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726
颗粒名称: 1922年
分类号: G40-092.655
页数: 73
页码: 199-271
摘要: 本文收录了1922年杨贤江所翻译的文章,内容主要包括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国际道德教育会议之议案、德国体育大学的研究科目、日本小学体育科的新教材、最近美国师范教育的状况、产儿制限与优生学、英国劳动教育之发达、美国工场教育之设施、心理主义与论理主义、精神与表出、十分钟的健康体操、摩擦运动法等。
关键词: 杨贤江 译文 1922年

内容

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①
  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世界大战告终以后,国际主义的倾向发展很快。实际方面有“万国学术研究会议会”、“万国学士院联合会议”、“国际美术史会议”、“国际社会学大会”等学术机会之国际的设施。此外更有教育机关之国际主义的创设,如英国勃明汉的万国学校(InternationalSchool)、比利时不鲁塞尔的万国大学(InternationalUniversity)、瑞士的塞纳托里姆大学(UniversitySanatorium)都是。在战前“交换教授”的制度,现在都希望扩大;国际联盟成立以后,更觉得有国际研究的必要,所以国际主义的教育益为有识者所重视。在这种教育运动中,最显著的,要算是一九二〇年九月五日至二十日在比利时不鲁塞尔所开的“国际十五日会”(QuinzaireInternationale)。
  “国际十五日会”所提议的有下列几项:
  一、各国会议开会之件。
  国际联合会代表的集会(一九二〇年开会时,有二百三十个含国际性质的协会所派之代表)。在本会议所研究事项的范围内,使各协会适合于世界的改造事业,并为国际联盟努力。二、调查委员会开会及各种国际协会之件。
  本年九月中,不鲁塞尔团体集会之事,正在交涉。当“国际十五日会”开会期中,劝请其他协会开会。
  三、国际高等教育(国际大学)之件。
  国际大学设立计划,现已成熟,应该即谋实现。本年中,开第一次暑期讲习,有关于国际最高教育的讲义、讲演及教训的演说。对于同盟友邦的教授及学生,送劝请书;对于在“国际十五日会”开会期中参加各种集会者,发表种种的宣布;各国政府所担任设立的国际讲座,以关于诸国国士的组织的研究充之。
  四、关于国际生活的展览会。
  国际博物馆现在所搜集的,关于国际生活上需要的物品,应供公览,作为本展览会的基础。在这十五日间开各种会议时,凡可供展览的物品,也应当陈列在本展览会。
  五、国际关系的中枢。
  在这半月内,为表现一种国际的生活,使一切计划及援助便利起见,特谋各方面的努力。以比政府所给与本联合的新建筑物为关于“国际十五日会”一切运动的根据地;开会时,本联合会把搜集品的全部及事务的全部移于新建筑物内;又各项会议的共同事务,也设备在该处。开会时,并开国际性质的艺术品展览会、音乐会、演剧等。此外再举行各种恳亲会、访问、到比国被害都市及复兴中心地远足等。
  国际大学的创设,实为“国际十五日会”的主要目的。以下就把国际大学的总则叙述一下:
  A.国际大学的创设者,为赞成国际大学的四种团体,就是:(1)各大学。(2)国际的各协会。(3)国际的各协会联合会。(4)学生联合会。
  B.管理机关:委员二十一人,执行委员三人,不另设校长等。
  C.公用语:法语及英语。
  D.经费:(1)会员募金及学生学费。(2)各国、国际联盟及公私团体的补助金。(3)私人的补助金。(4)其他收入。
  E.授业课目:(1)一般学科。(2)各国研究。(3)国际问题研究。(4)各国国语及各国文学。除授业外,与国际大学有联络的各大学协议,举行国际修学旅行。
  科纲目F.。本规则系临时的;二年以内,当更编制永久的规则及学以下为实行大学的目的,兹再把各种规则叙述一下;
  第一条 目的及组织
  国际大学的目的,为在高等教育及一般高等文化运动上,谋各大学与国际各协会的结合。国际大学当就一切重要问题,依据国际的及比较的见地,以完成学生的教育。
  国际大学应当依据一般的同意,每年在大学所在地,指定别个地点举行演讲;且与有关系的各大学协议,为有系统的修学旅行。
  国际大学当劝请各大学派遣教授至国际大学讲授,宣布各人研究的结果。又当劝请国际各协会派遣代表,说明各协会所研究的最重要问题的状况。又当劝请各国政府设立可以熟悉各国国情制度及文明的讲座。
  国际大学为高等教育的研究及科学、技术、社会的研究之中心,当附设实验室、研究院。
  本大学更当据支配文明进化与国际联盟发达的各原则,竭力谋完全的一致。
  第二条会员
  国际大学的会员如下:
  (1)团体:大学、高等教育机关及国际的诸协会。
  (2)个人:大学教授及学生。
  第三条 管理及机关
  国际大学在设立期间两年内,由二十一人的委员会管理之。委员由为国际大学团体会员的大学,教育机关及协会选举之。各团体各有一投票权。该委员会从委员中选出三人为执行委员。委员会制定该会内部的规则。
  教授委员二人与学生委员二人,由这两团体的联合会与该委员会的委员选举之。
  照第十三条所定本规则当有设立管理国际大学永久机关之规定。委员会委员的选举,在一九二一年三月一日以前,依国际协会联合会委员会的实施,以通信行之。
  第四条 法律上的地位
  国际大学在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比利时法律之规定,许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际的协会以法律上的资格之下,是一种国际的协会;在巴黎条约第二十五条及第二十六条之规定之下,是一种国际的公益机关;这都要请求国际联盟的承认。
  第五条 学生及听讲生
  国际大学会集欲完成各大学及高等教育机关所授的高等教育的男女学生。该大学欢迎国际行政及国际联盟的高级事务员和其他在于必须有国际智识的地位者,以便得热诚的准备。最后,该大学对于欲追求专门研究的潮流者及欲增进一般的教养者,供给修学的便利。
  第六条 学科目
  学科目包括有国际意义的诸学说及诸运动,最近发生的学说及事实,关于在调查上研究上统一的方法及国际的组织等之解说。
  该科目中又包括适于各科学的一般的概说,为诸国研究各国政府所立的诸国讲座及关于国际组织与国际联盟的讲义。
  第七条 主义
  国际大学不偏倚于任何学说,在教授学生和听讲生间,一切关系以最宽容的精神支配之。
  第八条 用语
  国际大学的公认用语,为国际联盟所选定的国语,就是法语及英语。各教师虽得用任何种国语演讲,但以国际的使用者为限。
  第九条 事务所所在地、设备
  国际大学以不鲁塞尔国际协会联合会的国际本部为事务所所在地。国际大学如利用本部所有学术上的诸种设备,如事务所、研究所、实验所及国际博物馆、国际图书馆并关于书籍问题的国际设备等,当得该本部的承诺。
  第十条 大学生活
  在社交、愉快、幸福、经费的最善条件之下,组织大学生活,大学评议会当与学生国际联合会协力讲究方法。又为完成近世各国语教育当谋特别的便利。
  第十一条 学期及修学旅行
  国际大学当斟酌情形,决定各学期的期间。又当与有关系的诸大学协议,举行国际的修学旅行。
  第十二条 财政
  国际大学的财源如下:
  1.国际大学团体会员及个人会员所出的会费及学费。
  2.国家、官厅、公共团体、国际联盟及国家的或国际的各协会的补助金。
  3.私人的补助金。
  4.其他合于设立目的的一切收入。
  大学预算每年由执行委员编制,由委员会决议。每年决算由执行委员请委员会承认。
  第十三条 规则的修正
  本规则当于二年内由执行委员召集总会修正之。总会的组织,由委员会临时决定。大学的各团体会员至少须选出代表一人。
  附记 学科分为下列四类:
  第一类 一般学科
  一般哲学及各学科哲学。纯正各科学。产业技术及应用学科。医学及卫生学。法学。行政学。经济及社会诸学。商业及殖民问题。交通。教育。建筑及都市构造。艺术。文学及语学。地文及人文地理。历史。关于学问及思想的补助事业。
  第二类 关于诸国的研究
  文化、经济、政治、知识、社会等状况。
  第三类 关于国际问题的研究
  国际联盟。国际组织及国际公法。战争。和平。国际政治。
  第四类 诸国语及诸国文学。
  国际道德教育会议之议案①
  去年九月国际道德教育会议(InternationalMoralEduca-tionCongress)在瑞士日内瓦Geneva开预备会,决定一九二二年约八月里在日内瓦开第三次会议。按:该会于一九〇八年在伦敦开第一次会议;一九一二年,在海牙开第二次会议。此次预备会以EdouardClaparède博士为会长,出席代表有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俄罗斯、西班牙、瑞士等代表三四十人,开会地点为卢梭学院(InstitutJ.J.Rousseau)。
  除议定一九二二年开第三次会议程序以外,这次讨论的题目有下列的三种:
  一、国际的动机(internationalmotive)。主张各国学校一律采用伦理的教授及见解之方法,以人类同胞的精神,合并民治及国家主义者的理想,以促进世界的大同。历史的教授应该依据新的及人道的见地,特别注重工业、科学、艺术等文化上的成就和一般社会的进步。更应该研究人间全体的历史,以更广大的目光,善意的解释一国一国的历史。
  二、提倡服务的精神。在家庭、幼稚园、中小学、及公民、科学、艺术、文学、体育、性的伦理、职业陶冶等等教育方面,都应该提倡服务的精神。讨论的时候应该讲到实际的方面,如红十字会的事业及科学与美学的道德化。
  三、设立道德教育局(MoralEducationalRurean)。从前本来提议在海牙和平宫(PalaceofPeace)设立一个图书馆和研究所;现在国际联盟成立,当然能够组织一个普通教育图书馆,由国际联盟会办理,或作为劳动局(LaborOffice)的一部。就一方面观察,有一个独立的图书馆,固然很有价值;但在别方面观察,若是由国际联盟联合会办理,实在可以省去许多经费。这件事特托荷兰委员再从长考虑。
  德国体育大学的研究科目①
  欧战后德国对于国民的体育极为留意,特于柏林郊外格罗内华德地方设立体育的专门研究所,称为体育大学(DleutsccwHocnschnleBürLeibeoülunhon)。开校典礼于一九二〇年五月十五日举行。校内任指导之职者或为于专门运动素有实际经验之人,或为于科学研究素有功夫的学者,故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都无缺憾。同时又以从科学的或社会的见地考虑种种问题,比较种种议论而除去偏见,获得解决为任务。如在某种年龄、某种职业、某种体重之人,应以做某种运动为宜,能在精神上发生某种影响等等,皆是重要问题,他们就都加以根本的研究以求得其法则,像这样把学理的研究能即就实际证其适与不适,实非在他种研究所所能见到的。
  体育大学的修业年限为二年,分四学期。实地运动之种类如下:儿童游戏、轻快运动、游泳、短艇、脚踏车、击剑、网球、远足、登山、体操、游戏、足球、拳斗、哈该、冰上游戏、雪中游戏、掷枪、疾走等。学科之种类如下:解剖学、生理学、按摩术、救急治疗法、生理学、特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应用教育学、统计学、体学运动史、卫生学、特殊卫生学、病理学、组织学等。其他尚有运动场建设法、管理法、审判法、采点法等。
  下列一表为去冬一学期的时间表。
  上表只是个大体的程序,在各学期皆有相应于节候的运动。教师人数虽多,但实际只有二十四人。
  此外在八九两月间,另有为大学生及中学生而设的暑期学校(ferientchule)。目的在强壮青年的身体,正式修业二年者为vollstuoclium,毕业后可任各地游戏场、俱乐部及大会社的运动部教师,亦有为任中学校体操教员而设的种种科目。今举星期一的时间表作为去年暑期学校的一例:
  8时15分—8时30分 预备练习
  8时30分—9时30分 轻快运动
  9时30分—10时 医学研究
  10时—11时 运动生理
  11时—12时 游戏
  1时—4时 休息
  4时—5时 拳斗
  5时—6时 身体构造原理
  6时—7时 水中游戏 器械练习
  此外,为研究学理而测定血压用X光线研究心脏,为见心理学上运动时的恐怖而用马来的呼吸器研究心脏曲线,血脉曲线及战栗曲线,又用精密器械研究出发时的个人差、决胜点的决定、足球时的用力及疲劳问题、高飞时的曲线、运动后之视力、感觉力、计算等的能力。故这个大学,可说是世界上专门研究体育理论的唯一机关。经费除由政府担任一部分外,尚有富豪、各种俱乐部、体育会等之捐助及学生之学费。
  日本小学校体育科的新教材
  日本体育家现在主张,把小学校体育科教授细目更动一下,兹接东京高师附属小学教员佐佐木等所发表的文章,摘译于下,藉见日本体育教授的趋向。
  1.绪言。教授案、教授细目等等,决不是不可更动的东西。因文化的发达、时势的变迁,以及其他种种的事情,自当有多少的变化和推移。我们的理想,若经过慎重的考虑,从各方面看来仍有谬误的地方,自然不惮“改弦更张”。而教育方面更应如此。
  2.更改的理由。这次教授细目更改的理由,从大体上讲,一为上述的理想的推移,二为前次制定教授细目和此次更改者的人的不同。
  这次细目和上次不同的,为把跳舞(dance)教材加入高学年的一件事。
  为什么要加入跳舞呢?这虽是小问题,却有重大的意味。因当现代国际关系繁复的时候,要和列强并驾齐趋,要在世界竞争场中活动得势,自必须有一种方便,可以与人共同的;这样,跳舞便是社交上所必要的了。(请读者注意:这日本人的美人外交策!)
