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章 水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31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水文
分类号:
P33
页数:
10
页码:
39-4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的自然地理的水文的水文观测、溪流、地下水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自然地理
水文
内容
第一节 水文观测明洪武十八年(1385)开设阴阳学,掌刻漏及雨晴之事。民国22年(1933)县城设测候站,其记录的雨量和蒸发量,与民国23年方岩山雨量站记录的雨量、蒸发量等数据是县内最早的水文文字资料。
建国后,先后设置水文站和雨量站。到1987年止,全县共有水文观测报汛站42处。其中国家水文站有县站和白雁口站2处,国家雨量站有黄坑口、前仓、潘川、东岭脚、八字墙、四路口、永祥、姓傅、寮前、大屋、寨口、大兰、半坑(在缙云县,属永康管理)等13处,水库专用水文站2处,水库报汛雨量站25处。国家站均使用自记仪器与人工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测报,水库报汛雨量站多数是人工观测。
降水 据1966~1987年资料,全县年降水深均值为1483毫米。最多处是永祥,平均年降水深为1704.6毫米,1984年高达2222.8毫米。最少处是四路口,平均年降水深为1378毫米。县城1933至1987年平均降水深为1433.8毫米,其中最大年降水深2057.3毫米(1937年),最小年降水深824.7毫米(1979年)。
暴雨 县境内一小时最大暴雨发生在1984年7月1日,白雁口站87.5毫米,六小时最大暴雨量也在同一次137.3毫米,一日最大暴雨量为1974年8月19日240.3毫米(在八字墙),三日最大暴雨量也在同一次298.6毫米。县城一日最大暴雨量为1972年10月18日136.1毫米,三日最大暴雨量为1955年6月15日267.8毫米,七日最大暴雨量是1955年6月15日347.5毫米。
径流 据武义县莲塘口水文站(位永康江下游,控制集雨面积1341平方公里,其中永康871平方公里,占64.95%)1957~1987年观测资料推算,永康平均年径流量为9.67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0.7375米。最大年径流为1975年,15.71亿立方米,径流深1.2085米。最小径流年为1979年,2.42亿立方米,径流深0.1805米。
水位 1971年4月在县城开始水位观测,至1987年年平均水位(黄海基面,下同)81.08米,最高水位发生在1976年6月2日,为84.45米,最低水位为1986年8月15日,为80.42米,永康江警戒水位为83.5米,危急水位为85米。1980年后,由于县城江南新区开发,河床宽度从174米减到117米,致使大流量时,水位有所抬高。
1971~1987年,永康江最大流量为1050立方米/秒(1976年6月),最小流量为0.55立方米/秒(1986年8月15日)。
水质 据1982年统计,全县年废水排放量为554.45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92.28万吨,城镇生活废水51.55万吨,医院废水10.62万吨,日排放量约为1.52万吨。废水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六价铬1.13吨、氰化物2.26吨,此外还有镉、砷、铅、酚、石油类、硫化物、氟化物以及医院病源体等。
