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70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24
页码:
13-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至1999年慈溪县的大事记。
关键词:
慈溪县
大事记
内容
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分置郡县。现县境南缘翠屏山丘陵地区属会稽郡句章县。
东汉
建武十八年(42)名士严光归葬今石堰乡陈山(客星山)北坡。
三国·吴
赤乌年间(238~251)
印度高僧那罗延来五磊山“结庐修静”。唐时于其地建灵山禅院,宋赐“五磊”额。后历经毁建,为浙东名刹之一。
东晋
咸和五年(330)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是为中国天文历法史上一大发现。
唐
开元二十六年(738)
置慈溪县。县令房琯。设治于今宁波市慈城镇。
唐时,置余姚盐场于今横河地区。(宋时改称石堰场)
北宋
咸平年间(998~1003)置鸣鹤盐场于慈北鸣鹤乡。
庆历七年(1047)
冬,余姚县令谢景初率民修筑捍海土堤(今大古塘),自上林至云柯(约今洋浦至历山),次年竣工,鄞县令王安石为撰《海堤记》。
南宋
庆元元年(1195)
慈溪主簿周常率民浚修杜湖,筑湖堤,“激列东门、张郎、西碶、白洋诸闸潴水入湖以备旱,淞浦、淹浦、洋浦诸闸泄水入海以防涝,历千百年,世蒙其利。”
庆元二年(1196)
余姚县令施宿率民修筑大古塘,自上林至兰风(约今洋浦至临山),将部分土堤易为石堤。
开禧元年(1205)
置龙头场盐课司于今龙场乡。
元
至正元年(1341)
余姚州判叶恒率民再次修筑大古塘,全部易为石堤。该塘自北宋庆历以来历300年之经营,至此始底定规模。
明
洪武二十年(1387)信国公汤和督建东南沿海卫、所。在现境者计有观海卫、三山所、龙山所及三山、向头、淞浦3巡检司,共驻军8000余人。
后,修筑观海卫、龙头场之间捍海塘(今大古塘东段)。
永乐初
于旧海塘之北筑新塘。
永乐十六年(1418)
慈溪县县印遗失,重铸时恐失印复出,致滋奸利,改印文为慈谿(1956年汉字简化,重新写作慈溪)
成化七年(1471)
水利佥事胡复率民于海口兴筑新御海塘,今称潮塘。
弘治元年(1488)
绍兴府推官周进隆于新塘之下筑塘界之,称周塘,为解决军民争地之分界塘。
嘉靖三十四年(1555)
春,倭3000余自胜山港登陆,掠上林、梅川(今逍林、浒山及横河部分地区),所过鸡犬无存。五月廿四日,攻浒山所城,把总刘朝恩率军民力战始退。
嘉靖三十五年(1556)
八月,倭据邱家洋;九月,据雁门岭。提督阮鹗,总兵俞大猷,参将卢镗、戚继光合兵击走之。生员倪泰员率乡勇参战,三战三捷,杀贼颇众。
冬,慈溪筑县城,计周10里,高、阔各2丈,次年竣工。是年,为防倭计,余姚令李伯生率民于大古塘下开凿新河(今大古塘河),东起观海卫,西至临山,长50公里。
嘉靖三十九年(1560)
鄢懋卿总理盐政,至石堰场察访,迫民在新涨海涂上制卤煎盐,勒派姓张者为张丁,姓李者为李丁,按丁日征半斤,夜征4两,并规定以后海涂续有涨添,子母相传,永为制卤煎盐之用,世称“直甲分丁”。
天启四年(1624)
《慈溪县志》纂成,为现存最早之县志。
清
顺治十一年(1654)
云柯乡施、朱、马、陆等姓2000余人拒官抗粮,与清兵格斗,浒山居民上城呐喊助威,后被清将金砺自郡城调兵镇压。
雍正二年(1724)
开始围筑三塘。为巩固塘身,塘上遍植榆柳,故称榆柳塘。
雍正十二年(1734)
开始按丁捐筑利济塘,今称四塘。
嘉庆时(1796~1820)
筑晏海塘,今称五塘。
嘉庆二十年(1815)
开始筑永清塘(六塘),至民国8年(1919)竣工。
道光二十年(1840)
八月二十日,英舰风鸢号在胜山外陷涂。次日,英兵登岸剽掠。三山司巡检李凝宇与士人沈贞召集乡民围捕,俘23人,二十三日,盐民胡承锦等人又擒获5人,全部押解宁波。
道光二十二年(1842)
二月四日,金华协副将朱贵率部与英国侵略军激战于慈溪城西之大宝山。朱贵孤军无援,父子皆以身殉,所部无一后退,死者250余人。英军伤亡更众,一时不敢深入。
同治元年(1862)
五月至十月,太平军何文庆部、黄呈忠部转战慈溪、余姚,四度进军三北。所过周巷、浒山、彭桥、游源、双河、观海卫、沈师桥、鸣鹤场、东埠头、掌起桥、杨范及坎墩、潮塘等地,封建势力遭到沉重打击。
八月二十七日,太平军重伤英法洋枪队“常胜军”头目华尔于慈溪城下。次日,华尔毙命。
光绪六年(1880)
改煮盐为晒盐后,产销两旺。政府以难于控制,实行计丁授板,并将原有22.56万块盐板限至18.11万块,其余强令毁去,称为“毁二留八”,激起盐民强烈反抗。
光绪十一年(1885)
周巷输入日制轧花车(俗称“洋车”),棉花始用半机械脱籽。
光绪二十二年(1896)
四月二十二日,坎墩、胜山一带农民因反对官商勾结征收高额浆捐(浆,罂粟果汁。其时农村多种罂粟),聚众进城,火烧浒山浆捐局,捣毁三山司巡检署。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旅日爱国华侨、县人吴锦堂出资浚修杜、白2湖及松、淹、古、竺4浦,全部工程于宣统二年(1910)完成,耗银洋7万余圆。
吴锦堂以银洋20余万圆,在故里东山头创办锦堂学堂,宣统元年(1909)一月正式招生开学,规模为当时省内私立学校之冠。
