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特产和废品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4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土特产和废品购销
分类号: F762.7
页数: 6
页码: 232-2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商业的粮油购销的土特产和废品购销的土特产品购销、废旧物资回收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土特产 废品购销

内容

第一节 土特产品购销
  民国时期,土特产品以桐油、火腿为大宗,其次为茶叶、药材、红糖、麻等,皆属私商经营。收购的产品除内销外,大部分由水路运至杭州、宁波、上海等地集散或出口。民国21年(1932),全县出口的土特产品有桐油75吨、火腿1500件、生姜150吨、茶叶10吨、元胡10吨、芍药15吨。
  解放后,土特产品由供销社收购,主要品种有稻谷、桐籽、桕籽、猪、禽、蛋、棉花、茧、麻、茶叶、红糖、药材等。1953年开始,国家先后对粮食、棉花、油料、猪、禽、蛋等产品实行统购和派购政策。粮食、油料由粮食部门购销,猪、禽、蛋由食品部门经营,其他产品统由供销社购销。1957年,收购红糖458.35吨,茶叶37.2吨,蚕茧6.95吨,草席94700条,土纸235吨,白术52.5吨,收购总值293万元。收购的一、二类产品计划调拨分配,三类产品实行地区间调剂或自产自销。
  1958年,开展大购大销和“放卫星”运动。提出生产什么,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加上“指山买竹,指水买鱼”的浮夸风,搞盲目收购,结果使国家、集体和社员个人造成严重损失。
  1961年,土特产品收购量与1957年相比,红糖下降89.8%,茶叶下降41.7%,草席下降37.8%。国营商业和供销社收购总值下降64.5%。是年,在扩大土特产品派购范围的同时,对收购实施奖售政策。奖售的物资有化肥、粮食、布票、煤油等。
  1965年,收购棉花414.15吨,茶叶25.8吨,草席57900条,桐籽、桕籽94吨,国营和供销社商业收购总值1170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收购量增长缓慢。1976年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315万元,比1966年1268万元增长3.71%,每年平均递增0.4%。
  1979年以后,土特产品购销政策逐年放宽,并实行多渠道流通经营。1984年,取消派购政策,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其他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户均可进行收购和贩运。是年社会土特产收购总值4264万元。1987年收购总值5416万元,比1984年增长27%。
  棉花收购 1951年始,国家委托供销社代购,均属土棉,收购量少。1954年9月,对棉花开始实行统购。是年,收购皮棉2担。1959年列为省棉花生产基地县之一,大面积发展棉花生产,并改良品种,当年收购皮棉416吨。1960年收购皮棉424吨。1961年种棉计划面积调整为3000亩。由于以人定量发放的购布票少,农民用自留地种棉换取布票的积极性很高,全县年均种植自留棉达2000余亩。供销社收购的换购棉经常超过统购棉数量。1980年全县收购皮棉490吨,非计划棉收购量占390吨。1983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取消棉花种植计划。从1985年起,供销社不再承担棉花收购任务。
  棉花收购后,其中1~4级棉由省主管部门按计划调拨,5级以下留当地供应城乡居民。供应棉不足部分由省安排计划从外地调入。每年需调入低档供应棉100余吨。
  茶叶购销 民国时期,均为私商收购。民国23年,收购9.9吨,外销江北。1953年起,茶叶由供销社统一收购,是年收购4.95吨。1956年收购70吨。1958年茶叶生产提出“片叶下山”的错误口号,越冬老茶采摘过度,影响茶树生长,茶叶产量锐减。1961年收购量降至21.7吨。1961年起,国家对茶叶收购实行化肥、粮食等物资的奖售政策。1962年还按茶叶收购价加价20%的补贴,1963年又加奖售布票,鼓励茶农发展茶叶生产。供销部门抽出人员做好采茶、制茶的辅导,还从金华茶厂聘请三名茶机师傅,帮助62个茶厂安装茶叶生产机械设备236台,逐步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1971年收购茶叶72吨,1976年收购251吨,1982年收购530吨。1983年后,茶叶取消派购,开展多渠道流通经营。1987年收购茶叶661吨。茶叶收购后,除调给县内八字墙和永祥两个茶厂加工花茶外,大部分调往金华茶厂,加工精制茶,供外销出口。市场供应茶叶,1983年前,由省平衡计划,每年销量5~6吨。近几年取消茶叶销售计划,满足供应。
