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九一八年一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607
颗粒名称:
一九一八年一月
分类号:
I266.5
页数:
16
页码:
197-212
摘要:
本文收录了杨贤江1918年一月份所作的有关教育的日记。
关键词:
杨贤江
日记
教育
内容
一月一日 星期二 晴 30°②
提要(通信):文叔函借银十元,除允复外,该银托本校商科生张澄回杭之便带去,渠当于明日动身
今日元旦,放年假一天。
今日感触最烈者,即自痛处事未能审思详案、当机立断。此病不即矫正,恐贻误事务、纷扰神经者匪浅。然则今年最要之务其在斯乎?立处事法如下:
此事可有几种办法?何种最安全?何种最省力?先想一遍,想定即可去做,勿再游移。
下午往花牌楼,购手套一副。观一般民风,未见有元旦可庆贺气象。夫此间犹是元年改正朔之首地也,③奈何亦清淡若是。洵乎!移风易俗之真非易。
企文先生、慎夫先生前过节时,均添肴宴同人。余亦于今晚嘱厨房添菜,计鸭一、肉一,藉贺佳节,且图报答。
一月二日 星期三 晴30°
物之珍美者,动人怜惜顾忌之心,而往往不经久;若粗贱之物,固不足引人重视,顾肯常与人伴而不轻离。此吾所以甘布衣之安心,不愿华服之炫人也。
今日心境颇安静,故举止亦少浮躁之弊。但得常以此为基,益有进境,慎勿较此为退,多滋烦扰也。
TheGreatstoneFace①已毕阅。
前托王士英君代办“石菖蒲”一盆,今已办来。价甚廉,只费一角五分。盆式及质地均下下,且嫌大,不适置案头。惟余非必欲讲究者,得此已足矣。
上年九月至十二月支出决算,计共八十六元弱,超出预算三十三元,由还债二十余元故。
一月三日 星期四 晴 24°
提要(通信):致函毓初请托二事:一、问陶已收到汇银否?二、转托夏索《教育周报》稿银
此后上英文课,②拟改入国文科一年级,从周越然③先生学。以农科教室座位已满,不可再听也。惟国文科用书尚未定,待定后再行加入。
周铭三君持东籍《社会问题与殖民问题》一书来,托余将东字译注汉字,①以便逐译。当已允诺,即日起为之译注。
制今年度一月至七月之预算,共计需七十六元半。用时往往不经心,随手用去,迨总计算则积少成多,不堪设想,故必随时随地节省方好。
一月四日 星期五 晴 28°
提要(治事):《学生之兼善思想》作起
(通信):寄渊如心得五则
去年所作《自由与责任》,今请陈主素②先生检阅。先生谓:“此后可同讨论,讨论结果加以笔录,以渐期其完成。”余即同意,谓:“如此则益我者实多也。”当论宗教问题,颇富思理,暇当述之。
渊如邮寄《南通师范校友会志》赠余。当阅易园先生训话一篇论“结合心”处、颇有所感,即起草作《学生之兼善思想》。
渊如并欲得余嘉言。兹录寄五则,除《玄想录》中二则外,“元且之处事法”一则及“静当如水,不当如冰”;“静当于动中求,求得者是真静”二则。
一月五日 星期六 晴 28°
对于学有疑者,为何学(why,因)?以何学(whatthing,物)?如何学(how,法)?为此后应解决之问题。
原因与结果对待,非与目的对待。原因有为目的者,亦有无目的者,前者自律的,后者他律的。
柏格森①创造进化说:
万物皆由流动而生,流动之中赋有创造力,完全自由而独立。吾人心相,亦非常住,实以本体之创造力变化不绝,且有自行决定之能力,不为他物所决定,其发展之程序,非可前知。吾人有此活的动力,自由创造而进化,故名创造进化。
一月六日 星期日 晴 28°
阅章行严②著《欧洲最近思潮与吾人之觉悟》,为之大喜。窃以为,此类文字,最足药近时国人思想消沉、文化陵夷之夙弊。所引述者为柏格森、倭铿③、睿美士三哲之学说,而勖国人健以活动实行之要,且谓创造新知与修明古学(《易》“天行健”,阳明“知行合一”)并兴,具〔俱〕见卓、识超、思精。然吾未知喜阅此类文字而肯用心研究之者,几何人也。
下午与张、黄二先生往三山街。余实无事,徒费时间与金钱,下次宜戒。莫利逊④氏藏书三万册,专记关于中国事迹之西文书籍,极可珍贵,为日人岩崎氏以三万五千镑购去。西报讥吾国人无求知识心,任他人得之,吾闻之不觉有古国文化凋残之痛矣。
晚,听第二农校校长王企华先生讲调查日本利用欧战振兴实业之方法及到朝鲜睹日人虐待朝鲜人民之情形。吾人聆其办学之成绩、研究之努力实可钦佩;而聆朝鲜人无业可谋、行动不自由之际遇,又不禁悲亡国民之苦痛也。