  3.体育上的理由。小学校加授跳舞,除出功利的交际的目的以外,从体育上看来,却因为他是一种艺术的缘故。
  合着有节奏的音律,活动我们的心身,这在活动本身上固然可以感得兴味,就在旁观者也足以忘其自我而置心于演技者,使发生美快的感觉。跳舞的本身就含有这些要素。
  况且体育的极致,须求其为艺术的;而跳舞自身就是艺术的。不但这样,在体育教材,中含艺术的要素最多的,也要推跳舞为第一。因这缘故,体育上就习采用跳舞的必要。
  4.为了女子。照一般人推测,艺妓一定是不健康的。但据医生诊断的结果,艺妓却是健康者居多。这个原因自然是由于她们常做唱歌、舞踊等有节奏的工作了。而舞踊更有不少的影响及于我们的心身。
  音乐从体育上看来,实有体育的价值;这在今日是可以不要多言的了。有些身体虚弱的人,因为学唱歌曲,突然恢复健康;这种例证,也不在少数。虽然从这里例证不好就断言有体育的价值,但至少总可以说是健康恢复的一个原因。而舞踊一种动作,也可有同样的效果。所以艺妓的健康状态,就可以视为由于且歌且踊等习体育价值的活动而来。
  在学校里,男子能做猛烈的运动,而女子不能。这因男性女性各有特有的生理状态,所以不能一样处置。现在我们主张在小学校里,以这样一种有韵律的运动去代男子的剧烈的跳跃运动,当然是适宜的。
  要谋儿童的幸福,须从多方面搜集教材,以求合于儿童的节拍。我们采用跳舞的别个理由,就是为了女子的体育。
  5.以游戏竟技排在最先的理由。教育者须充分理解被教育者(儿童)是什么,这是最要紧的。从小学校里,能科学的理解儿童而施教者有几个人?我看不过依常识的见解对付儿童罢了。从体育方面看,也是一样。一般教师不明儿童的本色,而强以课大人的教材去课儿童,于是儿童的生气便受摧残了。
  从生理学上看,从心理学上看,儿童实在是要以游戏(game)为主的时代。这不是我们所定的,也不是我们所要求的,乃是天命的、自然的。不这样想,而把看待大人的去看待儿童,那真大谬而特谬了。
  我们从儿童生活着想,故采用游戏为小学校体育教材的中心。
  最近美国师范教育的状况①
  本文据日本文部省派赴美国留学的真田幸宪的报告书《美国教员养成法》中“师范教育”一节译出。小学教育的根柢在于师范教育。我们看了人家的师范学校的办法,很可为自己革新的补助。况当现在学制改造时代,更有需于外国师范学校的参考资料。是以亟为译出,刊登本志。
  本文所谓师范学校括指sormalschool、normalcollege、teachers'college、normaluniversity等。②
  一 目的
  师范学校为养成幼稚园保姆、小学校教员及中等学校教员的学校;但主要不过在养成保姆及小学校教员,或仅养成小学校教员而已。州立师范学校,规模大的,像我国的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而教养学生的本旨,则在陶冶品性,增高学识,得一般的教养,练教授的技术,且使具有任教职者所必须的精神。
  二 设置
  师范学校有州立、县立、市立及私立之别。私立学校因公立的设置,已渐渐减少。州立的,每州少则一校,多则十一校,共有一百六十七校。
  所以设置州立师范学校,因为这种学校不是为教育青年自身,乃在养成公立学校的教员,故以顾虑教员养成上最有效而且最经济的方法为设置上不可缺的条件。
  本报告以记述州立师范学校为主,余从略。
  三 学科、修业年限、入学资格
  学科的种类甚多,修业年限也不一致,然最主要的当为小学校教员养成科、中等教员养成科及实业教员养成科。在同一学校中,有兼设几科的,也有仅设一科的。程度或为专门学校,成为中等学校,也不一律。在专门程度的学校,可授与学士(bachelor)的称号。入学资格因学校的程度而不同;有以小学毕业为资格的,有以中学毕业为资格的,也有某校某学科以专门学校毕业为资格的。然通常的制度是:中学毕业入学者,至少修毕两年的课程,可以做小学校教员;修毕四年的课程,可以做中等学校教员。
  美国这种收容中学毕业生的师范学校,和我国第二部的性质不同。美国师范学校,在学校系统上的位置,在中等学校之上;他的养成教员的职业教育组织,和其他专门教育无异。他收容中学毕业生的意义,和其他专门学校收容中学毕业生的意义,也没有不同。至于我国的第二部,并不是中等以上的教育组织,不过因中学教育和师范教育比较起来,没有充任教员的准备,所以特别补充他,以便与师范教育相等罢了。所以,美国这种师范教育和我国的第二部制度,在学校系统上看来,或在组织旨趣上看来,都是不相类的。若必欲强求其例,就只有某种分科中学校,为升入大学者设立商科、工科以外,有并设师范预备科的,除实施四年的普通教育,更对于志愿受师范学校教育者与以适当的准备,如芝加哥市的中学校,便是一例。
  意里诺伊州①立师范学校(这校成立最古,名为大学,实则专门程度。)可以作为设置多种学科者的一例,故叙述于下:
  A.养成小学校上级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B.养成小学校下级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C.养成幼稚园保姆及小学校一二学年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D.养成音乐科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E.养成手工科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F.养成裁缝科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D—F.养成图画科(artanddesign)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G.养成音乐科及图画科(art)教员的三年程度的学科。
  G—H.养成家政科(homeeconmics)教员的三年程度的学科。
  G—H.同上四年程度的学科。
  I.养成农业科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J.养成商业科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K.教育大学四年程度。
  L.教育大学三年程度。
  M.养成乡村小学校教员的二年程度的学科(收容中学校毕业生)。
  N.同上(收容小学校毕业生)。
  O.为修毕N科学科更欲得规程上师范学校毕业生同等资格者而设的二年程度的学科。
  P.为年长且未在中学校毕业者选择A乃至K的学科且以补充中学教育而设的三年程度的学科。
  一个学校设置这许多学科,可见美国教育的进步和学科的分化。大概他们先认有为志愿任教职者而设师范的必要,次则顾虑教职的类别而分设各科,且适应地方教育的需要,而学科的设置遂愈多样。
  威斯康新州①立师范学校的课程变迁,略记如下:
  1.从一八六六年至一八九五年,师范教育全以练习为主。就普通科目(即算术、地理、历史、文法)而设五周的、六周的及十周的课程,以这几种学科目的练习整理为目的。当时心理学及教育学视为最重要的学科。担任教师的责任,在组织普通科的教材,形成教授的原则,并普及之于各地。所以这时期,是把普通科的练习、教育学及心理学的教授,为师范学校教科的中心。
  2.到一九〇〇年前后,产生一种新的倾向。因为当时大学毕业生任师范学校教师者渐多,一面增高学生的学力,以扩张师范教育的见解;一面则离师范教育本来的任务,以接近中学及大学的教育。到一九一〇年,师范学校半为旧有的格式,半为近世中学及大学的模型。
  3.以后更产生一种新的形式,将师范学校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作为养成幼稚园保姆及小学校教员的最良机关;更利用以养成中学校一部分的教员及特科教员。一切学科、课程及教授则依据教员将来的任务而分别处置。
  在马塞周色州①,有师范学校校长十人及师范学校职员中的委员若干人,会议师范学校的学科课程。委员长司纳定曾发表在一九一二到一九一三年间议论的基础,有下列的几点:
  1.师范学校的教授及训练的目的,应加限定,使更有效。
  2.关于教职的学科目,如心理学及教育史,应施更有效的教授。
  3.师范学校的教育,应与都会及乡村小学校的教育实际相连络,使更有效。
  4.使代表的师范学校对于一地方教员的需要、学生的额数及学校的教养力有更明确的理会。
  5.师范学校的教育,应顾虑毕业后所从事教职的范围而有分化。
  以上两种倾向不仅限于二州,实可视为美国现时一般的趋势。
  以下,再就养成实业科、图画科教员的学科加以说明。在大体上,可有下列三种设施:
  1.为养成担任该科目的教员,设置特种的师范学校。如波士顿的技艺师范学校、甘撒司州②的州立手工师范学校。
  2.在一州内,于这个师范学校,除设普通科外,兼一二种特科,而于别个师范学校设置别种特科。如纽约州、密雪根州③都用此法。
  3.各校皆设置特科,与普通科并行。
  在美国,以第二种设施在经济上为最有效。
  美国有所谓“斯密司—许士法”(Smith-HughesBill),是一种以奖励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法律。师范学校所设的职业教员养成科都受这个法律的保护。现在说明他的大要如下:
  从一九〇二年到一九一七年的十五年间,为美国调查研究实业及职业教育的最努力的时代。商业团体及工业会社等,都派人到欧洲去调查并报告职业教育的状况,又在各州及都会实施职业教育。但这种设施,只限于一个地方;有识者则以为,要发达实业教育,必须将这个作为全国的问题,因倡议国家对于各州有经济援助的必要。到了一九一三年议会开会时,就添设委员,调查以国库奖励实业教育的事情。该委员调查美国现状以后,知道实业界年年需要多数的青年。因作成报告,以为要使这种青年有十分的能率,须在小学毕业后再受三年的教育。又,对于不熟练的年长劳动者,亦须添设成年补助教育。他们又调查在中学校修业的学生,知道学实业科者很少,以为应加改进,使更有效。
  根据委员的报告,于是上院议员斯密司和下院议员许士,在两院各提一案。因中经世界大战,直到一九一七年一月,才在议会通过;复经大总统同意,遂定为法律。
  该法的内容,有下列各项:中央政府得各州的同意,设置职业教育局。新设职业学校时,对于教员的薪俸,由国库补助,各州亦出同额的补助。中央政府监督事务及经费。对于农业、家事、商业、工业等学科课程,有必要时,须行调查研究。公立学校设职业科目,使十四岁以上专门学校程度以下的青年欲就职业及已就职业者补习。
