。50年代有《两兄弟》、《斗诗亭》等11本,60年代有越剧《血榜记》(后改编为电影剧本《血碑》)、甬剧《亮眼哥》,70年代有越剧《刑场上婚礼》、《强者之歌》、甬剧《三篙恨》,80年代有越剧《天国春秋》等。吴越著有长篇章回小说《括苍山恩仇记》,长篇小说《凤鸣恩仇记》。胡松植著有长篇传记文学《青年陈毅》和《江南陈毅》。应明阳著有《中国思维魔王》和《我是零》等文学作品。
  群众文学创作团体,始于民国18年(1929),蔡国章发起成立“友声诗社”,有社员20人。每逢春秋佳日,汇集社员酬唱吟哦,畅叙胸怀,初集共得古体诗200首,刊出《友声诗钞》。后因人员离散、经济困难而停止。1959年,全县新民歌兴起,东海文艺出版社曾出版《永康大跃进诗歌选》。“文化大革命”期间,业余作者受冲击,队伍瓦解。1978年后,业余创作出现新气象。1983年,县文化局编印了由全县16位业余作者参加编写的永康革命斗争故事集《路南晓角》。同年5月后,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创办《方岩》杂志。至1987年底已发表各类作品320余篇。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一、戏剧
  永康戏剧有省感戏(又称醒感戏)、婺剧、越剧和昆剧等几种。其中以省感戏和婺剧最具地方特色。
  省感戏始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省感戏是劝人反省、导人归正,并依附于翻九楼、水陆道场等宗教活动的一种地方剧种。永康手艺人众多,他们的家属为了祈求在外走村串户的亲人能平安吉利,往往集资请省感班前来演戏,使得省感戏长期流传,并流行于毗邻的东阳、磐安、缙云和武义等县。清康熙《永康县志》卷六中载:“师巫有同戏剧,谓之洪楼胜会,又谓之翻九楼……莫知其所从出”。省感戏在每一地演出,必须连演三年才算法事圆满。第一年称为“起九楼”,只演省感班代表剧目《毛头殇》,便告结束;第二年称为“温九楼”,演戏5场,2日3夜结束;第三年才是正题。称为“翻九楼”,为期5天。选定吉日,举行“翻九楼”大典,广场上设“九楼坛”,摆猪羊三牲等祭品,然后艺人们举行隆重仪式,开始演戏。演出形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戏、杂技和舞蹈交错穿插;二是演出与宗教括动混合一起。以演戏娱人,以诵经祈神,以“翻九楼”超度亡魂。演出剧目,主要有《逝女殇》、《草席殇》、《精忠殇》、《毛头殇》、《忤逆殇》、《溺水殇》、《狐狸殇》(或《老虎殇》)、《孝子殇》、《断缘殇》9本戏,杂技演“翻九楼”。省感戏题材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及迎合时人求神祈福的心理。唱腔具有较浓厚的山歌风味,同时吸收了明代已在县内流行的侯阳高腔,比浙江婺剧诸声腔的历史要久远。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活跃。至今尚有部分艺人在世,但已没有专门班社。
  二、曲艺
  曲艺有鼓词、铜钱棍、小锣书、道情、单人戏曲坐唱等几种。民国20年(1931),有“行会”组织。1952年,有艺人111人(其中:男,鼓词79人;女,铜钱棍32人),能唱鼓词山歌352本。1957年发展到150人,建立永康县曲艺协会。“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1985年恢复永康县曲艺协会。1987年,全县仅有盲艺人83人,其中鼓词65人,铜钱棍18人。小锣书、道情已基本绝迹。
  鼓词 又名唱功事。源于唐代,流行于永康、缙云、武义、磐安等县。主要乐器是鼓和竹夹板。艺人多为男性盲人。唱词内容多为戏文或长篇小说移植、改编而成,兼唱民间故事和新闻。演唱的艺术风格带有程式化。开头必唱四句,俗称“滩头”。诸如“一根菖蒲叶茎长,农家做事该商量。要学前朝勤耕织,莫学无情坏纲常”等等。一本唱词分为若干册(节或集),唱完一册必唱“戏名到此停停起,下文再表×××地方”。接唱时,先唱“四句”,再唱“鼓词接转原地方,要表××义”,起到承前启后作用。唱词字数一般为七字句或九字句,也有长短句,内插表白。永康鼓词的特色主要是用方言土语演唱,绘声绘色,语言形象生动。既有铿锵有力的激腔,又有柔和雅尔的拖腔、催人泪下的哭腔和逗人捧腹的滑稽唱腔。
  铜钱棍 是永康鼓词的“夫妻”曲种,艺人全是女性盲人,又名“唱山歌”。主要乐器“铜钱棍”,用一段竹子,串以铜钱制成。艺人依门挨户求乞为生,少有堂唱,更无设馆。演唱内容以民间新闻山歌为主,兼唱鼓词唱本。行腔平缓,变化少,一般分上下两韵,唱四句,无表白,字数为七字句,持浓重的方言土语,受地方局限,近年行唱艺人渐减。
  单人戏曲坐唱 又名小唱(即自拉自唱)。这一曲种,历来艺人稀少,与其技艺难度高有关。一人担负唱、吹、拉、打,嘴、手、脚同时并用。唱:婺剧中的徽戏、乱弹和昆剧曲牌,一人表达男女生旦净丑诸声腔;吹:笛子、唢呐、黎花;拉:徽胡、二胡;打:苏锣、小锣、狗叫锣、大小钹、鼓板等乐器。一人可以唱奏“排八仙”、“闹台场”、“戏剧选场”。单人戏曲小唱主要行艺于婚、丧、寿、诞、节庆等堂唱,喜事托彩,也行唱于市,但无设馆。1909年花街乡潘宅村就有单人戏曲小唱。历经80余年,先后有柄坑、泉塘、岭张、俞皮、大陈、大徐、麻车店、厚仁、桥下、唐先等村出现过艺人。现仅存一、二。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一、美术
  永康历代美术精品少有传世。民国期间书画家应均,善画兰花,以书法笔意写兰,自成一家。胡也衲绘的公鸡,程铿绘的人物,李懋康绘的花鸟,徐石麓绘的山水,程远松绘的兰竹,各具特色为人所称颂。
  解放后,美术家精英辈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全国知名的版画家吕蒙,与人合作的连环木刻《铁佛寺》在全国很有影响。上海黄浦画院院长胡振郎,擅长山水写意,在上海独树一帜。作品《春晓》获全国六届美展佳作奖,《家乡雨露》获1985年上海美展一等奖。他的作品曾在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展出,他本人多次应邀赴日参加艺术交流活动。齐齐哈尔画院副院长王瑛元,1986年,国画作品赴日展出,并有《五墨内容雏议》、《中国画基本知识问题》等美术专著。福州美术馆胡子为的国画作品远销日、美等国。南京部队政治部创作室的胡今叶,国画人物为毛主席纪念堂、中央军委办公厅等处收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朱子容,曾在全国报刊上发表多幅版画,并出版《血泪荡》、《蕉老师和淘气精》等连环画14册。浙师大教师骆华明的国画作品曾赴香港展出。衢州陶瓷厂胡锡乾擅长雕塑,作品多次参加中央和省美展,瓷雕《美人鱼缸》获全国“陶瓷杯”银奖。美术工艺工作者夏法起著有《青田石雕》等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沈高仁的作品,参加第三届全国年画展览,《虎啸图》获三等奖,原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鹏程万里》获二等奖,以后又获全国六届美展四等奖。《卧虎图》参加振兴丝绸之路国际书画展展出。
  此外旅台画家施志刚从事国画,山水花鸟,集各家之长而独具风格,曾在国外举行多次个人画展。
  二、书法
  清末民初以来,永康书法人才辈出。应均的真、行、草、隶、篆,功力深厚。尤工行书,民国16年(1927),参加全国名人书画展,受到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赞赏而名震遐迩。同辈曹世治,字际平,号栖凤山人,善书楷、行。小楷固美,大字尤佳。民间珍藏他的条屏、对联甚多,在金华八县颇有影响。楼桐孙、陈和祥曾广泛搜集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的字体真迹,共同主编《正草隶篆四体大字典》行销全国。吕临昌,善楷书,30年代商务印书馆曾出版他的《星星小楷》。
  1979年后,群众性书法活动兴起,书法人才脱颖而出,不少中青年书法作品参加全省性、全国性及至国际性书法展览,乃至获奖,有的加入了书法家行列。章寿松是自学成才的书法家,其作品流传港澳、东南亚及日美等国,其传略和作品载入黄河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书画家大辞典》。青年书法家徐子辉,字之麾,书法以篆书见长,在学习秦汉小篆的根基上,吸收清朝大书法家赵之谦的笔法,作品魄力雄强,意态奇逸。篆刻则远追秦玺汉印,近取清朝印家邓石如、吴让之诸家,尤精赵子谦之神韵,其印刻意求新,不事修饰,古朴见奇峻,流畅显凝重。黄河碑林收其大幅作品刻碑流世。在国际书法展览和中日牡丹樱花笔会上,曾有大型书法篆刻参展多次膺选,并分别获得兰亭书法大奖赛优胜奖、全国银牛书法大奖赛优胜奖、全国神龙杯青少年书法大奖赛金牌奖。农民书法家俞兴邦,1986年获金华市书法大奖赛一等奖,1987年被聘为中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
  第四节 摄影 影视
  一、摄影
  民国时期,县内仅有私营照相业,更无艺术摄影。建国后,摄影人才辈出。现任《人民画报》记者何世尧,擅长风光摄影,在摄影界有一定影响。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摄影艺术展览,多幅作品在美、法、日和香港摄影艺术展览。编有多册大型《何世尧摄影作品选》。县内摄影创作从70年代开始发展。1975年,卢如美的《小苗移栽》入选“全国农业影展”,在北京展出。1985年,卢广的《小小环球》、林福江的《怀念》被选入北京美术馆展出。应敏的《信息》,除在北京、广州巡展外,还被不少刊物转载。