一月七日 星期一 晴 28°
提要(通信):文叔函来,银已收到。毓初函来,所托事已照办
《自由与责任》陈先生阅过还余,并言:自由之范围以渐扩张,随人之智力、境地及社会文化事业之发达而不同。如交通便则思想传达易,故自由较以前为进。西人某言,历史为自由范围扩张之记录,即此之谓。文中若添入此层,可防轻狂者,有逸轨之举动云。余当感谢之。
访王先生,质问“学”之疑点,历举四层,节录笔记中。
毓初来片:①周报有《论体育者》及《危言》两文。余疑非余投稿,或系名“吾生”者所作。若去索赠殊感不便,当复片请再检阅一过,免致错误。
一月八日 星期二 晴 24°
提要(治事):《学生之兼善思想》作毕此文费四小时完成。此文之作,起于一时之感想,不免与江
先生所说有雷同之嫌。然江先生之说,不得知者正多,又何妨作一传达人,使大家晓喻乎。夜间洗浴,先洗下身,继洗上身。如此,洗一部时,他部仍可穿衣,故得少忍寒也。
一月九日 星期三 晴 26°
日前函索上海《日本催眠讲习会章程》,今日寄来,阅毕。私拟于今夏入速成班学习,期月有半,费十五元,则诚简易之至;然疑速成者,无真价值耳。容再探听。
一月十日 星期四 晴 28°
提要(修学):Individuality阅毕
《个性论》已阅毕,然心得甚少。一句之义略可懂,于全体有何关系则不明,故阅毕一书,竟不能得其扼要处,终算第一次阅英文专书之成绩耳。其第二章“论个性不同之原因”,拟请主素先生讲解,俟明白后再行迻译。
我国人无结合心,除禁偶语、兴科举为主因外,儒家之消极思想,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亦为造成之原。后世惟士为尊,士尚如此,“三民”可知。宜乎一般人以抱莫管主义为得计也。
社会问题在我国,未之前闻。贫者安于运数,别无羡念。一方社会少纷扰,固是好现象,但过于知足,不肯奋勉,阻群治之进化,则遗害实大。洵乎!凡事有利必有弊,要有多少大小之分耳。
一月十一日 星期五 晴 36°
提要(治事):《社会问题》今日译起
(通信):寄赤民①先生《学生杂志》 投稿二首:《自由与贵任》、《兼善思想》
《社会问题》者,《社会问题与殖民问题》书之一篇也。善其言之颇详,且能输入今世社会现象之知识于吾人,爰为节译,行饷国人。
季谷、文叔以参观学校来宁,至校午餐,同出为觅大观楼旅馆为息处。以时早,往游夫子庙。继入小乐天沽饮,聊尽东道主之谊。七时返校,约明日陪往参观学校。
夜间余日章先生演说:
(一)当认教育为专门事业,非可滥竽;(二)当认教育为终身事业,不得见异思迁;(三)办教育者当放胆做去,勿拘部章,勿效外邦学制与办法;(四)全国教育界当联络一气,不可有省县之见存;(五)学校注重德育,不可以修身课了之。
末引日政府恶待朝鲜学生之故事,警告吾人当力图自强。演词明快动人,不愧为讲演能手矣。时教育厅长符先生亦在座,爰请演说,并藉此补上回之欢迎也。
一月十二日 星期六 晴 28°
提要(通信):写家信
上午同季谷、文叔参观第四师范附属小学。校舍虽不宽敞,布置却颇整洁,教室采光亦好。单级主任某君教授时,甚形敏捷,各方顾到,可称熟练。继询该校主事以内部概况,得印刷品若干份。于十一时半出校,共计二小时。
下午一时,参观女师附小单级教授常识谈话课。教师李女士就储蓄事项与全体学生问答,询其如何用钱,何故不储蓄,归结定下周起,人人均当储蓄。该校盖设有储蓄银行也。余谓:实践事项之教训,须令学生确有实践之机会与境遇,然后庶不空讲,否则何能令儿童长记忆脑中乎?即能记忆亦果何用?该校有此种设备,施此种教材,方称适当。教师用语明了简单,一字不苟,发语和缓,尤为得体。此虽女子特长,要亦教态所当然。继略询校事一般,即行告辞。复雇车往游明皇陵,五时半返。余于夜饭后回校。
一月十三日 星期日 晴 风猛
昨日朱、李二君约游名胜,实则无名胜地可游。惟在地言地,雨花台、莫愁湖终算古迹,既不远千里而来,不得观瞻亦颇失策,乃于晨邀益三同去。至大观楼访二君,旋即出发。李君友吴君亦偕往。先出南门访雨花台,惜大风扬尘,殊苦游人。台之故址余亦初至,仅筑石环,闻战时尚须用之。十二时归,餐于聚庆楼。餐毕复游莫愁湖,冬景萧条,益觉疏冷。曾公阁上风声刮拉甚剧,稍游即回。三点半返寓。二君明晨须往无锡,四时半告别。
回校后,又觉友朋聚散之无常,然聚者其偶,散者实常,客地共处二日有余,真算难得。虽稍费精力,亦属当然。惟余待遇尚嫌疏淡,二君能原之乎?
