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八 艺文(二):外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57
颗粒名称: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卷十八 艺文(二):外编
分类号:
I266
页数:
20
页码:
122-141
摘要:
本文记述民国时期慈溪县艺文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洪承祁传、谢府君灵表、赠陈君叔谅序、洪先生传、仰峰洪广文生圹碑阴记、寥阳馆诗草序、屏石山房诗草叙、《西江诗文集》题词。
关键词:
慈溪县
民国时期
艺文
内容
洪承祁传
(鄞)张原炜
承祁,姓洪氏慈溪人。自其少时,父命之读书,旋读旋弃去。已而学为贾,,所欲设施者绝伟既成矣,而中废,竟以死。其死也,无知与不知,皆太息,即,诸弗慊于承祁者,未尝不悼其不终也。上海大都会,夷夏辐辏,宾旅阗阗,奔走竞机利者四面而集。承祁幼从其父益三府君治燧引之术,有心获,未一年而大丧其业。会日木人觊沪殷庶,皆有所规建,阳揭通引滞鬻为名,阴欲以网市利。诸贾于扈者大哗,顾莫敢谁何。承祁亟恳其乡人虞和德,谋募白金百万版,设所谓交易所者〓拄之。交易所者,会诸货物,质剂平亭之,使有恒贾。其制创自远西人,吾中夏弗经见也。事既举,诸贾咋〓弗能办。承祁为之疏晓条举之。行之一年,乃大效。当是时,江以南交口称洪承祁矣。承祁躯干不及中人,倔强负奇气,视世事无不可为,稠人广座,持论岳岳,即言弗衷,于理亦委折能整厥词。性故伉直每与人为钱通斥巨金弗吝惜,自其既得体,益务为恢廓,不欲,
以曲俗咫尺自囿,卒坐此致败。承祁以民国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卒,年三十又三。初益三府君之殁,先承祁一年,临终以赀分属诸子。承祁奋然曰:大人良苦,顾承祁不能局促作守家儿,独能善用财耳!其自许如此。
张原炜曰:用财之大戒有二,曰啬曰贪;虽然,与其啬也,宁贪。观承祁之对其父,意量亦伟矣。蓄志不遂,旋陨其躯,乃使操成败之论者有所据,以肆舌于其后。夫曒曒者易觖,而庸庸者常胜,自古然矣。(《葑里剩稿》)
谢府君灵表
慈溪谢君继善将葬其考孟坚府君县东青林渡之原已,乃与其弟继祖别营生圹二其旁曰:“吾少也孤,不逮事吾父,它日庶相依地下于是。”葬有日,踵门告予曰:“继善无似,弗能自建树以扬吾亲。岁不我与,霜露谢迁,今距吾父之殁忽忽三十有一年矣。继善年十四,吾父命就肄所谓约翰书院者。先期例受试。试之日,吾父实挈以俱及往,之学舍,则又挈之如初。父子二人同车行,且行且告敕之。时继善犹年少,曾不知有父之可乐也。未及半年,吾父以病殁,自是遂长为无父之人矣。哀哉!吾父颀身玉立,神观伟然,喜治文字,喜饮酒,喜宾接文士。与鄞陆兰卿智咸、定海厉元卿玉夔、同县冯君木幵、赵撷金家荃、赵菊椒家蕃昆季游,时为文酒之会。酒兴至,议论风生,往往倾一座。年二十三,成诸生,非其志也。平居跅弛不羁,不好为制举文,不屑屑问家人生产。见人急,若饥渴之在身,即赀不继,为请贷百方,必获济乃已。