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之最近概况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35
颗粒名称: 日本教育之最近概况①
其他题名: 日本教育论之二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24
页码: 788-811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日本教育之最近概况文章。内容讲述了教育行政机关、最近的教育界、各政党的教育政策等情况。
关键词: 日本 教育 概况

内容

我在“日本教育论之一”中,已讲过日本政府教育政策的由来与作用,想来读者已可窥见日本国家教育特性的一般了。现在再就近二年来实际方面的教育事业,述为此篇,以供关心日本最近教育状况者的参考。
  一 教育行政机关
  日本国家权力的中枢机关——行政机关是这样的:在绝对专制的各机关(即元老、枢密院、帷幄上奏机关,为现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无的专制主义的遗制)之下,有一中央政府,即所谓内阁,为由各部各大臣所组织之合议制的官厅,分别执行国家的政府的事务。它的“管理内务行政中关于教育学艺及宗教事务”者,为文部大臣(即教育总长);它和别的国务大臣一样,一面是内阁的一员,同时又是单独制的官厅,担任教育一部分的事务;并有指挥、监督下级行政官厅的权限。
  文部省(教育部)目下内部的组织,于大臣官房之外,分为专门学务、普通学务、实业学务、图书、宗教五局。
  大臣官房分置秘书、文书、会计、建筑、学校卫生各课,其职权为:(1)关于公立学校职员事项;(2)关于建筑修理事项;(3)关于博览会事项;(4)关于褒赏事项;(5)关于学校卫生事项。
  专门学务局分置学务课、学术课。其职掌为:(1)关于大学及高等学校事项;(2)关于专门学校事项;(3)关于类似以上学校之各种学校事项;(4)关于在外研究员海外派遣事项;(5)关于传染病研究所事项;(6)关于天文台、气象台、测候所及纬度观测所事项;(7)关于学术、技艺奖励及调查事项;(8)关于测地学委员会、震灾预防调查会及理学文书目录调查会事项;(9)关于帝国学士院及帝国美术院事项;(10)关于学术研究会议及其他学术会事项;(11)关于学位及类此之称号事项;(12)关于医生试验、齿科医生试验及药剂师试验事项。
  普通学务局分置学务课、庶务课、社会教育课。其职掌为:(1)关于师范教育事项;(2)关于中学校事项;(3)关于小学校及幼稚园事项;(4)关于高等女学校事项;(5)关于盲哑学校事项;(6)关于类似以上学校之各种学校事项;(7)关于社会教育事项;(8)关于教育会事项;(9)关于学龄儿童就学事项;(10)关于图书馆及博物馆事项。其中,(7)项所设社会教育事项,包括青少年团及处女会、青年训练所、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众娱乐及图书审定等等。现有特设社会教育局的计划,想因日本的社会主义运动与劳动运动有快速度的发展,不得不设法对抗之故。
  实业学务局分置工业及补习教育课、农业教育课、商业教育课。其职掌为:(1)关于工业学校事项;(2)关于农业学校事项;(3)关于商业学校事项;(4)关于商船事项;(5)关于水产学校及其他实施实业教育之学校事项;(6)关于实业补习学校事项;(7)关于类似以上学校之各种学校事项;(8)关于实业教育费国库补
  助事项;(9)关于实业学校教员养成事项。
  宗教局分置宗务课、古社寺保存课。其职掌为:(1)关于神佛各派、寺院、供宗教用堂宇及其他宗教事项;(2)关于古社寺保存事项;(3)关于僧侣及教师事项。
  图书局分置编修课、发行课。其职掌为:(1)关于教科用图书之编辑及发行事项;(2)关于教科用图书之调查、检定及认可事项;(3)关于国语之调查事项。
  除上述各局以外,属于文部大臣监督或管理之下的,尚有他种机关,分述如下:
  教员检定委员会——掌理关于教育检定之事务。
  测地学委员会——掌理关于万国测地学协会之事务及研究关于测地学之事项。
  教科书调查会——备文部大臣之咨询,调查小学校之教科用图书。
  临时国语调查会——调查关于普通使用之国语事项。
  学校卫生调查会——备文部大臣之咨询,调查关于学校卫生之事项。
  震灾预防调查会——研究关于震灾预防之事项,并讨论实施方法。
  维新史料编纂会——掌理维新史料之汇集。
  医生试验委员——掌理关于医生试验事项。
  齿科医生试验委员——掌理关于齿科医生试验事项。
  药剂师试验委员——掌理关于药剂师试验事项。
  帝国美术院——以裨益美术之发达为目的,备文部大臣之咨询,条陈关于美术之意见。
  学术研究会——以谋科学及其应用上研究之联络与统一,促进奖励其研究为目的。
  气象台——研究关于气象事项,管理气象事业。
  东京博物馆——汇集陈列关于自然科学及其应用之为社会教育上所必要之物品,藉供公众之观览。
  纬度观测所——掌理关于纬度变化之观测计算及研究之事务。
  体育研究所——掌理关于体育之调查研究及指导教授。
  以上所述,为中央政府的教育机关——即文部省。此外,各府、县行政官厅内,设有学务课,分置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系,掌理当地的教育行政,然须受文部省之指挥、监督。
