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建设力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53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建设力量
分类号: F299.275.5
页数: 4
页码: 375-37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城乡建设的建设力量,包括建筑队伍、设计施工、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城乡建设 建设力量

内容

第一节 建筑队伍
  解放前,建筑工匠大部分亦工亦农,主要集镇还有一些泥、木、竹、铁、漆作坊或店铺。1954年城关成立桶业组、建筑队、石工队、油漆组、长征木业社、永康木业社、新建木业社,归属于县手工业联社。当时全县约有泥木工匠2100人。1958年,城关各组、社合并成立县建筑木器社,1959年转为国营建筑公司。1962年企业精简下放,由国营转为集体。公司分别改成建筑队、木业社、石工组。1966年再次合并成立县建筑工程公司。截至1987年止,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理的建筑施工单位有:县建筑工程公司、城关镇建筑工程公司,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环城区建筑工程公司和20个乡镇专业建筑队,共有职工9862人。
  全县泥工、木匠近万名,不仅担负着县内大部土木建筑工程,而且每年有几百人自发去邻县担负一些建筑施工。1987年,由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组织的劳务输出,有34名泥、木、钢筋工去科威特搞施工建筑,时间为两年。
  第二节 设计施工
  1960年,县建筑工程公司设置设计室,随后城关、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相继配备专业设计人员,初步形成一支专业设计队伍。1982年,成立县建筑设计室,具有15层以下建筑的设计能力。凡县内建筑项目全部归口设计部门设计。自成立起至1987年止,已完成设计建筑面积20.70万平方米。
  解放前,施工设备落后,一直依靠传统的手工工具施工,木工只有斧、刨、锯、凿之类;泥工仅有砖刀、泥刮、线锤等简易工具。1958年后,逐步添置并使用机动工具,木工有带锯、圆盘锯,平板刨、锯榫机、打孔机、刨边机等;泥工也先后使用砂浆机、搅拌机、水磨石机、平板振动器、卷扬机、塔吊、汽车等。1982年后,逐步用钢管代替竹脚手架,并用卷扬机搞垂直运输。
  第三节 建筑技术
  50年代以前建造的房屋、寺院,均系砖、木、石、泥结构。其基本构筑方式是立柱和架梁组成屋架,墙体只起维护和间隔作用。构架连处采用榫卯固定,起到“晃不散,摇不倒”的抗震作用。寺院建筑为防白蚁蛀蚀,多采用石柱作主要承重柱,较大的旧住宅院、祠堂等,大都外设砖石台门,内由主楼、两侧厢房及天井组成一进、三至四进串连而成封闭式大宅。为避免日晒雨淋,还采用翼角翘飞出檐,既有利于室内采光,又使外观雄伟壮丽。
  70年代后。房屋趋向砖混结构,其建造方法,多数采用预制装配或框架灌注等。大型建筑,一般都建成钢筋混凝土屋面,建筑多为长方形,格调较简单。进入80年代,建筑风格有较大变化,如江滨南路的江滨商场,像两座钟楼联结式;五金交化商场,中间高两头低,呈“山”字形;物资局商场与县工商银行建筑也是高低交错,很有特色。城镇居民住宅,也由只分间,不成套,无独户使用的卫生设施建筑,向一厅数室,有阳台,有独户使用的卫生设施建筑发展。农村住宅,多数仍沿用椽瓦屋顶,少数楼廊改建为阳台;部分农村住宅开始建平顶楼房,并有庭院。在装潢艺术上,城镇房屋外墙多采用各色粘面和彩色水泥弹涂及马赛克等。商店门面和门柱,还采用大理石贴面,内壁使用涂料、油漆及花瓷砖等,城乡房屋的美观、实用、坚固和采光程度,都远胜旧有建筑。
  第四节 建筑材料
  过去,县内砖瓦都由农村瓦灶烧制,石料多在建筑场地就近山上取用。1956年后,建材企业不断增多,相继建立了长城、桥下、花川、城关等砖瓦厂。1987年,年产砖17647万块,瓦2659万片,砖瓦大部分由县内自给,小部分由金华、武义、缙云提供。建筑所需条石、块石除各地就近选取部分外,主要由木坦、舟山、云山、牛筋岭、葛塘下等石料场供应,也有部分从缙云县购入。
  70年代初,由于木材紧缺,房屋结构由砖木趋向砖混,水泥预制构件得到迅速发展,砂石料用量剧增,先后沿南溪、华溪、永康江及各支流建立了20余处砂场。至1987年全县已建有59个水泥预制构件厂,台座面积达4.99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2.16万立方米。
  1977年永康水泥厂投产,1987年产量达2.19万吨。另外,釉面砖、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内墙涂料等生产也初具规模。
  为了解决建筑材料困难,县物资局设有化建公司,县城建局设有建筑材料公司,各单位或个人也相继在全县各乡镇开办了20余家建筑材料商店。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