明日起,入国文科英文班听讲,已通知该科英文教师周越然先生矣。
一月十四日 星期一 晴 28°
提要(修学):AScottishSchool-boy今日读起
(通信):谡人先生信来,汇银已收到
今日第四时上英文课,书用《苏格兰校童自述》,文字浅近非常。国文科一年级之程度殊低,教师讲解多用本国语。余本意欲练习听力,殊失所望。然于发音一端,诸得其益,故于余仍有进步之机。以后上课时间,终在月曜、水曜、金曜之第四时。
下午译《社会问题》,共二小时。又助黄先生画格子等,费三小时。在寒假期内须制成表格多种,明日起先制历年行评比较表,张先生嘱余做者。
一月十五日 星期二 晴 30°
提要(修学):《英文程式》今日读毕
(通信):《现代教育》一月号寄到。再函寄群,请再定杂志一种。最好关心灵修养者,次关健康卫生者,无已则定《中学世界》
今日起制行评统计表。此种制作,须用思想,须有精细之手术,余自认可为发展能力之作业也。
一年之《现代教育》能为余赚银一百元乎,余日望之。
周君托译注之《社会问题》一书已毕事。待余自己所译者译竟,即当还彼。
数日来,每于下午四时后在室内行“六段锦”体操(《进步杂志》所载),可以舒筋骨、振精神,自然之补剂也。
一月十六日 星期三 晴 34°
《论语》一书记各人之言行,可谓曲尽其妙。如写子路,确是迳情直行、行行一派的人;写子张,确是好高骛远、不务切实之人。能令人读之明见其肺肝然,其可谓之至文矣乎!
一日间,终须有优游恬适之时候,或静坐,或念书(书之文亦须意境闲适者),则此心居中,精神亦得凝聚。吾谓:秋冬之夜景最耐味,以此时读书最得益,设想最得当也。有心人当审吾言。
一月十七日 星期四 晴 30°
提要(治事):《社会问题》今日译毕《行评统计表》稿已制成,今日更制《请假统计表》。
为事不可在他人面前做者,必非合礼合义之事,为之者即属不诚,其处心、其行动即蒙道德上作伪之案语、不善之判断。曾子曰:“十手所指,十目所视,是故君子慎其独。”孔子曰:“吾谁欺,欺天乎?明明在上,下四方监视,可不凛凛于兹。”
一月十八日 星期五 晴 30°
读《论语》,于“仁”字恒不得确解。今由孔子师生间及与他人问答之辞会而通之,得一解焉。曰:仁者浑然天理,自无私欲之累,故常能与人为善。造字之本意亦在此。究竟确当与否,虽不可知,要在己心已满意矣。
向教育研究会定第一期会刊①一册,当付定洋一角。
昨日所作《请假统计表》,今日重作,始悟不当。可见,处理事务尚未能详审周密,卒有妄耗精力之弊,可不慎乎!
一月十九日 星期六 晴 30°
为事完成最乐。
读曾文正文字,一派工稳气象。知其为文煞费经营,决不以轻心掉之、怠心易之也。其他嘉道间文出多矣,①往往以奇特、故为拗老取胜,虽可欣赏,实失于诡,此亦关于气度之宏隘,不可强致者欤!
今晚,主素先生向学生训话,论公德心及国人涣散之弊处,与吾前所作《兼善思想》相发明。惟彼之思想有条理,余不免于芜杂,此由余不善用思之过也。后其慎哉!
