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图书馆
永康图书馆
机构用户
永康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编 古迹文物、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溪边颜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12420020220000049
颗粒名称:
第四编 古迹文物、传说
分类号:
K872.55
页数:
8
页码:
54-61
摘要:
本编记述了溪边颜村的古迹文物、传说,其中包括了化山寺、众成桥、溪东颜氏鼎建宗祠记、溪东春夏二房特祠记、崇尚文化的优良传统、“自然桥 自然坝”的传说等。
关键词:
溪边颜村
古迹文物
传说
内容
第一章 古迹
第一节 化山寺
东汉整理
离村东南不到二百米,有一座黄土丘陵,叫殿前山,山不高也不大,东西300米,南北宽。百余米,西边临溪沿,连接竹山和桃山,现四周不少已被垦,做耕地,改成承田。
解放前,满山均是参天大松树和不少古樟,古枫苦粟等,白天阳光只能从树桠的空隙中漏下一些,夏天非常凉爽。每到傍晚太阳快下山时,躲在古樟树洞中的怪鸟就发出“叮!叮!”的叫声,使人听见好像是和尚在敲响盏,放牛娃们就早早赶牛回家,不敢稍停。满山的古树,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被砍烧炭,现在新造松树均已成林,是我村的用材林基地。
南面山脚(现已是畈田中心)有一口面积约二亩的寺前塘,东面与门前山(亦叫竹山现已是桔山)相夹有二口叫上店塘下店塘的,原先是热闹非凡的店堂。山中部偏此有一口约几百平方米的响铃塘,叮!叮!的怪鸟声,就从此塘边古樟树洞中发出。
相传北宋以前此山是座大寺,叫化山寺,曾一度被一个武状元出身的人,弃官在此把持,但该主持并不是一个真正修持之士,而是一个品行不端者,经常劫持一些貌美的女香客,隐藏在响铃塘(当时是一个地下室)内,进行奸淫。后来被官兵剿灭,此寺也毁。
现在此山遍地暴露出花砖花瓦,垦地时常有古铁剑铁器出土,据传尚埋有十八缸金银未被发掘。
第二章 文物
第一节 众成桥
顾名思义,众成桥是集大众的财力和人力而建成的。
村边华溪上,古时原有一条石桥,只能在水枯时过水不用脱鞋而已,为后塘村吴家独建,垛矮桥低,屡冲屡塌、修筑不逮。
现在的众成桥,桥身长34米,宽2.8米,是三孔石拱桥。桥拱高五米,桥面有50公分高的石栏杆,光绪壬寅年(28年)明德公徒步奔走三年,为建桥募捐,于甲辰冬建成。民国十一年被洪水冲毁一孔,后重建,文化大革命时也曾拆除一部分栏杆和石级,后由启贤要用水泥捐资修复。在过去交通不发达时,该桥确是上半个永康华溪东西两边的主要通道,来往客商频繁,为方便交通出过不少力。
桥头殿也与桥同时建造,当时虽然建有夏禹王和文武帝以作镇压洪水作祟之意,但为过往客商提供休息和躲避风雨起过很大作用。
建造众成桥,在当时来说,确是一项巨大工程,足见成事人的毅力和大众的热情乐助精神,也表现出群众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力。更加之该桥造型优美,气势雄伟,故现在被列为县级保护文物。
第二节 溪东颜氏鼎建宗祠记
本宗祠于乾隆五年正月廿六日建成,毁于民国廿四年(大火烧毁)。
鼎建宗祠南边,在1945年重建澄公祠一座,虽经历几十年,经过修理,现在尚且保留完整。
第三节 溪东春夏二房特祠记
