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十二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665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二编 教育
分类号:
G4
页数:
35
页码:
538-572
摘要:
本文探讨了宋元明清时期永康地区官学、书院和塾馆三种教育形式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对各种史料和实地考察资料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永康地区教育在不同朝代有不同侧重点,但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
搬运
装卸
永康县
内容
第一章 官学 书院 塾馆
第一节 官学
县学宋崇宁五年(1106)在县治西侧先圣庙故址内设儒学。设教谕、训导各1人。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辅之,月课士子之艺业。明代设“射”于儒学,建立地方武学。自此县学生员分文武两类。按县的大小,规定生员学额,清代文生岁科取20名,武生岁试取12名。遇国家典庆还可“殊恩加额”。县学置有学田,以每年租谷收入作为县学费用开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县学随之消亡。
社学 元至和二十三年(1286),颁令各路劝农立社。凡各县所属村庄50家为社,每社成立学习所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下诏推行社学。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县胡楷建社学于县城兴圣寺西隙地。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建于射圃前。
阴阳学 明洪武十八年(1385)设训术1人,即其家为署事之所。额领阴阳学生员5人,习天文、术教等科,掌刻漏及雨晴之事。
医学 明洪武二年置惠民药局,以医生领之。十七年开设医学。医学设训科1人,额领医学生员5人,掌和药剂以疗民疾,验斗伤者。
第二节 书院
书院肇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主要有:
龙川书院 位于县东龙窟山,宋乾淳间陈亮筑。明成化年间桥下人朱彦宗、朱彦霖兄弟重建之。
五峰书院 位于方岩寿山石洞。宋淳熙年间,朱熹、陈亮、吕祖谦、吕皓等曾在此讲学。详见《文物》章。
仰屏书院 明嘉靖年间,潘石村周勤独资创建。
善林书院 明嘉靖年间,芝英应屏山创建。
来学书院 在县城城隍庙东侧。清康熙二年(1663),知县谢云从建。置田12亩,以充来学之资。
绿野书院 在县城东门外,清康熙二十一年,知县谢云从允民所请,为都宪李公建。
鹤庭书院 在县城华溪渡附近,清康熙五十年,知县姬肇燕创建。
西园书院 清康熙末年,芝英应修创建。
灵洞书院 清乾隆初年,芝英应孟义所建。
昌明书院 清乾隆年间,后塘弄吴昌明独资创建。
从公书院 在鹤庭书院旁,清乾隆九年(1744),知县黄宏创建。
松涛书院 建于鹤庭、从公书院旧址,清乾隆四十年,知县方瓒泽所建。
育英书院 在县城西津桥头上首,观音阁后面,清乾隆年间,知县任进颺捐建。
培文书院 清道光年间,溪岸乡贤胡仁楷捐资建造。民国以后,改为溪岸小学,曾有第二官小之誉。
培风书院 清道光年间,芝英应鼎和创建。
此外尚有大塘沿的步扬书院、象珠的象东书院、古山的崇正书院、胡库的崇本书院、岩后的灵岩书院和独松的松谿书院等。
第三节 塾馆
明清时期,塾馆遍及城乡。开设地点大都在住宅、寺庙、祠堂。主要办学形式有三:
教馆(坐馆) 富户延聘教师于家中开馆。教师的食宿多由延聘者供给,此外再给他若干束脩。
私塾(家塾) 塾师在家中设馆招收学生,一般人家子弟多入此馆读书。塾师报酬由学生负担。
义塾(义学) 公常出资,或由行慈善事业者资助,延聘教师开设义塾。招收本房子弟和贫寒子弟入学,免收学费。
塾师以秀才居多,不乏具有真才实学者。
塾馆按学生程度,分高级与初级。初级以启蒙识字、习字、作对为主。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启蒙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间或授以《幼学琼林》、唐宋古文和诗词。高级专攻经论,习诗文,以应科举。为了应考,练习“八股文”,作文题目大都从《四书》、《五经》中任摘一句或数字,要求学生就题发挥。
民国以后,学馆渐衰。但边远山区,至解放前夕,仍有私塾、义塾存在,但教本已改为民国时的小学国语课本。
附 进士名表
科举,始创于隋,延续至清末。功名的起点是秀才,进而是举人,最终是进士。永康在隋唐五代均未有进士及第之记载。自宋端拱二年(989)陈尧叟榜胡则起,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陆增炜榜应德完止,共有进士207人。内含状元、榜眼各1人。按朝代计:宋代140人,元代2人,明代39人,清代14人,科分无考者11人。
宋代
胡则(字子正) 胡赈(字淑仁) 楼阅
楼定国 楼观 徐纲(字邦常)
徐纪(字邦振) 徐无党(初名光) 周泳
徐无欲(初名明) 陈恺 徐思安
章甫 陈治中 陈汝功
张具中 陈次中 陈乐天
严挺民 楼炤(字仲晖) 何同
胡邦直(字忠佐) 章服(字德文) 施偁
陈忠泰(字大猷) 徐若纳 陈良臣(字叔禳)
卢灿 应汝砺 何绅
陈良能 周邵 刘大辨
陈龙(号灵湖) 周懋 应材(字伯良)
赵公丑 林大中(字和叔) 章渭(字孟容)
叶秀实(字延宗) 陈公亮 应孟明(字仲实)
胡达可(字仲行) 徐木(字子材) 方晟
徐若睦 徐总(字必用) 陈志同
章程 俞厚 应子和
方彪 陈之纯 范九畴
李翱 李寀 陈之纲
章徕(字敬则) 应雄飞 刘景修
应谦之 胡楶(字德载) 王硕
陈亮(字同甫) 应淡 方璇
胡俨(字子温) 林〓(字仲顾) 潘有开(字几叔)
潘子高(字伯远) 赵傅霖(字泽民) 应茂之
陈殊 陈振(字元整) 应纯之(字纯甫)
章时可 陈登(字幼度) 方琮
吕殊(字愚叔) 胡岩起 李卫
胡似(字子有) 胡鸣凤(字仲仪) 李采(字伯清)
方懋德 方嘉谋 胡侁(字子先)
章大醇(字景孟) 应松鉴(字特立) 卢子安
应文鼐 方嘉镳 潘墀(字经之)
赵时范(字西用) 方嘉锡 洪毅(字栗子)
邵忱(字君实) 吕抚 陈谦亨(字谨独)
赵亮夫 方嘉猷 方汝砺
胡居仁(字孟博) 何子举(号宽居) 卢时中
李恃(字敦慈) 王璪 胡云龙(字若遇)
赵时嘉 黄灿文 吕圭(字禹锡)
赵必偊 卢深夫 赵酉泰
方三省 章野(字文甫) 章光谦(字君实)
李应符 方权 陈文杰
何逢年 章天升(字晋卿) 赵孟墩(字孟虎)
章桂(字元卿) 吕然(字焕文) 方杓
赵孟瓁(字孟善) 胡能 章如玉(字子温)
赵若淼(字逢源) 赵孟〓(字孟王) 陈松龙
吕荣孙(字志父) 胡与权(字正仲) 胡之纯(字穆仲)
方三让 周梦桂 陈合
方序 胡稷言
元代
俞拱(字端明) 方镗
明代
谢忱(字惟寿) 楼泽(字济霖) 周琦(字宗玉)
吴宁(字文清) 童燧(字思振) 赵艮(字时中)
胡瑛(字德光) 徐沂(字希曾) 程銈(字瑞卿)
俞敬(字一中) 徐讚(字朝仪) 李沧(字一清)
周文光 应典(字天彝) 朱方(字良矩)
徐昭(字德新) 应廷育(字仁卿) 胡大经(字德庸)
程文德(字舜敷) 赵銮 王崇(字仲实)
吴九经 徐文通(字成思) 周秀
王楷(字子正) 姚汝循(字叙卿) 周聚星(字文卿)
程正谊(字叔明) 王良心 徐师张
黄卷(字醒吾) 周九皋 倪承课
王世德(字长民) 周光燮 周凤岐(字邦聘)
周光夏 徐可期(字烜父) 王世钫
清代
俞有斐 朱友善 陈启心
周梦熊 程开业 应炜(字霞城)
李载懋(字维修) 楼琼(字淑畦) 应廷良(字心溪)
应振绪(字缵夫) 应济川(字作楫) 应凤仪(字韶九)
吕传恺 应德完(字资补)
科分无考
黄琰 万世显(府志作葛世显) 赵必〓
赵若褼(字田牧) 章大有 徐仲景
陈彦修 徐一龙 章之邵
刘鼎 徐日休
第二章 学校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民国12年(1923)吕莹玉在城内傅宅创办幼稚园,有男女童20人,教师2人。18年首建县立幼稚园1所,有男童16人,女童25人,教师2人。20年,县立女师附小增设幼稚园,有男女童40余人,教师1人,招收5~6虚岁幼儿,课程有唱游和讲故事等。抗战期间,省赈济会创办的“难民工厂”设有幼稚园,入托的为难民子女,园址初设周塘村,后迁游溪塘村。此外,省立五峰小学也附设过幼稚园,入托的为省政府公务员子女。
