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最近教育制度之改革与批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778
颗粒名称: 苏俄最近教育制度之改革与批评
分类号: G40-092.655
页数: 15
页码: 732-746
摘要: 本文是1930年杨贤江翻译的苏俄最近教育制度之改革与批评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本文为苏俄现任教育人民委员长标布诺夫(Bubnoff)所著。氏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二日继前任委员长卢那卡尔斯基之后就职,盖为一富有革命经验且兼有教育上智识的人。兹将氏的略历介绍如次。
关键词: 杨贤江 译文 教育制度

内容

本文为苏俄现任教育人民委员长标布诺夫(Bubnoff)所著。氏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二日继前任委员长卢那卡尔斯基之后就职,盖为一富有革命经验且兼有教育上智识的人。兹将氏的略历介绍如次。
  氏生于一八八三年四月六日,曾入学于莫斯科大学农科,后因革命运动退学;一九〇三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从此即为布尔塞维克有力的斗士,努力于革命运动的组织与发展,先后下狱计达十三次之多。开斯笃克诃姆及伦敦等大会时,被派为代表参加。当一九〇七年以后的极端反动时代,与一切困难危险相斗争,立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最前线,在《伏尔加地方布里》报及《真理》报上积极活动。至一九一二、一九一三年,举为彼得堡党委员会的执行委员。一九一四年八月帝国主义大战勃发时,在南俄工业都市哈里可夫,因指导反对战争运动而被捕。出狱后,至一九一六年二月,再因做反战运动被逮,遂流刑到西伯利亚。在流刑地,他曾著作关于经济问题的学术研究。十一月革命后,他居于党及苏维埃重要指导者的地位,有时立于乌克兰方面的军事战线,有时任为党中央委员会的组织局员,更有时做军事政治新闻的责任编辑。氏又为苏联党内有名的文学家,关于文学方面的作品颇多。此外复有《俄国共产党发达的基本动因》等重要文献之著述。
  又,本文系由日文重译。
  工人教育
  在从事生产事业的工人当中,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充分素养,能意识的积极的努力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工人干部,是现代改造期中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所以我们必须竭力设法,使这种工人教育制度能适用于个个工人身上。此外又有使课业、讲习、研究会、工厂教育、自修等的工人补习教育一律普遍设施之必要。同样,更当谋工人大学预科之普及。此种工人大学预科与以下的三方面相结合:第一,即与工人教育制度有不容分离的关系。第二,工人修毕预科学业以后,升入大学,故与大学高等专门教育也有不容分离的关系。第三,则为吸收工人间的进取分子,表现一般学校的作用。
  同时为我们所必须大大努力的,是要慎重研究如何可使中农、贫农及参加集体农场者,即可以为农村集体农场化的干部的人,都能就学。迄今为止,我们对于使农村集体农场化的成年农民的教育,究以设何种单一的学校网为好之确信,还是没有的。在这一领域上,唯一认为必要的,是设置“集体农场大学”,谋以此为出发点,来涵养农民的进取精神,造成集体农场化的干部人材。还有和此相关连的,为必须力谋职业学校、专门工艺学校、工厂补习学校、工业学校网之完成。
  高等教育上的问题
  我们如今正在从事大学专门学校之根本的改革。这种根本的改革,是依各部门分立的方针以行使的。当进行这种改革时,依专门学校及大学的性质,当移归各部或企业联合机关管辖,将来还拟移归各县各州的执行委员会管辖。
  例如尼杰哥洛特大学把农学部移归农业人民委员会管辖,如能由人民委员会支拨相当的补习金,移归该州执行委员会管辖,就更好了。因为这样一来,农业专门学校就得和当地的农业发展结成密接的关系。
  又撒拉托夫农业学院,不只养成专门家,同时是广泛的农业宣传之中心,正成为养成各种农业技师及专门家的讲演会及讲习之教坛。这样的高等学校,便算是所在地本位的学校。如将来农业学校的进行皆根据为所在地的利益以设施之方针,当于农业的发展大有裨益。现在实行中的大学专门学校之改造,即依去年七月及十一月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扩大会的决议以行,今正获着相当的成果。
  面目一新的大学与专门学校
  在像我们这批直接有关系的人的眼中,移归人民委员会或企业联合机关管辖的大学专门学校,足可看出它和为高等专门教育部所统一管辖的时候有不同,而是一新其面目。