吾家故饶,自吾父轻财喜结纳,稍稍倾所有,其后骎乏困矣,好义勇修善如故,卒以此终其身。盖继善之所知者如此,其所不知不敢以诬吾亲也。”于是继善称其父竟。良久,则又于邑言曰:“吾父先娶同县郑氏,继娶定海厉氏,是生吾兄弟五人。吾母十八而来归,三十二而寡。既为吾父营丧,越一年又丧我先王母洪太夫人,已而弟若妹又继之。家故中夷,连遭大故,拮据营具,幸以无觖失,母之劳可知也。尝泣诏继善曰:‘凡人处贫难,世家而贫则尤难,中既空矣,勿能宣于外,其苦有什伯于恒人者。自汝父之殁,家事纷不可爬栉,汝之幸无废学,汝叔实佽之。汝弟四人依予以居,一家老少无虑七八口,吾惧贻门户羞,以一妇人当之,如昏夜失炬,冥行岩谷间,不自意能无陨踬,汝曹勉之矣’继善之述其亲者如此,予按金石通例,详于本人,而于妇女则略之,非以为不足纪,妇人从夫,举夫而妇赅焉已。继善自言少丧父,事其母且四十余年,予为并著之,从继善清,且以见其能不夸饰以诬乃亲也。谨按府君讳廷藻,字孟坚,以光绪某年七月日殁,春秋三十有四。配郑氏、厉氏。子五,即继善、继昌、继祖、继远、继烈也;女一,孙男几,孙女几,曾孙女几。继昌及女早殇,继远、继烈先后殁,别有权厝志。继善以光绪年月日生,配同县赵、余姚胡。继祖后继善三年生,实光绪年月日也,配同县赵、常熟胡。继善世父曰仲笙,名镛,即佽继善资成学者也,故并书之。甲戌六月。
(《葑里剩稿》)
赠陈君叔谅序
惠常向者则闻慈溪陈君叔谅用史学显,心钦迟之不可弭忘。廿八年夏,入巴蜀谒见陈彦及先生,受读经不如读史之教。自是温习司马子长、君实之书,点四朝学案以自娱。明年春,君亦来。君,彦及先生之弟也,绩学工文词,尤深于史。惠常自知无才识,而所任乃史事,兢兢焉有临渊履薄之惧,对君殊可恧也。先生廿余年前,得纳交于君介弟行叔。行叔肄业效实中学,惠常则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皆在郡城,每休沐日辄相唔于回风堂。回风堂者,冯君木先生之所居也。时先生都讲师范、效实两校,用是两校同学亦相通流。行叔年最少,才最高,冯先生尤矜宠之。吾友沙君孟海方居回风堂,课冯先生幼子读,尝语惠常曰:吾辈之文可出以互观,独不可视行叔。问其故,则曰:吾侪朝夕所辛勤而廑获者,彼一寓目辄不忘,可不畏哉?未几,惠常以病罢学。闻行叔游学法兰西将成学而归,乃喜。既又闻其病殁海外,则为之大戚。是年,冯先生亦捐馆舍。惠常落落无所向往,乃从鄞张葑里先生问古文义法。闻陈天婴先生至自杭,则持文求正。陈先生曰:子之文病弱,宜多读昌黎、南丰两家,半山峭折绝伦,不善学之,或失之枯。陈先生者,冯先生之执友,而君与彦及先生之从兄也。其文章有奇气,工于铸词,古奥似读周秦诸子。彦及先生之文难在不用一奥句,不使一僻字,而自然渊雅,涵盖群伦。至若君文则纡徐委宛,源流本末,条分析剖,清晰而疎达,姿肆而有法,真史家之文也。其引古证今则近顾宛溪,其周密真挚。则近苏颍滨。此三人者断然自成一家言,倘行叔而在,吾不知其作何等文?然兄弟竞秀,岸然各自树立而岌然不肯苟同,可断言也。吁,其可敬也夫!君为人端和,如玉壶秋月,莹澈光洁,表里纯白。待人一出于诚,每见,必饷惠常以佳书,可感也,倘许我授史学,则得益不更巨乎?追念昔友行叔而师陈先生,而今师事彦及先生,又获订交于君,何陈氏之多贤而惠常之多幸也!遂书此以赠君,并质之孟海,孟海或已忘前语而笑惠常之妄且陋也。
