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十二节 吴锦堂年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82
颗粒名称:
第十二节 吴锦堂年表
分类号:
K828.8
页数:
9
页码:
78-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出身贫寒,生长慈北,从事耕种,后由上海东渡日本长崎、大阪,定居神户,经营工商,终成巨富,平素念念不忘祖国,热心于故乡教育和水利事业,并尽力于神户华侨之慈善和教育事业,洵不愧为著名爱国华侨。
关键词:
慈溪市
吴锦堂
传略
内容
吴锦堂出身贫寒,生长慈北,从事耕种,后由上海东渡日本长崎、大阪,定居神户,经营工商,终成巨富,平素念念不忘祖国,热心于故乡教育和水利事业,并尽力于神户华侨之慈善和教育事业,洵不愧为著名爱国华侨。特编辑生平年表,以供稽考。
清咸丰五年(1855)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五日),诞生于慈溪北乡东山头西房村昂二房(今留有旧宅),父麟初,母罗氏。锦堂名作镆,兄弟五人中居长。
清咸丰十年(1861),6岁。进私塾读书。①
清同治二年(1863),8岁。随父进山区避战祸,辍学。
清同治十年(1871),16岁。母罗氏病故。
清光绪四年(1878),24岁。娶同村徐金邦之女徐幽芳为妻,其时已代父主持家务。后徐氏曾去长崎、神户,尽内助之责。生一女,名梅仙,嫁徐孟彬子礼芷。有资料说徐氏于1899年病卒于神户,待考。后继娶丁氏秀调,又因嗣续关系娶魏氏金菱,魏氏生一女,名瑶仙,适曹氏。
清光绪六年(1880),26岁。由东山头邻村友好徐孟彬介绍至宁波一水作坊做工(磨豆腐)。
清光绪八年(1882),28岁。在水作坊邻居和徐孟彬帮助下抵上海,在虹庙萃丰油烛店佣工3年。工作余暇,勤习文字珠算,后升为店员,一度被派至苏州主办分店业务。
清光绪十一年(1885),31岁(日本明治十八年)。与友人李遂生等合作,筹资银1000两,东渡日本长崎,经营大阪神户至长崎间的货物贩销。
清光绪十三年(1887),33岁(明治二十年)。由天佑生号担保,与人合伙在大阪设立义生荣商号,开始从事进出口贸易。父亡,回乡奔丧。
清光绪十五年(1889),35岁(明治二十二年)。从大阪迁往神户,开设怡生号,资本30万元。经营杂货、棉制品、粮食、火柴。
清光绪十八年(1892),38岁(明治二十五年)。继续经营中日间贸易,向日本东洋磷寸株式会社定制双妹牌火柴,运往上海及苏州一带。
清光绪十九年(1893),39岁(明治二十六年)。建成阪神中华会馆,吴锦堂捐资300元。
清光绪二十年(1894),40岁(明治二十七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大批华侨回国,吴仍留神户,经营泷川辨三清燧社产品火柴的代理出口等业务。8月得子,取名启藩,生母丁秀调。①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46岁(明治三十三年)。八国联军入侵,他向清廷捐银2万两;又捐助东南互保银1万两,清廷颁赐“乐善好施”匾,并赐启藩举人、赐吴锦堂花翎二品封典候选道。创办同文学校捐款1万余元。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47岁(明治三十四年)。接受钟渊纺织株式会社社长武藤山治之邀,入股并入会社任监事。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48岁(明治三十五年)。直隶、东三省、云南、淮徐、广东等地连年荒歉,迭助赈银3万余两,救济灾民。在神户接待梁启超并留影。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49岁(明治三十六年)。5月,张謇考察日本至神户,李光泰设宴接风,席上与吴锦堂相晤。
