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活动的种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757
颗粒名称: 中学生活动的种类
分类号: G40-092.655
页数: 10
页码: 444-453
摘要: 本文是1926年杨贤江翻译的中学生活动的种类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初级中学对于艺术、音乐、演说、戏剧、竞技运动、公众娱乐以及社会服务各方面之课外活动,应有充分的设备。对于一般的学生团体组织,应予以扶植;对于有益的俱乐部,也应予以鼓励。因在人生的胜利术上,有许多重要才具,是须在一种组织良好的社团中做一个活动分子,才能学得的。假使学校是欲帮助学生能营民治国家人民所需要的生活,自须提倡课外活动,使学生得以直接明了个人对社会与社会对个人的相互关系。在学生也需有一种机会能由多方面以试探自己的才能,等到发见了真正的兴趣以后,更需有一种机会以选择且从事于适合自己嗜好与能力的事业。
关键词: 杨贤江 译文 中学生

内容

初级中学对于艺术、音乐、演说、戏剧、竞技运动、公众娱乐以及社会服务各方面之课外活动,应有充分的设备。对于一般的学生团体组织,应予以扶植;对于有益的俱乐部,也应予以鼓励。因在人生的胜利术上,有许多重要才具,是须在一种组织良好的社团中做一个活动分子,才能学得的。假使学校是欲帮助学生能营民治国家人民所需要的生活,自须提倡课外活动,使学生得以直接明了个人对社会与社会对个人的相互关系。在学生也需有一种机会能由多方面以试探自己的才能,等到发见了真正的兴趣以后,更需有一种机会以选择且从事于适合自己嗜好与能力的事业。
  民治主义的要点,是在机会的平等,却不在于各人造诣的平等。因各人有所长,也有所短;叫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也是同样有益。故学校为减少学生的失意计,也为防止学生的自大计,应设计各项课外活动,叫每个学生能有机会在某种事业上表彰自己的能干。如果能从团体组织中,使学生明了团体的利益是超乎个人的利益以上,则学生自也将理会“惟有多服务才能多得益”的格言。一俟学生们都知道了这种道理,则在青年们的心理上,便种下了一个新动机,在学校生活上,也发育了一种新精神了。
  全体集会 学校的集会,在学校的社会生活上占一个重要地位。大概此种集会,应供全校师生一种讨论与学校有关事件的机会,其形式应求其非正式的。会序上尚应有音乐以及讲演等。美国底特律州的康登中间学校曾论及学校大会堂的作用,大意如下:
  儿童天性中接受训练的机会,其最后一期是属于文化与理想方面的。学校教育到这时期,须经过社会化,也就为此;其中主要的方法即为利用大会堂以实施各项事业。儿童们从这地方可以恍然于在教室内所得的事实,并不全是干枯的片断的练习,以为与日常生活真无关系。大会堂之对于学生,仿佛开了一扇文化世界的门,可让学生将所得于教室而不容易在日常生活环境内接触的,到这里表现出来。
  故在学制系统上,应使大会堂成为学生学习社会生活,自谋贡献且与他人合作的地方;也应视为知识与活动的中心点,更由此以促进多求知识的欲望,与利用此种知识的才能。
  有许多学生来自贫苦之家,并无高等的娱乐机会;他们家里既少图画,更乏艺术。是以学校大会堂应在文学美感与音乐各方面富有设备,以滋补这些缺乏素养的儿童。
  社会服务 叫学生参加各种对于社会服役的事情,已由许多学校表示过是可能的。学生们利用这种机会,可以十分热诚地从事改造与宣传的工作。譬如在穷人区域工作,能令学生接触社会的真际,可以扩张人类的同情。有时由演剧与开音乐会所得之钱,即可用于慈善事业。因任何种社会服务的事情,如须经济的,则由全校学生协作所得之款,实胜于由个人捐助之款。
  服务社会的事业,举其重要者有如下列各项:(一)做平民教育运动以开通平民思想,灌输政治常识。(二)开通俗讲演会或举行农村讲演,尽力破除旧社会里的传统观念,尽力破除一切迷信神权的行为。(三)刊发通俗出版物,供一般人民阅读。(四)援助人民争得市民权,不受非法官府任意剥削其应享的权利。(五)作卫生运动,以谋健康利益的普遍。(六)时开游艺会,使一般民众得到正当娱乐,并藉新剧等的宣传以改变他们的思想。(八)鼓吹乡村自治,以植民治国家稳固的基础。(九)从事于他种救济事业,并注意使被难者成为有组织能自卫的群众。
