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68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养殖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2
页码: 113-12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养殖业,家畜、家禽、蜜蜂、水产、疫病防治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养殖业

内容

第一节 家畜
  一、猪
  农村有“三年不养猪,田头薄厘稀”之谚语。农户都喜养猪。民国22年(1933)有猪6万头,人均0.1头。1954年有猪11.52万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由于在农村购了过头粮,1955年生猪饲养量下降到7.46万头。纠正后,1957年回升到13.39万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减产,养猪锐减。贯彻执行“公私并举,以私养为主”的方针后,采取精饲料奖售措施,并落实了饲料地,1964年,生猪饲养量回升到21.48万头,户均2.7头。“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三级办场、队队办场”,全县办猪场285个。1972年,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葛塘下大队,户均7.46头,人均1.8头。1975年后粮食遭灾减产。1977年下降到26.86万头。1978年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农户多养猪。1979~1985年平均饲养量为35.53万头。其中1980年,高达38.92万头,户均3.6头,亩均1.28头。1986年,有养猪大户751户。近年来,由于农民致富门路增多,养猪经济收入较低。1987年饲养量降到31.42万头。
  猪种,原以饲养乌猪(分双背猪和单背猪)为主。乌猪,具有耐粗料、抗病力强、繁殖率高等优点。但生长缓慢,肉质粗。民国9年前后,中山、四路等地从东阳引进“两头乌”,与永康乌猪进行杂交,育成“永康大花猪”。这种猪,脚梗硬、嘴巴短、双背、皮薄耳大、肉质鲜嫩,宜做火腿,平均每胎产12.7头。饲养7个月,体重60公斤左右。此外,新店、石柱、前仓等地还饲养缙云小溪乌猪。1955年县农场引进中型约克。1961年引进盘克夏。1962年县食品公司引进长白种猪,并建立配种站。1971年从吉林引进盘克夏和吉林黑猪。1976~1978年,推广“公猪纯种化、母猪本地化、肉猪一代杂交化”的养猪新体系,先后共引进苏白、长白、大约克等猪55头,两头乌种猪400余头。在杂交改良过程中,苏白、长白、大约克的一代杂交猪,因架子大、生长快、耐粗料、抗病力强,宜养大猪,为农村养户所欢迎。1978年,县农科所建立“两头乌”猪种繁殖基地。1983年,芝英食品站和县良种场又引进瘦肉型“杜洛克”猪种3头。1986年,建立花街、唐先2处瘦肉型商品猪基地。1987年引进更新种猪9头,加速瘦肉型猪饲养量发展。
  二、牛
  耕牛 民国21年有8800头,县内销8400头,外销义乌、金华、无锡400头。36年有水牛7316头,黄牛5496头。1949年有耕牛16000头。土地改革后鼓励农民养耕牛,禁止随便出卖和私自屠宰耕牛。1951年存栏19059头,1952年,被列为全省“爱国护畜重点县”之一。1953年增至20564头。1955年存栏17551头。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耕牛折价入社,饲养量保持稳定。1958年刮起“共产风”,年终存栏14935头,比1957年减少2394头。1960年回升到15205头。1965年,对私人养牛当作割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打击,1969年减少到12209头。随着耕作制度改变,双季稻面积扩大,耕牛结构起了变化,水牛增加,黄牛减少。水牛占耕牛总数,50年代占34%,60年代增至44%。70年代开始,手扶拖拉机增多,耕牛存栏数不断下降。1979年降至10356头,其中水牛占87.2%。1982年,手扶拖拉机剧增,耕牛饲养量再度下降。1983年,全县出现养牛专业户24户,重点户478户,年末存栏9181头。至1987年,全县耕牛下降到4265头。
