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近代的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6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近代的教育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9
页码: 111-149
摘要: 本文为约四百五十年前即十五世纪半起,至一九二八年止近代的教育史,其中包括了文艺复兴与教育、宗教改革与教育、科学发达与教育等。
关键词: 近代教育 杨贤江

内容

约四百五十年前即十五世纪半起,至一九二八年止
  以上所述,是东西两洋的教育尚未汇合成世界本流以前的概况;自此,我们要转入世界舞台,将见教育史之蓬勃发皇,且更发现更伟大光明的人类文化之曙光。惟因限于页数,未能详述,只能略举几个要点而已。
  依历史的发展,把近代的教育史分作(上)资本主义勃兴时代的教育、(中)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的教育及(下)资本主义没落时代的教育三项述之。
  (上)资本主义勃兴时代之教育
  一 文艺复兴与教育
  工商阶级之勃兴 中世末期,工商业逐渐发达,从事于此的阶级逐渐成长;这样日趋增大的商业资本之势力,一方面促成封建制度之崩溃,他方面即要求旧社会组织之变革。因贸易之发达,遂促进东方文明之输入与智识之再生。
  工商业者为拥护营业利益及共谋扶助方法计,组织基尔特,所谓自由都市,即当作此种基尔特之联合组织所构成;我们于自由都市中,便可认识不久即掌握全世界于其手中的资产阶级之雄姿,又可见出久在封建阶级道德下被蹂躏的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之再生。
  封建贵族之地位,不久即为获得伟大的经济势力之第三阶级——资本家所动摇;同时,第三阶级勾结国王之政治的权力,与诸侯对抗,拥护集权的统一国家;并在其援助之下,发展为大规模的海洋贸易与殖民地争夺战争。
  我们的教育史,也将随近代文化的黎明而发生新的光彩。
  文艺复兴 十字军以后,欧罗巴经济生活之急激变化,封建主义之衰微与工商阶级之勃兴,便是引起为古代文明复兴的Renaissance①之惟一社会的原因。
  这所谓文艺复兴,便指自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间,以做东方贸易商人根据地的意大利之各自由都市为中心所开始的文艺、学问、智识之再生而言。这一近代文明之黎明,确乎是和都市及第三阶级②之抬头相伴而生的。
  我们前面已经说到,阿拉伯人于中世纪独独继承古代希腊、罗马之文明,且使之发展。但在第七八世纪他们侵入欧罗巴之当时,可以容受、摄取那种文明的社会秩序与开化都尚未存在。惟到封建时代之后半期,渐次成长的工商业者,从阿拉伯、巴力斯坦③、埃及地方输入绢、香料、宝玉及毛织物等,同时又传来天文学、地理学、进步的数学(如代数、三角)、工艺美术以及筑成后世理、化学基础的炼金术与由不老长寿之灵药制法所发达之医学等,即在丰富的经济沃土之上培育成长。
  加以一四五三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从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宫廷,抱古书史籍的学者皆被逐出而走于西方之都市,促成了脱离宗教束缚的古学研究之新倾向。如此,清新泼辣的近代思想,由于十五世纪之活版术发明,愈益急速地普及欧罗巴各地,开发那久为传统所掩蔽的中世诸国之人心。
  而特别助成文艺复兴者,是航海业者之外洋的冒险。十五世纪以来,为土耳其所隔断东方通商路的贸易商人,受久客于元朝的中国,归而发表《东洋旅行见闻记》的马可·波罗之书所刺激,愈想东洋直通航路之开拓;其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之国王,更奖励航海术之发达,又早从阿拉伯人学得应用磁石之罗盘针,于是大胆远航,而发见新航路、新陆地者相继而起。至一四九二年底,哥伦布就发见阿美利加之一新大陆。一五二二年,更有人实现地球周航之计划而成功。①如斯,在渺茫浑圆的洋上所涌出的不羁自由之新气运,因突破水平线的先驱实验者之证明,遂把世界为正方形之立体的中世无稽之说,破碎以尽。为罗马法王所代表之封建的神秘思想,也终于被近代的合理主义与自然科学的精神所消灭。这一中世社会的黑暗与文艺复兴的光明间之斗争,实即为崩溃的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产阶级间之斗争之观念的反映。
  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 文艺复兴的实际,即在脱离中世的基督教主义,而代以古代所有尊重现世的自由的思想。古典语研究之勃兴,算是重要的结果。世称此种思潮为人文主义(Human-ism)。自十五世纪末年,意大利之人文主义者往英、法、德诸国,充当教师。在教育上有四种倾向之表现:(一)使教育不为抽象的、理论的,而为自然的实际的努力;(二)使前世纪所闲却轻蔑的肉体,包含于教育中之努力;(三)使教育普及各界,而不限于僧侣之努力;(四)欲采用有兴味的方法以代从前所用残酷方法之努力。此等倾向,大概可于剌柏雷(Rabelais,1483—1553,法国人)①伊拉斯莫斯(Erasmus,1467—1536,荷兰人)、微未斯(Vives,1492—1540,西班牙人)、蒙旦(Montaigne,1533—1592,法国人)等人文主义者之教育意见中见之。
  二 宗教改革与教育
  宗教改革之由来上述资产阶级之勃兴,已将势力扩张到经济上、政治上及思想上;而它对于封建主义之第一次胜利,即于十六世纪之宗教改革(Reformation)②中见之。当封建制度已成为时代错误之赘瘤时,罗马教会却当作最顽固的保守主义之渊源而达于腐败与堕落之极点,将奴隶解放的社会革命中所蹶起的叛徒耶稣奉为三位一体③之神秘的存在,又捧为拥护封建贵族的特权之偶像之法王,如今却以圣坛当作发卖赦罪符④的总店而搜括信徒之资金。
  于是有德意志人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者,大叫法王之非理,揭破教会之腐败,谋宗教之改革。然而宗教改革之竟得变为激动全国的动机,却自有其社会的根据。因当时的德意志,正谋夺寺院财产以免经济的穷迫;邻国法兰西王,也静待侵略帝国领土之机会,所以暗中赞助那不堪教会压迫的工商阶级之内乱;而企图重返于原始基督教之农民,因愤教会之伪善与背教,也竟帮助路德,发生暴动。①在如此形势之下,故即在政治上尚未充分成熟的资产阶级,竟得以获得初步的成功。
  路德与新教之本质 然路德究是何种人物呢?他于赞助宗教改革运动之农民暴动,竟说“他们是狂犬”,而竭力弹压,代封建领主惨杀农民至十五万人之多,且处以比十字架还更酷虐的火刑与绞刑。原来农民暴动,是以否定贵族土地私有的思想为重要动因;然十六世纪之欧罗巴,已非纪元当初之犹太。于近世之德意志而谋复活原始共产制,显然违反经济进化之法则而为一种的反动,其失败自属不可避之结果。为此,基督教不能不靠正循历史发展之方向以进行的资产阶级之力量,以渐变彩色;而路德之种种行动,也自有其历史的作用。我们看到十七世纪以后各国贸易、殖民事业之中,终脱不掉传教师之影踪,便可证明改革后的教会已弃其零落的旧主贵族,而替新主人资产阶级做了金权的守护人了。
  宗教改革时代的教育 因路德等宗教改革家相信凡人为上帝所创造,故主张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因之他们对于初等教育颇尽力设施。路德自己用德意志语翻译《圣经》,这对于“通俗教育”之利益自很伟大。他且主张,对劳动青年应许其每日出席学校一小时或二小时,以为用这方法可以解决劳动阶级之教育问题。我们由此不难推知,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已开始需要所谓普及教育了。但他的实际教育方案,仍然是中世纪式的,即除教授宗教外,只有仅〔很〕少的数学与论理学;体育与音乐虽加奖励,而科学教授之思想并不发生。此亦足证是受时代之限制。