  1986年,县内摄影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有300多幅。胡今日的《十五的月亮》被送到老山前线展出。
  1987年8月,全国摄影比赛,孙东的《斜阳催人归》获一等奖。
  二、影视
  70年代,胡小孩曾创作电影故事《血碑》,并将甬剧《三篙恨》改编成戏剧电影剧本《花烛泪》等。1981年以来,应加登创作的电影剧本有《五姐妹吹本领》、《猕猴的脸为什么红的》,电视剧本有《冬冬与瓜瓜》。1986年10月,胡国均、陈寒川、孔令旗合作创作的电视导游脚本《方岩》上下集,已由浙江电视台拍摄、播放。
  第五节 音乐舞蹈
  永康民间的器乐曲有:《闹花台》、《迎送曲》、《行路》、《丧葬锣鼓》、《牧羊关》、《采茶歌》、《游春》、《琴心》、《锁南枝》、《逍遥乐》、《别坟》等,已由县文化馆收集、整理、记录成谱保存。
  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歌舞音乐,已由县文化馆分别收集、整理、记谱,编印成《永康戏曲简介》、《永康曲艺音乐集成》和《浙江永康民间舞蹈集成》保存。
  民间舞蹈《十八蝴蝶》,经吕银蟾、胡春美加工整理后,于1957年春参加浙江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一等奖。1959年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获表演奖,并参加杭州“五一”化装游行。1978年春,再次经木戈、百凡作词,吕志强、王锦璇作曲,胡春美编舞,改名《彩蝶迎春》,参加金华地区会演,获演出奖。1984年10月参加杭州“中日青年联欢”演出和游行,中央和省电台录音播放,省文化厅录音存档。1987年,戴先觉又将《十八蝴蝶》及《蚌壳舞》、《调花钹》、《凑字莲花》、《十八鲤鱼》、《迎花烛》等民间舞蹈加以整理,编印成册。
  在音乐舞蹈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有卢炳容、楼敦传、胡梦桥等。卢炳容为越剧作曲数十年;楼敦传曾为婺剧艺术片《西施泪》作曲;胡梦桥曾为越剧电影故事片《花烛泪》作唱腔设计。
  第三章 民间文艺
  第一节 传统文艺活动
  一、灯会
  民间传统习俗喜闹灯会。时间在每年的上元佳节,即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个别地方兴农历二月二日夜。主要灯种有龙灯、板桥灯、花灯等。
  龙灯 有布龙灯、纸龙灯之分。布龙:龙头、龙身、龙尾均用竹骨、红布或黄布扎成。数米一节,各装一根举棒,点一盏烛灯。短者十余节,长者数十节。每节各由一名年轻壮汉举而迎之。有一条或数条参迎。锣鼓开道,绣球引导。上下左右绕转翻舞,沿街迎舞,或进场参舞。聚众围观,热闹非凡。主要分布在县城地带,边远山区较少见。纸龙:龙头、龙尾用篾骨纸糊,各为一节。龙身用若干个篾箍串系为圆筒形的伸缩篓,长达十几米、几十米,间隔几米为一节,每节装一举棒和烛台。龙身糊上用红纸剪成的片甲,将其与龙头、龙尾联成一体,即为纸龙。出迎均与布龙相同。纸龙分布较广,全县各地均有,以双锦、下谢为最。
  板桥灯 板桥灯的头、身、尾各单独成节。龙头,用一块3~4米长,约40厘米宽的枫树板,在板上用竹篾编制龙头骨架,然后用棉纸糊廓,装点龙珠、龙爪,着彩龙形,涂上羊油以显光泽透明并可防湿。龙尾,底板略短小,制作与龙头相同。龙身,分若干桥,短者数十桥,长者数百桥。每桥有两盏纸糊四方八角彩灯,每盏彩灯上插有一面三角纸糊的彩旗。龙头、龙身、龙尾各节用一根“灯桥柱”串拴,联成长龙。每桥灯由一名壮汉举迎。出迎时虎头牌灯和锣鼓开道,伴以器乐。在阵阵爆竹声中,或是游街挨户“讨彩”,或是“跳灯”、“拉灯”、“盘灯”,精彩纷呈。夜间龙灯野游,犹如巨龙戏水,气势壮观。清渭街、派溪吕一带的板桥灯在龙头上装饰着数百盏“龙珠灯”,在全县负有盛名。永康板桥灯的分布很广,遍及城乡。
  花灯 内容、形式、种类繁多。注重艺术美,讲究制作工艺,造型新奇。花灯品种主要有戏名台阁,动物花灯(马灯车、鱼虾灯、鸟雀灯、禽畜灯、狮子灯等),植物花灯(瓜果灯),宫型花灯。近年来还出现了机器灯等。花灯主要分布于方岩派溪、象珠、前仓、城关等地。1983年,县城欢庆元宵时,县文化馆曾制作大型花灯《孔雀开屏》。1984年元宵灯节,象珠区曾举办“百花灯会”。1985年中山乡古竹村施有钱的“走马灯”和前仓乡前仓村李木衡的“红狮戏球灯”曾上送金华市参展。
  二、迎案
  民间文体活动多数寓于传统节庆和庙会活动之中。主要庙会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胡则生日)和九月初九方岩胡公“罗汉节”、“案同日”。在“案同日”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统称为“迎案”。“迎案”的形式有:罗汉、十八蝴蝶、十八狐狸、十八鲤鱼、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台阁、高跷、九串珠、戏曲坐唱班、纸马等。解放后,这些民间文体活动作了改造,被引申为一般节日活动和农村俱乐部活动内容。
  《十八蝴蝶》 歌舞。民国33年(1944),由高镇村农家妇女郎宝月和裁缝师傅主春山等创作。《十八蝴蝶》由18名少女身背竹篾纱布制作的蝴蝶造型道具扮演彩蝶,另加4名少女扮演花神,组成群舞。赋以悠扬的乐曲,妖娆的舞姿,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十八蝴蝶》资料本于1987年经戴先觉整理,被选入《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中。
  《十八鲤鱼》 舞蹈。流传于长田等地。《十八鲤鱼》唱《孟姜女》调,18条布、竹制成的半合“鲤鱼”道具,由18名少女扮演。民国37年民间艺人王雪梅等曾排演参加上方岩“胡公庙会”。解放以来多有活动。1987年,经县民间舞蹈编写组整理并列入《浙江省民间舞蹈》资料本。
  《蚌壳舞》 舞蹈。源于溪岸乡柿后村。根据昆曲中的“九串珠”的内容改编。由少女扮演。6人扮蚌壳精,4人扮鲤鱼精。游乡串村时配上10部彩车,舞蹈动作有走“梅花阵”、“蚌壳露容”、“蚌壳起舞”、“鲤鱼戏蚌”等,边舞边唱《四季歌》调。
  《十八狐狸》 舞蹈。又名“十八大姑娘”。相传唐朝有位官员生4子,传18孙。因官腐门败,18个孙子夭亡17个,撇下17个寡妇。最小孙子以17位嫂嫂加上其妻共18个妇人开设妓女院。《十八狐狸》则根据这一故事改编而成。这一舞蹈最早源于儒堂头村,由20名男演员组成。18人男扮女装,头戴各种表情的女性面具,上穿花边蓝色大襟衣,下系黑色百褶裙,脚穿绣鞋,一手拿纸扇,一手拿绸帕。一人扮妓院老板娘,戴羊角髻大面具,穿红色花边大襟衣,系彩带、彩裤,着绣鞋,一手捧水烟筒,一手执麦秸扇。另一人扮嫖客,头戴帽碗大面具,身穿咖啡色长衫、紫黑色马褂,脚穿黑布鞋,手握长烟管。舞姿风流,丑态百出,是一个以揭露和讽刺封建社会官宦门第腐败堕落为内容的民间舞蹈。
  《讨饭莲花》 又名《永康莲花》,歌舞。人数不限,一般18~36人组成,一人扮演“讨饭头”,重彩丑脸,赤膊赤脚,头戴“草辫箍”,身穿破白裙,手执乞棒。众乞夫,头戴礼帽,黑眼镜,穿各色长衫,各手执一副莲花竹板。唱《永康莲花》调,唱词一般有“顺十字”、“倒十字”、“字谜”(四句)和即兴随编。即兴随编的唱词多是讨彩好话或逗笑词句。
  《敕字莲花》 又名“唱滩簧”,舞蹈。演员规定为女性,妇、娃打扮,人数不限,但必打单。其中一人为领唱,其余排列成行对唱,唱“滩簧调”。每人左手食母指握碟,中指套一根金属击棒,唱时打拍击碟,右手各拎一把茶壶。演唱时,伴以丝竹乐器。
  《三十六行》 舞蹈。演员均为男性(女性由男饰),人数规定为38人。36人饰36个行业之特征,无伴奏、唱腔。在行进中各人手舞足蹈表演其各个行业的体态、形象、特征。2个男演员各人头戴“草辫箍”,脸施重彩,赤膊、穿短裤,系“草裙”,赤脚,各打一面大锣,领头开路。
  《哑口背疯》 即《雪里梅》,歌舞。由1名姑娘同时装扮疯瘫女和哑老头。哑老头和疯瘫女双腿用偶像道具装扮。演员上半身姑娘打扮,下半身着老头裤、穿草鞋、布袜,系白褶裙,外观酷似哑老头背一位疯瘫女模样。由4对或8对组成演唱队,唱民间小调,边歌边舞。
  《旋车》 又名“轿车”,旧时由2名男青年饰演,一名饰推车车夫,一名饰姑娘“坐轿车”(实为身背竹扎纸糊的彩车行走),由若干对《旋车》组成歌舞演唱队。1978年加以整理出新,由一对男、女合演,林克成、方世匡、胡百凡编词,吕志强、王锦璇作曲,定名为《走娘家》,参加金华地区调演,并被选为参加省调演节目。
  《荡船》 形式与《旋车》类同,以纸船为道具。一男一女分别扮成老翁和姑娘。
  《高跷》 俗称“长脚鹿”。参加人数不限,演员往往化装成《杨家将》、《西游记》等剧中人物,由打击乐队开路,只游不唱。
  《走马灯》 采用篾骨、纸质糊成前、后各半的马头、马尾,把步履的人装扮成骑马状,多人组成舞蹈队,唱舞结合。
  《调花钹》 佛教舞蹈,和尚独舞。系和尚化缘之把戏,主要道具是一副“花钹”,有“劈四门”、“美女照镜”、“青龙绕柱”、“过门”、“和尚劈柴”等舞蹈动作。艺人有象鸣畈村程岩森、方岩和尚程基卓、前仓乡溪坦村李陈士等。1987年3月,省文化厅录像摄制组已摄制成音像资料。