  为国库补助的基金有四种:(1)以支付农业科的教员、视学及主事的律给为目的而付与的全额,以在各州的农村人口对于美国全农村人口的比例而分配于各州。(2)以支付商业科、家事科、工业科的教员的俸给为目的而付与的全额,以在各州的都市人口对于美国全都市人口的比例而分配于各州。(3)以养成农业科教员、视学、主事及商业科、家事科教员为目的而付与的全额,以各州人口对于美国统人口的比例而分配于各州。(4)关于农业、家事、商业、工业各科目认为必要的事项及其课程,供给研究调查的经费。
  基金从一九一七年开始,以后九年间继续增加,到一九二六年达于最高额,其后即继续此最高额。基金表如下:
  师范学校职业科教员养成科受第三种基金的补助。师范学校G—H的学科也算一种。
  四 学科目教授时数
  美国师范学校学科目之多,正和学科之多一样,而且各校也不一律;所以想详细论述,颇感困难。现在且就杰特和巴喀两氏在一九一六年调查十三个师范学校的表格,摘录如下,再来讲一校的学科目教授时数。
  下表为意利诺伊州台卡尔泊地方的州立师范学校的学科目及其教授时数。所列学科都是为养成小学校教员的。
  以下举阿哈岛米阿米师范学校为例,可以窥见关于高等师范的学科目及教授时数的一端。
  该校创于一七八九年。至一八二四年,称为文科专门学校(CollegeofLiberalArts)。
  一九〇二年,附设一个称为高等师范(TeachersCollege)的二年程度的新学部。
  一九一二年,更设置四年程度的实业教员养成部,同时又设置四年程度的中等教员养成部。毕业生可授以学士称号。
  所以,目下该校有四部组织,是一个并设普通专门学校和师范学校的学校。那称为文科专校的,也同一般专校的性质一样,不是以养成教员为目的;不过,毕业生中如有愿任中等教员者,可在中等教员养成部学习关于教育科的一部,然后给与教员的许可状。
  中等教员养成部更分为十部:(1)英语及历史;(2)拉丁语及英语;(3)数学物理及化学;(4)近世语及英语;(5)拉丁语及近世语;(6)生物学;(7)工业教育;(8)农业教育;(9)家事科;(10)商业教育。
  现为简便计,仅列举其中二、三部的学科目及教授时数。
  该校尚有二年程度的学校,专为养成小学教员用的;分本科、工业科、音乐科、家事科及农业科。这种学科目此地从略。
  五上述各项的概论
  1.美国师范学校,有养成适于农村教育的教员的;又有市立的师范学校,则以养成明了都市事情,能实施适于做将来市民的教育的教员为主。
  2.一般人承认,师范学校是一种职业教育,以养成教员为本体;故日谋师范教育的充实,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3.学科之多、课程组织之活动,是美国一般学校的特色。至于师范学校的富于通融性,可从上述的学科及学科目知之。今更举数例如下:
  有因能力、境遇等等不能长期入学的,可学习养成初学年教员的课程,便能在二年内毕业。长于技能科的,可专习养成专科教员的课程。没有中学毕业资格不得正式入学者,可以一方补习所缺,一方学习正式的课程。仅有初学年教员资格者,可入暑期学校,经过相当回数后,得受上级教员许可状。其他还有:适应各个人的能力、境遇而供修学机会及便利的种种组织。
  4.美国州立师范学校,为养成职业教员的机关,为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上职业教育的源泉。在大学教育学的讲题中,有许多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故美国的职业教育,一方面为理论的研究和实际的设施,他方面即得防止普通教育以偏于学艺式(Academ-ic)为能事的流弊。
  5.美国中等以上的学校,把一种学科目分为若干单位,称为limitofwork或limitofcredit。①。大概每一学期修毕一个单位为例。一周内,只有几个单位的学科并习。一学期终了后,次学期即换一种单位。学生有能力、境地不能尽照学校所定的课程支配学习的,可以改换修学期间及科目种类,只要修毕所规定的必修科及选修科,即可毕业。
  6.(甲)组织一个学科的学科目,不偏于职业上当前的需要,而加以这种学科目的基础学或一般修养上所必须的事项。如前述米阿米师范学校家事科的课程表中,有化学、动物、植物、图案、社会学等,是基础学的例。又,该校数理化部的课程表中,有英语、英文学及演说等;而选修科目,更规定为须在数学及物理、化学以外的,这是一般修养的例。就在技能科、职业科的课程中,也加以一般的关于基础学及修养的学科目,不单以养成偏狭的技术家为尽能事。
  (乙)应于社会的趋势、地方的情形,添设必须的学科目。如社会学一科,虽然实施的方法不同,而且有的定为必修科,有的定为随意科,然一般总是设这一科的。如密西根州立依普雪拉的师范学校有历史及社会科;于历史中讲世界大战的背景、产业史、现代史;于社会学讲政治学、各国政体比较、经济学及现今改造问题。又如意利诺伊州立麦肯师范学校授农村社会学。
  (丙)教授一种学科目,不依这个学科目的学术系统为全部的研究,乃考虑学科的性质,斟酌地方的状况,择其重要的一部而省略他部。如依普雪拉的师范学校,分动物科为生物通论(用AnimalZoologh之名,内容虽是生物学通论,然以关于动物为主)。生物学通论(AnimalBiology,以有脊椎动物解剖生态及生理为主)、鸟类哺乳类及昆虫研究(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哺乳类的解剖学、动物发生学、遗传及优种学、动物技术材料的搜集、学级教授上的准备、关于解剖及生态的研究准备、中学校实验室的设备等)、进化论及遗传、公民生物学(CivicBiology)与社会公民生活有关系的问题(如森林、蚊蝇驱除、杂草芟除)等等支目。又如麦肯师范学校,在动物学许多支目当中,有称为Eco-nomicEntomology的,①是就和田园及家屋有关系的昆虫及和昆虫有关系的鸟类中取材料的;又,在个人调查当中,有动物学参考书类的调查一项。这种种支目,并不是任何学科的学生皆须学习,普通只在短期内修毕通论,其他则应于学科的类别另习适当的功课,或则任个人的自由选择。
  (丁)在教育科,也有上述的旨趣。今举米阿米师范学校为例。该校教育科的支目如下:(1)心理学及青年心理;(2)心理学——儿童研究及青年心理;(3)心理学(包括儿童研究);(4)教授原理及练习方法;(5)心理学及青年心理;(6)教授原理及练习方法;(7)近世教育史;(8)教育史;(9)职业技艺及职业教育的历史;(10)教育社会学;(11)教育原理;(2)教授原理;(13)教授原理及练习方法;(14)小学校编制论;(15)中等学校编制论;(16)实业学校编制论(有几项题目相同,如(1)(5)等,但因为担任教员不同,这个题目的学科也就不同)。
  更举依普雪拉的师范学校教育科的支目如下:(1)心理学;(2)心理学;(3)教授原理;(4)近世教育史;(5)美国教育史;(6)儿童研究;(7)个性研究;(8)异常儿的心理;(9)教育测验法;(10)成长与发达;(11)小学校教材的心理;(12)中等学校教材的心理;(13)行为的心理;(14)社会心理学;(15)学校行政法;(16)中等学校问题;(17)社会的教育;(18)海尔巴脱和福禄培儿;(19)教育原理;(20)教授原理;(21)哲学初步;(22)古代哲学史;
  (23)论理学;(24)伦理学;(25)哲学概论;(26)心理测验及特别学级教授法;(27)美国的思想与教育;(28)TheVitalizedSchool(专研究使学校生活丰富上有关系的教育作用的要素)。
  (戊)一周的教授时数甚少,使学生有充分自修的余裕。体育科所包含的,不仅体操一种。有一个师范学校,教女子的体育分为九种支目,教男子的则分为六种。所谓体操,也包括游戏、竞技、小学校中学校用的体操及运动场管理等节目。
  产儿制限与优生学①
  产儿制限这个问题,现在由多方面加以讨论。譬如有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的见地的,旧马尔撒斯②派的限制生产说,即以此为根据。这派的主张是:人口的生产,势将超过维持生活所需的食物的生产,所以若不用人工来制限生育,则自然界也将用战争、疫疠、饥馑等更惨酷的方法来达到这个制限生育的目的。到了现在,这一派的论调还是极有势力。有许多研究最精明的人,也似承认这个议论当中含着一种真理;虽然他们是并不承认,那最初所发表的马尔撒斯律③。
  还有一方面,是由于进化的或动物学的见地。照这派的论调,以为从事实看来,自然的进步的全部历程,是在对于有生之初所获得的那个无限的生殖的动力,加以制限。经过进化的历程,对于生育的数量,已有不少的减少——唯下等的生物能生存的比较的少些——而且这个量的减少,就跟着质的增进。这对于以后的生存,真是很有利益的。产儿制限,就是继续这一种的进化的步骤,成为有意识的、自主的、审慎的工作。但实在都是很自然的。
  更有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改造的人道主义的见地的。这派注重在劳动阶级,含有平民主义的意味,关于这问题的各种议论中,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无论何人,只要熟悉工人的生活和工人的家庭的,不管这工人是在最富裕、最进步的国家里,一定会晓得工人们所受于子女过多的苦痛。因为这些子女实在是不必要的,是不能得到适当的养育的。做父亲的为此而增重负担、劳苦;做母亲的为此而发生疲惫、疾病;做儿童的为此而陷于最恶劣的环境,无从得到好的养护。实在这些儿童当中,有许多是决不应该生出来的。故有很多的人一出世就死去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到处形成困苦、悲惨的情景,而使一个地方的社会程度发生低落的影响。具有善心、勇气的人有见及此,遂主张产儿制限,愿意牺牲一切,为社会洗净这个污点。
  但有一派抱单纯的医学见解的人,对于产儿制限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他们不发任何种广泛的概括的话,他们仅仅这样断言:在某种致病的境遇里,若是妊娠了,势将引起严重的危险——如心脏病,或是一个妇人临产时要发狂——则避妊便属必要。这一种见解,被开通的医生所承认,已有五六十年了。
  最后还有一方面,是优生学的见地,这和上面所述进化的、经济的、社会的及医学的各种见解都不同。这虽不是一种新的见地,但在今日,既有许多主要的白种人民因为受了那以前不知名的疾病的影响,竟把种族上的生活力日渐减弱,①——这比疫疠还要利害。因为古代各种大的疫疠,尚不至于连强有力的人也归于灭亡——所以产儿制限问题的这一方面,便有了最重大的意义了。
  我们在产儿制限上有着一种极贵重的工具,不仅可以直接的改善社会,并可提高人种的品质。这个事实,在现代富有思想的优生学者虽不欲过于重视,但几乎没有一人不默认的。他们所