  路德的同志梅兰克吞(Melanchton,1497—1560)①虽于振兴高等教育,输入大学新教授法上有力;但仍置典据于真理之上,与路德同认哥白尼之地动说为反对神之启示(对一切真理之最高权威)而加以排斥;且不信自由议论,主张处异教徒以死刑,可见还是中世纪的人物。
  反宗教改革派的教育 在新教势力蓬勃之时,从来支配欧罗巴的加特力教也起而活动。一五四〇年有受罗马法王认可的宗教团体“耶稣会”(Jesuits)②产生。新教世界多少尚盲目地企图脱离教权之拘束以获得自由,而“耶稣会”则以极度的信仰与敬虔,谋教权拘束之更形巩固;想最武断地辩护、扩张加特力教之权威。所以对于思想之自由极端反对。“耶稣会”乃是大规模的军事组织,加特力教之“救世军”,教育即包含于其救济计划之中。在由营舍、炮台及城墙所围绕的都会中,设有中等学校、专门学校及大学;校内的将校们要受军事训练,要服从命令。他们不管初等教育,自然更反对劳动阶级之教育;而只从事于运命注定要就高尚职业者——贵族及其他——之高等教育。
  他们的教育,虽也一面专心于论理学与修辞学以与宗教改革者相竞争;一面专心于古典学问以与文艺复兴之人文主义者相颉颃;但更专心于保持教权与超自然主义。他们为防止学生对真理之自由研究与发见,遂不惜使用种种劣等而不自然的刺激——竞争、称号、赏与、勋章、公开展览会等等。对于道德教育,惟重绝对的服从,且取威吓主义,时用体罚。最后的理想便在培养遵守神圣的命令,为征伐倾向不信仰合理主义的异教国而以威力与辩才(故独重修辞学),使用一切精神上武器之热烈的基督教兵士。
  最初的“耶稣会”学校,在一五四二年仅有二处,其后在世界各地急速增加。这类学校大体别为三级:(一)中等学校或拉丁语学校;(二)College①;(三)“一般研究”或大学。至十七世纪之终,共达七百六十九校,学生约有二十万人;即在不振时代也有七百二十八校。实际上,在二百年间,全欧旧教教会之学校,可说统在他们手中。
  要之,无论宗教改革,或反宗教改革,在教育上都无什么决定性的进步,科学与自由也都未被促进——更以后者为宁表示退步;因二者皆委教育于僧侣之手,皆保持传说之原理,而不顾为真理之自由与经验之故。
  三 科学发达与教育
  以上所谓人文主义的教育、新教的教育,在主观上原想排斥从来之中世的寺院的非实际的教育;但结果只叫学生暗诵古语,玩弄古典,记忆些神学与哲学,仍无补于现实的生活。直到第十七八世纪因科学进步、机械发明,又因英吉利革命、法兰西革命之政治的变革,①于是在教育史上,又有所谓自然主义的或实学的教育发生。本节即将对这二百年间的教育约略叙说。
  机械文明的开端 自文艺复兴之末期即十六世纪,哥白尼倡地动说,哥伦布发见新大陆,加黎利②揭破为向来供法王御用的烦琐哲学所支持的《圣经》之虚伪以来,自然科学之发达极为显著;至十七世纪,又有德意志人开布雷尔③的天体运动法则,与英吉利人牛顿的万有引力法则之二大发见;十八世纪更有许多著名学者辈出;其中如在法兰西,生物、解剖、生理、医学、矿物、化学、天文及数学等诸科学,皆显然勃兴,启蒙文学之自由平等论等也为由此所生之结果;特如由所谓百科辞典派④之一派直接谋此类科学智识之普及,于打破从来宗教的传统,唤起自由的社会思想上,尤为有功。
  其它文艺、美术、音乐等一切文化的方面,固受科学进步之影响;即哲学方面也渐回到希腊初期之唯物论的倾向,且产生如斯宾挪莎⑤之一元论;即唯心论也受科学的感化,经推理派⑥、经验派等之认识论,由康德而确定为近代理想主义观念哲学之体系。
  他方面,由于此等科学智识之应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上大生影响;文艺复兴时代之活版术发明,已如前述;至十七世纪,复有时计、望远镜及唧筒之发明;至十八世纪,更有自动梭纺织机等足以惹起产业革命的种种新技术;然更重大者,为由瓦特完成的蒸汽机关之利用,相应的新机械即陆续出现;这样到了十九世纪,遂见新动力与新机械之结合而有汽船与火车之发明,即完成了近代产业及运输之技术的革命。
  至当时政治上之形势,英国有一六四九与一六八八年两次的新兴资产阶级之革命;德国开始立下帝国统一之基础;十八世纪美洲的清教徒受法兰西启蒙文学之感化,又因英本国之严厉榨取殖民地,而建设有产者之独立国;法兰西之民权主义革命家,则更因美国之独立而促进十八世纪之终的大革命。
  故当十八世纪之初,启蒙文学者如伏推尔①、孟德斯鸠、卢骚②等,皆有组织地表明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与要求:伏推尔讥讽宗教,痛骂僧侣贵族;孟德斯鸠研究英吉利之革命,非难君主专制,大唱共和主义;特别是卢骚,主张归于自然,天赋人权,其凭空捏造的《民约论》③,尤足表现资产阶级的要求,居然成为法兰西大革命之导火线。
  所谓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这是趋重现实的经验的教育主张,倾向实学,可视为中世教会教育之反动。然明白了当时新兴商业资本的发达形势与自然科学的进步情形,自不难了解此种教育主张之由来。
  自然主义思潮之元祖,是英吉利人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他被称为近世科学之父,因他提倡经验的归纳的科学研究法,实开研究自然科学新方法之先声。然在他以前的哥白尼天文学与阿美利加大陆之二大发见,当又为直接研究自然的先导。此后的教育,就有从教权与僧侣手中取回而付托给科学与俗人之倾向。
  奥国人夸美尼斯(Comenius1592—1670)①,则是深受培根方法之刺激的实际教育者,故被称为“近世教育之培根”。他著成所谓最初的系统的教育书即《大教授学》。他定出(一)家庭学校、(二)初等学校、(三)拉丁学校、(四)大学的教授课程,前二段施于男女儿童,后二段专授于求高尚职业者之男子。他的教育要旨,虽尚不忘虔敬上帝;然已主张人要支配他物及自己,要从小即在家庭学物理学、博物学、历史、地理、天文、算术、几何、文法以及初步之伦理学、论理学、形而上学与政治学。在初等学校,更学适于普通职业的教育,在高等学校,则学外国语与全部之科学。他的教授原则,即为顺从自然。
  英国人洛克(Locke,1632—1704),也是对教育有直接贡献者。他著《关于教育的几种意见》②一本小书,实在这不是讲教育一般的,而是讲漂亮的绅士该如何教养的。他的标语,就是一般人熟知的“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肉体”。所以他最先讲体育,详述运动与卫生之规则;其次讲精神锻炼法,要节制欲望;然后论学科及作业、旅行等事项。
  再有一位必须说到的,便是卢骚(Rousseau,1712—1778)。上文说过,他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发表《民约论》;在教育上,便发表小说《爱弥儿》(Emile)。他的教育理想,在排斥旧时代之传说与文化,欲脱离一切人为的制度而复归于纯然的自然;虽是偏于空想而无补于实际的教育,然当“耶稣会”派旧教占有势力,贵族、僧侣依然榨取平民而使平民深感课税之烦〔繁〕重与压迫之苦的法国社会中,他却于发表“社会契约”、“人权天赋”的“学说”之后,又发表这样的一部《爱弥儿》,自然一方面要受一般社会所欢迎,而他方面则要受贵族、僧侣的嫉视,故终于逃到日内瓦去。我们于《爱弥儿》中,即不难看出他的教育意见,实为资产阶级的要求之表现。爱弥儿虽不明说是何等人,但当是个富贵人家的儿子,因为卢骚认定贫贱儿不必受教育;爱弥儿在出生后一年间,要受那样美满的周到的肉体养护,更非贫苦父母所能办到;一切教育要在家庭中请家庭教师负责,更只有所有阶级有力及此;至于不注重女子自身幸福,而只使女子做个良妻贤母,供男子享乐之用,更是私有财产神圣时代视女子为所有物观念之十足表现;其他偏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而忽视社会方面,排斥特殊的职业教育,排斥古文学及宗教教育,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生活之反映。这种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刺激康德,感动裴斯泰洛齐、福勒倍尔①者,也即为此。