  《打罗汉》 民间武术。昔日“罗汉节”迎胡公“案”时,以村为单位组织“罗汉班”,参加者老、中、青、少、幼具有。“罗汉班”专门聘请武术教师传授,有拳、棍、钗、刀、矛、盾、叠罗汉等艺术。游行串村时,队序为:锣鼓、案头旗(4面或8面)、大刀(4把)、滚钗(4把)、钗(4把)、棍(4~8根)、马刀、盾牌、荷花芯,排成长蛇队。每逢“案同日”到出案地打罗汉,大显其艺。上方岩拜胡公庙会,沿途村落请进表演,当地以茶、酒、点心招待。
  第二节 故事 歌谣
  永康民间传说故事和民歌民谣,世代相传。有的记人,有的叙事,有的咏物,有的抒情,有的已载入册籍,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特选录一部分,分载如下。
  一、故事传说
  永康人 吴孙权时,永康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归。龟言曰:“游不逢时,为君所执!”人甚异之。载出,欲上吴王。夜泊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桑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絷,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出?”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桑寂而止。既至,权令煮之,焚柴百车,语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方熟。”献之人因说龟桑共言。权登使伐取,煮龟立烂。今烹龟犹多用桑薪。(原出《异苑》)
  和让桥 相传明永乐年间有人拾遗金于水次,守而还之。失金者愿以半相酬,不受,相让久之,众见其让之坚也,曰:“何不以此建桥?”皆曰:“诺。”桥成,因名和让。(原载光绪《永康县志》)
  俞统还金 俞统,交厚人,其地产麻。商人市之者寄白金若干于其家。未几,家为洪水所冲,妻女俱没。时成化十九年也。水平,商人号泣而至。统曰:“无忧也。家虽破,而白金幸存。”遂挚以还之。(原载正德《永康县志》)
  长孺破案(一) 胡长孺在宁海,日偶出行,有群妪聚庵诵经。一妪以失衣来诉。长孺命以牟麦置群妪掌中,令合掌绕佛,诵经如故。长孺闭目端坐。且曰:“吾令神督之,若是盗衣者,行数周,麦当芽。”中一妪屡开视其掌,遂令缚之,果盗衣者。(原载冯梦龙《智囊补》)
  长孺破案(二) 铜岩恶少,狙伺其间,出钞道为过客患。长孺伪衣商人服,令商人负货以从,戒驺卒数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邀之。长孺方逊谕,驺卒俄集,悉擒伏法。(原载光绪《永康县志》)
  石仓岩 石仓岩,缘岩而上,石室玲珑,澄真寺(在县东北)在焉。相传为洪雅禅师入寂处。旧志云:岩顶有小石穴如仓,日出米以饷众僧,随多寡无余欠。后有贪僧凿大之,米遂不出,其说虽近怪,然存之亦足以省贪也。(原载光绪《永康县志》)
  老松化石 相传唐朝建中年间,道士马自然至城北延真观,指观前老松自言自语说“此松已三千年,当化为石了!”顿时风雷大作,把老松震作数段,着地成石。中有一石拔地而起,高六、七尺,大逾合围,隐隐有松鳞,以手触之,石磊磊有声,有意推之,石乃牢不可动。清道光间,邑侯廖重机始于其上建亭。石四周环以浅水,四时不涸,专供游客观赏。
  状元蛙 南宋状元陈亮,年少时,曾在芝英紫霄观读书。每当读到入神处,他会忘记上床睡觉。一天深夜,他的书声惊动了观内青蛙。青蛙纷纷爬进陈亮书房,一只只跳上书案,朝着陈亮鸣叫。陈亮凝视蛙群片刻,拿起红朱笔,在青蛙额顶上一只只点过去,然后笑着对它们挥挥手说:“你们比以前好看多了,别再鼓噪,到外面玩去吧。”青蛙好像听懂陈亮的话,一齐“咯咯咯”的叫几声,就跳下了书案,潜声蹦出书房。由于这样,现在永康有一种额头上有红点的青蛙,人们都称它为“状元蛙”。
  还金井 明正统十四年,城里兵荒马乱,人心惶惶。负责管钱粮的衙吏徐宝,生怕公家钱财遭受损失,就把数千两钱粮银连夜偷偷运出,埋藏于离家不远的一口古井里。待时势平静,官议再征,徐宝就说钱还在,接着就把这批金银取出,分文不少地归还公家。消息传开,人人称赞。从此以后,人们就称徐宝为还金公,称埋过金的井为还金井,现该井还在县第一粮站内。
  大安山 相传汉朝刘秀逃难,来到一座大山上。由于几天几夜未合眼,甚是疲乏,因未见追兵,就决定在山上暂宿。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慌忙起身准备择路而逃。环顾山前山后,并无追兵。遂转忧为喜,欣然给这座山取名为“大安山”,并把睡过觉的草地取名“大安坪”。后来,因山高树密而气候寒冷,“大安山”就渐渐被叫成“大寒山”了。
  吴九经麻糍蘸墨 明弘治年间,〓树下木匠吴海之妻产下一子,过秤有九斤重,就取名为“九斤”。后来,吴海希望孩儿能熟读《四书》、五经》,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于是改名为“九经”。九经年少时,酷爱学习,昼夜不息。某年冬至日,九经忙于学业不能及时回家就餐,父亲送来麻糍和糖汤。九经谢了父亲后,仍埋头边写文章边吃麻糍,竟把墨水当糖汤,一块块沾满墨汁的麻糍往嘴里塞,弄得满嘴乌黑。父亲看了笑起来问道:“九经,麻糍甜吗?”九经说:“麻糍蘸糖汤,怎么会不甜呢?”
  吴九经坚持不懈奋发学习,终于学业大进,在明嘉靖十四年中了进士。
  赵艮六岁中秀才 明成化五年进士赵艮,四岁上私塾,一教就懂,一学就知。六岁,其父怀着好奇心,背他去金华府参加童试。至三十里坑,坐在路旁歇气。父想试赵艮才能,装着高兴的样子说:“真快,金华府就到了。”赵艮环视身前背后群山溪涧,摇摇头说:“爹,不要骗我,山未束,水未收,不是府,不是州,金华府还远哩。”父听了很高兴,脚也轻快了,一直背赵艮到金华府城郊。父亲装着忧愁的样子,叹了口气说:“天快黑了,金华府还没有到,怎么好!”赵艮望望远处的丛山,看看近处的婺江,笑着说:“爹,你又来骗我了,山已束,水已收,不是府,就是州,金华府到了。”
  第二天,赵艮进考场,主考官看他是个黄毛小孩,奶水都未吃透,竟来考秀才,就轻蔑地给赵艮一张白纸条说:“你能够写出三千字,就算你考中!”赵艮脑一动,笔一挥。在小纸条上写上“化三千七十士”六个字,主考官一看,见是孔子的典故,暗暗地称奇。
  赵艮交上卷,父亲怕他累了,就上前蹲下身子,要背他出考场。赵艮刚仆上父亲的背脊时,主考官就厉声斥责:“子将父当马骑,成何体统!”赵艮却从容说:“父望子早成龙,天经地义。”主考官心悦诚服,当众说:“赵艮年幼才博,应中秀才。”
  王崇中亚元 明嘉靖八年,公告大比,江西罗洪先中状元,浙江永康程文德中榜眼,赵銮中探花。因嘉靖帝求才心切,又将前十名举子召进礼闱对策面试。结果,王崇名列第二。这时弄得嘉靖帝十分尴尬,照理第二名为榜眼,却已宣读为程文德了,心想论王崇才学可独占鳌头,无奈前三名已经钦定,无法更改,欲把他屈居第四名进士,可是王崇硬是不依。这时嘉靖皇帝有点生气就说:“难道我要挜你不成?”(挜亚同音)王崇连忙奏道:“谢万岁隆恩,我就中个亚元吧。王崇起,王崇止。”嘉靖帝只好顺水推舟,赐第亚元,授吏科给事中。这是在我国科第史上“状元”、“榜眼”、“探花”之外,独一无二的“亚元”。
  虹霓巷的由来 明朝时,王崇、徐昭的府第都建造在永康县城,并且隔壁相依,向来十分亲近。后来,由于家臣恃强凌弱,彼此发生纠葛,进而涉及房屋,两家均不许靠墙。子侄们受家臣怂恿,都向京中父母投书。王崇派王亮回永康,徐昭叫家人带回一封书信。当两家儿子见面时,徐家交给王家一封信。王亮拆开一看,只见“千里寄书为堵墙,让人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仍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王亮读后自知理亏,也后退三尺,两家让出的地基,就是现在的虹霓巷,从此两家依然礼让往来,和睦如初。
  布政公相亲 相传布政公程正谊家和后塘弄吴员外是亲戚,吴员外听说程正谊人才出众,就对程正谊父亲说:“我家花房有二十四个聪明美貌的姑娘,结拜姊妹,如果你儿子愿意,可以随他挑选一个。”程父把这件事告诉正谊。正谊听后欣然前往。这天,花房里姑娘穿红着绿,打扮得天仙似的。只有吴小梅姑娘自知癞头,不能入选,只戴一顶绣花圆帽,文静地坐着织锦。程正谊来到吴家,悄悄地拿来一把扫帚横在花房门口。到吃饭时,花房里姑娘,想看看自己的姑爷,相继从花房走了出来,一个个从扫帚上跨了过去,只有最后的小梅出来时,才把扫帚扶起斜靠到墙角去。正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到客厅对吴员外说:“我要这最后一个。”吴员外感到愕然,正谊则说:“人品好,癞头也胜过如花似玉。”双方就这样定了亲。这就是当地人通常称呼的“廿四姑婆”。
  周俊哄伯父 一天,周俊正看着雪地出神,伯父突然返身问周俊:“人家都讲你聪明,今天你能把我哄到天井去吗?哄得下,让你把这只大公鸡拿去过年。”周俊皱了皱眉说:“天这么冷,我怎么哄伯父到天井去呢?”“不过——”周俊接着说,“你如果站在天井里,我倒有法子哄你上阶沿!”伯父连忙把那只缚着的公鸡一放,一脚跨下天井雪地,双手叉着腰,生怕让周俊哄上去似的。殊不知周俊早已拿起那只大公鸡溜走了。
  程兆选做对 程兆选,是程正谊七世孙,清乾隆年间,曾任西华、砀山、吴县、南汇知县。初赴吴县任职时,当地士绅为其洗尘,程不赴宴。吴县人认为程出生偏僻小县,如此摆架子,心有不服。巧遇关帝庙开光,当地士绅、文人学士想借机难他一难,并试试他的文才。突然把程兆选邀到关帝庙现场请他作一幅楹联。桌上的红纸连字数都折好了,兆选略加思索,提笔一挥而就,其联曰:
  此地吴也,试问周郎有庙否?