光绪三十三年(1907)
五月二十六日(7月6日),光复会会员、县人马宗汉随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刺死安徽巡抚恩铭后,当日被捕,七月十六日(8月24日)在安庆被害。
中华民国
3年(1914)
4月,沪上巨商、县人虞洽卿创办小三北轮埠公司,建码头于伏龙山下,置小型轮船3艘,行驶于龙山、镇海、宁波、沈家门、象山间。
4年(1915)
是年,虞洽卿在龙山私宅安装小型火力发电机1台,发电供轮船码头及龙山街上少数商店照明之用。
5年(1916)
3月,余姚盐场公署,由石堰迁至庵东。
8月,余姚盐场设立由英、法等5国控制、专事督收盐税的秤放局。
13年(1924)
7月23日,庵东万余盐民为反对每日缴盐入公仓的苛政,游行示威。冲击秤放局时,遭盐警开枪镇压,死5人,伤数十人。全场盐民立即举行总罢工,各界亦群起声援。后当局被迫答应取消公仓,惩办凶手,抚恤死难者家属。
14年(1925)
6月,慈北、姚北各地学校师生4000余人先后示威游行,抗议英、日帝国主义“五卅”暴行。各界组织“沪案后援会”发动“抵制仇货”及募款活动,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三山小,学教员汪伟鋐激于义愤,于是月27日投水自尽,遗言“欲以一死唤醒国人”。
15年(1926)
5月,现境最早的中共地方组织——坎镇(盐场)支部在相公殿成立。
9月13日,慈北闹荒农民火烧警察分所驻地道士宫,次日遭大批军警镇压,4人被捕。毛泽东在当时出版的《向导》第179期上具名“润之”发表文章,加以评述。
是月,中共马家路支部成立,随即发动柯东乡农民组织农会,开展“二五减租”斗争。
16年(1927)
1月3日,原姚北水巡队队长费德昭响应北伐,招集旧部起义。当晚袭击驻相公殿的缉私盐警,缴枪20余支。
2月下旬,由上海到余姚隐蔽的中共党员陈云等在庵东二灶、逍路头等地指导盐、农民运动。
3月18日,在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卓兰芳及坎镇支部领导下,庵东千余盐民连日游行示威,到袁功亭、张万卿、高锦泰等盐霸家“吃大户”。22日,成立盐民协会,会员2万余人。
18年(1929)
弘一法师(李叔同)驻锡金仙寺。后又在五磊寺创办“南山律学院”,在伏龙寺书写《佛说阿弥陀经》等100余幅。
19年(1930)
2月,现境最早的电力企业——周巷商办正大电灯公司开业,装电灯400余盏供镇上照明。
8月初,在中共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领导下,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在坎墩成立,费德昭任师长。开展多次小规模武装斗争后,因敌我力量悬殊,被迫疏散。
22年(1933)
8月,现境第一条公路——自宁波至观海卫的鄞镇慈公路通车。
24年(1935)
1月1日,余浒(余姚至浒山)、余周(胜堰至周巷)两条公路同时举行通车典礼。3月,观曹(观海卫至曹娥)公路通车。
26年(1937)
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县掀起抗日救亡热潮。各地学校师生及社会青年纷纷组成各种宣传队伍,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8月,姚北和慈北的鸣鹤场、东山头等地均成立抗敌后援会办事处,向群众劝募军鞋、衣服,慰劳前线将士。
9月15日上午6时许,1架侵华日机在庵东盐场坠落,飞行员1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另1人向后海逃逸。庵东镇社会军事训练教官王增福只身下海与之搏斗,并在群众配合下将其擒获。
27年(1938)
2月27日,日机轰炸观海卫。次年6月、8月又两次在观海卫投掷炸弹。共炸毁民房80余间,死伤70余人。
30年(1941)
4月19日日本侵略军在镇海登陆。22日、23日,慈溪、余姚两县县城相,继陷落。驻守三北沿海的国民党军不战而撤,三北各集镇及主要交通线沦入敌手。5月10日至9月18日,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抗日武装900余人分7批南渡杭州湾,来三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按“灰色隐蔽”方针,分别取得国民党军“宗德三大”、“五支四大”、和“暂三纵”等番号。6月18日,“五支四大”和“宗德三大”在相公殿附近伏击日军获胜,毙伤敌16人,打响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12月30日,日军分路侵扰四明山区,慈溪县长章驹在奉化北溪殉难。
31年(1942)
7月18日,中共浙东敌后第一次干部扩大会议在慈北宓家埭召开。28日,根据华中局指示,成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谭启龙任书记。
8月中旬,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在慈北鸣鹤场成立,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委。统一整编浙东抗日武装部队为三、四、五3个支队(简称“三五支队”)。