  学生自治 当初中时期的学生年龄、心身尚未成熟,自难完全担当自治责任。但至少有些自治的权力是可以付托给学生的。只须学校方面有团体约束的训练,则学生自治的成绩便易实现。故如有学生会以讨论学生切身的利益以及向学校当局有所建议,大足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责任感觉。而且这种活动,还可给与将来成人后做公民时所需要的良好训练。
  底特律的视学CharlesSpain曾论学生自治为中间学校的一种组织,以为校长应视学生自治与教室及实验室同等。假使中间学校欲实行社会化的功能,便必须在适当的指导之下,供给学生以实习平民主义的机会,叫学生能服从合法的权力;发见而且发达领袖的品格;尊重多数人的意见。总言之,是在练习一种平民主义所植基的自制力。
  学生自治的事业须看各校情形而定。大致每级组织级会,同级级友分别担任职务,谋本级的利益;再组成全校学生会,设立总务组织、宣传讲演、出版、体育、娱乐等部以谋全校学生的利益。就中国情形言,学生会对于本身利益应进行的工作,应有下列各项:(一)斟酌学校财政状况,设法减少同学的学膳费;并商由学校当局酌设穷苦学生免费额,使同学不致因经济困窘而陷于失学的惨境。(二)提议改良课程,把不切实用有背时代精神的学科或教材删除之;加增各种于现代生活必需的科目,特别注重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三)督促教师改良教学方法,编辑适合国情的书本。(四)注意图画室实验室俱乐部的改进,多购图画仪器玩具,以求丰富学生生活的内容。(五)注意学校体育卫生的设备,增加运动器械,普及运动机会,并改良宿舍食堂厕所等。(六)要求对于校务,学生有提出意见,共同讨论之权;学校之预算决算应公布报告。
  学校俱乐部 关于俱乐部的议论,恐没有比纽约罗彻斯特地方华盛顿初级中学出版的小册子题为《俱乐部》的再好的了。兹录其大意如下。
  俱乐部有一种直接的价值,就是可以养成善用闲暇的良习。人的生活不贵乎营生,而尤在乐生。但为一个人能善于消遣休闲的时间,便可完成具足的生活。将来如果大家都具有有价值的嗜好,则世界便可减去许多忧闷与过恶。
  在十一岁至二十岁中间的一班男女是富于可塑性,易受外界影响的。他们的社会本能开始表现。男孩要成群结党,女孩也要寻觅“女友”。这时期又是爱好活动,崇拜英雄,与发展领袖才能的时期。故学校应能在学生自己的领域内,有以满足少年们的需要,却不要由外面加上压力。
  俱乐部的旨趣是在设备各式各样的活动。因为有些儿童喜欢搜集邮票,有些则喜欢旅行山野;有的喜欢研究无线电,有的则喜欢阅读小说。各人终归有所爱好,三数年以后怕再难找出一个竟无嗜好的男孩或女孩。因此学校方面便须有以适应这个需要。
  俱乐部在本质上是带有消遣意味的,与学校作业的精神绝异。惟在许多事例上,它却能贡献更广大的领域为开拓事业用的,因而反成为职业的意味。常有不少青年从俱乐部里得到一种新见地因而改变终身事业的。也常有不少青年从俱乐部里表显了所有的特长因而成为专家的。
  初级中学的基础是在对于各个人实施公平的待遇,使有才者不致淹没而无闻;因此每个初中学生自必须有一种公平的机会以选择合于自己才能与兴趣的活动。而且将没有一个人是为了金钱而工作,也将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声名而工作,但每个人只为了工作的快乐而工作。
  俱乐部应有平民主义的精神。他要具备一种大众共享的利益,无有年龄班级或籍贯的限制。在一个俱乐部里,尽可包容各科的分子,为相互的愉快而团结在一起。这样就把学校内各种类的要素,因由于同心协力的结果,结成为一种很优美的友谊。
  俱乐部还有一种含义,就是可以造成人的品格。一个人真正的品格,得从他消遣闲暇的方法中看出。在罗彻斯特某家公司对雇员讲的常识谈话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是肯听人讲演,或潜心读书,或热诚游玩的,便可视为有宗旨能自尊的人。”