  今君帝矣,何劳曹氏封侯乎!
  当地士绅一见此联对仗工整,文辞隽永,含义深沉,不落旧套,莫不啧啧称赞,从此再也不敢小觑程兆选了。
  陈亮戏皇帝 宋绍熙年间,陈亮中了状元。一日上朝,光宗见永康新中状元陈亮,年虽长而英气不凡,不禁问道:
  “陈爱卿,你出身在永康什么地方?”
  “身坐龙窟,手捧两珠,脚踏两王。”
  “喔,真了不起!永康有哪些地方景致?”
  “永康有五里花园,十里长城,十五里花街。”
  “还有啥?”
  “九犁八百,一耙千秧。”
  “喏大的田,又何有喏大的牛耕?”
  “永康有头金水牛,牛绳吊里溪石柱,牛头插五岗塘食水,牛屙放牛屙岭(牛荷岭)则止。”
  “这牛又吃什么呢?”
  “鹿头(炉头)人参。”
  “难道永康有这么富?”
  “永康有十五里金山(荆山)。”
  “唔!这么个好地方,朕想亲自去看看。”
  这时,陈亮想,决不能让这昏君去寻开心,否则,永康百姓会遭殃。于是,奏道:
  “啊!去不得,永康有山岭阻挡。”
  “有啥山岭?”
  “白窖(白窖岭)如天,上落半年。”
  “花半年也得去一趟。”
  “还有乌江(乌江溪)难渡,半月沉江。”
  “沉江半月也要去。”
  “更有狭水弄峡。人过侧过,马过骨散。过了狭水弄峡,方见太平。”
  光宗听了自知吃不起这般苦头,只好扫兴作罢。再看到旁边有位缙云进士,又问道:
  “永康地方景致那么多又好,你缙云有啥?”
  “我缙云有石笋千丈长(高)。”
  万岁不信,“千丈长的石笋如何量?”
  缙云的进士一时语塞,无言以对。陈亮见他虚汗直淌,马上用朝笏一横给以暗示。缙云进士顿悟,奏道:“日落西山用影量。”
  皇帝看在眼里,见陈亮遇事机灵,永康地方景致唯恐有诈。若属谎奏,欲加之罪,立即派员前往查访。经查有关永康地方景致的描述确有依据,只得作罢。
  吴绛雪赛诗 吴绛雪九岁懂音韵,十几岁就能吟诗作画。她有姐妹三个,绛雪为小妹。她们从小都跟随父亲课读,能写文章,也能做诗,都很有名气。
  一天,父亲为考查三个囡的才学,就指定以《咏四季》为题,叫她们各写一首七绝诗,以最快最好为胜。
  绛雪凭着她的聪明才智,过了一刻时辰。就做了四十个字的诗交卷,而两个姐姐只写好以《春》为题的一首二十八个字的七绝诗。父亲翻开绛雪的卷只见四十个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炙炭备寒冬御雪风。
  两个姐姐勿懂其中奥妙,父亲捋着胡子,笑着讲:“不错,已是四首《咏四季》的绝妙回文诗了。”接着父亲道出了这四首诗的读法。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炙炭备寒冬,炭备寒冬御雪风;
  风雪御冬寒备炭,冬寒备炭炙炉红。
  父亲边读边称赞绛雪才学好,并还指出:这首回文诗,还可念出五言、四言以及其他长短句的诗歌来呢!
  五指姜“金”对“斤” 永康五指岩下,出产五指姜。古时,中山村姜农卢岳海挑着五指姜到处州府上叫卖。刚巧,府太爷的女儿患了风寒病,经名医切脉处方,认为非加用一味五指姜不可。府太爷一家正为此事发愁,忽听门外传来叫卖五指姜的声音,府太爷急忙派人把卢岳海叫来,问明价格,说是五指姜要“斤”对“斤”。本意是一斤(0.5公斤)米对一斤姜,府太爷却误认为是一斤金对一斤姜。府太爷为救女儿的命,慷慨地用两斤黄金换来了两斤五指姜。府太爷的女儿服姜后,果然恢复了健康。从此五指姜“金”对“斤”的事就传开了。
  雉鸡菜 很早很早以前,在现在的花街乡杨坑一带发生百年罕见大旱,河断水,溪断流,乡亲们挖遍溪底,翻遍山塘井,还是找不到水。
  一天傍晚,乡亲们正在寻水,忽见两只雉鸡停在村后洼地上,朝人们咕咕地叫个不停。乡亲们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窥看。只见两只雉鸡用爪扒穴,伸着脖子喝水。霎时,一道红光,两只雉鸡变成两棵鲜艳夺目的青菜。菜叶象雉鸡毛,人们给它取名为“雉鸡菜”。因为每棵菜有九个头,又很像小叶芥菜,人们又唤它为九头芥菜。而雉鸡所扒的穴,积满清澈的水,既不外淌,也不干涸,人们称它为“杨坑仙井”。从此,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前来取水,却谁也不会踩坏这井边的两棵九头芥菜。
  次年,井边又长出许多九头芥菜,乡亲们把它移植到自己的地上。后来,九头芥菜繁殖得越来越多,吃不完,就将它腌制成九头芥菜生。因为这种菜生甜酸适度,开胃爽口,遂成为永康有名的土特产。
  二、民歌民谣
  金菊花
  金菊花,银菊花,有囡莫许万富家。
  富家媳妇真难做,对面舂米对面量,
  还要讲我偷谷偷米亲(念惨,孝敬之意)爷娘,
  我骨(的)爷娘遮(啥)爷娘?
  金镶屋柱银镶梁,金丝竹竿晒衣裳,
  磨砖凑地金堂光,石板明堂一样长。
  金鹁鸪
  金鹁鸪,银鹁鸪,飞来飞去飞义乌。
  义乌桥头栽根蒲(葫芦蒲),
  大蒲小蒲都打(摘)了,剩点蒲嘴(蒂)请丈夫。
  丈夫嫌我蒲汤苦,清水炖茶嫌我浑,
  白米煮饭嫌我乌,细纱织布嫌我粗,
  剃头落发做尼姑。
  尼姑做勿成,花花街狗扯布裙,
  布裙扯个缺,衣裳老师补勿转。
  归娘嬉
  金菊花,穿绿衣,梳妆打扮归娘嬉。
  妹妹看到笑嘻嘻,哥哥看到坐坐起,
  妈妈看到忙下厨。
  嫂嫂看到脱面皮,关抽屉,锁大橱。
  勿食嫂嫂娘家饭,勿穿嫂嫂嫁时衣,
  有娘有爷要来嬉,冇(音nèi,意没有)娘冇爷勿来嬉。
  前门出青草,后门出狼衣,再也勿来嬉。
  县太爷买田竖屋
  县太爷买田竖屋,乡保长食酒食肉,老百姓你愁我哭。
  牛耕田,
  牛耕田,马食(吃)谷,穷卖命,富享福,爷食骨头儿食肉。
  望天公
  荆州侬,挖水冲;大陈侬,游毛桐(指毛桐树雕的菩萨,天旱抬至露天祈雨);后吴侬,晒胡公;塘头石下望天公。
  懒汉歌
  五更露水懒大大(读驮),勿如日中央(中午)少坐坐。
  日中央懒热热(读业),勿如乌晕夜头(傍晚)慢点歇。
  乌晕夜头懒〓〓(惊惧、害怕),勿如起个早五更。
  三月三
  三月三,四月八,山里婆娘拜菩萨。
  株〓饼,满怀塞(念刹),青柴灰,满面擦,
  长毛花,满头插,满脚花鞋带鞋拔。
  上阶沿喊小婶,下阶沿喂(叫)大妈(念马)。
  一路走去咭啦呱,一脚溜去丈七八,
  回头还要骂我三伯田岸狭。
  勿知自己脚板阔勿阔?