  所谓泛爱派之教育 发展卢骚的教育论,且适用之于学校教育者,另有德国的泛爱派。其名称由巴西多(Basedow,1724—1790)①所创的泛爱学校而起。此派教育之目的,在巴西多的《方法论》中说及,即在准备儿童为公共的国家的生活;并说公共教育为使国家幸福之最确实的手段,故主张国家的教育。这当是适于普鲁士王国兴起后之支配阶级的要求者。不过在名义上,称之为泛爱的宇宙的教育而已——他的泛爱学校,本是受贵族之援助的。继他而起者,尚有撒耳士曼(Salzmann,1744—1811)、坎拍(Campe,1746—1818)。
  泛爱主义之运动,在十八世纪之英美,也颇为发达。英国于本世纪之初,已有近代工业,贫苦之劳动阶级占全人口六分之一,没有受教育机会。于是有所谓基督教知识普及会②者创办慈善学校,教授穷人子女。至十八世纪中叶,在英格兰与威尔斯③,便有学校数二千,学生数五万。在美国,也由该会之外国福音宣传协会发起慈善学校;另有德国人之普及神的智识运动。一七八〇年,英国有与慈善学校异类之学校即星期日学校④发生,除向劳动者宣传宗教外,也教读书;至十九世纪之初,有学生五十万人;至中期,殆有二百五十万。此种制度,不久即传入美国,专施宗教教育。如斯,新教势力随资本主义之发达而增大,可见两者间之关系密切了。
  十八世纪教育之一般倾向 要之,十八世纪之教育倾向有几点可以注意:
  (一)是现实的,渐以接近实生活为教育目的;
  (二)是自然的,此与现实的倾向相关连,且因此又发生合理的倾向,在宗教、法律、政治、道德、教育各方面皆有表现;
  (三)是改良主义的,如敬虔派①、泛爱派、慈善运动皆以社会服务、社会改良为宗旨,贫民学校、星期日学校等组织由此以起;
  (四)是国家主义的,这是与上项所谓“社会”的倾向互有关系的,乃近世国家发达后所生之现象;一七九四年之普鲁士法令,明言学校及大学为国家的组织;一七六三年法兰西议会中有“国家的教育论”发现;至本世纪末,便有国家的组织之学校案提出。
  (中)资本主义发展时代之教育
  四 世界资本主义化与教育
  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是从十八世纪后半至十九世纪初叶起于英吉利经济上、社会上之一大变革。产业革命之前提,是在于科学智识之进步与机械之发明,已在前节述过。自此以后,资本主义即完全确立,而由青春成长期进于壮年活跃期。其最先直接之变革,即为工场生产之产业组织,形成了近代社会之根本的经济制度;无数劳动者都隶属于生产手段所有者之资本家,变为一种工银生活者②。资本家爬上政治舞台,掌握一切权力;金权戴起王冠,而我们的教育也不得不跟着工场生产制而趋于商品化。
  世界资本主义化之进行 资本主义机械产业发生以后,自由主义①即在各国占得决定的胜利。先在英国,于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原则之下,表示产业之跃进的发达;法兰西承受其波,因有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之发生;其后德意志联邦成立,意大利也成为独立王国;连东洋的古代的封建军事帝国俄罗斯,也因工场产业与自由思想之输入,遂有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之命令。他方在美洲,有合众国北部之急速的产业资本主义化与奴隶解放的南北战争。如斯,资本主义之自由主义为世界规模之发展,而各国为确保与独占经济的势力范围计,遂有获得殖民地、争取原料而侵略领土之军国主义与国际战争时代开始。中国、印度、安南②、朝鲜、埃及、中美、南美、澳洲,乃至南洋群岛、非洲等处,即为此而先后落于殖民地之地位,变为列强压迫下的牺牲。我们的教育,也随世界资本主义化的进行而改变其制度与内容。
  现代世界文明之发达 在产业革命以后一百年间(即十九世纪),西洋文明之发达与其历史的特质,也有大可注意者。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生产力,今已由简单的工具而成为复杂的机械。以这时代之英国为中心的机械之发明与改良,普及于世界;汽船、火车、电报、电灯以及电动力之应用,使这世界打成一片。其他诸科学之进步,也决不劣于机械工学:能力不灭说、生物进化论、X光线与镭之发见,实为这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医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之外,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之发达,尤堪注目。其中德意志在十九世纪末之勃兴,除政治的经济的关系以外,即因在学术上大有进步所致。
  哲学方面,自康德以后有黑智尔①等,虽盛行理想主义哲学②,然在这时代末期,有为物质科学所压倒之势。生物进化论渐能支配最近文明世界之新思想界,将由此确立物质科学的世界观,完成希腊以来之唯物论哲学。
  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已如前述。教育所受于此的影响,最显著之一点,即学校变成“观念”制造工场,每年生产大批的观念制成品,送往社会以供应用。而国家思想、战争思想,也跟着产业发展之要求而奉为教育上之要旨。另一特色,却在谋教育之普及,因有所谓强迫教育或义务教育之名称。原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支配者,与前一时代即封建社会的支配者之要求有不同,因之教育也有差别。我们为明了计,最来拿好比较一下:
  第一,封建时代对庶民不施教育;但资本主义时代要对全国民施所谓强迫教育;
  第二,封建时代之教育,差不多全是道德教育;但资本主义时代之教育,扩大了范围,要以传授日常生活上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此外不同之点固然尚有,但上述二点,却是根本的差异。那么,这有何种理由?第一,封建制度之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在农业上,只要每日跟长辈往田野耕作,就可从经验中学会种植、施肥、除草、收获等生产上必要的事项。而且它的经济为地方的小单位,自给自足。因此,在以农业生产作为社会主要产业之封建时代,庶民就无研究学问之必要。即使“目不识丁”,也尽能从事生产事业。
  然至近代,情形便不相同了。经济基础是大工场生产与国际的通商。小小地方的自给自足,已非人们之所望。人们的理想,乃在大大的商品生产与国际市场之获得。我们即可就工场生产与通商上,来考察教育之关系。在工场生产中,不学的人与多少能读写的人,从最初就发现能率之不同。虽然也有一些事件,即无文字也可即刻学会;但试问问在纺织女工眼前所运转的机械名称,就会知道她们之要记住这些名称是如何的苦心。故今日在工作本身,就需要读写。又若在自给自足之封建时代,货物之搬运,仅用手车、马车尽足应用;然在资本主义时代,要用汽船、火车等等,一切牌号记载,皆需文宇。以前的苦力轿夫,无识字之必要。今日的汽车夫、司机人,若不识字便不成了。由此观之,资本主义之经济组织自身,实需要文字之读写。若用人道主义的见地来解释教育之普及,殊未见透教育普及之实在原因。对国民施义务教育之理由,并不以国民自身之幸福为目的,而是准备把国民之劳动力可以适用于它的经济组织。故此种教育之普及,是有其最低限度的,即所谓义务教育年限是。倘照人道主义者的想法,认教育之普及真以国民之幸福为目的,那么,为什么穷人的子女,即使非凡聪明,终不能有如富家的低能儿之自由入学呢?
