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起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719
颗粒名称: 哲学的起源
分类号: G40-092.655
页数: 7
页码: 119-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贤江翻译哲学的起源文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哲学的历史起源,形而上学是一个风俗习惯的代替者,可以做更高的道德上及社会上的价值的发源地和保证人。这个也就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的欧洲古代哲学的主题了。
关键词: 杨贤江 译文 教育

内容

当杜威博士还未到我国之前,——距今两年前——先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开讲,讲题为《哲学中之改造》(Recon-structioninPhilosophy),现在已有专书出版。这篇就从书中第一讲的前半撮译的。本年第三号和第八号的《东方杂志》,曾有介绍那本书的文章,读者可以参看。
  人和下等动物区别的所在,在于人能保存过去的经验。凡在过去发生的事,能再现于记忆之中,动物就不是这样,它的经验是一现即灭的,每次的作为和遭遇,都是没有联络的。所以人不和野兽一样,不是住在一个单单物质的世界,乃是住在一个符号(signs)和象征(sym-bols)的世界。在人看来,石不是单单一块硬物,乃是祖先的纪念物。火不是单单发热的东西,乃是家庭生活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休养的地方。凡这种种所以表明人和动物、文化和自然(merelyphysicalnature)的差异的,就因为人能记忆,来保存并记录他的经验的缘故。
  但是记忆的再生,不全像字面的表示。通常所记忆的,终是对于我们有兴趣的;所回想的过去,也是因为和现在有关,不单为过去自身。所以原始的记忆,是情绪的,不是理智的和实际的。野蛮人的回想昨日跟野兽争斗,不是为了科学的研究野兽的性质,也不是为了准备明日怎样可以斗得更好些,乃是为了由于想起昨日的恐怖,求免去今日的疲劳。所以在记忆中,有争斗的种种刺激,而没有争斗的危险和忧虑。记忆是代理的经验,有实际经验的种种情绪上的价值,而没有实际经验的压迫、变换和困难。引起记忆就是对于目前的瞬间,增加一种新的意义。譬如战胜的喜悦,在战胜纪念的跳舞会里,要比在战胜的瞬间更痛切些,便为这个缘故。当从事实际经验时,人的注意是为了种种琐事和不安的心思所夺,又是一瞬间一瞬间的生活过去的。但到了后来,那种种节目组成为一篇故事,为有意义的全体,一经回想,就成为一本戏曲,从头到尾地开演出来了。
  人的回想过去,既然是为了过去的兴趣,能充实现在的空虚,所以原始的记忆世界是一种想像、故事、剧本的世界,而不是精密的回想。只有那些有当前情绪的价值的事例,选了出来,以增强现在的叙说(tale)。并且把他们重行安排起来,以适合叙说的性质。所以原始的人类,当独居时,不从事于生存竞争时,就住在一个记忆的世界,也就是暗示的世界当中。暗示(suggestion)对于事实的精确不精确,是不过问的。譬如看见云就当作一只骆驼或是一个人面。在起初固然见过真的骆驼和人面,但此刻只是情绪的作用,不顾到那些真相了。
  人类初期的历史,大部分是动物谈、神话及礼拜仪式。有时从历史的事实里生出一种神秘来,好像原始人的活动,是另外受着一种和我们现代人类不同的心理的。但在我看来,这个解释,却极简单。就是,当农业及较高的工艺技术没有发达以前,人类生活,从事于得食避害的时期比较的短;而其他大半时间,都是闲暇。但当身体空闲时,心还是醒的,须得有些东西来充实。于是那些和禽兽交涉的经验,遂涌上心头,而且这些经验,由于想像变成戏剧的形式,使从前的实际生活上最有兴趣的狩猎情形更活跃些,更密切些。就是动物在这当儿,也被剧化而为人间。它们也有欲望与恐怖,有爱情与憎恶,有成功与失败。并且它们对于支持社会既有不可缺的所在,故在戏剧式的回想里,它们的活动,就使他们做个真的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它们虽被狩猎,但他们终于肯让人类捉了去,所以它们毕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同党。为这缘故,不但产生了许多故事讲到动物的活动情形,并且还产生了许多仪式,竟崇拜动物为祖先、为英雄、为神灵了。
