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编 人物传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溪边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064
颗粒名称:
第五编 人物传略
分类号:
K825
页数:
7
页码:
62-68
摘要:
本编记述了溪边颜村的人物传略,其中包括了东海传略、颜启贤简历、颜启华传略、启传传略等。
关键词:
溪边颜村
人物
传略
内容
东海传略
东海又名福如,字淮川,1912年出生于贫苦农家,由于弟妹众多,家中想方设法供他念完中学后,就从事小学教育,以求得独立生活并稍补家用。
1931年正当国家多事,他满腔热血弃教从军,在炮兵部队服役,历任炮兵观测员,观测军官、连长。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军转战鲁西,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所率连队几乎全部牺牲。1940年调炮校第十八期带职受训三年,毕业后派第五军200师炮兵营任职,仍与日寇缠战于二广滇缅边境。
抗战胜利后,重返炮校任少校教官,1947年升任中校,课长,当年九月奉命去台湾从日寇手中接收基隆炮兵要塞。1967年退休前曾任台湾省炮兵上校副指挥。
东海先生,性情温和,平实诚恳,待人接物,不祈不求,视下级和士兵为兄弟,深得同仁们的爱戴。对于身羁台湾,隔海相望,上不能侍奉父母,下无法照顾弟妹,心中常怀戚戚灯前月下,倍觉凄凉,六十岁时曾作诗曰:
岁月悠游六十秋,青丝转眼成白头;
勋名利禄随风去,不见钱江水自流。
七十岁时作诗:耳顺霎时作古稀,十年一觉昨时非;
韶光逝去如流水,小少离家老未归。
1987年海峡二岸开放后,他心中十分高兴,首先响应和平统一的建议,先后四次回乡探亲,并不遗余力,帮助寻找永籍在台失去联络人员。曾捐助修复西津桥台币二万元,捐助村里修路和添置学校课桌凳人民币数千元,对于一个军人收入不多的他来说,也算尽了赤子之心。
颜启贤简历
颜启贤,1913年2月2日出生,1937年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同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科员,后因省会福州被日寇占领,省府迁至永安,于1940年辞职回家。从1941年开始,先后任永康日新中学语文教师(学校在坑里村),义乌县政府秘书,第二十五集团军机要处中校秘书(在江西省上饶市)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台湾省农林检验局秘书、督导、专员等职,1966年因病进台北市桃园台湾省疗养院,1992年9月29日去世。
颜启华传略
颜启华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出生,国立英士大学经济系毕业。在校期间,于一九四六年秋,与地下党陶健、胡一元同志在金华重逢,来往日益密切,后加入地下党领导的秘密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简称N.C.Y),积极投入蓬蓬勃勃的爱国学生运动;参予策划刊行“永康评论”;创办“民众夜校”,进行政治宣传(后均被迫停刊、停办)。一九四七年,陶健同志去武义县山区组建武工队,参予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和告人民书等开展政治攻势;掩护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安全“撤退”,进入游击区;积极参予搞枪支支持武工队,配合游击战争。
一九四九年二月初,进入永康、缙云、丽水、武义交界的雪峰山区,加入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游击支队,同年三月六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奉命离开游击区,改名陈明,重返金华、永康等地做地下工作,策动国民党党政军人员起义,吸收护送进步学生、青年投奔六支队,参加武装斗争,由中共永(康)武(义)工委书记六支九大大队长陶健同志单线领导。
一九四九年五月永康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永康县军管会人事秘书,参予派员接收旧政权;一九五〇年初,调入公安机关,并被派往上海华东公安部接受苏联专家培训;同年十月,调温州市公安局侦察科(行政十八级)。一九五三年初,调北京中央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同年三月,调浙江省公安厅,历任政治保卫处、予审处秘书、科长等职;一九七七年七月,调任浙江省看守所(处级)所长;一九八六年一月离休(处级待遇,行政十六级)。
曾荣获中央公安部二级金盾荣誉章。