解放后,幼稚园更名幼儿园。1952年2月,建立山川、虹霓2所幼儿园,按年龄分大、中、小班,共6班。1957年,增设解放幼儿园和机关幼儿园。1970年城内各幼儿园分别改为东方红、胜利、人民、解放4所小学的附设预备班。1973年9月,城内小学自筹资金复设幼儿园。至1975年,全县有幼儿园8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幼儿教育事业在城乡同时发展。1980年,建立县托幼领导小组。各级政府开始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每年“六一”节,对幼儿进行体检,开展各种比赛;教育局分期分批培训幼儿教师;县妇联对先进幼儿园和优秀教师给予表彰。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343所。入园幼儿15852人,保教员512人。幼儿入园率名列全市首位。
山川幼儿园 创办于1952年2月,初建时,有大、中、小班,入园幼
儿97人,幼师6人。1984年新建四层教学楼1幢,面积1022平方米。并定为示范性幼儿园。1987年,有大、中、小班各2个,在园幼儿225人,教职员工10人。
大司巷幼儿园 创办于1963年9月,设大、中、小班,有幼儿137人,幼师4人。1980年,定为示范性幼儿园。1987年,有大、中、小班各2班,在园幼儿272人,幼师12人。
县机关幼儿园 创办于1957年3月。直属县委行政科。初办时,设2个班,入托幼儿40多人,教职员工8人,实行全托。1970年停办,1982年复设。开一个混合班,入托幼儿39人,实行半托。1987年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面积938平方米,设大、中、小班各2班,小小班1班,在园幼儿278人,教职工18人。
古山镇中心幼儿园 1956年9月,古山中、小学工会联合创办教工幼儿园。1957年改办古山镇幼儿园。1958年为支援农业,方便幼儿上学,分村开办,至1961年停办。1975年,古山小学附设幼儿班,至1982年发展到4个班。1984年改名为古山镇中心幼儿园。1987年有7个班,入托幼儿370人。
珠山二村幼儿园 创办于1979年4月,初建时,设大班1个,入托幼儿50人。1980年发展至混合班2个。1985年,在园幼儿116名,入园率达100%。永康拖拉机厂幼儿园 创建于1970年。教学、活动设备完善。初建时,设混合班1个,入托幼儿30余人。1985年发展至4个班,在园幼儿90人。
永康县几个年份幼儿教育简况
第二节 小学教育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建县高等小学堂,址设大司马寺院(今大司巷小学校址)。光绪三十四年,全县有高等小学堂4所、学生229人,两等小学堂8所、学生394人,初等小学堂19所、学生642人。未列入统计的尚有程氏、李氏两等小学堂、崇本初等小学堂等59所。宣统二年(1910)二月,30人以上私塾改为初等私立小学。
民国开始,学堂改称学校。小学分初等小学(学制四年)、高等小学(学制三年)两种。民国4年(1915),初等小学改称国民学校,学制仍四年。但农村尚有大量私塾。7年,县劝学所将私塾归并于学校。在偏僻村庄的私塾,则设单级国民学校。18年,计有公立高等小学1所、完小13所、初等小学6所、女校1所;私立完小25所、私立初等小学237所。入学儿童17098人,占学龄儿童65%。24年,省定永康设短期小学7所及完小附设短期小学班41班。至29年,短期小学一律停办,全县推行国民教育。省核定设中心国民学校14所,保国民学校67所。30年,有中心国民学校35所,保国民学校80所,私立完小11所,共计学生20538人。34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46所,保国民学校195所,私立小学6所,私立初小132所,学生25162人。
解放初,有公办小学165所,民办小学151所。学生14255人,学龄儿
童入学率为44.2%。1952年发展至村校362所、完小83所,学生27989人,教职员工1064人。1953年通过整顿,村校减少16所,完小减少1所,学生减少7.47%、教师减少4.76%、工友减少38%。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开展多种形式办学。1962年计有小学403所,在校小学生4378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80.37%。1964年下半年开始兴办耕读小学,至年底全县有耕读小学45所,学生3010人。1965年发展到297所,学生4345人。1968年,耕读小学逐渐停办。1971年小学全部复改公办。1978年,调整学校布局,减少单班复式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1984年12月,达到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1987年,全县共有小学406所,学生53322人,入学率99.3%,巩固率99.6%,毕业率97%,升学率88.8%,教职员1840人,其中专任教师1778人。
主要小学有:
城关镇大司巷小学 光绪二十七年创办,宣统元年,称县高等小学堂。后曾易名大司巷小学、松石镇中心小学等。至1982年改称今名。全校占地6036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18个班,43名教职工。学校素以校史长、校风好、教学质量高闻名全县。1984年经省、市普及教育验收,入学率为99.3%,巩固率为99.9%,毕业率为97.1%,普及率为98.6%,被评为省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1986年,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9.1%,被评为省学校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
城关镇人民小学 前身为徐姓家塾,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次年,改名徐氏高小学堂。学生免费入学。北伐战争胜利后,为适应社会要求,开始酌收外姓学生,同享免费待遇。1951年称人民镇小学。1962年改称今名。全校占地4883平方米,有18个班级,917名学生,42名教职工。1972年创办业余少体校。曾为市、省、国家运动队输送了徐惊雷、叶红等6名优秀运动员。
古山镇中心小学 创办于民国2年,址设古山大宗祠。原名为崇正小学。民国30年称古山镇崇正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后改称县公立崇正小学。1952年,称古山小学。全校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操场面积4800平方米。1986年,有班级15个,学生923人,教职工34人。民国时期,曾两次获得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一名。1979~1987年,学校男女排、篮球队参加市年届比赛,除1980年女子排球队获亚军外,连年荣获冠军。在省分区赛、省锦标赛中,9次蝉联小学生男女排球、篮球冠军。被评为1979年省体
育先进单位,1980年、1981年省业余体校先进单位,1982年省七届运动会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芝英镇中心小学 前身为西园书院。原址在芝英四村。光绪三十二年改西园书院为培英高等小学堂(学制三年)。民国29年,改称培英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前,应姓子弟免费入学,周、吕两姓子弟半费就读。1950年,改为公立。1953年,更名为芝英区中心小学。1982年,易名为芝英公社中心小学。1984年始用现名。是年,在芝英七村大横塘顶建造新校舍。有教学大楼两幢,24个教室。1000多名学生已全部集中新址读书。
城关镇解放小学 设城内西津桥头,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曾名私立文明小学、区立西津桥小学、华溪镇中心学校、古丽镇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更名为解放镇小学。1982年9月,更称今名。全校占地2874平方米。1985年有10个班,525名学生,27名教职员工。1982~1985年,连续4年被评为省、市学校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唐先镇中心小学 创办于民国3年。校址设唐先三村。原名私立新民小学。民国19年改名为唐先镇新民代用中心小学。解放后,校名随乡镇名称变更而变动。1985年后,改称今名。1987年校园占地面积1681平方米,设18个班级。学生近800人,教师24人。
长城乡中心小学 辛亥革命后,以原有私塾为基础,创办梅城小学,校址设黄城里村林姓祠堂。1950年改为公立梅城小学。1951年称永康县长城小学。1980年始称今名。全校占地527平方米。1987年有7个班级,11名教师。
