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永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292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5.55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永康县志的概述,永康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其特色,主要表现在:扬自然条件优势,发展多种经营。永康地貌,形态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又兼有小盆地气候,很适宜种植亚热带林果、杂粮和发展养殖业,蕴藏着发展多种经营的巨大潜力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永康县
概述
内容
一
永康县地处浙江省中部永康盆地,位于北纬28°45′31″至29°06′19″,东经119°53′38″至120°20′40″之间。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属金华市。西邻武义,北毗义乌,东北与东阳、磐安接壤,东南与缙云相连。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上浦乡置永康县。建县已历1700余年。1987年全县有人口48.5万。县人民政府设城关镇。县城离杭州约150公里,离金华约41公里。
县境东、南、北为低山,永康江及其支流两岸为平原,低山与平原之间丘阜广布。丘陵山地占72%,平原占20.3%,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兼有永康盆地的小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5℃,无霜期245天。年平均降雨量1483毫米。矿产以萤石、珍珠岩、泡沸石为多。
历史上,永康江雨季可通木帆船,平时可通竹筏。来自山区或邻县的土特产,均由永康水运经金华、兰溪、杭州,转销杭嘉湖地区。输入之物则由船筏上驶永康,转销浙东各县,常年川流不息。抗日战争时临时省会设方岩期间,客货运输更为繁忙。1955年后公路建设迅猛发展,至1987年全县已建公路384公里,42个乡镇都能通汽车,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国道金温、省道杭温、金临干线贯穿县境。汽车可直通上海、杭州、金华、宁波、温州、衢州、仙居、嵊县、鹰潭等地,公路交通方便。
永康经济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解放后,经济发展迂回上升。1949~1952年,经济复苏,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6.7%;1953~1957年,平均增长2.3%;1958~1962年,“大跃进”中的“共产风”严重挫伤群众生产积极性,年平均仅增长1.1%;1963~1965年,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年平均递增率上升到12.8%;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平均增长率下降到3.9%;1976~1980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拨乱反正,平均增长率回升到15.3%;1981~1985年,从农村到城镇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经济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乡村工业、商业、运输业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年平均增长率16.5%。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75455万元,比1949年3724万元增长近20倍;社会总产值85252万元,比1949年3863万元增长21倍多。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同步发展,城乡市场繁荣。1987年集市贸易成交额7606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7%。财政收入,1987年5005万元,为1949年156万元的32倍。1987年,全县职工人均年工资14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5倍和2.9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上升,储蓄大幅度增长,1987年末,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9940万元,人均411元。住宅建设,城乡并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户建房之盛,前所未有。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发展迅速。1987年,全县有小学406所,初级中学45所,高级中学11所,聋哑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和中等专业技校、职校、卫生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小学教育已基本普及。科学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58人。有医疗卫生机构85个,病床683张,乡镇都有卫生院。城乡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群众体育运动活跃。
二