  第二,封建时代,差不多以道德教育包括教育之全体;而资本主义时代之教育,却扩张其范围,要注重“日常生活所必须之知识技能”。这个理由又何在呢?这在明白第一项理由的人,是立刻可以推知的。因为封建制度是礼仪的制度。所谓“礼仪三千,威仪三百”,“无礼”便算“犯上作乱”。食诸侯之禄的武士,各视其禄而定身分之高下。在封建制度中,自由竞争为绝对之禁例。故封建时代之教育,差不多以道德教育占教育之全部内容,而以使人人“安分守己”为主旨。然至资本主义时代又怎样呢?凡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处,一切封建的主从的诸种关系都受破坏,使人与人相结合者,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冷酷的计算。宗教的之热情,武士的之感激,都沉溺于冰冷的自我之打算中。把从来博得名誉与尊敬的一切职业,全剥去了光辉;无论是医生,是法律家,是僧侣,是诗人,是学者,皆转化为他们所雇佣的工银劳动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它之注重“日常生活上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自有其必然的理由,我们当不难明白。
  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学校教育,实具有如下的三大任务:(一)对未来的劳动者教以对资本主义制度之依从与尊敬;(二)从青年中养成支配人才;(三)奖励科学研究,由科学之技术的应用,以助生产而增加利润。
  十九世纪的教育思想 今就这时代之主要的教育思想略述如下:
  最先可说者是康德(Kant,1724—1804)。他实是哲学家,而他的哲学,为十八世纪末德意志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之理论的表现;他的哲学之历史的意义在此。他论教育,重实践理性之发达,说各人之生活为各人之目的。他所受于卢骚的影响本来甚深,而十九世纪教育之进步,源于卢骚与康德者便也不少。这种进步,又可别为五项:
  (一)关于教育之进步。自阿尔琴时代至新教勃兴,教育殆全在僧侣之手;然自〔此〕后,特别是法兰西革命以后,从僧侣之手夺回教育,渐委之于俗人之手;又从教会分离教育,渐移之于国家。
  (二)关于学者之进步。中世纪受“书本上之学问”的教育者,殆以僧侣为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虽把此种学问及于富者阶级,但贫民阶级或劳动阶级是无关的。至十九世纪,则有教育不可不普遍之一般的舆论。
  (三)关于教材之进步。教育在僧侣之手时,研究题目以关于宗教及超自然物者为主;然教育一入于国家及俗人之手,便注意到自然及在自然的生活。
  (四)关于教授法之进步。古的教育方法是注入、暗记,重容受,不许深究,鞭责成为必要;新教育则是为自由的、有理解的,直接研究事实以谋发达智力,“儿童研究”渐渐引起注意。
  (五)关于教育目的之进步。旧教育之目的在为他界、来世之准备,贱视现世生活,对肉体不仅忽略,还加虐待;新教育虽不否定永世,却要竭力利用现世,谋实践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政治的义务,以得个人之最高发展为目的。
  上述各项进步,自然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所实际要求者。而于以下诸人的教育思想中,却可见出其特征。
  依从卢骚与康德之方针——即向着自然与理性,而使教育大有进步者,当推裴斯泰洛济(Pestalozi,1746—1827,瑞士人)为第一人。他虽生于十八世纪中叶以前,但在精神上,尤其在活动上是属于十九世纪的。虽不是富有学问,也无体系,惟深信国民,厚爱儿童,具有热心肠的人,确可视为近代普通教育之父。他的感情之深切,固极有似于他的先辈卢骚;但与卢骚不同者,是充实着高尚道德与义务之观念。这一不同之点,就是使他终身尽力于可为从恶德堕落及不幸中救出国民惟一手段的教育之由来。他的实际之结果,原不容易评价,他的著述又带有感伤与混乱;但他在一切方面给与教育以新精神与新范围上,终算是成功的。特别可注意者,为他之主张教育当普及于国民全体;又主张教育方法,与其用言语不若用事物,用法则不若用事实。他主张教育目的,不仅修养知力,又当修养感情、道德的判断及意志。他并以为,儿童不当单学知,又当学行,故主张教育应大部分由手工而成。
  裴斯泰洛齐所得的成功,不在乎深切的计划与明了的理想,而在乎他之热诚的人格之感化力。若说卢骚是对于自然的近代的爱之亲,那么,裴斯泰洛齐是对于儿童的近代的爱之亲,惟由这种爱,才使教育从严谨的抑压的训练,趋于温和的深切的指导。在裴斯泰洛齐,是所谓由于自然的教育之卢骚的要求,与所谓各人之生活当视为各人之目的的康德之要求,冶于一炉,而由浑融的爱以实现者。裴斯泰洛齐之后,人人皆以新的眼光看儿童,具新的兴味待儿童,感到在自然与文化之世界中,将儿童放在“真”的关系上之重要。一切的近代教育,也可说是呼吸着裴斯泰洛齐之这一种精神的。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一反于旧教育之重记忆、用权威;而专谋发达观察力与概括力;且一味凭爱以进行,也难免为一种“矫枉过正”。他在教授上一切实验之失败,当在于此。弥补他的体系之缺陷以渐趋于周密完全者,是他的弟子们之事业;其中有力的人,要推海尔巴脱、福勒伯尔及贺列斯曼。①
  海尔巴脱(Herbart,1776—1841,德国人)之事业,在结合旧教育方法与裴斯泰洛齐之方法,而认知识获得上记忆作用与心的构成之重要。他以为,教育方法应依心理学而定;教育目的在培养道德的性格。他任大学教授,要把教育哲学化;著有《普通教育学》与《教育学讲义纲要》等书,被称为“科学的教育”之父。然他的体系含有机械的宿命的要素,心理学又属旧式;此种缺点,要由他的后继者来补正。
  能将裴斯泰洛齐所开始的事业最完善地谋进行者,是幼稚园教育的始祖福勒伯尔(Froebel,1782—1852,德国人)。他委身于教育,最后尽力于初等教育。原来他幼时失母,受继母的虐待,后因学费不足,不能终习大学学业;故他之办幼稚园,可说是单纯的人道主义。
  贺列斯曼(HoraceMann,1796—1859,美国人)是美国新教育进步之第一个最有力者。在十九世纪之初,主张普通教育者固非无人;但十分理解国民之要求而谋用实际方法以满足其要求之第一人,实是贺列斯曼。他和为“教育哲学家”之海尔巴脱、福勒伯尔等不同,而是一个“实际家”。他忠实于清教徒之所谓“民主的”理想,知道人民必要之为何。最要紧的便在复兴由清教徒所创始而今已衰微的公共教育之组织。他在教育上所主张之要点,有如下述:
  (1)“民主主义”之教育是公的,不可不平等地普及于各阶级。这是希望教育得从阶级中解放出来。
  (2)教育当基于科学,不可依附于教权。教育应使儿童直接接触于自然与文化之事业,使他们能作成自身之归纳法。认裴斯泰洛齐之方法是真实的。
  (3)教育当奖励真之宗教,但应脱离宗派的偏见;又,宗派自身不当干涉教育。这是希望教育能从超自然主义中解放。
  (4)教育为对于家庭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生活之准备,不可专谋珍奇的学识、高雅的学问之上达。教育之目的,当为道德的及社会的人格之完成。
  (5)教育当亲切地顾虑儿童之性质。一切粗暴行为及体罚务必避忌。
  (6)教育当在设置良好图书馆与新教授方法所必要的一切器具之学校中行之。
  (7)教育当由认教育为自己天职而又十分熟练的教师者专行之。为此,有设特别训练他们的师范学校之必要。
  (8)学校当与为男子一样地为女子而开放,教师之职业也当以男子一样地为女子而开放。
  (9)教师当常得聚会的机会以相互奖励。
  (10)为使以上诸项可以实现起见,国家当不吝费用;又当视这项财产是为市民教育的委托物。
  贺列斯曼的那种主张,因为适合当时已经发达的资本主义之要求,故后来美国教育之实际,不特实现了他的主张,且更进而发达幼稚园,使“儿童研究”成为科学;高等教育学校数之多,竟还超出全欧罗巴以上。
  除上述诸人以外,尚有二人之教育思想可述。一为德国之斐希特,一为英国之斯宾塞。斐希特(Fichte,1762—1814)是个国家主义的教育论者。当德国在耶那大败后,①特往柏林公开讲演;有名的《告德国国民》便是讲演的笔记。据他的教育意见,“新教育”是陶冶学生具有纯道德性的确实的技术;所谓纯道德性,是特立独行之自己生活;由于这种新教育以陶冶德国人为一个全体,乃是吾人之目的。其要点便在:(一)发挥国民精神;(二)从法国所受的屈辱,是德国国民怠慢与卑屈之结果;(三)要雪耻,在养成对于国家之明了的见识。故他的教育宗旨,可说在陶冶“德意志魂”,叫国民都信从国家为永远存续的团体而不惜牺牲。