八字墙中心小学 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址设八字墙金村金杜殿。辛亥革命后,改称承训区区立小学,其后几经易名。1956年定名为八字墙小学。1983年始称今名。校园占地185平方米。设9个班级,有学生400名,教职工13名。
八字墙乡溪头桥小学 前身为集成小学,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原址在溪头桥村普渡庵。民国24年改为卉川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28年称代用溪头桥中心小学。1967~1969年,校址改办初级中学。学校下放各大队办,1970年,称“四联小学”。不久改用今名。全校设班级12个,在校学生350余人,教职工12人。
四路镇中心小学 创办于清宣统元年,址设四路口柱国公祠。初名双溪
初等小学堂。民国12年增设高级班。定名为双溪小学。20年,由村民方天生等筹措资金,次年新建校舍于双溪口金钟山下。解放后,改名为四路口小学。1968年,增设初中班,改称为四路中小学。1982年,初中析出。1987年,改称今名。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500余人,教师16人。
崇道乡中心小学 创办于宣统二年,初称区立邑南小学。址设麻车头村。民国24年迁至崇道观。改名为崇道观小学。27年,改名为崇道乡中心学校。其后多次易名。1982年改称今名。有学生450余人,教师15人。
城关镇民主小学 创办于光绪34年,址设县城河头吕氏宗祠。初名私立河东初等小学堂,民国36年称私立吕相小学。1951年与山川村校合并,迁至李氏宗祠(即今校址),属民主镇,称民主小学。1965年后曾改名为环城区中心小学、永康县胜利小学。1983年复称今名,校园占地面积5亩。现有17个班级,学生达900余人,教职工36人。
1949~1987年小学教育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三节 中学教育
民国元年(1912),创办永康中学。抗战开始不久,杭州树范中学(迁址麻车头)、上海君毅中学(迁址舟山)、义乌中学(迁址寨口)相继迁来永康。省民政厅厅长阮毅成在柿后创办新群高中。后因日军侵犯永康,先后迁出。民国31年,增办私立日新初中。解放后,中学教育发展很快。1965年,全县已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共计72个班,3507名学生,243名教职员工。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68年后,开展“教育革命”,缩短学制(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招生办法,还提出“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1969年一年之中新增小学“戴帽”初中永康县历年学龄儿童入学统计表
42所,公社初中41所,并将原有6所县属初中全部下伸由所在区去办。1970年后,古山、芝英、西溪、荷园、石柱、红旗等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1975年,永康中学分为永康第一中学、永康第二中学,各公社开始创办“五·七”高中,至1976年,全县有初中42所,588个班;高中54所,131个班。共719个班,学生35406人,教职员工1758人。此外还有“五·七”高中44所,77个班;小学“戴帽”初中80所,182班。由于盲目发展,很快出现数量多而质量差的情况。
1977年后,调整中学布局,压缩高中,调整初中。1981年撤销所有“戴帽”初中,确定单一性初中46所,完全中学和高中8所,学制复改为3年。永康第一中学定为省重点中学,面向全县招生,择优录取。1986年10月,农工民主党永康支部创建前进中学。1987年底,全县共有高中11所,88班,在校学生5401人。初中45所,504班,在校学生27973人。建国以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生25535名,初中毕业生138623名。从1977年以来,全县已为高校和中专、中技输送6808名新生,其中大专院校3353人、中专2876人、中技579人。
永康中学 创建于民国元年秋,初名永康县中学校,址设城内西街试院(今永康二中),为4年一贯制。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报考大学。民国12年9月起改新制(3年制初中),改名为永康县立初级中学。21年9月,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并入。28年暑假,学校搬往李店。31年9月改迁后吴,同时将附设师范班分出,34年12月迁回原址。1949年9月,永康简师并入,其一、二年级改为初中。1956年9月开设高中,改称浙江省永康中学。设校以来共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1184人。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学校规模逐年增大。1975年9月,分为永康第一中学和永康第二中学。
永康县第一中学址设城西飞凤山上,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981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高中开始面向全县择优取生。1982年学校确定以“团结、活泼、勤奋、求实”为校风。1985年建成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楼一幢,计1854平方米,内有计算机室、阶梯教室等。1986年建成五楼学生宿舍一幢1803.5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7000多册。体育活动场地12亩左右。1987年校园占地61.88亩,全校有初中12个班,高中17个班,学生1735人,教职员工134人。曾两次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永康县第二中学 校址原永康中学,为全日制完全中学。校园占地面积
66.8亩,有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体育馆等设施;图书馆藏书两万余册;理、化、生实验设备较完备。1984年设置电脑、电化实验室;并有全县最大的田径运动场。1986年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校有初中13个班,高中17个班。在校学生1875人,教职员工139人。
永康县第三中学 创办于1981年8月,其前身为城关镇初级中学(公办),原址设解放小学。招初中4个班,次年续招新生2个班,并确定为县示范性初中。尔后,因校舍拥挤,停止招生。1985年8月在永富大桥南端东侧建成新校舍,占地21.7亩。有教学楼、教工宿舍一幢。9月举行开学典礼,命名为永康县第三中学。1987年有12班,学生753人,教职员工51人。
古山中学 坐落古山镇内,前身为永康县私立日新初级中学。民国31年1月由楼桐孙等人倡办,2月开学。先设金川,后移里麻车。解放前夕有4个班。1950年迁至古山。1962年1月称古山初中。1970年8月,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学校占地33.3亩,图书、理化、生物等教学设备和体育卫生设备较完善。1987年全校有初、高中26个班级,在校学生1468人,教职员工96人。
芝英中学 坐落芝英镇四村。创建于1956年8月,初名第三初中。1962年,油川初中并入。同年,改名为芝英初中。1971年春,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全校占地23.6亩,体育运动场总面积8115.7平方米。有22个班级,学生1186人,教职员工78人。
荷园中学 创办于1956年8月,设荷沅村。初名第四初中。1962年后,曾改名为荷园初中、红卫中学。1970年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1974年更名清溪中学。1981年,唐先中学并入。1983年始定今名。全校占地16.9亩。现有高中12个班,初中4个班,在校学生990人,教职员工65人。
龙山中学 创办于1959年8月,原址设里麻车村,称县里麻车初中。1960年8月迁至上坛山,改名为西溪公社初中。1965年5月,梅陇农业中学并入,称县西溪农业学校。招收作物栽培与水电两个专业班。次年,作物栽培班与水电班分别迁移花街和黄坟水库,仍留初中班。1971年改称红卫中学。1982年始用今名。学校现有高中班6个,学生362人,职业班2个,学生213人,教职员工30人。校舍占地42亩,校园宽敞,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石柱中学 创办于1958年,址设上里溪,原称第五初中。1961年9
