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七章 农业机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80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农业机具
分类号:
S22
页数:
5
页码:
134-13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民国期间,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提水溉灌,一般都使用铁、木、竹、石制作的简易传统农机具,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建国后,农业机械逐步推广和应用,加工农产品的手臼、麦磨、水碓等工具逐步淘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82808千瓦。
关键词:
永康县
农业生产
机具
内容
民国期间,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提水溉灌,一般都使用铁、木、竹、石制作的简易传统农机具,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建国后,农业机械逐步推广和应用,加工农产品的手臼、麦磨、水碓等工具逐步淘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82808千瓦。
第一节 机具演变
一、耕作机具
传统翻耕机具有犁、耙、耖。开山翻土、平整土地、中耕除草、田间管理传统农具,有开山锄、两齿耙、四齿把、锄头、泥锹、田耙等,沿用至今。
1954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因犁铁制,总重92公斤,需两牛合拉,转动不便。使用效果不佳而终止。1958年深耕改土运动,推广绳索牵引机,不受农民欢迎,悉数报废。1960年引进2台英国产拖拉机,仅用于水利工程压土。1965年陆续引进上海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工效比牛耕提高3倍,并适应小田块作业。后因配件困难而报废。1967年引进上海丰收-35型和丰收-27型四轮拖拉机各一台,机型偏重偏大,不适应小田块作业而淘汰。1968年永康拖拉机厂试制成功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机型小、轻巧灵活、性能稳定、操作方便。适应本地区特点,成为全县使用的主要机型。1970年引进8套电犁,1978年发展到20套。由于成本高、田横头犁不到、翻土一边倒、平土费工、移动笨重而淘汰。
1987年底,全县拥有农用拖拉机3727台,其中手扶拖拉机3616台。中型拖拉机111台。耕作机械动力30003千瓦。
二、排灌机具
传统排灌机具有木制水车。由车架、车桶、龙骨组成。以脚踏“力头”上水。按脚踏人力多少分2人车、3人车、4人车等。此外,还有手摇水车。一人手摇提水。
1959年开始引进3台10×10水泵和3台2125型18千瓦煤气机,在柿后、堰头、世雅安装使用。其功效比人力水车高15—30倍,深受农民欢迎。1978年引进喷灌机,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装置,用于高地、旱地作物喷洒。用水省,效益高。1985年底止。全县有农用水泵3193台,平均每84.5亩水田就有一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排灌机械总动力达9599千瓦。
三、植保机具
旧时防治蔬菜虫害,多以竹筒为工具。在其一头包上细布,内装雷公藤粉,防治时只要敲打竹筒雷公藤粉末就会撒于疏菜的茎叶上。1957年开始使用圆筒式手摇喷雾器,靠气压喷雾,因使用不便,后被背负式喷雾器所取代。1967年推广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因这两种喷雾器的使用效果尚不理想,又推广扁方形的联合-14、工农-16型背负式手摇喷雾器,这种喷雾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修理等优点,很受用户欢迎。至1987年底,全县已有机动喷雾器200架,手摇喷雾器63054架,植保机械动力达247千瓦。
四、收获机具
收割稻、麦等农作物的传统农具是镰刀。形如眉月,齿细锋利,长不盈尺,使用轻巧方便。1958年推广山东大镰刀和快速收割器,未受群众采用。1978年夏引进100-5型、100-3型机动收割机,在云山、油川、新店公社试割,因机械质量差,适应性能差,至今未能推广。
稻、麦脱粒的传统农具主要有稻桶、配有稻梯、稻桶簟,用手工脱粒。此外,用于玉米脱粒的有玉米钻。1957年开始使用脚踏打稻机,工效比稻桶打稻提高3-4倍。1964年推广机动打稻机,工效又比脚踏打稻机提高1倍。适用于集体作业,操作省力,脱粒干净。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人力打稻机29815台,机动打稻机4928台,收获机械动力达12635千瓦。
五、加工机具
粮食加工历来靠手臼、踏碓、麦磨、磨砻和牛磨、水碓磨等。动力分别依靠人力、水力和牛力。
油料加工传统工具称油车。油车由车筒、拗架、油楔子、油槌等组成。配有石碾、地灶和炒锅。油车筒为整段大樟木制成,中间镂槽。手工榨油劳动强度高,出油率低。
民国11年(1922)。县城创建永康电灯公司,兼营碾米,始有碾米机械。解放后,粮食、饲料、油料、棉花、茶叶、榨糖等各类加工机械相继发展。至1987年底,全县有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4029千瓦。
六、运输机具
农业运输长期靠肩挑,民国时期始用手车。1958年“大跃进”提出“车子化”,全县胶轮手推车达到2517辆,60年代,手推车大量用于农田作业的短途运输。拖拉机发展后,配有拖斗,农业运输日益改善。1975年购进3辆农用汽车。进入80年代,机械运输发展很快。至1987年,除拖拉机外,全县有农用汽车242辆。运输机械动力达16295千瓦。基本实现农村运输机械化。
第二节 农机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60年后至1984年前,农机管理曾由县农机局、县手工机械局、县农机管理局、县农林局、县农业局相继管辖。1984年3月设立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具体负责农业机械的管理、新式农机具的推广以及业务指导,其下属机构有:
县农机监理站 设于1982年3月,负责拖拉机驾驶员考核、发牌、发证、年度检审验和乡村道路拖拉机事故处理。
县农机培训站 建于1981年9月,负责培训全县各类农机手、修理工及农机管理干部。
县农机服务公司 开办于1984年3月,负责指导乡镇农机服务公司(站)经营业务,沟通上下联系,传递经营信息。
乡镇农机管理站 各乡镇分别于1975~1976年建立。设1~2名农机专管员。负责当地农机管理、油料分配、机械维修、小事故处理、新式农机具推广等工作。
乡镇农机服务公司(站) 开办于1982~1984年。全县共33个,计职工90人。经营代耕、代运、代修理、代经销零配件等业务。
二、使用管理
1975年前,农机使用管理无规章制度,使用效率低。费用大、损坏丢失严重。1975年县建立专门农机管理机构、公社建立农机管理站。大队建立农机管理小组,形成县、社、大队三级农机管理网。1979年逐步推广单机核算,建立定人、定机、定任务、定成本、定油耗,保证安全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超产低耗加奖励的“五定、二保、一奖”责任制。1982年,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落实,有专业承包、联户经营和包机到人等多种形式,责、权、利紧密联系,促进农机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机耕管理
1982年开始,在农忙期间,禁止拖拉机上公路营业性运输,由农机监理站监督检查。1983年推广珠山乡农耕管理实行“六统一”做法。即统一管理、统一订立机耕合同、统一调配、统一安排、统一收费、统一供应油料。全乡31台拖拉机全部投入农田作业,机耕面积占全乡水田面积的90%。1987年三季全县投入农田作业拖拉机5630台次。机耕面积为39.61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扣除绿肥)播种面积的61.9%。
四、油料管理
1975年前,农用柴油统一由县商业局分配基层供销社供应。1975年开始。由县计委下达各公社,一律由公社农机管理站统一分配。由基层供销社供应。1983年,农用柴油计划由县农机主管部门分配下达各乡和有关农业用油单位,实行统配定量、包干使用。1984年开始进行农用柴油分配和供应的检查监督,纠正分配和供应上不正之风。1987年,分配农用柴油1545吨,救灾、补助议价柴油221吨,汽油21吨,推广金属洗剂1吨。
五、安全监理
1968年开始,拖拉机手考核合格后,由农林水利局发给驾驶证,方可上公路行驶。1972年后,拖拉机由农机、交通、公安部门联合成立检审小组检审验证,办理签证手续。1984年改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拖拉机行驶证和驾驶证,手扶拖拉机年度检审验证由农机部门单独负责。1983年,县农机局被评为全国农机监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出席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农机管理工作会议。1985年和1986年连续被评为省安全监理先进单位。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建国前,土地均为私人和公常所有。占人口极少数的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约95%的农民无地少地,靠租田为生。
地租有定租制、分租制、钱租制三种。
定租制 由业主确定租额,佃户按固定租额向业主交纳。一般租额为正产物的65%。
分租制 只有在佃户认为受灾歉收、不能照租额依纳之年,要求业主落田对分,其租额或三七、四六、对半,或倒四六分不等。
钱租制 佃户向业主承种之前先付租金。每亩4元、6元,最高为7元。不论年景丰歉,租金不变。租期多为一年。收钱租之田,多为公田、学田、祀田之类。
民国16年(1927),实行二五减租,定佃户之最高租额为正产物的50%,佃户依最高租额减25%缴租,实折租额为正产物的37.5%,故二五减租又称37.5%标准。由于业主多有撤田、变卖等情发生,纠纷甚多,实行地区仅达65%。民国18年,二五减租无法继续施行,佃户仍照原租额缴纳。农民生活苦,负担重,民间有“放下镰刀即籴米”之谚。业、佃纠纷经常发生。解放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革。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950年2月,中央政务院发表《关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指示》,5月全县开展土地、人口、租佃、阶级关系的调查。10月,在崇道乡进行土改试点,于次年1月中旬全面开展。运动中,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通过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土地、房产、农具;分配果实,总结布置生产;复查、颁发土地证等几个步骤,于6月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县得益雇农858户,分得土地2534亩,房屋342.5间,农具3074件,家具5419件,耕牛24头,粮食6116.75公斤:贫农40664户,分得土地141716亩,房屋4789.75间,农具36033件,家具37978件,耕牛261头,粮食658406.75公斤:中农15573户分得土地50593亩,房屋594.5间,农具4049件,家具4123件,耕牛15头,粮食20369.75公斤。此外,独立劳动者等阶层分得农具家具154件:留给公用家具9400余件。
第二节 互助合作
土地改革后,农民组织起来,劳动致富。全县涌现了“调工”、“变工”等多种形式的互助组534个。1951年10月发展到1343个。1952年春,贯彻“耐心说服、典型示范、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自愿结合、等价交换、民主管理”三大原则,开展农村两条道路、前途方向教育,并确定河南乡王汝火、清溪乡陈时昌、金川乡朱德兴等三个互助组作示范,逐步推广。至1953年春,有互助组4068个,入组农户27904户。其中常年互助组1320个,入组农户10042户。1952年平均亩产206.5公斤,比1951年亩增13.22%。