10月8日,三北游击司令部率警卫大队和四支队在挺进四明途经阳觉殿时遭日伪“扫荡”部队袭击。经4小时激战,毙敌22名。次日,五支队在竹山伏击日伪“扫荡”部队,又毙伤敌30余名。
11月28日至12月15日,三北游击司令部集中兵力,对蓄意制造反共磨擦事件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艾庆璋部进行反击。经周家路、黄家埠、谢家塘、小越等地大小20余次战斗,歼敌2000余人,取得浙东第一次反顽自卫战的完全胜利。
33年(1944)
1月5日,据新四军军部命令,浙东抗日武装正式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8月17~19日,三北军民发起大破袭。在观海卫至临山、余姚至庵东全长60余公里的公路线上,拆毁桥梁30余座,破坏电线杆1000余根,收割电线750余公斤,使日伪军交通、电讯瘫痪。
秋,通过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抢粮斗争,三北地区有61个乡建立民兵组织,共有民兵3万余人。
34年(1945)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7日,浙东纵队三支队、五支队在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下,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大反攻,18日晚攻克周巷,19日攻克庵东、浒山,20日在五洞闸歼灭企图向海上逃跑的最后一股敌人,慈溪现境全部收复。
9月30日至10月9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机关、地方武装及地方工作人员1.5万余人忍痛告别浙东人民,从东起古窑浦、西至临山一线各海口登船,分批渡杭州湾北撤。
35年(1946)
11月起,继续围筑七塘相公殿至段头湾段,次年竣工。因该塘筑成于抗日战争胜利后,称胜利塘。
37年(1948)
是年,庵东建立“盐场测候所”,今称慈溪气象站。
38年(1949)
2月下旬,中共慈镇县工委在游源山区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解放大军已准备渡江南下,要积极开展军事、政治攻势,配合大军,争取早日解放”的指示,全面部署工作。
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歼灭国民党军二二一师某部,于上午9时胜利进入孝中镇(今慈城镇),慈溪宣告解放。
姚东区武工队进驻现县城浒山。
6月5日,在浒山地区歼灭匪“浙东行署余姚独立第一支队”大部。次日,击毙该支队头目、姚北著名土匪陈金木于龙南乡东畈漕头。
6月中旬,建立中国共产党慈溪县委员会和慈溪县人民政府,代书记杨展大,代县长刘春泉。随即建立各区党委会和区人民政府。
7月23~25日,遭第6号台风和暴雨、大潮袭击,冲毁海塘1.1万米,淹没农田10.7万亩,损坏盐板9万余块,死17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
1~3月,春荒,政府拨大米32万公斤,以工代赈,发动群众全线修复和加固七塘。自此,七塘亦称解放塘。
2月22日,召开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220名。
4月,成立县治安指挥部,随即改组为县剿匪治安指挥部。下设观城、龙山、游源山区等剿匪治安指挥所,时属余姚县的逍林、周巷也同时成立指挥所,以全面、彻底清剿匪特。
12月,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活动。次年上半年,掀起捐献飞机大炮和参军热潮,全县共捐献56.47亿元(旧人民币),可购飞机3架、大炮1门。3084名青年报名参军,批准入伍1596名。
1951年
1月8日,成立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次年10月,正式成立县总工会。
年底,全县土地改革结束。地主占有土地从占总数26.59%下降为1.36%,雇、贫、中农占有土地从占总数18.09%上升为72.89%,分到土地农户占总数的64%,并有40%左右农户分得耕牛、农具、房屋等生产、生活资料。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摧毁。
1952年
岐山乡罗祥根等14户农民办起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五洞闸集体农庄。1954年改称五洞闸高级社。
8月1日,浒山镇工商界集资创办的小型火力发电厂——浒山电厂开始发电。不久,周巷、观城、庵东、长河等集镇相继发电照明。
1953年
年初,全县第一次普选,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各乡镇人民政府委员。7月1日,开展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4年
10月1日,原慈溪、余姚、镇海3县北部组成以生产棉花为主的慈溪县。县党政军领导机关及有关单位由慈城镇迁至浒山镇。
1955年
3月,庵东区开始围筑八塘,全长38公里。
