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教育的现状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39
颗粒名称: 朝鲜教育的现状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8
页码: 835-842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朝鲜教育的现状文章。内容讲述了朝鲜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专门教育情况。
关键词: 朝鲜 教育 现状

内容

要讲朝鲜的教育,读者须注意于朝鲜的地位。原来朝鲜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故朝鲜的教育只是帝国主义者所计划的殖民地教育,而不是由朝鲜民族自主的独立的教育。本文是根据日本法学博士泉哲在《创造日本》新年号所发表的,故作者的人物也须放在心里。
  朝鲜的教育制度,是在日本明治四十三年(按:即一九一〇年)并吞朝鲜时所确立者,以把朝鲜人看做日本国民、养成忠良的臣民为教育的根本原则。在将来自当以两国民的完全同化为依归。但当实施实际教育制度时,不把在留日本人与朝鲜人在同一学校教育,却分为常用日本语者(日本人)与不常用日本语者(朝鲜人)的两组,因此学校固然各别,即教员与教科目,也复不同。教育阶级分初等、中学及专门。初等教育采用日本人与朝鲜人隔离的主义,中等学校也是如此。惟于实业学校、专门学校及大学,采用混合主义。至于经营的方法,初等教育由称为学校组合教育团体负担经费,由国库与以补助。其补助率占全部经费百分之二十五。中学校及高等普通学校的经营,也复相同,每一道以设一校为准。但高等女学校(按:即女子中学)皆由学校组合负担,没有道立者。专门学校及大学则为朝鲜总督府所直辖。其他尚有许多的私立学校。其为小学校程度者,有称为书堂的韩国时代的私塾,仍有许多留着,多少受点补助,朝鲜儿童之不入小学校者,入学于此。
  初等教育 小学校设于内地人(按:即日本人)居住的地方,与内地(按:即日本本国)的教育制度完全一样。教师的资格及教科目,也与内地无异。据大正十三(按:即一九二四)年度末的调查,公立小学校的总数凡四百四十六校,官、私立各一校;教师人数,男子一千一百七十一名,女子五百八十一名,合计一千七百五十二名;学生数,男儿二万九千一百五十四名,女儿二万六千四百七十八名,合计五万五千六百三十二名。教师一人所授学生数,约为三十一名的比例。
  教育不常用日本语者的初等学校,称为普通学校,专收朝鲜儿童,从第一学年起,即全部用日本语教授。普通学校的设立虽以三村一校为准,但今日能有二村一校的比例。朝鲜全部的普通学校数,在大正十三年度末,为一千一百五十二校,比小学校多六百多校;以外还有官立三校,私立六十三校,各种学校六百二十八校。教师人数,日本人二千〇三十八名,朝鲜人五千一百七十八名,合计为七千二百十六名;比小学校教师,约多四倍。学生数目也较多,计男生三十三万四千四百三十八名,女生五万七千八百四十一名,合计三十九万二千二百五十七名。一教师所担任学生数约为五十四名。此外称为书堂的朝鲜人所经营的学校,有一万八千五百十校;学生数凡二十三万一千七百五十四名,比普通学校收容人数只少十五万。
  普通学校教师的资格、校长及首席训导皆为日本人,具有正教员的资格;其他差不多全部为朝鲜人。朝鲜人教师,在六年的普通学校卒业后,再受三年的师范教育,即可被任为教师。然日本人教师,须在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再受四年的师范教育,才得
  被任为正教员;故与朝鲜入教师相比,要多出三年(按:日本寻常小学校修业年限为六年,高等小学校修业年限为二年,得延长为三年)。教科书虽由总督府编纂,然大体以内地教科书为标准。故可以说决不适合于朝鲜人的教育。地理、历史的课目,皆为日本的地理、历史;关于朝鲜者有省略的倾向。如修身科讲忠君、爱国,对于日本人虽是适当;但对于朝鲜人子弟,不特无意味,且有引起反感之虞。
  在普通学校,从一学年起即用日本语教授,虽是朝鲜人教师,在教室内也非使用日本语不可。原来朝鲜语教授虽不是全然禁止;但从一学年起,教授二种国语,在儿童方面尚是极艰苦的负担。试看平壤府钟路普通学校的教科目,从一学年至六学年的日本语时间,多到每周十时至十二时;但朝鲜语在一二年仅有二时,自三年至六年止,也不过三时而已。
