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五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688
颗粒名称: 译者序
页数: 3
页码: 672-674

内容

本书著作者为日本山下德治君,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由东京铁塔书院出版。
  年来关于苏俄教育的书籍,用中文编译出版的,据译者所知,先后有了四种(顾树森编的《苏俄新教育》、Nearing原著的《苏俄的教育》、Wilson原著的《苏俄新学校》、英国教师同盟原著的《苏俄活教育》);数量虽不算多,然也足见国人对于苏俄教育的关心。
  这表示什么?为什么苏俄的教育值得我们研究呢?
  委实地,新兴教育的产生,正有如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之现象;它不只是以俄国为限的问题,它乃是应该成为全世界人类所一致关心的问题。经过革命后十年的工夫,而得世界最大的教育实验场之评语,可决不是偶然的。如今的人类教育,在新兴俄国教育发见自己的新地盘,为现实的学问所采用为方法之史的辩证法也开始从科学方面来说明教育。 ——山下君在原书序中语。
  是这样地苏俄的教育就引起了全世界人士的注意。
  而山下君的这本书,也就值得翻译过来,给我国人士见见面。
  山下君是具有对布尔乔教育的深的理解,又是颇能消化布尔乔教育学而具有独特的批评眼的。在全书的各处,他都能根据专门家的立场加以分析与解说。这是他胜过 Nearing①一流的地方。
  原书第一讲裴斯塔洛齐②的自由主义教育,第二说明新兴教育的所以发达,第三说明新兴教育的根本原理,第四介绍教育界的领袖,然后第五讲苏维埃的教育方针,第六讲行政机关,第七讲教育机关,第八讲教育方法,最后为附录,载沙兹基③与巴索夫的两篇文章,与著者旅行日记的摘要。
  所以读了这本书,仿佛鸟瞰般得知新兴俄国教育的全体:一方面使我们明了新兴俄国的教育到底依据何种的理论基础以发达;他方面也使我们明了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不同的地方到底何在。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关于教育的阶级性之批判,也且足以促进我们对于人类教育前途的展望和热情。
  但本书自然没有把新兴教育的全部内容都说明无遗。因为本书原是综合介绍的书,正有如作者在序中所说:
  我在本书中想启蒙地试为关于此等理论与实际之叙述。虽然为了我的浅学,将只能提出为我们所不容免避的重 要课题;但窃以为得把新兴教育从转形期中自由思想家所易陷的无政府主义的危险底下解救出来。至此等问题深切的研究,无论在我个人,乃至在一般人,都是属于未来的。
  所以关于专门的具体的介绍,还得望诸原作者及其他教育界人士的努力。
  译者于此有二点应行说明:其一,因为原作者的文笔,往往过于洗练,尤其在说明原理之处,非常简赅;译者虽想把译文弄成比较显明,但仍多“吃力不讨好”;现在姑就“新兴教育的根本原理”一章,略加删改,以期稍稍易解。其二,原书开始有绪言一篇,评述裴斯塔洛齐为教育学的自由主义之序幕;译者因为拿裴斯塔洛齐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兴教育相比拟似乎是个问题,还是省略不译为妥;再在附录中有一篇巴索夫讲儿童学的心理学之根本问题,译者因其涉及过于专门的学理,不易理解,故也不加翻译,尚希读者谅之。
  原书序中有附记一项,关于苏俄教育行政领袖的,兹一并译述于下:
  当本书编写之际,那个在苏维埃教育创始的十二年间,担任教育人民委员以尽全力的卢那卡尔斯基已于九月间自行辞职,继其后者为安得莱绥尔给威忌标布诺夫。氏本年(译者按:是一九二九年)四十六岁,有丰富的革命家的经验与教育上的学识,同时也以经济学家,又以文学家知名。
  一九三〇年十一月,译者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五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五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杨贤江翻译这本书是《世界史纲》的一部分,由日本上田茂树所著。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帮助中国革命青年认识这个世界从古以来的真面目,理解目下这个世界所以形成的过程,更预定这个世界未来进路的方向;换言之,即帮助他们获得在实行革命社会的变革上的一种武器、一种把握、一种心得。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