清光绪三十年(1904),50岁(明治三十七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吴锦堂认购日本政府发行的军事公债45万元。是年,吴锦堂加入日本籍,声明仍保留中国国籍(入籍时间为明治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吴锦堂与麦少彭、王敬祥各捐2万元给中华会馆作为基金,中华会馆注册成为财团法人,任阪神中华会馆理事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51岁(明治三十八年)。购入钟渊纺织股票4万股,吴锦堂出任钟纺董事长。6月,因日俄战争捐款2000元,日本天皇赐吴锦堂银杯。出任神户华侨同文学校副理事长。是年回国扫墓,着手修杜白两湖水利、创建锦堂学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52岁(明治三十九年)。春,日本政府授与勋六等瑞宝章。继续修治慈北杜白两湖水利、续建锦堂学校。与叶鸿年联名上禀慈溪县要求省抚院批准对两湖进行丈量清界,文后附丈量条款及111人签名。与铃木久五郎展开钟纺公司股票收购战,败北,放弃钟纺公司股票。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53岁(明治四十年)。设东亚水泥株式会社于兵库县尼崎市,吴锦堂持股15万元占50%以上;水泥商标为花鼓牌,销售日本及南洋和中国,吴锦堂任监事,聘任日人田罔典章为副社长。1910年起吴任董事长。1938年,子启藩无意续办此社,乃转让给浅野水泥株式会社。捐助宁波府教育会及效实中学等和宁波旅沪同乡会共银3000元。光绪皇帝赐予“清史寒林”匾额。锦堂学校校舍落成,占地50余亩,计耗资13万余。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54岁(明治四十一年)。购入垂水区神田町小束野(村)荒地140余公顷,着手明石郡神出村(现为神户西区)小束野地区开垦,面积60公顷,移入农户21户(现增至70余户),总投资14余万元。9月,在崇寿宫举行第三次慈北水利会议,慈北五都办理水利事务代表吴锦堂在会上报告办理情况。应浙江巡抚增韫招回国商讨投资。其间三次赴上海盛宣怀寓所,洽谈认购汉冶萍公司股票事。锦堂学校配齐教学设备,于年底开始招生。
清宣统元年(1909),55岁(明治四十二年)。年初,向汉冶萍公司注入二等优先股2000股,银10万元,并派杜炳卿出席首届董事会。是年春,锦堂两等小学堂开校授课,5月16日,吴锦堂亲自主持开学典礼,初任校长江起鲲(至1930年底),该校毕业生约计800余人。再次回国,监视慈北水利工程,并聘请日本铁道工程测量技师岛总彦前来测量杜湖、白洋湖面积,历时4个月告竣。向县政府呈报水利捐款清册等。神户中华商务总会成设立,吴担任商会总理。是年为日本宫城县灾民捐款,4月1日,明治天皇再赐银杯。
清宣统二年(1910),56岁(明治四十三年)。在上海开设义生洋行,上海《神州日报》5月16日刊登广告“新开的义生洋行专售水门汀及各种红黑头火柴”,后又设裕生洋行,聘杜炳卿为经理。水利工程完工,共费时6年,捐款计7万余元,受益农田达20余万亩。2月,至南通,偕友人夜访张謇,长谈至12时。同月,具文向省巡抚增韫呈报水利捐款清册等。5月9日至11日,在张謇陪同下参观南通工厂、学校、育婴堂等。7月,浙江巡抚增韫向农工商部发出关于吴锦堂办理两湖水利的咨文,并转报吴锦堂上呈的水利捐款清册等。8月,浙江巡抚增韫向度支部、学部发出关于吴锦堂创办锦堂学校的咨文,并转报清册及印结。锦堂学校高小改办初等实业学堂,附设短期蚕业讲习所。回国处理慈北水利局总理沈增辉贪污水利款项事件,11月22日被暴徒围困于学校,幸经解救脱险。营造寿穴于慈北鸣鹤场白洋湖畔。
