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东越人:无尽的乡愁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唯一号: 112335020220000283
作品名称: 庵东越人:无尽的乡愁
文件路径: 1123/01/object/PDF/112310020220000024/001
起始页: 0976.pdf
责任者: 梁易辉
张明明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6
主题词: 散文-中国-现代

作品简介

行脚东去 跨海大桥像架在杭州湾肩头的扁担,那头挑着嘉兴,这端架起宁波,而庵东,是宁波这个“箩筐”与扁担相连的那个点。 如今,庵东和附近的镇街,以经济发达著称,上溯一两百年,虽大多还是茫茫海涂,因着盐业,名气也着实不小。 那时候,这里是无数绍兴籍移民讨生活的场所。 从山阴、会稽、上虞一路东来的贫民,背着铺盖卷,驮着简单的生活品,挈妇将雏,行到此处,便落了脚。 无际海涂上,他们用淤泥垒个一人高的地基,支起不足以挡风遮雨的窝棚,棚边再挖个蓄淡水的池子,开始全新的生活。 西望是遥远故土,北去是海天相接,身后是一线海塘,孤处滩涂,海风将他们的面庞吹黑,留下纵横沟渠,内心却怀着寂寥的希望。 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刻在基因,注定世系绵延不绝。 这天,庵东的古海塘上,室外温度是16℃冷湿的海风把我们吹回了车内。 甫到滩涂的移民,没地方可躲,无论寒热,,他们脚踩泥水,肩负两三百斤淤泥,担到高处,用水把其中的盐分冲洗出来,晒成卤,煮成盐。 晒盐有个浪漫的名字,叫煮海。可在他们,没有浪漫可言,只是延续生活、传承血脉的必须。 毕生心血积累了一笔钱,他们有能力将窝棚升级为瓦房。 对宗族和故里,他们有着近乎宗教的虔诚,仍用姓氏和家乡地名为聚居地命名:潘家舍头、胡家舍头、绍兴舍头、肖金舍头、南横舍头…… 待到搬入瓦房的时候,他们也老了,人生的最后仪式等待着他们。将后代唤到床头,他们交代遗言:“小子,记住喽,伢从绍兴来,从绍兴……” 这样的遗言被此次重复。祖籍,姓氏,乡音,是他们的信仰,交代完这些,他们才能安心离去。 世系延续中,海退了,海涂变淡了。有些人留下来耕种,有些人赶海北进,从事那个和农业一样古老的职业。 无论是耕种的,还是晒盐的,都固执地抵御精神层面的改变。 徐春林,地地道道的绍兴人。两年前,他来庵东工作,发现当地人的语言和习俗与绍兴十分相近,很多老人嘴里还时常蹦出绍兴俚语。 “饭有有喫过?”“喫过哉。”“来夯里头?”“夯头。”庵东人日常这样交谈,与绍兴方言几乎一模一样。 绍兴移民拒绝语言被同化,以至于现在慈溪分裂为两个“语种”:东边近似宁波方言,西部保留绍兴口音。 在绍兴、上虞近海地区,农民有喝早酒的习惯,这也“嫁接”到了庵东男人身上。 据说,男人长年累月在滩涂晒盐、渔猎,体力付出大,风湿较重,喝点早酒可以祛风寒、增体力。尽管现代庵东人鲜再晒盐,也少有捕鱼的,但习惯不变。 徐春林印象最深刻的,是庵东人的霉苋菜梗。不论是制法还是口感,与绍兴的如出一辙。 在交往中,徐春林发现,十有八九的庵东人自称祖上是绍兴人。然而,当问及是绍兴哪里,大多模糊不清。有的说,可能是道墟、马山,要不就是东关、平水。 从文化重镇搬出去的盐民,虽缺少文化,却不妨碍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对知识的渴望,不妨碍他们培养出袁可嘉这个现代主义文学大家,但致命的是,交代遗言的时候,知识的贫瘠使他们丢掉了更详细的信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困扰哲人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许多绍籍移民后裔。有人开始寻根。 阮万国是其中一个。这位50多岁的街道干部,也是盐业文化的忠实守望者。 童年时,他依稀听说,庵东滨海七塘一带的阮姓,祖上是绍兴移民。