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章 土特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74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土特产
分类号:
F326.2
页数:
7
页码:
125-1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土特产,果瓜、蔬菜、丝茶棉糖药、虫白蜡、雷公藤的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农业
土特产
内容
第一节 果瓜
柑桔 南宋文献中已有方岩桔记载。方岩桔品种为朱红,果型较小,色鲜红,初摘酸味较强,贮后味转甜,是树势强,适应性广的土种。民国4年(1915)春连续大雪,冻害达一个月之久,桔树冻死所剩无几。民国22年,永康产桔5000担,产量在省内仅次于黄岩和衢县,民国26年“白蚰”(即吹绵蚧)危害,产量锐减。1949年全县桔园200亩,产量72吨。此后,年有恢复。1958年产量285吨,国家收购234吨,但随后刮来“五风”,桔树无代价归集体所有,生产下降,国家收购中断达11年之久。1968年引进温州蜜柑、宫川椪柑等品种,先后在独松、先盆、葩陌、桐坑等桔区种植,随后不断扩大种植面。1975年达2197亩,产量增至463吨。1977年1~2月连续降雪、严寒冰冻,全县60%桔树被冻伤或冻死,当年收购量降至32吨。1978年产量恢复到498吨。1982年后落实承包责任制,政府对发展柑桔实行补贴。全县形成种桔热潮,主要分布方岩、古山、芝英、溪岸、唐先、永祥、珠山、舟山等乡镇。1983年桔园面积12878亩,产量3000吨。1987年柑桔面积达32289亩,总产达7776吨。
桃 民国时期,永康常年产桃300吨。李店乡杨官村民国25年从奉化引入的白洋桃,具有皮薄肉厚、白里透红、汁多味甜、耐贮运等特点,单果重150~200克,6月下旬成熟,50年代中期,曾发展到5000多株,总产达50多吨,畅销于县内,并运销金华、武义、杭州、上海、福建等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桃园盲目发展,全县41个乡(镇)有310个大队建有桃园。1972年面积达2700亩,总产达2026吨。品种有端午桃、白花桃、苋菜桃、白凤、一点红、玉露等,一时产量过盛又难贮运,到1980年面积缩减到716亩,总产538吨。1981年杨官桃仅剩30亩。此后,引进发展加工品种黄桃,其他桃也得到发展。1985年桃园面积3757亩,其中黄桃面积达500亩,杨官桃70亩。1987年全县桃园面积8873亩。
柿 主要产于新楼乡方山口、凌宅、上丁、下丁等村,称方山柿。方山柿有牛奶柿、大柿、小柿(丁香柿),毛狸曲四个品种,以大柿和小柿最著名,色泽橙黄、鲜艳,果浆丰满甘醇。大柿,皮薄如纸,软而无渣,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柿饼。小柿,果小如枣,无核,宜加工柿花,常年供应。柿花肉色透明,香甜可口,是一种补血、活血的营养品。柿树寿命长,采摘周期长的可达120年,最高株产可达400公斤,建国后仍沿袭过去习惯,仅限老区裁培,1973年最高年产87吨。1985年总面积47亩,1640株,总产48吨。1987年总面积扩大到263亩。
杨梅 主要产地在永祥乡拱瑞下村,宋代已很出名,品种分白梅、红梅、紫梅三种,紫梅是梅中珍品,最高年产曾达200多吨,但长期来仅限于老区内自然更新,1984年正式列入生产发展规划。1985年已发展到476亩,总产达10吨。1987年扩大到1440亩。
枇杷 主要产于珠山乡峡源坑一带,峡源枇杷果皮金黄、皮薄肉厚、汁多、酸甜可口,特别是箬青坑、岩洞前的枇杷果型大、单核、核小、果肉占总重量的40%。历史上曾兴旺过一时,最高年产曾达250吨。当时主要销售婺、温两地。民国时期,常年产枇杷180吨,销往义乌、东阳等县达50吨。省内产量位于黄岩、杭县之后,居第三位。60年代曾收购30多吨运销温州。其后由于放任自流缺乏更新而衰败。落实承包责任制后,县内各地有新的发展。1985年全县总面积619亩。1987年扩大到1653亩。
