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上之需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704
颗粒名称: 近代教育上之需要
分类号: G40-092.655
页数: 10
页码: 14-23
摘要: 本文收录了杨贤江翻译美国学者泰勤的文章近代教育上之需要。
关键词: 杨贤江 译文 近代教育

内容

苏格拉底有言:“凡事物之优者,必有所指。”今夫教育之优点,果何在耶?教育二字之义,自来误用者非一途,解之者又纷繁。当人类未出世以前,高等哺乳动物,固已受其父母之教;最低级之野人,亦能教其子女。且其教育之制,恒属多趣而有益。此盖古代大思想家已有论及之者矣。然吾人今犹聚讼于教育之定义,尚未发见所谓理想之学制也。
  今夫吾人之所需者,尚非此完备精确之定义也。苟能得一标准,以衡量今世学制及教法,而察其是否能成就吾人所望于教育之诸事,则诚吾人之所欲也。但吾人试验之标准,必择其实际可行,而又易于措施者,如此则苏格拉底之言,或可供吾人考查之根据,将藉以察现代教育之制度,并求发见改良之方法也。
  使有人焉,能创一种学制,足使受教者对于人生之危险,能避免之、抵御之;对于机会,能把持之、利用之;对于种种意外之事,能应付之而无虞失败,则其人之贡献于大众者必甚巨,而此种制度之效用必且甚广。盖人能利用机会,必其能完成德智体三育,举凡健康、元气、势力、知识、明慧、顺良、亲爱、实用、娱乐等等,无一不发达。吾人所住之世界,亦将竭力利用,务使吾人之环境,可为吾人安适之助,而吾人至此,乃能生存,能进步也。夫人生之机会,诚属无穷,所惜者吾人不能认识之、把持之,其有赖于教育之力者,固甚殷也。
  但危害与机会,无论属于国家,或属于个人,皆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无有同者。故此国之教育制度,将使此国人能应付其特殊之危害、把持其特殊之机会,他国人不能效也。所以然者,一国之壤土气候政制风俗,在在各别,故教育制度,亦无由从同。虽其间不无可通之处,然断不能完全则效。故我之教育制度,自应以适于我之危险、我之机会者为当也。
  不但此也,教育制度之适于先代之需要者,因事情之变迁,将不能再用于后世。十八世纪时,英吉利种人,居于纽芬兰。是种人者,体质本强,业农为生,终日作工于户外,故其生殖率甚高。散居乡村小镇,村之四周,尽属田园,一生衣食,所给于是。生活非常简易,变动极少。亦不名财产,不识奢富。儿童所望者,长大时开垦田园,创造家庭,如彼先人之所为,别无所谓志愿。然当时之田园作业,实为锻炼儿童身体之自然教育。盖儿童幼时,亦有其工作,如刈除林地、建造墙垣、饲喂家畜、聚集薪材等。凡轻易之工,可以胜任者,无不及早为之。在女子则有纺织、洗染、酿酒、制乳油等家内工作,尚须制作玩具,以供全家娱乐。除此以外,全家之人,尚须为木匠、铁匠、锯匠、制椅、制篮等工作,盖其时无所谓工艺,亦无所谓工厂也。
  其时教育不发达,书籍希而贵,以是得求学者,仅少数之人。然当其在校之时,则一意攻书,不复纷心,故心理学家海尔(Hall)之言曰:“十日尽力于工作,一日专心于读书。此种坚忍耐劳之工夫,非复今之儿童所能得也。”盖此种教育之法,颇合平均,发育之道,适于实际应用,然不可复施于今矣。
  今日为二十世纪,与前一世纪较,情形大变,富力之增高,日甚一日,人不复以衣食仅足为满意,且要求工艺品之制造,于是工厂林立,工人群集,而健康上道德上之危险,亦缘是而生矣。