1953年3月,县委在河南乡试办王正隆农业生产合作社。全社13户,土地、耕畜、大农具折价入社,按土地、劳动日分配。1954年1月,农业社发展到11个。至1955年春发展到272个。由于缺乏办社经验,管理混乱,有的社员要求退社。1955年5月,贯彻省委“全力巩固、坚决收缩”的方针和自愿互利的政策,解散98个社,留下174个社。
1955年冬,批判“坚决收缩”方针,掀起办社高潮。至年底,发展到1775个。入社农户49195户,占总农户数的62%。
1956年2月,河南乡“前进”等8个社合并,创办土地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全部按劳分配的高级社。5月,全县共有农业社1250个,入社农户72275户,占总农户90.28%。其中高级社215个,入社农户35269户,占总农户46.23%;初级社1035个,入社农户37006户,占总农户44.05%。至下半年,高级社由原来215个发展到381个。入社农户51454户,占总农户64.3%。由于政策处理粗糙,经营管理不善,又遇旱灾,部分合作社收入下降,社员要求退社。枫坑乡雅吕点,原有入社农户700多户,退社后只剩80多户。
1957年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派工作组到基层开展整社工作。退社的17012户社员全部重新回社,还吸收7609户单干农户入社。至9月,全县有高级社711个,入社农户78195户,占总农户98.6%。1957年冬,高级社实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制度。推行劳动定额,按件计酬。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958年,县委在城关等7个乡镇筹办公社试点,按照“一大二公”的要求,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9月初,兴办县内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环城)人民公社。月底,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办红旗、跃进(石柱,后改八一)、超美(芝英)、先锋(龙山)、东风(象珠,后改东方红)、卫星(倪宅,后改猛进)6个人民公社,42个管理区,390个生产大队,4050个生产队。10月,永康、武义两县合并,全县共14个人民公社,95个管理区,765个生产队,5814个包产小队。当时,公社对生产资料搞无偿调用;在组织上按军事化要求,以营、连、排、班编制;在生产上劳力统一调配,搞“大兵团作战”;生活上推行伙食供给制、大办集体食堂和基本工资加奖励。农村农、副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1959年3月,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核算,队为基础”。全县有基本核算单位3309个。
1960年11月,开始纠正“大跃进”中的“平调风”、“共产风”错误,并进行算帐退赔。全县共付退赔款351万元,占应退赔款总数381万元的92%。
1961年,恢复区级党委和政府。全县设83个公社,后合并为75个公社。以原生产队为大队,计765个,下辖5814个生产队。永康、武义分县后,永康设6个区、41个人民公社、662个生产大队、4876个生产队。农副业生产情况仍未见根本好转。4月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即《六十条》)后,保障生产队自主权,实行定额包工,评工记分,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1966年“四清”运动中,再次出现过渡到大队核算。至1970年,全县647个生产大队中有185个实行大队核算。新楼公社铜山大队有26个自然村,散布在方圆5公里的山区,也合并为一个核算单位。同时全县合并了一批生产队,使每个基本核算单位的平均户数由1965年的16.2户扩大到1970年的34.5户。并取消自留地,取消农村集市贸易,以评政治分取代按劳计酬,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70年代后期,部分社队试行“四定(定工、定产、定产值、定成本)一奖(增产奖)”生产责任制,但仍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步改革。
农业 多以家庭为单位,按人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凡完成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上交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剩下为自己所有,通称“大包干”。农田可以自种,也允许转让他人耕种,但任务不变。首先在柏岩公社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至1981年冬,全县41个公社、661个大队、4771个生产队基本上落实包干到户责任制,承包期多数为三年、五年,1984年全县各地普遍延长到十五年,革除了“大锅饭”弊病。
林业 实行“三定”(即山权、林权和责任承包权),1982年,全县落实定权发证。1983年,在查清山权、林权的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全县划分自留山10.16万亩,联产承包到户19万亩,统一经营、专业管护59.46万亩,专业承包到组2000亩,社队林场、专业经营6000亩,合计89.26万亩,茶、桑、桔也全部落实承包责任制。
渔业 以水面为单位承包。全县共有水面32000亩,落实承包24000亩,占80%。
社队企业 由一人或几人向公社、大队承包。1982年全县社办企业256个,队办企业1117个。至1983年,分别落实了包干上交、超利分成、按毛利分成的承包责任制。
第二章 粮油生产
第一节 粮油产量
粮食作物 以稻为主,麦次之。再次为玉米、大豆、番薯、马铃薯等杂粮。建国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丰年也不能自给。解放前后,以每人每年需米192.5公斤计算,全县需米49720吨,而常年产米仅41475吨,尚缺8242吨。建国以后,粮食生产几经曲折。经过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1952年总产达81445吨,人均口粮332公斤,基本实现自给。1953~1957年,年总产徘徊在7万吨左右,1958~1961年“大跃进”、“共产风”,又加自然灾害,造成产量下降。1961年产粮只有5.82万吨。1962年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稳定群众情绪,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1966年产粮120405吨,人均占有粮食366公斤。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人均产粮下降到345公斤,粉碎“四人帮”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开始,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84年总产达216105吨。人均产粮491.5公斤,比1976年增长52.9%,年递增5.4%,1985年起,农民建房、厂矿交通及城镇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粮田改种经济作物,粮食总产量有所减少。1987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比1986年203688吨减产8.5%。
油料作物 有油菜籽、芝麻、花生,以油菜籽为主。民国22年(1933),全县种植油菜2000亩,产籽400担;36年种植2.60万亩,总产873.5吨;1949年2.55万亩,总产661.25吨。1968年为扩大粮食面积,油菜面积减少到400亩。至1978年又恢复到1.92万亩,产籽1114.55吨。1982年,减少到3300亩,产籽308.5吨,亩产94公斤。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水田种植多为“冬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次为大小麦;秋杂粮以玉米、秋大豆为最多,辅之荞麦、萝卜和蔬菜、旱地即以麦、番薯、甘蔗、棉花、粟、芝麻、花生为多。
1949~1955年,全面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晚稻、迟熟中稻为早中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六年扩大春粮3.29万亩;绿肥5.96万亩;扩大早中稻7.21万亩。既避开秋旱,又扩大玉米、番薯高产秋粮。减少荞麦、马料豆等低产作物种植。1955年,玉米种植面积13.62万亩。比1949年增加6.76万亩。形成“麦——稻——玉米”的三熟制,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粮食总产量达81050吨。比1949年增11375吨。
1956~1963年,进行双季稻改制,形成两种耕作制度。一为“老三熟”,即“春粮(绿肥、油菜)—早中稻——秋玉米”:二为“新三熟”,即“春粮(绿肥、油菜)——早稻——晚稻”。这一时期粮食增长31.3%,年递增率为3.96%。
1964~1970年,推行新三熟制,减少春粮,扩大绿肥、推广早稻矮秆良种,增加双季晚稻面积,1970年粮食总产13.5万吨。
1971年开始,新老三熟制并举,推广小麦矮秆良种、迟熟早稻良种和玉米杂交品种,扩大春粮,调整双季晚稻种植面积。1971年粮食耕地年亩产突破500公斤。
1980~1987年,普及杂交晚稻,减少春粮和秋玉米。早稻以中熟品种当家,1983年晚稻亩产390公斤,早稻亩产370.5公斤,首次出现晚稻超早稻。1984年粮食总产21.61万吨,比1979年增长16.5%。1987年种粮面积57.78万亩,总产18.64万吨。
旱地耕作自60年代开始,发展小麦——套种早豆——玉米(或番薯)的三熟制。1983年旱地三熟面积达17427亩,占旱地面积的75%。
第三节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种子以农民自选、自留、自用为主,相互串换及市场余缺调剂为辅。建国后,农作物种子不断更新。1952年,全县穗选早中稻种子44981公斤,粒选91530公斤,供5万多亩田播种。1953年,建立种子田。人民公社化后,县建立良种繁育场,公社建立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农科队,组成三级良种繁育体系。7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亲本种子,由特邀基地繁种,县统一供应亲本种子给社、队制种,再由县统一供应。1983年起,杂交稻制种每亩产量稳定在150公斤以上。种子纯度99%以上,成为全省制种高产县之一。杂交种子自给有余,还调出20万公斤。
早中稻 50年代有三百粒、大叶青、细叶青等。60年代有珍珠矮、赣农3425、三九九、南京2号。70年代有广选3号,在杂交水稻种子出现后,老品种随之淘汰。
早稻 双季连作稻,1956年以南特号当家。60年代由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钱丰、矮脚南特号先后取代。70年代普及矮秆品种广陆矮4号、先锋1号、珍圭51、矮珍、原丰早、二九青、桐矮28、矮南早1号等,其中广陆矮4号具有迟熟、抗病、耐肥、高产的优点,成为早稻当家品种。80年代中期,杂交稻普及后,中熟二九丰成为当家品种。
晚稻 50年代有猪毛簇、10509、晚籼9号等,60年代引进农垦58、新太湖青等,70年代引进中糯京引15、晚粳东方红、农虎6号、嘉湖4号等。8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其中汕优6号又占杂交稻面积80%以上。
小麦 50年代有南大2419。60年代有介吉麦、吉利、矮洛阳、矮秆红、桑帕,70年代引进908品种,因为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适于新三熟种植。1974年成为当家品种。1984年,全县9.6万亩小麦,其中种植908的有9.30万亩,占96.9%。
大麦 50年代有六棱,60年代推广二棱大麦矮白洋、浙农12,70年代引进早熟3号,因为有抗倒伏、耐迟栽、高产等优点成为当家品种。1984年,全县种植早熟3号4684亩,占大麦面积的95.5%。
