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图书 |
唯一号: | 112320020220006563 |
颗粒名称: | 第六章 结论 |
分类号: | G40-092.55 |
页数: | 6 |
页码: | 149-154 |
摘要: | 本文为杨贤江论著作品教育史的结论,人类之教育,以文明时代为分界,在它的前与后,有个极大的差异。在文明时代以前,大家共劳动,共消费,故教育是全社会的,是实践的,即劳动与教育相一致的。到了文明时代,奴隶制度最为发达,社会开始分出榨取阶级与被榨取阶级,奴隶制度即为榨取之第一形态;其次为中世之农奴制度(即封建制度);最后为近世之工银劳动制度(即资本制度)。这三者为文明三大时期之三大隶属形态。 |
关键词: | 教育史 杨贤江 论著作品 |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杨贤江全集第三卷,1929~1931年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具体“编年”原则为:(1)写作(包括演讲等)和发表时间皆备者,以写作时间为据;(2)无写作时间而有发表时间者,以发表时间为据;(3)写作和发表时间皆无者,由编者考定时间,置于相应的时段之后,并在题注中予以说明;(4)报刊上连载的文论,以第一部分的发表时间为编排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