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编 集市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66
颗粒名称: 第十编 集市贸易
分类号: F729
页数: 19
页码: 257-275
摘要: 这篇文章介绍了永康地区不同时期的集市贸易情况,包括普通集市和专业市场。文章详细描述了各个集市的地点、日期、商品种类和交易规模,反映了永康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历程。文章中还提到了永康灰鹅市场,这是一个有特色的专业市场,灰鹅是永康独特的优良肉用鹅种。
关键词: 集市贸易 商业 永康县

内容

第一章 集市
  集市,是城乡开展商品交换的传统场所,古已有之。设市地方,一般地处中心,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并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迁。凡集市,都有固定的街坊、商铺、摊址和交易场所,定期开市。
  第一节 普通集市
  据明正德《永康县志》载,全县集市已有县市、高堰市、李溪市、前仓市、净心市(今陆宅一带)、可投市、四路口市、岩下市、芝英市、胡堰市、龙山市(今龙山街)、清渭市、杨公市、太平市等。以上集市除芝英外,均未写明开市日期,芝英市每逢三、八开市,肩贩云集。崇祯七年(1634)十一月初十,又有古山设市。据道光《永康县志》和光绪《永康县志》等史料载,至光绪十八年(1892),城乡集市共27个,较大集市有县市、桐琴市、芝英市、象珠市和古山市。其余尚有西溪市、长田市、派溪市、岩下市、高堰市、黄棠市、李溪市、石柱市、前仓市、可投市、胡堰街市、派溪吕市、平安桥市、唐先市、太平市、四路口市、杨公市、八字墙市、净心市、新屋市、清渭街市、龙山市等。
  民国时期,集市有县城、舟山、清渭街、石柱、桐琴、唐先、四路口、派溪、芝英、八字墙、前仓、象珠、胡库、西溪、古山、长恬、坑口、新屋、俞溪头、李溪、岩下、胡堰街、太平、枫坑口、花街、界牌、麻车店、桥下、上桥等29个。后期有部分集市因上市人少而自然消失。此外尚有永祥每年竹笋旺发时有1个月左右的季节性集市。
  解放初期至1957年,主要集市有城关、舟山、唐先、石柱、派溪、四路
  口、清渭街、芝英、八字墙、西溪、前仓、胡库、象珠、坑口、古山、大屋、长恬等17个,贸易兴旺。1958年、1966年,集市贸易曾两度人为关闭。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又恢复或新开辟了胡堰街、桥下、枫坑口、前杭、金岗龙、永祥、外木坦、厚仁、俞溪头、杜山头、岩后、倪宅、堰头、大路任、寨口、大园东、桥头周等17个集市场所。到1987年底全县已有集市34个。交易市场42个。
  集市,均按农历,每五天聚市一天,称市日。各地聚市日期,按集市分布远近,交错进行。农历年底,还专门增加一天称“补市”。每逢市日,男女老少纷至沓来,商贩云集,热闹非常,交易货物品种和营业金额都数十倍于闲日。
  1958年,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高潮中,曾下令关闭市日,取消集市贸易市场。但市日那天,尽管商店关门,摊棚歇业,仍有众多农民、商贩赶市买卖。
  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发布公告,从旧历9月20日起全县关闭旧市日,9月21日起统一按新市日(农历一、六)赶市。结果上市人数极少,不多久又全部恢复旧市日。
  第二节 专业市场
  民国时期,在城乡集市中已有专业市场的萌芽。县城有牛市、米市,芝英有柴市、米市、小猪市,象珠、西溪有柴市,永祥有季节性的笋市。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应运而生。至1987年底,全县较大的专业市场有14个。其中地方特色较浓、商品辐射面较广、传递经济信息较灵、对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专业市场有8个。
  县城耕牛市场
