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情系移情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74
颗粒名称:
一、情系移情阁
分类号:
K828.8
页数:
3
页码:
64-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在松海别庄旁动工建造三层洋楼,叶落归根却只能是百年之后的事了,晚年只能在日本度过,神户市民看到的那个身着中式服装绅士模样的人,重乡意识极其浓重的吴锦堂。从布置陈设到室内装饰却处处透露出中华文化的内涵,正如孙中山纪念馆在介绍这座建筑时所说的,建筑物的中心依然贯彻了中国的灵魂。中国建筑艺术十分强调象征意义,对于出生在浙东海边的主人,定能引出无限的回忆和美好的遐想。
关键词:
慈溪市
吴锦堂
传略
内容
1914年,吴锦堂迎来了他的60大寿,这时离他初到日本正好是第30个年头。为了庆祝寿辰,吴锦堂在松海别庄旁动工建造三层洋楼,次年5月完工,取名“移情阁”呈八角形,俗称“八角堂”。
吴锦堂在1905年之后,原,打算将多年积累起来的资金,逐步转移到国内发展他的事业。但他准备回国投资时期,正是清王朝走向崩溃,国家处于四分五裂、军阀连年混战的乱世,他的大量投资不仅没有效益可言,有的还血本无归;特别是他1910年回乡遭围攻,竟连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因此到他60岁时,他的财产主要还是在日本,尽管他已在白洋湖边为自己修了坟墓,叶落归根却只能是百年之后的事了,晚年只能在日本度过。当年,神户市民看到的那个身着中式服装绅士模样的人,骑着马悠闲地在明石海边沙滩上散步,谁能了解他那翻滚着的内心呢。重乡意识极其浓重的吴锦堂,于是萌发了在自己60寿庆时建造“移情阁”的念头,作为不能叶落归根的一种补偿。
“移情阁”是一座西洋塔楼式的建筑,但从外部环境到建筑外形,从布置陈设到室内装饰却处处透露出中华文化的内涵。正如孙中山纪念馆在介绍这座建筑时所说的,“建筑物的中心依然贯彻了中国的灵魂”。中国建筑艺术十分强调象征意义,“移情阁”所包含的丰富象征意义,实在不是一般日本人能深刻领悟的。
“移情阁”濒临大海,面对劲松,对于出生在浙东海边的主人,定能引出无限的回忆和美好的遐想。特别是在舞子这样一个以樱花闻名的风景区,如此突出对中国人来说有特殊意味的松树,就很值得玩味。八角形是中国楼阁建筑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的明石海岸,矗立起这样一座八角楼,时时都会提醒人们,这里居住着一位来自中国的游子。那八面窗户中倾泻出来的灯光,像灯塔般吸引着过往的船舶。吴锦堂在航运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曾无数次地往返于中日间的海域。当他弃船登岸走进八角楼时,一定希望像是回到了祖国!事实上,移情阁的内部装饰,处处充满着中华文化浓郁的气息。各层大厅里,悬挂着数十幅中国名人和书法名家书写的匾额,处处散发着中华文化的气息;二楼大厅里,清一色的中式茶几扶手椅,四周对称地悬挂着一圈华丽的宫灯,透露着中国式的幽雅和沉稳;二三楼天花板上,是龙、凤和牡丹的浅浮雕,都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象征物。难怪主人将这个八角楼取名为“移情阁”,他身居异国,但入室却可“移情”,其中蕴含着主人对祖国、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怀恋。
“移情阁”落成时,清末南湖居士廉泉撰移情阁赋相贺,由其妻桐城才女吴芝瑛书墨,恰到好处地表明了吴锦堂的心志,可谓知音。移情阁赋正文如下:
松海主人,九皋奇士,三神寓公。富埒陶朱,义震阳翟。卜居武库,别抱幽襟。门植长松,疑入匡岭,楼观沧海,不忘浙山。辟一别庄,颜曰松海,纪实情也。别庄堂左,又营杰阁,颜曰移情。表季子之宗风,托成连之高致。落落穆穆,古调独弹;苍苍浪浪,吾师婉在,主人之涉遐想,又一境矣。奉题胜概,以写溯游。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