月,舟山初中并入,更称上里溪初中。1966年冬,称东风中学。1969年夏,改为石柱公社初中。1970年增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同年始用今名。1976年开始,初中班划归石柱公社初中,从此,只设高中班。全校占地面积24.5亩,现有10个班级,在校学生628人,教职员工44人。
倪宅中学 创办于1968年,址设倪宅祠堂,原称红旗中学。1969年花街公社农业中学并入。1971年始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1977年迁址倪宅后山东侧。全校占地15亩。现有高中8个班,学生474人,教职员工37人。
建国以来普通中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
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立浙江省师范学堂永康传习所,有学生62人。民国元年(1912),创办永康私立女子师范讲习所,招收学生64人,后改为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并入永中为师范科(后称师范班)。民国29年春,创建永康私立卉川油桐初级职业学校,三年一贯制,半工半读。至31年9月,日军入侵,油桐职校转徙于西村、独松、胡库复课,改名为永康私立崇实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有学生400人,教职员工20余名。与此同时,永中师范班分出,称“永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址设厚仁。有教职员10人,班级4个,学生227人。次年8月,迁五峰书院复课。抗战胜利后,迁入城内。民国36年11月,崇实职校因办学经费无着,由城西徐氏宗祠接办,迁入城内开学,更名为永康县私立徐氏职业学校。设农、商两科,招收新生2个班,100人。
1949年9月,永师重新并入永中。1954年9月,改徐氏职业学校为私立培建中学。1958年初,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在下园朱创办县初级农业技术学校,招收学生200名,实行半工半读。下半年陆续创办园艺、卫生(城关)、蚕桑(九里口)、畜牧(十里牌)、林业(先设柏岩,后迁新店后吴)、工业(城西飞凤山)等6所专业学校,共14个班,学生596人,教职员工40人。同时兴办农业中学(民办)35所,41个班;永中增设农业大学2个班(后并入金华农校)。1959年,省与专署先后在永康召开农业中学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创办农中经验,进一步促进农中发展。同年,调整学校布局,仅留工业学校、第一农技校,并新办永康师范,共3所12个班。1960年复办卫生学校、畜牧学校,计5所24个班,学生1145人,教师68人。1961年后,撤销原有专业学校。除永师部分学生转入金师外,其余学生全部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农业中学则在调整、巩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1965年,全县专业学校有芝英初级职业中学和县农业技术学校各1所,7个班级;农业中学36所,52班。大多数农中办了小型工厂,教师工资、师生粮食、办公费用基本达到自给。
1976年3月,十里牌创办县农业五七大学,招收学生2个班,106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整顿中等专业学校,撤办五七大学。1980年在云山创办环城区农业中学,农村完中办职业班11个。1983年9月,创建县
农职业技术学校(校址十里牌),设4个专业班,学生252名。至1987年,全县有农职校3所,共计14个班,在校学生696人,教职员工46人。
永康县私立卉川油桐初级职业学校 创办于民国29年,设八字墙清泉寺。主办机关为卉川桐油生产运销合作社。资产有桐林场1100公亩(折165市亩),每年可收油桐200担。提拨40%为校基金。招收初中职业班2个,学生80名。开设植物榨油、农产制造两科,实行半工半读,学制三年,其中见习一年。见习期内派往附设或特约场、厂、商社服务。考查成绩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由学校介绍就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除免半膳外,尚可得到各种优待。第二学期起,学习成绩优良者,可免交学杂费之全部或一部,并酌给零用钱。教学实行“建教合一”方针,以教室、农场、工厂、合作社等为施教场所。教学方法采用“做、学、教合一”。在做上教,从做中学,以做为教学中心。学生入学第一学期注重德业进修及生产劳动常规训练;第二学期起除继续前项训练外,并注重职业知能训练;第三学期结束普通课程,派往附设或特约场、厂、商社见习及研究。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由7位教师分任。31年,日军侵占八字墙,学校被迫停办。后迁胡库等地复课,改称永康私立崇实农校。36年,因办学经费无着,由城西徐氏大宗接办,迁至县城,更称私立徐氏职业学校。
永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前身为女子师范,创办于民国元年。初设城内仁沿坊毓秀女校原址,嗣迁学前傅宅。民国20年,省令改组,整顿后迁孔庙(今县文化馆),添置一字楼房教室4个,宿舍5间及办公室。办三年制师范3班,附小(自幼稚园起)12班,合计15班,师生约600余人。22年,并入县立初级中学。31年迁至后吴,师范班分出,另设县立简易师范,校址设厚仁。32年8月,迁五峰书院复课。办四年制师范4班,附小6班,共10班,师生工友488人。1949年9月,重新并入永中,将一、二年级改为初中,三、四年级继续让其学习到毕业。
永康师范学校 创建于1959年6月。始设五峰书院,实招普师生209人。1960年9月迁至城内东岳宫。学校面向永康(含武义)、缙云招生,招收新生8个班,初师培训学员4个班,全校共计12个班,学生578人。1962年9月,贯彻调整方针,学校停办,选送部分二年级学生到金华师范继续学习,校产并入永康中学。
永康县农职业学校 创办于1983年,址设十里牌山背。学校占地50余
亩。校内有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宿舍、校办工厂、校办农场等教学、实习场所,建筑面积3439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人,设服装、牧医、机电、果蔬4个专业,5个班级,学生252人。办学5年来,共为社会输送524名毕业生。
永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创办于1970年9月,其前身为县工农兵五七学校。校址原设东岳宫(今永一中)。1975年8月,迁下园朱。1977年11月改称今名。1985年3月,经金华地区教育局考核验收合格,并报省教育厅批准为具有成人中专资格的中等师范学校。学校主要任务是担负全县师资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自创办以来,共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41期,受训3533人。1979年9月,浙师院金华分校永康教学点在此建立,开设中文、数学、物理3个专业班。10月,接受中师函授任务,12月正式开学,招收学员1993人,占全县小学教师的86%。1982年单科结业600余人,转科后学员有1400余人。现已有第一届函授毕业生146人。1980年10月,金华地区教育学院高师函授永康教学班正式开学,学员176人,经过4年半学习,有59名学生期满成绩合格毕业。1979年与武义合编小学语文、数学复习用书,发行量达6500册。1981年单独编印小学单册数学教案16000册。1984年开始,县教研室对全县中小学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自学辅导和考试。至1987年有高中教师54人、初中教师574人、小学教师1094人获得合格证书。
近年来,学校根据省招生委员会招生计划,以“金华师范永康民师班”名义,从婺城区、兰溪市及金华、武义、永康三县招收民师180人,进行为时两年的正规师范教育。