  设许码头。永康地处金温公路沿线,“生在平阳,养在永康,死在苏杭”,永康一向是耕牛流通的重要渠道。耕牛交易市场,民国30年(1941),初设县城飞机场,32年移至原毛竹市场北端,33年迁至许码头溪滩(地处金温公路西侧)。交易牛种,仅限耕牛。解放前,属私人交易,无人管理。1954年4月,建立永康县牛只交易所,原有牛牙郎112人,经整顿留下48人为正式交易员。场内设有评价成交圈,对上市耕牛进行明码标价。1955年前,牛只上市量仅次于江山县贺村。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采取“划区定点”的办法,将永康耕牛市场划给杭县、嘉善、海盐、崇德、桐乡、吴兴等县采购,调剂余缺,当年上市量达2258头,成交1200多头,贸易额7万元,居全省第一。翌年上市耕牛6779头,成交4329头。1961年2月6日至4月6日,两个月仅上市耕牛125头,成交75头。牛只减少,牛价暴涨。1966年初,供销部门派出人员从温州和贵州等地采购耕牛243头投入市场,解决永康部分生产队牛力不足的燃眉之急。“文化大革命”期间,牛只上市量减少,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牛市场又活跃起来。1981年,上市量13282头,1982年上市20588头,成交14316头,成交金额1094.48万元,比1981年增加86%。1984年后,随着农村经济政策进一步开放,手扶拖拉机剧增,部分耕牛由役用成为肉用,牛上市量相应减少。
  上市耕牛主要从温州、平阳、瑞安、丽水、缙云及闽浙交界县流入。上市牛种,合作化前,黄牛、水牛各占一半,后水牛剧增,占80%以上,前来交易客商主要来自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及浙江的36个县。
  县城灰鹅市场 设许码头。灰鹅是永康独特的优良肉用鹅,饲养灰鹅是永康农村的传统家庭副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养鹅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80年饲养量发展到50万只。1984年有4万户农户饲养,还出现一批养鹅专业户,城关灰鹅市场也越来越兴旺,每逢“一、六”县市,人们肩挑手提,自行车驮或手推车运,把灰鹅送来赶市。一般每市有3000只以上灰鹅上市,有时一市就达5000多只,至1984年,全县饲养量70万只,年上市量40万只,贸易金额400万元左右。1987年,全县饲养量达80万只,年上市量50万只,贸易金额500万元以上。灰鹅主要销往温州和香港市场。销往香港的活鹅量,居全省首位。
  杜山头木材市场 开设于1984年9月,每逢四、九集市。其特点是:商品可寄存,外地卖主占相当比重。仅缙云县就有34人。村委会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对木材寄存的收费标准作统一规定,并抽出36人分班日夜看守,使卖主离市无后顾之忧。市场占地16亩,堆放上千立方木材。每市贸易一、二百立方,年贸易量超过1.5万立方米,约占全县木材贸易量60%,成交额逾500万元,已成为金华市范围最大的木材市场。随着商品流通进一步发展,其辐射范围越过县界,逐渐成为沟通浙南、闽北木材产地和浙北、苏沪销地的重要木材集散地。
  芝英工业生产资料市场 址设芝英三村。起源于芝英“锡市”。早在清代及民国时,芝英打铜、打锡、补铜壶、补锅的工匠就遍及全国各地,其时创“锡市”。但大都是小量交易或调剂,作为修补和自用。解放后,特别是1980年以来,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原材料的“锡市”,规模随之扩大,经营品种随之增加。1987年元旦,经工商部门批准,正式成立芝英工业生产资料专业市场。拥有固定摊位200多个,临时摊位1000多个,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芝英区1029家乡镇办和村办、户办企业。70%需用铜、铝、锡等原材料,大多到这个市场采购。每市参加交易人数达3000多,每市成交额7~8万元,1987年贸易额达500多万元。这个专业市场的辐射面现已扩展到全县各乡镇企业。
  大园东废钢铁市场 设永东公路边大园东村。这里村民原有自制麦芽糖走村串户换取鸡毛废铁的传统。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敲糖担发展到80多副,不仅在县内走村串户收破烂。许多人还走出县界,从农村进入城市,换回数量可观的废铜烂铁,出售给生产各种小五金产品的家庭工厂。因经营废旧钢铁有利可图,一些见识广有胆量的农民就直接深入国营工厂收购边角料和废旧料在当地出售,很快形成废旧钢材的集散地,且购销兴旺。1984年春,村委会划出村前10亩土地,作为堆放废钢铁场地。报批后,办起122个摊位的废钢铁市场。上市的钢材品种有数百种,规格五花八门。从圆钢、角钢,到薄板、中板、民用线材、边角料等应有尽有,有人把它比喻为“乡镇企业的钢材仓库”、“农民的物资局”。它能吸引顾客,主要靠三大优势:一是价格便宜。不少乡镇企业需要大量边角料,到这里购买,每吨市价800元左右,只是正品钢材的半价。制成产品又不影响产品质量。二是按需取材。顾客可以带着尺寸,到市场上任意挑选,做到按需取材。三是服务周到。营业员土生土长,主客之间关系融洽,没有官商作风,可依顾客要求,现截现卖。如大宗货,还可送货上门,十分便当。
