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货币流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51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货币流通
分类号: F822.2
页数: 4
页码: 333-33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后的货币流通情况,包括流通货币的种类、数量、渠道、变化和特点。文章分析了银本位制度、法币政策、金圆券、人民币等不同货币制度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商品交易、信用社等因素对货币流通的作用。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数据和事例,反映了永康县货币流通量的增长趋势和现金投放回笼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地方财政 货币流通

内容

民国期间,流通货币主要有银元、纸币和铜元。铜元在日军侵犯期间逐渐减少。银元有龙洋、袁头(袁世凯头像)、中山(孙中山头像)、鹰洋、船洋等,以袁头、中山两种为多,约占85%。民国24年(1935)统一全国币制,实行“法币”政策,银元始被禁用。当时流通的法币有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随后又流入浙江省地方银行,四明银行发行的钞券。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为应急法币贬值、物价飞涨的局面,下令发行金圆券,停止法币流通。以每元金圆券兑换300万元法币的比价限期收兑,但终因货币贬值愈来愈烈,县内市场除仍以少数银元流通外,采用大米、棉纱计值取代货币交换。
  1949年8月,人民银行设立办事处,开始发行人民币,禁止银元等流通,并对银元、铜元进行收兑。同年底至1950年2月,为扩展人民币流通范围,建立人民币信用,逐步取消以物交易。县人民银行办事处调拨现金1.15万元(折新币),支持供销商店下乡采购土特产。至年末,人民币占据城乡市场,成为唯一货币。在此期间,县内有两次物价波动,人民银行执行上级指示,举办折实储蓄存款。各企事业单位工资发放进行折实计算,以确保人民币币值和人民生活水平,市场物价旋即平复。
  1955年3月1日,国家统一发行新人民币,以每元新币兑换旧币1万元之比价进行收兑,并在一段时间内实行新、旧币同时流通。县内设立18个兑换点,至年底收回旧日人民币60.55亿元,在新币发行过程中物价稳定。1957年12月1日,国家发行金属辅币和拾元面额的新券。辅币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3种,与纸币混合流通。1981年5、6月间,永康金属分币出现紧缺情况,后经人民银行有计划投放,使其缓解转为正常。
  1963年12月,奉令收回苏联代印的深绿色叁元券、紫酱色伍元券和拾元券。至1964年5月末基本结束,共收回230.6万元。
  1954~1983年共投放现金923514万元,回笼现金1001685万元。回笼大于投放净额78171万元,属于现金回笼县。从1984年起,现金需要量增加,永康从历年现金回笼转为投放,当年投资净额1358万元。1987年净投放8822万元,比1984年增加6.5倍。
  现金投放渠道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和农村财政信用支出,其次为储蓄支出和汇兑支出。前三项占投放总额的69.6%,后两项占投放总额的22.5%。1979~1987年中,投放农村现金占投放总数的53.7%。现金回笼渠道主要是商品回笼,占61.8%,次为农村信用回笼、储蓄性回笼和服务性回笼,这几项占30%。
  1979~1987年,银行通过信用社现金投放。平均每年10956.4万元,占同期银行投放数66.4%。每年回笼数为7133.4万元,为银行每年总回笼数49%。仅1987年通过信用社现金投放总额达28374.7万元,处于银行同期投放数69.5%之优势。
  解放以来,县内货币流通基本正常,现金经外流手工业者劳务收入和集市贸易而流进较多。近几年来,城乡各种专业户和个体工商业蓬勃兴起,农民自发形成的生产资料专业市场不断得到发展,一改传统性的手工业劳务输出为商品输出,现金流出流入量因此增大而频繁,并且由现金流入转为流出。1984年约净流出现金621万元,1987年匡计现金净流出6144万元。
  1954年永康货币流通量为172.1万元。1979年以后,货币流通量平均每年以37%的幅度递增,超过同期工农业产值和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1987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达6164万元,其中社会集团单位库存现金1363万元,农村人口手持现金3998万元,人均89.26元,城镇职工居民手持现金741万元,人均196.75元,流动人口手持现金62万元,人均14元,全县城乡人民手持现金4739万元,人均达97.61元。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