  横向量量七寸三,直向量量一尺八。
  天上下雪地下滑
  天上下雪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亲戚朋友拉一把,酒还酒来茶还茶。
  山上青松高又高
  山上青松高又高,地下英雄豪又豪,
  强中更有强中手,好鸟(念吊)应该自惜毛。
  雅庄
  雅庄山背阔洋洋,黄泥浆水洗衣裳,
  天雨像个太平洋,天旱像个飞机场。
  雅庄是个好地方,黄泥山上变粮仓,
  茶糖作物满山岗,人民生活大变样。
  第四章 新闻
  第一节 报刊
  一、报纸
  《抗建报》 以宣传抗战救国为宗旨。毛边纸油印。发行人吕思扬。县档案馆尚存民国31年(1942)8月19日报纸,内容为宣传抗日形势。
  《民众壁报》 民国27年2月创刊,系四开油印小报,三日刊。每期发行,初为200份,后增至500份。由胡岩岁主办,胡济涛任主编。消息主要来
  自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寄来的《新华月报》和《群众周刊》。它以唤起民众,团结抗战与自卫为宗旨,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方针。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后,隶属于县抗日自卫动员委员会,同时改名为《抗卫报》。
  《抗卫报》 民国27年4月创刊,先为8开,后改4开,全用铅印。是政工队的队报,也是县抗日自卫动员委员会的机关报。每周出版一期,以报导政工队各项活动为中心,以发表抗战有关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闻为主,也发表一些游击战、持久战理论以及如何开展民众运动之类的文章。被当局视为有“左倾”之嫌,原主编胡济涛被排挤。28年1月,《抗卫报》改为3日刊,每期1500字,发行城乡。29年1月,因经费困难而停刊。
  《永康日报》 创刊于民国29年,县政府机关报,31年停刊。
  《新永康周报》 中国国民党永康县党部与永康县政府联合主办。创刊于民国34年5月,每周一期,毛边纸油印。发行人,初为高宗龙,继为吕临昌,34年5月后改为金兆桂。每期销售500份。37年7月停刊。
  《永康民众》 创刊于民国35年初,由在民众教育馆工作的共产党员应宝央、胡玉仙创办,油印。以揭露国民党腐败为主要内容。不久当局以经济困难裁员为由,应、胡被解职而停刊。
  《新力报》 三民主义青年团浙江支团永康分团干事会主办。民国35年4月创刊。每周一期,铅印,每期销售1000份。发行人,初为万德春,36年9月后改为胡岩青。37年7月停刊。
  《新路南报》 1949年3月6日由中共浙东临委浙赣路南工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浙东纵队第六支队队部创办,潘均任社长,徐克明任主编。4开4版,油印,始为3日刊,4月中旬改为日刊。主要选登自设电台抄收的新华社电讯,同时报道路南地区要闻。无固定社址。5月进入永康县城后改为铅字印刷。同月22日终刊,共出报32期,快报3期,号外2期。
  《新永康报》 1949年3月创刊,由国民党员和三青团员主办。1949年5月停刊。
  《永康报》 中共永康县委机关报。址设县委大院。1956年5月1日创刊。初为5日刊,后为3日刊,1958年改为隔日刊。创刊号期发4322份,最高时七八千份。1960年9月15日,根据金华地委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精神和当时纸张紧张的状况,决定停办《永康报》。历时4年5个月,共刊出591期。1984年1月1日复刊。四开三日刊。1987年底,期发2.67万份。报纸由县印刷厂印刷,县邮电局发行。《永康报》设要闻、经济、政文、文荟四个版面,主要栏目有《改革之花》、《永康各地》、《大家谈》、《农村科技》、《经济信息》、《道德与法制》、《党团生活》、《丽州青年》、《文明新风》、《文化生活》、《电视预告》等。有通讯员130人。读者对象主要是农民和基层干部。报社总编,1956年5月至1960年9月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应加登兼任。复刊后,初为应加登,1984年3月后由董岩宽接任。
  “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革命造反”报,多为油印。铅印的有《革命洪流》,发行较广。
  二、刊物
  《妇女解放》 创刊于民国16年春,由永康妇女协会主办。每周一期,主要内容为号召妇女起来斗争,争取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家庭各方面都享有同男子平等待遇,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反对蓄婢、纳妾、童养媳、缠足等种种压迫女性的封建制度。“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波及永康后,被迫停刊。
  《永康旬刊》 民国18年春创刊,不久停刊。
  《永康青年半月刊》 民国35年创刊,由三民主义青年团浙江支团永康分团干事会主办,37年春停刊。
  《永康民声》 创刊于民国33年4月,是永康县参议会第一届会刊,旋即停刊。35年元旦复刊,由徐继昌任主编。参议会第二届召开后,即又停刊。
  《永康评论》 民国36年4月20日创刊,先由五峰学会英士大学分会主办。是油印松边纸四开小报。由潘均负责编辑。发行量从140份逐增到400份。36年秋,《永康评论》改为以五峰学会名义发行。由于刊登了某些揭露国民党官员营私舞弊、横行霸道等文章而触怒当局,于36年12月被迫停刊。
  第二节 广播
  一、广播事业
  民国17年(1928)10月,浙江省无线电台开始播音,永康有无线电收音机1架。
  1951年5月,创办县收音站。有美多牌五灯直流收音机1架。
  1952年初,先后建立芝英、龙山、方岩、石柱、象珠、倪宅区收音站,各有一台华东牌五灯收音机。1953年,县收音站增购50瓦华东牌扩大机1台,话筒1只、电唱机1架、25瓦高音喇叭2只。
  1953年县收音站开始通过扩大机、喇叭向群众宣传,有线广播初露苗头。同年11月,省文化局拨给县文化馆一台100瓦的扩大机和50公斤14号的铁线。同时发动县城国营商店、工商业户挂起50只小喇叭,开始在县城办起广播室。
  1955年12月,建立县广播站,利用300瓦天津产扩大机开始播音。借用电讯线路99公里,分布21个大乡,机器输出功率为500瓦。
  1956年5月,县广播站正式向全县广播。广播网络,县到乡的线路与县邮电局、电力公司签订合同,规定时间借用;乡到村线路自己架设,共有广播网络280公里,其中借用230公里。1956年底全县有广播喇叭609只。
  1958年建立5个区站。到1959年底,全县有360个乡村,装有广播喇叭1500只,线路总长720公里,其中借用电话、电力线230公里。广播人员由4人增加到7人。
  1964年广播喇叭增至1992只。同年7月,在古山镇安装一台300瓦的扩大机,建立广播中转放大站,使离县城40公里左右的柏岩、棠溪等地的喇叭,音质音量有较大提高,同时减少由县站一级转送所造成的电力线路运输损耗。
  1969年广播喇叭增加到3万余只,广播网络由原来的750公里增加到2010公里,全部脱离借用线,完成独立运输系统。至1971年,全县有39个公社建立广播放大站。1981年,全县实现广播专线化。
  1982年底,全县有喇叭98344只,41个乡镇(公社)有广播放大站,352个大队有广播室。公社有70台扩大机,输出总功率达19950瓦;县到公社架设讯号双线768.68对公里,公社以下专用线路1138。1公里。
  1983年,380个大队有转播室,喇叭达到99458只,广播专线2930公里。
  1984年2月,县广播事业局改为县广播电视局。同年4月,设立广播电视服务公司。
  1985年,80余名乡广播线务员,文化业务考核合格,77人办了转正定级工作。到1985年底止,全县喇叭104351只,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0%。村转播室达467个,县至乡信号双线227.4公里,全部实现水泥杆化。乡至村馈线950公里,总长度达1177条公里,全县大型扩音机71台,输出功率18.5千瓦。34个乡站搞了高压馈电线等10项指标达标工作。
  1986年,四路、长城、古山、花川等10多个乡站机房设备进行更新、完成最后4个站的达标工作;对世雅——古山、世雅——方岩、派溪的信号线路进行改道迁移。
  二、广播宣传
  1951年5月开始,收音站每天在上午8时、晚上11时的固定时间里,收抄中央台、浙江台发布的新闻。除及时向县委宣传部传达重大新闻消息外,还将新闻消息刻印成黑板报材料,寄供全县各完小、村民委员会出黑板报。
  1953年11月,城关镇广播室不定时广播本地新闻、报文摘要和文艺。
  1955年建站后,广播宣传范围扩大。1956年5月正式向全县播音,每晚2小时。播音内容以转播为主、自办为辅。自办节目中,新闻节目每次5分钟,播放县内新闻1~2条,其余为报文摘要;文艺节目除用唱片播放一些歌曲外,利用钢丝录音机,录放曲艺和鼓词。1959年,自办新闻节目,由每日每次5分钟,增至10分钟,每日播出本地新闻4~5条。
  1982年,有通讯员230名,实际写稿者868人,全年来稿4617篇。在办好本地新闻的同时,又办起了《社队园地》、《永康各地》、《学科学讲知识》、《学习与体会》、《文化与生活》等专题节目。1984年,播出新闻4160条,专题稿2211篇。1986年,改革了广播节目栏设置,增设《简明新闻》,调整专题节目,增加评论文章,开展横向经济联系的系列报道;在乡镇建立听众联络点,聘任收听员30多名。抓好42个乡镇自办节目,现设有各种专题35个。年来稿突破万篇大关,比1985年增加51.4%。
  第三节 电视
  1976年1月,在县城内广播站楼上建成第一座电视差转台,输出功率为10瓦。1979年10月,在海拔378.9米的公山山顶和县城建立2个电视差转台,输出功率各为50瓦,扩大电视覆盖面,使全县70%地区和人口能看到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节目。
  1982年全县有电视机1738台,投影电视机22架,收录机16896架。其中电子管收音机820架,录音机1500架。
  1985年3月筹建永康电视台,10月试播县内电视新闻、文娱节目。12月中央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成立永康电视台。
