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家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家畜
分类号: S82
页数: 5
页码: 113-11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永康县家畜,猪、牛、羊、兔的养殖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养殖业 家畜

内容

一、猪
  农村有“三年不养猪,田头薄厘稀”之谚语。农户都喜养猪。民国22年(1933)有猪6万头,人均0.1头。1954年有猪11.52万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由于在农村购了过头粮,1955年生猪饲养量下降到7.46万头。纠正后,1957年回升到13.39万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减产,养猪锐减。贯彻执行“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后,采取精饲料奖售措施,并落实了饲料地,1964年,生猪饲养量回升到21.48万头,户均2.7头。“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三级办场、队队办场”,全县办猪场285个。1972年,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葛塘下大队,户均7.46头,人均1.8头。1975年后粮食遭灾减产。1977年下降到26.86万头。1978年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农户多养猪。1979~1985年平均饲养量为35.53万头。其中1980年,高达38.92万头,户均3.6头,亩均1.28头。1986年,有养猪大户751户。近年来,由于农民致富门路增多,养猪经济收入较低。1987年饲养量降到31.42万头。
  猪种,原以饲养乌猪(分双背猪和单背猪)为主。乌猪,具有耐粗料、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等优点。但生长缓慢,肉质粗。民国9年前后,中山、四路等地从东阳引进“两头乌”,与永康乌猪进行杂交,育成“永康大花猪”。这种猪,脚梗硬、嘴巴短、双背、皮薄耳大、肉质鲜嫩,宜做火腿,平均每胎产12.7头。饲养7个月,体重60公斤左右。此外,新店、石柱、前仓等地还饲养缙云小溪乌猪。1955年县农场引进中型约克。1961年引进盘克夏。1962年县食品公司引进长白种猪,并建立配种站。1971年从吉林引进盘克夏和吉林黑猪。1976~1978年,推广“公猪纯种化、母猪本地化、肉猪一代杂交化”的养猪新体系,先后共引进苏白、长白、大约克等猪55头,两头乌种猪400余头。在杂交改良过程中,苏白、长白、大约克的一代杂交猪,因架子大、生长快、耐粗料、抗病力强,宜养大猪,为农村养户所欢迎。1978年,县农科所建立“两头乌”猪种繁殖基地。1983年,芝英食品站和县良种场又引进瘦肉型“杜洛克”猪种3头。1986年,建立花街、唐先2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1987年引进更新种猪9头,加速瘦肉型猪饲养量发展。
  二、牛
  耕牛 民国21年有8800头,县内销8400头,外销义乌、金华、无锡400头。36年有水牛7316头,黄牛5496头。1949年有耕牛16000头。土地改革后鼓励农民养耕牛,禁止随便出卖和私自屠宰耕牛。1951年存栏19059头,1952年,被列为全省“爱国护畜重点县”之一。1953年增至20564头。1955年存栏17551头。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耕牛折价入社,饲养量保持稳定。1958年刮起“共产风”,年终存栏14935头,比1957年减少2394头。1960年回升到15205头。1965年,对私人养牛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打击,1969年减少到12209头。随着耕作制度改变,双季稻面积扩大,耕牛结构起了变化,水牛增加,黄牛减少。水牛占耕牛总数,50年代占34%,60年代增至44%。70年代开始,手扶拖拉机增多,耕牛存栏数不断下降。1979年降至10356头,其中水牛占87.2%。1982年,手扶拖拉机剧增,耕牛饲养量再度下降。1983年,全县出现养牛专业户24户,重点户478户,年末存栏9181头。至1987年,全县耕牛下降到4265头。
  奶牛 1956年,城关镇徐瑞涛等6人创办永康县合作牛奶场,用土黄牛产鲜奶。1958年用荷兰种公牛与本地种黄牛杂交,首次实现杂交奶牛产乳。同年,枫坑口村购入杂交奶牛1头,另租用土黄牛10头,开办奶牛场,1961年停办。1962年,永康县合作牛奶场与县食品公司合并,称县牛奶场,并将原合作牛奶场的奶牛逐年淘汰,从衢县、金华、杭州等地采购奶牛10头,设场于东库山背。1978年,枫坑口村从温州、黄岩等地购进奶牛8头,再次建场;半年后场散牛卖。1980年,仅存县牛奶场奶牛6头。1983年,奶牛在私户中发展,芝英、儒堂头、枫林、云山、溪口、倪宅等村出现户办牛奶场。1984年,全县有奶牛39头,年产鲜乳138吨。由于乳品加工厂未跟上,1985年减少到26头,至1987年,只存6头。
  三、羊
  山羊 民间历来有饲养山羊传统,民国36年(1947)全县有山羊8879只。1949年,年终存栏5200只。1962年,达43900只,枫林大队,户均2.4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终存栏数逐年下降,1968年仅存4200只。1979年后,饲养量回升。近年来,由于山林承包到户,出现新的矛盾,饲养量趋于下降,1987年,仅存栏8900只。
  绵羊 1957年,从湖州引进湖羊100只。又从海宁、杭州、河北承德等地引进绵羊1073只,在八字墙、雅吕、棠溪、四路、新店、李店、苏溪等14个公社、34个大队饲养繁殖。由于地域环境不适应以及绵羊寄生虫病严重,经济效益差,1981年已绝种。
  奶山羊 1963年从山东引进4只,1975年又从临海引进78只,在金川、八字墙、岩后、柏岩等社队饲养繁殖,杂交改良,1980年,发展到138只,后因羊乳销售不佳,而饲养绝迹。
  四、兔
  民国时期,只有少数户养兔,以供观赏。1949年,仅300只,1957年,发展到2万只。由于兔毛收入较好,1961年,发展到6.8万只。品种有本地兔、力克斯兔、青紫兰皮用兔等。1964年后,家庭副业受限制,饲养量锐减至1300只。70年代,先后从嘉兴、平湖、吴兴等地引进长毛兔,在苏溪、前仓、清溪、新楼、芝英等社队推广饲养。1978年,采取扶持措施,补助山区养兔粮食10万斤。1980年,开展长毛兔生产运动季,养兔量剧增。1981年,达到13.44万只,并确定前仓、石柱、俞溪头、苏溪、雅湖、八字墙等8个公社为养兔生产基地,兔毛收购量近2万公斤。永康被列为浙江省长毛兔生产基地县之一。1982年,兔毛滞销,价格下跌,生产急剧下降。1983年仅存2.47万只。1984年,与上海签订兔毛产销合同后,饲养量回升,至1985年,达到12万只。1987年又降至7.5万只。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