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成年劳动者教育之实施鸟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66
颗粒名称: 世界成年劳动者教育之实施鸟瞰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18
页码: 186-203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世界成年劳动者教育之实施鸟瞰的论著作品,原载1929年10月20日《教育杂志》第21卷第10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作品 1929年

内容

为现代文化的根据地之近代工商都市中,我们可看出许多无教育的劳动者。即在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急激膨胀的大工业都市里,那么样整天劳动着的劳动者,因为生在工场法规尚未发达、童工雇佣未被禁止的时代,连小学教育都未及受,到成年便只好度着可怜的生活,实在非常之多。
  这种成年劳动者,因连当受的小学教育也未受过,其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上所发生不利的影响,自不待言。各国政府一方面为增进劳动效率,他方面为宣传支配者思想,也常在什么人道的或社会进化的名义之下,举办补习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其实际的设施方法,除利用宗教的势力以外,在教育范围内的,可举以下的数项:
  (一)开放学校;
  (二)设置特殊机关;
  (三)设备图书馆;
  (四)举行讲演及讲习会;
  (五)设置博物馆;
  (六)举行展览会、音乐会、竞技会及电影放映等。
  现将欧美诸国成年劳动者教育的实际状况略述如下。
  一 英国
  英国在十九世纪之前叶,劳动教育大见发达,各地设有成人学校、机械学讲习所之教育机关。此等原都是资本家阶级所谓恩情主义之一种表现。到十九世纪之中叶,自治的劳动教育运动就开始了。如一八四二年在佘田(Shefield)①所设立的人民大学(ThePeople'sCollege),即为英国劳动者大学之先驱,而且又是自治自助的。所设学科又以人文科为主,很可注目。毕业生中也有数人做村会议员、市会议员、市参事会员、市会议长及有名的市长。然至一八七九第一分科大学(firstcollege)创立之后,这个人民大学便停闭了。
  这样在一方面,发起组合劳动教育运动,设立劳动者大学,以提高劳动者的教养及于中流阶级之程度为目的。在一八七〇年代,消费组合运动即以大学扩张运动为其纲领之一;在一八八〇年代,剑桥大学曾对矿工行过大学知识普及运动。
  到了十九世纪末叶,另有一种与上述情形不同的成人学校运动(adultschoolmovement)发生,曾在各地,特别在中部英格兰地方,建设许多学校。为劳动者最初的寄宿舍学校的拉斯金学院(RuskinCollege),是一八九九年所创立,由美国人华尔泰·弗鲁门(WalterVrooman)所发起的。
  到二十世纪开始,牛津大学也做扩张运动;一九〇三年,由曼桥(AlbertMansbridge)发起,组织劳动者教育协会(Worker'sEducationalAssociation)。在该会事业中最有组织的,是导师班(tutorialclass)运动,以巴内特(CannonBarnett)与劳勃兹博士(Dr.Roberts)二人为其先驱者。到一九〇五年,伦敦也开办此种学校。到现在,这种教育事业,还是有效地继续着。试就在英格兰及威尔斯的这种导师班的统计观之:
  在劳动者教育机关中,较为著名者,有以下数个:
  一、劳动者教育协会。自一九〇三年创立以后,渐次发达的过程,可由下表知之: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
  (在大战中,发达稍受阻碍。)
  这个协会,虽对一切对教育发达具有兴趣的人一律开放,但主旨在以求教育的劳动者为会员。其活动的范围,自各大学以下,诸种教育团体皆有关系。教育上的方针,则在自治、自习、自动、自学。
  该协会所提议的要项如下:
  (一)义务就学年龄定为六岁;对于自二岁至六岁的儿童,应设置免费保育所。
  (二)义务教育年限到十四岁为止;但在五年以内,当延长至十五岁;以后再当延长至十六岁,而且当与地方当局以供给十四岁以上儿童衣食费的权能。
  (三)自义务教育终了年龄至十八岁之间,当随时实施补习教育。十八岁以下少年少女的劳动时间,每周以二十五小时为限,对于出席补习学校者,当供给学用品,在必要时,当供给衣食费。
  (四)对于大学及专门学校,当有国库补助;对于希望者,应使免费受大学教育。当使劳动者的直接代表参加各大学的管理团体。
  (五)当设置脱离商业主义之支配的工业学校,由雇主及劳动者同数的代表与学校当局共同管理,务使学生适于终日学习工艺。
  该协会尚发行年鉴、月刊及单行本等。
  二、拉斯金学院。以教劳动者以社会科学为目的,于一八九九年创立。创立以来,寄宿在学校从事研究的劳动者,共上五百人;其中颇有不少成为劳动组合、劳动会议、消费组合、劳动者俱乐部等的干事,又有任为州会议员及村会议员者。又受该校通信教授的男女劳动者,在一万人以上。
  三、中央劳动大学(今单称劳动大学)。于一九〇九年从拉斯金学院分离,在奥克斯福(Oxford)①所创立者。同时宣言:
  (一)本大学创立之基础,在于承认劳资利害之冲突。
  (二)本大学以授实利的性质之教育,即将为反对资本家阶级之观念及理论而拥护宣传劳动阶级之利益所必要的训练授于劳动者为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不仅使若干男女劳动者于一定期间脱离职业寄宿在大学中用功而已,更当在各地方多设学习机关,使卒业大学的教师执教鞭,供给劳动运动之指导者以谋学的便利。
  (三)当使劳动团体即劳动组合、社会主义者及消费组合等之代表保有并管理本大学。
  这一大学于二年前移至伦敦,由南威尔斯矿工联盟(S.W.M.F)与全国铁道职工组合(N.U.R)共同握有所有权及管理权。
  四、劳动者大学 在伦敦,于一八五四年由摩理斯、拉斯金、肯斯莱等参加所谓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的同志所创立,其目的在于“使教师与学生之全体结合融洽,以授在劳动者所得到的范围内之人文的教育”。故其表面的态度并不在于劳动者团体运动之促进。
  二 美国
  美国劳动教育的特征,有如下数点:
  (一)不似英、法、德等国之贵族的,而是平民的;
  (二)不是国民的,而是社会的;
  (三)不重人文科,而重实科;因之产业与教育得有密接的结合。
  美国的少年教育固极发达,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当经济界恐慌时,学校有人满之患,而当兴盛时,这般少年少女会得即刻离去学校。这为什么呢?是为工资高贵之故。原来工场与学校的协作,早为美国的工场管理者与劳动者所承认,故不特大学与工场有协作教授,即中学与工场也颇盛行协作教授。
  今试举工场与中学协同教育的实例,如约克中学(本雪尔文尼亚州)自一九一一年实施;成绩甚好。斯托尔布塞中学(纽约)在二千学生中,有三十五人与学校工场协作教授制(theco-op-erativeplan)之下从事实地作业。波士顿的哈特巴克中学、特尔却斯泰中学、东波士顿中学及库新职业预备学校也皆采用协作教授制,颇有成绩。又维巴里市的工业学校(马塞丘撒州)将送至唯一指定工场的制造公司去作实地作业的五十个学生,分为二组,隔周轮流实习。费的巴克之隔周中学(同州)在与工场之协同教授上,算是最有成效者。
  美国全国有一百个大公司经营附设的学校,对职工实施教育。这种公司附设的学校,并不是恩惠的意味,而是完全由经济的见地出发以增进劳动能率为目的者。受学的人,从十四五的少年以至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有;受学的种类共有六十四种之多。今举几个实例如下:
  芝加哥市湖畔印刷公司的学校,为在实施职业教育上的一个模范,于一九〇八年创立,收容十四岁至十六岁之小学卒业生。他把学徒的年期分为二期,前期二年,以一半在校受业,一半实地作业。华那梅卡商店(在菲勒台尔菲亚州)为最大的百货店,根据商店兴盛最有力的原因在乎教育的旨趣,特设一个学校,教授簿记、历史、公民要项及商业通信等,凡在商业生活之实际上得以适用的知识,皆用极实际的方法教授他。又费莱耐斯父子公司的学校(波士顿市),不管该商店是衣服商,却以陶冶人间的个性为主眼,授以道德的训练与学术的教育,这于提高商人之品性上颇有良效。还有一个瑞耐拉莱克特烈克公司之学校,于一万五六千的职工中,选出年在十四岁至二十岁的三百人,强制的施以关于手工作业原理之教授,每周七小时半;他的教育方针在由保持学说与实际之密切的连络,以谋技能的发达。