  俱乐部的组织愈简愈好。学生于新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星期五日从俱乐部一览表中选出三个俱乐部来,并要说明所以选择的理由。学校方面看他说的理由那种最好,就列为第一项选择;先尽第一项选择指定他应属的俱乐部,否则便依据第二次选择或第三次选择。每次开会另发入场证,须加查验。俱乐部的经费都由自筹。但有许多俱乐部竟是不必消费。有的须缴入会金,也只因会员要购买某种材料之故。
  华盛顿初级中学按照这些旨趣而设立的俱乐部,共有六十个,兹择要录在下面:
  飞机俱乐部竞 技俱乐部(男生)
  竞技俱乐部(男生) 篮球俱乐部
  鸟类俱乐部 儿童读物俱乐部
  摄影俱乐部 露宿俱乐部
  讽刺画俱乐部 化学俱乐部
  辩论俱乐部 演戏俱乐部
  自然研究俱乐部 救急俱乐部
  民歌舞蹈俱乐部 法语俱乐部
  工艺俱乐部 家事俱乐部
  看护俱乐部 插书俱乐部
  编织俱乐部 庭园俱乐部
  洗濯俱乐部 军操俱乐部
  音乐俱乐部 神话俱乐部
  新闻俱乐部 无线电俱乐部
  红十字会俱乐部 小说俱乐部
  西班牙语俱乐部 故事俱乐部
  游泳俱乐部 旅行俱乐部
  梵哑林(西洋胡琴)俱乐部 野花俱乐部
  加利福尼亚州洛斯安极立司的工艺中学校也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他们以此种活动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生活的兴趣,而且由从事活动所得的经验,还可以为良好公民资格的准备。他们校内的组织,有以下各项:
  1.默麦里学会是一种学术团体,必在一学期中得到四种甲等学业成绩者方许入会。
  2.女生联盟,目的在培养日常生活中之互助精神与平民精神,鼓励行为与学业之高尚理想。
  3.笔墨俱乐部,由擅长文学的学生组织之。
  4.商业俱乐部。
  5.男生唱歌俱乐部。
  6.女生唱歌俱乐部。
  7.四种外国语俱乐部——拉丁、法语、德语及西班牙语。
  8.合唱俱乐部。
  9.运动员俱乐部。
  10.高级及初级辩论俱乐部。
  11.亚台尔弗会,由高级学生组织之。
  12.女生运动俱乐部。
  13.弓箭俱乐部。
  14.学生大会,包容各个学生。
  15.学生评议会,由各级代表组成,协谋学生本身利益。
  16.经济部,由教员四人学生三人组成,处理关于学生活动之各项收支。
  演剧 戏剧能予社会以有力的影响,已为一般人所承认。老年与少年皆爱好戏剧,也为专家与常人所知道。而儿童及青年的演剧天性更外活动。霍尔博士曾说:这种演剧天性有无数的表现。在幼稚园时代,他们要飞如鸟,跳如蛙,四肢爬动如兽,甚或要摹拟各种人物,各种行动为他们所知道的,因以获得自由与安慰。
  到了现在,这种演剧的要求似更深切。自电影发达以后,戏剧的影响更伸长到各个家庭。据芝加哥地方最近的调查,每天全城六分之一的居民是要到戏院去看电影。这样只消一星期工夫,就得每人轮到一次。
  心理学家承认,人类的心理是要求接近具体与确定的事物的。看客在戏院里,即可于无意中满足这种要求。性质高尚的戏曲,含有对于人生的深切的至理。凡人生日常所接受的印象,都可从戏院里表现出来以助成人生的理想、信仰、态度、兴趣、品性与爱憎。
  初级中学所以要注意于戏曲并发达对于戏曲的兴趣,一因初中学生喜欢看戏,二因戏曲及于他们的影响也远比及于其他阶级的人为大。他们要求刺激、好奇心、想像,又有冒险与崇拜英雄的倾向,而这些皆得从戏曲中求其满足。故对于戏曲的要求,实为人格表现与超越现实限制的要求。初级中学校自宜有演剧的训练,叫学生从事于有文学的与艺术的价值的短剧以达到上项的目标。
  同乐 学校应设备多种的集会,让男女学生们大家同乐。此种会集的内容,应斟酌各地情形定之,大致如茶话,如郊叙,又如游艺,如欢迎新同学,欢送毕业同学等为最通行。唯最好要把这种同乐机会普遍到社会群众,尤其是对于学生会主办的平民学校里的学生,一方面藉此以联络民众与学校的感情,他方面也藉以实施一种非正式的通俗教育。
  体育 在初中年龄的男女学生是最爱运动的。不过过去学校对于运动的设备,不是太简陋而不发达,便是偏于少数人而不普遍。对于体育事业的组织也多不完备,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理想,如藉以普及健康利益,养成公正精神等。