11月1日,周巷至百官公路修复,甬曹线全线通车。
11月28日至12月2日,召开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改县人民政府为县人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正副县长、人民委员会委员、人民法院院长。
1956年
撤区并乡,全县7个区、96个乡镇并为35个乡镇。
3月6~9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慈溪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5月31日至6月6日,举行中共慈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
8月1日,遭第12号台风袭击,伴有暴雨、大潮,冲刷海塘11.8公里,8处出险;损害棉花40余万亩,毁屋舍1万余间;死7人,伤261人。事后,县委大力发动生产自救,并调运大米渡荒,群众生产热情高涨。
9月1日,新建的慈溪中学正式开学。
11月,解放后新建的第一条公路——樟新(樟树至新浦)公路通车。
1957年
8月起,开展反右派斗争。至次年6月,全县干部、教师中有261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2月。动工改建上林湖水库。次年春,开始兴建梅湖水库。
是年,平均亩产皮棉50.05公斤,成为全国第一批棉花产量上《纲要》的县市之一。
1958年
10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视察五洞闸公社。是年,慈溪县、县第二农场、五洞闸公社岐山大队分别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奖状。
1959年
2月,应邀派遣第一批植棉辅导员141人去金华、温州、诸暨、定海等县(市)新棉区传授植棉技术。1965~1966年,又先后有河北、广东、上海等15个省市向慈溪聘请植棉辅导员1300余人。
4月,建立县科学研究委员会,后迭经变动,1978年5月重建为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0年
4月中旬,优秀民兵解信江等5人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民兵代表大会,各奖得56式半自动步枪1支。
10月,鸣山堰坝改建成为省内第一座内河船闸,船舶来往不再用人力盘坝。
1962年
9月4~6日,第14号台风过境,连下三天暴雨。街巷水深及膝,大部工厂停产。毁堤数十处,淹没农田29.5万亩,数日始退。伤3人,死1人。
1964年
新加坡侨胞蒋卓甫和港胞蒋仲甫兄弟捐赠港币5万元,为故里卫前乡光明村建造小学校舍1幢。
1965年
八塘筑成,全长70公里。东三乡开始围筑九塘。
1967年
7月中旬起112天基本无雨,气候干旱。晚稻严重减产,平均亩产仅93公斤。原盐丰收,年产量22.94万吨,创历史纪录。
1968年
年底,县级机关和区、社干部2000余人被集中在周巷中学参加斗、批、改“学习”。其中包括原县委主要领导在内的200余人被隔离,实行“群众专政”,并挂牌示众。
1970年
1月1日,慈溪棉纺织厂(后称慈溪第一棉纺织厂)建成投产,为全县发展现代纺织工业奠定重要基础。该厂始建规模1万纱锭,至1987年扩大为2.2万纱锭,2000捻线锭,3800头气流纺。
1971年
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会议全体代表时,对慈溪县棉花获得高产作了表扬。7月17日,国务院领导华国锋视察五洞闸公社。
1973年
1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鼓励参加会议的慈溪县委书记黄建英搞好棉花生产。是年,全县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1976年
10月23日,县城1万余人集会,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在此前后数日中,全县各地共有50万军民集会、游行,举行庆祝活动。
1978年
9月,县人民大会堂改建工程竣工,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坐位1793个。
10月,县人民法院开始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判决的252件反革命案件进行全面复查,对204件作了改判。其中37件彻底平反。
1979年
春,坎东公社新建大队第四生产队率先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跨出了农村改革第一步。
8月23日,遭第10号台风袭击,暴雨成灾。冲坏海塘18公里,44.6万亩棉花全部倒伏,1.46万亩盐田被淹,损毁房屋5878间,死4人。
9月,为理顺水系,再次调整县境。余姚县的龙南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的泗门区划归余姚县。
