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粮油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5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粮油生产
分类号:
F326.1
页数:
8
页码:
99-10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粮油产量、耕作制度、良种推广、栽培技术、肥料、作物保护等粮油生产情况。
关键词:
永康县
农业
粮油生产
内容
第一节 粮油产量
粮食作物 以稻为主,麦次之。再次为玉米、大豆、番薯、马铃薯等杂粮。建国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丰年也不能自给。解放前后,以每人每年需米192.5公斤计算,全县需米49720吨,而常年产米仅41475吨,尚缺8242吨。建国以后,粮食生产几经曲折。经过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1952年总产达81445吨,人均口粮332公斤,基本实现自给。1953~1957年,年总产徘徊在7万吨左右,1958~1961年“大跃进”、“共产风”,又加自然灾害,造成产量下降。1961年产粮只有5.82万吨。1962年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稳定群众情绪,粮食生产恢复和发展。1966年产粮120405吨,人均占有粮食366公斤。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人均产粮下降到345公斤,粉碎“四人帮”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开始,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84年总产达216105吨。人均产粮491.5公斤,比1976年增长52.9%,年递增5.4%,1985年起,农民建房、厂矿交通及城镇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粮田改种经济作物,粮食总产量有所减少。1987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比1986年203688吨减产8.5%。
油料作物 有油菜籽、芝麻、花生,以油菜籽为主。民国22年(1933),全县种植油菜2000亩,产籽400担;36年种植2.60万亩,总产873.5吨;1949年2.55万亩,总产661.25吨。1968年为扩大粮食面积,油菜面积减少到400亩。至1978年又恢复到1.92万亩,产籽1114.55吨。1982年,减少到3300亩,产籽308.5吨,亩产94公斤。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民国时期,水田种植多为“冬作——单季早中稻——秋杂粮”。冬作以绿肥为主,次为大小麦;秋杂粮以玉米、秋大豆为最多,辅之荞麦、萝卜和蔬菜、旱地即以麦、番薯、甘蔗、棉花、粟、芝麻、花生为多。
1949~1955年,全面推行“三改”:改一熟为多熟,改单季晚稻、迟熟中稻为早中稻;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六年扩大春粮3.29万亩;绿肥5.96万亩;扩大早中稻7.21万亩。既避开秋旱,又扩大玉米、番薯高产秋粮。减少荞麦、马料豆等低产作物种植。1955年,玉米种植面积13.62万亩。比1949年增加6.76万亩。形成“麦——稻——玉米”的三熟制,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粮食总产量达81050吨。比1949年增11375吨。
1956~1963年,进行双季稻改制,形成两种耕作制度。一为“老三熟”,即“春粮(绿肥、油菜)—早中稻——秋玉米”:二为“新三熟”,即“春粮(绿肥、油菜)——早稻——晚稻”。这一时期粮食增长31.3%,年递增率为3.96%。
1964~1970年,推行新三熟制,减少春粮,扩大绿肥、推广早稻矮秆良种,增加双季晚稻面积,1970年粮食总产13.5万吨。