  首就分离综合大学为单科大学的场合言之,这儿便有着当作指导干部的新的力量充分遍布。在许多高等学校中,旧式的校长已经不见,所有的却是从工厂作坊中出来,有教育有意力的无产者。那些新管辖的人民委员会或企业联合机关对学校非常关心,学校经费也极充足,比较从前受教育人民委员会统辖时要好的多。
  以上所述都是改革后所发生的优点。
  唯我对于高等教育机关的改造问题,为能收良效起见,还想就以下二个具有异常重要意义的问题有所叙述。
  学生实习指导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不断地举行实习,第二个为课程及方式的指导问题。
  两个月前,我曾列席于列宁格勒的教授,作业实习指导者及学生实习委员等的总会。在那儿,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印象,就是最近列宁格勒学生不断的实习问题到底怕是不继续了。果然,约经过一个月之后,列宁格勒的电报就报告该市学生的作业实习已经断绝。近来我问彼托洛夫斯基学生的实习究竟怎样进行,他的回答只是:非常难行。在这一点上,大家对于怎样做才好的问题,都不了然。但这个缺陷应当及早解决。因为学生实习问题,在改造高等学校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非与以最大的注意,获得最大的效果不可。如今在列宁格勒正有重视生产教育一语以代不断实习之倾向。
  然而这个是有点超时代的。因为不断实习是对于生产教育之前提条件。没有必要的准备,而想一跃臻于100%的生产教育,是何异孩提之童思即刻变成大人。
  不能把在校所受的理论实地应用于工厂的学生,是常常见到的;这是由于学生在教室未尝习得工厂内所必要的规律之结果。反之,不完全利用学生在工厂实习之工厂当局,也是时常见到。工厂当局对于这种实习毫不监督,毫不指导;教授及其他职员则认实习为空费时间。在送自己的学生实习而来至工厂的教授及职员之中,竟不妨说是差不多没有一个想对实习加以组织的指导监督,以期获得效益的。
  学生的不断实行问题,常常处于不良的状态。无论是教授,是工厂当局,于学生的实习,都不做什么指导。学生实习的目的地,常在离学校所在地很远之处;这种状态完全是要浪费贵重的时间与费用的。
  重复言之,不断的生产实习应当是及早有个适当的准备才行。因为二部教育的完成与修业年限的缩断,全视这个实习的好不好以规定的缘故。
  第二个问题是课程方式上的指导问题。
  所谓应为高等学校课程方式指导的中心者是教育人民委员会之这个规定,还不止二三端。所以我们认为有在这个党员集会上解决课程方式指导问题之必要。
  中等学校与工业学校
  到明年,除出极边僻的地方,当实施从八岁至十一岁的儿童义务教育,这是大家所相信的。为此,就有多量经费与建筑事业及教员大动员之必要。
  我们为实现这个,一定需有政府与人民之热心的努力。如果这个义务教育问题能够实现的话,一般工业教育的普及事业就将容易着手。为什么?因初等四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后,义务年限七年的教育制度就得有实施的可能性的缘故。七年制义务教育问题在今日尚未达于成为实际问题的时期。我们预定先把自八岁至十一岁的四年制初等义务教育普及到100%的程度;至已过学龄的儿童之教育,当留为第二个问题。依照现在我们所得的伟大结果,我们有留意于使幼年少年的学校为工业补习学校化的必要。而为普及工业教育起见,应当不限于中等工业学校的整备问题,也当顾及一般国民教育方针。
  列宁关于工业教育的必要性,曾说过这样的话:学校网完成之后,必须竭力在任何一个学校中实施工业教育。我们实有愈早愈好地普及工业教育制度之必要。所以我们必须在可能范围内,在学校实施工业教育。而且今日这个时期已和列宁说那个必要的数十年前不同,是已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性的。
  工业教育成为共产主义体系当中的必要部分。我们非普及现存的工业教育制度不可。惟现在的情况尚有许多是不完全的。去年年底,在列宁格勒举行共产党员的教育家的集会,对于学校教育问题有过种种的协议。其中有一人作如下的报告:
  在我们所称为劳动学校的学校学生中,其真为劳动分子,具有前往工厂工作的才能者,只有十五名的光景。即在一千五百名学生当中,仅不过有十五名具有当作劳动人民之素质而已。像这样办理不当的现象,从八年生的学生问我们的学校为什么称为劳动学校的事实看来,是当然的。
  另有一人断言,我们的教育状态不适于称做劳动学校。这一句话正表现着目下学校一般状态的特征。
  去年底,在莫斯科也召集教育家的特别会议,就学校问题有所讨论。然而在这次会议中,没有一个人曾说及工业教育问题。有一位出席者发如次的言论:
  第二个问题是工业教育问题。可是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没有发表意见。这究是怎样的?原来我国没有工业教育制度。教育人民委员会的纲领上虽然在预备栏中有所记入,但可说是有等于无。我们在学校中设着手工室;而我们的情形仿佛只要设有裁缝室或木工室,就算工业教育已经充分,便可安心的样子。
  再介绍列宁格勒会议上如何说明“与生产相连络”的问题:“去年我们的学校努力于化学工业实习,今年虽想扩张,可是不能物色到适于做这个尝试的工厂。”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说:“生产实习在初年为不可能,要到二年或三年级才可办到。工厂当局对于我们的实习报着冷淡态度,不给我们以方便。”
  最近,看到位于海拔八千英尺以上高地的一所非常简陋的学校。这个学校,确乎是简陋。然这个学校的阿华尔种族的子弟却很知道中东铁道是怎样一回事,斯达林①为何如人,集体农场又是什么。我们一见到这样的事实,以为虽是处于那样僻远的高原的学校,而学生能够知道时事问题,就决不能说是简陋的学校了。
  如果乡间的小学校能有贡献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我们就有竭力与以赞助之必要,同时那些处于非常的阶级的难境而犹向这种方针以进行的教师们,是大大地值得尊敬的。
  中等学校的设备
  最近,“教育人民委员会”、“教员工会中央委员会”及“青年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委员会”协议之结果,对于中等学校问题有所决定。这个决定是对于第二次教育问题总会的准备行为。其结果,在总会上提出关于教育制度的纲领案,经过审议之后,认为可收良效。
  这个纲领案并不是草率规定的,青年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委员会也不是胡乱加以承认的。它乃是由教育人民委员会起草,和教员工会中央委员会充分讨论研究之后所决定。当时曾很有争论。那是关于把中学校改造为工业学校型这个问题的。
  我们之所以决定把中学校改造为工业学校型,是因有一举两得的利益。即一方面当作中等学校而涵养常识,他方面则是习得技艺。这一决定乃是三方面间意见完全一致的结果。
  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所检讨过的革命的理论上,以解决重要的国民教育问题。固然,这是对于一切领域上的活动都当如此;唯就我们言,先当对教育来设想。我们对于实际上所成就的任何学校都不满足。自然我们也不是不承认多少有接近我们的方针之点。就实地观察时,我们不独批评缺陷,还当为了将来的活动而力谋推进今日所已获得的胜利。我们搜集许多的教育提案,见了这些提案而有不容不向诸君说的,是这些提案从工业教育制度方面看来,都有些奇怪的一点。现在,此地关于工厂学徒授业案有着好几种。试引用其中的三种:(一)加热工业工厂补习教育;(二)金属加工工厂补习教育;(三)冷热工业职工补习教育。其时间分配为:
  第一,社会学4%,工业概要7%,特别科目17%,体育5%,实习65%。
  第二,社会——政治道德3%,组织学9%,实习71%,特别科目17%。
  第三,社会学3%,工业概要9%,特别科目17%,体育6%,实习65%。
  工厂补习学校,是与生产事业最有密接关系的教育机关。从这个见地言,是可以大有期待的。所以,上面一个提案是很特别的。
  授业的实况
  某一初等学校第二学级的授业实况,据第二莫斯科国立大学师范科与克鲁拿梅托尔长时间观察、调查之结果,有如下述。
  学级授业时间四十五分之中,有64.5%费于授业。其余35.5%时间是费于搜集饭金、准备课业、学生间的私语、教师的迟到等上面的。学生平均仅有授业时间的49%用于学习,其余则空费于嬉戏及闲谈。学级全体共同学习的场合要比预定时间早15.5%截止。这个预定时间是不以中等生为标准而以劣等生为标准的。因之这个15.5%在全级的学习上是消极的,倘若学生一有15.5%的空时间,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妨碍他人的用功。
  就授业时间内学生所做事项考察之,则有14.5%的时间听综合教材,10%读书,10.5%写字,11.25%思考,2.75%回答。调查者的结论是:这完全是口说学校而非劳动学校。
  然则教师做些什么呢?36%向学生发问,32.5%说明,6.75%注意规律,6.5%搜集饭金,5.75%迟到。
  教师迟到占每时间5.75%的这种状况,实为把虚耗时间的恶影响及于学生的大弊端。
  关于一般问题
  对于如上述状态的学校,固也有举理由以辩护之者;但这种口说主义学校的解决法,只有根本改造,使成为工业学校的补习学校之一途。
  除辩护现状者以外,又有与之并行而主张极端改造之一派。