  以不过于重视的理由,因为他们承认,仅仅避免妊娠在改善社会的境遇上虽尽有好处;但在种族上并无必需的改善的效果,甚或竟会生出相反的影响。譬如:仅仅随便制限人群的繁殖而不注意到这人群的种族的性质,则终不能把这人群的性质改良起来。这是很显明的事实。还有,在实际经验上,像现代所实施的那种新马尔撒斯派的方法,或者竟是使人种变坏(dysgenic),并不是改良。因为采用这些方法的是优秀的人群,至于无知无行的劣等人种,反让他们自由生殖的缘故。从优生学的见地所认为应该需要避妊知识的人群,反而不能受着影响,于是不幸的结果,就要出现。从现在的情形看来,这种方法,显然是不能再无限制的继续了。因为需要社会担负的个人,以同样的比例,继续增加,而供给这些担负的人,在数量上比较的日渐减少,故只好永远增重担负。所以我们若愈认识这种紧要的事实,也将愈尽力去传播避妊的知识于那些子女过多的人,解救他们的不幸了。
  现在,我们且把这个暂时的过渡的情形搁置一边,唯应该记取单单限制生育。在他的本身,虽不能算做达到优生学上人种选择的方法;然而产儿制限,终还是个唯一的利器,足以实现优生学上选择的作用。当一百年前马尔撒斯发表他那新的革命的主义,从经济的见地说明限制生殖的必要时,他只晓得劝人戒除性交,来实现他的主张,并不晓得别个更好的方法。在那一个时期,节欲算是限制多产唯一的方法,这在某种情形里也许可以有的。但是这个方法,并不适于实际应用。因为已经结婚的人,能从某种动机,尤其是优生学的动机,肯不顾自身幸福,专为实现这一种方法而勉力自制的,一定极少。至于能服从这些高尚的动机,具备坚强的意力以从事于自制的,固然也有;然从优生学的见地看来,却反是我们所希望到了最后始可制限生育的一种人。所以,禁欲的方法实在是不切实用的。唯有用避妊的产儿制限法,一方面既能使具有通常智慧的一般人民,对于生殖有支配限制甚至或避免的权力,他方面仍能使已经结婚者运用其功能,无须取无谓的禁欲的空名,也不至引起心身上健康的损失。所以不但是一种方法,实还是唯一的方法。
  现在,我们可以进而讲究优生学了。初创优生学的人,因为晓得这个问题关系的重大,终不敢显然主张。就像第一个也是最有势力的优生学者哥尔登①,虽然对于优生学的目标和宗旨,叙述得非常合理、非常和婉,而于使优生学可以实际应用的方法的性质,却从没有特别注重过或明白发表过。哥尔登差不多常说,生育与结婚是同样的事情,所以不配生殖的人便不配结婚,凡在结婚典礼上所有心身两方面的个人利益,统统不应享受。但这种要求,显然是不能实行的,且也为舆论所不能容许的,而对于多数优秀的人,反给与以一种难以胜任的负担。结果只把优生学被人误解,被人嘲笑,当作妄想看待;一方面又使许多有意信从优生学的人,保持一种不可能的误谬的见解,到底对于优生学的主义还是怀疑,不敢置信。
  但从哥尔登第一次在一八八五年发布关于改良人种的新理想以后,不到几年,就有一位克拉褒顿(T.H.Clapperton)女士在她的《科学的世界改善主义》(ScientificMelirism)上明白宣言:用新马尔撒斯主义的方法自愿的制限生产,而不是出于经济的和节欲的动机,实为“国民更新”(nationalregeneration)的必要条件。又,第一次使公众晓得,在产儿制限的方法里,可以达到优生学的目的,且可使一般人类也能到达那专尚理论者虽不是幻想者所能到达的地方。从此以后,这种道理已经很快的传播到一般能想及这方面的人生的人间。到了现代,只有愚蠢的人、迷信的人和许多想做议员的人,仍抱着旧的见解,以为生育跟了结婚而起的,要限制生育只有禁止结婚。然在现代,对于优生学的进步这一个大问题极其关心的人,必将相信,改良人种最切实的工具全在于产儿制限。所以,我们如果希望把人种的一般程度有满足的提高,自必要用了逐渐增长的关于遗传的知识,来调节妊娠,限制妊娠,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来防止妊娠,才能有效。
  优生学上有两个目的,在现代更比从前需要的,便是:(一)阻止劣种的生产;(二)鼓励优种的生产。而阻止劣种生产这件事,似应最先施行。因为这不但在进行上最有把握,而且他的本身,还可间接的甚至直接的来促进优良人种的发达。
  现在一般人社会的和经济的地位,极不平等。我们希望,将来能渐趋于平等。但这个问题,此刻且不暇讨论。我们单从优生学的见地,以为现代社会大约可以分为优秀的和低劣的两种人。这两种人,虽是互相掩覆而且渐渐的互相融合。但在表面上看来,确是两种分明而且相反的团体。在今日,或在前一世纪的大部分,一般的影响——包括最好而最博爱的动机在内——已有阻止优秀者的生育而促进低劣者的生育的现象。而大部分社会进步的动力,不但要靠慈善的行为,并且要靠法律和行政,来实行使优秀者负荷低劣者生活责任的主义。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强健的、能力作的、聪明谨慎的人的继续的增重经济上及别种的负担,因以减少他们养育自己子女的实力;而别方面,却使惰懒的、无远虑的、有疾病的人,不但自身不受这些恶习的危险,还得受人供养,多生子女。这个步骤,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代,而在最文明、最进步的国家,尤其进行得快,因此便阻滞了进步,减低了文化。这次大战,使各交战国及受着大战影响的中立国,愈加促进这种病态进行的步骤。如:优秀的人已觉得自己方面的数量大为减少,同时所负担的责任反无限增加。至于低劣的人,正在日日推广。这不仅因为,他们发见比以前更不适于对付较难的环境;还因为,他们当中多数属于中等阶级的人以及从前曾经有优秀能力的人,一到现在,都被逼迫而沦于下等的社会阶级的缘故。
  到了现在,没有人敢郑重提议,说优秀的人种,应当不管他们的负担将增重到怎样一个地位,才可以把这些负担统统放弃,让低劣的人种自去求生。这是因为,百几十年来盛行着一种人道的理想和努力,而且渐渐的暗暗的流行了已在百年以上。现在如果有人作上面的提议,不是和这些理想及努力相反背的么?实在的讲,从古以来,没有所谓选择的自由;就到现代,还有人相信我们应当救济那些并世存在的不幸者。不过到了近来,已有一个关于人种的大希望照耀在我们的眼前了。这就是:要我们明明白白的晓得,若根据那遗传上优生学方面,发达无已的知识,很聪明的使用产儿制限的工具,就可在我们看得到的最近的将来(不必在千年以后),断绝了不幸者的供给,减少了低劣人种的生产。我们从前枉费心力,想去阻止婴孩的生后作恶;现在却已学得秘法,可以在未生产前预防了。
  但从此要发生问题了,就是:我们当采用何种实施方法呢?我们则以为,要使优生学的理想在社会的及人种的生活上发生实效,至少可以有三个方法。这些方法,不必定要国家或团体才能做得,就在个人也是可以实行的。
  第一——在增进并提倡遗传律的知识。
  凡在实行以前必先有知识。现在我们所有的遗传,对于优生学上相关的趋势的知识——无论是从统计方面研究,从曼兑尔派(Mendelian)①研究,或离开了理论单由精密的观察——实在是极不充分。目前这方面的知识,虽是发达很快,条理渐备,然如果要作为实行的指导,还得扩充范围,多具实例,以期愈加详细,愈加精确。推广这种知识的责任,虽可以望于专门研究生物学的人,但决不是全然由他负责。如医生遇有关于家族遗传的病症,可以探索的,就须把这种病症记载下来。又如一个人倘能追溯到几代的祖先,就可以把一代一代的情形叙述一下。即使不为研究遗传计,也可为个人的德业、模范或儆戒来做这件事;又有一种人,如其他们对于我们几百年来的祖先有能追溯的,也可在我们身上作一种富有兴味与教训的研究。凡这种种,都是在自己家庭范围以内可以做得到的。
  第二——普及产儿制限的方法的知识。
  在十八世纪的时候,用避妊为限制生产方法的知识,似仍限于时髦的一班游冶儿,而且常为不道德的事情而使用。若认这为道德的而且节制的行为,不过是百余年间的事。可是,从此就在全世界各文明国里传播起来。至于开始采用这项方法的人,自然是那些最有学问、最开通的人,以及在道德上深知做父母的天职,且有先见,能克己,实践这种责任的人。所以,这个运动最初是限于上流社会。但向下面推广的势力极其快速,从一八七六年勃拉特劳(Bredlaugh)及皮珊脱夫人(Mrs.Besant)为散布关于避妊知识的小册子被官厅讯鞫以后,更有许多文字上的宣传继续发展,突过从前。他的影响,竟及于较高等的劳动阶级,他们是很有智慧,有志气并有研究心来获得有切身关系的知识;就在那被虚伪的贞操观及愚昧无知所拘束,足以妨碍宣传的地方,也不免受着影响。因为现在这种宣传,已能用文字的方法传播到下级社会,就像那些终日力作,没有学识,即使有意求知,也是困难得很的人,现在也将受着影响了。
  这样,现在过渡的时期中,在优生学上有价值的优秀分子占最多数的阶级,是属于最愿意也最能限制生产的一级;而低劣分子占最多数的阶级,却仍得不到限制生产的知识。即使有了志愿,还是无法实行。像这一种过渡的情景,实在是可怜的。我们现在所能设法的,只有亲身把必需的知识向下层社会的人讲述。因为他们是不通文字的。我们一辈人,立在中流的地位,决不能向后退步。只有前进,方能得救。像那些假贞节的无知识的反对文明开化的人所抱的态度,高贵的威权高呼“我全然不赞成这种方法”的,到现在已经是成为可笑的了。因为他们是过去的人。大战一起,他们的运命就告终了。我们生存现代,和这一种普及全世界的伟大而巩固的运动,实在深有关系。这种运动,在最有文化的地方继续的流行。然这个步骤,却是从最下等的动物界开始,而且得着“自然”的许可的。
  实际活动的方法,自然须按照各地的情形,来斟酌适宜。如在荷兰那里,不但设立了产儿制限的讲授所(clinics),而且还由官厅设法鼓励。所以,要传达最好的优生学的知识是很容易的。又如在英国,因为政府受了假道德的无知识的反对文明开化论者的拥护,便出来作梗,不许明白地宣传产儿制限的知识。因此,要想传布这种知识,必须由医生及开通的公民多方设法,如或由救济无知,或由私人教授,或由养成进步的人种上的理想,或由鼓励地方官使觉悟他们的责任等等皆是。至于一般法律上救济贫民的官吏(poorlawrelievingofficers)——尤其像现在这样,由妇女担任这类职务,且比从前要高明得多的时候——遇必要时,以传授产儿制限的知识为最切要的事情,自然是很明显的。因为这种行为,即使离开了人种的见地不讲,对于贫民自身,本是非常重要。就是对于社会,也很有关系的。然现在在美国地方,这个问题却有些困难。因美国已经定了一种法律。这种法律实行以后,便生了一个障碍。其结果所得,使勇敢的先驱者,像玛格莱脱珊格尔夫人的,因为具着人道主义的热情,起而向法律挑战了。但改造不良法律的方法,若只用破坏手段,——即使法律破坏家的行为是起于最高尚的动机——实为本能的遵守法律的社会所不取。但是,若要实行一种高尚的事业,为人们及为人种的提高,在势不能不破坏法律。但这件事的本身,也许犯比法律更高的事情的。我们以为,在美国地方,用教育来教化地方,再与教育相应着改变法律,显然大有事情可做呢。