  1985年,市场接待顾客6万多人次,与上千家乡镇户办企业发生联系,
  年销废旧钢材2000余吨,其中一半以上销往外县。营业额200万元,获利润30多万元。1987年,年成交额达720万元。已成为邻近几县的废旧钢材贸易中心。
  桥头周焦炭市场 设永东公路旁桥头周村。附近五金加工业和铸造业比较兴盛。1984年1月,一辆从河南开往温州的货车在桥头周村旁翻车,车主将车上焦炭卸下,马上就地销售一空。这事引起明眼人的注意,并做起这种生意,很快这里成为焦炭的销售场地。成千上万吨焦炭从河南省等地源源不断地在此落脚、销售。1986年6月,村委会在公路旁划出土地,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开辟为焦炭专业市场。场内有固定摊位48个,每个摊位平均每市成交焦炭10吨左右。全市年成交达15000吨,利润一般在6~8%。买主主要是县内的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户,间有少部分外县顾客。
  四路口机绣品市场 位于永东公路边,与东阳交界处。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大部分妇女从集体化窝工中解放出来,纷纷办起机绣品家庭工厂,专门生产枕套、帐帘、被套、电风扇罩、电视机罩、童装等机绣品,在四路口集市设摊出售,逐步发展为专业市场。每逢二、七集市,还有数百家原料供应户赶市摆摊,为机绣户提供用布、绣针、花色线;又有上千顾客从市场上收购机绣品,转销国内23个省市。1987年机绣品家庭工厂有2000多家,旺季时市成交额超过40万元。年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
  金江龙衡器配件市场 在胡库乡金江龙村。1978年12月开始,每逢农历二、七集市。有500多个摊位。上市商品有:台秤配件、木杆秤秤纽、秤钩、秤盘、秤杆、秤锤、铝丝、颜料、制秤工具及工具箱等,品种多而规格全。商品主要来自附近11个衡器专业村,2000多户家庭工厂。如墁塘村的磅秤配件,金江龙村的铜、铁皮包头,胡库、楼店的秤杆,岩下街的秤钩,两头门、前园的秤纽等。商品多数由县内4000多个个体钉秤工匠批量购买。1984年后,上市交易人员已从县内扩大到邻县以至全国20多个省市。日上市人数3000~4000人,旺季达万余人。摊铺增至1000余个,年成交额达400余万元。
  第三节 会市
  一、庙会
  旧时,城乡居民为奉祀列祖列宗、神佛或先哲,修庙立位、馨香祷祝,后伴以弄舞唱戏,随之商贩介入,贸易行之,流年岁月,尔后规定日期,渐之成为庙会。
  早在清代就有庙会节市,一年一度或二度。会期三天,期中为正市。各处会市均有定期。一般选择在农忙季节到来之前。古山、象珠、唐先、四路口、舟山、派溪、西溪、芝英等集镇,每年都有会市。其他香汛庙会还有二月二日“迎城隍老爷会”,二月十九日“观音会”,三月廿八日游“东岳宫”,七月三十日“地藏王生日”,八月十三日“胡公(胡则)生日”等。凡庙会节市,香客、游客、百工农作、四方商贩均云集而来,搭棚设摊,人声鼎沸;叫卖之声,此落彼起,游艺班子,江湖杂耍及职业迷信者都纷纷前来赶会,连赌徒无赖亦多涉足。商业摊店还要装点门面,资钱演戏,以求繁闹市场,便于推销商品。会期之闹,往往把街道坊巷挤得水泄不通。
  民国时期,举行庙会节市的集镇有10多处。解放后,商业、供销部门利用乡镇庙会节市,开展商品展销,扩大购销业务,活跃农村经济,丰富人民生活。1964年,古山、芝英、方岩、唐先、八字墙、象珠等地会市,供销社张贴广告,搭棚设摊,扩大营业场地。县供销社机关干部、各公司、基层社都派出大批人员帮助营业。
  1978年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庙会节市愈加热闹。1985年旧历六月初八日芝英镇会市,人逾10万,贸易额300余万元。1987年,城关、芝英、古山、唐先、舟山、西溪、八字墙、四路口等地会市,上市商品之旺,赶会人数之多,创历史最高记录。
  二、物资交流会
  解放后,商业、供销部门为了活跃市场,促进购销,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历年组织召开物资交流会。