玉米 清代始有种植,民国时期,依种植地域不同,分山玉米、地玉米、田玉米3种,山玉米生长期长,秆高大、籽粒深满,品种有瞎眼;田玉米生长期短,耐迟栽,品种有小粒黄;地玉米生长期居两者之中,品种有大粒黄。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1号、旅曲、丹玉5号等。
番薯 民国时期有红皮白心、红皮黄心。1955年推广胜利百号,因产量高、含水份低、耐贮藏而普及全县。
豆类 有早豆、田豆、马料豆之分。早豆又称六月豆,适于旱地种植,土种有小粒豆、大粒豆、铁浆豆等。田豆与马料豆,在解放初期为县内主要秋作。1952年种植9.01万亩,随着双季稻的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品种以兰溪大黄豆、百斤豆和樟籽乌为主。
蚕豆 俗称佛豆,品种有大粒与小粒之分。大粒供食用,小粒作水田绿肥。60年代后,蚕豆作绿肥逐年减少而绝迹。
豌豆 俗称蚕豆。品种有白花与紫花之分,耐瘠耐旱,宜于新垦荒地种植,亦有作水田绿肥种植。60年代种植较广,80年代大大减少,仅作蔬菜应市。
油菜 50年代有胜利油菜。60年代有东胜14号。70年代推广长秆油白菜、九二、7055、480、3063等。80年代以九二13系当家。
紫云英 俗称花草。为水稻田的主要绿肥。品种以平湖籽、大桥籽为主。60年代推广以磷增氮,用磷肥拌种,产量成倍增长。1982年引进浙子5号品种,迟熟、产量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水稻
育秧 民国时期“清明浸谷子”。种子的处理,习惯用冷水浸种不催芽,谷芽露白即出田。秧田水耕水作,水播水育大秧。建国后,用生石灰水浸种,催芽方法有温汤催芽、焦泥灰催芽、土坑催芽和“5406”催芽。改水秧田为合适秧田,辅以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寒。播种时间,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大都偏早,烂秧严重,70年代中期,确定春分边播种。杂交水稻育秧,采用两段育秧,先出播秧床,后株寄秧田,带蘖大秧移栽大田。
插秧 传统为“立夏开秧门”。插秧为大苗栽插,株行距为0.4米见方,每丛10~12本秧。建国后,推广小株密植,行距7×8(寸),每丛6~8本秧。1958年,盲目推行“满天星”密植,造成严重减产。1963年提倡5×5、6×6浓株密植,产量回升。1967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匀株密植,插前将大田平整,水澄清后放干,种一丘,灌水一丘,秧苗成活快,起发早。70年代开始,改为混水栽插,推广行距5~6寸,株距3~4寸,每丛7~8本秧。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的株行距,则比早稻宽。
肥水管理 水稻历来实行满水漫灌,田间长期积水,进入成熟后期才排水干田。在肥料施用上,传统采用鸡毛、头发、石膏粉、人粪尿拌焦泥灰、塘泥,分塞到每丛稻根处。俗称“种下脚”。第一次涂田,施生石灰、草木灰或炉灰。上水后种第二次下脚。在水浆管理上,对秧苗常用灌水防寒。移栽后灌三日满秧水,涂田时排水烤田。60年代初,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要求大田基肥足,追肥速,看苗施用吊头肥等。在水浆管理上提出深水护苗,浅水发棵,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70年代前后,推广化肥深施,重视有机肥料的结合施用。早稻肥料在移栽后20天内施用完毕。70年代中后期,灰肥施用大为减少。在水浆管理上,前期以薄水为主。中期烤田以人踩田中不陷脚有细裂为准。要求四周开好避水沟,田中开好丰产沟。后期干干湿湿,活根到老,青秆黄熟。80年代后,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料减少,提倡青稻秆还田,以保护地力。1984年推广“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的配方施肥新技术。
除草技术 一般耘田2次、涂田2次。先耘横行、后耘直行。建国前,栽后半月第一次耘田。建国后推广双季稻。第一次耘田提前到栽后5至7天进行。20天内耘涂结束。70年代前后,曾提倡改田耙耘田为用手摸田。效果虽好但劳力强度过大,仍不能推广。水稻管理上岸后,通常要铲除田边杂草。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推广使用除草剂除草。
二、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4尺,沟宽1.5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2.5~3公斤。播种时间为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横条播。1968年,推广大麦撒播。1973年推广江苏唐桥春粮高产栽培新技术,畦宽8尺,沟窄6寸。沟深破塥,畦面公路形,以防积水。每亩播种量10~12.5公斤。用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灰肥盖籽。80年代初,麦种播种量减少到小麦4~5公斤,大麦6~7.5公斤。
肥料施用 50年代前,麦子播种,习惯于“放清子”(不施肥)。麦苗破土浇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后期贪青,病虫害严重。60年代,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穗肥巧的施肥原则。70年代改为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穗肥。采取年内攻、年外补的施肥方法。这样,也常出现年内及早春拔节。遭冻害而倒伏。80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提倡早施麦枪肥,促使低节位分蘖。
开沟排水 农民历来重视开沟排水。70年代提倡隔水沟与主沟破塥。每隔两畦一深沟,要求三沟配套,防积水,冬旱注意浇水护苗。在雨季做好清沟排水。
中耕压麦 传统习惯,大小麦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深锄,称“掏麦”。第二次浅锄,称“刨麦”。民间有“麦是麦亲家,越踏越生桠”的农谚,但农民很少把压麦当作管理中的一环。70年代,推广唐桥经验后,压麦技术在全县普遍应用,通常在麦苗为三叶时进行。晴天,土燥、苗大要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后泼浇人肥、氮肥或泥浆。并培土防冻害。
三、玉米、番薯
玉米 传统多采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1尺。六月下旬播种,七月初删苗定株、中耕培土各一次,施肥重前期,结果秆高蒲小产量低。解放后,推行合理密植,育苗移栽,适施苗肥,重施蒲肥,推广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及黑须期斩天花等技术。70年代,为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双行密植。
番薯 育苗,传统方法多选择山洞、灰坛自然育孵,60年代以来推广温床育苗。多将番薯放在塑料薄膜温床催芽,然后移种苗地,育长藤剪藤扦插。扦插成活后,习惯施用焦泥灰,藤长数尺即开始翻藤。1970年以来,改行苗期施氮肥,并推广翻藤为提藤。
第五节 肥料
一、农家肥料
民国时期至50年代,农家肥料是农作物主要肥料。它包括人粪尿、猪栏肥、牛栏肥、焦泥灰、塘泥、绿肥、地脚泥、垃圾等。
猪栏肥、牛栏肥多作基肥,也常用作水稻面肥、冬作物腊肥,也用于稻板麦盖子,以防杂草。
焦泥灰,多用于种麦、种玉米、种菜、扦番薯和水稻育秧。
塘泥,在冬季趁车水捕鱼时挖掘。分放麦行间冻酥,作腊肥,或晒燥后碾细作水稻育秧肥。
绿肥,除田间种植紫云英外,还有大麦、蚕豆、佛豆“压青”,割嫩树叶、青草头“摁田”。1961年推行紫云英增施磷肥。每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1962年开始稻田养萍,以萍肥田。1973年达5万余亩。1980年后停养,近年来普遍采用早稻“青稻草还田”作晚稻基肥。
二、化学肥料
民国17年(1928),始有少数农户购用德国产肥田粉(硫酸铵),但长期未能推广。解放后,化学肥料施用量逐年上升。种类有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复合化肥、微量元素肥料、生长刺激素、腐植酸铵等大类,100多个品种。1987年施用化肥37430吨(折合标准量)。
第六节 作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作物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大小麦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虱、稻象虫、蝗虫、卷叶虫、斑蟊等。
清咸丰三年(1854)七月,稻将熟,稻虱危害,一霎时稻立槁。谷实多耗。民国19年(1930),全县发生稻瘟病,稻谷仅收折半。24年发生稻虱,稻秆如灰,谷实如粉。1951年2655亩水稻受螟虫、稻象虫之害,减产7.75万公斤。1949~1959年,黑穗病连年发生。1954、1958、1973、1975、1977年赤霉病危害颇大。1968~1972年玉米、早晚稻均发生矮缩病。1955、1956、1965、1968年稻虱暴发。1972~1978年,晚稻后期连年受稻虱危害。1980年以来,稻瘟病成为山区低湿田的主要病害。1985年起,杂交稻连年发生纹枯病、小球菌核病,影响增产。
二、植保措施
民国16年(1927),省建设厅通令各县掘毁稻根,预防螟害。永康因防治螟患处置得宜,曾获省政府嘉许。
民国23年7月,县里曾设置植物病虫害陈列室,宣传防治病虫害。全年治虫分三期:3~6月春耕灌水,点诱蛾灯,采卵块,禁捕有益动物;7~10月,齐泥割稻,提倡翻耕,种春花;11月至次年2月掘毁稻根,芟除杂草。1950年5月成立县治虫指挥部,动员干部群众采摘螟卵、点灯诱蛾、防治螟虫。摘螟卵块549.97万块,诱杀螟蛾24万只,捕虫66万条。1953年冬季挖稻根6.80万亩,玉米根17.89万亩,铲田岸草19.91万亩,冬耕6700亩。60年代植保工作转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使用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氮等四大类20多种药物防治病虫。1959年建立县病虫观测站,掌握病虫预报,及时指导病虫防治。1971年各公社配备植保员,形成县、区、社三级植保网。1974年县病虫测报站在7个村建立病虫测报点,推广综合防治,落实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提高防治效果。1982年,各乡创办植保公司和配药站,开展防治技术咨询和农药供应服务。
第三章 林业
第一节 林业资源
一、森林
民国34年(1945),县内山地主要种植马尾松、杉、油桐。胸高直径0.17米的有232.35万株,0.33米的有116.18万株,资源数量在金属八县居第4位。
1951年,有森林面积56.62万亩,85%是马尾松,以小径级的中幼林为主。建国初期,一度采伐超量,再经大办钢铁、大办食堂、毁林开荒,至1965年,森林面积只剩25.03万亩,计蓄积11.54万立方米,覆盖率仅23.6%。1975年森林面积增至59.15万亩,蓄积31.31万立方米,覆盖率为41.1%。1985年森林面积53.80万亩,蓄积106.9万立方米。据1985年资源清查测算,全县连年总生长量为13.83万立方米。综合平均连年生产率为11.8%。每亩平均年生长量为0.2349立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内森林资源分布的特点是:树种单一,龄组结构不合理,林种比例失调,疏林面积大,混交林少。树种以马尾松占绝对优势,杉木仅占3.25万亩,阔叶树仅占0.40万亩;幼龄林占38.87万亩,近熟林仅占0.38万亩;用材林所占比重过大,而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所占比重偏小;疏林山占林业用地16.5%,而蓄积仅占总蓄积7%;林相简单,植被稀疏,造成生态失调,马尾松松毛虫危害普遍而严重。
二、树种
当地常见乔木有马尾松、杉木、木荷、黄檀、香樟、苦槠、甜槠、青冈栎、麻栎、锥栗、石栎、枫香、冬青、重阳木、柳树、柏木、女贞;经济果木有桑、茶、柑桔、杨梅、桃、李、杏、柿、梨、枇杷;珍稀树种有银杏、紫楠、金钱松、榧树、花榈木等。从外地引进的速生用材树种和四旁绿化树种有水杉、池杉、苦楝、泡桐、桉树、意大利杨、桤木、马褂木、火炬松、湿地松、广东青皮竹等。
在多种树种中,树龄较长的古木有:
