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 吴锦堂慈北治水谋略与实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88
颗粒名称:
五 吴锦堂慈北治水谋略与实践
分类号:
I269
页数:
7
页码:
161-1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的吴锦堂研究的文苑撷汇的吴锦堂慈北治水谋略与实践,包括治水问题的提出、治水方案的拟定、杜湖整治的实施、修建四浦和漾塘、两湖水利的管理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慈溪市
吴锦堂
杂著
内容
吴锦堂生平所从事的事业是多样化的,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水利建设和慈善事业等等。本文从他为家乡治水的谋略与实践出发,看吴锦堂热爱祖国、情系故土的一片赤子之心。
一、治水问题的提出
当时,慈北地区有农耕地16余万亩,其灌溉与平原地带河网用水全靠两湖(杜湖、白洋湖)来蓄泄。汛期雨水多时为避免内涝,就必须利用人工开挖的4条退水渠,即松浦、淹浦、古窑浦和竺民浦,古称“四浦”来排水入海;由于地形西高东低,为防止雨季雨水多时,由西部余姚县境内来水流入慈北地区,就必须筑堤来阻止,古称漾塘。因此,整修好两湖的湖容和堤防,以及调节湖水水量的建筑物,包括节制闸和减水坝;整治好“四浦”的排水渠道及其挡潮闸以及漾塘的堤防等,则水利设施始能发挥除害兴利的功能,使全乡的60余万亩耕地旱涝保收,数十万居民生计有望,社会始能和谐安定。鉴于此,吴锦堂先生决定出资整治两湖,以造福桑梓。
二、治水方案的拟定
杜、白两湖面积分别为3700亩和1700亩,湖水与山相连,湖内没有供耕作的寸土。但由于两湖上游山岑绵亘,汛期水土流失,极易淤积湖内。于是豪猾之民,占湖成田,置为私有,使湖容缩减,引起群众纷争,致使讼狱不断,案积如山;甚至倾家荡产,难以胜数,使社会不得安宁。要整治两湖首要的是扩大湖容,而要扩容前提必须解决私占湖田问题。吴锦堂断然采取措施,独出巨款赎回所占田地934亩,其余无契约的田亩也一律归公,防止湖容的人为侵占和破坏。他的这一义举,曾受到当时清政府的嘉奖,也深受民众的拥护。此其一。其二,为妥然处理湖内茭草的蔓延,吴锦堂采用生物措施确保湖容,即利用养鱼清除茭草。茭草不仅侵占湖内地亩,而且此草非水不长。如湖中留一寸之草,即少一寸之水,每延炎暑,茭草吸水更多,日减一寸,10天减一尺。如天旱三月,减少可达三尺。所以,他提倡养鱼吃草,实为利用自然界生物相制约之原理,可节省大量人工除草之辛劳,实为一种创新之举。此外,他还提倡在湖堤遍植杞柳,亦称红皮柳,该树耐湿、耐碱,利用它的根系保土,可减少堤岸的塌陷,因而有效地保护了湖容不至缩小。其三,实测两湖面积,为避免日后再人为的被侵占创造条件。吴锦堂先生于1909年前后,两次重金聘请日本工程师,依照官、绅公定的杜、白两湖湖界,实地用当代最科学的三角导线网法,按1/2000之比尺,测量杜、白两湖的面积,最后得:杜湖面积7006亩6分6厘,内含杜湖里湖面积1437亩3分2厘;白洋湖面积1285亩7分1厘。有了湖的面积后,即可推求两湖的容积。如两湖平均水深按1.50米计,则:杜湖容积当为700.66万立方米;其中里湖容积为143.73万立方米;白洋湖容积当为128.57万立方米。两湖总容积为829.23万立方米。由此,可知杜、白两湖的湖容,相应于一座小(Ⅰ)型的水库。
在官、绅共同勘察确定湖界的10余天时日里,吴锦堂先生每天都亲自陪同参加。从这件小事上,也可充分反映出他对工作脚踏实地、极端负责的精神。
三、杜湖整治的实施
杜湖的整治包括大修湖堤、整治全部节制闸和减水坝三部分。