  1952年4月25日,永康县第一次初级市场物资交流大会在县城召开,从汽车站到溪下街,摆满了农业需用的锄头、犁头及其他手工业品,贸易额21万元。是年8月5日,永康县人民政府成立城乡物资交流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兼任主任,同年11月又分别在芝英镇、县城召开物资交流大会,共上市人数16万人,成交额20余万元。其中土特产品占46.54%,工业品占45.38%,手工业品占8.08%。通过物资交流会,打开了土特产品靛青、白蜡、火腿、手工业品土布、草席、棕衣的销路。1955年10月,唐先、派溪、四路、八字墙、花街等基层供销社陆续召开初级市场物资交流会。八字墙上市人数超过平常集市的5倍,花街搭戏台4座,演戏三天三夜。一时人山人海,贸易繁荣。
  1958年以后,由于供应商品日趋紧缺,工业品及日用杂品大多实行凭票、凭证供应,物资交流会举行极少。
  1979年开始,物资交流会逐渐恢复。1980年,石柱、芝英、方岩、古山、西溪、四路、唐先、清溪、象珠、八字墙等地集镇相继举行物资交流会。唐先成交额35万元,芝英成交额50余万元。以后全县各主要集镇每年都要举行春季、秋季物资交流会。张贴广告、开展宣传,伴以文娱活动,国营商业部门和县属专业公司还经常举行内部商品调剂展销会。开展看样订货或进行内部交流。1987年10月,县供销联合社利用国庆节,在县城南苑路两侧搭棚设摊,组织全县供销系统20余个基层单位举行商品交流大展销,两天零售额达57万元。
  第四节 场地 摊位
  集市场地、摊位的设置,取决于集市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上市人数及产品的辐射程度等。按照上市商品的多寡,划分地段,设摊交易。
  解放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上市交易的商品增加,交易场地也不断扩大。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协同当地政府统一规划,扩地增摊。有的从征用市场土地、添置设施,到一切开支费用均由国家投资。有的资金由国家投一部分、群众筹一部分合办。此外还有的由当地提供土地,群众集资兴办,这种暂不征收摊位费。
  贸易场地有三种情况:一是利用乡村露天晒场、祠堂或村旁大路两侧隙地。二是专门浇建水泥场地,搭建棚屋(可遮阳避雨),划分摊位,定点经营。三是利用街道两侧设摊。摊位有固定、流动两种。固定的多以水泥浇建台墩为主,设摊不动;流动的则有席地设摊、临时用竹、木板支摊设位等等。
  场地、摊位因集市贸易之需而设,尚有专用与租用两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品经济发展,集市贸易繁荣,摊棚场地从小到大,由少至多。从1983~1987年,投入市场建设资金136.62万元。新建、扩建露天贸易场地16.4万平方米,建棚顶交易所7400平方米,水泥地面交易场地5491平方米。至1987年底,全县有集市专用场地面积20.45万余平方米,其中棚铺1.28万余平方米。租用场地面积2.42万余平方米。
  第二章 交易
  第一节 上市商品
  上市商品,取决于集市大小及地理位置等。县城、芝英、古山、四路口、前仓、唐先等镇集市,由于方圆村庄稠密,又处交通要冲,上市货源充裕。品类繁多,销售辐射面广,民国时期便是全县大市,每集上市人数均在万人以上。1980年以来,更加繁荣,上市人数不下3万人,多达五六万人。摊铺栉比,人流拥挤,县城和芝英等几个主要集市,自晨开市,至晚方散,交易繁忙。石柱、前仓、派溪、西溪、象珠、清渭街等市则次之,但上市人数也在万人以上。多数集市在几千人至万人,延续时间多为大半日。长恬、岩后、花街、大屋、坑口、堰头等市,规模较小,,上午七八点钟开市,交午即散,俗称“麻雀市”、“露水市”。上市商品较少,以农副产品及田园蔬果之类为大宗。
  永康集市之商品,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历来有鲜明的特点。芝英、派溪、古山等市以五金制品和手工艺品拔萃;唐先、棠溪等市以独特的土特产引人;县城、四路口、石柱等市,以工业品揽胜;八字墙、象珠、西溪市以柴草、山货著称;平原地区集市以五谷、蔬菜为最;江河库旁集市则以鱼、虾水产居多。集市上市商品,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00余种,可分为农副产品、水产品、禽畜野味、工业生产资料、手工业品、旧货家具、工艺旅游产品等大类。
  农副产品 有豆、谷、米、麦、杂粮、油料、麻类、烟叶、茶叶、食糖、瓜果、蔬菜、药材、竹木、柴草、土烟、面食品、副食品等。
  水产品 有海水鱼、淡水鱼、海带、螺蛳、河虾、鱼、鳖、蚌壳、黄鳝、泥鳅等。
  禽畜野味 有耕牛、猪、羊、禽、蛋、禽苗、种畜、狗、猫、禽畜食品、山鸡、野兔、活蛇、畜产皮张等。
