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计划
分类号: F123.1
页数: 4
页码: 276-27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的经济管理的计划,包括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基本建设管理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经济管理 计划

内容

1954年6月始建立县计划委员会,1967年后几经变更。1977年2月恢复计划委员会。国民经济,从生产、分配、流通到消费,从农业、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到文化、教育、卫生等,均纳入计划进行管理。管理的宗旨在于适时确定年度和中、长期计划指标的制订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避免经济失调。
  一、计划管理
  50年代初,计划的编制和检查主要放在年度计划上。1959年开始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和十年远景规划。计划的内容前期偏重于生产和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内容较少。1982年起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党的十二大精神,1983年开始增加经济效益计划内容。
  年度计划编制。从基层到主管部门,从各主管部门汇编到计委,要经历几个反复,拿出方案,并经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批准后才付诸实施。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则由县计委牵头起草,经县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1958年“大跃进”、1959年“反右倾”,反映在计划上是高指标、高速度。1959年编制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四十条草案》、《1959~1968年十年远景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竟是“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进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为扭转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失调,1961年开始按国民经济以农、轻、重为序安排的原则进行调整:调整了工业生产指标和企业规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共关闭6家、合并2家、转为集体所有制2家;缩短了基本建设战线;整顿农村人民公社,调整生产队规模,划分社员自留地;调整了商业体制,健全和扩大了流通渠道:并对文教、科研、卫生事业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加强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1961年起将木、竹、铁制小农具、小商品列为产品产量计划的主要内容,专列物资分配指标安排其生产。全县1961~1963年共精简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4437人(其中回农村3039人,转为集体所有制职工1101人),压缩城镇人口5373人(含区划变动减少696人),减少吃商品粮人口9886人,通过这一系列调整,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加强,国民经济好转。1965年与1960年比较,农业总产值增长72.7%,轻工业产值下降7.6%,重工业产值下降70.5%。农、轻、重的比例由1960年的47.3:37.1:15.6变为1965年的77.8:19.6:2.6(按以当年价格计算的产值算)。
  但是,总的来说,在1978年以前,由于受“左”的路线支配,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所编制的长期计划如1963年的《1963~1972年十年规划》、1965年的《第三个五年农业生产规划》、1973年的《“四五”、“五五”农业发展规划》,都属指标过高,脱离实际之列。整个计划体制存在集中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病,致使地方和基层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经济效益不能发挥。
  1979年开始,国民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国家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三种形式。1983年开始,对一些品种繁多、不影响全局的小商品逐步放开,不直接下达计划指标。1985年开始,按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规定》精神,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全县列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项目已很少,指导性计划为县计委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以五年计划为主要形式,简化年度计划。计划管理从过去忙于层层下达计划、分配物资转到着重抓好全社会财力(包括财政和信贷)、物力、人力和外汇的平衡。安排好经济发展速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重点、地区布局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等方面来。1985年经反复论证制订的《永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7个五年计划(1986~1990)》共分28章,是建国以来较完整的五年计划。1986年针对红砖紧张,采取价格放开,随行就市,放宽新办砖瓦厂的政策限制等措施,缓和了供需矛盾。针对乡镇工业布局散乱、作坊式生产严重污染环境的状况,1987年在古山镇前黄、草席西炉两个村试点,将村办、户办工业集中在村边荒山、溪滩地办成工业区。既有利生产,又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用地。这一成功经验在全县推广。至1987年已审批工业区9个:乡级4个(长城、花川、溪岸、堰头),村级5个(前黄、草席西炉、黄塘坑、桥头周、古山一村)。为处理农、工、商部门在某些产品生产、收购、加工、调运、销售方面的矛盾,计划部门重视理顺农商、农工、工商之间关系,做好产品产、供、销协调工作。计划管理工作正沿着“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新体制探索前进。
  二、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主要是纳入计划的一、二类产品,即国家统配和部管产品(均有产品目录),实行按计划生产按计划调拨分配。分配的依据则是每年确定的生产、基建计划任务,其分工则是计委管计划指标(包括生产计划和供应计划),物资部门管经营(从组织订货到供应)。诸如基本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木材,企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材料、燃料,都按定额核算指标,层层下达到基层单位并落实供应,以保证生产、建设的进行。按计划生产的产品,又按计划调拨,由物资部门收购、供应,形成产、供、销衔接的物资流转体系。1985年改进计划体制后,列入计划分配的物资相对减少。计划部门把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物资协作,大力组织计划外资源作为物资管理的主要工作来抓。县物资局等单位分头从外地购进钢材、煤炭、木材、水泥等物资。1985年计委牵头组织购买拆船钢板,加工成钢材供应县内需要。
  三、基本建设管理
  “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项目以省级主管部门为主确定,县以下极少项目。“大跃进”时期,一系列“全民大办”和大搞群众运动。工业、农业盲目大搞“小、土、群”,基本建设谈不上按计划、按程序办事。三年调整时期,除一些中、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挥一定效益外,新建工业企业则被迫实行“关、停、并、转”。调整后,基本建设管理仍恢复以条条管理为主。进入80年代后,财政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除中央、省定项目外,县及县以下预算外资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造成资源、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产品、产业、生产、消费结构失调。对基本建设进行过多次清理、整顿和压缩。1983年县成立清理在建项目领导小组,通过清理,停建和缓建5个项目,压缩投资127万元。1987年,通过对往年批准需结转1987年的61个基建项目和已上报待批的项目逐个排队分析,按先技术改造后基本建设,先生产性后非生产性,先续建、拆建、扩建后新建原则审批,对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消耗的技改项目和投资省、效益高、产品适销的新建项目,经论证可行的,促其早上、快上;对实行指导性计划的基建项目如农田水利建设、乡镇办骨干企业适当放宽。并加强对建设项目在论证、设计、施工、投产等方面的帮助指导,加快进度,提高效益。通过清理,取得一定效果。全县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86年比1985年下降13.5%,1987年又比1986年下降38%。其中非生产性投资比重,由1985年的86.4%、1986年的79.5%,下降到1987年的57.7%。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弊端,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基本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未能根本治理。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