  斯宾塞(Spencer,1820—1903)是根据进化论组织“综合哲学”的学问家。一八六一年出版他的《教育论》,其中以《怎样的知识为最有价值》一文最值得注意。他解释教育意义为“完全的生活之准备”,以为当由生活的见地规定教育的价值。至所谓完全的生活,以具有下列五种活动为必要:(一)直接支配自己保存的活动;(二)间接支配自己保存的活动;(三)关于子孙教养的活动;(四)关于社会的、政治的关系之活动;(五)满足趣味及感情、消遣闲暇之活动。教材的价值,要依据这些见地来评定。关于第一项的教科目为生理学;第二项的教科目为数学、理科、社会学;第三项的教科目为育儿法及心理学;第四项的教科目为历史及社会学;第五项的教科目为文学、美术。照他看来,惟科学为最有价值。
  十九世纪之学校教育 以下试略述实际教育发达之情形。
  一般地说,十九世纪各国之国民教育固有长足的进步,然进步最著者莫如德国。
  欧罗巴各国中,在国家的教育上最着先鞭之普鲁士,至本世纪已告完成。自一八〇六年耶那大败,政府即设置教育局,力谋国家的教育之实现,目的是造就爱国的公民。教材、教法皆加改善,养成小学教员也采用新精神,对文科中学①教师且行严密的试验,以后复任命教科改善委员,作成广泛的教科课程。至一八五〇定的普鲁士宪法,更完成了国家的组织,分教育区,设视学官,举行市乡学校会议。这样,由中央集权之统一固已可能;但会议员是宗教家,视学也多为宗教家,且重宗教教授,故尚未能从学校驱除宗教势力而完成学校教育之独立。即到了二十世纪改变国体之后,宗教教授虽得自由,而宗教与教育之问题,还是不得解决。
  初等教育在十九世纪,注重提高程度,改良教授,养成师资等;小学学制是分为国民学校及中学预备科之所谓“双轨制”②,前者专收贫苦人家的子弟,仅受八年之义务教育,不得升学;后者是富贵子弟之教育所,三年毕业,然后升入各种中学校。至欧战后,此制才改变,即废止中学预备科。
  中等教育之改革,最初是在一八〇〇年至一八四〇年,曾由多方陶冶之见地行施三项新制:一为中等教育养成之制度,使中等教员之职业独立,不再为预备加入教会生活之神学者,从而教育成为哲学的教育;二为教科课程案之成立,以拉丁语、希腊语、国语及数学为主要学科;三为毕业试验之制度,以通过古典语为条件;试验不通过,不得入大学。其次在一八四〇年至一八七〇年有二项显著的倾向:一为反对人文主义而提倡宗教主义;一为集中教科于一主科以避负担过重。然为反抗对于自然之压迫,却产生了实科中学①。再在一八七〇至一九〇〇年间,为俾斯麦时代,自然科学回复了地位。威廉第二②曾有演说,谓从来的教育不是国民的教育,也不立基础于现代;徒为言语及文法之教育,为准备毕业试验拉丁文论文之教育。这当可视为代表一般思想之倾向与当代之精神者。至一九一〇年,以法令承认中学校、实科中学校及高等实科学校三种中学之同权,③修业年限各为三年,④收受满九岁以上的儿童。中学校注重古典语,实科中学注重自然科学,高等实科中学校则注重自然科学及近代外国语。此外又有副文科中学、副实科中学及实科学校三种六年制的中学,⑤收容无力入九年制中学的学生;但除最后一种外,不甚发达。
  大学教育之发达,以一八一〇年柏林大学⑥之建设开始。大学教育之目的,以科学的研究为主,教授为副,正与十八世纪所立大学之倾向相反。有人说,这种倾向支配十九世纪德国之大学教育,国家仅负物质供给与〔维持〕外部秩序之责任。德国大学内容之完备,称为世界第一。每一大学概分神学科、法科、医科、哲学科;哲学科又分为二:一为哲学与文学科;一为理科。大学年限三年或四年。与大学同程度之实业教育机关,因实业之发达,也在十九世纪出现,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商业大学等就是;此外更有陆军大学。
  女子教育也在十九世纪大为发达。向来惟上流女子在家庭学习法兰西语、拉丁语等;下级平民的女子全不受教育,仅从母亲学习家事而已。至十九世纪初,才有为上流女子的学校成立,称为高等女学校;然女子学校之发达,尚在一八七〇年代之后。
  以外如法国,在十九世纪完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由地势与国民性等之关系所使然)。法国对于女子的教育,早在十八世纪末期有人提议,其理由是:一为教儿童;一为对男子职业发生兴味;一为男女关于教育有同权。又在一七九五年,已在巴黎设立高等师范学校。至拿破仑之大学区制①(一八〇六年至一八〇八年)成立,教育就与军事同为国家之事业。一八三三年规定国家有小学教员任命权,又决定俸给。
  英国教育之国家的统一,远在德意志及法兰西之后。虽至一九一八年之教育法令,尚要删除中央集权之语才得成立。故英国之学校教育,可说是由教会、国家、地方、私人及慈善〔机关〕五方面各要素之妥协以发达的。然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有亚当·斯密、边沁、奥文②等曾倡导一般教育之必要。又有兰卡斯特、倍尔等从事实际教育之改革,确立了初等教育之基础。他们组有内外学校协会与国民协会,设立学校得有国家之补助。一八〇二年之《工场法》限制儿童劳动,并规定徒弟教育之义务,也可视为国家的一般的教育之起源。一八七〇年通过《福斯泰法案》①,强制〔征收〕地方教育税,公布义务教育,虽私立宗派学校也受补助金,由是小学教育全受政府之监督。一八九九年中央政府设中央学务局,兼有中等教育视察权。至大学之国家的经营,乃是一九一〇年大学局设置以后的事。
  美国也于十九世纪后半,完成了各州的公共教育制及免费制之组织;至二十世纪,且有各州统一之计划。
  五 社会主义运动与教育
  劳动者之社会主义运动 由于产业革命之资本主义的确立,创出了所谓工银奴隶之一新的社会大集团,此等工银奴隶之人数,因产业资本之蓄积而益增多,且生活愈陷于穷困;更因恐慌与战争,时有失业并丧失生命之危险。这样,资本主义之社会组织,自十九世纪初年以后,即产生了憧憬于未来的平和与幸福之新社会而欲试行其理想的设计者,如法兰西的圣西蒙、傅立叶及英吉利的劳勃脱·奥文②三人,实为空想的社会主义者之先驱。又有蒲鲁东在法兰西提倡无政府主义思想,经俄罗斯的巴苦宁③与克鲁泡特金之宣传,一时人道论者为之风行;克鲁泡特金更对生存竞争说而主张互助论,从生物界之部分的现象类推,以为只要破坏人类社会的权力与财产之害恶,便可实现绝对自由之无政府共产社会。其他取材于社会问题的文艺作品也有许多。种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之流行,也为这时代之特征。
  就世界劳动运动之进展言之,为资本主义祖国之英国,自然也为劳动运动之祖国。工会之组织,早在十九世纪初期实现;至一八六四年便有“国际劳动者同盟”,即第一国际宣告成立。此后各国的工会组织与政党组织,到处发展,凡为资本主义侵入之处,无不有社会主义运动之存在。
  独立劳动者教育之开端 因为英国是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劳动运动也比其他任何国家为早,从而劳动教育运动也开始得早。本段将专述英国劳动教育的状况。
  英国劳动教育运动之起源,可说远在十九世纪之初叶。当时教育机关有机械学讲习所(MechanicsInstitute)、相互教育协会(MutualImprovementSociety),以应劳动阶级之教育需要。但这种教育运动,并不是劳动者的独立教育,而是在上流阶级“恩情主义”之下所发达的。唯一八四二年创始的“人民大学”(Peo-pleCollege),才是英国劳动者独立的教育运动之先驱。这时候,工会劳动教育运动也逐渐发达,一八五三年即有与此运动关联的劳动者大学(Workingmen'sCollege)设立。这样,一方面新大学陆续出现,他方面大学扩张运动也盛行。在一八八〇年前后,这一扩张运动达于顶点;唯因劳动者无管理权,故终于衰落。至十九世纪之终,成人学校运动殊有贡献于一般劳动者教育。一九〇三年八月,复有劳动者教育协会(Workers'EducationalAssociation)成立;协会运动中之最有力者,为“大学教育普及学校”(TutorialClass)运动,其发达情形容后再述。
  (下)资本主义没落时代之教育
  六 帝国主义国家的教育
  资本主义末期与世界大战 我们的教育史,如今要进到尚在我们记忆中的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空前的世界大战之幕前了。自资本主义征服全地球,列强分割世界,即从十九世纪末之二十五年以来,世界便渐入于所谓帝国主义之时代。这时代,金融资本占有势力,资本愈蓄积,生产愈集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皆归少数财政家所支配,形成了金融寡头专制的权力。各国为扩张本国之投资区域与势力范围,夺得原料产地与销货市场,势必引起战争。世界大战的原因,就在帝国主义列强之侵略政策与霸权竞争。