  工业生产资料 有废旧金属、焦炭、刺绣用布、绣织丝线、绣花图案、劳保防护用品、建筑材料等。
  手工业品 有土陶器、竹木制品、五金制品、草制品、小农具、钢木家具、藤条制品、皮塑制品、衣著鞋帽制品等。
  旧货家具 有旧自行车、旧人力车、旧农具、旧家具、旧生活用品、旧包装用品、旧机器零件。
  工艺旅游产品 有书画、花鸟、刺绣产品、木雕产品、小五金玩具、竹木玩具、泥塑玩具、珠、链、雕刻等。
  第二节 成交规模
  解放前,城乡集市交易,政府无专门管理机构,任凭自然。商品买卖价格多系随行就市,自由议价。物缺而浮,物剩价落;时货价扬,旺货价降。双方协商情愿,便成买卖。以现金交易为主。大宗商品,如牲畜、木材、大型农具等交易也有赊欠。赊欠交易需付定金,并约定交款日期,有的还需有熟人担保。有些农副产品的买卖,还习惯于以物换物,并且有一个既定成俗的交换标准。如0.5公斤豆换1公斤豆腐,1公斤谷换0.5公斤索粉干,1公斤谷换0.5公斤麻糍(对折);5公斤小麦换3.5公斤索面(三换二)。民间还有一句顺口溜:“大米换白糖(麦芽糖),一斤换八两”(指廿两为一斤的老秤)。到解放前夕,由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变为以实物交易为主,周转甚为不便,集市贸易渐趋萧条。
  解放初期,商业部门利用传统市场,开展收购农副产品。人民政府组织工业品下乡,以活跃农村初级市场。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各大集市均建立粮食交易市场,集中交易,统一管理,以调剂余缺。1957年4月,开放农村自由市场,集市交易一度活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农副产品购销均归国营商业及供销合作社经营,上市商品受到限制。同年10月,关闭粮食贸易市场,贸易冷落。
  1960年11月,先后恢复15个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形势好转。城关赶市人数每市有2万余人。石柱亦有4000余人。全县集市上市商品由120种增加到220种,商品额由3.54万元增加到8.64万元;成交额由2.40万元增加到7.10万元,促进了手工业和家庭副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资本主义滋生地”而加以种种限制,市场再度冷落。
  1978年以后,农村集市贸易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82年,集市贸易年成交额2541.89万元,比1981年增加62.87%。其中耕牛成交额1094.48万元,比1981年增加86%,占贸易成交总额43%。据15大类商品统计,有14大类商品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日用杂品上升39倍,工业品上升2.6倍,肉食、禽蛋、柴炭、废旧品各上升1倍以上,棉烟麻、水产品、干鲜菜等上升20%,粮食、油脂油料上升10%,各个集市旺季上市人数,县城在10万人左右,芝英、古山、唐先、石柱、四路口等集镇不下5万人。1987年全县城乡集市贸易金额7607万元,比1978年的1057万元增加6倍多,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8.3%。
  1987年主要集市交易情况
  第三节 牙郎
  在县城牛、猪、米、竹木、柴炭等交易市场及芝英、古山、清溪、象珠、唐先、西溪等集市,每逢市日就有一批肩背大秤(木杆秤)为买卖双方评议价格、帮助过秤成交的经纪人,俗称牙郎。有的集市还有些牙郎在固定地点服务,俗称牙行。民国21年(1932),仅县市就有牙行19家,其中纸货行4家,年营业额18100元;木行5家,营业额24700元;米行2家,营业额19000元;牲畜行4家,营业额231800元;山货行4家,营业额12600元。抗日战争初期,牙行业还比较兴旺,日军窜扰后,大多关门闭业。解放以后,此业消失。但牙郎仍参与市场交易服务。1954年,县城各贸易市场有牙郎180余人。仅牛牙郎就有112人。他们善观市场行情。牙郎之间共商定价时常用手语或暗语互通信息,有的集市还设有牙郎服务站,给买卖双方带来方便,因顾客购买商品不便随带大秤,行情不够清楚。通过牙郎介绍凑合,权衡得失,定好价格或代过斤两后,即便成交。成交后,由买卖双方(或一方)付给酬金,俗称“牙郎钱”。1956年,县市成立牲畜交易服务所,原牛市、猪市的牙郎有的被吸收服务所工作,个别仍服务于市场,其他行业的牙郎也逐步被各类市场服务机构人员所取代。
  第三章 市场管理
  第一节 管理组织
  民国16年(1927)始置建设科,兼管工商业。18年,县商会专事市场管理。
