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岩石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91
颗粒名称: 二、岩石构造
分类号: P562.55
页数: 2
页码: 54-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的岩石,仅见火山喷出岩及侵入岩,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侵入岩范围甚小,仅见于凉帽山,主要为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的花岗斑岩,呈近东西向狭条状展布,面积约0.34平方公里。
关键词: 慈溪县 地质 岩石构造

内容

岩石,仅见火山喷出岩及侵入岩,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侵入岩范围甚小,仅见于凉帽山,主要为由钾长石、斜长石及石英组成的花岗斑岩,呈近东西向狭条状展布,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在洪家、凤浦湖、邱王、金夹岙等地分布有燕山早期的混合花岗岩,根据岩性特征分析,属“半原地(准原地)花岗岩”。脉岩有流纹斑岩、需细斑岩、花岗斑岩等。
  地质构造,可划分2个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轴线呈40°~60°方向展布。上林湖断裂、解家断裂、洪家断裂、岙里徐断裂及下侏罗统浅变质岩中发育的北东走向的片理构造和宽缓褶皱均属该体系的构造形迹。该构造明显控制境内下侏罗统的陆屑沉积及晚侏罗世第一火山旋回的火山活动,燕山早期混合花岗岩的形成与此有关。东西向构造,主要成分为压性断裂,走向近东西向。代表性断裂有上滩头断裂、竹山断裂、任家溪断裂及风浦湖断裂等。此外还有一些北西向或北东向的扭性断裂,或兼压性,如张家山断裂.影响地层多为中生界。由于上述断裂与东邻的镇海—温州活动性断裂和西邻的上虞—丽水活动性断裂不交切复合,县境处地震非危险区。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有感地震计43次,无破坏性地震。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