仅凭这点信息,他发动全家,不断找资料,一步步考证,寻根到了上虞道墟。 道墟的本家告诉他,要明确世系,还得找到《越州阮氏宗谱》。他又赴绍兴,访问宗谱编著者后人。 在绍兴图书馆,他找到了这部1928年印刷的宗谱,阮万国大伯的名字赫然在列。 往上排,往前找。阮万国翻纸页的手指颤抖了,他发现线索——他的祖先,一个叫阮宗文的人,携带着妻子章氏和两个儿子,于乾隆年间,从道墟肖金迁往海滨七塘南北一带熬盐、垦殖。 至今,这个家族繁衍生息,子孙达数百之众。 阮万国又几赴绍兴,理清脉络,编写了《慈溪下一灶阮氏宗谱》,作为对这些同宗同源阮氏子孙的交代。 十万盐民 多少绍兴人移民慈溪,慈溪有多少绍籍移民后裔,或许谁都没法回答这些问题。 1939年《新华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庵东盐场有盐民十万。因为其中绝大多数为绍籍移民的后裔,由此推算,现在百万慈溪人里,绍籍移民后裔不下三十万。 那些绍兴贫民,什么时候移居慈溪,为何选择这地方,又居住在哪个区域?这些问题,倒是有人能回答。 他叫王清毅,慈溪当地一位严谨的文史学者。 据王清毅研究,绍兴人自发移民慈溪,主要发生在清朝乾嘉之后的一百来年间,嘉庆为高潮,道光时谢幕。民国及解放后,也有上虞等地民众因灾荒等原因迁入,但规模较小。 乾嘉年间移民潮中涌入的绍兴籍移民定居在庵东及周边乡镇,以庵东盐场最为集中。可以说,这个盐场的盐民,几乎是清一色的绍兴移民。 任何一次自发移民现象的出现,背后都存在着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 赵宋南渡,大量北方权贵和平民避难越州,人口顿时大盛。一待安定,裹挟着细软而来的家伙,就开始在州城附近圈地,成为江南的新兴地主。 高宗赵构改元,定都杭州之后,紧邻国都的绍兴,经济文化跳跃着发展。但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城市贫民和无地农民出现,他们的生存发展得不到保证。 南宋初年至清代乾隆朝,前后600多年,山、会等县耕地很少增加,而人口成倍上升,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有冒险精神的人,开始给自己找出路。 同属绍兴府的慈溪庵东一带(当时为余姚县辖地),路程短,迁徙成本低,不至于失去迁出地的亲缘、族缘和地缘优势。 慈溪人口密度小,后海岸每年后退的海水,保证了充足的田地。庵东是著名盐场,规模巨大,急需制盐、煎盐的劳动力。迁入地的就业岗位虽然艰辛无比,却至少能让这些外来者生存。 以上这些,都是吸引他们的因素。此外,政策对他们有利。 为增加盐税,清初,当局笼络民心,恢复盐业生产,鼓励盐民迁徙海滨。凡到海涂的盐民,每户分得一段草荡,保证煮盐柴火,政府还维护他们的草荡所有权。 同时,朝廷还颁布税收新政,废除人头税,放松户籍控制,推行摊丁入亩。这种以地亩计量税收的政策,迫使地主出租土地,转嫁粮税。 因而,绍兴人居家迁往慈溪,无论是煮盐还是种地,都受到慈溪土著的欢迎。 海岸线往北伸展,海塘一道道往外筑,南边淡化后的涂地,被开垦为耕地,适宜种植棉花。其中部分盐民定居下来,转行做了农民。 来收购棉花的,有好些是乡音亲切的绍兴人。棉商将原料和半成品运往绍兴,加工染色,布匹销往全国,也出口欧洲。绍兴人的后裔,为故乡书写“布被天下”的华章,默默做了把贡献。 迁到庵东一带的绍兴人,也有以捕捞养殖为业的,用脚划船搞客运的,甚至还有在最底层从事特殊行业的堕民。 盐业衰落之后,这些绍籍移民后裔都已经改行,从他们的外表举止,谁也猜不出他们的祖上从事的是何种职业。 在城市化进程中,移民祖先留下的标志性建筑,也被面目复杂的楼宇取代了。像宗汉街道的庙山村,原是绍籍堕民村,而今,顶替矮房的是别墅群。 似乎,要寻找绍籍移民的踪迹,已愈来愈难。 ……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易辉
责任者
张明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