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下徐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14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21
页码: 46-67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50年-农业经济至1994年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下徐店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 农业经济 下徐店村

内容

下徐店峪地平旷,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作物丰产丰收的“聚宝盆”。有
  大塘下畈田,上下千秧谷”之说。年均温度为17C,最热月份平均为28.8C,最冷月份平均为4.9C,无霜期约244天。年降雨量为1290毫米,春季和梅雨季节雨水较多,夏秋多暴雨,常出现干旱。基本上都可种双季稻,实行三熟制。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土地改革
  1950年前,土地为少数人所占有,多数村民靠租种常会和地主的田过活。
  1951年春,进行土地改革。全村划为地主6户,中农47户,贫农242户,雇农1户,其他成分7户。没收常会、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下徐店村原有土地465亩,加上外村划进土地合计共分耕地1064亩。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进户平均每人53把(0.883亩),原有土地较多而抽出分的人家每人56把(0.933亩),土改结束后,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给农民。
  互助合作化
  1953年,在“自愿结合,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徐品龙、徐有凑、杜顺愿、骆章祖等组织了常年互助组和临时互助组。
  1954年,成立了徐品龙、徐立业二个初级合作社,土地入股,按股按劳分红。
  1955年掀起合作化的高潮,几个合作社合并成为五星高级合作社,土地转为集体所有,取消土地分红。
  人民公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土地转为公有制。其间,一度时期执行了刮“共产风”等“五风”的错误做法,生产下降,村民生活困难,出现“饿、病、流、荒”的情况。1962年以后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正式确定队为基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下徐店生产大队下分十二个生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生产回升,村民生活有了改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生产队的耕地、山林、水面实行不同形式承包,以户为单位,按农业人口落实责任田,联产承包,按承包土地多少确定国家征购任务。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承包户只在承包期内有使用权。
  第二节 耕作制度
  传统耕作习惯,水稻田以种单季早中稻,秋季以种玉米,豆类等,也有少数种荞麦。冬作物以大小麦为主。解放前,由于品种和耕作技术落后,水利条件差,无论是水稻和大小麦产量都是低的。
  解放以后,进行耕作制度、品种、植保等条件的改良,水利条件的改善,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的增强,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种植面积,“一优二高”优势的发挥,亩产大有提高。
  第三节 栽培技术
  水稻
  育秧