  按体育大别可分为体操(gymnastic)与运动(athletic)二种。而运动又分为田径赛(fieldandtrack)与球艺(games)二种。柔软器械、舞蹈等为体操,跑跳掷法等为田径赛,棒球、网球、篮球、足球等为球艺。又有游戏赛为球艺之一,徒以其为运动之基本,故特名之。
  体育目的以远大者而言,在于改良人种。若以近小者而言,则为强健身体、敏捷动作、场齐姿势、养成运动习惯;然最重要者,尤在发达教育方面的性质,如进取、合群、牺牲、守法、公平、领袖资格、灵敏的决断力等是。
  体育的资料有自然的,有不自然的。所谓自然的,即原始人的运动,为人类先祖当游猎争战时代所恃以为生的方术;种类甚多,如跑、追、逃、避、掷、跳、踢、接、捉、攀树、盘绳、手击、棒击、游泳、争竞(拳脚术与率角术等)等皆是。现时人类皆得有远祖的遗传,当儿童时代,喜掷石、抛球,即为重演的表示。大凡一种游戏,能包括这种活动愈多的,则所感兴趣必愈高。如球艺各项,皆有多种的天然活动,故其趣味自更浓厚。但在体操范围的各项多不自然,这大概多由军队所提倡之故。如世所著称的瑞典操、德国操,即为两国军人所造成;然其效果,可以壮健身体、改良姿势、准确动作、养成服从性,于团体训练上固有莫大价值。
  日本理学博士丘浅次郎,从前曾倡“运动复古论”,盛称人类先祖所行运动法,谓其效能远非今之网球足球等可比。兹述其大意如下:
  人类最近的先祖当为石器时代的人类,然当时运动不用特别器具,只盛行一种徒步。这可由贝冢、土器冢所出遗物中无石球、石哑铃可知,且也无一石制的奖牌,更可知彼时无争胜负的竞走。我们今日极望这种不计胜负的徒步运动之通行。猿类也为我们的先祖。考猿时代盛行的运动法,为登木,与今之器械体操颇相类。此种运动效能最大,先用力屈伸腕部,继而引上身体,可发达胸与腕的筋肉,其他腹壁、横隔膜诸筋肉也均能强大,如是胸廓广而肺脏充实,可免除今日青年的肺病。且登木时腕的动作,与施人工呼吸于溺死者无异,皆为使腕上下活动,伸缩其肺以呼吸空气,故生者而行此法自必益成健康。我们也望这个登木运动法能以通行。更上溯之,则鱼类也为我们的先祖。试观胎儿满一月时,身体略具鱼形,颈两侧也有如鱼之鳃孔。而鱼时代所行的运动法,即为游泳,故游泳运动也为今日所宜注重。以上三种运动法,在陆上者有徒步,以活动下体;有登木以活动上体;及入水中,则藉游泳以活动全身,实为最优的运动法。
  今日我国学校体育的现象,可以“过与不及”四字括之。所谓“过,”并不是于体育果有逾限的发达,实与“不及”同由不明体育原理所致。如或视体育为无甚意义,徒以习俗或功令须有此科,遂敷衍了事;或误认体操即体育,而拘拘于是;或感外界的刺激,以运动选手足致学校声名,竟令少数学生专习激烈运动。因而陷于残废、夭折者甚多。今欲改善这种现象,首在革除锦标主义的体育制度而厉行全校普遍的体育运动,除采用现代西洋流行的体操球艺及竞技而外,更应提倡步行、远足、登山、爬树、泅水、竞渡、露宿等自然运动,不但节省经费,而且富有兴趣,大足以发挥刚健朴实耐劳忍苦的精神。

附注

①本文译自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戴维斯(CalvinO.Davis)的原著。本篇署名:健夫。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杨贤江译文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17-年至1931年作者译文的优秀作品包括意志之修养、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近代教育上之需要、社会问题之本质及其解决、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哲学的起源、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教育心理测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戴维斯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