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编 水利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83
颗粒名称:
第六编 水利电力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31
页码:
139-169
摘要:
本编记述了永康县,水利建设、水利技改、水利管理、电力建设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水利电力
内容
第一章 水利建设
唐大中间,县令顾德藩“雅志爱民,尝作三堰以防旱潦”。宋置县丞“掌修水土之政,行市易之法,兴山泽之利”。明洪武年间,县人曾在大寒山造龙束塘受益于今。明正德《永康县志》载,有名称的堰62条、塘118处、井泉13眼。明永乐十年,有塘432顷63亩5厘。清光绪《永康县志》载有堰76条、塘137处、井泉21眼。塘面积为453顷14亩9分4厘5毫7丝。“塘以潴水,堰以节流。”如遇干旱,尤资其利。塘之大者数十亩,小则一二亩不等。惟因修浚失时,淤者过半。堰则高、卑、广、狭,均有定制,亦因年湮久远,维修因循,导致每段之间壅塞决坏,形成堰床高耸,流水匮涸,故历年水旱灾害频繁。民国期间修整江堤塘堰多为应急措施,业绩甚小。至1949年全县计有山塘、平塘、堰坝等水利工程14864处,其中比较有名的大塘有前仓乡的枫林大迪塘、舟山乡的云青塘、溪岸乡下徐店大塘、岩后乡灵岩寺前寨坑塘、八字墙乡店园樟塘。全县山塘总蓄水量为1799.6万立方米。抗旱能力70天以上的农田面积只有5000亩,提水设施仅限于人力水车。
解放初,水利建设贯彻“小塘加大,大塘挖深,疏浚荒塘,开挖新塘”的治水方针,同时注意堤坝修筑。1957年冬开始,大办水利作为落实农业“八字宪法”的第一条措施,水利建设由单一的治理发展到综合治理、开发利用;逐步实行以蓄为主,蓄、引、提结合;以防旱为主,旱、洪、涝兼治;以小型为主,大、中、小结合,治山治水相结合,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多种多样的农田水利工程。同时进行了永康江流域规划工作。60年代,水利建设重点转移到除险、加固、续建、配套。70年代,在兴建水库、开挖渠道工程的同时,永康江、华溪、酥溪、烈桥溪、八字墙溪、东溪等主要溪流堤岸的治理工程相继动工。
1978年后,水利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抓续建配套、除险加固,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标准,扩大工程效益。
1950~1987年全县水利工程建设总投工为7593.41万工日,搬动土石方6569.93万立方米,总投资4422.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包括地方补助)经费2691.01万元,社队自筹1731.55万元(不包括劳力折价),建成各种大小水利工程21623处,总蓄水量为22592.78万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17692处,蓄水量17867.98万立方米;堰坝1166条,引水量839万立方米;泉、机井、民井2408眼,机电排灌3272台,计14468马力,提水量3885.8立方米。水利化程度有了提高。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6.3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97%;耕地分级抗旱能力为30天以下的0.56万亩,30~50天的2.5万亩,50~70天的3万亩,70天以上的20.3万亩。
第一节 蓄水工程
建国后,大建以水库为主的蓄水工程防旱抗涝。自1950~1987年,全县建成蓄水工程17692处,蓄水量为17868万立方米。其中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20处,10~100万立方米水库79处,1~10万立方米水库639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
太平水库 曾名红旗水库。由县内设计,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大坝位于桥下乡凤凰山脚。坝高28.56米(相应坝顶海拔高程150.25米)。坝顶长224米,顶宽5.8米,坝顶设防浪墙高1.24米,为粘土斜心墙砂壳坝。大坝迎、背水坡均用块石护面。在大坝东北约1.2公里处建均质副坝1条,高6.5米,长154米。主体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1961年12月建成,总库容为489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3226万立方米。养鱼面积3977亩。1960~1965年建成灌溉渠道两条,全长72公里,灌溉龙山、芝英、象珠、环城4个区15个乡6.80万亩土地。水库集雨面积37.88平方公里。为补充水源,先后开有5条引水渠,引水面积达48.8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西溪引水渠引水面积45平方公里。大坝右侧原建灌溉和发电涵洞各1条。1962年建成电站,装机100千瓦,1963年改装成320千瓦。1980年将老电站拆除,在隧洞出口处建成电站,总装机600千瓦,同时完成保坝工程。整个工程累计投工287.5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56.85万立方米,投资379.86万元。