泥沙 按永康江下游武义江国湖水文站1956~1967年泥沙观测资料推算,永康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约为160吨/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悬移质泥沙侵蚀量为16.7万吨。
第二节 溪流
县内溪流,大多从周围山地流向盆地内部的永康江,其特点是源短流急,上游水位落差大,下游洪水涨落快,持续时间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溪流有38条,以永康江为最大。其中八字墙溪、渎溪流入武义;四路口溪、东溪流入东阳。全县溪流除棠溪之水流向缙云好溪,属瓯江水系外,均属钱塘江水系。
永康江 从南溪和华溪汇合处至桐琴大桥段溪流,称永康江。永康江出县城向西,则有西门溪注入,转向西南至小章店附近合仙溪,至翁埠附近合石溪。至杨埠合烈桥溪。至前新屋合倪宅溪。至东家园合尚仁溪。继续西流至武义县境,干流长11公里,河道比降为0.73‰,河床宽度为120~300米。永康江(包括上游华溪各支流和南溪)流域总面积871.0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包括县内除八字墙、大屋、棠溪、柏岩、四路以外的37个乡镇,多年平均流量为30.15秒立方米。
南溪 曾名馆头大溪,发源于武义项店乡董源坑的千丈岩。从源头至新建称建阳溪,新建至光瑶称新建溪,光瑶至县城称南溪。从光瑶村流入县境后在馆头山脚合篁源溪,至前仓合南大迪溪。至后吴合荆川溪。至后郑附近合珠坑溪。北流再经新店、郎村、寺山脚汇合最大的支流李溪。而后急转向西,经水峥岩入峡谷,至白垤里,绕流成半圆形,在山后周合白云坑溪。再经戴村、高镇,至县城与华溪汇合入永康江。南溪干流长23.8公里,流域面积279.9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包括前仓、新店、石柱、云山、舟山、新楼、岩后、俞溪头、长城、城关等10个乡镇,自光瑶至县城,河道比降1.47‰,河床宽100~20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5.47秒立方米。
华溪 是县内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密浦山西面的纱帽头。流经里洋水库、外杨、潘川,至大桥水库。出水库向东南经岩前至桐坑口合桐坑溪。经唐东、金畈,流入太平水库。再在上型头出水库,南流经桥下,至贾宅合西溪。至大江畈合潜溪。经古山至世雅附近合乌江溪。经柿后至溪岸附近,北合球溪,南合武陵源溪。逶迤南流经应南溪、宅口,过鹤鸣桥下,经桥里、堰头、陈园、郑村,至田畈林附近合车马河溪。至雅应,缓转向西,经葛塘下、河南、至下王合雅庄溪。经东塘、田宅、英阁,至塔海合酥溪。至县城,先合北溪,直下又与南溪汇合,注入永康江。干流长38.8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河道比降7.45‰,多年平均流量为9.88秒立方米。流域范围(含支流)包括长城、堰头、溪岸、胡库、方岩、大后、清溪、珠山、雅吕、长田、雅湖、苏川、金川、桥下、四路、西溪、柏岩、中山等18个乡和方岩、古山、芝英、城关等4个镇。
篁源溪 发源于缙云县东方乡三百廿尖。北流翁田入大坑水库。出水库后经大坑口、横街、和乐,至馆头入南溪。干流长6.5公里,流域面积为11.19平方公里。
南大迪溪 别名前仓小溪。发源于舟山乡毛岭。西流经斗潭、法莲、罗桥、朝川、溪坦,在前仓附近入南溪。法莲村开有堰渠,把溪水引入莲塘山水库。出水库后于朝川村附近入本溪。干流长6.6公里,流域面积为12.04平方公里。
荆川溪 别名荆州溪。发源于历山炭山岭,流经石雅、大陈至荆州,与前溪汇合,转向东流,于后吴村北入南溪。干流长7.7公里,流域面积20.64平方公里。
珠坑溪 发源于历山龙皇塘。向东北经福建寮入珠坑水库。出水库后继续东北流,于后郑附近入南溪。主流长9.2公里,流域面积为12.73平方公里。