永康经济建设的发展,有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扬自然条件优势,发展多种经营。永康地貌,形态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又兼有小盆地气候,很适宜种植亚热带林果、杂粮和发展养殖业,蕴藏着发展多种经营的巨大潜力。永康的先辈们早就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宋代已有方岩土桔的记载,明代已有用灰鹅祭祀之记述。民国22年,永康桔年产5000担,仅次于黄岩、衢县;枇杷,年产3600担,仅次于黄岩、杭县;李,年产45000担,仅次于诸暨;甘蔗,1200担;白术,425担;茶叶,864担;花生,550担。抗日战争前夕,年产火腿5万只。民国时期,实业家胡钦海、徐联三等倡导发展油桐和雷公藤。年产桐油3000担,雷公藤生产誉满江浙,受联合国重视。解放后,永康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业生产。1980年以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按自然区域开辟了柑桔、蚕桑、茶叶、黄花菜、黄桃、药材、灰鹅、长毛兔等16个商品生产基地。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13956万元,比1949年的3600万元,增长近2.9倍。在发展多种经营中,全县涌现了上百个以一业为主的专业村。诸如独松的柑桔村、豆岭的蜂蜜村、翁埠的灰鹅村、大溪塘的黄花菜种植村、夏杜曹的杂交稻制种村、中山的生姜村、平田的养兔村等。全县大多数乡镇都有柑桔生产,产量居全省第三位;中山虫白蜡,质量居全国之最;永康黄花菜,质量为全省之冠;五指姜,远近闻名;药材有元胡、白芍、白术、茯苓、白芷等20多种,其中芍药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永康灰鹅,畅销港澳市场,是全省重点产区之一;永康火腿,在金华火腿中享有盛誉,曾荣获国家金奖。
扬“百工之乡”优势,建立具有永康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永康人多田少,农业生产又历受封建盘剥,人民终年辛劳,仍难得温饱。为了谋生,广大农民不得不农忙务农,农闲业工。每年均有数以万计的农民挑起手工工具,串乡走户,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足迹遍及全国城乡,远及边疆、海岛。因而向有“打铜打铁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永康)”的谣谚。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有5万多农民转向专门务工。有的专事手工业,有的转入乡镇企业,有的转入二轻集体工业,也有的转入国营工业,还有的以其一技之长,被二轻、国营企业所聘用。他们经过实践锻炼和专业培训,或以其精湛的传统技艺,或以其善于经营的才干,或以其谙于掌握和分析经济信息的本领,为发展乡镇村户企业、二轻工业和国营工业献技献策。1987年,全县有乡镇工业企业7250家,从业人员4.8万人。产值39092万元,比1978年增长28.6倍,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8%,有三分之一乡镇,工业产值实现千万元以上,上交税金占全县财政总收入36.3%。乡镇工业产品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全县有国营工厂46个,二轻工厂20个。永康工业在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传统百工的优势,初步形成具有永康特色的产业结构的格局,建立机械、金属制造、采掘、建材、化工、日用电器、纺织、仪表衡器、鞋革、制伞、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多门类的地方工业。在数百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矿企业中,机械五金行业占绝对优势,其产值占全县乡以上工业产值的70%以上。永康拖拉机厂、县电动工具厂、县机床厂、县活塞厂、县汽车电机厂等,有的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重点企业和产品出口基地,有的已打破所有制和地区的界限,按照专业化方向发展横向联合,开始找到发挥永康机械工业优势的途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至1987年止,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产品27个,优质产品产值达7400万元。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S195柴油机、角向磨光机、P5系列铝活塞、三星牌半圆锉、双龙牌钢骨伞、金属蜂蜜包装桶、阀门、萤石块、丝绸品等,大部分进入国际市场。传统衡器,行销全国,国家定点生产木杆秤的有11家企业。“永康三刀”(菜刀、刨刀、锉刀)在省内外畅销不衰。
顺应商品交易的传统习惯,发展集市贸易。永康地处浙中,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历史悠久,交易场所早就形成,明初已有芝英义市。据明正德《永康县志》载,当时已有集市14处。至清光绪年间,农村集市增至26处。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农副产品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集市相继增多,至1987年止,全县已有农村贸易市场41处。其中具有永康地方特色和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专业市场就有14处。诸如县城的耕牛市场、金江龙的衡器配件市场、四路口的机绣品市场、大园东废日钢铁市场、桥头周焦炭市场、杜山头木材市场、棠溪药材市场、芝英工业原材料市场和工业生产资料市场等等。此外,较大的集镇还有定期会市,俗称庙会。届时商贩云集,交易特旺,并伴有文娱活动。