  这种情形,在全朝鲜皆是一样。由此可见,授业时间的约半数即费在语学上。尤其是日本语的学习时间,差不多占每日二时以上。
  小学校是移植日本的教育制度者,故成为义务教育。然朝鲜的初等教育,虽是由志愿者中选拔;而在今日的状态,要收容志愿者的全部是不可能的,因人口二万的都市,约有二千的小学儿童。要教育这些儿童,须设二校或三校,但今日没有设一校以上的余力。如都市人口密集的地方,仅设一校虽不生妨碍;而各村落是以二村一校为例。因此学龄儿童之数达于二三千,要在一个学校中教育之,实在不行。从而儿童的多数,不能不往书堂或其他私立学校。可是,实际终于不就学者还是很多,今日学校数过少的结果,不惟仅能收容一小部分的志愿就学者,且因距离过远,年幼儿童往返不能的事情也复不少。
  大正十三年度公立小学校的全部经费,为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元;学费收入约二十四万四千元;捐助金约十二万九千元,基本财产收入五万六千元,国库补助金六十六万三千元,地方补助金四十八万八千元;故其补助金额,超过一百万元;其他的负担,即学校组合的负担,为二百万元。这个即为全由实施隔离教育的结果,而使日本人任多额的负担者。故在留的日本人,没有不诉说教育费的过多的。再看公立普通学校的经费,总额为一千三百八十九万七千五百七十二元。其中学费收入二百四十五万元,捐助金一百二十万元,基本财产收入十七万元,国库补助金三万七千元,地方费补助金二百万元,负担金六百二十万元,其他收入一百二十六万元。其总额比小学校费多四倍,但一校的费用几乎同额。而其实小学校方面,教员数仅为普通学校约三分之一,学生数约六分之一。故朝鲜学生一人的经费为五元二角,而日本学生一人却为十六元五角。如云山小学校只有内地人学生二十一名,反之,云山普通学校则有朝鲜人学生六百名。然而经费几乎相等。在国库补助方面,小学校有六万六千元,而普通学校不过三万七千元。此种状态,在全朝鲜各地都可看到。
  在小学校,虽附设二年的高等科;但在普通学校,没有设立。如今在朝鲜只有二十一校设有补习学校(按:这是授实业教育的机关),原来朝鲜人一向只把形而上学看做学问,对于实业教育是有嫌恶的倾向的。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机关,为日本人而设者,有中学校、高等女学校;为朝鲜人者,有高等普通学校、女子高等普通学校。其他尚设有少数的商业、农业学校。据大正十三年度末的调查,中学校官立的九校,公立的一校;高等普通学校官立的十四校,私立的八校;高等女学校公立的二十一校;女子高等普通学校官立的二校,私立的五校;农、工、商、水产等实业学校官立的二校,公立的四十校,私立的三校。中学校凡在日本人多数居住的地方,重要的都市必有设立;以前皆为官立,今为道立。
  高等普通学校是为朝鲜人而设的中学,每道一校。以上两种学校皆由道费经营。高等女学校虽多至二十一校,但皆由学校组合负担,由在留日本人的财力维持。女子高等普通学校今已有京城、大邱、全州、平壤四校,皆为官立。此等中等学校通学的学生数:中学校,日本人三千七百人,朝鲜人一百四十人;高等普通学校,朝鲜人四千三百人,日本人六十三人;高等女学校,日本人四千九百人,朝鲜人一百十人;女子高等普通学校,日本人一人,朝鲜人三百十四人;师范学校,日本人六十四人,朝鲜人八千四百五十人;各种学校,日本人一千八百人,朝鲜人六万八千五百人。
  中等学校虽许日、鲜人混合教育;但中学校及高等女学校以日本人的教育为主;高等普通学校及女子高等普通学校以朝鲜人的教育为主。日本人方面的学校,虽已能如数设备;但朝鲜人方面的学校,仅能收容志愿者的一小部分。
  朝鲜人虽说嫌恶实业,但在大正十三年度末,实业学校学生,日本人为一千八百人,而朝鲜人占三千八百五十人;实业补习学校,日本人一百六十八人,朝鲜人则有五百八十三人。这固因在留日本人数较少,而也因近来朝鲜人对于实业教育渐生兴趣之故。实业学校中,农业二十二校,商业十八校;但商、工业仅各一校,水产也只三校。