是年起,县委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全面复查,为1700多人纠错平反,落实政策;为261名错划的“右派”分子作了改正。经群众评审,县革委会批准,摘掉了绝大多数地、富、反、坏分子的帽子。
1980年
1月,省考古工作队在龙南公社童家岙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该处有一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出土遗物证实,属河姆渡第三层类型文化。
10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座谈纪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年底,40%以上生产队实行“小六定”(定底分、地段、农活、时间、质量、工分)的包工到户责任制。
12月25日零时,1000门准电子自动电话交换机在浒山镇投入使用。
1982年
年底,县内最大的轻纺企业——慈溪第二棉纺织厂首期工程竣工,开始投产。到1987年,该厂生产规模为3万环锭纺,576台布机,4套精梳设备,8000拈线锭,2400头从瑞士引进的气流纺机;所产“银桃”牌棉纱销往港澳和西欧。
1983年
6月,鲜杨梅首次空运香港。
9月16日下午3时30分起,有两股龙卷风分别袭击西部精忠、云城、潭南及东北部新浦、附海、五洞闸等乡,风力11级以上,伴有冰雹。毁房屋5595间,死9人,伤265人,农作物严重受害。
9月,全县各乡镇普遍恢复人民政府,结束政社合一体制。
1984年
10月15日,举行锦堂师范学校复名大会。在日本的吴锦堂之孙伯瑞、伯瑄专程前来参加。
10月,全部完成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94%以上土地的承包期延至15年以上。县人民政府专门给农民颁发《承包土地使用证》。
1985年
9月,长河公社初级中学更名贤江中学,以纪念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家、乡人杨贤江。
11月,业余美术作者孙仲山、杜幼飞、王建江创作的28幅农民画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画展”,到日本和美国展出。
1986年
2月5日,新建的慈溪汽车站交付使用。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3633平方米,候车室可容纳1500余人。
9月3日,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纪念碑在崇寿乡相公殿晏清村揭幕。
9月20日,全国总工会、国家经委授予慈溪县邮电局农话班“全国先进班组”称号。
是年,万亩鱼塘建成,共产商品鱼3500余吨,占全县淡水鱼总产量的76%。除自给外,有500余吨冰鲜鱼运往新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和上海、杭州等地。
1987年
4月下旬,鸣鹤镇中心小学学生郑亚美等5人应邀赴深圳、广州表演珠算式心算技巧,连演10场,技惊四座,被誉为“神童”。
6月,开始拓宽329国道穿城段(环城南路)路面由16米拓宽至40米。
7月,浒山中学学生潘颖锋与实验小学学生王坚获全国少年技巧比赛混双单套、混双全能两项冠军。
11月,县内第一家企业集团公司——以慈溪动力机总厂为龙头、由13家动力机配件厂联合组成的三环柴油机企业集团公司成立。
12月19日,慈溪籍港胞姚云龙先生捐赠港币100万元,为故里鸣鹤镇建造中学1所。
是年,筑竣九塘,全长76.6公里,其中横塘62.5公里,直塘14.1公里。
1988年
1月,国务院公布县内上林湖越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2日上午,民主柬埔寨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一行十二人,由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陪同,从绍兴前往宁波访问,途经慈溪,作简短停留,与慈溪县领导亲切交谈,互赠礼品,合影留念。
5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慈溪县为革命老根据地县。
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建制,设立慈溪市,11月8日举行撤县设市庆祝大会。
10月28日,浙东名刹五磊寺举行建寺1100周年纪念和重塑佛像开光典礼。
1989年
7月22日,远在青海省湟源县放蜂的慈溪市五里乡农民沈国明、观城镇农民方跃尧,奋不顾身,抢救因车祸落水的四位少数民族同胞。
8月17~24日,连续8天暴雨,全市平均总降雨量222.7毫米,16万亩农田受淹,冲毁道路、桥梁、山塘水库,直接经济损失5682万元。
1990年
4月9日,公安部门在西三信用社破获浙江省自建国以来最大的假人民币案,查获100元券假钞105张。
6月23~30日,慈溪市副市长沈祥家、财税局长苗正尧赴北京参加全国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经验交流会,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等中央领导接见。