永康县卫生进修学校 创办于1980年1月,址设下园朱村(原精神病防治院院址)。学校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1平方米。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1人。到1987年先后举办了化验员、护理员、兼职放射员、中西药剂员、个体医生、赤脚医生等专业培训班或综合班16期,共677人。1986年8月从城镇户口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护理学员56人,学制二年,毕业后分配县属医疗单位。1987年3月经省教委、省计经委批准为金华卫校永康教学点,被列入1987年全省招生计划。当年招收一个护士班,学生48人。学员来自兰溪、金华、婺城区、武义、浦江、永康等县。
浙江机械技工学校第六分校 1979年下半年创办,校址设永康拖拉机厂。至1987年已招生6期,共454人,毕业273人。在此期间,还培训在职职工4期(脱产学习),共234人;为乡镇企业代培技工121人;受县经委委
托举办机械技术培训班1期,57人(2年)。
第五节 特殊教育
县内有聋哑学校1所,创办于民国37(1948)年春,由画家程铿独资开办。校址设县城紫微塘沿,时称浙东聋哑学校。初招1个班、2个年级,7名学生,4名教师义务兼课。1949年,有学生12人。1953年转为公办,改称永康聋哑学校,添置教学、学工设备。学生增至28名,设2个班,4个年级。1954年后,教师待遇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学生数不断增加。至1960年有6个班,学生75人,教职工7人。1962年,大龄学生下放支援农业,班级减至3个班,教师3人。1970年后,根据特殊教育需要,不断增设班级,增派教师。至1976年发展到10个班,学生204人,教职工16人。1987年,有10个班,7个年级,216名学生,23名教职工,学生主要来自金华市各市县和省内其他市、县,少数来自赣闽等省。全校占地面积5565平方米,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厂房、浴室、电化教室等用房3074平方米。学校重视职业教育,开设缝纫刺绣、理发、美术等职业教育课,使学生掌握多种技能,残而不废,毕业后能自谋职业。学校实行手势与口语混合编班,用口语、手语、指语、笔语教学,试行七年制,学完普通小学课程为毕业。有校办工厂,生产阀门垫圈、砂轮片,年产值45万元。自创办以来,已培养毕业生500余人,曾多次获得省、市表彰。
第三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教育
宣统元年(1909),设有简易识字学塾4所。翌年,增至10所。学员系年长失学者及贫寒子弟,每日上课2小时,修业1~3年,学习科目为语文、国民道德、算术三科。
民国建立,则有平民学校和义务学校之兴起。民国15年12月,永康县立
女子师范开办妇女夜校,招收青年妇女学习文化。
民国19年(1930)有民众学校29所,其中县立3所、区立5所、私立21所。中小学兼办民众学校39所,入学者达1165人。此外,全县另设民众识字牌20块,问字处268处。翌年,民众学校增至39所,其中公立9所、私立30所。中小学兼办民众学校增至60所。就学人数达1433人。
民国22年,县立唐先民校,芝英镇高级民校成立。全县有民众学校50所,民众阅报处17所,问字处、代笔处383处。全县民众教育划分为三个教区。29年有民众学校55所,74班,修业期满达2480人;附设民校51所,入学者2295人,全年扫盲5000余人。
民国36年,县政府规定凡12~45岁者,一律施行强迫入学。全县有私立民校224所,县立民校2所,计学员21566人,毕业21491人。
1949年秋,部分乡镇试办农民夜校。1950年冬,全县办有冬学742所。参加学习的有不识字的男女青壮年以及老年共29000人。1951年3月,兴办农民夜校53所,有学员2707名,实行“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坚持常年自学”。1952年9月,农民业余学校发展到107所,有初级班146班,4974人;高级班9班,156人。
1952年9~12月,县举办两期速成识字法师资培训班。培训师资472名,广泛推行速成识字法,同时坚持业余学校冬学扫盲工作。1953年5月底,共有冬学730班,学员24327人。冬学教师1230人;速成识字班35班,学员1830人;专职教师25人,兼职教师64人;扫盲干部20人,民师11人。 1954年初,县人民政府在每区任命1名扫盲中心校长和1名教导主任。各乡分别建立民校委员会,将冬学逐步转为常年民校。5月,全县有各类业余学校212所,学生6969人。
1957年7月,全县422所民校,计16501人入学。另办23个业余初中班,计790人入学。
1959年,县成立工农教育办公室,大办文化技术学校及红专学校。1960年,办民校1359所,其中常年坚持教学的74所。1964年底,全县123731名青壮年中,有53.7%摘除文盲、半文盲帽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业余教育被迫停止。后又为政治文化夜校取代。1978年后,农民业余教育重新走上正轨。翌年,各区配备专职业余
教育干部,公社则配备分管农民业余教育的初中副校长。1980年10月,全县有农村业余初等学校小学班15个、扫盲班10个、学生744人;农村业余中学(初中)3所,学生182人。
1985年12月,通过省级农民教育扫盲验收,12~40周岁非文盲率为95.49%,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9%,巩固率为99.27%。12~15周岁非文盲达99.5%,全县42个乡镇基本上达到无文盲要求。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教育开始转入提高文化和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轨道。同年,全县农民自办的油漆、缝纫培训班7个,共27期,计学员389人;县政协与乡镇企业工会创办农村初中文化补习班5班,共10期,计学员982人;县农机站举办农机培训班,共2期,计学员62人;县科委举办柑桔栽培技术训练班,共2期,计学员89人。
1986年,全县农民自办油漆、缝纫培训班3个,共11期,学员336人;乡、镇政府创办农技培训学校22所,共66期,学员2645人;乡镇党委创办党校12所,以学习党政管理知识为主,共24期,计学员428人;农村初中文化补习班4个,共8期,学员882人;乡镇企业学校5所,以学习机电知识为主,共7期,计学员283人。
1987年,全县农民自办油漆、缝纫培训班15个,计学员461人;县农技培训学校举办3期培训班,学习食用菌栽培知识等,计学员143人;乡镇党校24所,共办96期,计学员728人;农村初中文化补习班5个,共办10期,计学员921人;乡镇企业学校7所,以学习机电知识、车工技术为主,共办14期,计学员556人。
第二节 职工教育
民国22年(1933)11月,永康县政府曾订定《永康县劳工教育实施计划》,但未付诸实施。
1950年9月,部分单位创办职工文化学习班,有职工264人摘除文盲帽子。
1951年1月,县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学校,以补习文化为主,兼学政治。先后开设4个班级,计学员244人。1953年,开设速成识字班2个、中级班1个、普通班7个、会计班1个,共计学员424人。1954年上半年,设
13个班,计学员429名;下半年,分设初小班、高小班、初中班,计学员373名。
1958年,各厂矿普遍建立职工文化技术学校(班)。至1960年,已有5023人参加文化学习。1962年下半年,有职工业余学校22所。学员1083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停顿。
1976年,永康拖拉机厂创办“七·二一”工人大学,招收学员20名,学制两年。1979年,兴办职工业余中学和业余中专。全县有业余中学5所,学员814人;业余中专3所,学员310人。1980年1月,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恢复。第一期设机械制图3班,学员150人;第二期设电工、英语各2班,共学员200人。全县还有23个单位举办各类技术、文化、业务学习班351班,学员2600人。
1981年4月成立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全县部、委、办、局和40%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教育领导小组,采取各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双补”(文化补课、技术补课)。7月,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设大专英语、广播英语、机械制图、电工、高中数学5个专业,9个班,计学员535人。1983年,全县共办职工文化补课班104班,5100多人次参加文化补课。另有一大批人参加自学。全年共进行两次文化补课考试,累计考试合格3450人,占应补对象60.8%。
