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7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交易
分类号: F729
页数: 4
页码: 269-272
摘要: 文章介绍了永康集市的历史、商品种类、成交规模和牙郎的作用。文章反映了永康地区城乡商品交换的发展变化,也展示了永康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文章分为三节,分别介绍了上市商品、成交规模和牙郎。
关键词: 集市 交易 永康县

内容

第一节 上市商品
  上市商品,取决于集市大小及地理位置等。县城、芝英、古山、四路口、前仓、唐先等镇集市,由于方圆村庄稠密,又处交通要冲,上市货源充裕。品类繁多,销售辐射面广,民国时期便是全县大市,每集上市人数均在万人以上。1980年以来,更加繁荣,上市人数不下3万人,多达五六万人。摊铺栉比,人流拥挤,县城和芝英等几个主要集市,自晨开市,至晚方散,交易繁忙。石柱、前仓、派溪、西溪、象珠、清渭街等市则次之,但上市人数也在万人以上。多数集市在几千人至万人,延续时间多为大半日。长恬、岩后、花街、大屋、坑口、堰头等市,规模较小,,上午七八点钟开市,交午即散,俗称“麻雀市”、“露水市”。上市商品较少,以农副产品及田园蔬果之类为大宗。
  永康集市之商品,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历来有鲜明的特点。芝英、派溪、古山等市以五金制品和手工艺品拔萃;唐先、棠溪等市以独特的土特产引人;县城、四路口、石柱等市,以工业品揽胜;八字墙、象珠、西溪市以柴草、山货著称;平原地区集市以五谷、蔬菜为最;江河库旁集市则以鱼、虾水产居多。集市上市商品,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00余种,可分为农副产品、水产品、禽畜野味、工业生产资料、手工业品、旧货家具、工艺旅游产品等大类。
  农副产品 有豆、谷、米、麦、杂粮、油料、麻类、烟叶、茶叶、食糖、瓜果、蔬菜、药材、竹木、柴草、土烟、面食品、副食品等。
  水产品 有海水鱼、淡水鱼、海带、螺蛳、河虾、鱼、鳖、蚌壳、黄鳝、泥鳅等。
  禽畜野味 有耕牛、猪、羊、禽、蛋、禽苗、种畜、狗、猫、禽畜食品、山鸡、野兔、活蛇、畜产皮张等。
  工业生产资料 有废旧金属、焦炭、刺绣用布、绣织丝线、绣花图案、劳保防护用品、建筑材料等。
  手工业品 有土陶器、竹木制品、五金制品、草制品、小农具、钢木家具、藤条制品、皮塑制品、衣著鞋帽制品等。
  旧货家具 有旧自行车、旧人力车、旧农具、旧家具、旧生活用品、旧包装用品、旧机器零件。
  工艺旅游产品 有书画、花鸟、刺绣产品、木雕产品、小五金玩具、竹木玩具、泥塑玩具、珠、链、雕刻等。
  第二节 成交规模
  解放前,城乡集市交易,政府无专门管理机构,任凭自然。商品买卖价格多系随行就市,自由议价。物缺而浮,物剩价落;时货价扬,旺货价降。双方协商情愿,便成买卖。以现金交易为主。大宗商品,如牲畜、木材、大型农具等交易也有赊欠。赊欠交易需付定金,并约定交款日期,有的还需有熟人担保。有些农副产品的买卖,还习惯于以物换物,并且有一个既定成俗的交换标准。如0.5公斤豆换1公斤豆腐,1公斤谷换0.5公斤索粉干,1公斤谷换0.5公斤麻糍(对折);5公斤小麦换3.5公斤索面(三换二)。民间还有一句顺口溜:“大米换白糖(麦芽糖),一斤换八两”(指廿两为一斤的老秤)。到解放前夕,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变为以实物交易为主,周转甚为不便,集市贸易渐趋萧条。
  解放初期,商业部门利用传统市场,开展收购农副产品。人民政府组织工业品下乡,以活跃农村初级市场。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各大集市均建立粮食交易市场,集中交易,统一管理,以调剂余缺。1957年4月,开放农村自由市场,集市交易一度活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副产品购销均归国营商业及供销合作社经营,上市商品受到限制。同年10月,关闭粮食贸易市场,贸易冷落。
  1960年11月,先后恢复15个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形势好转。城关赶市人数每市有2万余人。石柱亦有4000余人。全县集市上市商品由120种增加到220种,商品额由3.54万元增加到8.64万元;成交额由2.40万元增加到7.10万元,促进了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资本主义滋生地”而加以种种限制,市场再度冷落。
  1978年以后,农村集市贸易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2年,集市贸易年成交额2541.89万元,比1981年增加62.87%。其中耕牛成交额1094.48万元,比1981年增加86%,占贸易成交总额43%。据15大类商品统计,有14大类商品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日用杂品上升39倍,工业品上升2.6倍,肉食、禽蛋、柴炭、废旧品各上升1倍以上,棉烟麻、水产品、干鲜菜等上升20%,粮食、油脂油料上升10%,各个集市旺季上市人数,县城在10万人左右,芝英、古山、唐先、石柱、四路口等集镇不下5万人。1987年全县城乡集市贸易金额7607万元,比1978年的1057万元增加6倍多,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8.3%。
  第三节 牙郎
  在县城牛、猪、米、竹木、柴炭等交易市场及芝英、古山、清溪、象珠、唐先、西溪等集市,每逢市日就有一批肩背大秤(木杆秤)为买卖双方评议价格、帮助过秤成交的经纪人,俗称牙郎。有的集市还有些牙郎在固定地点服务,俗称牙行。民国21年(1932),仅县市就有牙行19家,其中纸货行4家,年营业额18100元;木行5家,营业额24700元;米行2家,营业额19000元;牲畜行4家,营业额231800元;山货行4家,营业额12600元。抗日战争初期,牙行业还比较兴旺,日军窜扰后,大多关门闭业。解放以后,此业消失。但牙郎仍参与市场交易服务。1954年,县城各贸易市场有牙郎180余人。仅牛牙郎就有112人。他们善观市场行情。牙郎之间共商定价时常用手语或暗语互通信息,有的集市还设有牙郎服务站,给买卖双方带来方便,因顾客购买商品不便随带大秤,行情不够清楚。通过牙郎介绍凑合,权衡得失,定好价格或代过斤两后,即便成交。成交后,由买卖双方(或一方)付给酬金,俗称“牙郎钱”。1956年,县市成立牲畜交易服务所,原牛市、猪市的牙郎有的被吸收服务所工作,个别仍服务于市场,其他行业的牙郎也逐步被各类市场服务机构人员所取代。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