  又,帝国主义时代,因生产集积达于非常的高度,在国家保护之下独占了市场与原料,为从来技术进步之推动力的自由竞争归于消灭,于是资本主义之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从此停滞不进,即所谓末期来临。
  在这时代,劳动大众愈加穷乏,产业预备军益发增多,但他们反抗势必愈烈;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也企图独立解放,由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就发生危机。他们为维持他们利益,不得不多方面的谋缓和冲突,于是改良主义、议会主义等等遂应运而生;更有学者在思想上向大众宣传爱国社会主义,高唱防卫祖国。我们且来看教育界所表示的倾向。
  帝国主义时代的教育特征 帝国主义时代的教育,显然有三种特征可说:
  (一)“舆论生产”之集中。因为资本之集中,就跟着发生所谓舆论制造之集中。除新闻、影片、无线电音(radio)等为资本家所独占,作思想支配的利器以外,学校、科学以及体育等关于教育的事业,也无不操在资本家手中。这里试举集中化的资本影响最大的美国为例。当代有名的美国文学家辛克莱(UptonCinclair)曾发表对于美国高等教育机关的研究。他说,一切上级学校,无不受托辣斯或银行的支持;一切大托辣斯或一切大金融团体,皆有“自己所有”之大学,如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就属摩根所有;以“民主主义的”传统有名之哈佛大学,也由与摩根结合的银行所维持。摩根、洛克菲勒对于美国的国民教育与科学,也有重大意义。洛克菲勒基金①之一部,投于科学的研究所、医疗事业(中国北平之协和大学及医院,即间接为了美孚油之帝国主义的目的)、传道队等;一部则投于国民教育,教儿童信奉洛克菲勒宗教。科学的卡纳其基金②,也具有同一作用,即为了钢铁公司之利益而使用。
  与一切教育团体及慈善团体全然一样,教会也为资本而服役。如世界各地遍设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即受大资本家的供给,当作美国帝国主义政策之先驱而活动的。
  在欧罗巴诸国,学校制度虽握于国家掌中,也不免此种关系。如德意志在暴落期,科学的设施即由托辣斯与以直接之物质的维持可以推知。
  近代的科学,以有需要多量经费的研究所、实验所及研究上的特种设施为必要。今日的发见,大都是集团的协同作业之产物;技术的完成,是在工场研究所或由托辣斯出钱的特殊设施中做的。
  帝国主义者之思想的支配,不惟贯彻学校教育,也且贯彻新闻、杂志、讲演、图书馆、演剧、文学、娱乐等等一切“文化”机关。
  (二)支配者思想之灌注。上述由资本家团体办理一切“文化”,自然支配者思想到处流行。现在再从教科内容及教育旨趣上看,更易清楚。如小学教科书,尤其是修身或公民科的,其教材多重在养成勤俭、储蓄习惯、拥护私有财产等等。在高等教育上,试举日本之例:一九一八年所公布的《大学令》,规定大学目的为“以教授国家所须要的学术之理论及应用,并攻究其蕴奥为目的;兼应留意于人格之陶冶、国家思想之涵养”。这里所以要特提“人格之陶冶”、“国家思想之涵养”者,是因当时日本已走入资本主义没落的阶段,社会的矛盾斗争日趋激烈;支配阶级所希望于大学者,不仅止于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所必要的技术家与学者,又在产生有意识地维持支配者权力的那种经过“人格陶冶”、“国家思想涵养”的人物。所以对于构成资本家的社会所必需之学问,如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奖励研究,并且努力宣传;然对于它有不利的学问,则尽量压迫。因此,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会组织与“左倾教授”,都要受解散排斥。他如奖励运动竞技、注重军事训练,也是直接或间接灌输支配者思想之手段。
  (三)抽象的观念之创造。当资产阶级初兴,保有革命的实践时,为对抗封建贵族权力计,也曾高唱唯物论与无神论;但至十九世纪后半,资产阶级已中止了革命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便倾于观念论的神秘论的颓唐趣味的意识形态,而指责唯物论与无神论为人类之耻辱,且更增加对被支配阶级之意识的欺蒙之程度;换言之,即增加御用哲学化之程度。尤其在最近,世界战争的极大破坏,经济的恐慌,社会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之运命的崩溃过程等等客观的现实之前,资产阶级愈不得不感到绝望、怀疑、恐怖与悲观。这时期在教育上,也就高唱抽象的精神的空疏而神秘的观念,有如养成国民道德、促成世界和平、“劳资协调”、“中正稳健”、“博大慈祥”等等,都属静的抽象观念之题目。最显著的例,又莫如一九二八年检举共党后的日本教育界,竟到以添设日本佛教史、东洋美术史、东洋伦理学、日本思想史、国民道德等大学讲座及奖励研究哲学、伦理、宗教、历史等的所谓精神科学,谋普及唯心的思想,以排击为危险思想之根柢的唯物的思想。这真是近代政治之逆转倾向,即所谓“封建化”之一特征了。
  这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实际 若就这时期(即二十世纪初期)支配阶级方面的教育实况观之,可略述如下。在思潮方面,因十九世纪有新成立的二大科学,即生物学与社会学,故有若干教育学者要适用生物学的原理于教育,要以社会的考察做基础。还有心理学,也在十九世纪改进发达,注重实验研究;实验教育学①及近来盛唱的知能测验②,即实验心理学在教育上之应用。又从十九世纪末至现代,当作科学万能思想之反动,主知主义之反动,则有以情意为中心、以主观与理想为根本之倾向发现;在教育上,便产生个人主义的改革论、艺术教育运动、人格的教育学及基于精神科学③的心理学之教育论。但为弥补资本主义社会所生缺陷,在教育制度上也颇有许多新设施,有如特种教育(对盲、聋哑、白痴等儿童)、补助教育、感化教育、职业教育、儿童保护、女子教育、通俗教育等是。
  至二十世纪的学校教育,德国于世界大战后,为适合所谓平民主义的国体起见,将以前的中学预备科废止,凡国民一律受四年之共通的基础学校之教育。英国于一九一八年强制补习教育,限制幼年劳动,普及幼儿设施并体育设备。美国有设立中央教育部之运动,实业教育集权于中央。其他如上述之特殊教育、补助教育以及成人教育,也算发达。
  七 劳动者的教育
  英国的劳动者教育 英国劳动教育之发达情形,前已述过。本段可继续讲“劳动者教育协会”之活动。该会以志愿求教育的劳动者为会员,最初仅教授在劳动者认为必要的教科知识,今则注重自学自习,与各大学各教育机关连络,应劳动者之要求以派遣讲师。为该会有力事业之TutorialClass①,自一九〇六年创立以来,至一九一九年止,学级数达八千。又,该会之教育纲领,主张在原则上“自小学至大学的教育阶段为免费教育”,并对教育制度提出改进意见。
  其次可注意者为拉斯金大学(RuskinCollege)及中央劳动大学(TheCentralLabourCollege)、新劳动大学(TheNewLabourCollege)等。
  拉斯金大学原在一八九九年创立,当初颇富有社会主义的色彩,但以后渐渐丧失此种气慨,至一九〇九年,学校内部发生罢课,中央劳动大学即为从该校分裂而成立者。中央劳动大学宣言,该大学创立之基础在拥护劳动者利益所必要的训练授于劳动者;更由劳动者团体管理该大学。可见该大学的教育实为“独立劳动阶级的教育”(IndependentWorking-ClassEducation)。
  至新劳动大学便比较是保守的、缓和化的。除中央劳动大学以外,尚有为该大学组织者及维持者之“平民同盟”(ThePlebesLeague)也以独立劳动阶级教育为目标,刊行月刊杂志ThePlebes。目下可认为劳动文化运动之重要机关者,便只有中央劳动大学与“平民同盟”。“平民同盟”编辑劳动者大学所需用的各项教科书及百科辞典。