1971年开始,新老三熟制并举,推广小麦矮秆良种、迟熟早稻良种和玉米杂交品种,扩大春粮,调整双季晚稻种植面积。1971年粮食耕地年亩产突破500公斤。
1980~1987年,普及杂交晚稻,减少春粮和秋玉米。早稻以中熟品种当家,1983年晚稻亩产390公斤,早稻亩产370.5公斤,首次出现晚稻超早稻。1984年粮食总产21.61万吨,比1979年增长16.5%。1987年种粮面积57.78万亩,总产18.64万吨。
旱地耕作自60年代开始,发展小麦——套种早豆——玉米(或番薯)的三熟制。1983年旱地三熟面积达17427亩,占旱地面积的75%。
第三节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种子以农民自选、自留、自用为主,相互串换及市场余缺调剂为辅。建国后,农作物种子不断更新。1952年,全县穗选早中稻种子44981公斤,粒选91530公斤,供5万多亩田播种。1953年,建立种子田。人民公社化后,县建立良种繁育场,公社建立农科站,生产大队建立农科队,组成三级良种繁育体系。7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亲本种子,由特邀基地繁种,县统一供应亲本种子给社、队制种,再由县统一供应。1983年起,杂交稻制种每亩产量稳定在150公斤以上。种子纯度99%以上,成为全省制种高产县之一。杂交种子自给有余,还调出20万公斤。
早中稻 50年代有三百粒、大叶青、细叶青等。60年代有珍珠矮、赣农3425、三九九、南京2号。70年代有广选3号,在杂交水稻种子出现后,老品种随之淘汰。
早稻 双季连作稻,1956年以南特号当家。60年代由莲塘早、陆财号、江南1224、钱丰、矮脚南特号先后取代。70年代普及矮秆品种广陆矮4号、先锋1号、珍圭51、矮珍、原丰早、二九青、桐矮28、矮南早1号等,其中广陆矮4号具有迟熟、抗病、耐肥、高产的优点,成为早稻当家品种。80年代中期,杂交稻普及后,中熟二九丰成为当家品种。
晚稻 50年代有猪毛簇、10509、晚籼9号等,60年代引进农垦58、新太湖青等,70年代引进中糯京引15、晚粳东方红、农虎6号、嘉湖4号等。80年代开始,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其中汕优6号又占杂交稻面积80%以上。
小麦 50年代有南大2419。60年代有介吉麦、吉利、矮洛阳、矮秆红、桑帕,70年代引进908品种,因为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适于新三熟种植。1974年成为当家品种。1984年,全县9.6万亩小麦,其中种植908的有9.30万亩,占96.9%。
大麦 50年代有六棱,60年代推广二棱大麦矮白洋、浙农12,70年代引进早熟3号,因为有抗倒伏、耐迟栽、高产等优点成为当家品种。1984年,全县种植早熟3号4684亩,占大麦面积的95.5%。
玉米 清代始有种植,民国时期,依种植地域不同,分山玉米、地玉米、田玉米3种,山玉米生长期长,秆高大、籽粒深满,品种有瞎眼;田玉米生长期短,耐迟栽,品种有小粒黄;地玉米生长期居两者之中,品种有大粒黄。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1号、旅曲、丹玉5号等。
番薯 民国时期有红皮白心、红皮黄心。1955年推广胜利百号,因产量高、含水份低、耐贮藏而普及全县。
豆类 有早豆、田豆、马料豆之分。早豆又称六月豆,适于旱地种植,土种有小粒豆、大粒豆、铁浆豆等。田豆与马料豆,在解放初期为县内主要秋作。1952年种植9.01万亩,随着双季稻的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品种以兰溪大黄豆、百斤豆和樟籽乌为主。
蚕豆 俗称佛豆,品种有大粒与小粒之分。大粒供食用,小粒作水田绿肥。60年代后,蚕豆作绿肥逐年减少而绝迹。
豌豆 俗称蚕豆。品种有白花与紫花之分,耐瘠耐旱,宜于新垦荒地种植,亦有作水田绿肥种植。60年代种植较广,80年代大大减少,仅作蔬菜应市。
油菜 50年代有胜利油菜。60年代有东胜14号。70年代推广长秆油白菜、九二、7055、480、3063等。80年代以九二13系当家。
紫云英 俗称花草。为水稻田的主要绿肥。品种以平湖籽、大桥籽为主。60年代推广以磷增氮,用磷肥拌种,产量成倍增长。1982年引进浙子5号品种,迟熟、产量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第四节 栽培技术