  在上述特殊的学校之外,尚有为各州及市乡所经营的农业、工业及家事的补习学校,政府根据一九一七年之斯密士、休士法,以下列之比例,支给国库补助金:
  在此类学校里,以授与职业直接有关的教育为主,以期理论与实际互相调和。
  在格里市①所试行的“格里制”(GarySystem)②是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其特色也很可注目。即在格里市的学校,以经济的经营学校之目的,实施二部编制,甲乙二组轮流使用教室,例如甲组在教室读书时,乙组则在作业场或他处做手工或游戏。且使作种种的手工,以便发现各人的特长,作适当的职业指导。又在纽约市,有所谓“埃丁格制”者,是由埃丁格这个人所计划的职业准备教育案,于促进儿童及青年之生理的及心理的发达上很有效用;视学校为社会及人生的缩图,对修毕小学校六年的十二岁儿童,即施以职业准备教育。
  在圣路易③之佛兰克林小学校,对于自十岁至十四岁之少年男女授以职业预备教育,在一定时期,每日课以手工;在同地之中央中学校,对于一千四百个少年男女全体,课以手工作业;此外更对将为印刷职工的徒弟,授以每周一日之特别职业教育。丁巴市④(卡罗拉特州)之手工中学校,为学生学习各种工业便利起见,特将学科课程分成门类;职业学校(thetradeschool)现正教铅管工、木工及印刷三种,不久还须增建校舍,教授他种工业。还有在同地的随时学校(theopportunityschool),即在美国,也算是特别的,他废止一切形式的教育制度,收容一切种类的老少男女,授以他们所要学习的教育,其特色即在一切方面都是自由而且解放。但其目的,自在对没有受过谋生的准备教育者,与以新的出发点,故凡认有知识技能不足之人,皆可前往求教。
  国民教育制度之实施,原为一般有心人所提倡;但生产事业急激的发达,足以驱使少年劳动者群趋工场,故他们成了丁年,就不可不为补充幼年教育之不足而努力。美国劳动组合之教育运动即由此发达。其中万国妇人服裁缝工组合之教育事业,自一九一四年开始,以后向种种方面发达,到了今日,遂成为美国劳动组合教育机关中最重要的地位。在二三年间所设劳动者学校及劳动者大学,实有许多。如有一种称为教育中心的,只在纽约一处,便有六所,其活动力甚大。科目虽以英语为主,但也教关于劳动运动组合主义经济上实际问题之讲演、文学、音乐、美术及其他。
  美国劳动大学中的学科不是固定的。在沙市劳动大学,其研究科目之选定,由学生投票决定;故有演说法,有消费组合运动。在纽约的社会科学研究学校,最受听讲生欢迎的科目,为美国行政法、州之发达史、经济学原理、美国社会史、近世史、社会主义、自然科学、劳动问题、外国语发音矫正等。又波士顿劳动组合大学,一九二〇年的科目,为英语作文、议论之实习、文学、哲学、历史、行政、法律、经济学、劳动、物理、化学。劳动大学除上述之外,在华盛顿、圣保尔、壁兹巴①等都市也有,共约七校。所教学科,皆是适应劳动指导者之必要的。
  在此等学校之外,更随时随地举行讲演会及讲习会,指陈与劳动者直接有关的问题。其中如在布林马尔(本雪文义亚州),曾于一九二一年,为由全国选送的一百年轻妇女劳动者举行第一次夏季讲习会,时期二月,因成绩甚好,续开第二次讲习会。这一讲习会,在妇女劳动者教育运动上很有可注意的价值;即美国劳动教育运动,并不限于男子,今且及于妇人,可以由此证明。据在讲习会担任课程的一位妇人讲,她们(讲习生)之研究学问,是当作在一个阶级的劳动者同伴(fellowworker)的资格,并不想逃出这个阶级。曾有一个学生这样地说:“我们现在是劳动者,将来也还是做劳动者过活,希望教师们认识到这一点”;由此可见她们的阶级意识与组合信仰,似已使她们不复有偏狭的个人主义思想了。
  三 德国
  德国的劳动阶级为使本阶级个个人得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便他们更能胜任劳动运动之指导,故有种种的学校设立起来。以下试举其中重要的几个学校。