  美国的劳动者教育 一九〇六年在纽约成立之“TheRandSchoolofSocialScience”①为美国最初的劳动者学校,主要学科为社会的科学——历史、政治、经济等,英语与公众演说;教科书视移民之种类而分为数种国语。一九一一年在纽约成立后,移于纽杰西②之近代学校(modernschool),是为儿童教育与训练自由主义之寄宿舍学校,男女同学,发刊自己印刷的月刊杂志。一九一八年在纽约组织“劳动者教育协会”,维持费全由工会担任。奔雪文尼亚③的工会,于一九二〇年设立本身的教育机关“De-partmentofEducation”④。波士顿在中央劳动同盟的保护之下,组有商业组合大学。然就大体言,美国的此类学校,并不能算为真正劳动界文化主义者之学校。
  德国的劳动者教育 德国的革命运动家,很能理解独立劳动者的教育之必要。他们曾于大战后,为完成劳动者文化计划而集会,认现代的出版、学校、影片、教会、文学等称为文化的集团,不过是资产者之军械库,劳动者必须自行组织劳动者的文化;且革命必须预期新文化之建设,故以为德意志有集中劳动者的文化集团之必要。至在实际方面,柏林有一个劳动团体,原为出版所。但其活动性是教育的。另有学校,并发行出版物。该校的教育宗旨,不在使劳动者获得“一般的知识”,而在使他们具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苏俄的新教育 在以前地主专横时代,俄皇有无上的权威;他们都希望一般平民无知无识,故全国不识字者居其大半;即所有学校也受牧师、富农、乡村警察的严重监视;一切教师皆受重大的嫌疑;教材内容都含有宗教色彩和迷信的性质;对社会事情的研究是不许可的,对自然科学的教授也大施拘束。俄国原有一半国民不是俄国的土著,对于俄国语言文字多不懂得,而俄皇却禁止发行非俄文的文学或新闻,强制一律用俄语教学。国民学校毕业的,不能入中学;但对贵族的儿童,设有许多学校。对成人教育绝未注意;兵士不得受识字的教育。由此可见,一九一七年以前沙皇统治下的教育,是极贫乏的。
  革命八个月后的临时政府,虽无多大建设,然一切束缚一概推翻,人民开始得到自由。
  至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成立,教育遂开始一个新的局面。苏俄教育人民委员会最初的命令,即褫夺教会之权,使一切学校皆脱离教会之关系。一九一八年决定,在各级学校中皆采男女同学制;并公布:在苏俄境内的任何民族,都有组织或设立其本国〔族〕语言科目之权。是年,又定统一劳动学校的制度,内分二级,年龄从八岁到十七岁;凡农工的儿童皆得入学。对于幼稚教育,定为全学制的基础,且和卫生健康部的工作联合进行。此外有育婴所,有暑期幼稚学校。
  在学校以外,对于“扫除文盲”的工作,尤为努力。无论在乡在市,皆有许多为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所设之学校;另有农民学校、农工大学、读书室等。赤军也是一种文化的中心。兵士除受军事训练外,还有教育讲演。他们都成为向一般民众实施教育的要素。青年认为未来时代的建设者,故对于青年组织,如少年团、青年同盟等,非常重视。出版物之发行,科学研究之发展,艺术之奖励,影片及无线电播音之利用,皆逐年进步。
  八 教育的国际运动
  在帝国主义反动势力与反帝国主义革命势力相对峙的现代,教育上也发现两种的国际运动。属于前者是世界教育会议及国际和平教育运动;属于后者是教育劳动者国际。
  世界教育会议由美国全国教育者协会发起,在和平主义名义之下,得美国政府之同意,于一九二三年在旧金山举行第一次大会;当时有美国一富豪寄赠一百万元美金,祝贺会议之成立。以后每二年开会一次。该会虽规定“对政治及宗教绝对中立”;但一九二五年在爱丁堡开第二次大会时,却有高僧前来祝福。
  然欧洲大陆各国教育者对美国帝国主义的那个世界教育会议,并不热烈参加;他们自行发起国际和平教育运动,于一九二七年在伦敦成立教育者团体之国际联盟。同时在日内瓦国际联盟半公式的主持之下,也在捷克首都举行“由学校的和平运动”之大会,各国政府及和平主义之各团体,皆派代表出席。前者规定:“由教育上之协作及全民族之协作以引致世界和平”;“不要求为政治的或社会的形态之任何约束”;“引导万国的儿童教育于全民族相互之理解,是为永久的和平之绝对条件”。后者决议:“排除好战的排他的教材”;“由于儿童之国际的交换以涵养友爱心及联带观念”;“由自然科学及他国之地理、历史之教授等以理解并养成人我平等之观念”。
  至于“教育劳动者国际”,则为反对战争之斗争的运动,其本名为世界语之LaInternacisdeEduklaboristoj(英语则为Edu-cationWorker'sInternational,简称Edukintern.)早从十九世纪之末,即一千八百七十年代,在欧洲各国教育者之间已发起国际运动,渐次进展;因世界大战勃发,遂归消灭。然大战中,始终一贯地反对战争,高唱自己的主张者仍有其人。那就是法国的“教育者协会”;它的机关报《解放之学校》,为战时中法国内唯一反对战争之杂志。男女教师为鼓吹彻底的和平主义而受下狱、驱逐、解除〔职〕等危害者甚多。至一九一九年,便发生组织教育劳动者国际之要求。翌年,就当法国教育者协会在法国南部都市波尔特①开大会时,正式成立。在一九二四年之不鲁塞②大会,作成纲领规约。现已有十国设立支部,但会员团体,各国都有。全体会员数约达八十万人。一九二八年四月,又在德国莱比锡开过大会。此地虽因限于纸数,未能尽载其纲领、规约;但读者只要记得:它在本质上是适与上述英美派之国际和平教育运动相异就好。
  九 近代中国的教育
  上面讲中国教育史,至明代而止。自西历一六四四年以后即入清代,至一九一一年发生辛亥革命,改称中华民国,以迄于今。兹先略述这时期的历史背景,然后再讲教育。
  资本主义世界化与中国 自世界交通便利、产业发达以后,资本家列强开始全球之征服与分配,已如前述。清朝自十七世纪中叶代明而起,支配朝鲜、蒙古、西藏、安南,国势甚盛。但至十九世纪半,为鸦片问题与英国开战失败以来,列国之侵略愈加露骨地发展;同时有东洋唯一新兴资本主义国日本开始活跃,遂有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战争。民众对无能政府的弊政与外国资本的榨取,也曾先后发生两次反抗运动,即所谓太平天国与义和团是;但均为外力所压迫,中国且完全沦于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殖民地地位。其后发生一九一一年之辛亥革命,推翻清室而成立中华民国,又于一九二六年发生国民革命,将军阀赶走;但国际资本主义之势力,已进而支配了中国之政治与经济;中国民众的革命力量虽已膨胀,可是尚未足以完成“打倒封建势力”与“打倒帝国主义”的工作;故被压迫的中华民族,还待完全实行民权主义以获解放。
  清季新旧教育的交替 自清代开始以至十九世纪末期约二百余年间的教育,仍沿前代旧制,不外学校与科举二者。而科举制度尤比明代为盛。要之,这都是帝王御用的教育,无甚可述。直至清季鸦片战争以后,所谓“西学东渐”,于是教育界始有改革。
  一八四二年(道光二十二年),因鸦片战争的《江宁条约》成立,准开五口通商,由是基督教徒纷纷东来,传教设学。一八六二年北平设同文馆,其他各种近世式的学校也相继创立。至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中日战争失败,光绪“立意维新”,“变法自强”,于是有兴学校、废八股、考试用时务策论,派满洲子弟出洋留学,翻译外国书籍,办报馆等等新事业。一九〇〇年发生义和团之变,清室受“蒙尘”之痛,至一九〇一年遂又下上谕将各省所有书院,在省城改设大学堂或高等学堂,在各府厅、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在各州县改设小学堂;教科则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至一九〇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完全废除科举,且设立学部,由是中国新教育才算正式确立。翌年,宣布教育宗旨:一忠君,二尊孔,三尚公,四尚武,五尚实。以后有预备立宪之诏,分年筹备教育事宜之单,分中学堂课程为文实二科,改初等小学堂修业年限五年为四年,且设中央教育会为学部最高咨询机关。至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清朝就即灭亡。要之,在这十余年间,实因受列强的侵略太甚,国内经济发生剧变,故虽专制腐败的清代政府,也不得不讲立宪、设新学了。
  民国成立后的教育 在中华民国成立至今的十七年间,国际有世界战争与俄国革命的大变,国内有“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的发展,政治上之改革可谓剧烈。但教育上之改革如何?