  1986年,每周三、六两次自办新闻,一年共播出新闻400多条、专题50多个,被省电视台采用89条,采用率名列全省县级电视台前茅。县电视台还先后举办“七·一”、“党史”、“百秒演讲”、“文化智力竞赛”、“法制知识竞赛”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
  同年安装100瓦电视差转机1台,开辟3个电视频道,新建唐先、西溪两个乡镇小功率电视差转机各1台。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第一节 图书
  图书发行 民国时期无专门图书发行机构,只有兼事这方面工作的五彩石印社、振华书局、同文书局、大成书局、大达书局、大通书局和永康铅印社。1950年2月创建新华书店,专事图书发行。址设桃源街。1969年在解放街建造营业楼和书库。1984年在江滨南路新建营业场所。1987年有职工25人。年发行量324万册,营业额169万元。全县图书发行网点有城塘、苏溪、马竹岭、水碓头、麻车头、永祥、横桥、李店、历山、河南、芝英、古山、游溪塘、溪岸、杜山头、派溪、岩后、胡库、金江龙、下徐店、胡堰街、堰头、西溪、桥下、四路、棠溪、贾处、坑口、清渭街、唐先、雅庄、中山后、大后、象珠、雅吕、朱明、石柱、舟山、前仓、大路任、俞溪头、厚仁、后吴、荆州、倪宅、大屋、田桥、八字墙、溪头桥等50个。
  图书阅览 民国18年(1929)5月,创建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室。室内分阅览和外借两个部分,藏书千册,由一人兼管。22年,在中丽镇创办县立图书馆,年图书经费460元。29~31年,因抗日战乱停办,图书全部拨给永康简师(校址寿山坑)。32年收回简师图书,复办县立图书馆。34年并入县民众教育馆。民间图书楼室有象珠王德棠、城内河头卢士希、芝英应贻诰、潘宅潘树棠等图书楼室,藏书均在千册以上。其中王德棠图书室图书最多,1946年,无偿捐赠金华中学图书就达6000册。
  1950年10月,县文化馆接收民众教育馆图书室和社教图书旧籍作为基础建立馆办图书室。地址从凉风桥巷搬迁至学前,后随文化馆迁至永康简师旧址(即现在文化馆馆址)。
  1978年建立永康县图书馆,配专职人员1人。1982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1986年,在县城虹霓村建成新馆舍1295平方米。1987年,全馆有职工9人,藏书4.65万册,发放借书证1700本,年借阅116330册次。馆内分外借、农村、阅览、少儿、资料5个书库,全部推行《中国法》分编。
  50年代开始建立基层图书馆,1987年底,全县有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图书馆(室)403个,共藏书27.72万册。
  第二节 档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县机关秘书部门就有人兼管档案工作。1956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两个办公室始配专职档案员,对永康解放后形成的文件材料着手立卷归档。1960年1月建立永康县档案馆,统一管理全县党政档案工作。
  1965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不久,档案馆干部轮流下乡,档案业务活动处于半停顿状态。“文化大革命”开始,档案馆工作陷于瘫痪。
  1981年4月恢复县档案馆。1983年4月建立县档案科,为县人民政府直属机构,与县档案馆合署办公。1986年,完成全县会计档案资料立卷归档的扫尾工作,基本完成基层单位积存零散文件材料的清理立卷任务。1986年7月撤销县档案科,建立县档案局。1987年完成全县统计档案的清理立卷工作,科技档案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库房 初建时,临时安排普通办公用室作库房,以后借用县委中型会议室楼上保管档案。1981年建筑面积767平方米的县档案馆库房竣工,1982年4月投入使用。由于当时基本上是按照办公用房建造,不符合档案库房设计要求,1987年开始重建1536平方米馆库。
  设备 馆内共有各种木橱115只,铁皮档案箱45套(225只),卡片柜5只,调档小推车4辆,并配置1211汽体灭火机4具。为了掌握库房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每层库房都安放温湿度计,由库房管理人员每天登记。
  档案保管 县档案馆恢复后,陆续收集、整理、接收县机关和各单位的档案和有关资料以丰富馆藏。到1987年底止,馆藏档案93个全宗,计16624卷(其中民国档案10个全宗,计3235卷);有人物卡片47031张,地名卡片1346张。馆藏资料有革命斗争回忆录、领导干部题词、县机关部委办局领导人照片、贵重字画、《永乐大典》(残卷复印件)、《浙江通志稿》、《清史稿》、《历代帝后像》、旧《永康县志》。此外,还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永康报》的合订本以及《红旗》杂志、《新华月报》、《新华文摘》等重要刊物。图书资料分为10大类,计9960册。
  档案利用 围绕各项中心工作,提供信息资料。仅1981~1987年,共接待查阅3986人次,调阅档案资料18847卷(册)次,摘抄、复制档案资料原文、原件2140页。
  档案编研 1983年开始,着手编制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两个全宗的全引目录;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编写了1949~1956年的《档案资料辑录》、《永康县解放后划乡建乡简介》、《解放前土地简介》、《解放时中小学教育简介》、《聋哑学校简介》、《县救济院简介》、《解放前实业情况简介》、《永康县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的日子里》、《1949~1951年剿匪记略》、《永康土改经过情况》、《1949~1951年土匪组织及被歼情况简介》、《1953年夏的迷信活动始末》等。
  第六章 文物
  第一节 文物保护单位
  刘英烈士墓 位于方岩镇马头山麓,建于1953年。左侧有张贵卿烈士墓,右侧有刘英、张贵卿烈士殉难处和刘英烈士纪念亭等建筑物。粟裕为烈士墓碑题词。墓基与祭坛之间,踏跺相连,周设条石栏杆。划出边缘山地41.66亩,作为文保范围,基周松柏苍翠成行,风景优美。1981年4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英(1903~1942),江西瑞金人,民国16年(1927)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三军团团政委、师政委,第七军团政治部主任,北上抗日先遣队领导人之一,后任新四军参谋长、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等职。31年2月8日被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押送浙江省政府临时省会方岩,于同年5月18日被害于马头山麓。
  中共永康县委成立会址——练结小学 坐落油川乡练结村内。原为祠堂,晚清建筑。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内分三进两天井,两侧为厢房。民国16年10月,中共永康县代表会在此召开,会议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要求尽快建立党的武装,用革命的武装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会上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永康县委员会。198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贵卿烈士墓 始建于1953年,重建于1982年。1985年8月,由永康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贵卿(1908~1942),原名高一飞,别名征夫,北京市顺义县人,民国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巡视员、处属特委组织部长兼丽水中心县委书记、台属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衢属特委书记等职。31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出卖,在龙游会泽里村被捕。5月18日,与刘英同时就义。
  张鼎祥等25位烈士墓 坐落前仓乡世彰村麦磨山上。始建于1966年3月。墓室呈圆形。墓基为台基式,周设花孔栏杆和垂带式踏跺9级。墓前为平坛,呈长方形。《烈士碑词》载有烈士翔实事迹。1982年,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鼎祥等25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一军三十四师一〇〇团二营六连的指战员。1949年5月8日为追击南逃的国民党一〇二师残部,在莲花井一带遭到敌人伏击。英勇献身。
  老胡爷山嘴遗存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城乡河南村南。总面积4200平方米,深约1~3米。1982年试掘结果出土遗物有打制的刮削器、磨制的石斧、石〓、石球等石器,今保存基本完整。198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瑶坛窑址 北宋龙窑。在童宅乡赵店村的瑶坛山。产品以青瓷的壶、杯、盘、碗等器物为主,造型精致庄重,纹饰美观多样。遗址面积较广,堆积层厚。长约44米,宽约17米,高约1~18米。瓷片、窑具保存丰富。1982年5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亮墓 南宋墓葬,后经重修。在桥下乡桥下村马铺山南麓。原墓制规模较大,占地约2亩。虽几经沧桑,遗迹犹存。为土堆墓。墓前两侧原有八字型翼墙,石质。右刻“光昭日月”,左刻“书上中兴”各四字,墓前和墓后各有石碑一块。墓前石碑长1.3米,宽0.67米,厚0.14米,上刻“状元龙川陈公之墓,明万历壬寅年冬月重立”字样。今存。198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亮事迹详见《人物》编。