  一、社会党的学校。社会民主党于一八九〇年在柏林创设,在这约四十年间,目的及方法虽有多少变迁,但所及于党员的影响实不少。独立社会党的学校之学科为:社会主义之根本问题、社会主义及近世劳动运动之历史、在劳动运动上的实际问题、财政、经济史、经济地理、历史、关于国家及宪法的诸问题、哲学、美术、教育及妇人问题、近世政治问题等。
  二、经营协议员讲习所(BetribsraeteSchool)。这与上述社会党之学校面目不同,他的目的在供给青年劳动者以做经营协议员所必要的知的准备,故其课程,先就日常工作的实际问题来讨论。
  三、Humbolt中学与Lessing中学。两者皆设在柏林,是普及教育给劳动者的教育机关。十几年前,由白罗拿·威莱教授(ProfBrunoWille)独力创设者。
  四、Drissing-aker学校与SchlorsTinz学校。前者在绥尼根附近,由卡尔·威尔瑞教授(Prof.KarlWillser)所指导,收容约二十五个寄宿生,在一种农场共同作业。后者系由丘林根州的社会主义政府所创设,故教科目也是社会主义的,所收容青年男子约有三十人。
  五、FrankfurtanMain①之劳动大学。这算是德国最近劳动教育的企图中最重要者,于一九二一年五月二日创立。其特色为由派遣学生的劳动组合供给一切费用,且由标榜社会主义的自由劳动组合与保守的基督劳动组合以及歇修慈盖劳动组合协同创设。因此,这个大学并不是宣传马克思之社会学说与革命纲领。学生数约百人,皆是劳动组合之办事人。
  四 丹麦
  丹麦之农民虽因受人民中学的教育成为如今日的文明状态;但劳动阶级中人,对于这个人民中学并不感到是自己的机关。因此,在一九一一年劳动组合运动兴起以后,觉有教育中心之必要,遂创设劳动者中学,使劳动阶级的子弟得享受近世中等教育之利益。犹如人民中学为供给农民子弟以知的启发的中心,这个劳动者中学也以使劳动阶级子弟具有社会的热情,可以成为促成协同社会的原动力为目标。原则上虽认男女同学,但实际上为管理便利计,男生在冬季入学,女生在夏季入学。全体必修的正科有社会经济学、历史、文学、理化学、职业的数学及体操;选择科目有丹麦语、公民要项、数学、簿记、地理、德语、英语、图案、制图、家政等。
  一九二一年,在哥本哈根之中学及学习团组合(StudyCir-cleUnion)干部指导之下,建设一个国际的人民大学,以研究劳动问题、消费组合运动及其他社会运动为目的。该校在企图上是伦理的,在方法上是个人的,大体则以英国的导师班为例。学生资格为受过中学、劳动大学等预备的教育者,由劳动组合、消费组合、基督教青年会或其他宗教的及社会的团体之费用派遣至丹麦,或经这些团体的推荐已在丹麦者之中,经过选择而后入学。
  研究科目分为必修科目与随意科目,为全体学生所共学者,有语学、心理学、史学、社会学及卫生学,若对于农业劳动者、工场劳动者、店员及书记之学生,也得视必要而授以特别的科目。
  这个人民大学之国际化运动,在一九二二年开始实现,当时的学生团体是由代表八种国民性的二十三名学生所组成的。
  五 俄国
  苏维埃俄国的人民委员会现正采用坚决的手段,强制的授成人以初等教育。若无正当理由而不能读写的男女,在选举时便没有投票的权利。故对于拒受教育者,更规定有严重的刑罚。
  新教育之方针,学校管理不委托于一个教师,而由教师与学生父兄的代表以及十二岁以上学生自身的代表合组一委员会,加上人民教育委员会之地方委员,经会商的结果,以决定学校管理之一切问题。
  为恢复经济生活,需要多数的熟练劳动者,故政府委员组织关于职业教育的委员会,设立种种的学校与学级。至一九二〇年十一月止,在职业教育最高委员会所登录的学校数,计中学校五十九,工艺学校三百二十八,讲习六百零一,职业讲习一千一百四十一,为劳动者的特别讲习二百六十一。在五十九个中学校中,有十四个设在列宁格拉,有十一个设在莫斯科。中学劳动实习部之目的,在将工业上干部所必要的实务教给无产阶级的子弟。
  六 比利时
  比利时的劳动者教育中央委员会(Centraled'EducationDwriere)实为他国无比的伟大组织,为劳动运动本身由劳动者自己力量以教育劳动者这点上言,他确有其特殊性。试看会则中的一条有说:“在谋于一切方面以使劳动阶级容易解放的知识及技艺供给劳动者实为目的的劳动者教育机关之发达,并保持其联络。”该会的委员即由劳动党、劳动组合及消费组合所每年选出的代表与社会主义青年联盟(SocialYoungPeople'sFedera-tion)的代表组成,分设下列各部,向多方面活动。
  一、劳动学校及地方委员会关系事务组:
  (一)讲演部;
  (二)艺术部;
  (三)中央国民图书馆;
  (四)劳动图书馆中央事务局;
  (五)通报部;
  (六)影片及幻灯中央事务局;
  (七)世界修学旅行事务所。
  以外,有劳动者教育地方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保持连络,以处理劳动教育的事务。地方的劳动学校,直接受地方委员会的指挥,虽称社会主义学校或劳动组合学校,但仅为夜间团体或星期学校。
  大战后,劳动者教育中央委员会所管理指导的劳动学校,分为各地方的初等劳动学校,主要都市的特别讲习,专门程度的高等劳动学院三种。
  (一)初等劳动学校,各学年间,教全国划一的教科。
  (二)特别讲习系在上述学校内,从受过预备教育的学生中,选出若干学生而举行者,得随时地举行,以前已行过的讲习,有劳动组合讲习、消费组合讲习、社会主义讲习、政治学讲习、地方行政讲习等。
  (三)高等劳动学院系常设的单科大学,即college,①在六个月内将有关劳动问题的学科,用科学方法专门研究。学生系由分担校费的全国各劳动团体中选出者,共三十人;学校设在不鲁塞。
  就其教授方针观之,在初等劳动学校方面,系将有关劳动问题各学科的梗概当作专门研究的入门而教授之,从工场生活及日常生活中实际所经验的事实加以推断,将规定现社会中社会生活及团体行动的社会法规,使学生有个概括的了解。在特别讲习及高等劳动学院方面,系使学生用完全科学的方法对特殊学科作专门的研究,提高个人的研究作业之价值,并促进学生的知的活动使之旺盛。兹举教授方针中之主要者,则为重视学生的演习,不使笔记、讲义,且不举行试验,奖励自学自习等。
  惟在教育成年劳动者这件事上,却有许多困难随之发生。因为他们的个人差(personalequation)来得大,既不似儿童的顺从,又要用常识与批评眼来对付教师的话。中央委员会为解决这个问题,特把关于全国劳动学校在校学生的统计整理起来,并搜集学生的讨论会、教员会议、学校职员会议等的报告书类而加以研究。
  该会更注力于各地方的讲演;因比国国土小,由首都不鲁塞乘火车出发,在二小时以内可以到达任何处所,为有此等便利,故把幻灯及影片等巡回映演也极容易。更请第一流之演剧家、音乐家等作各地巡回表演,为最受民众热狂的欢迎。
  该会又为达到成为全国教育设施的根据地起见,特于一九一三年在不鲁塞人民馆之傍建一教育馆(MaisondeIEduca-tion)。在教育馆之上层,有中央国民图书馆,藏有关于社会主义及万国劳动运动之书籍约六万卷。在这教育馆内,有劳动者教育中央委员会的各部事务局,有体操场,有映演影片的教室数个,有大讲堂,又有公众读书室等。由某个人捐助的世界修学旅行委员会(CornitedesBoursesd'Etudes)也设在馆内,从劳动学校的优秀学生中选出数人使往外国旅行,为期约三个月。
  七 法国
  法国于一九二一年根据台维尔(MrDeoille)的提议,由巴黎市会实行巴黎市职业学校的教授法的改革。就其方针之大体言之,工艺教育以带实际的性质为主,入学不凭学术的试验而据体力及在工场工作情况的报告书,学生在学时轮流派往工场实习等是。
  巴黎之机械业及铸造业者协会,于一九二一年为年在二十一岁以下的徒弟及青年劳动者设立免费的工艺学校。修业年限三年,学科之中有几何学、机械学、制图及工艺学在内。该协会自一九二一年至二二年,在巴黎及其附近曾设立第一学年级的授业凡三十三所,第二学年级者十八所,第三学年级者三所,学生数共在一千名以上,以后更见发达。
  劳动总长大尼埃尔·凡隆(Mr.DanielVineent)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答应在里尔创设劳动大学,并发表意见如下:
  在里尔已有技艺学校、工业学校、商工业实习学校、商工博物馆等。今为在一个学校教授初等、中等及高等的工艺教育,而更建设一个劳动大学,也无不可。凡雇主学者及政府当局当一致完成这个重大的事业。
  后来为建设这个新的劳动大学,法国政府及若干美国人,都有捐助。
  八 意大利
  因人种复杂,以及地理的、经济的种种原因,在意大利的文盲成人便有许多。意国政府于一八八七年曾用法律强制的施行初等教育。至一九二〇年,新设小学校之数达于二千;移民局又在该年于有多数移民出至外国的地方设立成人夜学校。翌年,这类学校在全国五百七十处地点共有七百五十九所,出席学生数达三万人。