县治之东第六区益友乡有地曰溪边为予从祖琇九公裔孙聚居于此村中离村南数十武庙貌巍峨临清流而建立者春夏二房特祠也考是祠初建自满清乾隆五年迄今二百于兹矣雇以堪与家云祠之寝堂卑隘非惟不足以壮观瞻抑且无以福后胤族人因惕然不敢宁于心佥以守旧不变则皇祖不肯欣而降福而厥后不得长发其祥也岁在民国戊辰朴等召集嗣孙会议故鼎新幸族人踊跃赞襄各捐已资资以举事于是相厥旧址重新翻造增卑而崇拓隘而广毖鸠工经始终仲夏落成乎季秋阅三月而土木之工丹垩之饰焕然一新叠楹层詹翠飞壮丽山节藻棁金碧交辉形势森严前此未及也又将材力之余以新外庶庖 器用莫不备具乃涓吉日以奉春夏二房之租公钜公神位而奕世考妣则依照捐银多寡龛以次附列然享公而公之祖先不及享公之心安哉椎公之心礼以义起礼琇九公为始迁祖上尊复公位第一礼曰自义率祖自仁率亲郎此旨也夫是祠据山川之名胜笔峰前拱华溪后襟方岩峙其南狮峰拱其北秀毓灵锺人村蔚起武功文德盛美蝉联既以信夫堪舆家之言而尤嘉理事知所先务也兹际重修家乘宗叔樟树宗兄锦燮嘱予为祀予黍属宗末谊不容辞爰 笔以叙共梗略如此
时
民国二十四年岁在乙亥冬月吉旦
宗侄孙汝龙谨撰
理事 德林 金报 樟树 廷谦 锦燮 金锁 长兰 新多
(注:此祠解放后,曾几度修膳,现在除雨花台和三块扁额被拆外其基本保持原貌)。
第三章 传说
第一节 崇尚 文化的优良传统
文化素质决定村民的精神文明,很难想像能在一个文化素质低下的群体里,建设高度精神文明。
我村村民对读书求学一向是高度重视的。60岁以上的村民中,初中、高小以上毕业的人占比例不少,从事教师事业的就有十数人。另外还有从事其他需有文化的职业的人也很多。特别是解放以后,目前大专以上毕业的就有60人,中专毕业有33人,均在外地工作或退休。中青年基本上消灭文盲。
以下二个方面,可以看出村中崇尚文化的良好风气。
其一,解放前无论是春秋、春节、清明的祭礼祖先、对高小以上毕业的以及有官职的人均有优待;某些公常还对有文化的人予以补贴照顾,如贤田、贤租等,三德公还助给义和乡中心小学100秧田的租。
其二,我村原水口殿边建有一个“惜字炉”,该炉用条石精细砌造,六角形,高二米余,很像名古刹的焚香炉。专供全村村民焚烧废字纸之用,许多地方还挂有字纸篓要平时积满一笔就去惜字炉烧。促使村民不要乱丢废字纸,否则就是对孔夫子和读书识字的不尊敬,以此来树立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可惜此炉在文革时当作破除迷信被拆掉了。
第二节 “自然桥 自然坝”的传说
东汉整理
本村门前塘的上塘坤,原有一口古水井,人们喝了该井的水,就能增添气力,身强而力壮,所以几百年前本村时时出了一些气力非凡的人物。
相传早年时,本村与桥下村人时有争斗之事发生,有人以石臼当帽,冲到桥下村街路上,手握棍棒,把屋顶摔下的瓦片拨开,二人隐在他的左右,把二脚扫出的街路上的鹅卵石,打向屋顶上的人。因此频频得胜。桥下得到消息:溪边颜人之所以如此神勇有力,是因为吃了该水井的水。
后来有人告诉桥下人,“要破该水井,只要破坏掉远在洪塘坑的自然桥和自然坝,再把白狗血淋在井中就得。”结果天生的石桥和石坝被凿掉,井中有狗血,人们就不再去取用慢慢该井就被填没了。
但上辈人说:三德公和樟树公的酒坊,还是常用上塘坤的水,说是用该水酝酿,酒味醇厚,既香又重,特别滋补。”所以酒坊生意火红。直至几十年前还是有人去上塘坤挑水做酒,我父亲是其中之一。
第三节 三德公的真实传说
东汉整理
“有亲有戚归亲戚,无亲无戚到三德家食”
三德公,是春房下属震行的一位财主,继承了父亲南清公的好大一笔产业,当时是全村的首富。为人好善乐施,交友甚广,外人慕名来访者甚众。遇有困难,除盛情招待外,还给予经济上的援助。大凡公益事业,出手大方,如助义和乡校(里麻小学)水田100把;造众成桥的桥头殿,砖瓦尽用,这一“尽用”二字,化费比寻常就翻了番。
他的这种作为,外界人交口称赞。宣统二年独翻九楼,正常费用是相当大的开支,族人到处张贴告示:“有亲有戚归亲戚,无亲无戚到三德家食。”这样一来,食客何止数千?中饭接晚饭,不等饭菜烧熟,连碗筷都不用洗,别人一放下就有人抢去盛吃,其热闹程度,简直无以形容。
一来二去,三德公的家产很快衰败下去,到他六个儿子分家时,可分的田产已无多了,每人只分四间房子二亩田。
第四节 溪边颜村是艘“船”的传说
东汉整理