为了工程管理的需要,水库设置了降雨量、库水位、渗漏量、测压管水位、大坝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和设备。
三渡溪水库 位于永康县北部珠山乡,距县城15公里。工程于1971年10月动工,1977年5月竣工。水库集雨面积15.83平方公里,引水面积6.41平方公里,坝型为干砌块石混凝土斜墙重力坝,高42.5米,坝顶长186米,坝顶宽5米,总库容113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21万立方米。灌溉渠道两条,长24.7公里。其中:1974年建成的东干渠雅堂倒虹吸长1081米,是当时全省最长的倒虹吸。灌区与黄坟水库联灌。受益2个区10个乡88个村3.45万亩农田,养鱼面积679亩。建电站2处,装机625千瓦。整个工程共投工251.34万工日,完成土石方47.32万立方米,投资212.13万元。为了解决库区交通问题,1972年开挖隧洞1处,长104米,宽4米,高4.5米,1973年建成跨库3墩4孔、长124米、高30米、宽5米的双曲拱桥1座。
杨溪水库 亦称灵山湖。是全县目前最大的水库工程。大坝位于俞溪头乡麻车口村,距县城11公里。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24平方公里,主坝溢流段为浆砌条石宽缝重力坝。左右段坝型为刚性斜墙干砌块石坝,高40.17米,坝顶长223.15米,坝顶宽溢流段4米,非溢流段6米。建副坝3条,均为粘土心墙石渣坝。坝高分别为10.5米、4.67米、4.12米。顶长为120米、60米、82米。正常水位153.8米(黄海高程)。总库容5584万立方米,相应库容5318.3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20个乡(镇),205个行政村,14.3万亩农田。防洪保护面积8个乡(镇),34个行政村,4.82万人口,2.67万亩耕地。
库口建电站1处,装机2500千瓦,年均发电量600万度。水库养鱼面积5009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和城镇工业及人民生活用水的综合利用中型水库。
渠道工程已开挖总渠隧洞1处,洞长1941米,建好阳龙、塘里、华川渡槽和厚孙倒虹吸。1987年受益面积已达3.98万亩。
工程于1977年8月动工,1985年1月竣工。共投放劳动力664.93万工日,完成工程量47.958万立方米。(开挖土方23.49万立方米,石方8.051万立方米,浆砌条石6.884万立方米,干砌块石4.313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2.808万立方米,回填土方1.96万立方米。)投资1238.9万元。
第二节 引水工程
一、人工堰坝
据史志记载,唐大中时,县令顾德藩曾作三堰,以防旱潦,今高堰是其中之一。明正德《永康县志》载有高堰、石龟堰、江公堰、上黄堰、官堰、馆头堰、李溪堰、苦竹堰、车马湖堰、苏溪堰等62个堰名。清光绪《永康县志》增加到76个堰名。解放后,对原有的许多堰进行了重修扩建,又建了多处新的堰堤。
三联坝 1950年将原有并已毁坏的石龟堰、上十三甲堰、下十三甲堰联合重建,称为三联坝(十三甲堰以前曾名江公堰、谢公堰),坝长162米,改建了灌溉渠道,使灌溉面积扩大到3500亩。
乌石头坝 1965年冬,桐塘等村村民在西溪乡上坛村乌石头岩脚横截东溪筑堰引水,联合扩建乌石头坝,灌田0.5万亩。1968年改建为西溪引水渠(曾名红旗引水渠),将余水引入太平水库,沿渠两侧受益田地万余亩。
堰头坝 1971年改建堰头坝,将干砌块石拦河坝改建为钢丝网水泥活动闸门。扩建了灌区渠道,使灌区由原来堰头公社的堰头、下堰头、郑村、荆山陈等村扩大到长城公社的葛塘下、河东、河南等村,灌溉面积达4000余亩。
李溪活动闸 位于石柱镇新华村。1975年兴建(原解放坝),坝长54米,分11孔,孔径为3.2米,另有2孔排砂闸,计划灌溉石柱、下里溪、新华、妙端等4个村2000多亩农田。由于杨溪水库建成,多数农田由杨溪水库灌溉,目前仅灌300多亩土地。
1987年止,全县共有堰坝1166条,灌田6万亩。其中灌溉百亩以上的堰有32条,灌溉面积2.23万亩。
二、引水渠
引水入塘,历史悠久。1960年以来,引水入库成为解决水库水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太平水库西溪引水渠 全县最大引水工程。在东溪上游,乌石头山脚建坝引水。引水面积45平方公里,开渠12公里,渠系中建有4座钢筋混凝土和钢丝网水泥薄壳渡槽,长达1632米,流量为5.5立方米/秒,横穿太平水库副坝的钢筋混凝土涵洞入库。1968年12月动工兴建,1970年5月通水受益。年平均引水量达140万立方米。
