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庵东镇生育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唯一号: 112334020220000296
专题名称: 慈溪市庵东镇生育习俗
文件路径: 1123/01/object/PDF/112310020220000024/001
起始页: 069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境域旧俗重男轻女。添丁传宗,育儿防老。生女不悦。 怀孕称“避姆”。孕期,娘家送肉鸡果品滋补,公婆丈夫关怀备至,嘱其平安保胎,叮其不坐门槛,忌视砌灶,忌食生姜,忌看蛇行,忌摘饭篮,尤忌跌跤。临产月前,娘家“催生”,赠黄色衣衫,寓皇子皇孙、旺子旺孙。送束面、鸡蛋、红糖、桂圆、枣子、花生,意“早生贵子”。分娩请守(收)生婆接生,频生险象,时有不测。民国19年(1930)广东籍助产士张爱麟开新法接生先河,先后在王忠藩家(今街后路)与聚兴弄设诊所,,产妇雇轿请其接生。婴儿出生,向邻里街坊端送面蛋点心报喜。赴娘家“报生,”男婴用雄鸡,女婴用母鸡。吃开口奶前,先喂黄连汤,意为先苦后甜。开口奶不喂母乳,送邻家喂奶妇女讨赏。产房称“红房”,男士免进。产妇月内待遇优厚,茶饭点心送至床前。禁照镜子,不出房门,忌动剪刀。外婆家及亲友送面、糖、鸡蛋、火腿等,称“生姆羹”。满月办“剃头饭”,宴请众亲。外婆家送满月衣、虎头帽、老虎鞋。富户送金锁片、银项圈、响铃手镯等。 新中国成立后,重男轻女仍浓。实行计划生育后,生育观念转变,生男高兴,生女坦然。“男女都一样”深得人心。 取名,先乳名,俗称小名。阿牛、阿狗、阿花、星星、匡匡取之。成年后弃用。后学名,又叫书名、大名。不与父辈同字重复,多用双名。新中国成立后,兴取单名。改革开放后,偶有四字姓名出现。1990年代起,建成区陆续开“取名馆”,代人取名,替人同声改名。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下册

《庵东镇志 下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