冯回风先生事略
先生讳幵,字君木。初名鸿墀,字阶青,有文在其手曰幵,故更名。慈溪冯氏,学者称回风先生。少以孤童子自奋,才气绝人。工诗文,与同县陈训正屺怀、应启墀叔申、洪允祥佛矢三先生齐誉,有三病夫一狂夫之目。鄞张让三先生作歌纪其事,狂夫谓洪先生也。年廿五由拔贡官丽水训导,未几辞去。尝避乱徙居甬上,教授师范、效实两中学十余年,著弟子录者无虑数千人。其施教也,循循乐诱导,不大声色。诸生片言之善,辄称道不容口。必先博其趣,然后勉进术业,故弟子敬爱先生犹敬爱其父兄也。其论文主汉魏,不喜唐宋。谓善学者必溯其原,毋颛颛为八家藩篱所限。不立古文名称,而文章愈趋于古。奇耦互发,匪曰重台,文而已矣,何分骈散。诚能效法齐梁,折衷汉魏,辞气渊雅,文质相宣,斯为美也。就使意主单行,不为偶语,而取径既高,酌体斯雅,潜气内转,无藉恢张,鄙倍之词,不汰自远。又曰:文章之事,竺雅为上,虚锋腾进,易堕下乘。所谓虚锋者,言之无物,徒以间架波〓取胜也。其自为文精能渊懋,内〓而外肆,类汪容父。志铭专学中郎,尤为高简。为诗早岁宗杜韩,所作则近义山。中年竺嗜宋诗,其造诣则在介甫、无己之间,尝纂《萧瑟集》以见蕲向,其序略曰:是集录诗,旨趣正与韦〓才调相背驰。吾意盖欲于诗中开一寂寥萧澹之境界,植骨必坚,造意必刻,运息必微,导声必涩。又谓作诗当于无味处得味,无材处见材,顾今世畴知之哉。词则出入清真、梦窗,镂情托兴,语必戊削隽永,其音节独哀。性仁惠,乐拯人之急,鬻文所得,恒随手散去。某年冬,假人百金,适友来告乏,悉予之,复假诸他人以度岁。其弟子朱威明之殁也,家人以先生善感,秘不之告。后友人于燕会中偶语及,先生辄大哭,并嘱朱之子送其遗稿审正之,曰:“吾身后诗文宜付托威明整比,不意余乃先定其文也。”又大哭,不可曲止。少时与从兄赴试,从兄病,遂不入试以归,其风类多如此。晚岁讲学海上,当世名宿,若归安朱孝臧古微、兴化李详审言、临桂况周颐〓笙、安吉吴俊卿昌硕、杭徐珂仲可、湘潭袁思亮伯夔,皆与友善,朝夕往还甚乐也。自谓吾之词得朱、况商榷而后成。况、吴前卒,咸遗言必先生志其墓。义宁陈散原先生见先生所作况君墓志铭,称为并世诸子,惟余杭章君能为之。吴君墓表甫具稿草而殁,成绝笔矣!年五十有九,时中华民国二十年五月十八日也。乌呼!自先生殁,朱、李亦同年殂谢,东南耆硕,凋零殆尽。屺怀先生哭先生曰:“天丧斯文,国无人矣!”又为《悲回风集》以志哀。弟子念先生教思无穷,立回风社于沪,春秋祀之。遗著有《回风堂诗》若干卷、文若干卷、词一卷,已刊入《疆村丛书》中,日记若干卷,杂著若干卷。父某,善绘事,早卒;母俞孺人,端懿贞淑,见称州里,抚先生成立。配俞孺人,名因,字季则,著《妇学斋词》一卷;继配陈孺人、李孺人。子男二:贞胥,文章朴挚,有父风;贞用毕业效实中学。女一:贞俞,适魏友棐。孙男一:昭遂。女一:昭多。谨次辜较,藉章文行。不诬不溢,用质世之君子。民国二十一年五月,门人奉化袁惠常敬述。
洪先生传