上黄水库引水渠 从花街公社大支大队引水筑堰1处,开渠1.6公里,引水面积3.62平方公里,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79年兴建,年平均引水量140万立方米。
三渡溪水库引水渠 由唐先公社谏庄大队石湖坑溪引水,开渠2.24公里,其中开挖隧道1处,长505米,引水面积6.41平方公里。1980年兴建,年引水量为200万立方米。
1987年止,全县小(一)型以上水库共开挖引水渠7处,开渠26.38公里,引水面积72.32平方公里,年平均引水量约1900万立方米。
第三节 提灌设施
一、人工提灌
旧时农田,除少数田块可以自流灌溉外,多数靠人工提灌。有的山、平塘虽有自流灌溉条件,但为节水起见,也用人工提水。提水灌溉面积约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2.6%。提水方式,有用木桶挑水灌溉,有用脸盆、尿斗等戽灌。继之使用木制水车(称龙骨车),由2人或3~4人脚踏提水,灌溉效率很低。1961年干旱时,全县投入抗旱的水车尚有6443部。随着水利设施的完善,机电提灌的发展,动用水车提灌的情况已不多见。
二、机电提灌
1956年11月,金华专署分配永康12匹马力煤气抽水机1台,安排在长城乡高镇村使用,灌溉效果良好。后又增购碾米机1台,既可碾米加工,又可抽水灌溉,深受群众欢迎。1959年5月,县里举办训练班,推广机械综合利用的经验,机灌事业在全县逐渐发展。到1969年底,全县有抽水机162台,1664匹马力。1965~1969年间,在古竹、白垤里、田畈林等村发展水轮泵10台,68马力。但由于耗水量大,常年失修,先后被淘汰。1967年开始使用机械打井。全县共发展机电井16眼。其中电配井13眼,灌田0.36万亩。新店公社姚塘大队同心干水井。昼夜出水量1200方,灌田250亩。70年代初期,用三匹马力柴油机带动提水发展较快,1979年底拥有抽水机1339台。
由于电力事业发展,1961年兴建龙窟寺电灌站,从太平水库提水,装机28千瓦(由太平水库库口电站供电),1962年开始灌溉后宅、张岭、万古塘、茭杨等生产大队956亩农田。1963年在城关公社桃花大队东库桥头兴建电灌,装机10千瓦,受益田150亩。由于管理方便,群众拥护,电灌事业逐年发展。
1987年止,全县拥有排灌动力机械3272台,14468马力。其中固定机埠316处,3338千瓦。机电灌溉面积达12.73万亩。
三、喷灌
1978年县林业局从新昌县购进喷灌机29台套,用于茶叶、果苗等经济作物喷灌。1979年县机电排灌管理站生产喷灌机,到1985年底,全县共有流动喷灌机295台套,灌溉面积0.32万亩。
1983年在长城乡高镇生产大队安装固定桑园喷灌,灌溉面积519亩。总投资21万元。于是年11月试车成功,交付使用。
1984年在长城乡黄棠村桑园安装固定喷灌,灌溉面积242亩;在古山镇林坑陈村桔园安装固定喷灌,灌溉面积194亩。1987年止全县共发展固定喷灌9处,灌溉面积1400亩。
第二章 水利技改
第一节 主体工程技改
较古的山塘,多为自然形成,间或以人工深挖。宋元明时期修筑的有些山塘,利用山谷地形,坝体外侧用石块砌筑,以减少土方,比早年的山塘修筑技术有所改进。清末民国初,干砌块石和由石灰、砂石、粘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开始用于山塘、堰坝之类的水工建筑,并以松木沉桩法处理软基础。民国后期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开始在水工建筑中推广。解放后,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水利技术不断创新。
大坝 50年代所建的塘库工程多数为土坝,少数为土石混合坝。1969年建成水坑口水库浆砌块石坝。1977年建成三渡溪水库混凝土斜墙干砌块石重力坝。1979年建成源口水库“照谷社”型土石坝。1985年建成杨溪水库浆砌条石宽缝重力坝。
取土 50年代都用锄头掘土。1958年黄坟坑水库工地使用双铧犁取土。70年代许多工地用炸药放泥炮。
运土 解放前后一般都用人工挑土。1958~1960年曾用木轮手推车、牛拉车、溜土槽和卷扬机运土。60年代胶轮(单轮)手推车成了运土的主要工具。70年代后,大量砂石料和土石方均用拖拉机作运输工具。
压土 解放初期,压土多用木夯、石夯。1957年始用人拉滚筒。1958年太平水库工地使用轮胎拖拉机。1963年建设上黄水库开始,用履带拖拉机压土。
涵洞 解放前多使用竹筒、圆木桶、砌石、缸管等材料建涵洞。50年代采用砖、石与水泥胶结。60年代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涵管。先打好隧洞,再用钢筋混凝土衬砌。1981年建成的杨溪水库发电涵洞,洞径3米,长162米,是目前县内最大的涵洞工程。
放水设备 50年代做的小型水库,起初多用木塞分级卧管或在大坝中间建竖井,安装放水闸门。以后使用木塞启闭机和转动门盖。60年代,使用铁制插门斜拉启闭机。太平、杨溪水库采用电动卷扬机控制闸门。