清宣统三年(1911),57岁(明治四十四年)。具文呈浙江巡抚,要求将慈北水利改归自治会经营。4月,浙江省抚院致函慈溪县,转达吏部革撤沈增辉江苏试用知县官职的决定,并令对沈加以管束。5月,陶霦(核查委员)与吴仲凤(慈溪知县)受命核实吴锦堂捐资办水利、学校事,报浙江省抚院并劝业道请奖。呈文附学堂捐款清册、水利捐款清册、印结、湖图等。秋,三北地区霪雨海啸,吴锦堂邀虞洽卿、陈邦瑞组织“三北赈灾会”,向无锡、扬州等地购运大米回乡,设乡局救济,共捐银22968元。同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银32000元。七月初十,宣统帝朱批:“吴作镆著以四品京堂后补”。把神户市下山手通三丁目邸屋借给中国国民党神户支部办公。武昌起义爆发,参与中华民国侨商统一联合会声援辛亥革命活动。是年创设锦堂农业中学堂,附设两等小学,嗣因辛亥革命兴起,学生罢课要求参军而停办,复为两等小学。
民国元年(1912),58岁(明治四十五年,大正元年)。慈、姚海啸为灾,禾棉无收,捐赈济款2.3万元给慈北,给姚北平粜款银7500元。夏,王人文赴日,吴锦堂“适馆授餐,情深意挚”。6月,吴锦堂以浙江财政顾问身份,呈文慈溪县,要求县照会北乡自治会“清款定章”,呈文浙江省都督,要求都督府派员督办。7月,派原锦堂农业中学堂学生包容(伯度)、童瑺(玉民)等赴日本学习农科。9月,发表“致慈北全乡父老请订水利章程书”,并致函永又乡诸公,申明“不得将湖田公租移作别用。”捐助上海、宁波军政府银2.12万两,银元5000元,捐赠红十字会银元1000元。出任浙江省财政工商顾问,省咨议局参议员。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向日借款及汉冶萍相关事,多次与盛宣怀函商。将武汉大维公司股金案交商会公议,并呈控黎副总统。购入大阪莫大小股票。出任日本神户中华会馆理事长。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中国国民党神户支部长。
民国二年(1913),59岁(大正二年)。捐助日本北海道灾民日币五万元。3月13日,神户华侨集会欢迎孙中山抵神户,吴锦堂任欢迎大会主席,并在会上讲话。次日中午,在松海别庄举行聚餐会招待孙中山等,餐后在庄前摄影留念。子启藩娶虞洽卿堂妹虞彩莲为妻。12月冬,派锦堂学校学生、子侄等多人赴日本留学,以资深造。
民国三年(1914),60岁(大正三年)。呈请慈溪县何知事将《续刻杜白两湖全书》采入邑志。5月16日,因上年捐助北海道灾民事,日本大正天皇赐颁银杯。7月,启藩长子出生,取名伯琪,1924年12月夭亡,生母彩莲。11月22日,神户华侨在中华会馆为吴锦堂祝60大寿,印发《吴锦堂先生六旬荣寿录》。同月,捐资1万余日元给神户同文学校。出任神户华侨研究会会长。应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的要求,捐助浙江严州地区赈灾银5000元,又资助宁绍义赈会银520元。向慈邑及省政府多次呼吁,要求取缔“花会”赌博。自著《六十年事略》一册。
民国四年(1915),61岁(大正四年)。捐助慈北赈款银5000元。中华民国大总统颁赠匾额“惠敷桑梓”和五等嘉禾章。5月,在松海别庄东侧,建成“移情阁”,供华侨集会招待来宾之用,1984年改成中山纪念馆。7、8月,联合18位乡绅向县知事呈文,分别为热心公益的绅士叶鸿年、柴仰清请奖。9月,致函浙江巡按使屈映光,要求严禁“花会”,严缉赌匪首犯,至1916年,得以基本禁绝。