一、水稻
育秧 民国时期“清明浸谷子”。种子的处理,习惯用冷水浸种不催芽,谷芽露白即出田。秧田水耕水作,水播水育大秧。建国后,用生石灰水浸种,催芽方法有温汤催芽、焦泥灰催芽、土坑催芽和“5406”催芽。改水秧田为合适秧田,辅以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寒。播种时间,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大都偏早,烂秧严重,70年代中期,确定春分边播种。杂交水稻育秧,采用两段育秧,先出播秧床,后株寄秧田,带蘖大秧移栽大田。
插秧 传统为“立夏开秧门”。插秧为大苗栽插,株行距为0.4米见方,每丛10~12本秧。建国后,推广小株密植,行距7×8(寸),每丛6~8本秧。1958年,盲目推行“满天星”密植,造成严重减产。1963年提倡5×5、6×6浓株密植,产量回升。1967年推广小苗带土移栽,匀株密植,插前将大田平整,水澄清后放干,种一丘,灌水一丘,秧苗成活快,起发早。70年代开始,改为混水栽插,推广行距5~6寸,株距3~4寸,每丛7~8本秧。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的株行距,则比早稻宽。
肥水管理 水稻历来实行满水漫灌,田间长期积水,进入成熟后期才排水干田。在肥料施用上,传统采用鸡毛、头发、石膏粉、人粪尿拌焦泥灰、塘泥,分塞到每丛稻根处。俗称“种下脚”。第一次涂田,施生石灰、草木灰或炉灰。上水后种第二次下脚。在水浆管理上,对秧苗常用灌水防寒。移栽后灌三日满秧水,涂田时排水烤田。60年代初,提倡对秧苗施用断奶肥,移栽前施用起身肥,并要求大田基肥足,追肥速,看苗施用吊头肥等。在水浆管理上提出深水护苗,浅水发棵,烤田控蘖,寸水保胎等。70年代前后,推广化肥深施,重视有机肥料的结合施用。早稻肥料在移栽后20天内施用完毕。70年代中后期,灰肥施用大为减少。在水浆管理上,前期以薄水为主。中期烤田以人踩田中不陷脚有细裂为准。要求四周开好避水沟,田中开好丰产沟。后期干干湿湿,活根到老,青秆黄熟。80年代后,化肥施用增加,有机肥料减少,提倡青稻秆还田,以保护地力。1984年推广“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的配方施肥新技术。
除草技术 一般耘田2次、涂田2次。先耘横行、后耘直行。建国前,栽后半月第一次耘田。建国后推广双季稻。第一次耘田提前到栽后5至7天进行。20天内耘涂结束。70年代前后,曾提倡改田耙耘田为用手摸田。效果虽好但劳力强度过大,仍不能推广。水稻管理上岸后,通常要铲除田边杂草。7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推广使用除草剂除草。
二、大、小麦
传统播种都用点播。畦宽3~4尺,沟宽1.5尺。行距1尺,每亩播种量2.5~3公斤。播种时间为11月中下旬。60年代改点播为横条播。1968年,推广大麦撒播。1973年推广江苏唐桥春粮高产栽培新技术,畦宽8尺,沟窄6寸。沟深破塥,畦面公路形,以防积水。每亩播种量10~12.5公斤。用石灰水浸种,磷肥拌种,灰肥盖籽。80年代初,麦种播种量减少到小麦4~5公斤,大麦6~7.5公斤。
肥料施用 50年代前,麦子播种,习惯于“放清子”(不施肥)。麦苗破土浇麦枪肥。春节前后各施一二次肥。后期贪青,病虫害严重。60年代,提倡基肥足、追肥速、腊肥重、春肥厚、穗肥巧的施肥原则。70年代改为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巧施穗肥。采取年内攻、年外补的施肥方法。这样,也常出现年内及早春拔节。遭冻害而倒伏。80年代,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提倡早施麦枪肥,促使低节位分蘖。
开沟排水 农民历来重视开沟排水。70年代提倡隔水沟与主沟破塥。每隔两畦一深沟,要求三沟配套,防积水,冬旱注意浇水护苗。在雨季做好清沟排水。
中耕压麦 传统习惯,大小麦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深锄,称“掏麦”。第二次浅锄,称“刨麦”。民间有“麦是麦亲家,越踏越生桠”的农谚,但农民很少把压麦当作管理中的一环。70年代,推广唐桥经验后,压麦技术在全县普遍应用,通常在麦苗为三叶时进行。晴天,土燥、苗大要重压。雨天,有露水时不压。苗小,土湿时轻压。压后泼浇人肥、氮肥或泥浆。并培土防冻害。