洪先生讳允祥,字樵舲,晚年自署佛矢,浙江慈溪人。曾祖至考世习贾。先生生而通敏,早岁从其舅氏镇海郑荇沚先生受毛诗、文选、汉书、通鉴之学,已能融会通贯。下笔为文,千言立成,若夙构者。既成诸生,会清廷废科举,乃入郡中储材学堂。闻绍兴蔡君元培长上海南洋公学,开经济特科,招茂才异等,往从之游。学成,东渡日本,攻师范科。回国后,历任各中学教师。在温州师事孙君诒让,因得交项君申父、林君同臧兄弟。在山阴则从汤君寿潜,识其友梓潼谢君无量,与婿马君浮。并世名流,咸推服焉。与马君尤称莫逆,同治佛学有得。先生称马君为天人,马君亦称先生内修之美,并世罕俪云。尝主《天铎报》,与吴兴戴君传贤同任事。著论斩斩,昌言革命,痛陈时政,多中症结,声光炯然被神州矣。旋回甬,任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兼第四师范教师凡十余年。后为北京大学讲师。未几南归,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最后复任教甬上第四中学,终于旅次。生平博通书史,工于骈俪之文,尤喜为诗,宗尚唐贤。尝复孙翼父书略曰:闻之少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遗山则曰书要字字读,诗要字字作,一主博,一主精。鄙意非博无以致精,未知君以为然否耶?宋人言《离骚》、《世说》绝妙诗料。循此例以推,则语之近诗与否,别择自易。然亦有粗俗之语,经诗人点化而成佳句者。鄙人未造此境,聊望之朋辈而已。老庄告退,山水方滋,英雄儿女,皆资翰墨。释典如《楞严经》、《维摩诘经》,道藏如《黄庭经》、《灵飞经》皆须一读。唐名大家无不通仙佛之书,非惟供奉右丞而已。昌黎音调似得之黄庭,香山寄托多取之净土,义山博涉道藏,亦通佛乘,求之本集,自可见也。今日诗境或取之西籍,野鹜家鸡,喧啼聒耳。去彼取此,则仙语佛语皆吾所固有也。今以君之诗才,如博之以仙释之趣,则当俯视时辈,超轶绝尘,而为古之徒矣。晚岁喜学书,日临摹汉碑有常程。曰:学字亦所以养心也。每夏日见学子手便面者,辄曰:“洪先生为汝写之。”遂持去。学子恒嫌先生字奇拙,不愿先生书,而先生不知也。性嗜酒,酒后往往赤面盛气,眼睩睩骂人,人多避之。然以其质直无它肠,亦无怨者。先生酒醒则悔,已而又醉,醉而复骂,终不能改,故乡里有狂夫之目云。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十七日先生病酒卒,春秋六十。遗著有《悲华经舍诗存》若干卷,文存若千卷,《洪氏家训》二卷,小说、传奇数种。次子祖庆,毕业朝阳大学,为刊行于世。
赞曰:余习业师范,先生主讲史学,不挟册而开口放言,无不含有至理。谓王莽、曹操、刘裕当与周孔同为圣贤,此人皆具旷世之才,卓荦雄杰之识,内平乱贼,外攘四夷,虽擅篡窃,终胜于夷狄之入主中华也;其革故维新,规摹宏远,亦足绍周孔之遗制。其论高如此。先生固有狂夫之目,然见诸生小楷清秀者,辄曰:“先生不逮。”若见有文章稍佳者,辄曰:“吾老矣,才思已退,后生真可畏也。”其自逊退又如此。先生其诸学佛有成者欤?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门人奉化袁惠常谨撰。
仰峰洪广文生圹碑阴记