  蚕茧收购 民国时期,县内只生产土茧,供缫制土丝,用作加工丝线。1949年初,蚕桑已临殆尽。1956年春,在长城乡和李店乡培育桑苗40亩,当年利用桑苗叶饲养秋蚕45张,收购蚕茧1.2吨。翌年收茧7吨,此后蚕茧生产逐步发展。1960年收蚕茧43吨。1960年后,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出现大面积毁桑种粮,到1963年蚕茧收购降至4吨。1961年起,国家实施卖茧奖售政策,每50公斤鲜茧奖售化肥50公斤,粮食10公斤,布票10市尺,煤油2公斤,鼓励农民发展蚕桑生产。此后,蚕茧产量逐年回升,1965年收茧9吨,1971年收茧70吨,1987年收茧295吨。供销部门设专业收茧站6处,收茧点12个。1961年以前烘成干茧调杭州福华丝厂,1962~1975年调金华丝厂,1976年后调永康丝厂缫丝。
  柑桔收购 民国21年永康年产桔子250吨,价值30000元。以方岩乡为最,所产桔子皆自由购销。1958年供销社收购234吨。后因桔树无代价收归集体及自然灾害影响,产量锐减。1961年仅收购15吨。其后10余年间收购量甚微。1971年春,组织桔苗6万株,帮助社队发展柑桔生产,后又从温州等地引进无核蜜桔苗10400株,进行重点试种,获得成功。1972年收购144.2吨,1978年收购193.95吨。1979年,实行派购,收购505.95吨。1984年实行议价购销,放开经营,国家收购量骤减,是年收购35.05吨。1987年收购45吨。
  黄花菜收购 黄花菜种植起始早,但均为红花,品种劣,产量低,乡民素以自食为主。1965年始,引进优良品种试种。1969年秋,又从江苏省宿迁县调入一批名“大乌嘴”的优良品种,试种成功。此后,黄花菜生产逐年发展。1972年,收购7.95吨,1975年收购34.1吨,1980年收购86.35吨。永康黄花菜,由于加工精良,质优型美,1975年就由上海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组织出口,销往日本、美国、东欧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一直盛销不衰,是省内第一个出口黄花菜的基地县。1984年实行多渠道经营后,收购量逐年减少,1985年收购65.15吨,1986年30吨,1987年收购84.5吨。
  蘑菇收购 1971年开始引进菌种,在八字墙乡栽培试种获得成功。1972年在前仓、石柱、城关、永祥、芝英等地推广,种植面积为8万平方市尺,是年收购蘑菇24吨。1973年起,各地普遍建造标准菇房。县供销社除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外,每年都花很大的人力、物力给予帮助,发展蘑菇生产。1980年供销社收购鲜菇294吨,1985年收购186吨,1987年收购141吨。生产旺季,供销社设立流动收购车,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购蘑菇,运往金华食品厂加工成罐头食品,供出口销往美国、西德、加拿大等国市场。
  红糖购销 红糖主要产于清溪、唐先、象珠一带。解放前均由糖户自产自销或通过私商行销武义、东阳等县和杭、嘉、湖地区。1953年,供销社收购红糖109吨,翌年收购376吨。其后几年,收购量升降幅度不大。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仅收购63吨,市场供应紧张,实行凭票限量供应。1962年收购32吨。到70年代收购量开始回升,1971年收购365.7吨,1973年收购585.1吨。1985年,取消食糖派购计划,允许多渠道经营。商业供销部门以肥、煤挂钩开展收购,参与市场调节,是年收购287吨。1987年仅收购60吨。
  中药材购销 永康山野所产之中草药材不下千余种,尤以白术、芍药、元胡、贝母为最。“浙八味”中,就占了四种。民国时期,柏岩、棠溪一带所产之白芍、白术、元胡、贝母等药材,经药行收购后转运兰溪、上海等地。民国21年,永康出口元胡10吨。芍药15吨。1955年开始,药材由各地供销合作社收购。收购品种除“浙八味”外,还有陈皮、桔梗、丝瓜络、鸡内金等50余种。1957年仅白术就收购52.5吨,所收药材除县内药用外,大部调往外地。