  名义上,在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改学部为教育部,改学堂为学校,教育宗旨也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学校系统也加改订。在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颁布新学制,宣布七种新的标准:(1)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的精神;(3)谋个性的发展;(4)注意国民的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在新制学校系统中,职业学校占一正式地位;在教科中,将修身改称公民。这里最可注意的,便是文体的改变与职业教育的倾向;而其背景则为,欧洲大战期中,中国工商业的渐趋发达。
  最近自一九二六年国民党“北伐”,成立国民政府,又设置大学院(一九二八年十月又改称教育部),宣言教育行政学术化,并实行“党化教育”(今改称三民主义教育)、民众教育,但尚未有确定的教育政策发表;姑举《国民党中央执委四次全体会议宣言》(一九二八年二月)中关于教育方针者及《国民政府训政时期施政宣言》(同年十月)中关于教育建设者录之如下:
  ……保障教育之独立,充实教育之内容,防止青年之恶化、腐化,普及国民教育,提高民众知识,以造成健全之国民,……而对于女子教育尤须确认培养博大慈祥之健全的母性,实为救国保民之要图,优生强种之基础。……——《四次宣言》
  ……普及三民主义之国民教育,充实中学以上教育之内容,注重学生体格之训练,提高实用科学之智识,使青年国民之身体、精神皆有充分健全之发育,始克保证民族无穷之新生命。因此之故,凡智识未充,判断力未备,而身体发育尚未臻健全者,决不宜任其参加政治斗争与社会斗争而自趋于戕贼。……——《施政宣言》这是中国对于教育最近的方针。

附注

①Renaissance 通译文艺复兴。考其内容,实为文化复兴。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 ②第三阶级 或称第三等级。指除僧侣、贵族等封建社会中的特权阶级以外的一切人。这里着重指资产阶级(或其前身中产阶级)。 ③巴力斯坦 通译巴勒斯坦。 ①指麦哲伦于1519年率船五艘进行环球航行。1521年,麦哲伦在菲律宾被当地土著所杀。1522年,由其下属驾“维多利亚号”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①剌伯雷 通译拉伯雷。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 ②宗教改革 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以1517年德国人马丁·路德发表抨击教皇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导火索,并迅速漫延到欧洲许多国家,导致西欧统一的基督教会分裂。 ③三位一体 基督教义称耶和华为圣父,耶稣为圣子,圣父、圣子共有的神的性质为圣灵。虽然父子有别,而其神的性质融合为一,故称三位一体。 ④教罪符 或称“赎罪券”。天主教会宣传:世间罪人将遭“末日审判”。为免除之,则需购买教会出售的赦罪符。它实际成为教会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遭马丁·路德的猛烈抨击,并引发宗教改革运动。 ①指1524年德国法兰克尼亚与士瓦本地区所爆发的农民起义。 ①梅兰克吞 或译梅兰希顿。德国人文主义学者、基督教新教神学家、教育家、戚丁堡大学希腊文教授。拟订过许多教育法令和改革学校的方案,是拉丁学校的倡导者,获“德国之师”的称誉。 ②耶稣会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天主教会为与其对抗而成立的一个反改革组织。创始人为西班牙人罗耀拉(IgnatiusLoyala,1491—1556)。 ①College 即专门学校。 ①“英吉利革命”,指1688年发生在英国的“光荣革命”,导致鲁姆斯二世“自动退位”,通过《权利法案》和颁布《容忍法》、兵变法。“法兰西革命”,指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大革命”,新政权建立后,随即发布《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②加黎利 通译伽利略(GalilieoGalilei,1564—1642)。意大利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③开布雷尔 通译刻卜勒(J·Kepler,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兼物理学家。经潜心研究行星运行轨道后,制定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即刻卜勒定律。 ④百科辞典派 通称“百科全书派”。指以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的编者和撰稿人为代表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狄德罗、伏尔泰等。 ⑤斯宾挪莎 通译斯宾诺莎(Spinoza,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肯定“实体”即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统一基础,否定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但其哲学体系仍具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 ⑥推理派 即唯理论。旧哲学认识论的一派。只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同“经验论”相对。 ①伏推尔 通译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②卢骚 通译卢梭(Rousseau,1712—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及教育思想家。 ③《民约论》 通译《社会契约论》。近代西方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之一。 ①“夸美尼斯”,通译夸美纽斯。生于波希米亚王国(捷克)南摩拉维亚的尼夫尼兹城。当时此地属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帝国。 ②《关于教育的几种意见》(SomeThoughtsConcerningEducation) 通译《教育漫话》。 ①福勒倍尔通译福禄培尔(Froebel,1782—1852)。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 ①巴西多 或译巴泽多。德国教育家。受卢俊及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1774年在德绍创办泛爱学校,招生不分贫富贵贱和宗教派别。 ②基督教知识普及会 亦译基督教知识促进会。英国在国内外进行宗教教育的社团。1698年成立。 ③威尔斯 通译戚尔士,位于英国大不列颠岛西南部。 ④星期日学校 亦称主日学校。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宗教教育和识宇教育的免费学校。18世纪末兴起,19世纪上半期一度盛行。19世纪下半叶为公立学校所取代。 ①敬虔派 又译虔敬派或虔信派。德国的一个基督教新教教派。17世纪70年代初创立。认为人类堕落与不幸的根源在于忽视基督教思想的教育,而拯救人的灵魂则有赖于“培养儿童的虔敬与基督教知识的教育”。 ②工银生活者 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工银”即工资。 ①自由主义 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方流行的一种声称反对各种政治的、社会的和宗教的束缚的政治思想。 ②安南 越南的旧称。 ①黑智尔(Hegel,1770—1831) 通译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 ②理想主义哲学 即唯心主义哲学。 ①“海尔巴脱”,通译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福勒伯尔”,通译福禄倍尔,德国学前教育家;“贺列斯曼”,通译贺列斯·曼,美国教育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①1806年10月,普法开战。法军在耶拿和奥韦施塔得两战役中同时击溃普军,并占领柏林。普鲁士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并赔款、割地(约损失二分之一国土)。 ①文科中学 近代欧洲普通中学的主要类型之一。1538年由德国路德派教育家斯图谟创办。教学内容偏重希腊文、拉丁文等古典学科。 ②双轨制 西方近代一种比较典型的教育制度。其特点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等级或阶级地位,而被分别安排进入两种不同的学制系统接受教育。二者互不衔接,教育水准差异极大,出路也不同。 ①实科中学 近代欧洲普通中学的主要类型之一。18世纪初在德俄等国出现。19世纪后得到较大发展。其特点是注重自然科学、实用学科及现代语文,不重视古典学科。 ②威廉第二 通译威廉二世(1859—1941),普鲁士国王(1888—1918)。在位时,一方面对外推行资产阶级扩张政策,一方面在国内强化普及教育。 ③此句中所提到的“中学校”、“实科中学校”、“高等实科学校”分别指的是:文科中学、文实中学(性质介于文科中学与实科中学之间)、实科中学。 ④此处云“修业年限各为三年”有误,应为9年。 ⑤这三类中学的课程,相当于前述各类9年制中学的前6年。 ⑥柏林大学 由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官洪堡(Humboldt,1767—1835)于1810年创办。办校宗旨是:尊重学术自由与独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等。 ①大学区制 19世纪初法国首创的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具体作法是:设立巴黎帝国大学,帝国大学设总监1人,由皇帝直接任命。将全国划为若干教育行政区,称“大学区”,每区设由总监任命的总长1人,负责管理本学区的各级学校。 ②奥文 通译欧文(R.Owen,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福斯泰法案》 通译《福斯特法案》,又称《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其颁布为英国近代初等国民教育制度形成的标志。 ②劳勃脱·奥文 通译罗伯特·欧文。详见本卷135页注②。 ③巴苦宁 通译巴枯林(M.A.EakyHиH,1814—1876),俄国无政府主义者。 ①洛克菲勒基金 1913年美国工业家、慈善家洛克菲勒父子捐款建立。为艺术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物学和医学、农业科学等领域提供研究基金。 ②卡纳其基金 通译卡内基基金。美国钢铁工业家卡内基(AndrewCarnegie,1835—1919)于1905年捐款建立,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教师提供养老金;又在华盛顿设卡内基研究基金,用于各种研究津贴。 ①实验教育学 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并广泛传播和影响欧美一些国家的一个理论学派。主张用实验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其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有梅依曼、拉伊、桑代克。 ②知能测验 通译智力测验。心理学用以测量人的智力水平的一种方法。1905年由法国人比奈和西蒙首创。 ③精神科学 即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 ①TutorialClass 作者在前面译为“大学教育普及学校”。 ①TheRandSchoolofSocialScience 中译:兰盾社会科学学校。 ②纽杰西 通译新泽西。美国东北部州名。 ③奔雪文尼亚 通译宾夕法尼亚。美国东北部州名。 ④DepartmentofEducation 中译:教育处。 ①波尔特 通译波尔多。法国西南部重要都市。 ②不鲁塞 通译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杨贤江全集第三卷,1929~1931年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具体“编年”原则为:(1)写作(包括演讲等)和发表时间皆备者,以写作时间为据;(2)无写作时间而有发表时间者,以发表时间为据;(3)写作和发表时间皆无者,由编者考定时间,置于相应的时段之后,并在题注中予以说明;(4)报刊上连载的文论,以第一部分的发表时间为编排依据。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