溢洪道 原有较大的塘堰都留有排水缺。解放后做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塘、库都设有溢洪道。其形式有:排水渠道式、漏斗式、侧堰式以及泄洪闸门等。杨溪水库溢洪闸,孔径7×6.3米,利用电力起动,启闭灵活。
第二节 配套工程技改
固定机埠 机械启动,初期先在进水管内灌满水。才能开机,既费时,又费力。以后改用封闭式水池,使用较方便。
堰坝 一向用木桩、横枳处理软基础。外堰与堰面砌块石防冲,内堰填泥土防渗漏。在块石与泥土中间用篾簟或狼衣、松枝等阻止泥土流失。但常被洪水冲毁。解放后用砂、小石子在泥土与块石之间做反滤层,以代替篾簟。乌江溪潜涵工程运用这一方法,既能引水,又能防止沙石入渠。太平水库引水渠,进口用浆砌块石筑坝,设置排沙和进水控制闸。
隧洞 1964年前,开挖渠道没有开隧洞的经验。1964年兴建太平水库西干渠,开挖了大园东隧洞。1981年杨溪水库总渠隧洞长1941米,宽5米,高4.2米,采用风钻机开挖,拖拉机出渣,通风管排烟,同时解决了排水、照明和安全施工等几个关键性问题,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渡槽 解放前渡水过沟、过涧,一般用独木渡槽竹筒渡槽。1968年兴建太平水库引水渠,采用钢丝网水泥薄壳U型槽身,其中胜利渡槽直径2.5米,高2.05米,长732米,计61跨,通过流量5.5立方米/秒,排架最高的20米,曾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人民中国》杂志社曾把胜利渡槽照片介绍到日本。1983年杨溪水库渠道上的杨龙钢筋混凝土肋拱渡槽,长93米,跨径20米,通过流量11.61立方米/秒,是当时永康通过流量最大的渡槽。
倒虹吸 60年代初期,在黄坟坑水库库口,兴建通过溢洪道到西渠的倒虹吸,以及水库东渠茹录畈过溪倒虹吸,继之,太平水库东西干渠上建了大小倒虹吸11处。其中前陈倒虹吸长314米,承压水头13.5米,为管内净空1米、高1.35米、壁厚0.25米的双层箱式截面管道。1974年建成三渡溪水库东渠雅堂倒虹吸,内径0.8米,承压水头20米,长1081米,是当时省内最长的倒虹吸。
第三章 水利管理
塘堰,历来由受益户自行修建管理,分户灌溉,无专门管理水利机关。民国期间,有过水利组织,如龙川乡水利协会、桐城乡旧日桐城第四保合作社附设灌溉利用部、邑东乡九龙塘灌溉利用合作社等,推选首领,制订乡规,实行定时封塘、定时用水、定时维修、违者要罚酒禁塘(堰)。工程小,灌溉范围清楚,执行乡规严格。
建国后,专设管理水利机构,实行分级管理。
第一节 工程管理
水利设施管理,根据工程规模和受益范围,实行县、区、乡、村四级管理。分别确定工程所有制性质。工程受益在两个区以上的由县管理,属全民单位;受益在两个乡以上的由区管理;受益在两个村以上的由乡管理;受益在一个村范围内的由村管理。区、乡、村管理的工程均属集体所有制。水利工程管理的任务是具体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和健全各级水利、机电等管理组织,确定专管或兼管人员;(2)每年在汛期前组织水利工程大检查;(3)合理灌溉、科学用水、节约用水;(4)工程日常观测;(5)库区绿化和库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6)开展综合经营,征收水费等。
1982年5月县人民政府曾颁发《关于水利工程设施管理的通告》。
第二节 灌溉管理
解放前,己塘由户主管理,自行灌溉。共同所有的山平塘,在用水管理上有分水寸、点香和按时钟车水轮灌等乡规习俗。
50年代普遍推行先用活水,后用死水;先灌远田,后灌近田;先放高田,后放低田的“三先三后”用水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农作物生长情况,提倡勤灌、浅灌的节水办法。1960年8月成立县灌溉试验站,在太平水库灌区桥下公社进行灌溉试验,结果技术灌溉比土法灌溉增产18.4%。1984年以来,推广黄坟水库“集中水权,划分等级,按亩分水,申请安排,凭证放水”的用水管理制度,初步改变“喝大锅水”的弊端。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大队、生产队采用“集中水权,统一管理,专人放水,分片包干,送水到田,合理负担”放水以及先用溪水,后用塘库水的管理办法。既减少水利纠纷,节约用水,又更好发挥了水利工程效益。
第三节 防汛防旱
为预防和抗御水旱灾害,解放初就建立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由县委或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兼任指挥;各区、乡镇及小(一)型以上水利工程相应建立防汛防旱机构,实行县长、区长、乡(镇)长负责制,做好防汛防旱工作。
除险加固 汛旱期间(4月15日~10月15日),指挥部派人昼夜值班。每年3月,组织力量对现有水库工程进行防汛检查,发现病患,集体会诊,限期加固,定期验收。
渠系维修 县属各中小型水库以及一些区乡村都从工程收益或公益事业费中拨出一定专款,用于渠系维修。