  解放初,先后由县人民政府实业科、工商科管理。1957年1月,县设开放自由市场管理委员会。同年11月更名为县市场管理委员会。1959年7月,在15个集镇建立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农村市场管理。1965年撤销各集镇市场管理委员会,建立各区市场管理委员会。1967年7月建立县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执行市场管理任务。1977年10月,在城关、石柱、前仓、舟山、芝英、古山、方岩、西溪、四路、清溪、唐先、珠山、八字墙等13个有集市的公社重新建立市场管理委员会。1977年3月撤销县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1980年4月裁撤市场管理委员会。此后,市场管理工作统一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各区(镇)工商行政管理所专管。
  第二节 监督管理
  解放初,市场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当时,全县有私营工商业2510户(工业手工业1083户,商业1427户)。为充分发挥其恢复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政府扶助他们克服困难,恢复和发展生产。1950年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迷信品等业动员转业;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各业,通过行业组合,实行联购分销;对困难户采取发放贷款、收购商品、加工订货、调整税收等措施予以支持。与此同时,对主要物资,如粮食、土布、土纸、火腿、猪肉、桐油等,通过协商评价,把收购价格和分配调拨权置于政府的控制和监督之下,并实行批准采购,集中交易,制止盲目争购竞销。禁止场外交易,买空卖空,抬价压价。
  1953年始,国家先后对粮食、油料、棉花等物资实行统购统销和计划收购,市场管理工作着重维护国家统购、派购政策的实施。在各行各业中,开展爱国守法教育,整顿经营作风。在市场上,禁止粮、棉等物资的自由买卖和贩运。开展对粮、棉、油、土布行业的清理整顿。对其中违法户进行了处理。其间,曾一度出现管理过严的现象,如对农民自产自销的三类农副产品也多加干涉等。1955年7月,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市场领导,改造私营商业,改进农村购销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统筹兼顾”政策,并对农民经商适当放宽,自产自销予以维护。
  1956年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后,市场管理工作以维护统一市场、管理集市贸易、活跃物资交流、保护合法经营、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为主要任务。1957年1月,县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放自由市场的通知》,集市贸易开始活跃,促进了农民商品生产的积极性。1958年“人民公社化”期间,限制农村家庭副业生产,在流通体制上搞国营独家经营,农副产品和地方工业生产的商品基本上由国营商业收购包销,连社员家庭饲养的禽蛋也禁止上市,须全部卖给国家。同年10月,关闭集市贸易市场。流通渠道被堵塞,商品匮乏,市场冷落,供应紧张,价格上涨。1959年7月,贯彻执行工农商并举方针和“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管理要求,恢复和组织农村集市贸易,规定凡属国家统一派购的农副产品,必须在完成交售任务后才能上市,不属统一派购的三类产品,可以自由交易。全县集市又日趋活跃,商品价格回落。同时,相继建立
  15个集镇市场管理委员会,加强市场监督管理。1963年7月26日开始使用全省统一农副产品自产自销证和三类农副产品自产远销证。允许农民在完成国家统购、派购任务后凭证参加集市,从事运销,保护正当交易。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严加限制。对允许上市的农副产品,只准在就地集市交易,不准长途贩运;对农民的家庭工副业,带徒学艺,小买小卖等也加以强行干预;未经当地主管部门许可,任何单位一律不准到集市和农村社队自行采购物品。造成集市萧条,供应紧张,黑市抬头。