千年以上的香樟12株(下丁2株,里木坦4株,凌宅1株,大路任3株,花川1株,方岩前山1株)。百年以上的香樟154株。百年以上的马尾松16株,1987年7月以前小告朱尚有1棵明永乐年间种植的松树,树高30米。百年以上的苦槠9株,灵岩寺前有一片300多年的苦槠林。平均胸径53厘米,最大胸径89厘米。树龄百年以上的枫香有19株,内7株胸径1米以上。
珍稀树种有:方岩长生塘岸2株千年古柏,树高20米,胸径分别为96厘米和81厘米,金川乡坑里村1株古柏,树龄已有六七百年,胸径近1米。中山乡箬岭下1株榧树,树龄千年以上,胸径1.39米,在树高3米处开始分枝,树冠最宽处13米,方岩乡柘岭口和新楼乡高寮有2株榧树,胸径分别为0.8米、0.46米。中山乡金坑村1株千年银杏,胸径1.28米,树高30多米,树高2米处分生两枝,大小相似,高低相近,滚圆笔直,直插云霄。广慈寺西侧1株樱花,树龄百年左右,粗0.28米,高7米,春天花开满树。石湖坑紫云殿前及新店乡后吴村,2株苏铁,俗称铁树。前者树龄已300年。抗日战争初期,在五峰书院前植下的一批泡桐,最大胸径0.86米,树高35米。
第二节 植树造林
一、采种
民国时期,大坟山沿村农民历来有采摘松果,培育松苗的习惯,县内马尾松树苗多数由他们供应。建国后每年都抓采种育苗。1957年前,全县采种量自给有余,每年都有外调。
1958年起,采种跟不上育苗,育苗跟不上造林。1963年缺种12万斤。1959年10月曾发动全民采种。1962年曾派员赴淳安采集马尾松种子1500公斤。1965年10月起,贯彻执行“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方针,发动群众,人人采种,队队育苗。70年代后,一批早年营造的马尾松陆续进入结果期,采种量逐渐增大,扭转松苗自给不足局面,1971年还调出马尾松籽2.5吨。调入种籽有:油茶7.5吨,柳杉20公斤,麻栗850公斤,喜树37.5公斤,山核桃350公斤。
县内现有马尾松林53.5万亩,可作采种的占36.5万亩,多集中分布于中部丘陵。松籽量多质好,是较为理想的马尾松采种基地。
马尾松种子,年产5吨以上,除自用和上调省种苗站外,还销售宁波、温州、开化、常山等地,远销福建、贵州、湖南、江西、陕西等省。1987年,被推荐为浙江省5个重点采种县之一。大坟山沿村的采种量占全县总量的50%左右,采种年收入可达4万多元。近年,林木长大,树冠升高,采种难度增加,化工增多。而种子收购价格上调不大,农民采种经济效益低影响采种积极性,采种量陆续下降。1984年收购6500公斤,1985年降为1150公斤。1987年仅收购400公斤。
由永康承担的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课题,已于1986年通过间段成果鉴定,在全国64个马尾松种源中,确认永康马尾松为优良种源。1980年建立的150亩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至今林木生长良好,开始有少量结果。
二、育苗
民国期间,县农业推广所育有少量苗木。35年(1946)育苗3亩,育成苗木8.30万株,计有白杨、悬铃木、女贞、油茶等树种。37年育苗16万株。
1954年有大坟山沿、山后卢两个私营林业合作所从事育苗工作,年产苗木440万株。1955年国家拨出专款委托育苗7.58亩,所产苗木无偿或低价分送给农民绿化造林。1958年前苗木基本上能满足绿化造林需要。1962年造林851万株,缺苗575万株。70年代后,国家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化肥、资金扶持育苗,苗木种类发展到20多个。
1984年,成立县林木种苗服务公司,负责种苗调拨供应和育苗技术指导。是年开始推广杉木冬播育苗和苗圃化学除草技术,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自育苗木基本上能满足绿化造林需要。
三、植树
民国29~36年仅造林457.5亩,远远抵不上森林的消耗。建国初期,农民分得山场,以私人造林为主。1951年全县尚遗留荒山11.37万亩。1953年造林4088亩,成活率在90%以上。树种有马尾松、杉木、锥栗、麻栎、板栗、乌桕等。
1955年后,山林折价入社,贯彻“社造社有、村造村有、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1956年3月造林22094亩,公路绿化92公里,河道两旁植树145公里,四旁绿化69万株,成活率在90%。
1958~1962年,山林归公社所有。1958年和1959年植树17万亩,成活率极低,直播营造的12万亩油茶、油桐所存无几。1959年底,环城公社在250块荒山上种茶叶、油茶、油桐、桔、毛竹、薪炭林和桑树等,少则数千亩,多则万余亩。由于质量差,又疏于管理,存者寥寥。1963年以后,推行以发展油桐、油茶、板栗等木本粮油为主。木本粮油与马尾松薪炭林并举,积极发展用材林、特产林和水土保持林的方针。1964年在绿化荒山同时,退耕还林45000亩。
1964~1967年,造林30.81万亩,平均每年7.7万亩,保存率较高。1962~1970年,累计造林40.83万亩,保存率70%,并完成26万亩疏林补植。这批营造的林木,大部分已进入中龄,成为当今永康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1973年曾在开展荒山造林的同时,四旁植树1187万株。1979~1987年荒山造林和四旁绿化均有进展。
四、基地建设
1972年起,开始林业基地建设。1979年9月,杉木、油桐、油茶、乌桕、毛竹,集中连片种植。组织专业队进行抚育管理。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每年秋季,按基地建设标准进行验收,符合标准的发给补助费。
1972~1983年,平均每年基地造林3971亩。1986年,县人民政府把发展杉木速生丰产林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987年7月总结大陈、石雅两村在自留山划分到户后发展联户造林的试点经验,在全县推广试行。至年底,全县有基地林50821亩。其中杉木37571亩,毛竹2031亩,油茶5660亩,油桐纯林4799亩,乌桕341亩。这些基地林木长势普遍良好,早些年营造的杉木,大部分已进入间伐期。
五、林木抚育
60年代前营造的马尾松林,基本上行一锄法造林,栽后一直没有进行其他抚育作业。60年代营造的,普遍行双株密植,初植密度每亩达800株以上。70年代后营造的杉木速生丰产林,由于延误了间伐时机,造成许多林木被压,大量枝条枯死,林冠急剧上升,影响成材。
1985和1986年,主管部门连续两次下达关于做好马尾松抚育间伐工作的通知,还从木材采伐指标中拨出专项指标,用于8000亩杉木林的抚育间伐,并组织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抚育间伐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使抚育间伐科学地、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节 森林保护
一、护林法规和措施
林木历来受法律保护,民间普遍立禁山公约,有效地保护风景林、常产林和私有林。民国34~38年(1945~1949),珠山、仙义、六安、九安、桐城、达德、历城、崇道、历山、石鹤、桐源、合德、邑东、永安等乡曾先后成立林业协会或森林保护协会,订立护林公约共同护林。
建国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加强绿化造林成果的保护。1950年各区、乡、村均分别成立护林机构,发动村民拟订护林公约,严禁滥伐偷盗和放火烧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屡次颁发布告,下发文件封山育林,护林防火,禁止盲目开荒,并加强木材市场管理。
1980年以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大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3年林业局成立林政股,专事森林资源管理。当年实行竹木凭证限额采伐制度。1985年开始,封山育林单位与县林业主管部门签订封山育林合同。经过验收,符合规定标准的每年每亩由省补助0.25元。全县符合要求的封育面积,1985年为18431亩,1987年为83848亩。1986~1987年各乡镇陆续恢复乡村两级林政组织,建立林管会。配备护林员,划分责任区,建立护林责任制。1987年全县统一制订了《林木采伐实施办法》和《林技员验收号印守则》,使林木采伐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并成立林业派出所,专司打击破坏森林的犯罪活动。
二、病虫害防治
森林害虫有松毛虫、松梢螟和杉梢小卷蛾等。后两种,有虫未成灾,未构成威胁。危害最严重的是马尾松松毛虫。清末及民国时期,在柏岩、雅吕一带曾出现松毛虫,但未蔓延扩大。1953年4月在壶坑洞乡长岗及来龙头发现虫害,到8月蔓延扩大到临近山头。1954年虫情进一步发展,蔓延到6个区40多个乡,受害面积达5万亩。此后,松毛虫呈周期性大暴发。60年代的暴发周期为6~8年,70年代缩短到4~5年,80年代进一步缩短到2~3年。防治松毛虫的办法有:人工捕捉、药械防治、飞机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50年代主要以人工捕捉为主,药械防治为辅。60年代则药械防治与人工捕捉相结合。发动群众有虫除虫,有茧摘茧,有卵采卵。药物防治以541烟雾剂和六六六粉喷雾为主。70年代全面推行化学防治。除烟雾剂和六六六粉外,还有滴滴涕、敌敌畏、敌百虫、双敌油剂、敌蚂合剂等。80年代淘汰长效高残毒有机氯农药,广泛采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杀虫剂。1983年12月,成立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为适应林业生产责任制落实后,群众治虫难的新情况,森防站开始摸索“有偿服务,承包治虫”的新路子,这样,既方便农户,又降低防治成本,已在全县普遍推广。
县内化学防治机械有3NF—4型弥雾机16台,3Y—35型喷烟机1台,在松毛虫暴发时,仅靠这些机械远不能应付,还曾多次聘用飞机防治。防治乡镇有:1972年李店、崇道;1983年舟山、俞溪头、前仓、新楼、;1985年芝英、俞溪头、岩后、石柱、油川、金川、西溪、胡库、古山、桥下、四路;1987年方岩、岩后、八字墙、柏岩、古山等。
70年代后,生物防治法控制松毛虫逐渐兴起。1974年首次大面积运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
1975~1977年曾建有赤眼蜂繁蜂站1所,利用赤眼蜂防治过1.10万亩林地,生物防治成本低,无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但效果不够稳定,技术要求较高,群众不易接受。80年代后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1985年4月在前仓、堰头、雅吕等乡释放白僵菌5吨,防治面积10000亩;11月还在李店乡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100千克防治面积200亩。1987年4月在八字墙乡店园、金杜释放白僵菌405公斤,防治面积810亩。
森林病害主要有毛竹枯梢病及杉木黄花病、炭疽病。1978年毛竹枯梢病发病2000亩,杉木病害1500亩;1980年毛竹枯梢病1万亩,杉木病害5000亩。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办法尚在探索中。
三、植物检疫
森林植物检疫始于1983年,由一位森防干部兼管负责。1983年12月,建立永康县森林植物检疫站。1985年上半年,森检站组织4名林业干部和6名林技员,在全县花圃苗圃进行产地检疫,并进行毛竹枯梢病、枣疯病等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1986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森林植物蚧壳虫采集记载,并由市森检站组织鉴定,编制蚧壳虫记录。
四、森林防火
建国初期,由于领导重视,措施落实,群众自觉,山林火灾极少发生。
1960年后三年困难时期,盲目烧山开垦,造成山林火灾不断,1960年春,富山公社仅2月份就连续发生山火10次,烧毁松木2.23万余株,毛竹0.36万株,1961年1季度全县(含武义部分)发生山林火灾35次,烧毁面积6742亩,焚毁大小林木68万多株,1960年6月,县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各公社成立指挥部。大队、生产队建立小组,边界地区建立联防组织,确定专人负责,划分地段,制订公约,具体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凡生产性用火必须经公社审查批准报县备案,组织好劳力,开好防火线,备好灭火工具,做到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自1963年起,森林火灾有所下降。