梨 历史上柘坑肖梨曾名噪一时。全县各地有零星栽培,管理粗放。1949年总产量为44吨。1961年原“金华专署桐琴果园苗圃”的一部分,划归永康管辖,建立“永康县果园”。当时有梨园1060亩,品种以菊水、黄蜜为主,菊水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石细胞少,品质上等,颇受港胞欢迎。从1961年开始发展,1963年总产511吨,1980年高达2053吨,分布全县39个乡(镇)。1985年总面积3973亩,总产1204吨。
葡萄 一直作庭院零星栽培。品种均系土种。1982年从上虞、杭州引进北醇、甲州三尺及金皇后三个品种,在童宅乡建园试种。1983年唐先乡组织专业户从上虞县庙前大队引进新品种2.1万株,种植120亩。1984年,八字墙、城关等乡(镇)又有发展。品种有巨峰、红富士、先锋、黑沃林,唐先镇面积、质量都居全县首位。1987年全县总面积317亩,产量18吨。
李 俗称麦李。后塘弄村李树满山遍野,植李已有300多年历史。品种为朱李。皮红艳、肉嫩黄、味甜,多用根蘖作无性繁殖,以保持品种特性。民国时期,永康常年产李2250吨,省内仅次于诸暨而居第二位,合作化时,李树归社,管理不当,损失了一批,后又毁果种粮,砍去一批,年产量一度只剩几十吨。近年来,引进红心李、桃李等品种。1985年恢复发展到1832亩,共91600株。1986年产量60吨。
枣 主要产地在清溪乡官川村,石柱镇下里溪村和云山乡白垤里村。相传,官川村的牛背陇大枣,东汉时已有栽培。这种枣果大、色白、皮薄、肉厚、汁少,质松脆,味鲜甜,并以核中有双个枣仁而驰名。1956年尚存丰产枣树1万多株,以后由于强调“以粮为纲”,大枣生产受到影响。1961年全县产量只有12吨。1966年石柱乡下里溪村,从山东引进金丝小枣12000株。国家在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1977年开始结果。当年产枣7.5吨。1983年枣园划片承包到户。1985年全县有枣园96亩。其中金丝小枣6000株。
苹果 1974年从山东引进国光、金帅、红玉等品种,苹果苗45000株。在八字墙、花川、花街等乡种植。1980年收获63吨。但因气候不适,结成的苹果质硬味酸。1987年面积129亩。产量18吨。
西瓜 花川乡寺口方村一带由于壤土、沙壤土磷钾含量高,通透性好,所产西瓜果型美观、果表光洁淡绿、果皮薄、果肉玫瑰红、汁多味甜、籽少品质佳,60年代就曾远销杭州、丽水、温州等地,成为市场上畅销货。全村110户均种西瓜,久种不衰。1985年全村种植150亩,总产量550吨。近年来,引进浙蜜一号、蜜宝、新澄一号等西瓜良种,全县种植面积扩大。1985年达2700亩,1987年扩大到3996亩。
第二节 蔬菜
县内常见的蔬菜有萝卜、九头芥、三月青、四月白、长梗白菜、油冬菜、乌菜、菠菜、芹菜、苋菜、菊花菜、黄芽菜、甘兰、花菜、莴苣、苦荬、胡萝卜、地瓜、芋艿、生姜、马铃薯、番茄、茄子、辣椒、甜椒、黄瓜、苦瓜、南瓜、冬瓜、丝瓜、葫芦蒲、豇豆、四季豆、毛豆、蚕豆、豌豆、刀豆、大蒜、葱、洋葱、韭菜、荸荠、藕、茭白、竹笋、食用菌、黄花菜等。其中萝卜、九头芥、生姜、荸荠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多,质量上乘。近年来茭白、食用菌,黄花菜的发展较快。
萝卜 种植面积广,质量好,可供人生吃,可做成各种鲜美菜肴吃,农家历来有加工成什景菜、萝卜鲞、萝卜丝、萝卜干、萝卜钱等干制品传统,以供常年食用。萝卜还是养猪的主要青饲料之一,民国22年(1933)全县种植3500亩,产量3500吨。近年来,年种植3万亩左右,年产15万吨。
九头芥 田头地角、自留地种植普遍,是县内传统腌制腌菜(俗名菜生),加工干菜(俗名菜干)的专用菜。花街乡杨坑、吴坑一带农户则多专业种植、腌制。
九头芥“菜生”,色黄,松脆爽口,鲜而不腻,凡豆芽、豆腐、芋艿、竹笋、毛豆乃至鱼、肉等家常菜佐入菜生均益增风味,用以做馅烤肉麦饼则香、味均佳,为永康著名小吃。九头芥菜生经慢火焖熟后晒成菜干,色乌黑、入口酥软,香气浓郁;或加鲜肉炒、或作酥饼馅,向被在外永康人视为“家乡味”。九头芥菜生、菜干味道独特,加工方便,耐贮藏,可充淡季蔬菜的不足,县内人人喜吃,户户常备。