  五峰书院 明正德年间古建筑。位于方岩风景区寿山固厚峰下。原为单体建筑,现习惯上把重楼、丽泽祠、五峰书院、学易斋等建筑物统称为五峰书院,总建筑面积为943.48平方米。
  重楼,原为寿山寺,胡公家庙故址。是南宋陈亮、朱熹、吕祖谦讲学处。民国时曾称“春帆楼”。重楼依石为梁,即洞支木,建筑在天然大石洞之中,不施椽瓦。洞宽35.7米,进深28米。总面积为550平方米。现存建筑物系民国28年改建。楼分上中下三层,中下层各五间,下层宽19.75米,上层峭壁上尚存朱熹亲书“兜率台”三擘窠大字。抗日战争期间,浙江省政府曾驻跸于此。
  丽泽祠,位于五峰书院与学易斋之间,五开间两层楼,通面宽16.04米,通进深13.3米,总面积为218.12平方米。依石为梁,即洞支木,构筑在天然石洞中。系明代学者应典于正德年间创建,原祀朱熹、陈亮、吕祖谦三位学者。俗呼三贤堂。
  五峰书院,位于丽泽祠东侧。继丽泽祠竣工不久,婺郡太守姚文炤檄永康县令洪垣负责营建,至继任县令甘翔鹏完成。五峰书院三开间,通面宽12.75米,通进深11.3米,总面积为175.36平方米,两楼。屋内设柱18根,内柱周长1.15米;柱础鼓形,周长1.40米。高0.26米;柱础造型为明代风格,有覆盆。梁架,穿斗式;横梁不加装饰,梁下有丁头拱,楼上明间正面有“五峰书院”木匾一块,此院虽经改建,但梁架结构未改变,明代建筑遗制犹存。
  学易斋,位于瀑布峰下丽泽祠西侧。建于明代,永康学者周佑德为纪念婺郡学者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和章懋而建。三楹两楼,即洞支木为之。
  1982年5月,五峰书院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津桥 位于县城西南,跨永康江。初为浮桥,曰下浮桥。久废。明弘治间知县王秩造舟及签夫以济,曰西津渡。康熙间陈畴助田为修办渡船之资,康熙五十七年(1718)僧知和募建木桥,寻圯,雍正初曹元明倡议捐建石桥,为屋覆之。此后屡毁屡修。嘉庆五年(1800)再毁于水,徐宗常遂置办渡船,以济往来者达十年。嗣后王儒璋、徐召棠、王宗裕、王凤东、徐启璋、楼煜等人率众重新营造。一年后,改建成坚固的石桥墩木结构廊桥。“长70丈,宽1丈5尺,覆屋65间”。此后直至民国又作多次修复。1950年曾对西津桥进行过较大修缮。西津桥原长203.5米,16孔,系石桥墩木结构重檐廊桥。现存全桥14墩13孔,最大孔净跨11.95米,最小孔净跨7.15米,全长163米,宽4米,桥面建屋55间。鉴于年久失修,1984年成立永康县修建西津桥筹募委员会,1987年10月又成立修桥领导小组,1988年9月开工,耗资80万元,至1989年9月竣工。今桥长166.4米,桥屋58间。
  1982年5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震二公祠 位于县城武义巷,创建于清初,整个建筑占地1512平方米。建筑物坐南朝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31.4米,通面深52.4米。中轴线上建有前后四进。均五开间,七架前后廊。两侧有厢房34间。一进正门五楼牌坊式结构。每进檩与马腿均有人物、禽兽、花卉为题材的高、浅浮雕。现保存基本完整。198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常祠堂 位于方岩镇岩上村南端。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23.8米,通面深36.8米。中轴线上建有前、中、后三进,均三开间、五架前后廊。两侧为厢房,柱头彩绘。檩与马腿均浅浮雕或高浮雕彩绘油漆。三进前檐柱间有24面六抹头槅扇。约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前。现保存基本完整。1985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重要文物史迹
  据文物普查,县内文物,除文保单位外,尚发现各类重要文物史迹157处。
  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有:
  方山口祠堂 在新楼乡方山口村,民国19年(1930)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团在此成立。同年9月3日红军领导人楼其团等在此制定攻打缙云壶镇计划。次日夜,1500多名指战员从这里出发战斗,34名指战员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李立倚烈士墓 位于古山镇前黄村后。墓室坐北朝南,呈圆形。建立于1949年11月。李立倚事迹见《人物》编。
  李文华烈士墓 位于雅湖乡雅庄村南。墓室坐北朝南,混凝土构筑,青石碑。李文华事迹见《人物》编。
  李立卓烈士墓 位于古山镇前黄村西。墓室坐北朝南,墓碑青石刻制。
  李立卓事迹见《人物》编。
  沈荣卿墓 在县城南郊黄务山。沈荣卿事迹见《人物》编。
  吕思堂烈士墓 在清溪乡派溪吕村安山。吕思堂事迹见《人物》编。
  应均墓 在县城西北郊五里亭附近。应均事迹见《人物》编。
  胡也衲墓 在今烈桥乡岭张山背。胡也衲事迹见《人物》编。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在寿山坑鸡鸣峰前。建于民国35年7月。碑身系梯形方柱式样,上勒“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嵌金大字,下端刻有人物浮雕,碑基四周有石阶数级。原碑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坏,正拟复建中。
  抗日伤亡荣军公墓 在留金岭和尚山脚。民国26年10月,浙江第一辅助医院由省垣迁来下李溪村,陆续收容从前线退下的抗日负伤官兵。除北方部队外,还有当时杭嘉湖一带从事救亡的学生和少许新四军官兵。伤员送到后,则由医院安置于村内几个祠堂内疗伤。因药物供应奇缺,常有死亡,事后均以一人一墓安葬。墓前各立石碑,丛葬于留金岭右侧楼园山一带。计200余座。抗日战争胜利后,村人拟将抗日死亡荣军骨骸集中一处。事先在浙、沪各报登载启事,通知死者家属限期前来认领。至期尚有150余冢无人招领,乃醵资雇工将所有骨骸拾移到留金岭左侧和尚山脚,仍按原来一行一行顺序排列,各立石碣一方,上刻姓名,以俟他日指名认领。墓冢高阜有“抗日伤亡荣军公墓”大石碑,今此碑已毁,但每穴之碑,半数尚存。
  古建筑存有:
  文楼厅堂 在方岩乡文楼村,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24.8米,通进深70米。中轴线上建有前后五厅,今仅一厅保存完整,余均经改建。一厅正门为五楼牌坊式,正脊吻兽,翼角起翘,瓦当滴水。正楼内外檐下各设四组木质斗拱,内外砖石额枋,均有高浅浮雕。正面额枋刻“大京兆第”及“钦差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元霖为顺天府尹程正谊立万历廿八年五月吉”题记。程正谊事迹见《人物》编。
  松柏祠 位于金川乡坑里村口,系明代建筑。总面积为547平方米。坐西朝东,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18.7米,通进深29.25米。中轴线上建有头门。前进、后进均五开间、七架前后廊。圆木柱,柱有卷杀,鼓形柱础。梁柱彩绘断白。头门三楼牌坊式结构。正楼檐下有砖雕丁头拱装饰,保存基本完整。
  后宅厅 位于新店乡厚仁村中部。建筑物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33.7米,通进深48.6米。中轴线上建有头门、前厅、茶亭、中厅、后厅、三开间,九架前后廊。两侧为厢房,今存西厢房12间。头门三楼牌坊式。正楼有正脊吻兽。檐下有8组砖雕斗拱。前厅与茶亭之间及后厅前檐柱之间均设六抹头槅扇。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已严重破坏。
  大厅 位于大屋乡大屋村口。建筑物坐东北朝西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9.6米,通进深33.4米。中轴线上建有台门、前厅、里厅、堂门。均五开间,九架前后廊。台门为三楼牌坊式。前厅外檐有三踩斗拱16组,内柱柱头卷杀,曲梁下连用两个丁头拱。明代万历年间建,现已严重破坏。
  陈大宗祠 位于溪岸乡下柏石村西端。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分前、中、后三厅,内有戏台、钟鼓亭、石碑等。梁架彩绘。断白鲜明,布局合理,风格独特。总面积为929.7平方米。前厅和中厅均五开间。明、次间均五架梁抬梁式,梢间边缝穿斗式,前厅前檐柱上有斗,前檐柱与内柱间施蝼蝈椽。檩上有雕刻,板壁有壁画,有较高艺术价值。后厅五开间,梁架穿斗式,圆形梁柱均画有简单线条图案。断白未剥落。
  紫霄观 位于芝英镇八村东南隅。创建于南朝梁大同二年,建筑物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平面纵长方形,通面阔20.8米,通进深46.38米。中轴线上建有头门及前、中、后三进,两侧为厢房,今改建。后进尚完整。五开间,七架前后廊,梁架刻有线条。南宋状元陈亮读书于此,观内存有陈亮撰之《重建紫霄观记》石碑一方。
  广慈寺、屏风阁 位于方岩山上。广慈寺,始建于唐大中四年。原名大悲寺,宋治平二年改为今名。原有前中后三殿,历代续修。前中两殿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毁。后殿亦名“屏风阁”,为石洞建筑。依山起势,支木为柱,不施椽瓦。三开间。进深10.75米,阔宽18.7米。随梁枋上刻回字形图案。檐柱上有马腿,刻镂空双龙,东西次间与厢房合缝之梁架上,各有三根长短不等的垂莲柱装饰,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较高,为方岩现存建筑群中历史最早的建筑物。
  步云亭 位于方岩山腰。进深3.5米,阔3.3米。内立四柱,两侧筑八字墙,柱间穿枋。有雀替并马腿,天花彩绘。楹联、匾额均为名家手迹。歇山顶,正脊吻兽,翼角起翘。此亭虽经后人多次重修,但梁架结构不变。