  现在要讲到哲学的起源了。我以为要理解哲学之历史的起源,若不详细考虑上面所述的事情是不能的。我们要承认:平常人的平常意识状态,是欲望的动物,不是理智的研究和考察。人平常终是受着希望与恐怖、爱与憎的影响的;只有当服从于人性以外的技巧的规律(discipline)时,才不再受著。那些哲学书科学书的作者,自己是有理性的论理的客观的头脑;而这种合理性,也得传给一般的平常人。不过事实上,人是受记忆的支配,不是受思考的支配;且这种记忆,又不是实际情形的记著,乃是联想、暗示及戏剧的想像。所用以度量心中所起暗示的价值的标准,也不是和事实相适合,乃是和情绪相适合。所以我们倘把梦字看得广大些,竟可以说:人除掉从事于实际的工作和竞争以外,是住在梦的世界里,不是住在事实的世界里的。
  因此把人类初期的信仰及传说,当作企图科学的说明来看,实在是大错。哲学所由发生的材料,是不适于科学和说明的,是不关于理知所遇着的客观事实的世界的;他乃是恐怖和希望的符号,想像和暗示的产品;它是诗,是戏曲,而不是科学;和学的真伪,事实的合理不合理都没有关系的。
  但这些原始的材料,至少要经过两个阶级,才成为有严格意义的哲学。第一个阶级是故事稗史和种种戏剧的社会化。起初刺激个人感情的事情,多半是偶然的、暂时的,保存在讲谈及演剧(pantomime)中。但其中有几种经验,是屡次发现,不但及于个人,而且也影响于团体,于是他们就成为社会的一般化;各人片段的经历,直成为部落的感情生活的代表,于是传说(tradi-tion)形成,故事(story)变为社会的遗产,而为社会的所有品,演剧发展而为规定的仪式。又此种传说,成为规范,为个人的想像和暗示所模拟;更视人生为社会的,为个人的教育所趋向。所以原始的戏剧,本为助长感情上重要的经验的,今乃受制度化而为一种仪式;从前自由的暗示,也受硬化而为学说了。
  由于战争的胜利和政治的结合,更促成这种学说使有系统的义务的性质。又由于领土的扩大,使从前自由的浮泛的信仰,有统一组织的动机。由于交往及共同了解,固然能使传说及信仰集中,而统治者为要扩张权力起见,用了政治的手段,也就能做到。这类事,在犹太、希腊、罗马和别个有长期历史的国家,都可以证明的。民族的创世观、宇宙观及伦理的传说,也可以说是这样成立起来。总之,在社会的影响之下,把学说和仪式整理组织,给我们的想像及行为以一种普通的规律,这实在是哲学发生上必要的一个条件。
  但是信仰的普遍化,虽为哲学发生必要的前提,还不是唯一的充足的源泉,此外必须有论理的系统和理智的证明。这可由传统的法规中所包含的道德规律及理想,和逐渐发长的实验知识双方融冶的必要实现出来。因为人决不能完全是个暗示及想象的动物,既已生存了,在势不能不注意些实际的事情。像水流、火烧、刀割、重物下坠、四季昼夜的有规则的变化等平凡的事实,一定要引起原始人的注意。而且有几种事实既然这样明显、这样重要,也就不再当作想像看了。由此渐渐的把实际所得的知识,由民族保存传授,遂成为一般普遍性。这种知识又和观察工艺技术上继续有常的动作和联络,于是不合于事实的空想也就被消除。譬如水手,因为他的生命由于天时的突变,不能预定,所以容易陷于迷信,且把风浪当作海神的暴怒看待;然当他操纵船行的时候,终须熟悉机械的原理,来处置风帆和擢的使用。又如原始人类,看火是种怪龙。但由于日常的使用,晓得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就可不被传说所迷。更因工艺及技术的进步精细,实证的知识愈加扩大,种种关系也变为复杂。这种工艺学能给我们以对于自然的常识,并促进实验的心理,科学就是从这里发生的。