  专门教育 法科、选科、工科、农林科、商科、文商及物理科、法商科的专门学校,各有一校。然医科官立的有一校,私立的也有一校。其他为大学预科一校,大学一校。专门学校的学生,在大正十三年度末,官立方面,日本人六百三十五名,朝鲜人四百七十七名;私立方面,朝鲜人四百七十八名。大学预科,日本人一百二十一名,朝鲜人四十四名。朝鲜人占全数三分之一。这个比率在三四年间虽无变动,但近来朝鲜人的入学率正在非常增加。
  在最近的将来,朝鲜人可达于入学者之半数以上,惟收容名额,各学都限于八十名。故要满足多数人的希望,有不可能。
  官、公立学校以外,由外国人(按:指西洋人)经营的专门学校虽也有,但近来皆濒于衰落,入学者极少。其原因为日本教育部厉行划一主义,凡不列入今日教育系统的学校,不予承认,故入学于上级学校的联络为之中断。
  朝鲜人的受教育者,以不得职业为苦。增加有知识的无职业者,所以要酿成社会主义者出来了。因此颇有人主张朝鲜的教育程度,应以使受教育者得能全部就职的程度为止。殊不知受高等教育者之不能觅得职业,固是事实;然这不是限于朝鲜的问题,而且以不能觅得职业为理由,就想阻止教育的普及发达,实为无知已极之事。因而朝鲜人无职的问题,不是今日才开始的问题,也不是教育过剩的问题;乃是从朝鲜并合以后,把官公职的全部与公司其他实业界的主要职业全被日本人占去,朝鲜人在事实上是被摈在此等职业以外的。
  以上是从日人那篇文章中,仅就关于教育的事实节译出来,其他为日本帝国主义者设想的议论都略去了。但即从上述事实中,我们已可看出日本政府对朝鲜殖民地的教育政策是有下列数端:
  (一)实施日人与鲜人的隔离教育,即差别待遇,把教育日本人的学校,特别设备完全,师资合格,经费充裕;对朝鲜人的,不过充数罢了。
  (二)小学校一学年起,即用日本语教育朝鲜儿童,是直欲废止朝鲜的语言文字。
  (三)对朝鲜儿童也教他们“忠君爱国”,且完全用日本历史、地理,把朝鲜民族的历史、地理取消了。
  (四)教科书由总督府编纂,想见朝鲜儿童是不能学习本身所需要的知识与习惯了。
  (五)校长及主席教员全由日本人担任,那么朝鲜人教员可说全无权力。
  (六)限制实业教育与毕业生就职机会,是根本想遏止朝鲜人的活动能力。
  朝鲜人在教育上受这种种限制,所以反感也特甚。现在在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二千万朝鲜民众反抗的血统,已经波及到朝鲜少年的心脏了。对于总督府专制的教育,早有各地勃发的小学儿童同盟罢课来证明。而在一九二七年下期,在朝鲜首都京城的中学生间,更有民族解放意味的罢课风潮发生,以与总督府警察及学校当局的暴压奋战。其中最激烈者,为中央高等普通学校与官立第一高等普通学校。在“中高”方面,因不满意于校长的高压与殖民地所特有的专制教育,遂于十月间爆发驱逐校长运动,全校八百名学生,除五年生以外,全部罢课。结果,校长辞职,教员再全部罢教。后来学生方面一齐回校,要求恢复被开除学生的学籍与继续上课。不料至十一月十五日午后,突有数十名钟路警察署员,闯入学校,拘去一百四十余名的中学生。当夜的钟路署,署内有一百四十名的少年狂喊,署外有他们的父兄不绝地奔波,故一时突呈异常状态。当夜警察虽释放五十名学生,然其余学生仍被拘禁,且施虐待。卒有六名学生以违反出版法典、妨害职务执行的罪名,送至检察厅。此外总督府的学务当局,且召集私立高等、普通学校八校长开校长会议,议决如下的条文:“一校退学的学生,他校亦绝对不许其入学;要注意学生的人物、家庭的状况;凡父兄为思想家或贫困的,不许其入学。”至于官立第一高等普通学校方面,此种专制尤为已甚。该校四年生,前曾提出如“朝鲜语教授的彻底、由朝鲜人教师教授历史、日本人教师之非人间的态度之改善、学友会创立的许可”等六个条件。未见容纳。遂于十一月十四日,先由四年生二百名罢课,未几,一年生二百名也起而参加。因此钟路警察署复行干涉,搜检十五名学生,学校当局亦在十八日对罢课生全部予以无期停学的处分。至是,全校学生的愤懑达于极点,三年生亦遂加入罢课,竭力攻击警官的侵入校内。在日本东京的朝鲜留学生会,对于一切加在朝鲜学生身上的专制压迫,也提出下列各种口号以示反抗:
  一、开全朝鲜学生大会!
  一、一齐反对校长会议的决议!
  三、对于警察的千涉,向学务当局提抗议!
  四、对于组织的弹压,取组织的对抗!
  但毕竟谁得胜利,似可无用多言;不过使对于朝鲜民族的挣扎,多一点表同情的资料而已。
  原载1928年5月20日《教育杂志》第20卷第5期

附注

①本篇署名:李宏君。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