锵以前清光绪丁未任金华府教授事,历询婺郡同官,惟汤溪训导章君,一见而升任义乌教谕,洪君已先一年修墓回里矣。当时奉追缴廪粮部文,官与士俱受累。同人谓洪君在任时曾以学基租赁事,通禀大吏,揭代理县事毛某撤任查办,今无其人奈何?锵于是一再禀藩宪喻公,允予免追,而十一府校官庠士如释重负。锵时以书通洪君里中,由是以诗文往还数数矣。君幼工制举义,与锵同隶任邱边仲思师门下。甲戌各补县弟子员,先后食饩,每遇府院试,辄相晤甬上。嗣光绪己亥,锵分守蜀中,君亦于壬寅出任义乌训导。丙午君移补教谕,锵亦于是年由同知降选金华教授。盖吾二人仕履进退大略同矣。君邃于经学,著弟子录者日益众。同邑冯氏抱珠山房醉经阁、董氏联萼轩争延聘为师。尤能以去奢崇俭约束其子弟。君性孝友,内行纯笃,乡里无间言。宣统辛亥夏,君曾改建中堂三楹,上增以楼,与两厢后楼相称,名曰承志堂,盖恪承先志云。君今年六十有五,乡居娱老,杖履优游,爱本县严家岙山水形胜,偕其弟荫斋君合营生圹于其麓。德配杜宜人、侧室杨氏并预为兆域。荫斋君既属其友陈雪樵部郎为之记,君因以属余。爰历叙四十年来往还陈迹如右。君名绍功,字仰峰,浙江慈溪县人,其三代封赠名讳与其子女婚适事实,俟君百岁后,必有知言君子为之墓志,兹故略也。时共和六年丁巳八月日。
(《坦庐唱和集》)
寥阳馆诗草序
吾师慈溪姚贞伯先生,以狷介绝俗之身,处阛阓纷纭之会。落落情怀,难协众趣。累载委蛇,适增侘傺。平生感慨多端,唯于吟咏发之。同邑冯回风先生一代诗宗,声名籍甚。先生与有中表之谊,结久要之契,迭以诗篇互赓唱和。自冯先生病殁海上,先生益用索然。立钧执贽门墙垂二十载,自维谫陋,罔堪琢雕,先生独不以为不肖,教督诱掖之弥殷。有所述造,辄以写示,师徒之间,意气沆瀣。立钧窃不自量,颇欲以立雪之愚诚,致慰荐于万一。值军事朋兴,交通梗阻,先生棲迟故里,音问遂尔睽绝。犹冀于乱定之后,重奉几杖,不意先生衰病经年,遽谢宾客。远道闻讯,怆痛曷极。今先生女公子荃闻女士裒集诗篇,都为一卷,谋付剞劂,藉酬遗志,属立钧以一言弁诸简端。立钧门下小生,安敢妄有论列。顾熟知先生为诗,别具蹊径,不为阐缓,无取绮靡,推陈出新,妙造自然。故虽断篇零句,亦自不同凡响。至于蹉跎身世,蕴结牢愁,莫概于中,借端而发,往往有弦外之音达其要眇,从不许丝毫犷气被诸楮墨,盖为能不失诗人柔厚委宛之风教者。缅怀诲言,惝恍在耳,辄发斯旨,用稔当世。民国卅一年九月,受业余姚黄立钧。(《寥阳馆诗草》)
屏石山房诗草叙
慈水方蕖香丈为岳襟弟沈璞庵之姑丈也,璞庵师事之。岳原字崧生,及今诗翰犹书之。盖丈之知岳三十年矣。辛卯秋闱后识面,谬许拙作辞气间有家陶庵风格。癸巳壬午临场均以病阻。越日,病愈,已作门外汉。丈于是不复角逐名场。族再侄孙永樾为丈之东坦,岳近里居,时相见于永樾家或璞庵家,间或相互过访,复以拙吟为归正派。见必谈诗,凡大作吟成,每承寄视。今永樾携《屏石山房诗草》来,果惠我者居多。诗草起癸卯讫戊申,似非全稿。倾筒检校,亦无癸卯以前旧作。意此六年中为西河抱痛抑郁而无所见,故特见之于诗文。尝曰:诗苦无题,谅哉斯语。不得已托于无题之题,蟠根错节,苍老之气,溢于行间。去秋岳在病中,尚函示《秋柳》一诗。二月间闻丈亦自去冬抱恙,绝笔于十一月十三日。梦中作有“桃花未艳来崔护,待到花开再世期”之句。暮春既望,竟作古人。殆诗魔欤?抑诗谶欤?嘻,异矣!天之夺我一老诗友也。悲夫!时宣统元年己酉端午日,钱塘黄维岳翰仲氏谨叙。(《屏石山房诗草》)
艐莲录《安雅堂集·刘程甫传》
见遗,赋此报之
文献嗟彫落,图经著竟搜。识悬蠡测海,功冀腋成裘。异传忽相惠,兼金那易酬。濡毫倍珍重,潜德发千秋。