美国大学教务长某,于晚八时来校演说,不能得其要领。
一月二十日 星期日 晴
阅《光华杂志》。恽君著论云②:
苦乐非客观的,随主观为变。故谓某事可苦、某事可乐者,在理为不可通。而天下之所以多苦,皆以求而不得之故。所以求而不得者,又以所求过大者故。如无益之衣饰、无谓之虚荣,本不须得亦不易得之物,必欲得之,则何怪其不得而苦哉。故曰此等之苦,皆求者之自取也。
说得来可称透辟。宇宙事物,本自安于常态,而人心虚幻妄拟,遂生不测,可曰是事物之过哉?参得此关透,方有真乐可享。午后,又起寂居寡兴之感。溺于情而不明乎理故也。某家被焚,本校教员有发起赈救者,余捐小洋二角。今日修正昨夜记录训话稿,又作《请假统计表》。两手畏寒,恒不肯伸展,特制一球,以纸团成之,两手叠抛,
可以取热。
一月二十一日 星期一 晴 30°
《请假统计》草案已成。此事稽核最难精确,以余素乏数学头脑者当之,殊感不克胜任,幸获就绪,聊自慰耳。然已费去八小时矣。
余思想恒游移不定,是一大病。方想及此,忽牵着彼,竟可连类不尽。故方寸间纷扰不安,深入理解遂无由致。此亦或由缺乏数学头脑使然,而平常不善用思,因成此习。今当如何矫正之乎?
一月二十二日 星期二 晴
今日制《学生入调养室者统计表》,未竟。余近来思家之念甚盛,写家信或接家信均生一种殷勤之心。
较之半年以前绝对不思家者,真有霄壤之差。此有二因:年事日长,家务系心,一也;时苦寂居乏味,想到在家夫妇之乐,二也。思妇之念,亦一年来所始生,此或人情然欤?
头脑苦不安静,每因小小琐事妄耗精力,此于心身修养俱有妨害,当谨戒之。
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三 晴 30°
《入调养室学生统计表》已制成。惟空费时间仍不少,由起初未曾细想,后来发觉,悔已迟矣。故万事当先有预备时间,计划恰当,庶少贻误乎。
于今日所作统计表,知勤学与练身双方均无过不及,然后可免疾病。体育科、英文科学生有病者占百分之五十,理化、工艺、国文科占百分之四十左右,农科生最少,占百分之十四。故心身俱运动,且居户外者,有益身体健。伏案不动与夫运动过度者,均害身体,此例彰彰也。
一月二十四日 星期四 晴 32°
《入调养室学生统计》续作一表,已成。
张先生与余谈,理想之学监必才学如何人,品格如何人,专以训练学生,则必能大收感化之效。余聆后大有所感,以为能陶冶出许多好人,足以闻风而兴,庶几亦不愧为一人,较之仅以擅学见长、独善其身者,为益多多。倘能大扬宗风,威德服远,移风易俗,正亦不难。自度前途尚在迷蒙,闻斯志语,不啻振铎,乃有大有为之志。据理想之人格,立心身修养标准,循序而进,由隘而宏,数十年后其达此旨乎。
不菲薄自己,人亦莫得而菲薄之。
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五 晴 28°
今日作《学生籍贯统计表》,已成。
孔子之周游列国,栖栖皇皇者,据其自言有二故。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是孔子非不知天下之终不可为也,然而不已者,人道之所命,不容不尽耳。孔子洵有积极之精神,而德天行之精义哉。
近来看过辄忘,脑力不健,用心不纯,于斯可见。虽静坐而闲思独感,精神转纷,有名无实,如何不恐。古人用戒惧之工,终身不易,今乃彷徨无主,宜乎德性日就漫散也。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此是何等气象,非内有深养者未可妄想。
一月二十六日 星期六 晴 30°
提要(治事):《论语》今日阅毕
(通信):写家信
看一书自首章至末章,完全看过,虽足称有恒,然有一弊,余数犯之,即希望速速看完,贪多看几章,急切跳过,于是潜索玩味之工夫遂无由致。此犹行路然,奔命而跑,但希立到,不图气喘力疲,竟不克到也。又如进食,囫囵吞咽,贻害胃肠也。可不戒哉!