防汛工程治理 县内部分溪流,由于河道弯曲、河床高抬,加之源短流急,极易溢堤决口。从1965年起,先后对华溪、南溪、李溪、八字墙溪和烈桥溪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共修建防洪堤岸90公里。为治理永康江,1970年从许码头到水攻山沿江两岸修造了4公里长、4.5米高的防洪大堤。1986~1987年先后两次组织了河道清障工作。共清除堆积永康江、华溪、南溪上的13处废物或垃圾,计560立方米,砍除永富桥上游、西津桥下游两片杨柳等自生林。俞溪头乡还组织1000多人砍除李溪6公里自生林,增强河道的行洪能力。
调洪 每当暴雨或洪峰到来之前,县属各中小型水库都主动进行放水调洪,以消减洪峰,控制水位。1987年6月19日下午大暴雨,20日凌晨,永康江临第一次洪峰,水位只差警戒线20厘米,而对永康江流量具有控制作用。集雨面积达124平方公里的杨溪水库水位距设计正常水位还有20厘米的保险系数。经关闭截水,得以采取措施,避过险情。等到洪峰退去,于下午1时45分开始断续三次开闸泄洪,计25小时15分钟,计减少库水804.83万立方米。到22日关闸时,正好又截住第三场暴雨,使永康江避开了第二次洪峰。这样既保住大坝安全,又减少下游损失。
部门协作 每年召开防汛防旱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做到组织早健全,工作早准备,物资早落实。县供销社每年专备防汛草袋1万只,以供各水利工程防汛所需。邮电部门做好通讯设备抢修准备,确保线路畅通;气象部门坚守岗位,切实做好天气测报。
第四章 电力
第一节 发电
一、火力发电
民国11年(1922),成立永康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火力发电厂(址设大司巷),此为永康发电之始。当时有30马力和100马力引擎各一台,发电容量40千瓦。电压220伏特,系直流电,以柴油为燃料。除发电外,兼管碾米。31年停业。37年5月间,徐宗岐等合伙筹资,租用前厂房屋、发电机、线路、电杆等复业。主要机器有50马力引擎2台(能使用的只1台),35千瓦发电机1台。
解放初期,县委派徐宗岐整理永康电灯公司,改用木炭发电,每月需木炭120担,机油14加仑,汽油20加仑。1953年更名公私合营永康电厂。1959年又转用柴油发电。1963年用电范围由县城扩大到农村。1965年2月水攻山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是年发电516万度。5月永康火电厂并入金华地区电力公司。1971年9月又将电厂转交永康县。至1977年2月,永康电厂停止发电改为并入大电网供电。
二、水力发电
解放前,县内没有水电站。解放后水电资源初步得到利用。1958年4月,农村第一座微型水电站——三联坝(白坎下)水电站建成,水头2米,流量0.5立方米/秒,木制水轮机1台,装机2.5千瓦。1959年9月止,全县共有微型水电站30处,总装机75.5千瓦,皆为引水开敞式,装机少,水头低,主要用于就地照明用电。1959年4月5日,第一座利用库水发电的太平水库电站破土动工。1961年3月建成投产。至1987年有水电站32处,总装机6945千瓦。年发电量约占全县供电量的12%左右。
太平水库电站 位于上型头村。坝后式。水头16米,流量7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年发电量约60万度。工程于1962年竣工,是全县最早利用库水发电的电站。1978年改为西坝头开挖隧洞,另建一座电站,装机为600千瓦。新电站于1980年建成投入运行(老电站随之报废)。年发电量90万度。年利用小时1000小时左右。
黄坟水库库口电站 位于长田乡塔石村北2公里。坝后式。平均水头20米,流量1.5立方米/秒。装机225千瓦,年发电量为40万度。1967年竣工发电,1968年并入永康电网。年平均利用小时约3000小时。
黄坟水库倒坎电站 位于水库东干渠,距水库约400米处,引水式,设计2台机组。装机130千瓦。工程于1967年动工,1977年并网,第一台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约1000小时,年平均发电量6万度;第二台机组1980年建成后,很少利用。
黄坟水库桐塘电站 位于庙下村桐塘口,引水式,跌水落差9米,流量1立方米/秒。西干渠穿塘而过,电站以桐塘为调节池。装机75千瓦,年发电量为10万度。1971年9月投入运行,并入电网,年平均利用小时约1400小时。
三渡溪水库电站 位于三渡溪新村西,坝后式。是水库配套电站。平均水头26米,设计流量2.1立方米/秒。总装机445千瓦。年发电量80万度。工程于1977年5月竣工。
三渡溪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郑家村西北。利用三渡溪水库东干渠和酥溪溪底落差,以水库弃水发电。水头18米,引水渠长2公里,渠道过水流量1.5立方米/秒。装机18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0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100小时,1979年7月并网。