  第三——依据我们的知识来行事。
  仅仅有了遗传律的知识是不够的。仅仅传布关于产儿制限方法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这两种分开来,虽各有应用之处,然与实际改良人种上面,将没有什么效果。只有把这两件事情联合起来,实施的人又能感觉到个人的责任,才可以为实行的指导而有所成就。因为这一种个人活动上高尚的责任的意识,实为全个问题的基础。如果地方上有多数的人能这样,则优生学的进步便成为可能,也成为切要。因为这一端能成功,全体也就可以成功了。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不必急于制定优生学上的法律及婚姻的章程。但在好新而浅率的人士,必将时时要求定这一种的法律和章程。他们把优生学者当作狂人,当作幻想者看待,以为不值得尊重的。但是在优生学一方面,他的进步的路线是很清楚的,到了健全的知识已经普及,或者到了我们确实晓得那些不肯依据健全的知识来实行的人是出于踌躇不决,或是为了他们生来没有能力做别种事情的时候,自也将取强迫的行动,用法律来执行了。因为这些人是构成低劣人种的要素,足以贻害社会,流毒种族。但在人数上,他们比较的是少数,而且可以制驭的。所以我们为促进现代的社会及将来的民族计,对于这些分子,不唯可加以必要的强制,简直是一定要这样做的。而这种强制的方法,在最温和的方面,可以用那种使人乐从的初步的社会的劝导。劝导无效,才用遏制生殖的方法。若在最后的极端的方面,则须用完全的隔离法了。我们如果要合理的希望人种的改良,只好照着这些路径进行,决不能用强制全般人民服从的那种笨而无用的方法的。
  我们各个人都能为这个目标而力作。由切实的知识与个人的势力所发生的影响,足使我们所欲绝灭的那些分子的地域,更定得确切些。现在这个在人种历史上的危机,就是对于我们最善的努力的挑战书。
  英国劳动教育之发达①
  (一)十九世纪初期,英国有许多乡村设立许多劳动者讲习所。此种劳动教育机关的名称,有机械学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或相互修养协会(MutualImprovementAssociation)等。当时,一般人对于教育的热心,可说是空前的。在伦敦所出定期刊行物,也是非常发达。每周《机械学杂志》的销路达一万六千部,《化学杂志》亦达六千部。在一八二四年十月的《爱丁堡评论》里,有一位记者,曾叙述劳动阶级希望求学的倾向的急激和他们出席的勤奋使讲师感动的事情。
  但不论何事,常不免一弛一张。如上述的劳动教育运动,也有消长的机会。到一八五二年,劳动者讲习所,除孟却斯泰的地方工艺学校,在伯明汉②的米得兰特讲习所,基础愈加稳固,以及在司惠顿、勃拉特福、克利乌等地方的劳动者讲习所,因经济的及地理的便利,能永远继续外,大多数的讲习所已相继停闭,将校舍及图书馆让给别个团体了。
  此种劳动者讲习所影响于一般人民的思想究竟何若,曾未有过可靠的调查。不过,当讲习所全盛的时代,于确定近世产业组合运动的基础及促进劳动组合的发达,都是可以注目的事情。
  读了哈特生博士于一八五一年出版的《成人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劳动教育所以能特别发达的原因。据他的叙述,那时中流阶级为促进劳动教育计,常与富豪竞争。文学家及科学家为发达劳动教育计,常常演说、作文。维多利亚女皇及大僧正、大法官等,也都能对于劳动教育有所贡献。新闻杂志上,更登载无知与犯罪间关系的事实。行政长官对于以普及有用的智识于一般民众为目的的各项集会,也肯自己出席参与。一方面,地主组织农民俱乐部;他方面,工场主在工场内组织学校及工场图书馆,并于工人之间组织音乐队,奖励储蓄,设立贮蓄银行、公益组合、疗养组合,衣服公卖组合、埋葬组合等;又时时开劳动者茶话会,工场主及其家属全体出席,以打破劳资间的障碍。从这些可见,那时劳动教育的发达,实有赖于上流社会的恩情主义了。
  (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劳动教育运动才能不仰给于外来的保护奖励。一八四二年,在雪夫尔特创设之人民大学(PeoplesCollage),实为英国劳动者大学的先驱,且为自治自助的先例。这种不多见的学校,由雪夫尔特的非国教派的牧师所创设。三十年间,由学生设法维持。他们对于和这个学校没有关系的人的经济上之辅助,是拒绝不受的。因为他们相信,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要经济的独立和自治的经营相伴而行的。
  这种学校的设备,自然是不能完美,教具等物也多缺乏。到了冬季,学生侵晨入校,不吃早餐,也无取暖之具。但学科目的范围甚广,而且还是人文的学科。每早六时半起,学拉丁语、希腊语、论理学及公民研究。
  这个人民大学虽为独立自营主义的劳动教育运动的先驱,然同时在英国初期发达的产业组合运动,也是以独立自营(selfhelp)相标榜的。因此,这两个新运动,便有互相接近的趋势。在工业都市洛企台尔的微俸的工人,一面依独立自营的精神经营他们的产业组合,一面又以由组合所得的些许微利,用组合独自的力量来经营教育。这个实为英国组合劳动运动的嚆矢。以后组合经营的教育到处扩张,遂为其他教育运动的先声,而其中尤以大学推扩运动为更受影响。
  其时,有一个基督教社会主义者菲来达力克但尼逊·摩理斯模仿雪夫尔特的人民大学而计划劳动者大学,这是与产业组合运动的问题相关连的。他从那个人民大学里发见一条根本的原则,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若无基于平等关系的公开的交际,则终无发达劳动教育的希望。所以他说:“这个原则由劳动者自身所发见。雪夫尔特的劳动者创设劳动大学这件事,我们在一八五三年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们认为在教育史上划出一新时期。”
  在雷特、拉阿、司克耶所创立的伦敦大学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则。这个学校的目的,在使富者、贫者、智者、无教育者各色的人,都当作神的爱子来看待。大学全体的人,也都觉得大家是伴倡,是同志(fellowship)。在创办这个学校的人,常常主张学校(col-lege)便是伴侣的意思。所以在这个学校里边,已经把阶级的障碍全然打破。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所设立的基于上述新原则的大学,到了后来,有些便和别个比较大规模的教育机关合并起来。如孟却斯泰劳动者大学和阿惠大学的夜学合并,阿惠大学后又成为孟却斯泰的综合大学。这样,在十九世纪后半期所起的劳动大学,就成为近世综合大学发达的一部分。
  当人民大学运动盛行的全时期中,产业组合运动也确实发达。在一八七〇年里,产业组合运动实为大学扩张运动的一纲领。大学扩张运动与剑桥大学有密接的关系,所及于一般人民思想的影响,也极显著。如一八八〇年,剑桥大学在北杜耳哈姆坑夫间所行的大学知识普及运动,尤其是可注意的。
  起初,大学扩张运动原是发动于北英格兰州会,以促进妇女的高等教育为目的;剑桥大学更促进这个运动的成功。但他的真正目的,乃在把大学所教的知识扩张到人民全体,当然不是限于一个大学、一个地方的运动。假使这个运动并不是对于劳动者全体(他们的大部分是没有获得知识的机会的),许多的热心家恐怕不会来参加这个运动。不过,大学扩张运动的当初,虽能吸引大多数的劳动者来听讲;可是,后来劳动者参加的人数渐渐地少了。这是为了劳动者没有加入这个运动的管理的缘故。因为管理这个运动的机关,在中央是大学,在地方是委员会,而委员会的组织是把劳动者除外的。
  (三)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大学扩张运动及产业组合运动,很有贡献于英国劳动者的教育。这是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到了十九世纪末叶,另有一种成人学校运动。成人学校运动起于十八世纪弗兰特派的团员;他们要普及知识(如圣经)于男女劳动者,其后经过长期的停滞状态,每年在各地(如中部英格兰地方)建设许多学校,始得渐次发达。这种学校是立于一定的宗教的基础之上,故最注重基督的生平及其教理;然除此以外,一般的人文科目也讲授讨论,并用别种方法来施教。
  当十九世纪末叶,还有若干“相互修养协会”;他们对于一般劳动者教育,也有多大的贡献。
  英国在十九世纪时期,一步一步的向着政治的及社会的德谟克拉西①进行;一般人民的教育和一般劳动者的教育,就是实现德谟克拉西的预备条件;而前述的诸种运动,又是实行这个条件的。
  上文已经说过剑桥大学对于大学扩张运动的贡献,现在可再述牛津大学对于这个运动的关系。一九〇三年,有一位从牛津大学出身的阿巴脱·马斯普力巨,发起组织一个劳动者教育协会(WEA)。他在一八九七年,曾从事于共同销卖组合的事业,以后又到各地讲演消费组合的历史及原理,并且常常投稿于报馆。后来他又观察时势的必要,主张将大学扩张运动、产业组合运动及劳动组合运动三者结合,组成一个团体。一九〇三年七月十四日,开最初准备委员会,与产业组合及劳动会的干部讨论。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在牛津大学的练习学校,由诸大学及多数劳动团体的代表的公认,就有上述的劳动者教育协会出现;又为促进协会的事业起见,组成一个有力的委员会。
  从一九〇四年十月起,在林台格、洛企台尔等地,设立支部,开始种种的运动。那时有一种叫工人教育班(tutorialclass)的运动(关于这个运动的历史,可以考虑一九二〇年剑桥大学出版的CambridgeEassaysonAdlutEducation第九章TheTutorialClassMorement译者注),算是协会最有组织的事业。卡拿巴耐脱及劳巴两博士便是这个运动最有名的先驱者。
  一九〇五年,在洛企台尔设立协会的支部干事等极热烈地利用大学扩张运动,就于一九〇六年编成一个学级,收容学生三十人,二年毕业。当时聘格拉司哥的经济学教授泰乃依为教授,他不计报酬的多寡,极能赞助新的计划。同年,在罗敦地方也模仿洛企台尔的计划,开办一个学级,泰乃依也在那里任教职。