1984年,全县职工参加文化补课1536人,考试合格1186人;参加技术补课2513人,考试合格1804人。文化补课合格后继续参加各类学校学习者2360人。
1985年底,以“双补”为重点的职工教育工作告一段落。全县需进行初中文化补课的青壮年职工5743人,经过补课,合格的有4723人。需进行初级技术补课的青壮年职工4369人,经补课考核,合格的有3563人。
1986年起,职工教育重点开始转入岗位职务培训及文化提高,采取脱产与业余并进,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共存的办法,全县共有3901名职工参加岗位培训和技术业务培训。此外,参加高等教育498人,中专教育916人,高中345人。同年,废除学徒制,对新招工人实行就业前培训,采取“企业自培为主,多渠道进行“办法。县建立培训站,协助企业开展培训工作。
1987年,全县有4555名职工参加岗位培训和技术业务培训。另外,参加高等教育691人,中专教育177人,高中162人,初中18人。
永康县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 创办于1951年1月。1956年9月与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合并。1980年1月恢复办学。设机械制图、电工、英语等7个学科,共11班,计学员350名。次年7月,校设9个班,学员500余名。1982年,设7个学科、5个专业、12个班,共学员650名。1986年起,学校另在永祥、芝英、长城、石柱等地举办机械制图培训班,学员计300余人。1987年增至26个班,设初中、高中(分文、理两科)、电视大学班及各种专业技术班等,学员1000余名,专任教师4名、兼任教师40余名,专任管理人员8名。成为多层次、多规格、多学科的职工业余学校。1980~1987年,计有电大生56人毕业、中专单科生1800余人结业、高中生800余人毕业,另有2400余名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合格结业。1985年被评为浙江省工会系统办学先进单位、浙江省先进职工业余学校。
“七·二一”职工大学 1976年4月创办,校址设拖拉机厂。至1981年9月共招生3期,55人。毕业后回厂任技术或管理骨干。1983年3月,因生源不足等原因,并入宁波拖拉机厂职工大学。
第三节 干部教育
1951年4月,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成立。县属机关内,凡高小文化程度以下的干部一律登记入学。每周学习5天(10小时),其中,4天学文化,1天学政治,并以学习成绩作为干部鉴定内容之一。区、乡干部则仍参加各区、乡的业余教育机构学习。
1952年下半年,全县共有干部2809人参加冬学,24人参加工农青年速成学校学习。
1953年,县扫盲委员会决定:区级干部分期抽调到扫盲干部轮训班学习,通过6个月学习,达到高小肄业程度。县、区、乡干部不能脱产学习者,原则上参加当地的农民业余学校或职工学校、机关学校学习。县速成识字干部轮训班招收城内解放、民主、人民三镇村干部52人集中学习。3月,县抽送21名干部去汤溪、兰溪干部文化学校学习,摘除了文盲帽子。
1954年,全县乡、村主要干部2649人参加农民业余扫盲班学习。
1955年,全县共有县、区机关干部910人参加机关学校学习。10月,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共有班级4个,学员186人。
1956年9月,职工业余学校与机关业余文化学校合并,称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
1960年,县干部职工业余学校规定,凡在职县机关干部、县属厂矿书记、厂长均参加学习。学习时间为每星期一、二、三、四早上6~8时。学习科目为语文、数学。3月15日,县机关干部业余大学开学,有学员65名。主要学习语文、数学两科。每星期一、二、三、四早上和一个晚上进行学习。至5月,全县共有干部职工业余大学10所,学员269人。另有中等初级业余学校45所,学员1684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的业余文化教育中断。“文化大革命”后,干部的文化教育成为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见《党校教育》)。
第四节 函授教育
民国33年(1944),各师范学院举办附设中心国民教员函授学校。永康参加女子师范学院函授16人,参加国光西北师范函授15人,参加中央大学师范函授45人,参加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函授23人,参加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函授10人。
1956年2月,金华师范学校在永康招收函授学员,设立班级。1956年下半年,县设函授站,下设函授教学班,各教学班配备兼职辅导员1人。入学者均为初师肄业以下程度的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小学教师、工农业余教育专职教师、幼儿园教养园教师)。分初、高两级(相当于初中或高中程度),采用单科独进教学顺序。
1961年起,开展高等师范函授工作,开设专业为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生物、历史、地理、俄语等。举办单位有金华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函授部。1964年,共有286人参加金华师范函授部学习。
“文化大革命”开始,函授教育暂停。1976年12月,中师函授正式开学。各乡设教学班,配备兼职辅导员1人。分语文、数学两大教学片,采用单科独进教学顺序。1981年下半年起,各区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同年,中师函授进行单科结业考试,共有612人结业。下半年转科,计有学员1404人。
1980年10月,高师函授正式开学,76名中学教员参加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专科学习。
1984年12月,59名学员领到大专毕业证书。
1985年,7名中学教员参加浙江师范学院本科函授,学习期满,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第五节 高等自学教育
起始于1984年8月,由省高等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织与领导,每年考试分4月、10月两次举行。1984年10月,开考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党政干部基础科、商业企业管理、统计学等6个专业,每个专业考2个单科。报名者达133人,经考试,96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
1985年4月,报考者141人,经考试,88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10月,除继续首批开考专业外,增考会计基础科、法律专业。报考者共244人,经考试,131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
1986年4月,报考者计221人,经考试,135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10月,除继续开考上述专业外,另增考工业管理工程、价格学专业。报考者共280人,经考试,138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
1987年4月,报考者为298人,经考试,195人次获单科及格成绩。4名续考生获自学考试大专毕业证书。下半年起,增设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
第六节 广播电视教育
广播电视教育工作,始由县招生办公室兼理,1982年春专设工作机构。1979年2月,开始招收单科生(主要是在职中学教师),共计学员253人。教育班分设永康拖拉机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及县属各完全中学内。
1982年春,开始招收全科生,入学人数达76人。设汉语言文学直属班1个。