1983年后,大部分山林作为自留山划分给社员经营,林火急剧增加,1984和1985两年都发生10次。1986年春,由于天气高温干旱,火灾次数猛增到35次,受灾面积达1194亩。1987年,广泛开展防火宣传,注意防火组织和制度的落实,火灾次数和损失有所下降。12月17日再次成立永康县护林防火委员会,各乡建立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山林较多的村建立义务扑火队。同时实行护林防火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以森林火灾过火面积不超过本辖区面积的千分之二为任期目标,一级抓一级,明确职责。
第四章 养殖业
第一节 家畜
一、猪
农村有“三年不养猪,田头薄厘稀”之谚语。农户都喜养猪。民国22年(1933)有猪6万头,人均0.1头。1954年有猪11.52万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由于在农村购了过头粮,1955年生猪饲养量下降到7.46万头。纠正后,1957年回升到13.39万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减产,养猪锐减。贯彻执行“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后,采取精饲料奖售措施,并落实了饲料地,1964年,生猪饲养量回升到21.48万头,户均2.7头。“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三级办场、队队办场”,全县办猪场285个。1972年,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葛塘下大队,户均7.46头,人均1.8头。1975年后粮食遭灾减产。1977年下降到26.86万头。1978年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农户多养猪。1979~1985年平均饲养量为35.53万头。其中1980年,高达38.92万头,户均3.6头,亩均1.28头。1986年,有养猪大户751户。近年来,由于农民致富门路增多,养猪经济收入较低。1987年饲养量降到31.42万头。
猪种,原以饲养乌猪(分双背猪和单背猪)为主。乌猪,具有耐粗料、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等优点。但生长缓慢,肉质粗。民国9年前后,中山、四路等地从东阳引进“两头乌”,与永康乌猪进行杂交,育成“永康大花猪”。这种猪,脚梗硬、嘴巴短、双背、皮薄耳大、肉质鲜嫩,宜做火腿,平均每胎产12.7头。饲养7个月,体重60公斤左右。此外,新店、石柱、前仓等地还饲养缙云小溪乌猪。1955年县农场引进中型约克。1961年引进盘克夏。1962年县食品公司引进长白种猪,并建立配种站。1971年从吉林引进盘克夏和吉林黑猪。1976~1978年,推广“公猪纯种化、母猪本地化、肉猪一代杂交化”的养猪新体系,先后共引进苏白、长白、大约克等猪55头,两头乌种猪400余头。在杂交改良过程中,苏白、长白、大约克的一代杂交猪,因架子大、生长快、耐粗料、抗病力强,宜养大猪,为农村养户所欢迎。1978年,县农科所建立“两头乌”猪种繁殖基地。1983年,芝英食品站和县良种场又引进瘦肉型“杜洛克”猪种3头。1986年,建立花街、唐先2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1987年引进更新种猪9头,加速瘦肉型猪饲养量发展。
二、牛
耕牛 民国21年有8800头,县内销8400头,外销义乌、金华、无锡400头。36年有水牛7316头,黄牛5496头。1949年有耕牛16000头。土地改革后鼓励农民养耕牛,禁止随便出卖和私自屠宰耕牛。1951年存栏19059头,1952年,被列为全省“爱国护畜重点县”之一。1953年增至20564头。1955年存栏17551头。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耕牛折价入社,饲养量保持稳定。1958年刮起“共产风”,年终存栏14935头,比1957年减少2394头。1960年回升到15205头。1965年,对私人养牛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打击,1969年减少到12209头。随着耕作制度改变,双季稻面积扩大,耕牛结构起了变化,水牛增加,黄牛减少。水牛占耕牛总数,50年代占34%,60年代增至44%。70年代开始,手扶拖拉机增多,耕牛存栏数不断下降。1979年降至10356头,其中水牛占87.2%。1982年,手扶拖拉机剧增,耕牛饲养量再度下降。1983年,全县出现养牛专业户24户,重点户478户,年末存栏9181头。至1987年,全县耕牛下降到4265头。
奶牛 1956年,城关镇徐瑞涛等6人创办永康县合作牛奶场,用土黄牛产鲜奶。1958年用荷兰种公牛与本地种黄牛杂交,首次实现杂交奶牛产乳。同年,枫坑口村购入杂交奶牛1头,另租用土黄牛10头,开办奶牛场,1961年停办。1962年,永康县合作牛奶场与县食品公司合并,称县牛奶场,并将原合作牛奶场的奶牛逐年淘汰,从衢县、金华、杭州等地采购奶牛10头,设场于东库山背。1978年,枫坑口村从温州、黄岩等地购进奶牛8头,再次建场;半年后场散牛卖。1980年,仅存县牛奶场奶牛6头。1983年,奶牛在私户中发展,芝英、儒堂头、枫林、云山、溪口、倪宅等村出现户办牛奶场。1984年,全县有奶牛39头,年产鲜乳138吨。由于乳品加工厂未跟上,1985年减少到26头,至1987年,只存6头。
三、羊
山羊 民间历来有饲养山羊传统,民国36年(1947)全县有山羊8879只。1949年,年终存栏5200只。1962年,达43900只,枫林大队,户均2.4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终存栏数逐年下降,1968年仅存4200只。1979年后,饲养量回升。近年来,由于山林承包到户,出现新的矛盾,饲养量趋于下降,1987年,仅存栏8900只。
绵羊 1957年,从湖州引进湖羊100只。又从海宁、杭州、河北承德等地引进绵羊1073只,在八字墙、雅吕、棠溪、四路、新店、李店、苏溪等14个公社、34个大队饲养繁殖。由于地域环境不适应以及绵羊寄生虫病严重,经济效益差,1981年已绝种。
奶山羊 1963年从山东引进4只,1975年又从临海引进78只,在金川、八字墙、岩后、柏岩等社队饲养繁殖,杂交改良,1980年,发展到138只,后因羊乳销售不佳,而饲养绝迹。
四、兔
民国时期,只有少数户养兔,以供观赏。1949年,仅300只,1957年,发展到2万只。由于兔毛收入较好,1961年,发展到6.8万只。品种有本地兔、力克斯兔、青紫兰皮用兔等。1964年后,家庭副业受限制,饲养量锐减至1300只。70年代,先后从嘉兴、平湖、吴兴等地引进长毛兔,在苏溪、前仓、清溪、新楼、芝英等社队推广饲养。1978年,采取扶持措施,补助山区养兔粮食10万斤。1980年,开展长毛兔生产运动季,养兔量剧增。1981年,达到13.44万只,并确定前仓、石柱、俞溪头、苏溪、雅湖、八字墙等8个公社为养兔生产基地,兔毛收购量近2万公斤。永康被列为浙江省长毛兔生产基地县之一。1982年,兔毛滞销,价格下跌,生产急剧下降。1983年仅存2.47万只。1984年,与上海签订兔毛产销合同后,饲养量回升,至1985年,达到12万只。1987年又降至7.5万只。
第二节 家禽
一、饲养状况
永康灰鹅 雅名舒雁。明嘉泰年间已在民间普遍饲养。至民国时,户养少则几只、几十只,多达百余只。1949年全县有灰鹅1.84万只,1955年达2.58万只。1978年后,运销广州和港澳地区,饲养量大增,1984年达65万只。1985年有饲养重点乡24个,养鹅娘大户20户,年饲养量为70万只。1987年,达85万只。
鸡 民国21年(1932)8万只。1949年52.12万只。1957年达73.41万只。1958年由于“大办牧场”和饲料紧缺、疫病流行等原因,全年饲养量仅为20万只。1960~1980年,饲养量徘徊于四五十万只之间。1982年出现一批养鸡重点户、专业户。1983年,有专业户86户,户均养鸡337只,1984年全县养鸡64.47万只。200只以上专业户有272户。1985年饲养量为100万只。1987年101万只。
种鸡,有本地鸡,属仙居鸡群体中一个类型,鸡体小型,觅食能力强,毛色分黄、花、白、黑、麻几种,以黄色为多,肉质鲜美,属肉蛋兼用型鸡种。1959年引进白克蛋鸡2000只。1962年,引进北京来航鸡2000只,1983年城关镇周塘村王新喜等7户开始专业饲养蛋肉鸡0.35万只,并陆续向外地引进红育、江—13、浙黄、罗斯、星波罗、S220、希塞斯等5万多只。1984年,县举办养鸡训练班3次,培训学员748人,并分别到松江、萧山、杭州等地引进蛋、肉良种商品鸡罗斯4.2万只、星波罗5500只、红波罗父母代种鸡2200只、新浦东父母代A、B、C、D四系配套种鸡2800只、罗斯父母代种蛋5500只。同年,县畜禽服务公司种鸡场饲养红波罗父母代种鸡2200只,1985年引进良种鸡5500只,1987年又引进依萨、黑佩科等良种鸡2.37万只。
鸭 民国21年,全县养鸭1万只,1949年为8.74万只,1950年10万只,1956年达15万只。1957年开始受左的影响,饲养量下降,至1963年仅有1.34万只。1978年后,饲养量逐年上升,1984年有专业户319户,平均养鸭383只,共计15.4万只,1985年鸭蛋价格降低,影响养户效益,饲养量下降到9.6万只。1987年回升到12万只。种鸭,以麻鸭为主,这种鸭成熟早、产蛋多、觅食强、饲料省,深受养户欢迎。1956年和1974年曾相继引进数万只北京鸭。此鸭具有适应性强,毛色洁白,肉质鲜嫩,生长快等优点,也颇受养户喜爱。
二、孵化
清光绪年间,仙居人名大通,率先在高镇创办孵坊,用缸火孵苗鸡,大得其利,曾占高镇大半土地。民国初年,大通撤返仙居,华村华德曹继办。此后,田桥、水碓头、下里溪、古塘里、下徐店、芝英等地亦相继开办孵坊。孵化时间,每年惊蛰至端阳,年孵8趟。苗禽销往武义、金华、东阳、松阳、遂昌等县。建国后,孵坊有所发展。1958年归集体经营,孵坊8个,年产苗禽42.5万只。1965年,发展到16个,年产苗禽91.12万只。1973年,孵坊达到32个,年产苗禽476.5万只。1974年,半自动式电孵坊在石柱公社建成投产,有孵化箱24只。1976年,县食品公司建成自动式电孵坊,有孵化箱4只。1982年后,公有孵坊由私人承包经营。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农科所建办现代化全自动式电孵坊,可常年孵化苗禽,年产苗禽100万只。1985年,全县有孵坊28个,年产苗禽198万只,远销江西、杭州、上海等地。
第三节 蜜蜂
民国时期,在县城、古山、桥下等地有少数户从事养蜂,但多为“土蜂”。1949年,全县有土蜂5200箱。1953年,县良种场职工章春荣从兰溪引进意大利蜂10箱。接着,城关西津村柯德杨、桥下朱世东等相继引进意大利蜂多箱,逐年繁殖扩展。1958年,私有蜂折价入社,养蜂人员定额计酬。1960年遭受蜂蟒虫危害,养蜂锐减。1961年仅存932箱。“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外出放蜂。1977年有3696箱。1979年升到7764箱,有国营、集体蜂场64个。1980年达到1.1万多箱,集体蜂场增加到109个,养蜂人员发展到616人,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后,1984年达到2.1万多箱,年产蜂蜜1045吨。1987年,养蜂24571箱,年产蜂蜜1292吨,有养蜂专业户628户。
第四节 水产
解放初期,有江溪水域25318亩。山塘水面18436.6亩。嗣后,陆续兴建水库和整修山塘,水域面积增加。1987年,全县有渔业水域5.27万亩,其中可养鱼水域4.13万亩。这些水域分布比较均匀。山塘占56%;各类水库占44%。适宜鱼类的生长期有8个月。
较主要的水产动物有66种。其中鱼类51种,其他水生动物15种。在鱼类中,鲢、镛鱼是主要养殖鱼类。青鱼(俗称乌子)和鲤鱼是搭养鱼。草鱼,主养于山塘。鳊、团头鲂、红荷包鲤、兴国红鲤、东北银鲫、异育银鲫、日本白鲫、胡子鲶、罗非鱼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养殖品种。金鱼为家庭观赏鱼类。栖息于江溪池塘的野杂鱼类有鲫、鲶、乌鳢、黄鳝、泥鳅、麦穗鱼、溪斑鱼等。
主要的水生经济植物有莲藕、菱角、荸荠、茭白;水生饲料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革命草、细绿萍等。
一、鱼苗鱼种
历史上以养殖鲤鱼为主。清道光廿二年(1842)始有弓塘村村民到诸暨贩运鲢鳙鱼种,后又去杭州运回夏花,培育成鱼种再出售。接着长塘头村民相继仿效,并引起竞争纠纷。清咸丰十年(1860)经金华府裁决:弓塘村的经营范围可以从鱼苗、夏花直到鱼种销售,而长塘头等村只能经营鱼种销售。从此两村以鱼苗种为主要副业,村民们在冬春两季肩挑鱼篓,奔波于杭州、义乌及永康、缙云等地,最多时有鱼篓100多副,年销售量30万尾。