上黄水库电站 位于潜村西北500米处,系水库配套电站。坝后式。平均水头15米,流量1.6立方米/秒。装机2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1万度。1976年竣工,1984年以来因处理大坝未发电。
杨溪水库电站 位于麻车口村。坝后式。设计水头28米,最高水头32米,利用流量11.6立方米/秒,总装机2500千瓦。年发电量约400余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约1600小时,为全县电网顶峰调荷起很大作用。工程于1983年建成投入运行。
新楼一级电站 位于水坑口水库坝下,坝后式。水头18米,装机60千瓦。1969年建成后,与新楼方山口电站(装机40千瓦)联网成为一个小电网,供新楼乡民用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1977年开挖隧洞一处,使水头提高到42米。在方丘水库尾部重建电站,装机200千瓦。1978年竣工投产。年发电量约30万度,年利用小时约1500小时。
新楼二级电站 位于方丘水库坝下。坝后式。水头28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125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700小时,工程于1980年3月投产并网。
新楼三级电站 位于方山口村北。渠道引水式。水头22米,流量0.75立方米/秒,装机1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3万度,年利用小时1300小时。1982年7月并网。
新楼四级电站 位于方山口村东,利用方山口老电站引水渠道加宽,增加引水量,重修100千瓦电站。水头23米,流量0.74立方米/秒。工程于1986年1月竣工。年平均发电量12.5万度。年利用小时1250小时。
龙潭里水库一级电站 位于八字墙乡连枝村北。坝后式。水头15米,设计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75千瓦。年平均发电16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2130小时。
龙潭里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新溪村北。引水式。是全县引水渠(长8公里)最长的电站。水头38米,流量0.6立方米/秒。装机160千瓦。1980年5月并网运行。年平均发电17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000小时。
黄坑口水库一级电站 位于方岩乡独松村南。坝后式。水头16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55千瓦。1974年5月投入运行,年平均发电量7万度,年利用小时1200小时。
黄坑口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独松村。引水式。水头21米,装机75千瓦。1977年10月建成,年平均发电量8.6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100小时。
黄坑口水库三级电站 位于上胡坑村西。渠道引水式。水头17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40千瓦。1978年5月建成,年发电量4万度。年利用小时1000小时。
永祥电站 位于永祥村,是乡办的径流电站。水头落差28米,流量1立方米/秒。总装机160千瓦。1979年并网运行。因源短水急,年利用小时仅500小时。
庙口电站 位于铜坑村东南,是乡办径流电站。水头落差90米,为永康水头最高电站。装机200千瓦。1980年3月竣工投产,年平均利用小时400小时。
法莲电站 位于法莲村。是利用斗潭水库溢洪弃水的径流电站。装机40千瓦。水头83.5米,流量0.08立方米/秒。1976年7月建成,1977年并网。年发电量2.8万度,年利用小时约200小时。1983年后未发电。
珠坑水库电站 位于历山林场之北,本扎之南。坝后式。水头26米,流量1立方米/秒。装机200千瓦。1984年3月竣工投产,并入电网。年平均发电量2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100小时。
珠坑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本扎村。引水式。水头32米,流量0.8立方米/秒。装机100千瓦2台,1980年8月并网运行。年平均发电量30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约1500小时。
沅口水库一级电站 位于沅口村东北。坝后式,水头18米,流量0.8立方米/秒。装机110千瓦。1979年投入运行,年平均发电量1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100小时。