李溪 又名杨溪。发源于毛岭。东流经清源、舟山,转向东北至前村合申亭溪。至上桥有沅口溪注入。缓转北流经下东桥、白岩下、台门,至古竹桥合新楼溪,入杨溪水库。在灵岩寺前有岩后溪注入。在麻车口出水库西流,经上杨、前阳、姓傅,于下杨附近溪流成U字形,转向西流。至石柱汇北大迪溪,经上里溪于寺山脚入南溪。干流长31公里,流域面积17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为4.65‰。唐代诗人李白赴缙云访李阳冰时曾饮马于此,故名李溪。
申亭溪 发源于胡朝山,东流经溪塘、白沙川、申亭,于前村南入李溪。干流长6.1公里,流域面积10.67平方公里。
沅口溪 发源于沈洞坑龙溪山。北流经亭后,转南流入沅口水库。出水库转向东南经源口、陆宅,于上桥村北入李溪。干流长9.1公里,流域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
新楼溪 发源于铜孔坪,南流经田厂入水坑水库,继入方丘水库。出水库后经方丘、方山口、凌宅、上丁、下丁、大路任、渠口,至古竹桥入李溪。干流长11.5公里,流域面积为36.30平方公里,河道比降达17.22‰。水力资源较丰富。
岩后溪 发源于西村大山尖。南流经西村、岩后于灵岩寺前入杨溪水库。干流长7.1公里,流域面积为10.05平方公里。
北大迪溪 别名石柱小溪、庭白溪。发源于胡朝山。西流下经堂、麻车店、长端头、地塔田,至石柱入李溪。干流长约7.9公里,流域面积14.79平方公里。
白云坑溪 发源于白云山。上游已建云山水库。出水库经山后卢、东村,至山后周附近入南溪。干流长约6公里,流域面积为8.25平方公里。
西溪 发源于柘岭头,源头与东溪相近。北流经莲屋注入洪塘坑水库。出水库,经西溪、下里、里麻车,转向西流,经溪田、下贵至贾宅附近入华溪。干流长11公里,流域面积16.4平方公里。
潜溪 发源于华釜山。经坑里、坑口、下朱,至大江畈注入华溪。干流长约5.5公里,流域面积为7.38平方公里。
乌江溪 发源于大山头。北流经上里叶,注入黄坑口水库。出水库经独松、先盆、后浅、葩陌,至胡库合方岩溪。经下溪池至世雅附近注入华溪。干流长11.5公里,流域面积31.75平方公里。
球溪 也称裘溪。发源于古山镇丁坑石牛山。上游建有丁坑水库,经大雪口、朱家、榔山殿转向南流,经上胡、前陈、上徐店、下徐店,至溪岸入华溪。干流长10.6公里,流域面积为17.39平方公里。
武陵源溪 又名灵溪,发源于桃花峰。西流经岘口,北流芝英,至溪岸村南注入华溪。干流长5.8公里,流域面积为5.88平方公里。
车马何溪 发源于峰岘岭,西流经前山杨、小派溪、练结,至里塘下,转向南流至下畈、前舒、车马何,至田畈林村北注入华溪。干流长8.9公里,流域面积为15.88平方公里。
雅庄溪 发源于清溪乡方山。南流经方山脚、上柏石、湖宅塘、雅庄、栋陇、五岗塘、大坟山沿、大院堂至下新屋入华溪。干流长11.5公里,流域面积为13.3平方公里。
酥溪 发源于止岭。南流经石湖坑、谏庄、石湖口,转向东流。经上考、龙山、云路。复向南流。经雅堂、大后、山西、至清渭街合三渡溪。至汇杨合塘里坑溪。再南流,经下山、兰街至长恬合朱明溪。经邵宅、夏溪、苏溪、桑园至塔海入华溪。在谏庄、石湖口之间,把石湖坑溪水分别引入三渡溪水库和泽塘里水库,出泽塘里水库后顺乌焦坑流至云路村注入本溪。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为141.6平方公里。
三渡溪 又名峡源坑溪。发源于大岩头。南流经峡源坑、楼下陈,至三渡溪村附近,与后渠坑、横坑之水汇合,因此得名。在原三渡溪村址处已拦溪建成三渡溪水库。出水库南流,经郑家至象珠,称宝带河。再经上位、长村、泉头、荷沅,至清谓街附近入酥溪。干流长13.3公里,流域面积24.9平方公里。
塘里坑溪 发源于双尖。南流经塘里坑、胡庄、雅仁、上叶、竹川,缓转向东南经九里口、石塘明、茹录畈,再经柳墅、江头、杏里,至汇杨注入酥溪。干流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0.1平方公里。
朱明溪 曾名童溪,发源于永康和义乌交界的白竹尖。东南流经枫岭脚、木渠、雅吕、横渡,入黄坟水库。出水库后继向东南流,经塔石、庙下、溪边、大园童、朱明、西竹园,至长恬东南入酥溪。干流长16.7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