  以前历来是“清明料谷子,立夏开秧门”撒播水秧。解放以后,逐步推行“晒谷种、药剂浸种、温汤催芽播撒,改水秧为半旱秧田,稀播壮秧。早稻育秧还推广地膜复盖。杂交晚稻采取旱播。1970年普遍采用两段育秧,促早日发稞。
  插秧
  移植秧苗传统用手拔,稻杆缚稞。插秧行距尺余稀插。解放后推广小株密植。1967年开始推广早稻秧苗带土移植。
  肥、水管理
  过去插秧后就种下脚肥,即用人尿伴焦灰成泥团,捏小块塞秧根。生长期内耘田施入尿和草木灰、栏肥等农家肥。用水采取满水灌溉至成熟,只在涂田和缴田后才烤田。1960年,曾一度提倡”以化肥蘸秧”代替种下脚肥。1970年以后,推行用化肥氨水等打田面,这样既省工,又高效。防止秧苗移植后脱肥发黄,1980年后还提倡青稻杆还田,提高和保持肥力,改良了土壤。在用水上也作了改进,做到勤灌浅灌,达到浅水发稞,烤田控孽,寸水保胎等措施。
  除草
  水稻中耕用田耙耘田、涂田两次来松土,除杂草,从近年起用化学除草剂,如农得丰,草干宁、盖草宁、双黄隆等,效果显著,逐步为农户所接受和使用。
  种籽
  解放前水稻良种主要是长杆三百粒,其次是细叶青,早白禾,江山早,子孙谷,以及红壳糯,八月糯。直到1956年后,水稻由单季改为双季,品种发生极大的变化,从三九九,莲塘早,陆才号,新太湖青,农虎6号,广六矮、二九青到80年代推广杂交晚稻汕优63、威优64、协优10、汕优6号,90年代又推广杂交稻威优35、咸优48—2、汕优48—2、珍优48—2、陆青草、浙733,加籼758等,亩产逐年上升。
  大小麦
  传统种麦都是狭畦点播,以旱地为主。60年代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改为条播,撒播。70年代改为6—8尺的宽畦,90年代推广稻板麦,不需翻耕稻田,只播撒大小麦种籽,复盖上栏肥或薄土,开沟成宽幅畦,然后喷施除草剂,不需中耕,同样达到高产。
  从60年代起,重视良种推广,大麦有矮臼洋、早六棱等,小麦有908等,为防倒伏,90年代还引种钱江2号、浙麦2号,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点。
  1981—1984年间,我村出现大种大小麦的热潮,达到占耕地总面积50%以上。
  玉米
  玉米是旧社会农民的主食之一,传统采取点种。解放后,曾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植,人工授粉,隔行去雄,重施长蒲肥等方法,达到增产效果。
  传统玉米品种有大粒黄、瞎眼、小粒黄等,7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浙单一号、旅曲、丹玉、甜玉等。由于“仰天田”和山沿田水利得到改善,种玉米不如杂交晚稻合算,因此秋玉米的种植近年已大为减少,只是在小块田头地角种一点来调剂口味而已。
  蔬菜瓜果
  从60年代起,粮食自给有余,到80年代粮食更为充足。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仅要求吃饱,而且要求吃好,所以对蔬菜的要求也丰富多采。传统的蔬菜有:九豆芥、萝卜、三月青、四月白、高脚白、油冬菜、乌菜、苋菜、苦马、胡萝卜、芋艿、马铃薯、茄子、辣椒、黄瓜、南瓜、丝瓜、葫芦蒲、刀豆、大蒜、葱、菠菜、空心菜等,近年引进播种的有:地瓜、蕃茄、甜椒、甘兰等。特别是近年培育和改良了优良品种如浙大萝卜,山东大白菜,江西南瓜,北方马铃薯、青黄瓜、豇豆等以及食用菌(蘑茹、银耳),黄花菜的发展,豆制品的繁多,这些物美、质优、量多、价廉的蔬菜,颇受农民的欢迎。同时,许多品种已冲破种植季节,一年四季常年种植,加上塑料膜的应用,普通人家都达到粮多菜丰,饭香菜盛的生活水平。
  肥料施用
  长期以来,农户对作物肥料的施用以农家肥为主,如人粪尿、栏肥、焦泥灰、阴沟泥、垃圾、塘泥、绿肥等,也有少数在玉米田里施用桐饼、茶饼、菜子饼,很少用肥田粉。
  解放后推行科学种田,并逐步施用化肥、氮、磷、钾。氮肥有尿素、碳氨、氨水等,磷肥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钾肥有氯化钾,磷酸二氢钾。近年来重视化肥合理使用,施用复合肥,和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使用,大大起到粮食增产的效果。
  植保
  旧社会种田,对病虫害束手无策。只使用土农药,如雷公藤、黄枯牛花、石灰、烟梗、桐油等,有的如遇病虫害,就在田头地角插上扫帚、稻草人等迷信做法。