民国五年(1916),62岁(大正五年)。慈北霪雨为灾,花稻歉收,群众又受花会之毒,民不堪命,乡绅们驰函求援,吴从上海调款5000元救济。2月,启藩次子出生,取名伯瑛,1980年11月逝世,生母彩莲。
民国六年(1917),63岁(大正六年)。慈北水利委员会把修杜、白两湖及四浦的所有事迹编辑成《续修杜白两湖全书》出版。①吴锦堂本人亦把他兴修水利的动机和经过写入《自志》一文。11月,启藩第三子出生,取名伯瑞,生母彩莲。
民国七年(1918),64岁(大正七年)。5月,受张謇函托接待由美回国经日本的其子怡祖,介绍参观工厂等。
民国八年(1919),65岁(大正八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颁赐二等嘉禾章。11月12日,大正天皇在神户市郊须唐离官召见神户、大阪财界名人,吴锦堂即其中惟一的华人。10月,启藩第四子出生,取名伯玉,生母彩莲。
民国九年(1920)66岁(大正九年)。9月,捐助日本财团济生会5万日元。捐助慈北六乡赈款,银7000元。是年锦堂学校学生达500余人。10月,启藩女儿出生,取名良子,生母为和田朝子。
民国十年(1921),67岁(大正十年)。与虞洽卿等在上海组织三北赈灾会。5月,捐平赈银1.3万元。日本政府授予绀绶褒章。
民国十一年(1922),68岁(大正十一年)。春,重病,幸治疗后得以康复,体力已大不如前。春,捐平粜银2万元,赈灾款2万元,以工代赈款5000元。5月,启藩第五子出生,取名伯球,生母彩莲。
民国十二年(1923),69岁(大正十二年)。12月,启藩又生一子,取名伯琮,生母彩莲。另又生有一子一女,取名伯瑄、文琴,生母丁唯瑛。至此,吴锦堂共得孙子女9人,7男2女,其中5子为彩莲所生。
民国十三年(1924),70岁(大正十三年)。日本关东地震,华侨流离失所,吴锦堂抱病组织救灾。6月,乡绅陈鼎年等105人呈文慈溪县知事、会稽道道尹及浙江省省长、军务督办等,要求为吴锦堂立铜质生像。中华民国政府授予二等嘉禾章。11月,欢迎孙中山抵神户,并安顿孙氏夫妇入住松海别庄。这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到神户,在神户发表著名的“大亚细亚问题”的演讲。
民国十四年(1925),71岁(大正十四年)。4月10日,在慈北淹浦乡崇寿宫举行铜象揭幕式,由国民政府总理孙宝琦书像名,王人文撰《吴公锦堂铜象记》,陈锡昌撰《吴公福乡碑记》。是年,整合所办企业,注册为“吴锦堂控股公司”。
民国十五年(1926),72岁(大正十五年)。1月14日(阴历乙丑年十二月初一日)因患急性肺炎,在神户养和山庄私邸逝世,遗嘱归葬故乡白洋湖畔,当时在舞子松梅别庄入殓,暂殡于义庄。2月7日,神户华侨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杨寿彭编写《吴锦堂先生哀思录》。
民国十九年(1930),昭和五年5月(旧历四月初十日),子启藩,侄启夏、启鼎等护送吴锦堂灵柩回故乡,在金仙寺举行追悼营葬仪式,安葬在慈北鸣鹤场白洋湖畔。①
民国二十年(1931),春,由子启藩把全部校产献赠给浙江省教育厅接管,时为浙江省锦堂乡村师范学校。后历经易名,1984年10月,复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
附注
①一说为8岁入学。 ①一般资料均认为,启藩为徐氏所出,今按户籍册改定为丁氏所生。丁秀调为慈溪丁蕙生长女。生于1878年10月。与吴锦堂结婚时间不详。 ①《续修杜白两湖全书》有多篇序、跋,最晚的写于1916年,但正文中收入了1917年的资料,因此此书应编成于1917年。 ①《哀思录》序言说启藩有六子一女,其时伯瑄和文琴尚未出生。伯瑄生于1929年,文琴生于1931年,1934年由吴启梅从上海护送至神户。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