  1965年,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912亩,其中白术519亩,白芍156亩,元胡173亩,贝母40亩。收购额29万元。1967年,发展到2700亩,收购额49万元。其后10余年药材生产、收购一直处于稳定状态。1980年,药材产销放开,价格随行就市,种植2140亩,收购额54万元。1987年种植3700亩,产值106万元,比1980年翻一番。供销部门收购额达82.3万元,主要收购品种有:白术、元胡、白芍、贝母、麦冬、半夏、香附、桔梗、商陆、苍耳籽、丝瓜络、龟板、鳖甲、地鳖虫、青龙衣、鸡内金、蜂蜜等100余种,药材收购后,由县医药公司统一加工和销售。
  兔毛收购 民国时期,民间即有家兔饲养,以供食用。1957年收购兔毛253.5公斤。翌年,引进力克斯种兔304只,组织养兔生产,到70年代,才得以发展。1972年收购兔毛363.5公斤,1976年收购2215.5公斤,1982年收购14013公斤。1981年底,全县有集体兔场132个,养兔基点户(20只以上)300户,养长毛兔15万只。是年收购兔毛18019公斤,还收购种兔1万只,支援省内外。1982年因兔毛外销出口转滞,价格下降,影响养兔发展。兔场陆续停办,不少基点户也缩小养兔规模,长毛兔饲养量下降,兔毛收购逐年减少。1985年,供销社收购兔毛12.3吨,1987年收购9.9吨。
  灰鹅毛收购 永康灰鹅是浙江的名特产之一,灰鹅羽毛银灰,光润轻软而富弹性,制成羽绒被褥、服装、枕芯等用品,柔软舒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灰鹅毛是传统的出口商品,但零星分散。每年农历春节和清明杀鹅较多,是产毛旺季。芝英区街头、马坊、大园东等地农民历来有敲糖换取鹅毛的习惯。建国初,鹅毛收购量很少,随着灰鹅饲养的逐年发展和鹅毛的开发利用,收购工作随之加强。1960年后还组织社会上50多副敲糖担串乡收购,供销社采取糖(饴糖)、毛挂钩办法,农村的代购代销店也开展收购鹅毛,付给代购手续费。1960~1965年,平均每年收购量约4吨。1980年后养鹅生产迅速发展,羽毛货源增多。1985年收购灰鹅毛11.45吨,比1980年增长51%。
  第二节 废旧物资回收
  废旧日物资是各行各业和城乡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废弃资源。经回收利用,就变废为宝。县供销合作社从1950年开始经营废旧日物资业务。当时主要是收购废铜、废锡,支援国家抗美援朝。三年时间,收购杂铜39.25吨,废铅锡20吨。1957年底,全县有废品收购站19个,农村代销店代收点205家。废旧物资回收的品类有废钢铁、废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废造纸原料和畜蹄壳等7大类90余品种。
  1958年,开展以回收废钢铁为主的废品收购运动。是年收购废钢铁680吨,废旧物资收购总值67万元。1960年1月22日,开展以“每户一元”钱的废品投售运动。在开展宣传的同时,建立流动组,收购车上门收购。是年废品回收总额达19万元。
  废旧物资回收,质量不一,规格复杂,含杂较多,又脏又臭,为便于群众投售,一般都采取收“毛货”、“统货”的办法。收购进仓后,再进行挑选、分类、除杂、整理、加工、打包等工序,便于工厂生产,有的以旧日复新,做到物尽其用。
  1972年秋季,县土特产公司投资5000元,建造废钢铁压块工场。造炉子一座,安装皮带锤子压块机一台,将工厂回收的钢刨花、铁屑和轻薄料经过热压或冷压,加工成小方块后,体积缩小,既提高运输装载量,又便于钢铁厂回炉生产。压块能力日产4~5吨。产品由省安排,分别调往上海钢铁厂和杭州钢铁厂。1972~1985年生产压块铁11250吨,其中一级品占80%。
  供销部门在适当增设收购网点的同时,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购方法。对县城工厂生产的废角料或铁刨屑采取定期或预约上门过磅验收,在农村集镇的零星废品则委托代购代销店收购,每逢元旦、春节还开展“废品收购活动月”,搞突击收购。从1978~1985年,供销社回收各类废旧物资19700吨,收购总值235万元。1982年,方岩供销社被评为全国废旧物资回收先进单位,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表彰。
  为扩大回收,1987年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专业经营,收购废旧物资扩大到9个大类,共100余个品种,当年收购金额达63万元。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