  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植保工作,各级设有农技员,经常报告病虫害发生时间和防治方法,水稻病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白穗病、菌核病等。虫害有螟虫、稻茧马、稻飞虱、稻包虫等。麦类有穗病、赤霉病、蚜虫等。在50年代起提倡点螟蛾灯、摘螟卵。冬挖稻庄烧灰,田岸三面光。从60年代起利用喷雾器灌入化学农药全面喷施。治病杀菌有西力生、代森森、硫酸铜、井岗霉素、托布津、稻草青等。杀虫剂有六六六、二二三、敌百虫、乐果、杀螟松、钾胺磷、杀虫双、叶婵散、稻虫净、敌敌畏等。
  稻稗、鹅草、鸭舌草等杂草对作物危害大,长期以来用中耕、耘田、手拔等方法除草,80年代逐步用除草剂,效果显著。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
  改良土壤
  本村耕地土质多酸性,土壤有效磷平均低于20ppm,耕作层厚度仅17—20厘米。大部分土地缺钾严重,改造低产田,主要运用生物、农艺和工程等措施,实行综合治理,深化耕作层。1973年起,改造平整郭山畈,把130亩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土地改成方块,每方一般为6亩达到园田化。有的根据地形,进行上下,左右并丘,利于耕作。1976年在大塘滩造田20亩。在平整土地的同时,完善排灌渠系,合理施肥,使不同等级田亩都成良田,达到高产稳产。
  移坟上山改良田
  龙背墓地,又名荷花坟。位于大塘下畈大路西边,原系三墩沃丘,古坟数穴;荆棘成蓬,灌木阴森。夜间,月池鱼跃,候乌惊鸣,迷信者有见鬼之说,1972年移坟改田。
  乌骨墓地,位于大塘下畈横大路下。传说“站在西山尖,见一只乌骨鸡在觅食;走近看,鸡影无踪,却龙气熏人”,被视为风水宝地。这里有古墓月池,樟、莲荆蓬。1972年移坟改田。
  长山咀墓地,位于太公山南边。墓穴名为“长蛇吐舌”。墓上荆滕缠樟,形似神蛇冠琚;墓前,两株巨松分立,如神蛇伸舌显威。于1973年改为良田。
  下百廿墓地,位于环峰亭南百米的芝英大路旁。墓地周围,数株巨枫常引白雁栖居。墓前月池,春夏夜鸟鸣伴路人。于1972年移坟改田。
  小坟墓地,位于村南圳外。咸称荷花形陶氏牛眠地。原系石门桥村基址。清初以来,作为墓地。共三大墓穴,为品字形,旁附小穴多处。墓地上分别栽育石棺树,柽树等,荆蓬尤为显目,夜静荫深。1973年移坟改田。
  官塘边墓地,位于村西三眼塘顶,有南北两穴,均种石棺树。1973年移坟改田,后又辟为建房基地。
  劈山凿石改原貌
  村东格山岗,南北延伸,东坡稍平,西坡陡峻,沿溪石壁历禁取石。1966年,石匠胡植卿,始从格山腰取石料建造格山桥。此后,村民们均从此开山取石砌基建房。1991年后又准许村民陆续破山建房。计划从石柱至唐先的公路,途经格山西坡脚下。
  杨坑香鸠山,原是一块约450平方的平顶岩山,自西向东略倾斜,是农民堆晒蔬菜等物的好场地。1980年在此打制条石,供杨溪水库造大坝以及村民们建房,从而削平原貌,成了一片平阔的种植地坦。
  石子山,原形如块石垒成的峭壁,1965年前后,大量取石而变崖成坡。遍山种植柑桔。又如坟边山、石子岭、水口山等均因广而采石,改变山形地貌,有的成了种植地块。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
  水,是农业的命脉,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下徐店处丘陵地带,坡田尤多,山塘星点,1949年之前,总容量约20470立方,逢旱成灾,饥民甚众。据记载,自明朝初年至解放前夕,经大小旱灾数以百计。其中重大旱灾五十多次。其灾之重,骇人听闻。明朝正德三年(1508)自农历五月始,旱至十月不雨,禾苗枯尽,民食蕨根树皮,饿疾甚众,屡见殍尸。万历十七年(1589)金华八县俱旱,斗米千钱,饿瑾具具,哀嚎惊闻。清朝康熙年间,陆续十六年大旱,百姓普食草根野菜,富者回禄,贫者倾家,逃荒迁居系当时求生之途。那时村民外迁异乡的尤多,即其因之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大旱始于早稻吐穗,中稻怀胚之际,旱延九月下旬不雨,溪水断流,河塘龟裂,田禾皆枯,民食艰难,饿疾横生。