  以交通发达之故,辽远之区,亦得往来,农具机器之改良新创者,日多往时十四农人能成之工,今仅需三人,而事事更佳。东部农人,不复能与西部农人较短长,以其精壮有为之民,俱已离乡而赴市也。然大城市之中,人种混杂,良莠不齐,善恶贫富种种机会,无不具备。居于此者,固亦有其利益,而多数则皆贫苦之人,其境遇至堪怜悯者也。试读一八六七年纽约市民卫生议会对于租屋卫生状况之报告,谓此种租屋为“热病传染病之巢穴与身体衰败之毒地”。一九〇〇年租屋委员会之报告,谓“近代之租屋,其光线之不足,空气之不通,消防之不完全,环境之不安适,较之五十年前,更形不如,大城之空气为烟煤秽物微菌所污,街道深狭,不见日光,土质饮料,皆变污浊。”至学童之不得早餐而入校者,据杭铁(Hunter)之推测,谓纽约一城,多至五万。吾侪固望其言之过实,然据英格兰国会委员之报告,其在工业城市之情形,且较此为更劣也。夫此等儿童,孱弱矮小,愚蠢卑鄙,不能为善,徒充塞于贫民窟改过所及监狱,徒为社会之蟊贼,遗衰劣之子孙于身后而已。
  虽然,受苦者岂仅贫民已哉,中流社会之遭际且有较此为更不幸者。盖贫家子弟,尚得嬉戏街上,以活泼其身体;若中流社会之子弟,则并此而不许,彼惟闭居室内以示高贵,虽乐活动操练,终不能遂其欲也。
  此六十年来我人民之大半,已易其乡村生活,而为城市生活,此确无可疑者也。而吾人户外运用肌肉之生活,一变而为室内运用头脑之生活,亦无庸置辩者也。弃手工,离田园,工人不愿其子弟操劳役,而望其习文艺,以营商业执文墨,为安闲之生活,世风所趋,大抵如斯,吾又奚责。
  昔之生活简易单纯,今之生活,变化复杂;昔之劳动,专用肌肉,今之劳动,专用柔嫩之神经,然神经过分之工作,为害甚剧。黑胥黎教授(ProfHuxley)①谓:“此种享乐之竞争(thestruggleforcomfort)远较生存之竞争(thestruggleforexistence)为惨酷。”盖竞争财产,渴望奢富之行为,常随以失意愤怒忧苦,而消除其快乐,增进其劳瘁也。不仅此也,此种习惯境地之改变,且足影响于吾人诸种官能之平均发育与职能,故其为害之大可知矣。
  孛克司铁医生(DrBaxter)于宪兵总监局之报告有言,当革命战争时,教员应军役而不合格者,占四分之三,医生牧师占三分之二,工人农夫占三分之一。后谓昔日纯用肌力之工作,今易为用脑,由此而增之病日以加剧,且谓高等之职业(Profession)虽适于弱者,然非彼等致弱之原。所可恐者,彼等之后嗣,将不得遗传强健之生活力耳。
  近五十年来,神经衰弱症之增加甚速,至为显著。皮雅特(Beard)推考其原因,谓由近世文明,常生激烈烦闷,过用细弱之神经中枢所致;其次则气候之干燥高亢,与吾人社会政治宗教等之制度,亦足致神经之衰弱也。
  至此种疾病之增加,抵抗力之衰退,其证据多而且显。试观古人所能忍受之酒精药料麻醉剂及过度之劳动力等,今人则不复能之矣。今人之所能者,为不眠症早老敏于寒暑之感。即美国女子,粉装玉琢之容,眉语目笑之态,亦属神经过敏之症状。故吾人于皮雅特之言,不能谓其无理由也。
  然神经之衰弱,亦大受多坐生活(sedentarylife)之影响。盖因多坐之故,足以衰弱消化力及同化力也。惯于久坐之男女,反能消化(能健全)轻易之食物,若猪肉之多含脂肪者,已不能消受,又因缺乏运动及空气,故消化不能健全。人皆求精凝兴奋之食物,于肉类之蛋白质尤甚。然用蛋白逾量,实足过劳肾脏,浸至疲弱而成病,其未经完全消化之食物,乃发酵于消化之管。于是全身受毒,脑部为害更剧,卒至衰退。而惯于久坐之人,所受于便秘之害更苦,其终亦归于伤身,渐以引起消化不良之症,重为凡百罪恶之基。夫人生而至此种境遇,既已百病之业身,又何能望其尽力于他事哉。
  夫心肺肾三脏之发达,端有赖于肌系之刺激,即消化纤维、同化纤维之健全。亦多恃此,是故为神经之基础,而促其诸种中枢之发育者,乃感觉与运动,非思想与学问也。吾人内部各种机官,对于筋肉适当之要求,无一不能反应。此盖遗传之习性使然,故必须有主动之刺激,以保持而安适,否则惯于久坐,全不活动,未有不衰退而致病者也。
  然今日疾病之数虽增,而死亡之率并不与之相应。盖神经衰弱之人,大都善自预防,虽以孱弱之躯,犹能生存多日。至患饮食积滞之人,亦与之同,颇不易死。然吾人决不望自身及子孙,有如此之长寿也。其次吾人须审慎思量者,即社会程度愈高,痛苦之感觉亦愈敏。故任高等职业者,所感之痛苦,试令劳力者当之,微觉不适而已。生理学家罗生巴克(Rosenbook)等,谓此种之感觉虽非以缺少肉体操练为直接之原因,然要足以助长之,凡性懦迟疑希斯的里亚①及其他类似之衰弱,皆以此为重要之原因。而身躯孱弱之征兆与结果,亦由此感觉过敏所致。故某生理学家谓“健康由肌肉入而由神经出,”洵非过言也。
