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20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余先世慈溪西岙人。清康熙间,七世祖文奇公始迁宁海下河,遂著籍焉。民国十三年甲子,余执教甬城群学社,春假与宗侄富庭代表迁宁本支,往慈溪西岙干家扫祖墓。至则田畴平旷,禾黍离离,牛依嫩草,犬吠花村。族人见余等至,黄发垂髫,咸相出迎。值祀者忙具酒糍,为备午餐。一老者曰:“斯地偏僻,外人罕至,人仅知汶溪,而不知西岙也。汶溪为越大夫文种故里,后人误文为汶。”又起立遥指一小圆山曰:“是山名文山,亦与溪同,为纪念文大夫也。”语未竟,值祀者肩祭品呼余等出,导至一小山。山不高,有古松三五本,大可数抱。曰:“此即迁宁派祖墓也。”遂陈清酌庶羞,加土、插幡。礼毕,循原路而返。值祀者曰:“前为五磊山,上有取肝救母宋孝子孙之翰墓。”抵村,时已二下。值祀者复导至观音讲寺,殿宇巍峨,佛像庄严,云为明州古刹。住持闻宁海客来,忙进茶果,并贻如盘馒首一双,盖观音寺干姓檀越也。
  出寺,谢别导者,径至汶溪小学访少年契友郭韵笙。郭见余喜甚,沽酒、买饧,留宿。晚间出所著《校续光绪慈溪志稿》一帙,曰:“光绪《慈溪志》,光绪五年创修,十四年告成,杨泰亨、冯可镛等纂,芜杂乖戾;余每欲起而校续,惟治志须才学识三者兼备,而余无其一,且孱躯多病,恐难如愿。吾兄若能襄之,庶有豸乎!”继又出示近作新歌数章,相与推敲,至午夜始寝。次晨回甬,至某坊,得光绪《慈溪志》一部,迨岁暮校注几遍。
  次年春,余离甬改任故里盘溪小学教职。又岁,闻郭君病故慈溪,无后,其妻崔氏亦别适,余为之恸哭者再。
  民国二十七年戊寅秋,余主办侨光中学二部于大蔡。每过长洋郭君故居,欲搜其遗著《校续光绪慈溪志稿》,已不可得,居恒怆然。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秋,余应俞中原区长之约,创纂《新宁区志》,又数至其里访求慈溪稿,然终无获。呜呼,郭君中年夭折,赍志以殁,而此区区残页,又不许存天壤间,悲夫!
  明年夏,余家居,始校续《慈溪志》,以继郭君未竟之志。阅岁,日寇入境,缑城沦陷,《慈溪志》散,校续稿佚。三十五年秋,又重辑慈溪民国故实,都凡二十四卷,名曰《民国慈溪县新志稿》,聊以存祖乡文献而阐亡友之幽衷也。郭君名永炘,号韵笙,少负才气,县校课试,辄冠吾曹;时校长龚志清欲以女妻之,未果,其高傲可见。遗著有《韵笙集》,而《放歌》长篇,尤能见其真。歌末云:“且夫山水日月,永永皆无死,人独有死,何为哉?天竟不可测,天心固难猜。俯首观世人,鲫鲫如游鳞。熙来复攘往,痴顽与贪瞋。众生不可渡,难与反天真。从此飘然去,山水乐吾身。木石同居处,鹿豕共游亲。胸中原无物,自不染俗尘。兴来且独酌,一饭洒千巡。饮罢拔剑舞,大风飙飙出青苹。醉步踉跄高卧华山巅,花开花落笑灵椿。”
  民国三十六年丁亥秋,干人俊序于宁海缑城寓庐。

知识出处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民国慈溪县新志稿》

本志书收录了民国成立到抗日战争这一时期慈溪县地理、经济、政治、社会乃至艺文、人物等各个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