  一九〇三年八月在牛津大学的夏季集会里,讨论一个问题:“牛津大学对于劳动者能作什么?”当时出席者有英格兰及威尔斯的代表四百人,教育部也派人到会。由牛津大学的哥亚博士主席,由北西部协同教育委员会联合之伏尔泰尼而特及圣约翰大学之希独耐郝尔说明提案的理由。当时许多演说词中最惹人注意的,为朴质茅斯的造船技师马克秦巴修(现任劳动教育协会的干事长)的演说。会议结果,刊成《牛津与劳动教育》的报告书流行于懂英语的国民间,尤以美国所受的影响为最大。大概这个会议及会议的报告书,在英语国民间是不能忘的。至少从这部报告书里,使各大学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为之一变。
  在这个报告完成之前,牛津大学已编成六个工人教育班。其后,英格兰及惠尔斯诸大学也为劳动者开设工人教育班,而且由教育班的各大学组织合同委员会,现在还是存在。
  美国工场教育之设施①
  美国工场为增进工人的知识,特设图书室及阅览室,举行讲习及讲演。现在分述如下:
  (一)会社所属的图书室。据报告,在工场内或在别处设立图书室的会社,共有九十九个。在这九十九个会社之中,有五十七个(工人总数,约二十一万)。图书室所备的图书达十九万册。
  不过名义上虽都是图书室,而规模的大小自然是不一样的。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几册书籍,几乎是名不副实。惟就大概讲,终有一千册乃至一万册的图书。如有一个图书馆藏书二万五千册,又有一个藏四万五千。然而前一个图书馆,一见好像是个俱乐部,有游泳场,有游戏场,与普通的办法恰恰相反。因为普通的例,图书室是附设在俱乐部之中的。有些大规模的图书馆,则不仅为会社的工人而设,凡在附近地方的居民,也都可以使用的。
  征收阅览费的例,是不通行的。大概是从会员所出的会费内划出一部分作为图书馆的维持费。
  (二)公共图书馆支部。在这九十九个会社中,又有十五个附设和本社图书馆有连络的公共图书馆支部。这个办法非常便利。因为大半的图书馆,规模狭小,不足以应付场内全部工人的要求的缘故。
  会社当中,有不自备图书而只设公共图书馆支部的,有五十六个。这种图书大概放在事务所、娱乐室或食堂里。
  (三)专门图书室。有许多会社设备专门图书,是为了谋事业的利益,不只为谋读者的利益的。然如某一会社图书室内所有的专门书籍,也有与商业及教育有关系的,几乎全部工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图书室内,又将记载与该会社有关系的事情的杂志名目及页数,每周记出来,编成目录,分配到各方面。工人如果见了这些目录,愿意要看那册杂志的,就可去借,三日后交还。
  (四)阅览室。在一百五十五个有自己的图书室及公共图书馆支部的会社中,有五十五个并为工人设立阅览室。其中的三十四个更备定期刊行物及新闻纸。大概有规模较大的图书室的会社,终是附设阅览室的。不过阅览室的地方,以娱乐室及食堂充用者为多。
  (五)工人讲习。讲习有种种方面,大概是以各专门科为中心。如在铁工场、钢铁工场、铸造场或机械制作工场里,就讲习工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冶金学、用器画及设计(design)等。在使用多数事务员的会社里,就讲习速记术、打字、计算及簿记等。在各种店铺里,则讲商业学、商品学及广告等。又有多数会社教授近代语、历史、雄辩术及地理等。此外,更有为女子讲习家事科——烹调、缝纫、刺绣、编物等——的会社,数也不少。
  又如戏剧、唱歌、乐队等各俱乐部,能发挥个人的才能,而对于观览者也有修养上的价值。
  开各种讲习会的会社,据一九一九年的报告,共有七十二个。工人听讲者有一万四千二百名,约居工人总数百分之五。
  (六)专门教育及职业教育。某会社约有工人一万四千名,特与当地的学务局连络,为工人开设专门的夜学校。出席者约有千人。内分若干部:有外人部,教以算术、读法、话法及书法;有预科,教以心算、工场事项、作文、商业地理及用器画;有工学部,教以理论及应用电气学、铸型学、铸造及机械制作实习、理化学;此外还有商业学、家事科及音乐。学费极便宜。校舍即借用中学校。学费所入不够支付的地方,则由该会社与该学区合同设法,大抵会社方面担任不足额的四分之三。
  有一个会社设立专门学校、商业学校及簿记学校,收容愿意入学的工人。这种专门学校的学生,并有使用图书馆的特权。每星期有五日举行夜间讲习,继续办二十五星期。此外更为夜工办每周两次的下午讲习。所用讲义,为各方面所能受用的。第一学年收容全部的工人,第二、第三学年只收前学年中成绩好的。成绩优等的更有奖赏。当地的大学,因这个会社所办的教育内容充实,故特许其学生可以无试验入学。
  有某大制钢会社,当初为二十二岁以下的工人开设夜学。后因多数工人日间工作以后,身体疲乏,不能再用心读书,以致出席人数甚少,遂又开办昼间学校,凡工场中的青年,每周须在午前或午后入学一次,并不减少工资。在做夜工者,也可不拘年龄大小,得以出席于讲习会。课程分若干种,大约每周四小时,继续修学四年。修毕学科者,得受卒业证书。大概工场方面教实习,中学方面讲理论。这个计划,不独于工场有利,就在学校方面也有便宜。因为可以不用许多经费而得设立中学。在某地方,曾有若干的制造业者和学务当局协议,而订定这种计划。照这计划,一切的中学生可以选择这个课程。学生先行试学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如希望继续修学的,可与制造业者再订契约。约内写明未修毕课程以前,必不中途退学。而在制造业者一方面,有教授契约,内写明各种学科的责任。第一学年,全照普通学校办理。以后三年间,一周在工场,一周在学校;因为有两组的人交替学习。
  当在工场实习时,也有工银,较普通学徒稍微高些。
  有一个银行业者,对于半数的工人施以教育。在十八岁以下的男子,强迫入学。受这种强制教育的时间,在他们每早工作开始以前的四十五分钟。所授的学科如书法、文法、算术等,都是为他们将来升高地位所必要的。此外,还有修身科。至于在十八岁以上的工人,也可选各种课程,尤其是受那种适于教育委员会许可的职务的教养及关于银行事业的讲习。此外,也授商业地理及语学等。又因教室内的语学工夫不足,特在食事时间,使与各国语的教师会话。这种教育事业,虽以使工人熟悉银行事业为目的;但从出席者人数之多看来,可以知工人所受于这种教育的利益之大了。
  (七)初习学校。除上面所述以外,还有实施在法规规定以上的补习教育。某工场对于已经过了义务教育年龄期间的工人,尚且施以教育。当入学时,仍付工银。某百货店(departmentstore)在授小学课程之外,并授以初等商业及音乐,更加授社会的物理的及军队的教育。有一部分的学科,是在执业时间以内授的。然年长儿童的一组,另在夜间入学;出席者,可以不出费而吃晚饭。大约每人每周的受学时间有七小时。每年六月举行试验。修毕所定的学科者,得受毕业证书。
  南部诸州的棉丝工场,在夜间授小学课程,也有兼教缝纫及烹调的。大抵出席于这种科目的人是很多的。
  心理主义与论理主义①
  立于心理的见地,谓之心理主义。立于论理的见地,谓之论理主义。
  所谓心理主义者,是尊重人间的自然的、现实的、个性的生活乃至心理的自然发达经过的主义。他看论理主义所尊重的理想、规范、规矩等等是人为的,且使人间天赋的精神的伟大创造力萎缩减杀的。故心理主义,承认人性的自然的倾向有无上的价值,至其极遂不得不为个人主义。若对于客观主义,也可称为主观主义。
  反之,所谓论理主义者,以人生生活的外的交涉为出发点,而把个人看做社会的个人。和心理主义专从内的考察人间的心理、个性,单把个人作为对象的立论,正相反对。故论理主义不能不承认人生生活的理想的、规范的即精神的价值。不过,所谓理想,所谓规范,也不是全从外面受与的,归根还是人间精神活动的必然的要求及特权。
  我们可以说,心理主义过于重视了人性的感觉方面乃至原始的情意方面;论理主义则过于重视了人性的理性方面。因为论理主义所唱的理想、规范,大概是理性的论理的活动(最高意志)的结果。
  从人间思想生活上看,由古到今,虽有几多的反对、冲突,但寻究根柢,可归于以上两种见地的对立。因为我们人类,一方面是一个生物的存在,同时在别方面又是构成社会的一员,所以到底不得不遇著个人(心理的见地)和社会(论理的见地)交涉的问题。
  若在哲学问题上,则心理主义的归结是唯物论,论理主义的归结是唯心论。因为唯物论以物质作为万有的根本,以自然界现象,精神活动,都作为物质相互间机械的盲目的运动。既把人间精神的活动作为单纯的物质的运动,则全人间的行动。也变为必然的,而无所谓目的与理想了。
  反之,唯心论以精神作为宇宙万有的实在,以宇宙现象的变化、精神的活动,都作为这个精神的显现。他承认,必有了精神才有宇宙,故唯有精神是根本的究极的实在。
  唯物论的缺点,在以物质为万有的本质,以精神活动为原子或电子的机械的盲目的活动;这样就单见了现实的、感觉的、特殊的、有限的、个体的、心理的、主观的方面,而忽视了理想的、理性的、普遍的、无限的、社会的、客观的方面;也就轻视了为人格的真价的精神生活方面;于是人间活动便和其他动物、一般生物的活动没有差异了。
  反之,唯心论能说明唯物论所未曾说明的,且能重视唯物论所曾经轻视的各方面。但是缺点也所不免。因为唯心论者看宇宙为精神的产物,看人间精神活动为不受单纯的因果律、单纯的生物原则所支配而自为目的的存在物,这样就以向于理想、目的的自由权,视为人类所特有。倭伊铿①的精神生活说,柏格逊②生命生活说,都是从这个见地出发。说人格尊严的康德,更看理性是万能的,是绝对的,因以构成禁欲主义、克己主义、理性主义的哲学。他的伦理哲学观,虽能引起崇高而严肃的畏敬之念,但仅仅这个,实在未能满足我们人生生活的全部。因为他把现实的或感觉的方面根本否定了,这不能不说是唯心论的缺点。(原来康德自己是个具有理性的性格的人,一生独身,有如冷灰枯木,未尝有过润泽的生活。)
  我们虽承认唯物论有一面的真理,但不能承认他有全部的真理;同样对于唯心论,也不能认为是普遍的、妥当的。因为我们不认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为二元的存在。
  以上是从哲学方面考察心理主义与论理主义的问题,而归结为唯物论与唯心论。现在若从伦理学方面考察两者的关系,则两者依然对立,依然冲突。在道德标准论上,便是经验派与理性派或快乐派与克己派的问题。从经验派产生快乐论者、利己主义论者、功利主义论者;从理性派产生克己说、禁欲说。
  论到究极,快乐论者立于个人的心理主义,理性派立于社会的全体的论理主义。因为他们不能把个人与社会看作同心一体的东西,所以一个陷于离在的个人观的谬误,一个陷于把社会看作单纯个人的集合团体的谬误。我们不能承认,这种学说是普遍的、妥当的,因也不能使我们的道德意识得到满足。
  但我们却有从这两个见地的关系,来推究人生生活的本质,建立正当的生活观的必要。因为如果没有正当的生活观,则对于人生生活的一切问题,就是伦理上、道德上、教育上、思想上、社会国家生活上一切人间的精神的发现的批判,将终于不可能。以下就把这个稍加论述。