生姜 主要产于中山、唐先一带。五指岩前生产的生姜,谓之五指姜,宋代文献已有记载。这种生姜具有根茎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肉腊黄色,纤维少,味辣等特点。若将鲜姜折断,姜内即冒出一股辣味中透香的白雾。不论药用、食用均属佳品。8月上旬开始上市,主要在11月上旬收获。1953年全县种植400亩,总产300吨。1985年总面积676亩,总产1000吨,主要销往港澳等地。
荸荠 县内各地均有种植。其中以花川乡西田畈荸荠为佳。这种荸芥果型中等,色红蒂短、皮薄味甜,清口嫩脆,是制作罐头的最佳品。近年来经金华食品厂制成罐头出口,深受外商青睐。西田畈荸荠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开始种植。民国21~25年,年产量在200吨左右。1961年全县种荸荠面积300亩,年产量150吨;1987年全县种荸荠1012亩。
黄花菜 俗称金针、药名萱草。县内素有利用田头地角零星种植的传统,作鲜食或制干。1969年从江苏省宿迁县引进良种“大乌嘴”,在大溪塘村试种成功。因为这个品种适应性强,高产、抗病、耐旱,肉质厚,香味纯,外形美观而推广全县。1975年种植总面积达6706亩,分布40个公社217个大队,18个社办农场,以崇道、云山、李店、花川为主。干花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香港、日本、美国、东欧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省内第一个出口黄花菜的基点县。以《永康黄花菜香飘海外》为题的大型图片,在省科协举办的农村致富展览馆展出。1984年麻车头大队副业队13.5亩黄花菜,平均亩产干花257.4公斤,创全省高产纪录。是年全县干花总产200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三位,质量为全省之冠。此后,因黄花菜加工环节相对繁琐,成本较高,种植面积下降。1987年全县种植面积0.25万亩,干花产量150吨。
食用菌 历史上只有野生蕈,每年农历3、6、9三个月产出。1960年2月,县财政局组织生产求经团前往龙泉参观学习人工栽培食用菌,4月试种草菇成功,7月芝英等地89个生产队试种成功。收获鲜草菇350余公斤。1971年县供销社引进蘑菇菌种在八字墙公社大源大队试种,1972年推广到八字墙、前仓、石柱、城关、永祥、芝英等公社。1973年起,各地普遍建造标准菇房。1982年全县种菇面积达68万平方尺,其中八字墙乡占全县种菇面积50%以上,还办起两个菌种场,为全县菇农提供菌种。永康榨油厂,附设食用菌试验场,建造专门场房450平方米,并设有空调器。该场先后从福建、浙江农科院等地引进平菇、凤尾菇、银耳、草菇原种,生产栽培种菇获得成功,并向菇农提供菌种。1985年全县有18个乡,103个村,252个种菇户,种植面积38.14万平方尺,总产量187吨。1987年全县种植41万平方尺,总产量200吨。
豆制品 种类繁多,较著者有:城关镇姚家垄的五香干;童宅乡郎家的烘熏豆腐干;烈桥乡横山下的千张,大徐的水豆腐;烈桥乡大徐、俞皮、横山下、横山脚和童宅乡油麻山产的豆腐皮,具有色如玉、腻如脂、薄如纸、韧而不脆,不易霉变的特色。1965年,永康县食品厂开始加工豆腐、五香干、千张鸡、豆腐皮、豆腐藻,价廉物美,颇受居民欢迎。
第三节 丝茶棉糖药
蚕桑 民国21年(1932)全县产茧3.79吨(春茧2。98吨,夏秋茧0.81吨)。土丝产量0.3吨。解放前夕几乎绝迹。1956年开始恢复,桑园面积1362亩,主要分布李店、寮湖、太平等乡。1960年桑园扩大到7750亩,年产茧43吨。1965~1970年先后从外地调入嫁接桑苗300万株,并推广无杆密植技术。
1975年12月县丝厂建成投产,专产白厂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和健全蚕桑生产责任制,实行蚕茧确定收购基数,超基数部分加价15%,实行议价收购,并奖售化肥等物资,蚕桑发展迅速。为抓点带面,全县建立“中心户”204个。1983年开始推广小蚕联户养,大蚕户养的办法,全县有294个村建立了蚕桑生产基地。养蚕单位3103个,桑园总面积8001亩,产茧329吨。1984年推行承包到组与承包到户两种责任制。1985年有38个乡(镇)267个村种桑养蚕,养蚕单位4352个,桑园总面积6970亩,蚕茧总产量380吨。1987年种桑面积4739亩,茧产量295吨。