(一)整治杜湖外堤。杜湖面积最大,汛期风狂湍急,外堤堤岸易塌,故先人增筑杜湖里堤一道,缩减吹程而使风浪减小,易利外堤安全。1908年,将长达5公里的外堤重行整修。外堤堤底原设计底宽20米,堤顶宽13.30米,而现在堤底宽度不足7-10米,其原因是由于堤外田主私行垦占所致,还有的田主为偷湖水开挖了不少明洞和暗洞。施工历时数月,使外堤恢复原貌,私挖洞穴也都尽行堵塞。同时,沿杜湖外堤开挖运河一条,使堤外水田永远可以供水,以断绝私挖堤身洞穴之弊端。
(二)重修杜湖节制闸。为了调节湖水,杜湖外堤有节制闸三座:东门闸、张郎闸(即中门闸)和西碶闸,其中张郎闸和西碶闸年久失修,塌漏不堪。1908年冬按原有式样加高加宽,用桩基和条石重新修建加固。该闸施工时,时值冬令,吴锦堂先生不畏严寒,亲自督工,数月始竣,备尝辛劳。杜湖里堤有座里塘闸,也于1909年修筑加固。
(三)修建杜湖减水坝。杜湖外堤有减水坝三座用来漫溢湖水,使堤身不致因遭漫溢而溃决。这三座减水坝包括东门闸东侧的减水坝(该坝坝顶溢流段长33.3米)、西碶闸东面的减水坝(溢流顶总长26.6米)和石湫头减水坝(该坝用水泥砂浆砌石修建,坚固耐久)。这三座减水坝均于1909年农历五月修建。尤其在修建东门闸东侧的减水坝时,适逢大雨连朝,吴锦堂先生冒雨亲自监工抢筑,几遭灭顶之灾,历尽艰险,经3个月方始建成。
四、修建四浦和漾塘
浦为排水渠道,“四浦”是指杜、白两湖下游通海的四条退水渠道,均为排泄潦水的要道。古代命名为松、淹、古、竺四浦。其中竺民浦,位于东山头村附近,浦阔达38.40米,具有相当规模的泄流能力。该浦上、下游各建一闸,上游为湖堤上的节制闸,用来调节湖水的漏泄;下游为挡潮闸(古称五洞闸),用来防止涨潮时因浊潮倒灌,引起泥沙大量淤积,该闸于1907年进行改建。淹浦上的下闸,亦称第三“五洞闸”,共有五孔,每孔净宽2.50米,总净宽12.50米,于1907年修建,历时8个月竣工。该闸的工程监理沈醉渔先生,为作者的祖父,他是吴锦堂先生的挚友,吴锦堂先生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沈醉渔先生建筑淹浦第三五洞闸,听夕督工,辛苦年余,未受丝毫酬报,公为地方公益,尽心竭力,爱我同胞,其高谊真不可及。”
漾塘是指防洪堤,位于慈溪与余姚的交界处。由于地势余姚高而慈溪低,所以汛期在某些方面余姚境内的山区来水,均汇流到慈溪境内,形成内涝,危害无穷。古代修筑防洪堤,来阻挡东行之西水。明季之乱,有人毁堤为田,辗转售卖,尽属姚人。想要恢复此堤,阻力甚大,实非易事。吴锦堂先生不惜巨资,托人多方筹划,购得堤基田31亩余。1905年冬至1907年大堤施工,在堤基容处用条石砌筑,计长386.28米;堤宽处用大块石砌筑,计长779.23米,以上两段总长达1165.51米。此外,又北起虹桥闸、南至洋浦闸重修石路,又将漾塘石坝至洋浦庙东官塘的道路一律筑高,以防水淹。
采用以上措施后,使余姚之水不能东泄,遂得一劳永逸。本项工程共投资2.2万余元,先后历时两年余。
五、两湖水利的管理
吴锦堂先生认为慈北水利事业兴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两湖缺少实测详图,致使界址不清易被奸民占垦;二是缺少水利专管机构和人员,致使维修等管理工作无人过问;三是缺乏管理资金,致使日常维修无法开展;四是缺乏管理条例,致使行政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在吴锦堂先生的关注下,首先,重金聘请日本国铁道工程局的测量工程师,于1909年实测了两湖面积。其次,成立了慈北全乡水利局,负责管理全部水利事项。局中设总理一名;每乡设协理一名,共6人;文牍、会计一名;巡湖人员若干名。所有员工均须经考核录用,不能滥竽充数。第三,管理资金利用1051.33亩湖田的租金来运作。最后,制订了慈北全乡水利善后章程一份,详列水利管理条例和细则。