  奶牛 1956年,城关镇徐瑞涛等6人创办永康县合作牛奶场,用土黄牛产鲜奶。1958年用荷兰种公牛与本地种黄牛杂交,首次实现杂交奶牛产乳。同年,枫坑口村购入杂交奶牛1头,另租用土黄牛10头,开办奶牛场,1961年停办。1962年,永康县合作牛奶场与县食品公司合并,称县牛奶场,并将原合作牛奶场的奶牛逐年淘汰,从衢县、金华、杭州等地采购奶牛10头,设场于东库山背。1978年,枫坑口村从温州、黄岩等地购进奶牛8头,再次建场;半年后场散牛卖。1980年,仅存县牛奶场奶牛6头。1983年,奶牛在私户中发展,芝英、儒堂头、枫林、云山、溪口、倪宅等村出现户办牛奶场。1984年,全县有奶牛39头,年产鲜乳138吨。由于乳品加工厂未跟上,1985年减少到26头,至1987年,只存6头。
  三、羊
  山羊 民间历来有饲养山羊传统,民国36年(1947)全县有山羊8879只。1949年,年终存栏5200只。1962年,达43900只,枫林大队,户均2.4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年终存栏数逐年下降,1968年仅存4200只。1979年后,饲养量回升。近年来,由于山林承包到户,出现新的矛盾,饲养量趋于下降,1987年,仅存栏8900只。
  绵羊 1957年,从湖州引进湖羊100只。又从海宁、杭州、河北承德等地引进绵羊1073只,在八字墙、雅吕、棠溪、四路、新店、李店、苏溪等14个公社、34个大队饲养繁殖。由于地域环境不适应以及绵羊寄生虫病严重,经济效益差,1981年已绝种。
  奶山羊 1963年从山东引进4只,1975年又从临海引进78只,在金川、八字墙、岩后、柏岩等社队饲养繁殖,杂交改良,1980年,发展到138只,后因羊乳销售不佳,而饲养绝迹。
  四、兔
  民国时期,只有少数户养兔,以供观赏。1949年,仅300只,1957年,发展到2万只。由于兔毛收入较好,1961年,发展到6.8万只。品种有本地兔、力克斯兔、青紫兰皮用兔等。1964年后,家庭副业受限制,饲养量锐减至1300只。70年代,先后从嘉兴、平湖、吴兴等地引进长毛兔,在苏溪、前仓、清溪、新楼、芝英等社队推广饲养。1978年,采取扶持措施,补助山区养兔粮食10万斤。1980年,开展长毛兔生产运动季,养兔量剧增。1981年,达到13.44万只,并确定前仓、石柱、俞溪头、苏溪、雅湖、八字墙等8个公社为养兔生产基地,兔毛收购量近2万公斤。永康被列为浙江省长毛兔生产基地县之一。1982年,兔毛滞销,价格下跌,生产急剧下降。1983年仅存2.47万只。1984年,与上海签订兔毛产销合同后,饲养量回升,至1985年,达到12万只。1987年又降至7.5万只。
  第二节 家禽
  一、饲养状况
  永康灰鹅 雅名舒雁。明嘉泰年间已在民间普遍饲养。至民国时,户养少则几只、几十只,多达百余只。1949年全县有灰鹅1.84万只,1955年达2.58万只。1978年后,运销广州和港澳地区,饲养量大增,1984年达65万只。1985年有饲养重点乡24个,养鹅娘大户20户,年饲养量为70万只。1987年,达85万只。
  鸡 民国21年(1932)8万只。1949年52.12万只。1957年达73.41万只。1958年由于“大办牧场”和饲料紧缺、疫病流行等原因,全年饲养量仅为20万只。1960~1980年,饲养量徘徊于四五十万只之间。1982年出现一批养鸡重点户、专业户。1983年,有专业户86户,户均养鸡337只,1984年全县养鸡64.47万只。200只以上专业户有272户。1985年饲养量为100万只。1987年101万只。
  种鸡,有本地鸡,属仙居鸡群体中一个类型,鸡体小型,觅食能力强,毛色分黄、花、白、黑、麻几种,以黄色为多,肉质鲜美,属肉蛋兼用型鸡种。1959年引进白克蛋鸡2000只。1962年,引进北京来航鸡2000只,1983年城关镇周塘村王新喜等7户开始专业饲养蛋肉鸡0.35万只,并陆续向外地引进红育、江—13、浙黄、罗斯、星波罗、S220、希塞斯等5万多只。1984年,县举办养鸡训练班3次,培训学员748人,并分别到松江、萧山、杭州等地引进蛋、肉良种商品鸡罗斯4.2万只、星波罗5500只、红波罗父母代种鸡2200只、新浦东父母代A、B、C、D四系配套种鸡2800只、罗斯父母代种蛋5500只。同年,县畜禽服务公司种鸡场饲养红波罗父母代种鸡2200只,1985年引进良种鸡5500只,1987年又引进依萨、黑佩科等良种鸡2.37万只。