1955年人民政府组织各乡渔(农)民统一到长江采购鱼苗,当年采购26大篓,计520万尾,先后在梅陇村、黄塘坑村开挖简易鱼塘,每年约培育家鱼鱼种30~40万尾。1958年4月成立鱼种产销委员会,当年培育夏花60余万尾,并在环城、石柱、芝英、龙山、象珠、倪宅各区相继建立鱼种场,鱼种销售量达70余万尾。1959~1964年以县水产场为主组建长江鱼苗采购队,每年采购鱼苗3000万尾,出塘夏花100万尾,销售鱼种50~80万尾。
1962年在龙山区鱼种场试验鲢鱼人工繁殖,获得鱼苗10万余尾。1965~1970年,县水产场鲢、鳙、草三大家鱼人工繁殖相继试验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600余万尾,鱼种年放养量100余万尾,县内鱼苗种基本自给。1981年鱼苗产量突破千万尾大关,鱼种放养达200余万尾。1982~1985年鱼苗年产量均在1500万尾以上。1987年达4340万尾余。
二、成鱼
建国前,永康仅有一些门前塘放养鳙、鲢鱼,亩产很低。1949年养殖产量仅170吨。1957年,产量达416吨,为1949年的2.3倍。1958年,县鱼种产销委员会在油川乡西卢村搞万斤塘高产试验,在四路乡下宅口村搞鱼畜联养的高产示范。这两个点虽对全县山塘养鱼起了一点示范作用,但由于得不偿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群众养鱼积极性。1956~1966年,全县养鱼产量徘徊在500吨左右。“文化大革命”,水产养殖业遭到严重摧残,1970年,全县山塘水库的养殖产量,仅有555吨。
1971年,全县有102口山塘搞了人工割草精养的试验,平均亩产达100余公斤。田畈林村亩产达200公斤。黄坟水库1973~1975年3年中平均亩产24公斤。至1974年同类型试点达239个,全县总产量达600余吨,1982年有95%山塘水库落实了承包责任制,并逐步从粗养转为精养。太平水库1982年产量达68吨。1987年全县养鱼总产量达1151吨。
稻田养鱼 起始于民国年间。1958年前,全县有1000余亩稻田养鱼,亩产10公斤左右,后因耕作制度改变,逐渐消失。1983年全省稻田养鱼会议后,恢复稻田养鱼,长塘头村利用稻田培育鱼种获得好收成。至1987年全县稻田养鱼163亩,产量2吨。
网箱养鱼 1981年太平水库搞了200平方米的网箱,进行培育鱼种试
验。1987年全县网箱养鱼面积达2000平方米。商品鱼最高亩产5000公斤以上。
三、特种水产养殖
1983年以来,不少农户从事甲鱼、珍珠、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陆续获得成功,收到较好效益。
甲鱼养殖 1983年,八字墙乡农户从上海引进“华东一号”甲鱼进行试养。1985年,全县有12个农户从事甲鱼生产,养殖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1986年,14个养甲鱼户共孵化幼鳖4000余只,养甲鱼取得阶段性成功,被列入市级“星火”计划。1987年以养鳖专业户为基础,全县建立5个养鳖场,共孵出小鳖6125只,面积扩大到8571平方米,养殖19230只。
珍珠养殖 1984年开始从武义等县引入珍珠养殖。1987年养殖500亩以上。1987年有养殖户100余户,面积1200余亩,插珠三角蚌8万只,鸡冠蚌35万只。自繁小蚌400万只,产珠200公斤。
四、品种引进
据旧志记载,明清时,县内已有松、白、青、鲤、鲫等鱼出产。清道光廿二年开始从诸暨引进鲢、鳙鱼苗。
1965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试站引进红荷包鲤鱼200尾。1966年繁殖成功。此鱼原产江西省婺源县,色泽鲜红,肉多刺少,味道鲜美,生产率较本地鲤高25%,封建王朝曾作“贡品”。
1971年县水产养殖试验场从金华双龙鱼种场引进团头鲂和鳊鱼3000尾。此鱼原产武昌,体形侧扁,生长快,无病害,现已成为养殖主要品种。
1981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业试验站引进罗非鱼。此鱼原产非洲,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当年试验,亩产千斤。越冬试验成功,全县年养殖3万尾以上。
1982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县湖海塘鱼场引进日本白鲫200尾。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高1倍以上。已繁殖成功。
1984年,县科委、县水电局、县水产场联合从中国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省湘阳县鱼场引进异育银鲫、兴国红鲤、杂交鲤等三个新品种,正在探索生长繁殖规律。
1985年,童宅乡专业户从义乌县引进草胡子鲶。此鱼原产埃及,生长快,肉味美。1986年6月繁殖成功。就全县而言,1985年3月以后,全县鱼苗从基本自给转为供不应求,外出广东、江苏等地采购鱼苗4000万余尾,当年夏花销售量在2879万尾以上,鱼种放养量达458万尾以上。从60年代至1987年全县已从外地引进新品种9种。其中红荷包鲤鱼、日本白鲫、罗非鱼等已成为群众喜爱的养殖鱼种。
五、捕捞
全县捕捞鱼具共有20余种。
江溪中常见撒网和油丝网捕捞野生鱼类。大雨之后可见板罾捕鱼。1956年前,全县约有鹭鸶100余只,现已淘汰舍弃。各类鱼钩、卡、顿钩、笼、篮、〓、叉是钓捕各种鱼类、黄鳝、泥鳅、春虾、甲鱼、螺蛳等的家常小型鱼具。山塘捕鱼的主要网具是百袋网,俗称大淋。一般每片长20米,高5~6米。数片百袋网连接,并与撒网、油丝网配合,可在水深15米的小水域捕捞。1968年,太平水库用栏网、三层刺网及定置张网组成大型赶、拦、刺、张联合网具,辅以音响、白板等赶鱼手段,在千亩以上水库,一次渔获量达数万公斤。1973年,县水产场牵头,由兼业捕捞渔民12人组成县捕捞队,专为水库捕捞。1980年后网具不断改进。1983年,太平水库进行定置网、增设保险网、捕回头鱼、赶鱼等4项改革,使捕捞量从3万公斤猛增到6.8万公斤。
六、渔政管理
历史上,向无渔政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始由实业科管理,主要靠乡规民约之约束。在县城南溪华溪地段有放生池数个,对繁殖保护鱼类不无裨益。
建国后,1949~1973年,渔政由县农林水利局管理,1973年开始,由县水利电力局管理,1981年在局内专设水产股,1984年改称水产管理站,专司渔政。
渔政管理部门还专门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每年制定全县的鱼种价格,相应规定县、区、乡(镇)鱼种场放养鱼种的范围,并不定期地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至1987年底止,受训学员已达208人次。
第五节 疫病防治
一、畜禽疫病防治
建国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牛炭疽等烈性传染病危害严重。建国后,重视防疫注射,畜禽疫病逐步得到控制,但仍有发生。1951~1987年间有6年发生猪瘟,发病1794头。1952年猪丹毒流行,死猪1500头。1953年发生猪肺炎,死猪1000头。1967年发生感染性胃肠炎,发病73头。1971年发生猪钩端螺体病120头,死猪10头。1979~1981年连年发生猪瘟,涉及3个区9个公社,扑杀深埋病猪741头,到1984年基本得到控制。1955~1957年连续发生牛炭疽,死牛7头。1959、1976两年发生水牛恶几个年份鱼产量
性卡他热病,死牛2头。1967年发生牛大叶性肺炎,发病6头,死亡2头。1981年,发生耕牛狂犬病,死亡1头。1985年发生兔瘟,死亡80只。鸡新成疫、鸭瘟、鹅瘟、禽出败,历年均有发生,1985年尤为严重,死亡率占饲养量的30%以上。
1953年,设立县畜牧兽医站。1960年建立公社兽医站14个,兽医保健室147个。1964年,6个区均建立畜牧兽医站。1971年41个公社也都建立畜牧兽医站。1975年,实行畜牧合作医疗制度,每个大队设兽医防治员,共87人。
1952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开展普防。至1987年,平均预防密度达95%。1975年,41个公社相继开办兽药厂和剂药室,推广中草药防治畜禽疫病。1976年,用中草药防治病猪2.4万头。病牛700头,降低药费3.5万元。1979年,中兽医经验交流会整理出畜禽病例46个,155个验方,其中中草药单方26个,1985年后,中兽医的技术应用取其精华,向中西结合的方向发展。
1985年8月,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实行收购检疫、宰前检验、出境检验、市场交易检疫。1987年,检验肉猪10.7万头。肉牛132头,把好食品卫生关。
二、鱼类疫病防治
危害鱼类养殖的疫病,除侵袭性(寄生虫)鱼病外,主要是传染性鱼病。
1965年,在黄坟水库发现指环虫,因水面较大,未采取防治措施。1968年,前仓乡宅树下村发现草鱼肠炎。经县水产场采用大蒜、十滴水、食盐等药物治疗,基本痊愈。1971年,随着草鱼人工精养的开展,烈桥、李店、油川、桥下、石柱、清溪等乡普遍发现草鱼肠炎、烂鳃、赤皮等传染性鱼病,分别用磺胺胍、地锦草、十滴水、大蒜头、漂白粉等药物防治,控制病情蔓延。1982年县水产场东库分场发现草鱼出血病,除继续使用上述药物外,又用生石灰、四合剂等防治。虽能控制病情,但无法治愈。1985年后,县水电局采用草鱼灭活疫苗预防注射,才有效控制发病。至今,草鱼出血病和“三炎”仍是水产养殖的严重病害。
第五章 土特产
第一节 果瓜
柑桔 南宋文献中已有方岩桔记载。方岩桔品种为朱红,果型较小,色鲜红,初摘酸味较强,贮后味转甜,是树势强,适应性广的土种。民国4年(1915)春连续大雪,冻害达一个月之久,桔树冻死所剩无几。民国22年,永康产桔5000担,产量在省内仅次于黄岩和衢县,民国26年“白蚰”(即吹绵蚧)危害,产量锐减。1949年全县桔园200亩,产量72吨。此后,年有恢复。1958年产量285吨,国家收购234吨,但随后刮来“五风”,桔树无代价归集体所有,生产下降,国家收购中断达11年之久。1968年引进温州蜜柑、宫川椪柑等品种,先后在独松、先盆、葩陌、桐坑等桔区种植,随后不断扩大种植面。1975年达2197亩,产量增至463吨。1977年1~2月连续降雪、严寒冰冻,全县60%桔树被冻伤或冻死,当年收购量降至32吨。1978年产量恢复到498吨。1982年后落实承包责任制,政府对发展柑桔实行补贴。全县形成种桔热潮,主要分布方岩、古山、芝英、溪岸、唐先、永祥、珠山、舟山等乡镇。1983年桔园面积12878亩,产量3000吨。1987年柑桔面积达32289亩,总产达7776吨。
桃 民国时期,永康常年产桃300吨。李店乡杨官村民国25年从奉化引入的白洋桃,具有皮薄肉厚、白里透红、汁多味甜、耐贮运等特点,单果重150~200克,6月下旬成熟,50年代中期,曾发展到5000多株,总产达50多吨,畅销于县内,并运销金华、武义、杭州、上海、福建等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桃园盲目发展,全县41个乡(镇)有310个大队建有桃园。1972年面积达2700亩,总产达2026吨。品种有端午桃、白花桃、苋菜桃、白凤、一点红、玉露等,一时产量过盛又难贮运,到1980年面积缩减到716亩,总产538吨。1981年杨官桃仅剩30亩。此后,引进发展加工品种黄桃,其他桃也得到发展。1985年桃园面积3757亩,其中黄桃面积达500亩,杨官桃70亩。1987年全县桃园面积8873亩。
柿 主要产于新楼乡方山口、凌宅、上丁、下丁等村,称方山柿。方山柿有牛奶柿、大柿、小柿(丁香柿),毛狸曲四个品种,以大柿和小柿最著名,色泽橙黄、鲜艳,果浆丰满甘醇。大柿,皮薄如纸,软而无渣,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柿饼。小柿,果小如枣,无核,宜加工柿花,常年供应。柿花肉色透明,香甜可口,是一种补血、活血的营养品。柿树寿命长,采摘周期长的可达120年,最高株产可达400公斤,建国后仍沿袭过去习惯,仅限老区裁培,1973年最高年产87吨。1985年总面积47亩,1640株,总产48吨。1987年总面积扩大到263亩。
杨梅 主要产地在永祥乡拱瑞下村,宋代已很出名,品种分白梅、红梅、紫梅三种,紫梅是梅中珍品,最高年产曾达200多吨,但长期来仅限于老区内自然更新,1984年正式列入生产发展规划。1985年已发展到476亩,总产达10吨。1987年扩大到1440亩。
枇杷 主要产于珠山乡峡源坑一带,峡源枇杷果皮金黄、皮薄肉厚、汁多、酸甜可口,特别是箬青坑、岩洞前的枇杷果型大、单核、核小、果肉占总重量的40%。历史上曾兴旺过一时,最高年产曾达250吨。当时主要销售婺、温两地。民国时期,常年产枇杷180吨,销往义乌、东阳等县达50吨。省内产量位于黄岩、杭县之后,居第三位。60年代曾收购30多吨运销温州。其后由于放任自流缺乏更新而衰败。落实承包责任制后,县内各地有新的发展。1985年全县总面积619亩。1987年扩大到1653亩。
