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艺工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40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工艺工匠
分类号: D410
页数: 2
页码: 176-17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手艺工匠,除了制作产品的工匠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修补和服务行业的工匠。修补铜器、铁器、白铁器、修配锁匙、钉碗补缸、补鞋补胎、修理衡器、钟表、家用电器、电机,拔牙镶牙补牙等等。
关键词: 永康县 手工业 工艺工匠

内容

油漆 解放前人数不多,以上门加工为主。主要是用生土漆油漆家具或殿宇。解放后,从事油漆匠作的人大大增多,油漆工艺也不断改进。除用生漆外,多数改用化学漆。不仅在县内服务,还外出云南、福建等地油漆。主要油漆建筑物和家具、办公用具等。
  印染 由于农家多穿土布,土法印染业相当发达。各乡镇都设有印染坊,衣料大多染青色,被面、蚊帐、围裙大多印花。染料采用靛青(植物)、印料用石灰和豆腐。印花先将刻有“麒麟贵子”、“福禄寿喜”、“鸳鸯戏水”、“牡丹参凤”、“刘海钓蟾”、“和合双仙”,及各种花卉禽兽等图案的印版纸贴在布上,然后用漏印法印上石灰豆腐糊,后入染缸。捞出晒干后,去掉石灰,经清水洗涤则成白色花卉图案。这种白花青色的土布,多制作被面、被里、围裙等。民间有句俗语“食嘛食腿裤(蹄膀),穿嘛穿土布”。殷实农家认为穿土布很实惠。
  制茶 民国21年(1932),全县有茶园1350亩,制茶作坊70家,年产茶叶864担。其中红茶198担,绿茶666担。制法是将采下的鲜茶用手工搓捏烘制而成。解放后,茶园面积扩大。制茶采用机器电力烘制,部分仍采用手工制作。
  烧窑 可分三类,一是砖瓦窑,二是陶器窑,三是(青)瓷窑。这三类窑,起源都可追溯到建县之前。宋代兴盛的青瓷制作业属婺州窑,至今已不复存在。陶器窑尚有吕南宅、白塔、黄务等村制作上釉的钵、坛、瓶、罐等陶器。后景颜、前珠山、邵塘里壁制作瓦壶、火笼钵、茶叶瓶等。砖瓦业,解放后除保持古老的砌灶烧窑外,还发展了大量生产以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轮窑砖瓦制作厂家。
  榨油 旧时,各地有手工榨油作坊。俗称“麻车”。农户拿自产菜籽、桕籽经“麻车”加工,拿回菜油、桕油自食、自用或出售。民国时期桐籽产量较多,设有榨油坊30家,其中较发达的有6家,民国24年,卉川合作榨油厂开办,使用螺旋压榨机榨油,每年开工150天,年产桐油25.5吨,菜油11.5吨、茶油3.75吨、桕油4.75吨。后来创办的永丰油坊、民生油坊、利民油坊、恒裕油坊、协大昌油坊等,均使用木榨机人力榨油,每年开工100~150天,加工生产桐油、菜油、茶油、桕油。其中桐油全县年产50.5吨,销于杭州、上海。
  腌火腿 永康是金华火腿的主要产地之一。民间素有养猪腌腿的传统。制腿,多在冬季及初春进行。冬季腌制称“冬腿”,质佳,可久藏;初春腌制称“春腿”,质较次,易坏。民国21年,产火腿2.4万只,风肉30吨。37年产火腿2.8万只,销售杭州、上海、宁波、绍兴等地。解放后,火腿由国营食品公司腌制销售。近年来,乡镇办起火腿厂腌制火腿。
  制糖 红糖生产,以象珠区最多。每年11月上旬,将成熟甘蔗或糖梗去叶,经牛力榨蔗车榨蔗取汁,置于铁锅内用猛火煎成红糖。民国35年全县有榨蔗制糖作坊40家,年产红糖50吨,行销于武义、东阳、缙云等县。1966年开始使用榨糖机榨糖。1987年,全县有榨糖机108台,年产红糖1360吨。除自产自销外,还行销东阳、武义、磐安等县。
  制刷 柏岩乡楼山村70多户,有60来户从事制作笔刷。他们生产的毛笔、排笔、油漆刷,销售全国各地。60年代后,城关、永祥等地先后有制作竹板棕刷、猪鬃刷和洗碗刷等。
  手艺工匠,除了制作产品的工匠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修补和服务行业的工匠。修补铜器、铁器、白铁器、修配锁匙、钉碗补缸、补鞋补胎、修理衡器、钟表、家用电器、电机,拔牙镶牙补牙等等。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