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发展旅游业。永康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既富文化古迹,又多自然风景名胜,而以方岩山最为有名。这一带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得天独厚,景点珠联星布,向有“浙东第一山”之誉。方岩山上的广慈寺和胡公祠,终年香火缭绕,是浙东、苏沪闽群众和港澳侨胞进香膜拜之地。寿山坑内依洞构筑的五峰书院,是古代著名学者朱熹、陈亮、吕祖谦、应典、程文德等的读书讲学之所,群儒聚集,议论纵横,极一时之盛。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政府曾驻方岩。方岩山下的马头山麓为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殉难处,建有刘英烈士陵园。方岩山附近的石鼓寮,怪石嶙峋,岩洞轩敞,是朱熹欲屋、吕祖谦读书处。石洞高敞开阔,南北豁通,平坦如砥的灵岩,在后唐时就建有福善禅寺;宋代建有文会堂,是南宋朱熹、陈亮、应孟明等学者会文讲学之所。明代学者宋濂曾多次来此游览。灵岩山麓的灵山湖,轻波泛翠,是永康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渠道永康大渡槽凌空架设,长3001米,气势宏伟,是当今华东地区最长的渡槽。灵山湖西滨的仙岩,“峰峦如画屏,瀑声赛雷鸣”,是自古名胜。灵山湖附近的魁山岩是元代著名文人闻人梦吉、李晔、唐以仁的寓居之处。以上构成以方岩山为中心的旅游网点,千百年来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游客大幅度增加。1987年已达70万人次。方岩风景区已于1985年列为全省16个重点风景区之一。永康的旅游胜地,除上述以外,尚有南宋状元陈亮故居所在地龙窟;有五峰插天,俨若五指探云的五指岩;有离城不远、山环水绕的南宋林大中的石龟潭庄;以及涧水欢唱跌荡倾泻,美不胜收的九泄泻滩等等。
三
永康代有精英。北宋有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体恤百姓疾苦,为民奏免丁税的胡则,有曾为欧阳修《五代史》作注,为世代史家所称颂的徐无党。南宋有力主抗金,提倡“事功”的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有处事深究曲直,风谊凛然的枢密林大中;有爱憎分明、善言进谏的少师应孟明。元代有以文章知名、为人慷慨多奇节的一代良师吴思齐;有博学多才,史称“三胡”之一的翰林院修撰胡长孺。明代有踵门师事王阳明,得“良知良能”学说要旨,受人器重的尚宝司丞应典;有潜心研究学问,著述甚多的应廷育。清代有“筑十万卷楼,啸吟其中”,多方搜求乡邦散佚文献,汇编出版《金华丛书》的胡凤丹;有学识精深,善于诗词,主张用武力抗拒外国侵略的爱国诗人应宝时;有继承父志,编著《金华经籍志》和《续金华丛书》的举人胡宗楙。清末民国时期有编著光绪《永康县志》被誉为“八县书橱”的潘树棠;有画擅墨兰、书工行草,名震沪杭的书画家应均;有热心开拓经济、致力合作事业,成绩卓著的实业家胡钦海;有工艺纤巧,永保声誉,名扬皖、赣、浙三省的铁匠程钟炉;有手艺精湛、发明创造甚多,曾获孙中山银质奖章的程汝贤。解放后,有热爱儿童、舍身救人的模范青年团员吴振东等等。
永康人民富有革命斗争传统。宋宣和间,方腊义军攻占婺州,永康有陈十四等揭竿响应。元至元间,有县民陈巽四及吕重二、杨元六等先后两次起义。明嘉靖间,倭寇犯境,有义勇陈百二,身先官兵,率众迎战,挫其前锋,境赖以安。明末清初,浙东抗清义师纷起,永康周以扬率众数千,多次伐缙云、攻壶镇、斩官兵、烧县署。道光九年(1829),四乡村镇穷民,自发组织花子会,与封建政权作斗争。咸丰间,太平军两度攻占永康,与清军反复搏击,壮烈非凡。清末,有沈荣卿创建龙华会,吕公望参加光复活动,为建树民国作出努力。
五四运动时,永康中学、永康女师学生组织爱国会,声援北京,抵制日货。民国16年(1927)7月成立中共永康临时县委。此后,永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9月组织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1.5万人。次年吕思堂在塘里坑组织工农武装,革命风暴席卷全县。
民国18年(1929)8月,中共永康中心县委成立。次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在方山口成立,有战士1500多人。在永康、缙云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沉重打击封建反动势力。
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员颜金元、徐老驮和俞慕耕的发动下,组织抗日队伍,投入抗日武装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以应飞为首的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的游击健儿,英勇战斗,为解放永康,建立人民政权作出卓越贡献。
在各个革命斗争时期,永康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民国17年(1928)就有30多人被捕,党的主要领导和暴动骨干遭悬赏通缉。民国19年1月年关斗争之后,又有36人被关进牢房,7人被杀害。同年7月红三团成立后,斗争趋于白热化,八九两个月中,因战斗牺牲和遭敌杀害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共计110人,工农军被杀害者100多人。武平区被烧毁的房屋达380多间。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党到解放23年中,党组织6次遭到严重破坏,党员、红军战士和游击战士被杀害或牺牲者达443人。其中包括县委书记5人、县苏维埃主席1人、区委书记3人,另外还有农军暴动总指挥、红三团政委、营长以及六支队大队长等等。他们的光辉业绩将长存史册,永垂不朽!
四
从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历38个春秋,永康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碰到过不少困难和挫折,走过弯路。“吃一堑,长一智”,永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但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又明确提出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人们的方向更明了,干劲更足了。永康人民将更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光辉大道上谱写出更为灿烂的新篇章。
知识出处
《永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永康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方面的专书,包括政区、自然地理、居民、土地、农业、水利电力、百工、工业等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永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