  吾人既认室内久坐生活,益以用心过度,足为身体衰弱之源矣。欲谋补救,其道将何由?曰惟有求诸休息、清气、日光及相应之肌肉运动,力避忧恼以免身心之疲劳而已。而此种情形,不仅限于男子,即在女子,亦有然者,或且更剧。为父母既不健康,而子女亦善感动。彼等之病,虽不直接遗传,然生后长成,决非健全富于活动力之人,且常易为疾病所侵者也。
  就今日学校之各种儿童观之,不能不大加注意。第一,为商人及其他高等职业之子女,多数易患神经衰弱症,或受孱弱之苦,宜亟设法防维之。第二,各阶级人之子女,较为聪明有希望有志愿者,亦常留意。所以然者,以此两种之人,日复多从事高等职业及为领袖者,自必须竭力保护,强其身体健其神经为要也。
  肌肉之练习,与清新之空气,对于儿童各种官能之生长发达,具有莫大之效。而脑之发育,亦有赖于是焉。若司动中枢(motorcentres)不完全发达,则虽壮夫,徒成梦想,无足有为。诚有如华格尔(Walker)所言,将永远立于实行之侧,而战栗无措者,盖虽如何计划,如何希望,如何批评,而永不发动,永不完成,又曷足贵。故司动中枢之发育,必早为之所也。
  现代一般之儿童,所需于户外之操练者,实逾于百年以前。盖昔日自有田园作业之供给,今则已成寂寥,在城市者更属无比机缘。况入学年龄较前为早,求学时期较前为久,又有夏令学校,几至终年忙迫,无暇休息。吾人为儿童之健康计,不能不顾及之也。
  但道德上之健康与财产,其重要殊不亚于物质上者。近世因富力增进,少数人掌握财权,贻恶影响于国家及民众之道德者,实非浅鲜。吾人考诸历史,鲜见有以穷苦而之国者,亦未有国家个人能长享其安乐者。自古之先觉明达,已虑积资聚财之非,吾人则必须预为之防也。
  然在常人之眼光,视财富安逸为极可欣羡之物,故群思幸获,不肯苦虑力作。竞争之人既多,谋生之道遂艰;奉残酷之物质主义(crudematerialism)为处世金针,理想主义(idealism)久成弃物,无复顾及。夫此种境遇,又何能拓人心胸,广人同情哉?然“心为生命之源”(Outoftheheartaretheissuesoflife)兹渺茫之物,在今日虽掩没不彰,而所谓精神永存之真理,固不爽也。
  是故,吾人今日所需要培养之男女,为:能扫除危险,利用机会之强有力者;能不受贿,不恐惧者;能研信民治主义及道德宗教信念者。苟得其人以防止雇佣儿童、欺侮贫民,矫除种种敝风恶德,是诚吾人之所望也。诚欲如是,则今日之教育制度,必须改弦易辙,务使受业男女,具足应付危难,利用机会,以适应近世生活。而理想主义(idealsystem)实为目前及将来最重要问题之一。百年以前,学校所重在供给书籍与学问,以此俱非家庭所固有,其在家庭所特长者,为获得健康、手艺、坚忍、干练。然在今之学校,则当兼顾及此种种,而与心力之修养并重。所尤宜加意者,在图神经之健全、精力之充实与忍耐之特性。更简言之,即学校当为养成体力与学力之机关也。
  欲强健吾人之身体,充实吾人之精力,必须有数种之官能,发达无缺:一为消化器,人身神经及肌肉之细胞,皆赖消化之物,以供养生长;二为肺,司吸收养气,排除炭酸;三为肾,藉以消除废物;四为心,运燃料氧气于各细胞,亦以排除废物者也。而最要者,又在全体机能,协力动作,不妄耗精力。果如是,庶几为强有力之人矣。
  人莫不有精力(energy)则必完全利用之。必以合理经济之道使用之,然此惟具有健全之神经系者,方能之焉。神经系最根本最重要之作用,为使知觉刺激,能引起筋肉反应,以应意外之事。如有一蝇,搔吾颜而,即刺激感觉机官,以达于神经中枢,乃由中枢传达运动命令于手与臂之肌肉,使起而逐蝇焉。又如见远处,有一苹果,则至其处,摘之食之,闻一汽车自后而至,则疾趋道旁以避之。盖吾人一日之间,无非此种种刺激反应接反应接续之结果也。