茶叶 永康属绿茶区。明代精制芽茶是县内两项岁贡之一。民国21年,年产茶叶30吨;23年茶园面积1350亩,产茶43.2吨。其中绿茶33.3吨。县内直接消费;红茶9.9吨,外销长江以北。25年成为省内21个产红茶县之一。1949年全县仅有茶园526亩,总产10吨。1968年后,发展较快。1969年总面积达9048亩,1982年发展到1.52万亩,总产量达600吨,总产值达171.7万元,主要分布于八字墙、柏岩、永祥三个乡及县茶场,其中八字墙、永祥两个乡及县茶场产茶千担以上。1987年全县茶园面积1.22万亩,总产550吨。1982年开始,先后在县茶场、永祥乡和八字墙乡建精制茶厂各一座,厂房面积163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250吨。
棉花 种棉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民国时期,已散布四乡。民国19年全县植棉6000亩,产皮棉93.5吨。28年植棉6100亩,产皮棉120吨。1959年,省人民政府确定永康为全省棉花生产基地之一。当年植棉2.61万亩,收购皮棉416吨。1960年扩大到3.16万亩,收购皮棉424吨。1961年国家调整种植计划,实种8200亩,皮棉总产33吨。品种为:岱山15号、钱江九号、海岛长绒棉。1962年对自留棉实行奖售政策,全县种植自留棉2000亩。1980年产皮棉585吨。1983年起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棉花种植计划。1987年全县种棉188亩,产皮棉9吨。
糖蔗 永康种植有水果用甘蔗和制糖用糖蔗(俗称糖梗)。民国21年县产甘蔗600吨,价值7200元。1949年全县栽培面积1800亩,总产糖蔗3800吨。平均亩产2105公斤。清溪、大后、珠山、雅吕等乡为主要糖蔗产地。解放后引进华南56/21、印度310、赣蔗1号、川蔗10号、浙塘60/35、台糖134等,多属早熟高糖份的高产良种。产量最高年份1982年。种植5600亩,产糖蔗22640吨。1987年种植0.39万亩,产糖蔗13603吨。
药材 永康盛产“浙八味”中的元胡、白术、白芍(芍药),贝母。永康白术有“南术”之称而名扬全国。所产元胡因质佳,久负盛名于南洋诸国。民国21年,全县生产白术21.25吨。销售外县玄胡(即元胡)10吨,白芍15吨。1952年药材种植面积130亩,1957年扩大到1838亩,1967年达2700亩,1986年达7953亩。1987年,全县生产白术225吨,元胡159吨,玄参6吨。
第四节 虫白蜡 雷公藤
虫白蜡 中山乡农户利用女贞树资源放养白蜡虫,并收集其分泌物提炼加工而成天然脂类——虫白蜡,系永康特产。中山虫白蜡由于加工精良,品纯质优,其硬度和纯度较四川虫白蜡高20%,被誉为全国虫白蜡上品。中山虫白蜡,始产于明代。民国时期年产曾达750公斤,产量居全省之首。1949年产量500公斤,解放后多年均保持这一水平。1972年确定为省虫白蜡生产基地,始有发展,1976年产量达1.7吨。落实生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已有年产25公斤以上专业户6户,其中卢开兴户放养白蜡虫女贞树600株,年出售虫白蜡250公斤。1987年有专业户二三十户,虫白蜡产量上升到1.5吨。
雷公藤 俗名菜虫药,为多年生木本植物,产于卉川乡(今八字墙乡)大园、青岩口等地。一亩地可种550株,以每年惊蛰至春分为扦插期,插条长30公分,每穴扦插3条,穴距80~100公分。每年中耕两次,5年后不再中耕,8~10年后,于每年8月开始挖掘加工,根呈金红色。亩产鲜根10~50担,每担鲜根可取根皮25公斤,每50公斤根皮可加工药粉30公斤,为蔬菜的特效杀虫药。据民国35年度县政府工作报告称:“卉川出产雷公藤甚丰,年产4000余担,经农林部调查,吾国仅有此处独产”。当地实业家胡钦海对雷公藤作过悉心研究,于民国25年购置雷公藤磨粉机试办雷公藤杀虫药粉厂,28年8月正式投产加工精制雷公藤杀虫药粉,以粉施于受害蔬菜,即见杀死害虫,长势转茂,故颇受县内及金、兰等地农民信仰,并远销浙、闽、皖、赣诸省,产品供不应求。今作蔬菜治虫已少见,而多用于制药工业。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