  从来学术上乃至生活上的见解有二种:一为著眼于个人的生活方面的(心理的见地);一为著眼于社会的生活方面的(论理的见地)。
  第一种重视个人价值,主张个人万能;结果,重视自然的现实性。他们看世界上只有个人是真的实在,而社会不过是手段。意思就是说,生活的目的为个人,而社会只是方便。所以以为,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全要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做到。简单地说,无个人便无社会。
  卢梭就是一个抱这种见地者。但他不但看社会是种方便,而且还看社会是种害恶。他因社会灭杀个人的可尊的自然性,遂唱道主观的自然主义。至于尼采,更进而主张个人万能主义、权力至上主义。沿了这个系统,在现代教育上表现的,就是爱伦凯、葛里脱等的个性尊尊主义、儿童中心主义或自然主义、自由主义。
  第二种顾虑社会的生活方面,称为社会主义、全体主义。古代希腊的哲学者,已有把人看作是社会的。如亚里士多德便说过“人为社会的政治的存在物”的话。这种主义论者,以为只有社会是真的实在,故主张社会先在说,而以个人主义轻视社会、单重个人的价值者为妄想;又以为,个人无论如何终是一时的存在物,唯有社会才是恒久的存在物。这种说法,就是社会为目的,个人为手段。个人的价值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能发挥出来。社会好比是大海,个人恰如大海中一波浪,生灭转变,未能永存。
  我们从个人的精神发达过程看来,幼小时是不自觉的,以后由于模仿,渐渐的受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把社会的产物作为己有,因以形成精神的发达。若离了社会的恩惠而欲得幸福和满足的生活,殊不可能。所以说,只有社会是真有价值的存在物。
  这种主义的实现,远在希腊古代。斯巴达的国家至上主义,就是适例。所谓国家主义、权威主义、压制主义、命令主义等都是一类的东西。
  世界的历史,实只是这两大对流的历史。动与反动的关系反复不绝,结果便生革命、战争等事实。若追究根本的原因,仍不外乎个人与社会、个别与全体两主义的对立和冲突罢了。
  从心理方面观察人性,一方有自己保存的本能就是自爱,他方也有种族保存的本能就是爱他。若单见了利己一方面,则人类将逆转为动物世界;若单见利他一方面,则人类又失去了生物的根据了。
  现在大家高叫世界和平、人类幸福,于是有所谓国际联盟、华府会议;但单从军备制限、经济协定入手,仍然不能达到目的。因为人类生活,非仅由物质文明可以获得真的平和、真的幸福的。欧洲大战,实是误的欧洲文明的总勘定。所谓唯物的、主我的、自己中心的力的主义的归结,当然要有这种骇人的惨剧。
  故把心理主义对论理主义的问题从广义观察,可以视为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对立。真的文化的价值,当然不能全依于物质的文明。而且还不妨说,物质的价值,只有在精神的文明的规矩内才能发挥。
  以下想寻究心理、论理的见地的问题而明了人生的真相。
  上面已经说过,个人与社会、个体与全体,虽像是两种矛盾的主义;但不可以为,一方真他方必伪,一方伪他方必真。因为人生的真相,应当是个人即全体、特殊即普遍的。然在自觉不彻底的人,往往把个人看作是孤立的,把社会、国家看作是由这些孤立的个人所集合的。这样的人生观,这样的社会、国家观,应该极力排斥。须知个人不单是个人所有;个人的肉体,尤其是精神,实在是属于社会的。
  个人意识的连续性,能把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看作是统一的、连续的;但在现在的自我和现在的他我的精神生活上,也具有普遍性。所谓人格和人格的接触,所谓教育及感化的作用,都因这个普遍性,才成可能。即如博爱、同情等人间美的显现,也只是这个普遍性的发挥。故我们须理会,人生一面是一个个体,同时他面也是个内含的普遍体。
  人的精神生活决不是孤立的、离在的;乃是普遍的、同心一体的。在这样同心一体的人性的内面,有强大的欲求:一面是感性的现实的冲动,他面是理性的理想的憧憬。而人间的可贵,就在能于理想的精神的生活中,实现人间的绝对的价值。
  在动物界,固也有类似于人类精神生活的相爱之情。如克鲁泡特金所观察的蚁的生活状态,便是一例。但这中间,却有极大的差别。动物的生活是本能的、冲动的、必然的、机械的;而人类的生活则是理想的、目的的、自由的。固然,人类既是个生物体,当然也有本能的冲动的现实方面;但人类却具有指导和纯化这些本能冲动的精神的能力。所以人类实是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最高意志)的所有者。由这两大方面,一发为个人主义,一发为全体主义,就是心理主义与论理主义。然而,本来只是同一事实的两面。
  单著眼于普遍而轻视特殊的差别相,是误的论理主义。单著眼于差别的具体的姿态而不认内含的普遍,是误的心理主义。若真的心理主义与真的论理主义,是决不矛盾冲突的,在可能的无限,是一致合体的。这个可说是我们的理想境,而人就是向这个境地进展活跃的自由体。唯在这道上,人间的真价值才能创造,人间的真生活才能欣赏。所谓人间的本义,也在于此。
  人生的历程是种现实对理想、心理对论理、向于目的的内面的苦斗。所谓人格的两大矛盾,就是指特殊对普遍、个体对全体、有限对无限、差别对平等、感性对理性等的对立而言。当向这苦斗路上进行时,自然免不了自己否定、自己牺牲。但这个否定和牺牲,决不是无意味的。如其以为无意味,乃由误于未离个人主义的基调。我们须知,人生生活,实在挟有二重性乃至二大矛盾;要求自我实现,自己超越,便不能免避自己否定,自己牺牲。在打破现实,恋慕理想的道程上,一定要遇到烦闷、障害甚至发生“人生行路难”的叹声。然我们可把人生当作一件有伟大的生命的艺术品看,而以奋斗、努力、精进、向上的男性的道德,为创造这件作品的工具。
  总之,人间生活为理想与现实的所有者,且为与动物生活全异的精神的存在。人格的本质,即为精神生活的自身。而人格的活动,即为在人格的二重矛盾中间向著普遍、光明而行的努力和精进。心理的论理的两种见地,便不可看作是二元的;应把两者合为动的一元论,于心理中见出论理,于论理中培养心理。
  精神与表出①
  心中有何种变化,常由身体表出。古语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说明这个意思。
  从这种表出窥知一个人的心,在实际生活上是非常必要的。古人曾经想出种种观察的方法:或由时时变化的面色,或由骨格特如头骨的形状,或由人相特如颜面的相,或由写字时所用墨色及运笔的工夫,更由直接知人心理的读心术等,都是通常使用的。其中,看时时变化的颜色一项,是小儿对母亲所常行的。至如骨相、人相、墨色判断,则具一定的组织,有时且与当时的哲学思想相结合,而成为一定的职业。最后的读心术,则唯特别的人方能做到。
  以下单就现代心理学上所讲精神和表出的关系,来作一个浅明的叙述。
  观念与表出
  本篇所谓表出,单指无意的自然的情形而言。那些意志的行动是不算在里头的。因为用意志所表示的,有时固然也是忠实的,但有时却不尽是本心所欲的行动和言说,这样便有些不可靠了。所以本篇所说及的精神,只分观念与感情二类,而把意志除外。现在先谈观念的表出。
  当观念弱的时候,不起运动。强时始生种种运动。这就叫做观念运动。当我们目击他人运动时,或单存观念于心中时,无意的运动就会起来。例如线端系一小球,以手持线,把球放在杯内靠近边缘。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心里存著球动则杯中发生响声的观念,则你的指自然而然的会动起来,当球触杯缘时果有响声发生了。这就是指的运动的观念变为实际的运动了。又如,当你存著把头倾在一方的观念,则头竟自然的倾在一方。不过,像这种微细的运动,单靠观察是不大明了的;一定要用适宜的器械装置,再用精密的记录,则便可显著了。
  当运动观念与情绪相伴时,也将立刻变为运动。如讲故事或笑话时,感情发扬,就会不知不觉的手舞足蹈以模仿话中动作。
  在观念由身体运动表出时,最当注意的,是和发音运动的关系。实际上,我们思想时原不用言语发表,也没有明了的发音;但微弱的发音器官,终是常起运动的。这个虽也可目见,但能使用器械而记录之,当更明白。如果思想与言语器官运动的关系能确实知道,则从外部察知思想便属可能。不过,现在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幼稚罢了。
  感情与表出
  感情及情绪的表出(就是表情),比上面所讲观念变作观念运动及微弱的言语运动的表出,更要显著。这种感情的表出,因表出所起的部分可以分为三种。
  一、身体内部的变化。这个也称为有机的变化,是指血行、呼吸、筋肉的紧张状态及分泌作用等感情的影响而言。伴于感觉的简单感情,大概是成为有机的变化而发现的;而如颜面筋、手足的骨格筋等,大运动是不发生的。今就感情中的快不快看来,快时,脉搏迟且强,呼吸速且浅,腕的血量增加。反之,不快时,脉搏速且弱,呼吸迟且深,腕的血量减少。此外,对于骨格筋,快时能增加力量,不快时则减少力量。这个,虽为用精密的装置所测定的结果;但在力量方面,也可普通的经验而得知的。
  通常,简单的感情总是不能十分表出;但如果变为情绪,则强度加大,有机的变化也因而显著。如当愤怒时,血涌;惊恐时,心跳;羞耻时,面赤;都是伴于种种情绪而起的血行的变化。又如受惊时息塞,注意时息凝,则是呼吸的变化。再如恐怖时身体战栗,惊惶时筋肉麻痹。喜悲极度时,泪腺受刺激而落泪。至于最近,更开始研究种种情绪及于内分泌的变化。
  二、颜面的表情。比有机的变化更显著,是颜面的表情。上面所谓颜色,不仅止于颜色,乃包括眼、鼻、口等的全体的表情。大概人类的颜色在生理的构造上,比较动物要有用得多。虽则像耳的运动在人类已经有退化的,但从全体看来,实在复杂非常。倘使剥取颜皮,则可见有种种细的筋肉,就是表演种种的作用的。
  面部最重要的是眼,和眼相关的有眉。西洋有所谓“眼的言语”,中国有所谓“眉目传情”,都是表示眼对于精神的作用的。眼色的变化,视线的方向,皆足以表情。眼凝视时,表示注意;视线动摇时,表示心神不定或羞耻的感情。
  又,由于视线的方向,可以表出种种的情绪。例如向上视远时,表示宗教上的冥想状态;眼若隐而仍在看时,表示恶意或恶的性质。其次,眼裂的大小,也与表情大有关系。例如惊时眼大而开,眉上竖,额生皱。又如悲、怒或泣时,眼细,同时眉根也皱。
  最后,又有口的表情,可分为甘的、苦的、酸的、咬的四种形式。鼻的形状也跟了口形而变。甘味的口是伴于一切愉快的感情的,口轻闭,齿相切。苦味的口是伴一切不愉快的感情的,口角下降,同时鼻腔狭,鼻腔上。酸时鼻翼下,鼻腔狭,口角稍降。这就是泣颜。又,咬时的口表示决心或顽固的性质及状态的。