《西江诗文集》题词
西江诗文六十卷,慈溪王家振艐莲作。
四明作者推勾章,横山西溟谁与当?二百年来颇寂寞,崛起乃有西江王。西江文中杰,著书适其适。一朝游戏入文场,寿阳善化争击节。忽焉掉头不肯留,谁愿争此浮名浮。寓园岁月古,绝业期千秋。我幸识君荷心许,时有新吟相赠与。何期大集忽颁来,韩笔杜诗照敝宇。嗟嗟时事如风潮,文字亦复争喧嚣。赖兹砥柱兀不摇,沧江薪火扬孤杓,我当珍此英琼瑶。
寄北溟用袁简斋答程鱼门覆舟韵
正月廿二日北溟书来,知十七夕赴锦堂学校,舟过铁沙汇堕水获救。赋此慰问。
只道双鱼惠好音,开缄忽又听呻吟。河神恶剧宁非福,龙女欢迎或有心。骇俗自应惊浪破,问天直欲摘星沉。岂真避地翻新样,不入山深入水深。
轩轩志气傲云霞,放胆期乘泛海槎。时事趋新须过渡,文章浣旧自成家。浮沈学界原无迹,灌溉心苗合有花。自是鲲溟神变化,祥徵早已兆南华。
意有未尽再次前韵
刚从前日得佳音,人事何期有反吟。未许乘风游海外,偏教和梦堕江心。救时有策身先溺,出世无方陆亦沈。泚笔寻常赋行路,谁能阅历似君深。
巨浪滔滔泛碧霞,本来豪兴拟浮槎。载舟竟有覆舟祸,出险终须冒险家。处世何妨同泛梗,忘忧竟合早培花。死如昨日生今日,赢得新机气自华。
四月七日同校员学生往慈北
贺锦堂开校还赋二律寄校长家北溟
达蓬山外海天宽,百里游行亦壮观。风雨片时飞策策,貔貅一队赋桓桓。林间云起如添画,村落人围每簇团。清兴犹堪同剪烛,窗前记得语言欢。
临水登山揽胜忙,远殊纸上索茫茫。民风底事争南北,尘世真看有海桑。百辈髫龄新向学,千秋盛会快登堂。还欣吾道行能远,会见文明灌一方。
和钱子青游五磊寺韵
乐事人生得几回,相逢自合笑颜开。登山脚健当飞锡,遇水缘深且渡盃。有佛在时无恶浊,是仙到处即蓬莱。王侯虽富谁谙此,买得来时恐不来。 原诗云:世间虽有王侯富,如此精园买不来。
锦堂校长诸漆佣以修到梅花
图索题次韵奉和
珊珊玉骨羡诗人,认取罗浮色相真。毕竟几生修得到,翛然风雪不言贫。
可喜癯仙能绝俗,会添鹤子破萧寥。却怜兰芷无高格,犹为灵均混入骚。
(以上俱见《艮园诗后集》)
柬慈溪洪君仰峰
仰峰洪君别来十余年矣。年前余留滞在川,颇蒙眷注,并询归期,感甚。迨余莅金华府教授任,探悉君已辞职归田矣。敬步元韵并以代柬,丁未祀灶日。
冷厨苜蓿作盘飧,未廪延年本帝恩。地重乌伤怀孝子,声闻鹃叫感王孙。诸生问字经犹贵,使者称师品独尊。拟借容斋随笔读,新篇应许共评论。
传舍为官等合乌,燕鸿来往误今吾。闻君驹子夸千里,更有鸱夷泛五湖。君纳宠后,五十四岁得子,慰甚.卅载文场怀战蚁,几人乡思慰烹鲈。何当趋饮慈江上,任绘桥边醉汉图。
和坦庐小憩山房雅集
运甓斋头小集时,宾朋列座尽亲知。尊前尚忆陶潜酒,别后来征百一诗。璜钓不愁霜入鬓,让居应有酿盈卮。君家棣萼多耆宿,更羡琼筵著白眉。(《坦庐唱和集》)
简胡仰曾,时仰曾养疴西山
侧身西望翠微巅,复嶂重重锁远烟。贫里马卿谁解渴,病中苏子定参禅。嗟君空有匡时略,恨我长无负郭田。尘土懵腾迷去路,言归应俟故人篇。
絜仙自西山归,述仰曾病愈状,
喜作寄仰曾兼示絜仙
欲访名山未获缘,从人欣悉挚生痊。已无鸱啸炊酒起,更遣蛙鸣奏鼓连。蕙径披襟应有兴,风轩欹枕自成仙。借尊但吸阶前水,不待枚乘亦霍然。
次韵答冯君木
南北和平会议前一日作