  是故神经系之引起筋肉动作,必须准确,有某种之事,即令某种肌肉当之,又必使其动作之范围与时期,以适如所需之上为限,则力不妄耗,然常人每日所费精力,恒倍于所获实效。何以故?以其人多忧苦躁急烦扰,在在可以耗其精力也。又凡一种动作,往往费二三倍之力,多数肌肉本可令其休养者,亦必全体紧张,以致神经烦扰,虽非需要之时,亦令动作,是何怪乎人劳而效寡乎?若受训练之运动员则不然,其使用精力,极其经济,此神经系坚定之效也。
  吾人一生行为之善恶,大都可以其肌肉活动之方向定之。譬有二犹太人一撒马利亚人同行,见道旁卧一穷苦之犹大人,俱由其知觉神经报告于脑,由脑发布运动刺激于其肌肉,然三人出动之方向异焉。在撒马利亚人则运动其臂,俯其身躯,扶病者以起;在犹太人则皆运动其腿,皆急向他处行矣。吾人观于此三人之动作,乃知吾人之教育,对于脑之运动神经,与肌肉之活动方向,必须切实训练,务求其当。然人非机械,应自有主意、自用心力,以增高其人格,善良其品性,故有坚强之志愿,一定之宗旨,不易为外物所诱惑而变向者,乃为强有力之人,乃为能担当世界大事业之人也。
  精明果敢之人,不特其感想意力,强于常人,即其对于事理,亦能得其真际。故若而人者,有高尚之理想,确实之希望,坚决之自信又能择用正当之方法,以达其最高之目的。且又胆壮有为,历次经验,期达于成,绝无畏葸之心。常人作事,见理不真,又虞失错,竟至不敢尝试。孰知艰辛为成事之母,而经验乃最良之师乎?
  吾人欲成为强有力之人,必德智体三育圆满发达,配合匀称,无此强彼弱此、盈彼虚之弊。不若是,有一能力未经充分发展,则终为全体之累。吾人今日所需者,为此种调和发达之人,使居领袖之职,以助吾人应变处常。吾国教育,果能实现此种理想,则以后吾人事业,必能超轶前代也。惟如何可以养成各个男女能平均发达以上诸种能力,则为难决之问题,有赖于吾人之助力者,即在此耳。
  现在物质上之进步,大有可观,利用河流以转车,利用煤炭以动机,利用电气以便行,数加伦之油足以成数百人之工,此皆利用自然之效也。然在教育上,尚未有设想及之者。然吾人果其欲之,自然必可为吾人之助;苟其拒之,彼亦将加吾人以阻力,是故吾人必当发见自然之律,察其如何组织、如何生长、如何发育、如生活之道,然后遵其法则,善为利用,庶几可得自然之厚惠也。所谓教育之优点者,其在斯乎。
  此篇大要,在论今日学校宜注重男女学生之体育,以补救文明社会缺乏肌肉练习之劣点;并论享乐竞争之非,因崇拜金钱之故,群思幸获,不肯苦思,不肯力作,长在忧急烦闷之中,其结果神经衰弱,生活力低下,大足为未来人种之害;末论教育所当养成之人,为德智体三育完全发达,足以应付危难把持机会(tomeetemergeneiesandseizeopportunities)之男女,而教育之道,又当利用自然(nature)以遂其生长。故氏之书,即名《生长与教育》(GrowthandEducation)。译者用意,亦以我国学校,尚多闭户读书之陋习,而社会趋势,又复群趋于享乐一途,以谋目前之快乐。此风不可长,故特译此文,幸读者鉴诸。

附注

①本文译自美国学者泰勤(Tyler)的《生长与教育》(GrowthandEducation)。 ①黑胥黎 通译赫胥黎(1825—1895),英国博物学家。 ①希斯的里亚 通译歇斯底里,精神疾病的一种。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杨贤江全集 第六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杨贤江译文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17-年至1931年作者译文的优秀作品包括意志之修养、现代教育主张与现代哲学、近代教育上之需要、社会问题之本质及其解决、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哲学的起源、最近的国际教育运动、教育心理测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泰勤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