  解放后,重视农田水利兴修,全村山塘总容水量增加到39683立方。然而,凡遇久晴不雨之年。高沿田仍然禾苗枯渴,田面龟裂。1952年曾有以十八部水车接翻过岗,把大塘的水引过桥头坑山头灌溉关山沿农田。1958年十月始至1961年12月,县建成重点工程——太平水库,总容水量达4895万立方米。1964年开通东西两条灌溉主渠,本村群众齐心协力开凿多条支渠,80年代又先后建成太公山、毛狸冲两座电灌,引库水翻山越岭灌溉全村农田,大大改善了水利条件。1994年夏,连续炎热高温达两个多月,仍能确保农业全面丰收。
  第六节 生产工具
  耕田
  旧社会种田人家多养牛,农忙耕田,农闲利用牛磨麦抽索面。耕田用牛犁,也有雇不起牛耕田的农家用锄耙掘田。
  建国后,合作化时曾用铁铸的双铧犁耕田,因使用不方便,难以推广,仍以牛耕为主。到70年代末,本村前后买了20匹、35匹马力的中型拖拉机。农时耕田,农闲运输。因机耕路未修,加上坑田岗田来往不便,致使先进工具未发挥应有作用。到80年代农户私人购买拖拉机增多,运输打田兼顾。1994年本村有手扶拖拉机15台。
  灌溉
  长时期农家传统用龙骨水车车水灌溉,它的作用在历史上不可磨灭。解放后,重视山塘水库建设,水利得到改善,80%以上土地得到自流灌溉。80年代后,由于责任制到户,桔林的开发,不少农户办了水泵,抽水上山岗,使用方便。现农用家用水泵共50台。
  收割
  过去稻桶作为农家收割稻谷、麦、豆脱粒的主要工具。1958年起,各生产队开始推广脚踏打稻机,1982年联产承包到户后,大部分农户都购置了打稻机。近年来许多农户又把原打稻机改装上柴油机来发动。也有的干脆新购机动脱粒机,这样省工、省力,脱谷净。
  扬谷工具由台篇“拜”改为风车煽。
  粮食加工
  早年下徐店在环峰桥西房,建有水碓一座,世代用来碾米,明崇祯七年(1643),被洪水冲毁,不再复建。长期来,下徐店村农户口粮和抽粉干的米,都是用龚来龚谷,用石臼、踏碓和手碓来舂米,用牛磨、手推磨加工麦粉米粉,用米筛糠筛来筛米,用纱罗筛粉,所以过去流传着“有囡没许球川坑,起早落夜擎磨嘎”的民谣。解放后,从62年办起了碾米厂,用柴油机带动碾米机小钢磨。71年装上电后,利用电力来加工粮食,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减少劳动强度。现本村集体办的碾米机磨粉机计4台。
  第七节 林果业
  下徐店有石宕坑、毛里冲水口山、香鸠山、小凹原常山、郭坑、水满岭、水满岭后、桥头坑、三间厅前、山水坑、八斗坑、八爪岭后、花兰坑、上胡门前山、凹郑凹、大山、大山大凹、凹太凹、格山、石子山和廓轮山共山片21块,计451亩。此外还有上下徐店二个村共用的前陈东山一块,坐落宫塘郎镜金钩徐满公墓坟山一块。这些山本来林木茂盛,大办钢铁时林木砍伐殆尽,60年代后,通过历年绿化造林现已遍山树木林立,树冠葱笼,支干挺拔,树木以松为主,也有少量杉木,兼有竹、柏、枫等杂木。绿化后村确定专人分片负责看山,94年春划分山片,由户看管经营,产权仍为集体所有。
  以前下徐店很少有果木,1974年全村老小齐动员,在太公山劈山凿石栽种柑桔。太公山石头坚硬,驻村县委领导楼兆棣、王起生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挥锤打炮,挑肥入垦,一干几个月,赢得干部社员交口称赞。此次修志,村民异口同声要给他们记上一功。攻下太公山后,村民又相继开辟了格山、石子山、狮子山、桃木山、大小山凹、坟边、廓轮山和大山坑等处桔园,计353亩。同时,栽种了桃、梨、枇杷等果树,柑桔成了一项新的高效种植业。
  第八节 畜牧、渔业
  本村由于抽粉干加工业的盛行,带来粮多,糠多,促进了家禽家畜的发展。农户普遍养肉猪、养母猪。少的养1只,多的养几只。特别是养母猪,最多时全村有170多户,现还有80多户,周围集市都有下徐店人上市卖仔猪。对满足市场、发展养猪业作了很大贡献。
  1964年,集体曾在奎璧祠西侧伙房办了猪场,养了47只条猪,由徐德庆负责。70年代在小山扩建猪场7间,改善了饲养条件,此时是下徐店养猪高峰期。同时集体还养羊8只,鸭200多只。
  过去农户为耕田和加工面条,养黄牛磨麦耕田,也有少数养水牛,有时为殿后山头四保殿开光时开斗牛盛会而养高大肥壮黄牯牛,养户有长安,齐银,有凑等。现多用拖拉机打田,养耕牛已无必要,养牛的户已无。只有少数户养羊,供过节和喜庆食用。
  农村妇女素有养鸡鸭的习惯,雄鸡供节日喜庆时食用,母鸡供下蛋作副业。本村解放前,曾有徐云货、徐土财、徐阿安等三户孵坊,解放后由集体只办一家,现徐翼水户还办孵坊,苗鸡供应县内外。