这样,慈北的水利事业做到:出息有款(有本金可生利息),浚理有资(湖、渠、建筑物等维修有资金),考核有图(有两湖实测图和其他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可供考核),管理有员(有管理水利机构和专职人员),修脯有项(管理人员的工资有专项可供开支),使整个慈北的水利事业协调地运行起来。吴锦堂先生对慈北水利事业管理的设想,与现代项目管理的原理基本相同,在近100年前就能考虑到科学管理,说明他确实具有超凡的智慧。
六、慈北水利事业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慈北的水利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新建里杜湖、上林湖和梅湖三座中型水库,总库容达600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3.6万亩,还兼有防洪、发电、养鱼、城乡给水等功能。其中,里杜湖水库的土坝是在旧坝的基础上,修建了坝高17.5米、坝顶长440米的软基土坝。土坝建成后,使里杜湖的湖容由原来的144万立方米,扩充到目前的1668万立方米,增加11.6倍。这种软基筑坝,如果不具备近代的科技知识,是不可能成功建造的。
外杜湖湖堤,也在4250米长的全线进行加固,补砌一道松木椿做基础的砌石挡土墙,使原有堤身加高了2.0米,总湖容达到800万立方米。所有建筑物,包括闸、坝等,都进行了改建、加固和维修。
吴锦堂先生在日本创业近30年,他在事业取得成功后,虽然身在异乡,却依旧寄情祖国,在他的自述中多次提到“乡晚亦慈北一分子……爱国爱乡之心,始终不渝..,对于父母之乡,未尝不尽我寸心。”“为慈北全乡水利,不惜独捐巨金,逐一修浚;并于东山头创办学校,无非教我乡子弟,裕我乡生计,两共实捐28万有奇,略尽绵薄……”。由此可见他的爱国、爱乡之心。
吴锦堂先生为家乡的水利和教育事业,不仅捐献了巨额金钱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几经险境,如在东门闸旁减水坝的抢工遇险,在锦堂学校的险遭暗杀等,更可体现出他的崇高品德。
在《续刻杜白两湖全书》中,有一幅由日本铁道工程局测量工程师岛总彦拍摄的照片。此照摄于1909年农历五月十五日,留下了在杜湖东门闸旁减水坝施工时,恰逢大雨连朝,吴锦堂赤着脚手持雨伞,神情憔悴地监督抢筑减少坝施工时的身影。在照片下方岛总彦有如下题跋:
明治四十二年,予受贵国吴君锦堂之聘,为其故里浙江慈溪北乡测量杜、白两湖事,该两湖依山傍野,绵亘数十里。越四阅月,测始告竣。予正拟整装归国,适大雨滂沱,不克成行。而吴君兴修杜湖塘闸,又创筑杜湖东门闸旁之减水坝。工程初兴,而大雨连朝,山水暴涨,湖内、湖外尽成汪洋,风劲浪高,几至冲决。吴君亦足冒雨,亲自监工,日夜赶筑,始获保全,吴君之功伟矣。窃吴君以中外望重之豪商,而为故乡图公益,乃不惜身家,躬履险地,罔顾劳瘁。求之晚近,诚世所罕。俦时,予适亦在塘次,见吴君形容憔悴,肃然有威,特摄此照,以作纪念,而誌钦仰……
惟愿贵乡贤人达士,永保湖浦水利,毋负吴君之苦心,此则邻邦下士,实所厚望也,是为序。
大清宣统纪元(公元1909)五月
大日本明治四十二年六月
日本铁道工程局测量师工学士岛总彦
从上述这段文字中,可以充分看出一位普通的日本技术人员,对吴锦堂先生的这种亲临工地、不畏风险,甚至不计身家性命的忘我精神所给予的高度评价。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沈之良
责任者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