1983年6月,招收经济类专业学员174人。另开设工业企业经营管理2个班,工业会计、工业统计混合班1个(由永康拖拉机厂主办),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商业会计混合班1个(商业局主办),财政系专业班1个(财税局主办)。
1984年,招收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班1个(乡镇企业管理局主办),工业
电气自动化专业班1个(经委主办),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班1个(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主办),学员均脱产学习。
1985年,设党政干部专修科,招汉语言文学和图书馆学2个班,另设县总工会主办的新闻、法律专业2个班和县司法局、县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法律专业2个班。共招文科5个专业,463名学员。至年底,累计单科结业155人,全科毕业61人。
第四章 教师队伍
第一节 师资
历代来,聘任教师重视学历和其本身文化知识修养。清末塾师,多数为廪贡生。民国则注重小学教师试验检定,凡合格者可充任教师。民国7年(1918)开始,曾举办八届小学教师试验检定。永康累计有449名小学教师合格。而师范毕业生毋需参加检定。为当然合格教师。33年,全县共有小学教师743人。其中旧制师范、普通师范和专科、高中、职业学校毕业的150人,乡村师范、简易师范和初中中学毕业的441人,曾任教育工作或其他工作三年以上的152人。全县中学教职员60人,其中教师40人,均系大专毕业。34年小学教师增至841人,中学教职员仍为60人。1949年5月,全县共有教职工900人。其中中学87人,小学813人。中小学师生比例分别为1:11.6和1:17。
1952年,中小学教职员工增至1219人。其中中学155人,小学1064人。中小学师生比例分别为1:14和1:26.2。1953年整顿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略有减少。1957年,全县教职工1315人。其中中学191人,小学1124人(含幼儿园17人,聋哑学校4人)。1965年,中小学教职工增至2065人,其中中学339人(含农业中学68人,农业技校28人),小学1524人(含幼儿园25人,聋哑学校6人)。“文化大革命”中,推行“公办教师”‘回队’(原籍)任教”。师资奇缺,只得招聘民办教师。据1977年统计,全县中小学民办教师总数为2637人,占全县教师总数的62%。其中高中民办教师104人,初中民办
教师790人,小学民办教师1717人,幼儿园民办教师26人。普遍出现高中文化程度教初中,初中文化程度教小学的现象。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采取选送教师脱产进修、组织函授学习和短期轮训等措施,提高教师素质。1979年,整顿民办教师队伍,当年民办教师减少208名。1982年对全县民办教师进行全面整顿,辞退295人,占民办教师总数15%。至1987年,全县中小学教职工4390人,其中专任教师3921人(高中287人、初中1267人、职校31人、小学1778人、幼儿园499人、聋哑学校22人、教师进修学校19人、技工学校15人、广播电视大学3人)。高中专任教师的文化程度是:本科毕业84人,占29.3%;专科毕业及本科、专科肄业161人,占56.1%;中师或高中毕业及肄业42人,占14.6%。初中专任教师的文化程度是:大学本科毕业的20人,占1.6%;专科毕业或本科、专科肄业300人,占23.7%;中专或高中毕业864人,占68.2%;中专、高中肄业及以下83人,占6.5%。小学专任教师的文化程度是:中师或高中毕业及以上928人,占52.2%;初师或初中毕业762人,占42.9%;未达初师或初中毕业的88人,占4.9%。中小学师生比例分别为1:21.5,1:30。
第二节 待遇
清末,私塾先生酬金,多视聘主之境况当面议定。
民国时期,教师工资一般来自学田租谷和学生交纳的学杂费,生活十分困难。民国30年,教师月平均工资为31元,中心小学校长月平均工资为45元。32年,小学教师月薪最高为稻谷50公斤,最低为25公斤。中学教师第一学期月平均工资最高488元(折大米96公斤),最低140元(折大米54.7公斤)。第二学期则最高为668元(折大米130.5公斤),最低为150元(折大米58.6公斤)。民国34年月工资最高7000元(折大米70公斤),最低3600元(折大米36公斤)。此后,校长和教师工资额继续不断增加,但远远赶不上物价暴涨,加上有时县政府拨款不足,不能按时发放等原因,教师生活日见艰难。
1949年9月起,永康县立初级中学和部分中心小学的教师工资,由县人民政府教育科按月支付,每人平均月发大米80公斤。其他学校的工资仍暂由学田租谷和学杂费解决,一般每人每月为大米30~50公斤。1951年,实行工
资分制,每分值为0.2385元。自此,教师的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并享受公费医疗待遇。1952年9月,中小学教师全部纳入国家编制,评定工资级别,中学教师工资月人均人民币41.28元(折新币),小学教师月人均27.48元。同年国家正式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国家干部。探亲假、病假、事假、婚丧假、女教职工的产假以及退休(职)、公伤等等,均参照国家干部待遇标准享受。1954年,调整教师工资制度。调整后,小学教职工每月平均提高6.39工资分,月平均工资122.84分;中学教职工每月平均提高15工资分,月平均工资192分。1955年,教师工资改行货币制。1956年中小学教师进行工资改革。中学教师人均月工资47.87元,比工改前提高16%;小学教师人均月工资37.15元,比工改前提高35.2%。1963年有44%的教职工晋升工资,分配当教师的大中专毕业生,工资待遇与行政干部等级相同。1972年进行低工资调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党和人民政府在1977~1979年三年中,每年给部分教职工调整工资。1980年开始,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实行津贴。1981年又普遍增加一级工资。1982年,给工作好而原工资水平偏低的207名教师晋升两级工资。至1985年工改前,全县教职工人均月工资达到51.5元。其中中学52.1元,小学49.7元。
1985年工资改革,教师比行政干部提前半年加工资。1986年教职工的人均月工资(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为82.1元,1987年增至88.5元。
民办教师1962~1971年都在大队或生产队记工评分。按中等劳动力计酬,人均月工资约25元左右。1972年后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每人每月由政府补贴16元,其余由大队补至25元。1981年政府给每人每月补贴20元,人均月工资增至31.88元,1985年政府补贴增至30元。中小学民办教师人均月工资约为37元(不含补贴和奖金)。1986年工调后,人均月工资增至54.5元。
解放后,教师福利经费(包括教育工会经费)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5%提取。1987年提取为37.88万元。教师的劳保福利与行政干部相同。
1981年《体育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联合举办“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奖”评选活动,古山小学体育教师胡胜获奖;1983年,新店乡中心小学教师徐位雄被评为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198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
6家报纸联合举办“全国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大司巷小学女教师张婉容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第五章 教育经费
第一节 经费来源
清光绪年间,教育经费分别来自公常产业收入、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学生缴纳、行业捐派和个人资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教育经费总收入(银元)16551元,其中产业收入1048元,存款利息440元,官款拨入885元,公款提充3416元,学生缴纳3956元,行业捐派2290元,个人资助3810元,其他收入706元,总支出16305元。其中职员薪津807元,教员薪津4328元,仆徒工资655元,租息粮税156元,服食用品4557元,图书用费2493元,营建修膳2225元,杂用1084元。