  三、身体姿态的表情。除以上有机的及颜面的表情以外,又有身态的表情。例如恐怖时身体蜷缩,如有机会,且取逃避的态度。愤怒时则正相反,握拳而欲攻击。其他如狼狈时则身不安定,羞耻时则面呈赤色,都是应于各种的情绪而为表情的身态。
  此外在意志动作上,也有感情表现。动作虽有时为意志的发表,但在动作的速度及强弱中,也可看出感情及性质。如一个人的讲话及走路,或一举手,一投足,倘若致细观察,便可推知他的性情及气分。
  以上所述,都是一时的表情运动。如果这种运动时常反复,则变为固定的,即成所谓人相。伴于这种表情的感情,也可变为固定的,而成后天的气质。如常陷苦境遍尝辛酸的人,容易成为忧郁的气质;同时不快的表情因反复的结果,也可成为固定的,而留皱纹于额,呈不悦之色。反之,常过快活的人,气质同面色也将都现快活了。
  这些都是现代心理学所能断言的,至于后天的气质及后天的人相能否遗传与遗传到何种程度,则在遗传特如心理的遗传不甚明了的今日,尚难断言。
  十分钟的健康体操①
  当举行这个“全国体育运动周”(NationalPhysicalCultureWeek)(美国《体育杂志》社发起于五月一日至八日举行一种普及体育于全国的运动,就叫这个时期为“全国体育运动周”——译者按)的时候,我特提出这篇体育的文字,可使一般人在极短的时间以内,获得所需要的体力。无论男女,只要每天费十分钟来做这个运动,就足以维持适宜的体格以营有价值的生活。
  我今把各种运动姿势摄影出来,好使我的朋友们能有个机会来详密地检查我的肉体的状态。
  从我起始从事运动以到现在,快要四十年了。我最初留心体育,约在十五岁的时候。我现在已将五十岁,故我可以说,我是已有了四十年的运动工夫了。
  我对于体育,欠了一种决不能偿还的永远的债务。这句话,我的朋友们大概终会同意的。因为已经过了半百年纪的人而有这样强健的身体,终算是非常的好了。
  我是个极相信步行的人。每天总要走少自五英里,多至十英里的路。平均起来,大约一天行六英里或八英里,一月行二百英里。我相信,这种运动最能保持强健的体格,所以认为是不可少的。除此以外,还要练习下面所述各种运动的方法。这种运动要使用身体上全部的筋肉,也就能使这些筋肉强健。
  一个人,总要当心不可使他的脊骨变成硬固。脊骨一定是要容易屈曲,容易向各方面活动的。下面的各种运动,就能帮助达到这个目的。
  运动时当怎样呼吸,并无一定的规则。不过,在运动转移时间以内,总以尽量呼吸为妙。
  做运动时,可以尽量用力。有几种随便活动的柔软体操,因为太不用力,就不能得到强健和发育。
  倘若一个人希望强健和发育,则当做下面各种运动时,应该把每种动作重复练习直至筋肉感到疲乏而止。
  如要得到圆满发达的元气以增进体力及脑力,则必须用全副精力来做各种运动。用力时还要有一种决心。就是练习的目的,为获得气力及健康。如果一面勤而有恒的练习,一面就把这种思想继续的存在心里,则结果必能增进全身的均衡和力量。
  在无论那种事业上,热心愈多的,收效必愈速而满足。运动也是一样,肯热心毅力的做去,结果必然是很圆满的。
  倘使能多费些时间,最好把全身的皮肤猛擦一下。这种摩擦运动,虽可随时实行;但能在早晨起身以后就做,自然更好。健全的皮肤,是健全的身体的要素。有了这一类资本的人,就能参与生活的战争,无论何时都可有备无患了。
  下面各种运动,能每日做一次或者两次,必能增加肉体的力量。你如不信,请试一下。
  第一运动。用手触地,两膝须伸直。(看图一)
  第一运动(续)。现在把两手举起,高过头部。尽力向右面屈身,如图二所示。这样重复五次,以后再向左面屈身,也是五次。最后屈身向后,也须尽力,因为可以运用腹部筋肉(每次向右向左向后屈身时,须先做第一图的动作——译者按)。
  第三运动。手指交叉在头后,向前抵住头部。然后把头转到右面,再转到左面,须尽力。这样重复十次。再把头向后屈十次。头须直。做这个运动的时候,须留心不要向前倾。(看图三)
  第四运动。把手尽力上伸,举起脚跟,立在足指上,如图四所示。当你已尽力伸直时,须再试一下,看能不能再伸得高些。
  第四运动(续)。现在很快的屈身下去,如图五所示。放松颈部筋肉,让头向前向下倾。这个运动可重复十次至二十次。如果做得好,当可觉得全部脊骨的伸展。
  第六运动。手指交叉在右膝下面,尽力把右膝举高。左右腿各重复十次。这个运动最能发达双头肌。如果立不稳,可把后身靠近桌子(看图六)。
  第七运动。两足尽力向左右分开,两手放在腰部,如图七所示。
  第八运动。现在尽力向左面屈,手指触到左边所能达的最远的地上。然后回复最先的姿势再尽力向右面屈,触到右边最远的地上。每边重复五次(看图八)。
  第九运动。手指交叉在双膝后面,且须正在双膝上部。要用力想把全身举起。这样息力用力可重复十次至二十次(看图九)。
  第十运动。这是一种“打拳”运动。把右臂左臂交互伸出,须要用力。继续二十次至三十次。你还可以向四周跳跃,如向敌人打击的样子(看图十)。
  第十一运动。这可称为跑步。运动可取一种跑步的姿势,把两腿交互提起,如图十一所示。可重复五十次至一百次。
  摩擦运动法①
  摩擦运动(rubbingexercise)的功效,可使皮肤润泽,毛孔灵通,并能增进气力,助成健康。
  用一方粗毛巾,摩擦用的手套或刷子,固然也可做这个运动。但我已经发见,以为用空的手掌来摩擦,更能达到目的。
  倘你能用手掌做摩擦运动,在身体上前后往复,到几分钟以后,你的呼吸便要增速。若把全部运动反复数次,直至感到疲倦而止,则你一定可以觉得舒畅异常。
  有些人在早晨起身以后,并未完全醒悟,竟可以说是在一个半死半活的状态里。但这种人,如能实行我所讲的摩擦运动法,就不难立时警醒。
  你若依照我所说的摩擦法来做,可以无须特别的呼吸运动。只要用力操练,呼吸自然会通畅,且能把胸部扩张。
  这个摩擦运动,不会阻碍血行,且反能促进血行。心脏也可因此减轻工作的劳苦。
  但请你注意一句话:决不可用半热心的态度来做这个运动。务必给他一个彻底的实验。
  先用左手围住颈之右侧,向下摩擦。后用右手做同样的运动。
  先用左手擦右手下臂之面部,往复数次。再擦下臂之背部。后用右手做同样的运动。
  先用左手擦右臂之背部,从肘向上,往复数次。再在臂之面部摩擦。后用右手擦左臂,方法相同。
  先用右手放在左肩上,愈伸得远愈好。从肩到背之中部往返摩擦。后用左手同样的擦右肩。
  先用左手在胸部往返摩擦。右手放在腹部。后用右手同样摩擦。
  用两手在腹部往返摩擦,如图所示。后将两手位置变换,继续摩擦。
  照图,手执毛巾,摩擦背之全部。先右手在上,后左手在上。这是最有效而最简便的擦背法的一种。
  先擦背之上部,后向下,到腰部之曲线处。
  摩擦两腿,从图上所示的地位向下到脚踝之前部(续看下图)。
  从脚踝之后部摩擦至两腿之上部。这时须使两膝直立。若用力摩擦,便是操练背部之好运动。
  一手放在腿之内侧,他手放在腿之外侧。从膝摩擦到大腿之上部。一腿按毕,再换他腿。
  用两手从脚踝到小腿往返摩擦,如图所示。

附注

①译者原注:“译自十五卷十三号《儿童教育》。” ①译者原注:“译自伦敦《泰晤士报·教育周刊》,1921年9月10日。” ①译自《帝国教育》第474号。 ①本文译自真田幸宪的《美国教员养成法》。译文发表时题目为“最近美国师范教育的况状”。现据该期《教育杂志》目录上的标题,改“况状”为“状况”。 ②英文依次为: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学院和师范大学。 ①意里诺伊州通译伊利诺斯州。 ①威斯康新州通译威斯康星州。 ①马塞周色州 通译马萨诸塞州。 ②甘撒司州 通译堪萨斯州。 ③密雪根州 通译密执安州。 ①英文,译为“工作限度或学分限度”。 ①英文,译为“经济昆虫学”。 ①本文原作者是英国的爱理斯。 ②马尔撒斯 通译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著有《人口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其人口理论通常被称为“马尔萨斯主义”。 ③马尔萨斯律 即所谓:如不遇阻碍,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即使在最有利的生产条件下,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 ①译者注:“这大概是指遗传病。” ①哥尔登 通译高尔顿(FrancisGalton,1822~1911),英国学者,生物统计学、人类遗传学及优生学的创立者。 ①曼兑尔派 通译孟德尔派。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 ①本文译自《教育学术界》第44卷第5号。 ②伯明汉 通译伯明翰(Birmingham),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 ①德谟克拉西 英文“民主”(democracy)的音译。 ①本文译自日本《帝国教育》第474号。 ①本文为日本森冈龟芳原著的节译。本篇署名:雁江。 ①倭伊铿 通译倭铿(RudolfEucken,1846—1926),德国哲学家。 ②柏格逊 通译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法国哲学家。 ①本文为日本文学博士桑田芳藏同名原著的节译。本篇署名:雁江。 ①本文原作者是美国的伯纳·麦克费登(BemarMacfadden)。本篇署名:雁江。本文原发表时,附有原作者像及11幅运动示意图。今从略。 ①原文在标题下注明:“BernarrMacfadden原著,MissGerfrudeEggett示范”。本篇署名:雁江。原发表时,附有运动示意图12幅。今从略。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杨贤江译文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17-年至1931年作者译文的优秀作品包括意志之修养、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近代教育上之需要、社会问题之本质及其解决、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哲学的起源、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教育心理测量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