上游从上产九泄坑以及洪塘坑等支流流到我村约二百米处汇合,形成永康华溪的最上游,当时,发洪水时滩面有上百米宽,平时溪水干时也有一二十米。溪水从东北绕村边向西转向西南而流,形成一个弓背。沿溪筑有溪城,早先整条溪城生长着几乎合抱的松树和构树。溪城里边沿城建造住房。村前(东边)旧河道剩下的长长的水塘(门前塘)当中有岸道分为上下塘。整个村形像个半月,更像一艘船。称为船的原因,还是村头东南方向下坟有根古松树,又高又大,是根船篙,村东头有个馒头杆的砂墩(叫果轮山)是定船墩,中部有一块数十米通方的高墩,是船舱。这只船稳稳的永远的停泊在溪水上,它负载着200来户1000来人口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颜回的后裔们)由于有好水有好树,更有好田,千百年来,都过着不很富裕但也不太穷困的安逸生活,世世代代生存繁衍着。
第五节 前王殿的传说
有存整理
永东公路边有一座前黄殿,远近有名,殿竖在田畈中央,不靠桥头周也不靠马山头,和溪边颜隔条溪,为什么叫“前黄殿呢”?这里有个传说。
从前溪田村有个习武馆,邻近后生都去习武,前黄有几个后生也去。
有一天几个人在溪那边看见对面树丛里有一匹胭脂马,很是惊奇。特别是练武之人,更思念骏马,当即前去观看。一走到树丛,骏马不见了。他们认为胭脂马是关公的坐骑,这是关公显灵,就跪下叩头礼拜,并开口许愿:祈求关公保佑,如果将来功名得中,定来此修建庙堂,“塑造金身”。后来果然个个中榜,他们就承头募捐,从十几个村筹集资金,造起佛殿,在外边粉墙上画胭脂马,里面塑关公坐像。因前黄村先发起建造,就取名“前黄殿”。
现在前黄殿佛像、胭脂马已不存在,但殿屋尚好,解放土改时下殿边厢是医眼睛的阿春姐所有,中央和后殿是属于桥头周、溪边颜、马山头三村登记,土地证的权属三村共有。
第六节 陈亮戏皇帝的传说
有存整理
南宋光宗绍熙年间,陈亮中了头名状元。一日上朝,光宗一时兴起,见永康新科状元陈亮,年虽长而英气不凡,不禁问道:
“陈爱卿,你出身在永康什么地方?”
“身坐龙窟,脚踏二珠,手攀两王。”
“呵唷,真了不起!永康有哪些‘地方’景致?”
陈亮想:这个昏君在这金兵入侵,国难当头时刻,还有心思问我永康‘地方’景致,略一思考,即答道:
“永康有五里花园,十里长城,十五里花街。”
“还有啥?”
“九犁八百,一耙千秧。”
“喏大的田,又何来喏大的牛耕?”
“永康有头金水牛,牛绳吊里溪石柱,牛头插五方塘食水,牛粪放牛屙岭则止。”
“这牛又吃些什么呢?”
“卢头人参。”
“难道永康有这么富?”
“永康有十五里金山。”
“唔!这么个好地方,朕想亲自去看看。”
这时,陈亮想,这昏君决不能让他去寻开心,否则,永康百姓准会遭殃。于是,奏道:
“阿,万岁!去不得,永康有山岭阻挡。”
“啥格山岭?”
“白窖如天,上落半年。”
“化半年也得去一趟。”
“还有三十里坑沉到底。”
“更有狭水弄峡,人过侧过,马过夹散,过了狭水弄峡,方见太平。”
古时候皇帝出游,不是骑马,便是乘马车,如何吃得起这么多苦头?只好扫兴作罢。皇帝再看看旁边的有位缙云进士,又问道:
“永康地方景致那么多又好,你缙云有啥?”
“呵,万岁!我缙云有根石笋千丈长。”
万岁不信,问道:千丈长的石笋你怎么量?
缙云的进士一时语塞,无言以对。皇帝哼道:你有欺君之罪!陈亮一见,马上以朝骨一横暗示。进士猛然醒悟,奏道:太阳上山用影量。
第七节 附录传记
昔贤见交游故旧片楮点墨不忍弃遗重其义以及文翰也况其祖乎按家谱传称十一代孙有曰乌者因楚霸王聘之不起以兵胁之同父避难来婺之属县亲殁躬操畚乌负土以葬感群乌卸土助之伤吻流血因树风化名县义乌益以纯孝之行格天心感羽族各卿贤士赠以诗赋闻者莫不兴发而爱慕之岂敢民不而录乎谨采而集之亦显微发幽以风后人之意也
知识出处
《溪边颜村志》
本志概括了溪边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古迹、文物、传说、卫生、民情习俗、人物传略、谚言、小知识、世系等,界限颜氏上至始祖,各姓为移居溪边颜起,下至1997年12月30日止。
阅读
相关地名
溪边颜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