  六、七十年代年间有15户养蜂,计400多箱桶,每年按花期南来北往运蜂采蜜,也曾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随多种行业的崛起,养蜂户逐年减少,今仅存3户,有蜂650箱。
  渔业,山塘承包后,承包户都在承包塘养殖鱼虾和水面作物,增加经济收入。1983年,杜南洋承包大塘、小塘等80亩水面,创办南洋综合养殖场。实行养猪、养鱼、种田等综合开发利用,科学养鱼,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饲和重视防治鱼病。1984年开始年产鱼200市担,肉猪50多头,近年年产值五万元,利润三万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他的高产养鱼新法在全市进行介绍推广。
  第九节 粉干、索面
  索粉干,是下徐店村古今闻名的特产,是解决本村地处丘陵,人多田少,口粮不裕和充益日常生活费用的重要途径。它始于何年,世远难稽。
  下徐店粉干量宏质优,驰名遐迩。只要提起“下徐店”,闻者即言“抽粉干的地方”。解放初,全村共有粉干工具70多付。从事此项付业的约有200多户。在春夏淡季,晴天时日产约2000多斤。秋冬旺盛季节,晴天时最高日产可达7000多斤。粉干的销售方式,主要是以粉干换燥谷。通常换价折半(一斤粉干换二斤谷),每年新谷登场后,换价提高到“廿二斤”(十斤粉干换二十二斤谷)或更高一点。不过此价持续不久就复为通常换价。
  抽粉干,是“三年困二年床,二年食三年粮”的艰苦行业。流传着“二更才困熟,三更便起床,五指当头梳,汗水作脸汤。孩子要吃奶,母亲忙上忙。一年四季难穿好衣裳”的顺口溜。然而,亦有“三饱店”,“三益坊”之称。三饱,即人饱、猪饱、鸡饱;三益,即益栏头猪多,益田头肥多,益门头粮多。可见,抽粉干亦有其“乐趣”所在。早上舂浆后的那餐饭尤为香甜。五、六个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心情舒畅,乐而忘累。
  抽粉干的工具种类繁多,主要有:砻、踏碓,绞车、浆磨、笼格,竹练以及台扁、米筛、浆篮、洗桶、项撑等几十种。制作过程分龚谷、舂米、磨浆、翻(拌)浆、捏果、蒸果、舂果、绞丝、再蒸、摊晒、收缚等工序。投工情况大体分为:一人砻谷,三人舂米,四人磨浆,五人抽粉干以及缚粉干、换粉干等,约二十多工。随着机械化发展,抽粉干工具逐步改进,1981年以后,用机器抽粉干,用拖拉机,三轮卡等运输工具换粉干,改变了旧式工具手工操作抽粉干和肩挑步行换粉干的落后方式。
  除了粉干,抽索面也是本村的副业之一。解放前全村共有索面工具27付。抽索面一般是劳力差一点的户,工具设备简单,用工也少。一头黄牛,一付牛磨,一只面缸,一张面床,一个幽柜就完备了。一个妇女可以包揽和面、成团、搓条、上箸、转箸等活。晒面条时一个半劳力帮忙就行了。
  随着家庭工业发展,抽粉干、索面的户逐步缩少,目前除全村12台粉干机进行生产外,其他老式粉干工具已完全淘汰。抽索面的仅存二三户。

知识出处

下徐店村志

《下徐店村志》

本志分区域与村民、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人物、艺文、民情风俗、世系图共8编,凡28章、68节。概述、大事记不列入章节之中。 二、本志上限力求追溯事物的发端,下限至1994年10月底。 三、本志只记事实,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四、本志资料来源:档案、宗谱及其他有关史料,调查访问、群众申报。 五、本志中的大中专生及工作职务、职称、功绩等记载,解放前以宗谱为准,解放后以本人申报为准,未申报者未列入。 六、本志一律以简化字取代原繁体字。 七、纪年,1949年以前一般用历史纪年,夹注公元,解放后用公元纪年。志内所称“解放”,系指1949年5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康县城。“解放后”“建国后”,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期。 八、村政更迭均用当时名称。地名一般用现行名称,个别没有对应的现行名称的,则沿用旧谱地名。

阅读

相关地名

下徐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