北溪 曾名童宅溪,发源于童宅乡乌辽山。南流经童宅、山下、水碓头、横山、颜库、枫楼、白塔、应店至县城入华溪,长12.5公里,流域面积为28.3平方公里。
西门溪 发源于芦柴坑毛千山。南流经伯蒋、郎下、上宅口、姚家垄、西园、周塘,至县城阀门厂旁入永康江。干流长8.7公里,流域面积12.1平方公里。
仙溪 亦称永祥溪。发源于武义县项店乡白革山。东流经大兰、板桥、刘宅、永祥、水坑下,至拱瑞下转向北;再经白雁口、里龙溪、永青西卢,傅店、西徐、崇道观、西翁、下楼,至小章店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17.5公里,流域面积35.9平方公里。
石溪 发源于小窖岭。北流入翁家畈水库。出水库经石溪、上皇渡、下皇渡,至翁埠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5.9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
烈桥溪 别名王慈溪。发源于童宅乡乌辽山。南流经柄坑、东陈、大支、应宅、马宅、横桥、烈桥,再经田桥、王慈溪、五锦桥,至杨埠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17.5公里,流域面积为37.8平方公里。因溪水流经定桥、横桥、烈桥、田桥、五锦桥,故又名五桥溪。
倪宅溪 别名三板桥溪,清光绪《永康县志》称大铜川。发源于八字墙乡山南岭。南流经山南、下王、塔石头、尚裘、油坑、泉塘、塘头应、潘宅、下宅方、西田畈、溪湾周、范宅,至前新屋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15公里,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
尚仁溪 又名小铜川,发源于石臼山(又名九龙山)西南麓。上游建有水仙洞水库,南流经尚仁、副业场、塘景、寺口方,注入乌牛山水库。出水库南流至东家园附近入永康江。干流长9.6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
八字墙溪 别名前溪,发源于大寒山。南流经龙潭里村,入龙潭里水库。出水库后至连枝转向西流。经店园、下姓王、炉村,流入武义县白溪。干流长为7.2公里,流域面积为37.6平方公里。
渎溪 亦称杨公桥溪,发源于杨岭南麓。向西南流经颜宅、田畈、下时、大屋、杨公,入武义县白溪。干流长10.9公里,流域面积为17.2平方公里。
东溪 别名石川,发源于永康、东阳交界的龙井尖。向西南流经上卢、下赵、下徐、寨口、贾处,至黄溪滩合壶坑洞溪。转向西北经青山口、上坛、上塘头、寺口,再转向东流经西山、石江流入东阳柽溪。干流长17,6公里,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1968年冬在青山口西北乌石头处建有拦河堰,将部分溪水引入太平水库。
壶坑洞溪 发源于铜孔坪。北流经楼山坑,入四大坑水库,出水库经壶坑洞至黄溪滩汇入东溪。干流长6.8公里,流域面积17.4平方公里。
四路口溪 发源于黄岩山。南流至后宅转向东流,经菱塘至四路口转向北流,经岭脚流入东阳画溪。干流长6.8公里,流域面积17.4平方公里。
棠溪 发源于将山。向西南流经后岗头、上马、百念秤、义门、棠溪、上弄口、尚黄桥,流入缙云好溪。干流长10.6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0.75‰。
第三节 地下水
永康县境大部位于永康盆地中。盆地两侧为低山丘陵,由于新构造运动使两侧山区不断上升,刚性火山岩断裂、节理、裂隙发育。接受了丰富的大气降水,形成了非常发育的水文网。山区地表径流及基岩裂隙水向盆地排泄,成为盆地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其次盆地地下水补给还依靠大气降水。