今日制《学生家属职业统计表》,已成。
意志自由对意志自身而言,事不必其成,外界影响不必其全无,有“吾欲如何”之念,而足证其自由。惟其如此,故必须负责任也。
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 晴 30°
阅《青年进步》,观察力有四〔三〕缺点:(一)成见。各信其所信,然其所然,不中事物之真;(二)附会。以臆见推测,断其如何;(三)误观。由错觉所致。由此观之,平常自诩有卓识者,难保其一无谬误。个人之注意既各不同,外界影响又足致迷惑,故吾人不可自信所见为十分的确,要当随时随地留心练习,或达于较准之一点也。
下午同孙心磐君游北极阁、本校农场。
晚七时,校友会在食堂开第一届同乐会。军乐扬扬,演词行行,滑稽以娱耳,游戏以悦目,终之以留声之机、茶点之享,于歌声乐声中以渐而散,方九时耳。
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一 晴 30°
《社会问题》一文已录竟,将投诸《环球杂志》社。锡九代购日文字典于十一寄出,今日才收到,邮递何濡滞乃
尔?访伯沅先生,前为代购茶叶等费已还余。余询以“仁”字的义,与余前自拟议迥殊。彼谓:
仁者人也,居天地之中而成三才,得天地一贯之气以为生,气离人死,有耳不能听,有目不能视,故人之智慧技能均天之所与,惟天为造物,人自不能造也。
所说难解,余将集人之诸疑问,备明日质问。晚洗浴。
一月二十九日 星期二 晴 36°
提要(通信):《社会问题》一文今日投寄“环球”
本月份薪银今日由会计处送来,已领讫。
今日为早日回去可否一问题,踌躇许久。早日回去,不过一路有伴,轮船有定,“便利”二字尽之。然果如此,应办事务未了,遗之再干,既失办事之常,又非安心之道。相去虽不多日,究于职务有妨,且同事者都未回去,余独先行,更非情理之正。故决计不于本星期四回去,免贻后悔。
一月三十日 星期三 晴 30°
提要(治事):AScottishSchool-boy今日读毕
(通信):寄渊如言三则
午接家书,母亲咳嗽加重,胃纳已减,闻之殊为忧虑。特请于主素先生,拟明日乘夜车回去。已蒙许诺,并约定下月廿五六到此。
一月三十一日 星期四 晴
上午将学校文件等整理妥当,一并存于黄先生处,自己之物亦各包裹妥藏。
下午往中国银行兑换银洋,并预购车资。
宁波、上虞诸学生,亦有今晚回者,故同车有伴,不虞寂寞。惟今夜乘车者众,再无横卧余地,只得危坐,直待车抵沪上。
此次行李藤箧一、皮匣一,亦颇简便。
附注
①在《本年行事提纲》栏中,杨贤江写有:“汝处事法较前有所改进乎!汝所思想较前为有条理乎!” ②本年日记“温度栏”中的数字,均为“华氏”读数。 ③“此间”,指南京,杨贤江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监处事务员。“改正朔”,指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废止清朝年号及其纪年方法。 ①TheGreatStoneFace英文书名:《铁石心肠》。 ②杨贤江时任南京高师学监处事务员。业余随该校国文部学生旁听英文、国文和教育学等课程。 ③周越然浙江吴兴人。当时任南京高等师范英语教员,后任商务印书馆英文部编辑及函授学社英文科科长。杨贤江称他“于类语教授极有经验,于语音学极有研究”。 ①“东籍”,指日本书籍;“东文”,指日文。 ②陈主素即陈容,字主素。时任南京高师学监处主任。 ①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年),20世纪初法国著名哲学家。 ②章行严即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英国。1911年归国参加辛亥革命,任总统常年顾问、参议院议员。后创办《甲寅》周刊,为“甲寅派”代表人物。 ③倭铿(RudolfChristophEucken,1846—1926)亦译奥伊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著有《精神生活的统一》等,获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 ④莫利逊通译莫理循(GeorgeErnestMorrison,1862—1921)英国人。1894年首次来华,写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的报导。1897年以,《泰晤士报》特派记者身份再次来华,驻北京达2年之久,享有“中国通”之称。 ①“来片”,指寄来明信片。 ①“赤民”即朱赤民。时任商务印书馆《学生杂志》主编。杨贤江自1915年起常向该,刊投稿,颇得朱赤民器重。1921年,杨贤江应聘为《学生杂志》编辑,朱赤民仍为名义上的主编。 ①“教育研究会”,指南京高师教育研究会,由该校师生共组,刊行会刊一种。 ①“嘉道间”,指清朝嘉庆、道光年间。 ②“恽君”,即恽代英(1895—1931)。江苏武进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杨贤江从1918年起与恽代英有通信联系,后曾谋面,共同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在上海共同指导、推动学生运动和青年运动。杨受恽代英的影响颇大。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四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收录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采取体裁特殊的采取编年记录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