  鸭 民国21年,全县养鸭1万只,1949年为8.74万只,1950年10万只,1956年达15万只。1957年开始受左的影响,饲养量下降,至1963年仅有1.34万只。1978年后,饲养量逐年上升,1984年有专业户319户,平均养鸭383只,共计15.4万只,1985年鸭蛋价格降低,影响养户效益,饲养量下降到9.6万只。1987年回升到12万只。种鸭,以麻鸭为主,这种鸭成熟早、产蛋多、觅食强、饲料省,深受养户欢迎。1956年和1974年曾相继引进数万只北京鸭。此鸭具有适应性强,毛色洁白,肉质鲜嫩,生长快等优点,也颇受养户喜爱。
  二、孵化
  清光绪年间,仙居人名大通,率先在高镇创办孵坊,用缸火孵苗鸡,大得其利,曾占高镇大半土地。民国初年,大通撤返仙居,华村华德曹继办。此后,田桥、水碓头、下里溪、古塘里、下徐店、芝英等地亦相继开办孵坊。孵化时间,每年惊蛰至端阳,年孵8趟。苗禽销往武义、金华、东阳、松阳、遂昌等县。建国后,孵坊有所发展。1958年归集体经营,孵坊8个,年产苗禽42.5万只。1965年,发展到16个,年产苗禽91.12万只。1973年,孵坊达到32个,年产苗禽476.5万只。1974年,半自动式电孵坊在石柱公社建成投产,有孵化箱24只。1976年,县食品公司建成自动式电孵坊,有孵化箱4只。1982年后,公有孵坊由私人承包经营。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农科所建办现代化全自动式电孵坊,可常年孵化苗禽,年产苗禽100万只。1985年,全县有孵坊28个,年产苗禽198万只,远销江西、杭州、上海等地。
  第三节 蜜蜂
  民国时期,在县城、古山、桥下等地有少数户从事养蜂,但多为“土蜂”。1949年,全县有土蜂5200箱。1953年,县良种场职工章春荣从兰溪引进意大利蜂10箱。接着,城关西津村柯德杨、桥下朱世东等相继引进意大利蜂多箱,逐年繁殖扩展。1958年,私有蜂折价入社,养蜂人员定额计酬。1960年遭受蜂蟒虫危害,养蜂锐减。1961年仅存932箱。“文化大革命”期间,限制外出放蜂。1977年有3696箱。1979年升到7764箱,有国营、集体蜂场64个。1980年达到1.1万多箱,集体蜂场增加到109个,养蜂人员发展到616人,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后,1984年达到2.1万多箱,年产蜂蜜1045吨。1987年,养蜂24571箱,年产蜂蜜1292吨,有养蜂专业户628户。
  第四节 水产
  解放初期,有江溪水域25318亩。山塘水面18436.6亩。嗣后,陆续兴建水库和整修山塘,水域面积增加。1987年,全县有渔业水域5.27万亩,其中可养鱼水域4.13万亩。这些水域分布比较均匀。山塘占56%;各类水库占44%。适宜鱼类的生长期有8个月。
  较主要的水产动物有66种。其中鱼类51种,其他水生动物15种。在鱼类中,鲢、镛鱼是主要养殖鱼类。青鱼(俗称乌子)和鲤鱼是搭养鱼。草鱼,主养于山塘。鳊、团头鲂、红荷包鲤、兴国红鲤、东北银鲫、异育银鲫、日本白鲫、胡子鲶、罗非鱼是从外地引进的新养殖品种。金鱼为家庭观赏鱼类。栖息于江溪池塘的野杂鱼类有鲫、鲶、乌鳢、黄鳝、泥鳅、麦穗鱼、溪斑鱼等。
  主要的水生经济植物有莲藕、菱角、荸荠、茭白;水生饲料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革命草、细绿萍等。
  一、鱼苗鱼种
  历史上以养殖鲤鱼为主。清道光廿二年(1842)始有弓塘村村民到诸暨贩运鲢鳙鱼种,后又去杭州运回夏花,培育成鱼种再出售。接着长塘头村民相继仿效,并引起竞争纠纷。清咸丰十年(1860)经金华府裁决:弓塘村的经营范围可以从鱼苗、夏花直到鱼种销售,而长塘头等村只能经营鱼种销售。从此两村以鱼苗种为主要副业,村民们在冬春两季肩挑鱼篓,奔波于杭州、义乌及永康、缙云等地,最多时有鱼篓100多副,年销售量30万尾。
  1955年人民政府组织各乡渔(农)民统一到长江采购鱼苗,当年采购26大篓,计520万尾,先后在梅陇村、黄塘坑村开挖简易鱼塘,每年约培育家鱼鱼种30~40万尾。1958年4月成立鱼种产销委员会,当年培育夏花60余万尾,并在环城、石柱、芝英、龙山、象珠、倪宅各区相继建立鱼种场,鱼种销售量达70余万尾。1959~1964年以县水产场为主组建长江鱼苗采购队,每年采购鱼苗3000万尾,出塘夏花100万尾,销售鱼种50~80万尾。