由于新构造运动较强烈,上升幅度较大。第四系沉积物厚度小,致使地下水迅速排泄,因此无论山区或河谷平原基本上均为地下水的交替循环带。只在盆地内红层层间孔隙裂隙水。由于产状平缓,同时埋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故地下水的交替循环较缓慢,水化学性质亦较复杂。下白垩统馆头、朝川组以钙质、钙泥质为主的粉砂岩,地貌上为波状起状台地,其岩层钙质胶结物易溶蚀。且发育风化裂隙,常形成浅部产状风化溶蚀孔隙裂隙水,馆头组与朝川组之间的间断面常发育层间孔隙裂隙水,且具有承压性。
一、基岩裂隙水
上侏罗统磨石山群火山岩构造裂隙水 在低山丘陵,存在北北东、北西、近东西、南北四组断裂,在断裂带裂隙发育构造带中的泉水涌水量在0.01~1升/秒左右,单井涌水量在10~100吨/日左右,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多为HCO?—Na型。
上侏罗统磨石山群风化带网状裂隙水 主要为火山岩的浅部风化裂隙,最大风化深度可达10米。此类型地下水多半埋藏于各级夷平面上,单井涌水量多为10~100吨/日,水化学类型为HCo?Na.Ca型,水质好,宜于饮用。
安山玄武岩孔隙裂隙水 安山玄武岩常贯入于馆头组和朝川组,因而增大了岩层的裂隙系统。此类岩石柱状节理和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风化后似松散砂状,在其分布区有大量泉水出露。金古泉、下谢等地泉流量在1~3升/秒,水化学类型为HCo?Ca-Mg型。顺层贯入的安山玄武岩出露地表处风化很深,成为深部贯入的安山玄武岩的地下水补给源,是县内重要含水层之一。
二、红层孔隙裂隙水、层间水
下白垩统馆头、朝川组、粉砂岩、砂岩、砾岩、凝灰岩中孔隙裂隙、层间含水岩系,大部分布于新店~东湖一线以东地区。
红层孔隙裂隙水 含水层位于风化壳发育的低丘台地。紫色粉砂岩风化裂隙发育。其胶结物钙质常易受溶蚀而产生孔隙,有较好的透水性,在富水性好的部位单井涌水量可达100~400吨/日,水质好。水化学类型常为HCO?—Ca·Na型。城南一带永康江河谷,上复第四系孔隙潜水下渗补给。因此,富水性更好。
红层构造孔隙裂隙水 永康盆地发育有北北东、近东西、北西、南北向四组构造,裂隙沿断裂构造密集展布,地下水受构造裂隙控制,如与第四系孔隙水连通则水量更大,有些断裂如充填萤石矿时则常出现高氟水。通常水化学类型为HCo?—Ca·Na型,由于构造裂隙水连通性极好,故其动态不甚稳定,如附近水井较多,常互相影响。红层构造孔隙裂隙水是盆地内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如永康县丝厂水文钻孔涌水量1200吨/日,酒厂为1200~1600吨/日。
红层层间孔隙裂隙水 馆头组与朝川组之间的间断面,孔隙裂隙发育。在盆地的向斜构造中,此类型地下水往往为承压水。水头可高出地表0.5~5米。自流水量0.01~0.1升/秒,水质微碱性,矿化度在1克/升左右,水化学类型为HCo?—So4—Na型,其含水层之潜水不宜于饮用。
三、第四系孔隙水
上更新统洪积—冲积砂砾石层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永康江两岸二级基座阶地,高出当地河床10~20米,含水层呈透镜状,涌水量不均匀,民井涌水量在0.01~0.1升/秒,宜于饮用,水化学类型为HCO?—Na型。
现代冲积层孔隙水 广泛分布于永康江及其较大支流两侧,构成一级阶地及河漫滩。高出当地河床3~5米。岩性为砂砾石,砾石层,厚度一般3~5米。据民井抽水资料,涌水量为0.1~1升/秒,属淡水,宜于饮用,水化学类型以HCO?—Ca型为主。
现代河流冲积,洪水沉积层孔隙水 分布于盆地中的沟谷两侧及盆地边缘山麓地带的洪积~冲积扇,岩性为粘土夹角砾,据民井资料,涌水量在0.01~0.2升/秒,属淡水,宜于饮用,水化学类型以HCO?—Ca型为主。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