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泽被父老乡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55
颗粒名称: 三、泽被父老乡亲
分类号: K828.8
页数: 3
页码: 25-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自己组织赈济机构,设法购米施赈或组织平粜及以工代赈,甘霖所至救助了无数的灾民,将历次捐款赈灾情况摘录如下,直隶、东三省、云南、淮徐、广东等连年荒歉,三北地区霪雨海啸,吴锦堂邀虞洽卿、陈邦瑞组织。三北赈灾会“在故乡各地设乡局救济,或平粜。共平粜大米16516袋,捐助浙江严州地区赈灾银5000元,慈北霪雨为灾。
关键词: 慈溪市 吴锦堂 传略

内容

吴锦堂在世的年代,国内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灾荒不断、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满目疮痍,吴锦堂常常为之辗转反侧。因此,只要力能所及每每出巨款组织赈济。开始时是捐给祖国政府的,后来他就自己组织赈济机构,设法购米施赈或组织平粜及以工代赈,赈济所及北至东北、南至闽广,甘霖所至救助了无数的灾民,人们誉之为“万家生佛”,的确是出自内心的感激。
  现依据可查文字记载的,将历次捐款赈灾情况摘录如下:
  1902年,直隶、东三省、云南、淮徐、广东等连年荒歉,迭助赈银3万余两;
  1911年秋,三北地区霪雨海啸,农作歉收,饥民载道,再加上武昌起义后,各地政局混乱,米价高涨,人心更为恐慌。吴锦堂邀虞洽卿、陈邦瑞组织“三北赈灾会”,托他们向无锡、扬州等地购运大米回乡,在故乡各地设乡局救济。各局按户口视贫困情况或,或平粜,受益群众达54339人,共平粜大米16516袋,计贴补购米差价银15282元,施赈893袋计银7500元,另外在裘市赈米23袋,洋175元。三项合计共银22968元;
  同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银3.2万元;
  1912年,又捐赠中国红十字会1000元;
  1914年秋,响应屈映光的要求,捐助浙江严州地区赈灾银5000元,又资助宁绍义赈会洋520元;
  1916年秋,慈北霪雨为灾,花稻歉收。群众又受花会之毒,民不堪命,社会不宁。乡绅们驰函神户向他报警求援,又急从上海调款5000元救济;
  1920年,捐助慈北六乡银7000元;
  1921年,捐平赈银1.3万元;
  1922年,家乡遭受台风袭击,棉稻失收,酿成大灾荒,吴锦堂捐平粜银2万元,赈灾款2万元,以工代赈5000元。
  以上各项,吴锦堂用于救灾的款项达纹银3万余两及银元13.1万多元,历年达数十万之巨,真如他自己所说的,到了“拼输性命与金钱”的地步。
  对此,吴锦堂1911年写有二首诗,表达了他慷慨解囊、福国安民的心愿。
  平粜济贫
  饥荒叠次乱人心,每岁勉输汗血金。
  但愿治安家国福,代他官吏降时霖。
  散粟施赈
  梓乡叠歉冠尘寰,五万余金输自艰。
  杯水车薪何所济,遥求义粟众宏颁。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锦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