民国时期,私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常会产;县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县行政拨款、学校基金、筹募、学生缴纳学费等。全县教育经费,民国15年(1926)2886元,16年2904元,23年5942元,25年33300元,至26年,达41904元,占地方经费的20%以上。
民国30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108万元,占地方经费的14%,赤字67万元,后靠筹募解决。31年开始,货币贬值。县办小学教师生活及学校办公费用,虽按原拨支数增加50%,但仍抵不上物价上升的幅度。36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支出为10.3389亿元。其中中等教育经费3.3182亿元,国民教育经费7.0207亿元。
解放初,国家财力艰难,教育经费主要靠民办自筹。从1952年下半年起,公立学校经费全部由人民政府包下来。1953年小学教育盲目发展,全县教育经费从1952年的7.6万元猛增到47.6万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51.8%,为有史以来政府拨款比例最高的年份。1958年以后,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实行国家拨和地方自筹相结合。将一部分公办小学转为民办。
1969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初中下伸到公社,国家开支相应减
1952~1987年地方财政教育投资
单位:万元
注:1958~1960年含武义数字。几个年份学生学畫收缴学费标准
单位:元
小学 初中 高中 备 注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1、2年级 3年级 4、5年级 1、2年级 3年级 4、5年级
1971 1 1.5 2 1 1.5 2 3 4 中学住校加1,减免率占25%
1972 1 1.5 1.5 2 3.5 4 5 6 中学住校加1,减免率:农村初中、小学20%以内;城镇学校农村高中10%以内
1984 2 3 3 3.5 5.5 6 重点11一般9 中学住校加2
少。是年地方财政教育投资比例仅18.4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国家重视
教育投资,教育经费持续增加,1985年为651.4万元,至1987年为757万元。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徐远深(原籍永康古山)捐献给永康一中人民币3000元。从此,兴起集资办学之风。1984年城镇范围共集资43万元,于城内创办第三中学。仅1983年和1984年两年,全县集资达171.4万元。1985年,新店乡集资26万元,清溪乡派溪吕村委会拨款13万元。1986年和1987年群众集资97.2万元。
学校办工厂、办农场,开展勤工俭学,是建国后新开辟的一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1978〜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共354万元。其中用于改善教育条件和师生生活福利的108.2万元。
1985年,农村1月1日起,城镇7月1日起,县人民政府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属税务部门征收的全民企业、集体企业等单位按正税之1%征收,由乡(镇)人民政府征收的乡(镇)企业、个人企业及农业等单位的征收比率由乡(镇)酌情确定。1985年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60.4万元。至1987年底,全县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245.42万元。学费收入,1961年21.2万元,1966年7.8万元,1984年56.3万元,1987年75.7万元。
第二节 经费管理
民国时期,国库空虚,教育经费入不敷出。民国12年(1923),岁入35328元,岁出46211元;18年,岁入34408元,岁出39403元。32年,因经费困难,不得不决定停办所有短期小学。民国16年,教育局设款产委员会,掌管教育经费,由于管理不善,贪污、挪用教育经费现象时有发生。33年,组织清理教育款产委员会进行清理,但经费使用的混乱情况依然。36年成立教育特种基金保管委员会,设立教育基金存款户,但县库不能如期如数拨款,教育经费虽然独立保管,却无保证。
建国后,建立县(文教科)、区(中心校)、乡(中心完小)三级教育财务网。区中心校设专职会计,乡中心完小设兼职会计,有较完善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从1952年7月起,公立学校经费全部由人民政府包下来。1958~1961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将220所公办小学转为民办。1984年,教育局规定,允许校长提取学杂费净收入15%,勤工俭学收入10%的资金作为奖励教师之用。1985年,对国家拨给的教育事业费以1984年教育经费预算数为基数,对乡(镇)实行包干。是年11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凡经批准用于学校建房的土地,免收造地费。
在整个经费支出中,人员费用占80%左右,1977年以后重视设备购置和校舍修缮,公用支出经费比例增加。
第三节 校舍建设
清末及民国时期,永康县各级各类学校之校舍大多利用祠堂、庙宇,亦有私人捐资或以常产建校舍的。如芝英镇的西园书院由私人捐资创建,后来的培英小学由芝英大宗祠兴办;溪岸的培文书院,由胡仁楷、胡凤丹父子捐田创办;四路的双溪小学由方天生等发起募集巨款建成。
解放后,根据中、小学布点的规划,分期分批改造原有学舍危房,有重点地新建、扩建校舍。“文化大革命”期间,校舍损坏严重,新建甚少。至1974
年,全县校舍总面积为248183平方米,其中教室2513个,仅可容纳学生12万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由于国家投资增多,群众集资办学和勤工俭学部分收入用于校舍修建。从1984年以来,全县投资850.63万元(其中乡村群众自筹463.3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114970平方米。截至1987年底止,全县中小学有校舍38.84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中学15.46万平方米,小学22.56万平方米,农职校0.82万平方米。
第四节 设备添置
民国时期,教学设备极简陋,不少农村小学要靠学生自带课桌凳。民国30年(1941),中心学校年平均经费3924元,其中设备费只占144元;保国民学校年平均经费432元,办公、设备两项费用只有72元。县教育局鼓励教师自制教具。33年举办了一次自制教具展览会,有40所学校参加,展出教具1132件。
解放初,农村群众办学热情高涨,各乡、村积极自筹资金为学校置办课桌凳,教师主动自制教具以应急需。1960年大闹革新教学设备运动,举办较大规模的教学设备更新展览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设备毁坏严重。1977年后,本着国家拨款,群众资助、勤工俭学和自己制作相结合的精神,几经整理、修复、充实、更新,教学设备渐趋完善。
1979年,县成立电化教学仪器供应站。1982年,建立10个农村初中实验中心。省厅拨款12万元,充实仪器设备。1983年,省教育厅和地区教学仪器站拨款9000元重点配备大司巷等18所小学仪器。1984年,省教育厅拨款永一中、永二中各45万元配备仪器;同年,建立西溪初中实验中心,省厅拨款12万元充实设备。1979~1987年,县教育局每年拨款3万元左右用于教学、实验设备的添置。
1985年,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88770人。有学生课桌(按单人计)88786张,凳88792条,电视机48台,钢琴及高级电子琴3架,电脑23台,照相机5架,风琴106架。完中实验仪器(价值)21.16万元。12个农村初中实验中心仪器(价值)15.5万元。70%的初中和乡中心小学有播音设备,8所完中共有藏书8.5万册。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