  1962年在龙山区鱼种场试验鲢鱼人工繁殖,获得鱼苗10万余尾。1965~1970年,县水产场鲢、鳙、草三大家鱼人工繁殖相继试验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年产量600余万尾,鱼种年放养量100余万尾,县内鱼苗种基本自给。1981年鱼苗产量突破千万尾大关,鱼种放养达200余万尾。1982~1985年鱼苗年产量均在1500万尾以上。1987年达4340万尾余。
  二、成鱼
  建国前,永康仅有一些门前塘放养鳙、鲢鱼,亩产很低。1949年养殖产量仅170吨。1957年,产量达416吨,为1949年的2.3倍。1958年,县鱼种产销委员会在油川乡西卢村搞万斤塘高产试验,在四路乡下宅口村搞鱼畜联养的高产示范。这两个点虽对全县山塘养鱼起了一点示范作用,但由于得不偿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群众养鱼积极性。1956~1966年,全县养鱼产量徘徊在500吨左右。“文化大革命”,水产养殖业遭到严重摧残,1970年,全县山塘水库的养殖产量,仅有555吨。
  1971年,全县有102口山塘搞了人工割草精养的试验,平均亩产达100余公斤。田畈林村亩产达200公斤。黄坟水库1973~1975年3年中平均亩产24公斤。至1974年同类型试点达239个,全县总产量达600余吨,1982年有95%山塘水库落实了承包责任制,并逐步从粗养转为精养。太平水库1982年产量达68吨。1987年全县养鱼总产量达1151吨。
  稻田养鱼 起始于民国年间。1958年前,全县有1000余亩稻田养鱼,亩产10公斤左右,后因耕作制度改变,逐渐消失。1983年全省稻田养鱼会议后,恢复稻田养鱼,长塘头村利用稻田培育鱼种获得好收成。至1987年全县稻田养鱼163亩,产量2吨。
  网箱养鱼 1981年太平水库搞了200平方米的网箱,进行培育鱼种试
  验。1987年全县网箱养鱼面积达2000平方米。商品鱼最高亩产5000公斤以上。
  三、特种水产养殖
  1983年以来,不少农户从事甲鱼、珍珠、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陆续获得成功,收到较好效益。
  甲鱼养殖 1983年,八字墙乡农户从上海引进“华东一号”甲鱼进行试养。1985年,全县有12个农户从事甲鱼生产,养殖面积为3000余平方米。1986年,14个养甲鱼户共孵化幼鳖4000余只,养甲鱼取得阶段性成功,被列入市级“星火”计划。1987年以养鳖专业户为基础,全县建立5个养鳖场,共孵出小鳖6125只,面积扩大到8571平方米,养殖19230只。
  珍珠养殖 1984年开始从武义等县引入珍珠养殖。1987年养殖500亩以上。1987年有养殖户100余户,面积1200余亩,插珠三角蚌8万只,鸡冠蚌35万只。自繁小蚌400万只,产珠200公斤。
  四、品种引进
  据旧志记载,明清时,县内已有松、白、青、鲤、鲫等鱼出产。清道光廿二年开始从诸暨引进鲢、鳙鱼苗。
  1965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试站引进红荷包鲤鱼200尾。1966年繁殖成功。此鱼原产江西省婺源县,色泽鲜红,肉多刺少,味道鲜美,生产率较本地鲤高25%,封建王朝曾作“贡品”。
  1971年县水产养殖试验场从金华双龙鱼种场引进团头鲂和鳊鱼3000尾。此鱼原产武昌,体形侧扁,生长快,无病害,现已成为养殖主要品种。
  1981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地区农业试验站引进罗非鱼。此鱼原产非洲,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当年试验,亩产千斤。越冬试验成功,全县年养殖3万尾以上。
  1982年县水产场从金华县湖海塘鱼场引进日本白鲫200尾。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高1倍以上。已繁殖成功。
  1984年,县科委、县水电局、县水产场联合从中国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南省湘阳县鱼场引进异育银鲫、兴国红鲤、杂交鲤等三个新品种,正在探索生长繁殖规律。
  1985年,童宅乡专业户从义乌县引进草胡子鲶。此鱼原产埃及,生长快,肉味美。1986年6月繁殖成功。就全县而言,1985年3月以后,全县鱼苗从基本自给转为供不应求,外出广东、江苏等地采购鱼苗4000万余尾,当年夏花销售量在2879万尾以上,鱼种放养量达458万尾以上。从60年代至1987年全县已从外地引进新品种9种。其中红荷包鲤鱼、日本白鲫、罗非鱼等已成为群众喜爱的养殖鱼种。