他的革命回忆录:“中共金华地区临工委在英士大学的主要活动”,分别刊登于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党史通讯》第七期和永康县政协《永康文史》第六辑;《金华党史通讯》第十期刊登的《解放战争时期浙赣路南游击根据地党史大事记》上,也刊登有关他的情况。
难忘的回忆
启华(陈明)
1948年初夏,方高(原名徐金龙)、施湘(女,原名施香沛)、黄一平(女,原名倪爱兰)三位中共地下党员,在被国民党追捕中,秘密来溪边颜我家隐蔽,每次回老家,见景生情,激发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浙东游击部队奉命北撤。北撤途中,应飞同志奉命返回原地,重建武装,坚持游击战争。1946年3月,中共金华地区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应飞同志任书记,以永康为中心,在县城建立秘密组织和联络点,在路南地区(浙赣铁路以南)开展工作。1948年6月,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游击支队在永康郎下村成立,应飞同志任支队长。1946年秋,为了加强金华地下党工作,陶健、胡一元同志奉命来金华,在金华中山路芝英酱油厂分别以会计、技术员公开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施湘、黄一平同志即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武义县活动。同年,我和方高就读的国立英士大学从温州迁来金华,我们和陶健、胡一元在金华重逢,来往日益密切,并通过我们深入英大活动,方高是英大进步组织“民主学社”常务理事,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我们就在地下党支持下,积极投入蓬蓬勃勃的爱国学生运动;刊行“永康评论”;创办“民众夜校”,进行政治宣传,后均被迫停刊停办,1947年,陶健同志离开金华,去武义山区组建武工队,我们在金华、武义等地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和“告人民书”等积极开展政治攻势,多方设法缴获枪支支持武工队,配合游击战争。
(二)
1945年一天夜晚,方高去“民众夜校”讲课,我一道前往,警惕地发现二个青年行动可疑,便乘隙立即告诉方高,并建议他迅速离开金华到陶健的武工队去,他深夜回到永康,就在这时,武义县壶山小学地下党被破坏,共产党员被捕,在县城以教师为掩护的施湘、黄一平不告而别,化装成农妇,迅速撤离武义,学校的课没有人上,施湘、黄一平身份暴露。她们秘密回永康,经地下党同志联系,和方高相聚,共同寻找游击部队,虽经多方联系,仍无结果,而这时的永康县城,已经军警密布,戒备深严,查户口,搜捕共产党人,如不迅速离开县城,就有被捕的危险,方高过去曾几次来过溪边颜,就由他带领,迅速转移到溪边颜我家隐蔽,事后证实:在“民众夜校”发现的二个青年,是国民党的便衣特务。
三位共产党员在溪边颜隐蔽,目的是要保证安全和找到我游击部队,溪边颜地处公路边,又是匪首朱长兴的活动范围,我游击部队不可能来这个地区活动,要完成上述任务,深感责任重大和艰巨。一到家,就共同察看了房子内外的环境,并商量了万一发生情况的应急措施,经常注视周围动静,整天隐蔽在上大房不出门,饭、菜、用水都由我送进去。家父认识方高,但只认其人,而不知其名。这次方高带了二个女的来家,他心中当然就更有数。一天夜里,他关照我:“他们三人……人家会知道吗?要当心啊!”我同他讲:“你不用担心,不要管不要讲就是了。”为了寻找游击部队,我先后去过独松,上里叶、古山等地,均无结果。若再长住下去,万一秘密败露,后果不堪设想。我了解到游击部队曾在上明畈一带活动过,附近后浅村有我的好友钱贤成,经和他商量,我就在一个阴雨天送他们绕小路进入钱家,最后,转移到三十里坑的吴坑村,才巧遇我游击部队,结束了他们长达月余的隐蔽生活。
(三)
1948年冬,方高给我秘密来信,信中除表达对家父的谢意外,还望我早日上山。不久,我即经永祥村陶兰林家(陶健的妹妹秘密联络点),进入雪峰山区,参加“第六支队”,三月初,支队部又决定我返回金华,永康做地下工作,由中共永(康)武(义)工委书记六支九大大队长陶健同志单线领导,下山不久,陶健接连给我秘密来信,说是“工厂”扩大,速招“工人”入“厂。我就分批先后吸收护送“三十名进步学生、青年投奔六支队。这是由于形势急变,六支队即将接受丽水、松阳两县国民党自卫总队七百余名官兵起义,并新建“路南军分区”和把起义官兵再组建二个新的游击支队用来充实骨干的需要。三月底,我再去游击区,在支队部见到方高,当时,他是大队教导员,他告诉我:施湘、黄一平同志自离开溪边颜到部队后,由于女同志每天随部队夜行军不便,已去地方做群众工作,四月二十一日,我最后一次护送知青上山,才知方高已去东阳、磐安一带开壁新区,担任东磐武工队队长。这天夜里,我随支队部电台,夜宿在雪峰山区一个小山村的稻草窝里,从电台收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命令的消息时,人人欢声雷动。
(四)