三、玉米、番薯
玉米 传统多采用点播,畦宽3~4尺,行距1尺。六月下旬播种,七月初删苗定株、中耕培土各一次,施肥重前期,结果秆高蒲小产量低。解放后,推行合理密植,育苗移栽,适施苗肥,重施蒲肥,推广人工辅助授粉,隔行去雄及黑须期斩天花等技术。70年代,为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双行密植。
番薯 育苗,传统方法多选择山洞、灰坛自然育孵,60年代以来推广温床育苗。多将番薯放在塑料薄膜温床催芽,然后移种苗地,育长藤剪藤扦插。扦插成活后,习惯施用焦泥灰,藤长数尺即开始翻藤。1970年以来,改行苗期施氮肥,并推广翻藤为提藤。
第五节 肥料
一、农家肥料
民国时期至50年代,农家肥料是农作物主要肥料。它包括人粪尿、猪栏肥、牛栏肥、焦泥灰、塘泥、绿肥、地脚泥、垃圾等。
猪栏肥、牛栏肥多作基肥,也常用作水稻面肥、冬作物腊肥,也用于稻板麦盖子,以防杂草。
焦泥灰,多用于种麦、种玉米、种菜、扦番薯和水稻育秧。
塘泥,在冬季趁车水捕鱼时挖掘。分放麦行间冻酥,作腊肥,或晒燥后碾细作水稻育秧肥。
绿肥,除田间种植紫云英外,还有大麦、蚕豆、佛豆“压青”,割嫩树叶、青草头“摁田”。1961年推行紫云英增施磷肥。每亩产量从5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1962年开始稻田养萍,以萍肥田。1973年达5万余亩。1980年后停养,近年来普遍采用早稻“青稻草还田”作晚稻基肥。
二、化学肥料
民国17年(1928),始有少数农户购用德国产肥田粉(硫酸铵),但长期未能推广。解放后,化学肥料施用量逐年上升。种类有氮素化肥、磷素化肥、钾素化肥、复合化肥、微量元素肥料、生长刺激素、腐植酸铵等大类,100多个品种。1987年施用化肥37430吨(折合标准量)。
第六节 作物保护
一、主要病虫害
作物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大小麦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等。主要虫害有螟虫、稻虱、稻象虫、蝗虫、卷叶虫、斑蟊等。
清咸丰三年(1854)七月,稻将熟,稻虱危害,一霎时稻立槁。谷实多耗。民国19年(1930),全县发生稻瘟病,稻谷仅收折半。24年发生稻虱,稻秆如灰,谷实如粉。1951年2655亩水稻受螟虫、稻象虫之害,减产7.75万公斤。1949~1959年,黑穗病连年发生。1954、1958、1973、1975、1977年赤霉病危害颇大。1968~1972年玉米、早晚稻均发生矮缩病。1955、1956、1965、1968年稻虱暴发。1972~1978年,晚稻后期连年受稻虱危害。1980年以来,稻瘟病成为山区低湿田的主要病害。1985年起,杂交稻连年发生纹枯病、小球菌核病,影响增产。
二、植保措施
民国16年(1927),省建设厅通令各县掘毁稻根,预防螟害。永康因防治螟患处置得宜,曾获省政府嘉许。
民国23年7月,县里曾设置植物病虫害陈列室,宣传防治病虫害。全年治虫分三期:3~6月春耕灌水,点诱蛾灯,采卵块,禁捕有益动物;7~10月,齐泥割稻,提倡翻耕,种春花;11月至次年2月掘毁稻根,芟除杂草。1950年5月成立县治虫指挥部,动员干部群众采摘螟卵、点灯诱蛾、防治螟虫。摘螟卵块549.97万块,诱杀螟蛾24万只,捕虫66万条。1953年冬季挖稻根6.80万亩,玉米根17.89万亩,铲田岸草19.91万亩,冬耕6700亩。60年代植保工作转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使用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有机氮等四大类20多种药物防治病虫。1959年建立县病虫观测站,掌握病虫预报,及时指导病虫防治。1971年各公社配备植保员,形成县、区、社三级植保网。1974年县病虫测报站在7个村建立病虫测报点,推广综合防治,落实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提高防治效果。1982年,各乡创办植保公司和配药站,开展防治技术咨询和农药供应服务。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