1991年
1月26日,20时正,市万门程控电话割接成功,慈溪市打电话难的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6月22日,《慈溪报》复刊。
1992年
5月11日,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撤区、扩镇、并乡”动员大会,按浙江省民政厅批复:全市乡镇调整为21个镇,2个乡。
6月16日,国内第一条全垫升气垫船航线,慈溪至上海气垫船客运线开通。
11月24日,沪闽光缆余慈支线正式开通。
1993年
8月17日,中国农业银行慈溪市支行周巷办事处识破500万元假汇票,协助当地派出所抓获2名作案分子。
9月9日,新编《慈溪县志》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的首次全国地方志评审会上,经专家、学者评审,被评为“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9月,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慈溪区域网挂牌成立。
10月21日,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印尼、捷克等国的陶瓷和考古爱好者代表一行8人,专程来上林湖越窑遗址参观考察。
1994年
4月20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上海同济大学名誉校长李国豪,桥梁工程系主任石洞教授等一行5人应宁波市政府邀请,来慈溪考察“杭州湾大桥”慈溪岸段预选桥址。
1995年
3月22日,慈溪市大型乡镇企业集团——中国金轮集团,荣获中国经济界最高奖——金马奖。
4月19日,慈溪市庵东中学选送的射击运动员徐锋在全国男子10米移动靶混合速射角逐中,以390环的成绩打破385环的世界纪录。
7月21日,慈溪220千伏变电所在匡堰镇投入运行。
1996年
4月10日,慈溪市与美国贝克斯菲尔德市签约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7月,慈溪市海岸基干防护林带全线合拢,全市共营造基干林带70.9公里。
1997年
2月15日,省内第一条地方铁路——慈余铁路建成试运营,铁路全长13.7公里,沿途跨越公铁立交桥和大小桥梁11座,涵洞59个,道口9个,共铺设铁轨19公里。
9月18日,浒山镇成为全市第一个电话镇,实装电话34148部,建成电话村32个。
9月29日,四灶浦海涂水库通过竣工验收。
1997年12月1日起,全市普遍推行遗体火化。
12月12日,逍林镇中心卫生院诞生一名女婴,成为慈溪市第100万个小公民。
是年,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总经理张建昌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8年
3月28日,投资24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宁波港慈发电有限公司3万千瓦发电项目竣工,正式并网发电。
4月11日,在杨贤江故居举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和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9月5~6日,慈溪市《“珠心算”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经专家鉴定组鉴定,被认为:这项科研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11月3日,市内海拔最高的村——匡堰镇岗墩村开通有线电视。实现全市村村通有线电视。
11月14日,龙山围涂工程顺坝合拢。该围涂工程总投资达1.2亿元,围涂面积2.028万亩。
1999年
3月27日~28日,3000万元中国赈灾福利彩票在慈溪市发行销售,到场群众30余万人次,彩票在一天半内全部销售完毕,创造了在全部现金设奖条件下,单点销售日销2554万元的全国最高纪录。
4月13~15日,”99慈溪经贸投资洽谈会在深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共接待国内外客户7587人,其中外商325人,商品协议成交额1198.5万美元,6102万人民币;签订中外合资、外商独资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541万美元,注册资金455万美元。
7月12日,周巷镇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项目试点。
9月18日,徐福纪念馆(中日合建)在三北镇落成。
12月19日,杭甬高速公路慈溪连接线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起自余姚胜堰,止于慈溪横河洋山岗,全长10.567公里。其中慈溪境内长6.669公里,余姚境内长3.898公里。
是年,三北大街西延工程开工。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