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民间传统武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下徐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183
颗粒名称: 一 民间传统武术
分类号: G852
页数: 2
页码: 8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建国前后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下徐店村民间传统武术的情况。
关键词: 体育活动 群众文化 下徐店村

内容

开展民间武术是下徐店祖辈的优良传统。溯源历久,继武承韬。元朝汴梁兵备副使徐琨公,自年迈致政还乡柝居球川以后,常励子孙勤文俭武。“三伏”天为最佳练武期。八月十三、九月重阳作为演武节,都要大兴罗汉。八月十三助案“游仙(柿后)三保”。十一祭叉,十二游案,十三上岩。游案路线是,从下徐店出发,经前陈、上胡、白麻塘、下柏石、八口塘、柳前塘、郭山、溪岸、柿后、溪头,然后回到下徐店。九月重阳助案“横洋三保”。初六祭叉,初七游案,初九上岩。游案路线是:从下徐店出发,经黄岗、前渡金、下杜曹、大后、观音塘、上考、横洋、叶宅、唐上、凤山寺口、泽塘头、象珠、山西,最后回到下徐店。一般年分都有一、二班罗汉班和敲(小唱班)。闹猛的年分,还有三十六行、敕字莲花、讨饭莲花、彩车等。每游一地,都要表演摆阵、舞大刀、滚钗、打拳、使棒、矛盾对打,还有翻空斗,扑脯、倒走、滚灯、旋盘、叠罗汉等。每年参加武练和“罗汉班”者均达80余人。民国十九年全村组成五个“罗汉班”,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拳路素质,棍棒技巧,誉冠永康,白绫八卦蜈蚣旗,成为下徐店“罗汉班”的传统标志。
  常武长豪志,久练出英才。本村乾行徐应豪曾任明朝北京应天府卫经历;俊行徐俊银为清代武秀才;英行徐翱挥刀与敌格斗。他们的事迹均已采入县志,芳名永传。英行徐章湾,谱名英轰,出身农民,爱好武术,善使刀枪棍棒,流星、拳术尤佳,誉为拳师,驰名邑东。每年秋季,永康各地“罗汉班”纷纷前来聘请他去传授,其徒甚众。民国二十五年(1936),参加永康县第一期全县运动会,国术成绩优良,县长白深云亲自授予奖旗:其八岁小徒徐孟炉也获少年第一名,同样得到奖品。
  解放后,本村民间武术活动处于时兴时静状态。然而,爱武长辈仍频频口传拳艺,爱武者常练不息。到1974年,兴起史无前例的武术活动高潮。男女登台挥刀舞剑,老幼上场击拳使棒。学校“小体班”也参加“垫子功”等项目表演。荣声播及全县,各地纷纷派员前来参观学习。同年八月,应县体委邀请派徐子明等人前往兰溪,参加省级武术表演观光。
  近几年来,由于群众的精力,聚集在经济建设上,武术活动略有疏忽。不过,群众习武雄心不泯,许多人仍坚持早晚锻练,甚至舍资投师学武。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下徐店村志》

本志分区域与村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人物、艺文、民情风俗、世系图共8编,凡28章、68节。概述、大事记不列入章节之中。 二、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10月底。 三、本志只记事实,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资料来源:档案、宗谱及其他有关史料,调查访问、群众申报。 五、本志中的大中专生及工作职务、职称、功绩等记载,解放前以宗谱为准,解放后以本人申报为准,未申报者未列入。 六、本志一律以简化字取代原繁体字。 七、纪年,1949年以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夹注公元,解放后用公元纪年。志内所称“解放”,系指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城。“解放后”“建国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八、村政更迭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一般用现行名称,个别没有对应的现行名称的,则沿用旧谱地名。

阅读

相关地名

下徐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