  那些和社会团体的道德习惯及感情安慰有密切关系的信仰的想像,和实际的知识是久已并存,并且有时还是互相交错。但从别方面讲,这两个又是矛盾的,不但不能融洽,还是各自分立。这就因为这两种精神的产物,为两种各异的社会阶级所占有的缘故。那些宗教的诗歌的信仰,因为已经得到了社会上政治上的价值和功用,所以为社会的高等阶级所有。那些有平凡的实际的知识的职工们,占据下等阶级的社会常受社会的轻视;因此他们的知识,也就受着这种轻视的影响。希腊人就是一个例证。他们有锐敏的观察、论理的头脑、自由的思考,但他们不肯采用实验的方法。这便由于看职工的地位,仅比奴隶高了一级,他的知识,和知识获得的方法,没有何等权威的缘故。
  但是到了后来,实际知识的范围,逐渐扩大,遂不得不和传统的想像的信仰之精神及条目相冲突。希腊诡辩学派的运动,就为了这个,而纯正哲学也就从这里发生。这两种信仰的争斗,实为诡辩学派重要的目标,结果就把由来宗教的信仰及道德的法规混乱起来。苏格拉底虽想把两边融洽一下,但他是用了事实的方法,来表彰这个方法的规范的。所以诡辩学派要受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所赐的恶名,苏格拉底也受着死刑了。
  把上述传统的信仰和事实的知识对比起来,科学的长所,原在后面的一种;而社会的尊敬权威,以及人生深奥的价值,却在前面的一种。因为专门的实证的知识,只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只在技术上有应用;而技术家的旨趣和效用,毕竟不是远大。试问有谁把制鞋术和治国术置于同列?有谁把高等医生的医治身体术和僧侣的救济灵魂术平等看重?可见专门技术,只有附属的作用了。鞋匠能判断鞋的优劣,但不能判断著鞋的事情是好是不好。医生能知健康,但不能晓得生和死是那种好,那种不好。技术家在狭小的工艺问题上原是个专门家,但对于重要的道德价值这个问题,却是一无所知。所以这一类的知识,在人生上看来,是第二义的(inferior),是要用表示最后目的的更高一层的知识来支配的。仅用抽象的规律即科学来教战术,是不能灌输爱国和忠义之心的,也不能来代替传统所养成为国牺牲的战法的。因为人不单为战争而战争,乃是为国家而战争,这个在柏拉图是已经说过的了。
  但如柏拉图辈更锐敏更活动的人,自不能和同时代的一般保守的市民,以承受昔日旧信仰为满足。实证的知识和批评研究的精神既然发达,就把旧形式的信仰掩覆下来。新知识的长处为切实、为精确、为立证。传说的高贵在其目的和范围,但基础不免薄弱。苏格拉底已经说过:人为理性的生物,常怀疑问;所以不怀疑的生活,是不适于人间生活的。因此人必将探究事物的理由,不可一味服从习惯和政治的权力。要发展一种方法,可以为合理的考查和证明的,来把旧信仰的精义,立于不得动摇的基础上面;又要发展一种知识和思考的方法,把传说净化了来保存那些没有伤害的道德上及社会上的价值,再来增加他们的权力和威势。简括说来,我们不要再立于过去的风俗习惯上,乃要立于“有”及“宇宙”(beinganduniverse)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一个风俗习惯的代替者,可以做更高的道德上及社会上的价值的发源地和保证人。这个也就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的欧洲古代哲学的主题了。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杨贤江译文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17-年至1931年作者译文的优秀作品包括意志之修养、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近代教育上之需要、社会问题之本质及其解决、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哲学的起源、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教育心理测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