  五、捕捞
  全县捕捞鱼具共有20余种。
  江溪中常见撒网和油丝网捕捞野生鱼类。大雨之后可见板罾捕鱼。1956年前,全县约有鹭鸶100余只,现已淘汰舍弃。各类鱼钩、卡、顿钩、笼、篮、〓、叉是钓捕各种鱼类、黄鳝、泥鳅、春虾、甲鱼、螺蛳等的家常小型鱼具。山塘捕鱼的主要网具是百袋网,俗称大淋。一般每片长20米,高5~6米。数片百袋网连接,并与撒网、油丝网配合,可在水深15米的小水域捕捞。1968年,太平水库用栏网、三层刺网及定置张网组成大型赶、拦、刺、张联合网具,辅以音响、白板等赶鱼手段,在千亩以上水库,一次渔获量达数万公斤。1973年,县水产场牵头,由兼业捕捞渔民12人组成县捕捞队,专为水库捕捞。1980年后网具不断改进。1983年,太平水库进行定置网、增设保险网、捕回头鱼、赶鱼等4项改革,使捕捞量从3万公斤猛增到6.8万公斤。
  六、渔政管理
  历史上,向无渔政管理机构。民国时期始由实业科管理,主要靠乡规民约之约束。在县城南溪华溪地段有放生池数个,对繁殖保护鱼类不无裨益。
  建国后,1949~1973年,渔政由县农林水利局管理,1973年开始,由县水利电力局管理,1981年在局内专设水产股,1984年改称水产管理站,专司渔政。
  渔政管理部门还专门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每年制定全县的鱼种价格,相应规定县、区、乡(镇)鱼种场放养鱼种的范围,并不定期地举办养鱼技术培训班。至1987年底止,受训学员已达208人次。
  第五节 疫病防治
  一、畜禽疫病防治
  建国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牛炭疽等烈性传染病危害严重。建国后,重视防疫注射,畜禽疫病逐步得到控制,但仍有发生。1951~1987年间有6年发生猪瘟,发病1794头。1952年猪丹毒流行,死猪1500头。1953年发生猪肺炎,死猪1000头。1967年发生感染性胃肠炎,发病73头。1971年发生猪钩端螺体病120头,死猪10头。1979~1981年连年发生猪瘟,涉及3个区9个公社,扑杀深埋病猪741头,到1984年基本得到控制。1955~1957年连续发生牛炭疽,死牛7头。1959、1976两年发生水牛恶几个年份鱼产量
  性卡他热病,死牛2头。1967年发生牛大叶性肺炎,发病6头,死亡2头。1981年,发生耕牛狂犬病,死亡1头。1985年发生兔瘟,死亡80只。鸡新成疫、鸭瘟、鹅瘟、禽出败,历年均有发生,1985年尤为严重,死亡率占饲养量的30%以上。
  1953年,设立县畜牧兽医站。1960年建立公社兽医站14个,兽医保健室147个。1964年,6个区均建立畜牧兽医站。1971年41个公社也都建立畜牧兽医站。1975年,实行畜牧合作医疗制度,每个大队设兽医防治员,共87人。
  1952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开展普防。至1987年,平均预防密度达95%。1975年,41个公社相继开办兽药厂和剂药室,推广中草药防治畜禽疫病。1976年,用中草药防治病猪2.4万头。病牛700头,降低药费3.5万元。1979年,中兽医经验交流会整理出畜禽病例46个,155个验方,其中中草药单方26个,1985年后,中兽医的技术应用取其精华,向中西结合的方向发展。
  1985年8月,建立县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站,实行收购检疫、宰前检验、出境检验、市场交易检疫。1987年,检验肉猪10.7万头。肉牛132头,把好食品卫生关。
  二、鱼类疫病防治
  危害鱼类养殖的疫病,除侵袭性(寄生虫)鱼病外,主要是传染性鱼病。
  1965年,在黄坟水库发现指环虫,因水面较大,未采取防治措施。1968年,前仓乡宅树下村发现草鱼肠炎。经县水产场采用大蒜、十滴水、食盐等药物治疗,基本痊愈。1971年,随着草鱼人工精养的开展,烈桥、李店、油川、桥下、石柱、清溪等乡普遍发现草鱼肠炎、烂鳃、赤皮等传染性鱼病,分别用磺胺胍、地锦草、十滴水、大蒜头、漂白粉等药物防治,控制病情蔓延。1982年县水产场东库分场发现草鱼出血病,除继续使用上述药物外,又用生石灰、四合剂等防治。虽能控制病情,但无法治愈。1985年后,县水电局采用草鱼灭活疫苗预防注射,才有效控制发病。至今,草鱼出血病和“三炎”仍是水产养殖的严重病害。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