1949年5月8日,永康县解放,应飞任军管会主任,首任县长。我为军管会人事秘书,参予派员接收旧政权工作,施湘同志随陶健去武义,黄一平同志在省委组织部工作,1950年,我去看望在省委党校工作的方高同志,好友重逢,他问起我家情况,我告诉他听说家父被邀请参加首届永康县各界人民会议。他称赞家父比较开明,不容易啊!1982年,陶健同志由原中共金华地委副书记、行政专员调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施湘同志随陶健同志来杭州,在省人事厅工作(处级)。有一次,他俩来我家,施湘手提大公鸡,我问她干什么,她讲:向你谢恩啊!应飞支队长离休后来杭州,我们陪他游西湖拍照片,施湘、黄一平同志称赞“溪边颜人忠厚、人情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方高同志在1957年调任中共建德县委副书记,于1961年逝世,施湘同志在1996年12月下旬,刚和我们一道参加“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年会以后,突患急性白血病,抢救无效。陶健同志出了本小册子“回忆施湘”,纪念爱妻。黄一平同志现在杭州,已经离休,还有和我同时入伍的应万民、潘钧等同志,曾多次在溪边颜、县城,“友联”酱油厂(地下党联系点)等地活动,应万民同志在1949年3月,我六支队解放松阳县城以后,在同国民党部队重兵围剿我六支队的战斗中英勇献身。潘钧同志曾任六支队“新路南报社”社长兼电台负责人,于七年前病逝。对逝世的同志,我们表示深切的怀念。今年,是三位共产党来溪边颜隐蔽的五十周年,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写于溪边颜
启传传略
颜启传,1962年浙江农业大学毕业,随后就读硕士研究生,1965年告别本国大学学业,留校任教。1986年、1993年相继晋升浙江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其间1987——1988年赴美俄勒冈州、州立大学继续深造。
教授30多年先后发表论文55篇,其中主要的“杂交水稻种子活力与田间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试用ISTA推荐的种子醇浓蛋白电泳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杂交玉米丹玉13号及其亲本同工酶电泳鉴定的研究”、“杂交水稻种子成熟后期田间早萌及化控机理的电泳分析”等五篇分别于1992—1995年在《种子》、《浙江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和美国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与此同时,累计约161万多字的《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种子四唑测定手册》、《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三本专著和1985、1993年《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两本译著先后经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印刷发行。
废寝忘食,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和教学实践,国家、学校给以充分的肯定和奖励:1982—1983年度、1983、1984、1988、1991、1994年前后分别荣获浙江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奖、两次浙江省优秀科技四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浙江省农业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
任瑞珍简况
任瑞珍1956年电学中专毕业,随后分配市供电局工作;1964—1967、1979—1980年,带职考入北京红旗函授大学机械专业、北京液压设计专业深造。
近40年,她,技术追求精益求精,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己任,始终专心孜孜,自强不息。在1979年前后参与“天安门广场高空照明更换系统”、“北京市路灯更换系统”、“高空升压液压车”,1990年参与主持11届亚运会使用的“可移动发电救援车”等项重要设计中成绩不错,功效良好。1989、1990年接受北京市供电局最高领导机关授予荣誉证书和技术革新奖;1980年、1992年先后经国家电力工业部、华北电力管理局确认并聘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知识出处
《溪边颜村志》
本志概括了溪边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古迹、文物、传说、卫生、民情习俗、人物传略、谚言、小知识、世系等,界限颜氏上至始祖,各姓为移居溪边颜起,下至1997年12月30日止。
阅读
相关地名
溪边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