梨 历史上柘坑肖梨曾名噪一时。全县各地有零星栽培,管理粗放。1949年总产量为44吨。1961年原“金华专署桐琴果园苗圃”的一部分,划归永康管辖,建立“永康县果园”。当时有梨园1060亩,品种以菊水、黄蜜为主,菊水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石细胞少,品质上等,颇受港胞欢迎。从1961年开始发展,1963年总产511吨,1980年高达2053吨,分布全县39个乡(镇)。1985年总面积3973亩,总产1204吨。
葡萄 一直作庭院零星栽培。品种均系土种。1982年从上虞、杭州引进北醇、甲州三尺及金皇后三个品种,在童宅乡建园试种。1983年唐先乡组织专业户从上虞县庙前大队引进新品种2.1万株,种植120亩。1984年,八字墙、城关等乡(镇)又有发展。品种有巨峰、红富士、先锋、黑沃林,唐先镇面积、质量都居全县首位。1987年全县总面积317亩,产量18吨。
李 俗称麦李。后塘弄村李树满山遍野,植李已有300多年历史。品种为朱李。皮红艳、肉嫩黄、味甜,多用根蘖作无性繁殖,以保持品种特性。民国时期,永康常年产李2250吨,省内仅次于诸暨而居第二位,合作化时,李树归社,管理不当,损失了一批,后又毁果种粮,砍去一批,年产量一度只剩几十吨。近年来,引进红心李、桃李等品种。1985年恢复发展到1832亩,共91600株。1986年产量60吨。
枣 主要产地在清溪乡官川村,石柱镇下里溪村和云山乡白垤里村。相传,官川村的牛背陇大枣,东汉时已有栽培。这种枣果大、色白、皮薄、肉厚、汁少,质松脆,味鲜甜,并以核中有双个枣仁而驰名。1956年尚存丰产枣树1万多株,以后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大枣生产受到影响。1961年全县产量只有12吨。1966年石柱乡下里溪村,从山东引进金丝小枣12000株。国家在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1977年开始结果。当年产枣7.5吨。1983年枣园划片承包到户。1985年全县有枣园96亩。其中金丝小枣6000株。
苹果 1974年从山东引进国光、金帅、红玉等品种,苹果苗45000株。在八字墙、花川、花街等乡种植。1980年收获63吨。但因气候不适,结成的苹果质硬味酸。1987年面积129亩。产量18吨。
西瓜 花川乡寺口方村一带由于壤土、沙壤土磷钾含量高,通透性好,所产西瓜果型美观、果表光洁淡绿、果皮薄、果肉玫瑰红、汁多味甜、籽少品质佳,60年代就曾远销杭州、丽水、温州等地,成为市场上畅销货。全村110户均种西瓜,久种不衰。1985年全村种植150亩,总产量550吨。近年来,引进浙蜜一号、蜜宝、新澄一号等西瓜良种,全县种植面积扩大。1985年达2700亩,1987年扩大到3996亩。
第二节 蔬菜
县内常见的蔬菜有萝卜、九头芥、三月青、四月白、长梗白菜、油冬菜、乌菜、菠菜、芹菜、苋菜、菊花菜、黄芽菜、甘兰、花菜、莴苣、苦荬、胡萝卜、地瓜、芋艿、生姜、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甜椒、黄瓜、苦瓜、南瓜、冬瓜、丝瓜、葫芦蒲、豇豆、四季豆、毛豆、蚕豆、豌豆、刀豆、大蒜、葱、洋葱、韭菜、荸荠、藕、茭白、竹笋、食用菌、黄花菜等。其中萝卜、九头芥、生姜、荸荠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多,质量上乘。近年来茭白、食用菌,黄花菜的发展较快。
萝卜 种植面积广,质量好,可供人生吃,可做成各种鲜美菜肴吃,农家历来有加工成什景菜、萝卜鲞、萝卜丝、萝卜干、萝卜钱等干制品传统,以供常年食用。萝卜还是养猪的主要青饲料之一,民国22年(1933)全县种植3500亩,产量3500吨。近年来,年种植3万亩左右,年产15万吨。
九头芥 田头地角、自留地种植普遍,是县内传统腌制腌菜(俗名菜生),加工干菜(俗名菜干)的专用菜。花街乡杨坑、吴坑一带农户则多专业种植、腌制。
九头芥“菜生”,色黄,松脆爽口,鲜而不腻,凡豆芽、豆腐、芋艿、竹笋、毛豆乃至鱼、肉等家常菜佐入菜生均益增风味,用以做馅烤肉麦饼则香、味均佳,为永康著名小吃。九头芥菜生经慢火焖熟后晒成菜干,色乌黑、入口酥软,香气浓郁;或加鲜肉炒、或作酥饼馅,向被在外永康人视为“家乡味”。九头芥菜生、菜干味道独特,加工方便,耐贮藏,可充淡季蔬菜的不足,县内人人喜吃,户户常备。
生姜 主要产于中山、唐先一带。五指岩前生产的生姜,谓之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这种生姜具有根茎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肉腊黄色,纤维少,味辣等特点。若将鲜姜折断,姜内即冒出一股辣味中透香的白雾。不论药用、食用均属佳品。8月上旬开始上市,主要在11月上旬收获。1953年全县种植400亩,总产300吨。1985年总面积676亩,总产1000吨,主要销往港澳等地。
荸荠 县内各地均有种植。其中以花川乡西田畈荸荠为佳。这种荸芥果型中等,色红蒂短、皮薄味甜,清口嫩脆,是制作罐头的最佳品。近年来经金华食品厂制成罐头出口,深受外商青睐。西田畈荸荠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开始种植。民国21~25年,年产量在200吨左右。1961年全县种荸荠面积300亩,年产量150吨;1987年全县种荸荠1012亩。
黄花菜 俗称金针、药名萱草。县内素有利用田头地角零星种植的传统,作鲜食或制干。1969年从江苏省宿迁县引进良种“大乌嘴”,在大溪塘村试种成功。因为这个品种适应性强,高产、抗病、耐旱,肉质厚,香味纯,外形美观而推广全县。1975年种植总面积达6706亩,分布40个公社217个大队,18个社办农场,以崇道、云山、李店、花川为主。干花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香港、日本、美国、东欧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省内第一个出口黄花菜的基点县。以《永康黄花菜香飘海外》为题的大型图片,在省科协举办的农村致富展览馆展出。1984年麻车头大队副业队13.5亩黄花菜,平均亩产干花257.4公斤,创全省高产纪录。是年全县干花总产200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三位,质量为全省之冠。此后,因黄花菜加工环节相对繁琐,成本较高,种植面积下降。1987年全县种植面积0.25万亩,干花产量150吨。
食用菌 历史上只有野生蕈,每年农历3、6、9三个月产出。1960年2月,县财政局组织生产求经团前往龙泉参观学习人工栽培食用菌,4月试种草菇成功,7月芝英等地89个生产队试种成功。收获鲜草菇350余公斤。1971年县供销社引进蘑菇菌种在八字墙公社大源大队试种,1972年推广到八字墙、前仓、石柱、城关、永祥、芝英等公社。1973年起,各地普遍建造标准菇房。1982年全县种菇面积达68万平方尺,其中八字墙乡占全县种菇面积50%以上,还办起两个菌种场,为全县菇农提供菌种。永康榨油厂,附设食用菌试验场,建造专门场房450平方米,并设有空调器。该场先后从福建、浙江农科院等地引进平菇、凤尾菇、银耳、草菇原种,生产栽培种菇获得成功,并向菇农提供菌种。1985年全县有18个乡,103个村,252个种菇户,种植面积38.14万平方尺,总产量187吨。1987年全县种植41万平方尺,总产量200吨。
豆制品 种类繁多,较著者有:城关镇姚家垄的五香干;童宅乡郎家的烘熏豆腐干;烈桥乡横山下的千张,大徐的水豆腐;烈桥乡大徐、俞皮、横山下、横山脚和童宅乡油麻山产的豆腐皮,具有色如玉、腻如脂、薄如纸、韧而不脆,不易霉变的特色。1965年,永康县食品厂开始加工豆腐、五香干、千张鸡、豆腐皮、豆腐藻,价廉物美,颇受居民欢迎。
第三节 丝茶棉糖药
蚕桑 民国21年(1932)全县产茧3.79吨(春茧2。98吨,夏秋茧0.81吨)。土丝产量0.3吨。解放前夕几乎绝迹。1956年开始恢复,桑园面积1362亩,主要分布李店、寮湖、太平等乡。1960年桑园扩大到7750亩,年产茧43吨。1965~1970年先后从外地调入嫁接桑苗300万株,并推广无杆密植技术。
1975年12月县丝厂建成投产,专产白厂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和健全蚕桑生产责任制,实行蚕茧确定收购基数,超基数部分加价15%,实行议价收购,并奖售化肥等物资,蚕桑发展迅速。为抓点带面,全县建立“中心户”204个。1983年开始推广小蚕联户养,大蚕户养的办法,全县有294个村建立了蚕桑生产基地。养蚕单位3103个,桑园总面积8001亩,产茧329吨。1984年推行承包到组与承包到户两种责任制。1985年有38个乡(镇)267个村种桑养蚕,养蚕单位4352个,桑园总面积6970亩,蚕茧总产量380吨。1987年种桑面积4739亩,茧产量295吨。
茶叶 永康属绿茶区。明代精制芽茶是县内两项岁贡之一。民国21年,年产茶叶30吨;23年茶园面积1350亩,产茶43.2吨。其中绿茶33.3吨。县内直接消费;红茶9.9吨,外销长江以北。25年成为省内21个产红茶县之一。1949年全县仅有茶园526亩,总产10吨。1968年后,发展较快。1969年总面积达9048亩,1982年发展到1.52万亩,总产量达600吨,总产值达171.7万元,主要分布于八字墙、柏岩、永祥三个乡及县茶场,其中八字墙、永祥两个乡及县茶场产茶千担以上。1987年全县茶园面积1.22万亩,总产550吨。1982年开始,先后在县茶场、永祥乡和八字墙乡建精制茶厂各一座,厂房面积163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250吨。
棉花 种棉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民国时期,已散布四乡。民国19年全县植棉6000亩,产皮棉93.5吨。28年植棉6100亩,产皮棉120吨。1959年,省人民政府确定永康为全省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当年植棉2.61万亩,收购皮棉416吨。1960年扩大到3.16万亩,收购皮棉424吨。1961年国家调整种植计划,实种8200亩,皮棉总产33吨。品种为:岱山15号、钱江九号、海岛长绒棉。1962年对自留棉实行奖售政策,全县种植自留棉2000亩。1980年产皮棉585吨。1983年起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棉花种植计划。1987年全县种棉188亩,产皮棉9吨。
糖蔗 永康种植有水果用甘蔗和制糖用糖蔗(俗称糖梗)。民国21年县产甘蔗600吨,价值7200元。1949年全县栽培面积1800亩,总产糖蔗3800吨。平均亩产2105公斤。清溪、大后、珠山、雅吕等乡为主要糖蔗产地。解放后引进华南56/21、印度310、赣蔗1号、川蔗10号、浙塘60/35、台糖134等,多属早熟高糖份的高产良种。产量最高年份1982年。种植5600亩,产糖蔗22640吨。1987年种植0.39万亩,产糖蔗13603吨。
药材 永康盛产“浙八味”中的元胡、白术、白芍(芍药),贝母。永康白术有“南术”之称而名扬全国。所产元胡因质佳,久负盛名于南洋诸国。民国21年,全县生产白术21.25吨。销售外县玄胡(即元胡)10吨,白芍15吨。1952年药材种植面积130亩,1957年扩大到1838亩,1967年达2700亩,1986年达7953亩。1987年,全县生产白术225吨,元胡159吨,玄参6吨。
第四节 虫白蜡 雷公藤
虫白蜡 中山乡农户利用女贞树资源放养白蜡虫,并收集其分泌物提炼加工而成天然脂类——虫白蜡,系永康特产。中山虫白蜡由于加工精良,品纯质优,其硬度和纯度较四川虫白蜡高20%,被誉为全国虫白蜡上品。中山虫白蜡,始产于明代。民国时期年产曾达750公斤,产量居全省之首。1949年产量500公斤,解放后多年均保持这一水平。1972年确定为省虫白蜡生产基地,始有发展,1976年产量达1.7吨。落实生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已有年产25公斤以上专业户6户,其中卢开兴户放养白蜡虫女贞树600株,年出售虫白蜡250公斤。1987年有专业户二三十户,虫白蜡产量上升到1.5吨。
雷公藤 俗名菜虫药,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产于卉川乡(今八字墙乡)大园、青岩口等地。一亩地可种550株,以每年惊蛰至春分为扦插期,插条长30公分,每穴扦插3条,穴距80~100公分。每年中耕两次,5年后不再中耕,8~10年后,于每年8月开始挖掘加工,根呈金红色。亩产鲜根10~50担,每担鲜根可取根皮25公斤,每50公斤根皮可加工药粉30公斤,为蔬菜的特效杀虫药。据民国35年度县政府工作报告称:“卉川出产雷公藤甚丰,年产4000余担,经农林部调查,吾国仅有此处独产”。当地实业家胡钦海对雷公藤作过悉心研究,于民国25年购置雷公藤磨粉机试办雷公藤杀虫药粉厂,28年8月正式投产加工精制雷公藤杀虫药粉,以粉施于受害蔬菜,即见杀死害虫,长势转茂,故颇受县内及金、兰等地农民信仰,并远销浙、闽、皖、赣诸省,产品供不应求。今作蔬菜治虫已少见,而多用于制药工业。
第六章 场圃
民国35年(1946)10~11月,全县有合作农场三个。
下谢合作农场 在桐安乡下谢村有田143亩,砂地65亩,荒山180亩,场员81人,经营项目有农艺、园艺、造林、养蜂、畜牧、制造等。