沅口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沅口与陆宅两村之间,渠道引水式,水头18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75千瓦,1980年并网运行。年平均发电量8万度,年利用小时1000小时。
大坑水库一级电站 位于大坑口村。坝后式。水头16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55千瓦。1977年8月投产。年平均发电量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400小时。
大坑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横街村北。引水式。水头31米,流量0.36立方米/秒。装机75千瓦。1974年投产,年平均发电量6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800小时。
洪塘坑水库电站 位于西溪村东南。属龙山区办水库电站。坝后式。水头15米,流量1.2立方米/秒,装机150千瓦。1977年7月投产,年平均发电量10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700小时。
里杨水库电站 位于中山乡岭脚村。坝后式。水头16米,流量0.4立方米/秒。装机40千瓦。1978年8月投产,年平均发电量约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500小时。
里杨水库二级电站 位于潘川村铁岭头。渠道引水式。水头48米,流量0.2立方米/秒。装机75千瓦。1979年5月投产。年平均只利用小时160小时左右。
莲塘山水库电站 位于枫林村南1公里。坝后式。水头16米,流量0.5立方米/秒。装机55千瓦。1978年竣工投产。年平均发电量2.8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509小时。
三联水库电站 位于新店乡塘头村南。坝后式。水头19米,流量0.6立方米/秒,总装机115千瓦。1973年建成,年平均发电量12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100小时。
大桥水库电站 位于唐先镇岩前村北。坝后式。水头20米,流量0.7立方米/秒,装机100千瓦。1982年水库保坝时建成(原有4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3万度,年平均利用小时1300小时。
第二节 输变电
民国11年(1922),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220伏特18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供电。19年供电线路改二线制为三线制。1953年7月公私合营前,县城仅0.55公里线路。1962年太平水库电站建成,太平至桥下、古山、西溪、县化肥厂18.5公里6千伏线路(二线一地制)架成投产,主变容量480千伏安。1964年7月,太平水库电站至东库22公里10千伏线路投产,与县城火电厂并网。10月,永康至杨家(武义县)18公里35千伏高压线路和县1800千伏安升压变电站竣工,1965年2月投产。35千伏的胡店永康变电所1971年10月建成,1972年3月投产。1977年7月县内自行设计和施工的35千伏永古线及古山变电所建成投产。1979年用户自备的35千伏永拖变电所和永康化肥厂变电所先后投产。1980年7月,太平水库新电站通古山变电所5.4公里10千伏线路建成。并并入大电网。1981年2月开始改二线一地的10千伏线路为三相三线制。同月古山变电所2号主变投入运行。容量为3200千伏安。1982年8月35千伏清溪变电所竣工投产。1983年6月杨溪水库电站投产。其电能经杨溪水库电站升压站35千伏出线,向西南至五朵岭东麓向西转跨五朵岭经毛山、宅树下、葛塘下、河南,城塘至胡店永康变电所,线路全长10.55公里,主变压器容量3150千伏安。12月,110千伏武义——永康输变电工程竣工,经验收被评为质量优良工程。1984年9月,坐落县城西北汤店山的110千伏变电所命名为永康变电所,坐落胡店的35千伏原永康变电所更名为胡店变电所。1985年9月花街35千伏变电所竣工投运。1986年9月古山变电所原1800千伏安1号主变调换为5000千伏安。1987年4月,省电力工业局复文同意永康变电所增容2号主变一台,规模为31500千伏安,匡计投资100万元。7月,35千伏西溪输变电工程启动投运。至此,全县拥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容量为2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所7座,总容量33020千伏安;3~10/0.4千伏配电变压器1242台,合计总容量58420千伏安,110千伏安输电线路1条,计20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10条,计72.37公里;6~10千伏输电线路35条,计795.9公里;380伏低压线路836条,计527.5公里。另外有220千伏临(海)~金(华)线经境内横跨而过。
