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长河垫桥路剧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唯一号:
112331020220000324
机构名称:
长河垫桥路剧团
文件路径:
1123/01/object/PDF/112310020220000020/001
起始页:
0079.pdf
起始时间:
1950年
机构描述
长河垫桥路剧团初建于1950年冬,由熊予瑛、张士珍等13位青年男女自发组建,以歌舞、扭秧歌、唱翻身道情等为主。1951年垫桥乡组建剧团,委任张金木为团长,演越剧折子戏,自编自演小歌舞、独角戏。由于经费困难,道具因陋就简,甚至头上包一条毛巾即登台演《盘夫索夫》。更有人到宁波莫枝堰等地去拾狗屎时,顺手牵羊剥脱庵廊泥菩萨的衣袍来充当戏服。 剧团领导惜才、爱才、挖才。缺少导演,把邻村的越剧小生吴桂苗请来;缺少花旦,50多岁的熊传怀不辞辛劳多次奔波10多里外的高王,请来了严素芬。 1954年改演绍剧,1959年停演。1961年复演,演出《骂关》、《打严嵩》、《下河东》、《过五关》等绍剧剧目,并开始正式打出绍剧团的牌子,时有演员40人。1963年,还去余姚魏家演出《打严嵩》、《包公打銮驾》等剧目。 1966年,文革开始,剧团解散。1978年3月,在陆鸣岳发起下,重建了垫桥路剧团,重置道具、行当,招收了一些青年演员加入。重建的剧团在艺术质量上较过去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演老生的张谓传,吐字清晰,唱做俱佳,深受群众喜欢。剧目也从过去的折子戏,转为大型连台戏,有《狸猫换太子》、《万花楼》、《李广动本》等。而且去外地演出的场次也多了起来,上虞的横塘庙、贾家,余姚的新新乡、魏家及慈溪的精忠、横河等地都到过。1979年春节,在马渚张家山下演出结束后,曾发生过两村抢戏班的场面。在天东二房村演出时,台下观众人山人海。1985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演员纷纷进厂当工人,剧团再次停止演出,直至1989年又恢复。 1991年慈溪市举办第二届艺术节,剧团参加了在慈溪体育场的演出;2002年10月赴省电视台拍摄“龙虎斗”选场;2002年,纪念垫桥路剧团成立50周年时,在村文化宫连演三天三夜;2007年参加了省农民“种文化”活动。 2008年剧团改演姚剧。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8人,团长郑张山,副团长张行降、胡波。主要演员有陆其绒、吴如珍等。 先后担任团长的有张金木、张如珍、张云江。担任编剧的有熊传怀、吴兆祥。导演一直是吴桂苗。主要演员有老生张谓传(男),旦角熊予燕(女)、吴如珍(女),小生张月苗(男),老旦张云绮(女)、陆乔木(女)等。
知识出处
《慈溪戏剧述略》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市关于戏剧的历史发展以及各个剧种以及形式的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熊予瑛
相关
张士珍
相关
吴桂苗
相关
熊传怀
相关
严素芬
相关
陆鸣岳
相关
郑张山
相关
张行降
相关
胡波
相关
陆其绒
相关
吴如珍
相关
张金木
相关
张如珍
相关
张云江
相关
吴兆祥
相关
张谓传
相关
熊予燕
相关
张月苗
相关
张云绮
相关
陆乔木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