南园合作农场 在古丽镇南园。有田100亩,场员73人,经营项目有农艺、园艺、造林、畜牧、制造等。
古塘合作农场 在邑东乡古塘(白塔),有田835亩,场员53人。经营项目有农艺、畜牧、造林、制造等。
前两个农场经农林部备案。这三个农场均在解放前夕停办。
建国后兴办的场圃主要有永康县良种繁育场,永康县茶场、永康县林场、永康县水产养殖试验场。
永康县良种繁育场 位于永富公路沿线,县城西南部。前身是1952年2月创建的永康县农场。1960年曾改名永康县科学研究所农业试验场。1962年8月,将农业试验场排塘农垦场、果园、水产养殖场及交通饭店等合并,成立永康县农林垦殖场。1963年撤销县农林垦殖场,建立县良种繁育场。全场占地面积280亩,其中耕地244亩,工人85人,其中固定职工62人。以繁育稻、麦良种为主,亦为国家提供部分商品粮,并兼营水果生产。属全民农业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1952~1957年生产粮食95.1万公斤,种子9万公斤。1953年开始耕作制度改革。改水稻一熟为二熟,搞间作栽培。1955年种植连作稻取得成功。推动1956年双季稻在全县推广。1958年粮食平均亩产407公斤。1959年平均亩产545公斤。全县推广的种子,1971年前有:人民京、叶下坑、硬头颈、陆财号、广陆矮4号、红梅早及金湘晚粳等。1972~1984年共生产水稻69.84万公斤、小麦良种4.05万公斤,油菜良种0.19万公斤,玉米良种225公斤。
1980年开始种植浙大长萝卜良种,1984年种植面积从1981年40亩增至94亩,总产5850公斤。萝卜籽销售全县各乡,并远销省外。
水稻的三系杂交制种,1982年亩产76.3公斤,总产2823.5公斤。1984年亩产153公斤,总产1.27万公斤,并形成了麦——水稻制种——萝卜菜的高效益种植结构。
另外,引种繁殖水浮莲、绿萍,为县内提供种苗,为养猪生产提供青粗饲料。全场总动力为200千瓦。其中,耕作53千瓦,排灌22千瓦,收获18千瓦,农产品加工24千瓦,植保6千瓦。
永康县茶场 场设花川乡走马龙岗,距县城9公里。土地总面积4961亩。1956年创办,称金华专署桐琴果园,后经永康县果园、永康县农林垦殖场、永康县农业技术学校、永康县五·七干校、永康县五·七垦殖场等先后6次替换。1979年10月改称今名,属全民企业单位。现有茶园1218.6亩。1956年以果树生产为目的。70年代后逐渐淘汰果树,发展茶树。1978年开始,以茶为主,综合开发。1980年开始发展香花生产。同年扩建精制窨花车间。1980年产花茶5.7吨。1984年达50.2吨。1971~1985年兼办猪场。提供肉猪837头,仔猪2807头。1985年茶场采摘面积667.6亩。粗制茶厂年加工能力为150吨。精制茶厂年加工能力为200吨。1987年茶场采摘面积扩大为976亩,产花茶68.8吨,毛茶139吨,产值88.6万元。
永康县林场 1958年8月创设,原称县历山林场,场址设新店乡境内。场部设朱坑口。全场经营历山背山地面积33175亩,以营造生长快,林质好的用材林为主,兼营经济林。1959年8月,永康县历山林场与武义林场合并,撤销历山林场,改名永康县林场,场部设今武义白溪。1961年,永康、武义分县,当年12月恢复永康县历山林场。1962年4~8月,历山林场向新店、富山、崇道三个公社征收集体所有山13956亩,收回国有山11474亩。建立白云山、杨西坑、岗固岭坑三个林区。共经营山地面积25420亩。1962年7月,历山林场并入县农林垦殖场。1963年2月,县人委批准将岗固岭坑3000亩,坛瓶坑4000亩。杨西坑3000亩划为封山。1963年10月,撤消县农林垦殖场,复设永康县历山林场,单独核算,自负盈亏。1966年4月,永康县历山林场将杨西坑山委托富山公社仁村、西卢、上范、小告朱四个大队管理,将野猪井山委托新店公社塘花大队管理。1968年历山林场收回十里牌国有山113亩,增设十里牌林区。1972年,接收群众赠送的集体山及收回国有山共209亩,增设方岩林区。1975年统计全场经营面积9375亩,1978年,十里牌建立林业科学研究所,同时撤消十里牌林区。1980年,方岩山成立风景管理处,同时撤消方岩山林区。保留杨西坑、岗固岭坑、白云山三个林区。经营面积9053亩,以用材林为主。1983年,历山林场实行林业“三定”,落实生产责任制,现有林木蓄积量9072立方米。经济林有茶叶115亩,散竹林52亩,立竹5610株,全场现有干部职工49人。
永康县水产养殖试验场 创建于1959年8月,坐落在城西黄塘龙水库南侧。现有鱼塘28.6亩,年产鱼苗1500万尾,鱼种30万尾,有干部职工12人,技术素质较好,均可独立操作。
1962年6月至1963年10月曾与县农场、县果园、县林场合并称“永康县农林垦殖场水产繁殖分场”,1964年5月至1978年8月,曾一度改名为“永康县鱼种场”。
第七章 农业机具
民国期间,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提水溉灌,一般都使用铁、木、竹、石制作的简易传统农机具,依靠人力、畜力、水力、风力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建国后,农业机械逐步推广和应用,加工农产品的手臼、麦磨、水碓等工具逐步淘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总动力82808千瓦。
第一节 机具演变
一、耕作机具
传统翻耕机具有犁、耙、耖。开山翻土、平整土地、中耕除草、田间管理传统农具,有开山锄、两齿耙、四齿把、锄头、泥锹、田耙等,沿用至今。
1954年推广双轮双铧犁。因犁铁制,总重92公斤,需两牛合拉,转动不便。使用效果不佳而终止。1958年深耕改土运动,推广绳索牵引机,不受农民欢迎,悉数报废。1960年引进2台英国产拖拉机,仅用于水利工程压土。1965年陆续引进上海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工效比牛耕提高3倍,并适应小田块作业。后因配件困难而报废。1967年引进上海丰收-35型和丰收-27型四轮拖拉机各一台,机型偏重偏大,不适应小田块作业而淘汰。1968年永康拖拉机厂试制成功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机型小、轻巧灵活、性能稳定、操作方便。适应本地区特点,成为全县使用的主要机型。1970年引进8套电犁,1978年发展到20套。由于成本高、田横头犁不到、翻土一边倒、平土费工、移动笨重而淘汰。
1987年底,全县拥有农用拖拉机3727台,其中手扶拖拉机3616台。中型拖拉机111台。耕作机械动力30003千瓦。
二、排灌机具
传统排灌机具有木制水车。由车架、车桶、龙骨组成。以脚踏“力头”上水。按脚踏人力多少分2人车、3人车、4人车等。此外,还有手摇水车。一人手摇提水。
1959年开始引进3台10×10水泵和3台2125型18千瓦煤气机,在柿后、堰头、世雅安装使用。其功效比人力水车高15—30倍,深受农民欢迎。1978年引进喷灌机,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装置,用于高地、旱地作物喷洒。用水省,效益高。1985年底止。全县有农用水泵3193台,平均每84.5亩水田就有一台,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排灌机械总动力达9599千瓦。
三、植保机具
旧时防治蔬菜虫害,多以竹筒为工具。在其一头包上细布,内装雷公藤粉,防治时只要敲打竹筒雷公藤粉末就会撒于疏菜的茎叶上。1957年开始使用圆筒式手摇喷雾器,靠气压喷雾,因使用不便,后被背负式喷雾器所取代。1967年推广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因这两种喷雾器的使用效果尚不理想,又推广扁方形的联合-14、工农-16型背负式手摇喷雾器,这种喷雾器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修理等优点,很受用户欢迎。至1987年底,全县已有机动喷雾器200架,手摇喷雾器63054架,植保机械动力达247千瓦。
四、收获机具
收割稻、麦等农作物的传统农具是镰刀。形如眉月,齿细锋利,长不盈尺,使用轻巧方便。1958年推广山东大镰刀和快速收割器,未受群众采用。1978年夏引进100-5型、100-3型机动收割机,在云山、油川、新店公社试割,因机械质量差,适应性能差,至今未能推广。
稻、麦脱粒的传统农具主要有稻桶、配有稻梯、稻桶簟,用手工脱粒。此外,用于玉米脱粒的有玉米钻。1957年开始使用脚踏打稻机,工效比稻桶打稻提高3-4倍。1964年推广机动打稻机,工效又比脚踏打稻机提高1倍。适用于集体作业,操作省力,脱粒干净。至1987年底,全县拥有人力打稻机29815台,机动打稻机4928台,收获机械动力达12635千瓦。
五、加工机具
粮食加工历来靠手臼、踏碓、麦磨、磨砻和牛磨、水碓磨等。动力分别依靠人力、水力和牛力。
油料加工传统工具称油车。油车由车筒、拗架、油楔子、油槌等组成。配有石碾、地灶和炒锅。油车筒为整段大樟木制成,中间镂槽。手工榨油劳动强度高,出油率低。
民国11年(1922)。县城创建永康电灯公司,兼营碾米,始有碾米机械。解放后,粮食、饲料、油料、棉花、茶叶、榨糖等各类加工机械相继发展。至1987年底,全县有农产品加工机械动力14029千瓦。
六、运输机具
农业运输长期靠肩挑,民国时期始用手车。1958年“大跃进”提出“车子化”,全县胶轮手推车达到2517辆,60年代,手推车大量用于农田作业的短途运输。拖拉机发展后,配有拖斗,农业运输日益改善。1975年购进3辆农用汽车。进入80年代,机械运输发展很快。至1987年,除拖拉机外,全县有农用汽车242辆。运输机械动力达16295千瓦。基本实现农村运输机械化。
第二节 农机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60年后至1984年前,农机管理曾由县农机局、县手工机械局、县农机管理局、县农林局、县农业局相继管辖。1984年3月设立县农业机械管理站,具体负责农业机械的管理、新式农机具的推广以及业务指导,其下属机构有:
县农机监理站 设于1982年3月,负责拖拉机驾驶员考核、发牌、发证、年度检审验和乡村道路拖拉机事故处理。
县农机培训站 建于1981年9月,负责培训全县各类农机手、修理工及农机管理干部。
县农机服务公司 开办于1984年3月,负责指导乡镇农机服务公司(站)经营业务,沟通上下联系,传递经营信息。
乡镇农机管理站 各乡镇分别于1975~1976年建立。设1~2名农机专管员。负责当地农机管理、油料分配、机械维修、小事故处理、新式农机具推广等工作。
乡镇农机服务公司(站) 开办于1982~1984年。全县共33个,计职工90人。经营代耕、代运、代修理、代经销零配件等业务。
二、使用管理
1975年前,农机使用管理无规章制度,使用效率低。费用大、损坏丢失严重。1975年县建立专门农机管理机构、公社建立农机管理站。大队建立农机管理小组,形成县、社、大队三级农机管理网。1979年逐步推广单机核算,建立定人、定机、定任务、定成本、定油耗,保证安全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超产低耗加奖励的“五定、二保、一奖”责任制。1982年,承包经营责任制全面落实,有专业承包、联户经营和包机到人等多种形式,责、权、利紧密联系,促进农机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机耕管理
1982年开始,在农忙期间,禁止拖拉机上公路营业性运输,由农机监理站监督检查。1983年推广珠山乡农耕管理实行“六统一”做法。即统一管理、统一订立机耕合同、统一调配、统一安排、统一收费、统一供应油料。全乡31台拖拉机全部投入农田作业,机耕面积占全乡水田面积的90%。1987年三季全县投入农田作业拖拉机5630台次。机耕面积为39.61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扣除绿肥)播种面积的61.9%。
四、油料管理
1975年前,农用柴油统一由县商业局分配基层供销社供应。1975年开始。由县计委下达各公社,一律由公社农机管理站统一分配。由基层供销社供应。1983年,农用柴油计划由县农机主管部门分配下达各乡和有关农业用油单位,实行统配定量、包干使用。1984年开始进行农用柴油分配和供应的检查监督,纠正分配和供应上不正之风。1987年,分配农用柴油1545吨,救灾、补助议价柴油221吨,汽油21吨,推广金属洗剂1吨。
五、安全监理
1968年开始,拖拉机手考核合格后,由农林水利局发给驾驶证,方可上公路行驶。1972年后,拖拉机由农机、交通、公安部门联合成立检审小组检审验证,办理签证手续。1984年改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田拖拉机行驶证和驾驶证,手扶拖拉机年度检审验证由农机部门单独负责。1983年,县农机局被评为全国农机监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出席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农机管理工作会议。1985年和1986年连续被评为省安全监理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