  1978年12月后,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市场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集市贸易方面的各项管理政策、规定随之放宽,取消了有碍于扩大贸易的各种禁令,适应了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并把市场管理寓于市场服务之中。如提供政策咨询,开展信息服务,代办小件寄存,兑换零钞等,有的市场还备有红汞、碘酒、十滴水等急救药品,仔猪市场建立“保六日”制度,即一集市周期内发现仔猪不正常或死亡,由市场负责协商解决,从多方面为上市交易的群众服务。同时,对迷信品、文物、金、银、珠宝、青蛙、荒诞淫秽的书刊和录音录像带、腐烂变质和有毒食品等禁止上市。对缺尺少秤,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走私贩私等不法行为进行检查处理。1985年12月17日在县城南溪桥头当众烧毁进口旧服装374件(套)。并销毁冒牌卷烟及伪劣药品等多次,维护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第三节 打击投机倒把
  解放初,经济形势尚不稳定,曾出现一些不法私商趁机非法活动。抢购物资囤积居奇,倒卖金银、破坏金融,扰乱市场,造成物价上涨。县人民政府一方面通过国营商业采购物资调拨供应市场,平抑物价;另一方面,1952年1月国家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1952年5月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投机倒把活动。1958年11月开始,又打击和查处了一些严重破坏粮食统购统销案件。
  1960~1962年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国民经济失调,商品缺乏,市场物价猛涨,投机倒把活动抬头,冲击计划市场,危害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1963年贯彻国务院《关于打击投机倒把和取缔私商长途贩运的几个政策界限》的指示后,对投机倒把活动予以打击,生产好转,市场管理加强,投机倒把活动明显减少。
  1966~1976年,社会秩序混乱,贩卖票证和盗窃销赃的投机倒把活动增多。据统计,10年间全县查获贩卖粮票数额为322807公斤,布票65.182万尺。其中查处贩卖粮票数额在1万斤以上,布票在1万尺以上的大案就有16起。还查处了一批城乡勾结、内外勾结、贪污盗窃、套购倒卖工业用铜、钢材、农业机械、水泥、肥料等重要物资的案件。
  1978年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不法分子趁改革开放之机进行走私贩私。1981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根据上级指示,发布《关于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的暂行规定》。是年,全县查获走私贩运案件389件。主要走私物品有黄金136克,白银7760克,银元4598枚,手表477只,录音机73架,服装2821件,纤维尼龙布3306米,玉器64件等。其中查获和处理了投机倒把大案28起。罚没金额161104元。1982~1987年间,又查获了一批非法倒卖汽车、钢材、水泥、化肥、化纤布等重要物资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案件,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在开展市场管理和打击投机倒把活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和双打(打击贪污盗窃、打击投机倒把)期间,由于左的影响,把运销三类农副产品,个体作坊、个体工商业、养殖业等错误地作为投机倒把,并对所谓“地下运输队”、“地下工厂”、“地下包工队”、“地下商店”进行查处。1983年2月开始,县工商管理部门认真进行了案件复查。至1985年,全县共受理申诉信121件,复查各类案件71件(其中:养蜂15件,养牛5件,养鸭6件,贩卖农副产品10件,贩卖小商品33件,其他2件)。复查后撤销原处理决定,予以纠正,退还罚没金额15177元,房屋8间。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