  福善禅寺后殿 即地藏殿,位于灵岩山腰,与伏虎峰隔谷相望。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通面阔9米,通进深5.3米,三开间,九架前后廊。檩条雀替、马腿等构件均有高、浅浮雕。脊檩上有清道光廿三年(1843)重建题记。后墙嵌有刻石一块,上刻“别有天地”四字,吴廷康手书。始建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重建于清道光廿三年。现保存完整。
  衍庆桥 位于金川乡坑口村内,系单孔平面石板桥。全长3.8米,通阔2米,全高3.8米,孔净跨9.10米。拱圈八字形,条石分节并列砌置,拱顶石刻桥名及明弘治四年(1491)建造年月题记,现保存完整。
  万古桥 又名古竹桥。位于岩后乡古竹畈村。据传始建于北宋。桥头原有石碑一方,今毁。后重修。系21墩22孔平面石板桥,全长128.5米,通阔1.37米,通高3.44米。桥墩条石错缝砌叠,孔净跨3.6米。桥面纵铺石板。现轻微破坏。
  荆川桥 位于新店乡大陈村口,俗呼红大桥,系石桥墩木结构廊桥。全长19.5米,通阔3.8米,全高5.7米。1墩2孔,桥墩条石错缝砌叠,孔净跨8米。桥面建屋6间(原7间),两侧有双层桥壁。据传明嘉靖年间建造,现保存完整。
  永安桥 位于前仓乡溪坦村。单孔石桥墩木结构廊桥。全长10.6米,通阔4.5米,通高8.2米,孔净跨8.4米。拱圈半圆形,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面建屋3间。桥门三花山墙式。拱顶石刻桥名及清嘉庆丙子年(1816)建造年月,现保存完整。
  回龙桥 位于大后村东南约300米处。系单孔平面石拱桥。全长10米,通阔2米,全高4.7米,孔净跨10米,拱圈半圆形,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桥面长石板横铺。拱顶石刻桥名及建造年月题记。清乾隆甲午年(1774)建造,现保存完整。
  杨公桥 位于大屋乡杨公村北。系1墩2孔平面石拱桥。全长12.2米,通阔2.9米,全高5米,孔净跨5米。拱圈半圆形,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拱顶石刻有桥名及建造年月题记。清嘉庆六年建造,现保存完整。清知县张吉安有诗。
  童信石牌坊 位于童宅村内。四柱三楼,抹角柱,双层柱础(上鼓形,下方形)。正楼翼角升起,檐下用重丁头拱。额坊刻“良二千石”字,坊身雕刻,高浅并施。明景泰年间漳州知府童信建造。现严重破坏。
  龙虎塔 又名上塔,位于城西龙虎山上。有徐光时碑记。塔高七级,占地约150~180平方米。清康熙十九年,都民陈子一捐置果字号民田6亩分零,助入塔庵施茶,永为利济。山下大路上造有凉亭,亭右侧岩壁刻有清道光间县丞吴廷康篆书的“龙虎山”三个窠臼大字。今塔、庵、字均废,尚留塔基遗址。
  凤凰塔 又名下塔,七级,建于城南凤凰山上,今溪口村附近。塔内有石蹬盘旋而上,拾级可登。每层四面,开着约1米高的窗龛,外砌以围栏,便于凭栏远眺,此塔原为“普高庵”和尚所建。道光元年,原庵改名宝严寺,僧元美,设方丈说戒。暮春三月,乡村姑娘常来春游揽胜,民间有“三月三、四月八,乡下姑娘嬉下塔”的歌谣流传至今。城内居民则习惯在“端午节”这天嬉下塔。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塔于民国16年倾圮,今尚留塔基遗址。
  此外,尚有城关镇河头的吕棋五公祠。西街村的吴绛雪烈妇祠、胡库乡金江龙村的金江龙戏台、永祥乡鹫岭里的精修寺等50余处。
  古文化遗址有:
  夏溪遗存 位于苏川乡夏溪村石溪头,临山靠水。现存面积约150平方米,深约5米。1976年曾出土石戈、石〓等石器3件。石质坚硬,磨制精细,但未发现文化层和其他遗物,当为新石器晚期。
  上寺下胡遗存 位于胡库乡上寺下胡村太婆山上,俗称三十六畦。面积约500平方米,深约2.3米。1980年曾出土石斧等石器3件。石质坚硬,磨工精细,但未发现文化层和其他遗物,当为新石器时期。
  岙山遗存 位于崇道乡上皇渡村枫树山上。现存面积约500平方米。1983年出土石镰、石刀和石器残片多件。石质坚硬,但磨制粗糙,未发现文化层及其他遗物,当为新石器中晚期。
  古窑址有:
  瓦窑山窑址 位于新店乡姚塘村瓦窑山。宋代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3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2米,1985年经实地调查发现,系陶瓷合烧窑。产品:瓷器有碗、罐等,胎质细密,呈灰白色,釉多淡酱色,少量淡黄色。陶器有壶、漏斗等,胎质坚密,呈灰白色,通体施陶衣、素面。窑具有烛台形垫座。现已破坏。
  福来山窑址 位于童宅乡下田村坡罗山。宋代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26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2米。1985年经调查发现,产品有碗、盘、杯等,胎质细密,呈灰白色,釉多青色,少褐黄色,通体施满釉,部分圈足露胎,器物均为葵形口。窑具有垫圈、盂形垫座。现已破坏。
  碗金堆窑址 位于苏川乡颜库村碗金堆。宋代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3米。1985年经调查发现,产品以碗为主,胎质细密呈灰白色,施青色釉,圈足露胎,素面。窑具有匣钵、垫饼、垫圈。现轻微破坏。
  碗坑塘窑址 位于苏川乡颜库村碗坑塘。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18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5米。1985年经调查发现,产品以碗为主,另有盘、杯、盒、壶等,胎质细密呈白灰色,釉多青色,部分淡酱色,通体施满釉,器物均为葵形口,素面,窑具有匣钵、垫饼、垫圈。现已破坏。
  大坟山窑址 位于长田乡藻塘坑村大坟山。宋代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5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4米。1985年经调查发现,产品有碗、盘、杯等,胎质细密呈灰白色,釉多青黄,通体施满釉,部分圈足露胎,盘口葵形,碗内底饰弦纹。窑具有垫圈、盂形垫座。现已破坏。
  缸窑山窑址 位于石柱乡妙端村缸窑山,宋代龙窑。遗物散布面积约8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0.5~2米。1985年,经调查发现,产品以碗为主,另有罐、盘、壶、漏斗等。胎质细密呈灰白色,釉多青色,部分淡酱、淡黄色,通体施满釉,小量圈足露胎,碗口外沿饰弦纹。窑具有烛台形垫座。现已破坏。
  此外尚有厚孙、后宅、吕南宅等古窑址20余处。
  古墓葬有:
  应孟明墓 南宋,灵岩山南麓。“文化大革命”中破坏,墓室保存完整。应孟明事迹详见《人物》编。
  应材墓 南宋,在灵岩山北。应材事迹见《人物》编。
  吕皓(云溪)墓 宋,在中山乡密浦山。吕皓事迹见《人物》编。
  程文德墓 明,在清渭街寺后山。1959年被破坏。程文德事迹见《人物》编。
  程正谊墓 明,在方岩乡文楼山,已重修。程正谊事迹见《人物》编。
  胡凤丹墓 清,在云山乡东村附近。胡凤丹事迹见《人物》编。
  应宝时墓 清,在新店乡丽宅后山。应宝时事迹见《人物》编。
  矿山遗址有:铜山铜矿遗址,在新楼乡铜山一带。据《钱氏宗谱》载:“吴越有国时,曾于永之铜山开采……”。又据旧志载,“铜山,……山故产铜。宋元祐中置场钱王,窠心两坑,课铜12.8万斤。宣和中,以课铜不及额,废。绍兴中复置,课铜2355斤。又以苗脉微渺,采亦无获,废。”今炉后村南尚存炉基遗址,到处可见矿碴,有时还可找到原铜块。在铜孔坪尚留矿井遗址。在山麓溪流泥砂中或有原铜砂粒外露。
  摩崖题刻有:
  圣岩寺摩崖题刻 位于舟山乡洪茂村滴水岩圣岩寺。原寺毁,后人重修。摩崖石刻系篆书,面积为3.5米×3米,大字篆额分上下两行,上行为“圣岩寺”,下行为“天栈云横”,旁刻诗两首。一首是“圣水无源本不凡,天留尘壁室可岩;壮观胜景新开辟,法界争传吕氏岩。”另一首是“岂是前身有夙缘,攀萝绝巘访灵泉;从今韵书成佳会,风雨名山镌选石”。末署吴廷康,字体严密,行笔遒劲。吴廷康(1799~1873),字赞甫,一字康甫,安徽桐城人。为清中叶书法家、篆刻家、画家,作品为世所珍。著有《摹陶轩古砖录》等。道光十九年官永康县丞。
  尖山摩崖石刻 坐落珠山乡尖山西北侧山崖上。楷书阳文。高约3米,阔约1米,中间有“南屏胜览”四个大字,旁有嘉靖癸丑纪年落款,无名氏。
  第三节 库藏文物
  县内文物历代以私人收藏的较多,尤以善本书为最。解放后已散失无存。随着文物事业的发展,收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与日俱增,至1987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已达1000余件。
  革命文物有:红军印玺一方,内容为“中国共产党浙南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之印”。农民协会钤记一方,内容为:“永康县第七区铜坑村农民协会之钤记”。
  历史文物较多。
  石器 有石戈、石〓、石斧、石刀、石镰、石球、石箭镞等。
  陶瓷器 有西东汉时期的陶罍、陶锅、陶壶、陶钵、陶碗、陶盂。三国两晋时期的双系陶罐、青瓷盆口壶、青瓷鸡头壶、青瓷虎子、青瓷龟盂、青瓷罐、瓷洗、网纹碗、弦纹碗。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碗、青瓷羊头壶、执壶,隋唐时期的青瓷多足砚、青瓷多角瓶。宋至清代的青瓷堆纹瓶、青瓷瓜棱壶、青瓷刻花粉盒、青瓷莲蓬碗、蟠龙瓶、三彩三足炉、青花高足杯、葵形九合盘、五彩瓷瓶等。其中青瓷盆口壶、虎子、羊头壶、多足砚、堆纹瓶、粉盒、蟠龙瓶等件于1986年参加北京故宫展出。
  铁器 有汉至清代的铁剑、铁刀、坐磬、铁铳等。
  铜器 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铜箭镞;汉代的铜弩机、铜釜、铜鼎、铜熨斗、铜香炉、铜勺、铜碗、日光镜、规矩镜;三国两晋时期的铜洗、龙虎镜、神兽镜;唐代的海棠雀蝶镜、海马葡萄镜、交枝四花镜、朱雀凤凰镜和宋至清代的铜钟、铜权、铜香炉、铜壶、铜杯、铜碟、铜瓢等。
  另外还有叶子介化石,鱼化石、螺丝化石、蚌壳化石、松化石等。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