  最近,在共产主义学院举行党教育家的总会①,讨论国民教育问题。我愿介绍在会议席上有一人所表示主义上错误的意见,以供诸君的参考。他对学校问题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现阶段的国民教育制度问题,是关于通过七年制学校以后的学校运命之问题。照我的意见,以为这个问题必须于七年制学校之外,全部算清以解决之。当社会主义建设的现阶段中,必须尽全力以便将七年制以外的学校全归企业管辖。即七年制学校也有改造为企业学校的必要。
  为进行这样的组织,我们已经设有科学研究院、调查机关、学会等等。这个一定要成为我国民教育制度的根本方针才行。
  但上述的议论,对于现代是有害而不相容的。因为发这种议论的人不是实践上努力社会主义学校建设的人,而是妄弄无责任的左倾言辞的见解。协议会上对于这个意见没有表示赞成者。我们虽不想在这儿克服意见,但在这一领域上的讨论,决不算无益。党员教育家协会,是公开地用友谊的关系讨论教育问题,讲究国民教育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方法的。
  工业教育制度与二方面的革新
  我们一定要在改革加斯推尔型之狭隘的职工教育的学制与绝灭烦琐哲学的口说主义教育上尽其全力。不错,对于加斯推尔型及模仿它的学校,正由青年共产主义同盟方面行着有效的斗争。加斯推尔有时要说:“所谓文化一语并不是教养,而应解作应用。”去秋在中央委员会扩大会上,有发表相类似的意见者:“在我们中间有于三四个月间可以使之学成的教育机关之必要。我们必须把能给工人以速成教养的人多多地送往其间。”这不是站在真正共产主义立场上之意见。还有,前在列宁格勒的《真理报》上,发现如下的论说:
  中学校的可能的恐慌,正在迫近。这个秋季虽将有数万青年入学于工厂补习学校;但进中学者将不复是工人的子弟。有吸收新的无产者成员之必要的中学校行将完全丧失它的意义。因此青年共产主义同盟所唱把九年制学校改造为养成范围狭小的专门家的工业学校之主张,是正合乎时宜的。
  在这种议论之中,显然含有分业的——职工养成之倾向。而且也影响到学校的现状。所以我们一定要竭力攻击这个偏见。同时也一定要完全排斥口说主义的教育样式。这是现在所需要我们努力的方面。
  养成教师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国民教育制度问题中所当包含的重要因子。教师问题之中,以教师之物质的待遇问题为最重要。国民教育问题的协议会,不能和教师的待遇问题相分离。直接参加国民教育的事业,占有文化革命重要地位的教师队伍,现正处于特殊的状态。教师在同一教室之中,一方见到文化非常之低的儿童,他方眺望着真正社会主义的胜利之成长。教师夹在猛烈的阶级斗争之间。此等教师之物质的待遇及其法律的地位问题,为现在最重大的悬案。我们一定要在这个党员的总会上,依革命的原则以解决以上诸悬案。
  关于改革国民教育的党的协议会,一定要从确保社会主义建设上所已争得的胜利之见地,来于文化建设上建立一个新机轴。
  附录:教育制度统一问题
  另有一位参与教育人民委员会的名叫斯库依扑尼克的作了《教育制度统一问题》一文,是与标布诺夫的互相参证,因一并译出如下。
  苏维埃教育事业的目的
  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所当做的事情,是对十年来接续着的大俄罗斯与小俄罗斯的国民教育制度之争端,要与以决定的解决。
  我们当面的课题,为设置全联邦共通的单一教育制度。组织从事社会生产的基本力量以实现国家经济改造案,与依据无产阶级的劳动思想以改造人间的天性使为协同的组织的:是为我们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之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全联邦的教育制度就非服从它不可。
  我国经济改造的单一计划,要求在文化服务方面的文化教育方法与制度的单一方针,以成为紧要部分。
  国民教育制度之必须统一,原是早经认为必要,但尚未达于实行之域。而在今日的文化教育过程上,因客观条件与经济发展及其改造之任务,又把国民教育制度之单一化当作当前紧要的问题以提出。这是经济发展与国家改造所强制地当作任务而要求我们以谋其实现的。国民教育制度统一的任务,有其必要,也有其可能性。讲到从来的教育制度时,十年来,在所谓大俄罗斯与小俄罗斯制度之间有了猛烈的斗争;这是由两国民的民族性质所发生,原不是绝对的。乌克兰的国民教育制度,既不是起于乌克兰的文化——教育过程的物质,也不是起于乌克兰国民的要求。
  两者都是起于对经济活动上文化——教育事业所尽任务之解释的不同。
  一元的教育制度
  我想把关于国民教育制度统一上最有特征的共通点指摘出来。教育制在适用于全苏维埃联邦的意味上,是一定要为单一制度的。
  一定要是有助于我国的社会改造而基于阶级的原则之一元教育制度。
  当讲究这个统一案时所必须避忌的事情,是学校之官僚的态度。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一定要能把握思想产物的一切形态,给与大众以精神的影响,传授为建设共产主义而斗争之才能,并创造人间的共产主义。学校虽是有助于这方面的一个方法,传授此等影响的一种形态,但决不是唯一无二的。在国民教育单一制度之中,除出各种各级的学校之外,一定要加入俱乐部、图书馆、无线电、影片、书报等等,作为涵养国民的知识与思想之诸种方法。