偶婴尘纲窃时名,心境澄潭我自清。美酒并门悲旅鬓,新诗慈水寄春声。年来猿鹤幸无恙,时至稗稊赖有成。政喜风烟静南北,哦诗宁效候虫鸣。
读《悲华经舍诗》怀洪夫子樵舲
吾爱洪夫子,文章见性真。弥衡鼓畔客,阮籍座中人。佛典日相诵,阴符非所亲。床头一壶酒,白眼老风尘。
六朝之放士,四明一狂生。无酒亦骂坐,愤世不为名。豪气凌山岳,雄文压杰英。春风绛帐坐,师范接宗盟。
桃李满勾甬,文名遍迩遐。经亲骚一卷,诗宝魏三家。有酒汉书下,无钱葛巾赊。生平潦倒甚,心血寄悲华。(《宜庐诗稿》)
战
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云,
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
太阳呀,呜咽在灰黯的山头,
孩子呀,向着古洞深林中奔跑!
陌巷与街衢,
遍是高冠大面者的蹄迹,
肃杀严刻的兵威,
利于三冬刺骨的长雪!
真的男儿呀,醒来罢!
炸弹!手枪!
匕首!毒箭!
古今武器,罗列在面前,
天上的恶魔与神兵,
也齐来助人类战!
战!
火花如流电
血泛如洪泉,
骨堆成了山,
肉腐成肥田。
未来子孙们的福荫之宅,
就筑在明月所清照的湖边。
呵!战!
剜心也不变!
砍首也不变!
只顾锦绣的山河。
还我锦绣的面!
呵!战!
努力冲锋,
战!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夜
[附注]赵平复,笔名柔石,宁海城西人。一九一七年六月,与余同期毕业宁海县立正学高小。一九一八年,赵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余入杭州宗文中学。五四运动时,因编《宁海旅杭同学会》月刊,赵尝发表自撰新诗,如《菊花》等诗,蕴含革命思想颇富,今已不及见。一九二四年,余任教宁波城内廿条桥群学社小学,赵任教慈溪洪塘小学,尝来甬出示所著小说、诗歌等创作。一九二六年入北京大学。一九二七年任宁海教育局长。一九二八年至上海从事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先生同办“朝花社”。一九三〇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一九三〇年三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五月并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一九三一年一月在上海被捕,同年二月七日被捕至龙华警备司令部秘密枪决。牺牲后,鲁迅为写《柔石小传》(见鲁迅《二心集》),遗著有《希望》等。《疯人》小说集改作于慈溪,在甬出版。按是诗亦作于慈溪,适在宁波独立后,故亦编入。
知识出处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本志书收录了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慈溪县地理、经济、政治、社会乃至艺文、人物等各个方面。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