第三节 供电用电
一、供电
民国11年(1922),永康县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供电每晚5时半至11时,仅供机关和部分商店照明,用户160个。19年年发电量约36000度。31年5月至34年8月因战事无电。8月后前电灯公司无力复光而委托华记米厂附带发电,也因亏损严重停电。37年5月火电厂恢复发电。1949年1~4月发电,5~7月停电。8月永康电灯公司恢复。12月用户恢复到解放前的户数。全年供电2万度。1953年7月公私合营,发电设备由2台增加到3台,年发电4.68万度,供市政每晚6小时照明用电。1958年发电设备增加到5台,计440千瓦,发电时间由6小时增加到24小时,全年供电14.25万度。有县机械厂、食品厂、染织厂、印刷厂和木建厂等单位开始工业生产动力用电。
1962年太平水库电站投产。桥下、古山、西溪等农村开始用电。1963年农村用电范围扩大,当年农村用电量4.11万度。1965年2月,水攻山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投产,当年供电量达99.23万度,供电范围不断扩大。至1977年末,新增工业用电单位有县萤石矿、活塞厂、电机厂、阀门厂、仪表厂、溶剂厂、水泥厂等。是年,全县用电量1517.42万度,比1965年增16.26倍。而县发电量仅55.97万度。1977年2月永康电厂停止发电,转为大电网供电,并于1978年并入华东电网。当年工业用电量1173.1万度。1980年后家用电器和家庭工业用电猛增,到1984年全县生活照明用电量逐年递增百万度以上,电力供需缺口严重。每年夏收夏种,压工业用电给农业用电让路;平时则以保工业和市政照明用电为重。1986年全县农业年用电量达1114.08万度,1987年12月,方岩乡高峰村通电,实现全县村村通电。万户通电率达99.81%。是年全县用电量7798.10万度,其中工业用电4972.37万度;工业用纯负荷5176.22千瓦;市政生活和照明用电1154万度,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建筑用电563.37万度,均达到新的高度。每千度电工农业产值达12000元,与1978年的8000元相比,增加50%。
二、用电
民国11年(1922)用电实行包灯制,电价每16支(瓦)每月1.20元大洋。1949年每盏25瓦灯每夜收米0.5公斤,每度电收米5公斤。1953全县有火表56只。按照明用电每度0.68元,工业用电每度0.611元收费。另有包灯307户,计430盏,以报装电灯瓦特数和盏数计费。1960年15瓦包灯每月收费1.20元,工业用电每度0.22元。1965年照明用电每度0.35元,工业用电每度0.15元,农业用电每度0.05元。次年再降照明用电,每度为0.30元,工业用电每度为0.10元。1972年开始将包灯用户组合为约10个家庭公用一只总表,实行以电度计量收费的表灯制。至1974年包灯制废除,照明用电以每度0.23元计费。1977年并入华东电网后,执行国家电热标准价,每度照明用电、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分别按0.15元,0.085元和0.05元收费。1978年计划用电工作采取对变压器容量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工业用户实行以力率高低分别奖罚收取电费的方法,鼓励用户安装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力率,而对变压器容量在320千伏安(含315千伏安)R以上大工工业用户执行以基本电价、电度电价和按力率调整电费结合的“两部制”电价。
1981年对全县线路进行线损统计和分析,县供电线路线损率为8.84%。1985年企事业单位职工用电改包费制为总表下各户装分表计量收费,以改变照明用电“吃大锅饭”的局面。同时将全县生产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分开计量。对国营二轻工业的37种产品实行用电单耗考核。对一些工业用户采取安装定时开关钟进行用电时间控制,并采取减少设备空载损耗,纠正用电设备“大马拉小车”等措施节电。1986年,全县共更新改造风机、水泵1004.5千瓦。县供电局“技协”与永康金石工具厂合作试制生产的WJD-Y型无声节电器,能使交流接触器的耗电节约90%以上,并获得金华市名优特新产品“金龙奖”。1987年又为变压器容量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工业用户安装分时电度表。实行分时考核,分别对节用或超用电的用户给予电量奖罚。是年县内10千伏线给线损理论计算在1984年的基础上,在倪宅、芝英、象珠3个区内再次进行计算,全县供电线路线损率下降到7.5%。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