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57
颗粒名称: 例言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
页码: 54-55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教育史的例言,本书因限于页数,未能详细叙述教育事实或思潮之全体或其一部。作者的用意只想供给一般人以教育史的常识和供给初学者以正确地研究教育史的门径。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作品 1929年

内容

一、本书因限于页数,未能详细叙述教育事实或思潮之全体或其一部。作者的用意只想供给一般人以教育史的常识和供给初学者以正确地研究教育史的门径。
  二、作者之教育史的见地,自信颇与一般编教育史者不同,这在本书绪论中要说及。故本书之性质内容乃至体裁都与一般所称为教育史教科书者相异。深望读者注意于此。
  三、本书是世界教育史的性质,故对于中国教育史不特别多讲。
  四、作者视教育事业自有其所根据的历史背景(经济关系及政治关系),本书于说明教育事业之变迁发达,常要述及当时代的社会环境者即为此故。
  五、作者觉得要编一部完善的近真的教育史,实不是件易事。既须熟悉社会进化的过程、历史变迁的事实,又须熟悉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其发生变革的真意;而更重要的,尤在注意教育实质行动之如何存在。然惟这一最重要之点,独少可供参考之文献,因此,一般教育史便只好从古希腊说起,而所说者还只限于支配者方面的教育事实,所以难免为偏颇的不真实的教育史。
  六、作者虽想本新见地,试编近于真的教育史,但自觉心有余而力不足,错误所在,不能不望于有识者的指正。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作者于日本

附注

①本书署名:李浩吾。本书系《ABC丛书》之一。作者生前即4次再版,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教育历史发展的专著。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三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

本书为杨贤江全集第三卷,1929~1931年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具体“编年”原则为:(1)写作(包括演讲等)和发表时间皆备者,以写作时间为据;(2)无写作时间而有发表时间者,以发表时间为据;(3)写作和发表时间皆无者,由编者考定时间,置于相应的时段之后,并在题注中予以说明;(4)报刊上连载的文论,以第一部分的发表时间为编排依据。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