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之政治的使命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44
颗粒名称: 教育者之政治的使命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4
页码: 879-882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教育者之政治的使命文章。内容原载1928年9月20日《教育杂志》第20卷第9号情况。
关键词: 日本 文化 机关

内容

自中国革命运动兴起,所及于教育界的影响之一,可以说是稍稍打破了教育与政治无关的这个谬见。他们——教育者参加党籍,宣传党义,甚或担任党务,且进而掌握政务,向来“教育独立政治莫问”的习气,似乎已经有点改变了。这是教育者走入教育本来任务之初步,新中国的教育者是必须有这一个觉悟的。
  在目下军政渐告结束、民政预备抬头的时期,教育者在教育任务上所负的使命,实当比以前更猛进、更彻底地干去。照孙总理的遗嘱看来,“开国民会议”乃是最近所当促其实现的一种主张;教育者自身是国民,所从事工作的对象也是国民,如何准备他们自己,如何训练一般国民,教育者实自有其应尽之责。现在就此稍加申说。
  教育者最先对自身应有所准备,这准备的项目有二:一是彻悟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究竟何在。就大体言,在革命前,即在革命群众获取政权以前,教育是个武器,用以破坏、煽动、宣传,把统治阶级的罪恶尽量揭布,把革命的政纲尽量传播,这与军事的进攻固有相似的作用,而由此激起被压迫民众的革命情绪,培养成努力革命工作的新要素,则是于破坏以外,更有建设的功能。要言之,在革命前,教育是用以斗争的,志在获收政权的武器之一。在革命后,即在革命群众已经获取了政权,这时,教育的责任是在拥护民众、训育民众以拥护这一政权、巩固这一政权,保住民众对政府的密切关系和对政策的一致信任;因为那时的政府,就是民众所选出以行使政权的,它与民众站在一起,再不是与民众相对抗。要之,在革命后,教育是防卫政权并促进政权的一种机能。明白了这两点以后,对于教育与政治关系之见地,当不复能容认过去教育是超越政治而独立存在的那种误解了。其他一项的准备,是要把教育者这一集团的力量团结起来,成为一个社会势力,不仅是保障自身的利益,也且为献身于国家建设的基础。未来的国民会议中,教育者势必有代表参加,那是教育者直接干与政治的最大机会,如何能利用这一机会以争取生活地位的保障和获得国民的自由,且议定国家教育的新纲领以发挥教育的最大使命,实为教育者集团在事前所应郑重准备的。
  其次,教育者对为自己工作对象的儿童们,必须认出自己使命的所在。教育者所日夕与共的儿童,不是极大部分是属于中下阶级的子女吗?他们可说是被压迫者,他们要求一切的解放:在政治上、在经济上、在法律上、在社会上,乃至在教育上。究竟他们能获得解放的门路,抑或依旧受旧支配势力的屈服而不获见天日,就视今日教育者如何教育他们以为定。你们若教他们“安分守己”,不要与闻政治,那么,他们自然要和政治绝缘——虽然是实际的生活条件自能给他们以实际的政治教育;反之,你们若教他们明白当地的政治环境何如,对他们的本身生活的关系何如,随时随地领导他们去接近政治,那么,政治将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要素,如上节所述,在革命前宣传争取政权、在革命后拥护政权的教育作用也可达到。这种要求,在实行真正民权主义的国家,是异常的需要;除非国家不属于大多数人而属于少数人,它才要用愚民政策来防止国民的参与政治与明了政治。我们不要以为儿童们年幼,不必懂政治;要知懂政治不是研究政治学理,不是主持政治纲领。在我们素与政治绝缘的社会里、仿佛政治是天外飞来的新事件;但在实行民权主义的国家,是绝不会觉得希奇的。所以,教育者要对儿童供给他们所需要的政治教育。
  最后,教育者对一般民众应尽责任。革命靠民众运动才会成功。如今停止民众运动,是一时的现象,不久自当复活。教育者的天地决不像现在所见所处的那样狭小。教育者是通文化与民众之间的一条大路。教育是决不该以幽禁在校门以内,研究研究学理、教教儿童,以维持个人的生活、满足个人的欲望算已尽职,教育者的人生观、教育观,是不局限于个人,而是公开于社会的。教育者负有社会的使命,他们应从讲坛上解放,向着社会民众进去,参加社会民众运动。今后的学校,也不当仅仅是儿童的学校——不再是“学校重地,闲人莫入”的学校,而当成为当地文化的中心点,为当地民众吸取文化资料的泉源。它要做扫除文盲运动;它要做民众政治训练运动,它要利用种种革命纪念日做扩大的宣传运动,它将是征伐迷信,破除旧习的大本营,它将是民众娱乐、民众集合的大会场。故今后的教育者,当是国民文化的宣导者,而学校是国民文化的灯塔。文化愈开明,同时政治的进行愈顺利;因为民众的政治主张愈可正确,拥护政权的信念亦愈得坚定之故。
  再有一层,当教员的,尤其是小学教员,大概出身于贫困阶级者为多;特权阶级、富有阶级的子弟,希望做小学校的先生而受师范教育的,似乎还未曾听到。只是这所谓师范教育,并不适合他们本身乃至未来待他们教育的小国民的需要,却反为了支配阶级的需要。故穷困阶级出身的小学教员,对穷困阶级的小学儿童而说不为穷困阶级的话,真是天下的奇迹。为此,教育者和一般国民的生活条件,在实际上是一致的;教育者帮助受苦难民众,谋苦难之解除,实际也就为自己谋解除苦难。教育者明白了这一点,我想一定对于一般民众要更努力做政治教育的工作了。
  儿童要受他们所不可不生活的事情的教育,民众也要受他们所不可不生活的事情的教育,教育者自身也要受他们所不可不生活的事情的教育,归结的说,他们全体都要为解除压迫,为争取自由而工作,而教育者却有准备自己与训练儿童及民众的责任。故作者希望全国的小学校教员诸君,从今团结起来,喊出政治活动的口号,反抗诸种不当的压迫,拥护本身的组织,并实现教育之民众化!
  原载1928年9月20日《教育杂志》第20卷第9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公朴。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