  我们当面的课题,不在作成教化预定表,而在确立国民教育制度。这种制度是能开阔满足现在要求与将来要求之端绪的。试举一例。工厂补习学校之设立,其为无关于大俄罗斯与小俄罗斯的两种教育制度,乃是事实。无论是大俄罗斯的或是小俄罗斯的工厂补习学校,皆是依据教化预定表,而不成为制度。大学工人预科之与两种教育制度没有何等关系,也是一样的事实。
  单一中含有多样的制度
  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具有广泛的伸缩性,在其单一之中自当有其多样。而且不问那一个共和国,那一个州,乃至共产主义青年团、集体农场、各种自治团体等,都当于这种单一制度之中与以独自性与发议权。
  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一定要给劳动大众以具有独立进取气象与发议权之创造的端绪。
  国民教育单一制度的各个部分、各种方法都当具有与生产上的任务、改造期的任务及社会主义的改造相密接结合之目标。同时单一教育制度的每一部分,不可不和他一部分相连络。
  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不独是团体或营造物的预定表,当先事考虑样式问题及计划问题。有人以为教育样式问题,如今无论怎样都是好的。这个不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样式,对劳动大众的共产主义的教育样式——这才是我们生产的事业之实质,是对于新人的我们教育事业之实质。教育制度之一切连环的事业之样式问题,与该事业组织之形态问题,要全然分离是不可能的。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正要求着它的一切连环的事业的样式之单一。
  与样式问题相同,不能和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相分离的,是计划问题。国家之社会主义的改造之任务,从里面观之,便是文化教育任务。
  文化革命问题
  关于文化革命问题,是国家之社会主义的改造期之任务所规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不惟要求国家教育制度的形态、样式、标准等之单一化,还要求把数百万劳动大众吸引到这边来。我们已经再三地提倡扫除文盲的任务。最初这一任务,是为了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列宁当初主张:在最短期间肃清文盲。那时候,列宁说过:学问不就是文化,而是文化的前提条件的话。肃清文盲便是第一个条件。我们曾几次做了关于这个的决议。当一九二七年革命十周年纪念时,更有过新的决议。且规定要吸引大众来做这个肃清运动。国民教育的单一制度,是一切组织的形态、各种形态之样式、方法等等之联合。所以在国家之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计划上,国家经济改造的一切过程,务必要趋于保障文化——教育事业,养成有创造社会主义才能的新人才是。

附注

①本篇署名,叶公朴。 ①斯达林 通译斯大林。 ①党教育家总会 即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家学会。1929年11月发起成立,主席为克鲁普斯卡娅。其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想,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批判各种教育思潮。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杨贤江译文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17-年至1931年作者译文的优秀作品包括意志之修养、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近代教育上之需要、社会问题之本质及其解决、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哲学的起源、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教育心理测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标布诺夫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