  有三十万hectare①)(地量单位,计.10,000平方米突)广袤地域的罗马平原,因交通不便,人口的中心点没有,故设立正式的学校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使住民得受初等教育计,应有一种容易移动的教育机关,以便得到各处地方。自一九〇六年开办这种教育中心以来,至一九二一年一月,便有了三十所夜学校、十五所夏季学校、五所妇人家事练习所,四所孤儿保育所,受教育的学生数,总计达二千六百四十二人。一九二一年一月,又有一种以设立在罗马平原的教育中心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创立起来,这样便愈促进事业的发达了。
  意国劳动组合的教育运动,是模仿外国的制度者,但至最近,以教育劳动组合员为目的的真正劳动组合学校还有存在。仅有可视为前驱者,有一八九二年所创设的慈善机关(LaSocietaNmbnitaria),以保证移民,救济失业者,授普遍教育及技艺教育于劳动者为目的,一九二〇年开设消费组合社会幸福及社会立法讲习所,利用社会博物馆举行讲习,成绩颇好。又一九一九年也曾设立消费组合从事者讲习所与劳动组合干部讲习所,以应时代的要求。
  一九二一年四月,劳动总联盟认有养成适于指导劳动组合的劳动阶级干部之必要,特创立常设的劳动组合学校。其教育目的为:
  (一)养成劳动组合、劳动基金及劳动联盟之主任;
  (二)养成消费组合之主任及理事;
  (三)失业、疾病、劳动不能及老年保险基金的主任、监督及管理组员之教育,担任劳动法规励行事务的工场监督、主任及书记之教育。(四)为使劳动者参与工场委员会及工场管理而设的协议团体分子之教育。
  意国原为罗马天主教的大本营,故有若干劳动团体富有天主教的色彩。在这种劳动团体所举行关于社会问题的讲习会中,有下列二种算是重要的:一九一〇年在维尔格算天主教社会学校所开的关于劳动立法之讲习会,同年在罗马所开关于社会改造之讲习会是。
  为天主教劳动团体之中心的意大利劳动者联盟,于一九二〇年在罗马开第一次劳动者讲习会,又在法尔摩为农业劳动者团体之劳动者开特别讲习会。
  一九二一年四月,格里齐奥特教授(Prof.Griziotti)向劳动联合会理事会提出在派维亚的综合大学中创设劳动学部之议案。本案原为模仿英国,企图实现综合大学与劳动团体之联合;但理事会以为劳动者的高等教育应以委托给在劳动总联盟指导监督之下的劳动组合学校为当,故未予承认。
  原载1929年10月20日《教育杂志》第21卷第10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叶公朴。 ①余田 通译谢菲尔德,英国城市名。 ①奥克斯福 通译牛津。 ①格里市 通译葛雷市,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为钢铁工业中心。 ②格里制 通译葛雷制。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的一种教学制度。 ③圣路易 通译圣路易斯。美国中部重要都市,密苏里州首府。 ④丁巴市 通译丹佛市。美国中西部重要都市,科罗拉多州(文中为“卡罗拉特州”)首府。 ①壁兹巴 通译匹兹堡。美国东部重要都市。 ①FrankfurtanMain 中译: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①College 中译: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 ①hectare 中译:公顷(合2.471英亩)。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杨贤江全集第三卷,1929~1931年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具体“编年”原则为:(1)写作(包括演讲等)和发表时间皆备者,以写作时间为据;(2)无写作时间而有发表时间者,以发表时间为据;(3)写作和发表时间皆无者,由编者考定时间,置于相应的时段之后,并在题注中予以说明;(4)报刊上连载的文论,以第一部分的发表时间为编排依据。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