  日本国家政治机关的特色,是一切统括在专制的中央权力之下。所谓地方自治,也已为中央集权所侵占;号称自治机关的“府县会”,实际无异为专制的政治机构之一环。故日本的教育行政,也就成为中央权力之一机构,这里边是绝无“民主化”的意味的。
  二 最近的教育界
  教育事业,自身根本是不能独立的,是须受政治环境的规定的。目下在日本国家方面,政府是厉行官僚的中央集权,务求有以巩固自己的支配权;但在民众方面,为最实际不过的生活问题所逼迫,在势也不免自己的有和政府政策相反的举动。日本的教育界,当然也要发现此种现象的。我们且就一九二六年(大正十五年)以来的教育实际看一看:
  (一)所谓教育问题之政治化。在日本专制主义政治拥护者的教育家,颇重视这个所谓教育问题之政治化。它的意味是:教育问题当渐次成为政治上之问题,即当由教育者之手移于政治家之手。以为无论那种的教育运动,若不使之成为政治问题,是不彻底的;无论那种的教育运动,若单靠教育者,而一般民众不来参加,是不能达到预期之目的的。所以所谓教育问题之政治化、教育运动之民众化,算是日本教育界多年来之二大目标。他似以大正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十月“政友会”发表《教育革新案》、“政友本党”发表《农村教育案》,又以大正十五年帝国议会中提出市乡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增加三千万元(原为四千万元)之问题,视为这二大目标已渐实现,而表示深切的注意与愉快的气分〔氛〕。实则他们不知道:教育本是和政治有因缘的。从有历史以来,哪有脱离政治而独立不羁的教育?到了现在,——世界资本主义趋于没落期的现在,即在统治阶级的学者,也感觉到“欺蒙”之不可靠,还不如赤裸裸的硬干之为好;于是也不客气的要明说教育之政治化,要力求教育之政治化了。日本教育界最近教育之政治化运动,其根原在此;而其意味则有二点:其一,日本官僚的专制的教育,从资本家阶级的眼光看来,也未免时代落后;他们想把教育化为资本主义的,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内容趋重实际的手段,养成能独创自发而有效率的劳动者;所以他们利用民众对于由社会与教育间隔阂所生的反感,提出刷新教育制度的重要政策——如“民政党”所提出之“小学教员薪水全部由国库负担”,“政友会”所提出之“试验制度改正、大学卒业特权废止、夜间中学设置”等等,——以期扫除教育上之封建的专制的要素。这一点,也可说是教育资本主义化之进步的半面;但是另一半面——反动的半面的意味也不容忽视。原来日本资本家阶级现在感觉到可恐怖的竞争者,已经不是封建的军阀、官僚,而是新兴的无产阶级;他们为想隐匿阶级对立的事实与确立阶级支配的权威,遂不得不从国民教育与大学教育上做一番认真的工夫。这当是他们重视教育政治化之由来,而如压迫社会科学运动、实施军事训练等等,便是这一后半面的具体表现。
  (二)所谓学校骚动(学生罢课风潮)。年来,日本各级学校发生风潮者,常不绝于记载。兹举数例如下:
  松山高校风潮——大正十五年十一月,松山高等学校校长对学生施行严酷的压迫,限制自由的校风,学生遂起而罢课,主张驱逐校长,相持至十余日之久。
  早大风潮——十六年一月间,早稻田大学教授大山郁夫因任劳农党中央执行委员长,辞去教授、讲师各职;然学生及校友以大山的辞职为由于理事会一派之阴谋,由于学校当局无视教授加入政党自由之原则,遂开始反对当局的运动。至二月十九日,学校当局突然开除九名学生的学籍。二十三日,更对与此运动有关的第一、第二高等学院学生二十三名予以退学、停学、谴责等的处分。三月二十七日,又对大学经济部、专门部、政治经济部、第二高等学院政治经济部等学生十五名予以停学处分。
  仙台二高风潮——该校寄宿舍生向学校当局提出种种改善意见,未蒙校长容纳,遂于十六年六月十五日召集紧急学生大会,规定“校长滥施压迫,无视人格,束缚自由,⋯⋯促校长自决”的决议文,交给校长。校长没有明确的答复,遂于十六日起,学生八百名全体罢课。教育次长对此事件竟说:“左倾运动之手伸进来了”的话,于是事态愈趋纠纷,赞助学生的先辈也不以教育部与学校方面之高压手段为然,散发对教育次长的辩驳书于全市。到了二十三日,校长提出辞职书,才算妥协解决。
  木崎小学校风潮——新泻县北蒲原郡木崎村的农民,因佣农风潮频发,视公立小学校为资本主义的教育机关,非加以排斥不可,遂令所有儿童一律脱离公立小学,另设一无产农民小学校。于是被当代教育家目为“圣朝不祥事件”。可以不照《小学校令》而施行教育,实为教育行政上之问题。到九月底,遂被解散。
  明大风潮——明治大学于十六年七月间,解散学生社会科学研究会,对于学生集会与团体组织,又加以极端的压迫,故学生已经感到不满;又以学校当局对于政治经济学部独立基金、图书馆费、纪念馆建设费等等,有非常暖昧使用的事实,遂举代表要求理事会发还基金、改正课目、废止合并教授等。但不得答复,且将学生代表开除,于是在十一月初开全校学生大会,准备作反对专制的理事会运动。
  九州帝大风潮——九州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某教授与其他教授四人,计划驱逐进步的教授木村龟二:,提出意见书给帝大总长,总长即携赴东京,与教育部商议。学生方面当作“自治确立”的运动,绝对反对教育部之干涉教授任免,并拥护木村教授。此事至今犹未解决。
  东京帝大学生运动——本年十一月七日,日本全国学生大众在“支持中国革命运动”、“废止殖民地暴压政治”、“与帝国主义战争之危机作战”等口号之下,在各地举行纪念演说会、茶话会、研究会等,东京帝大由“新人会”等诸团体发起,开一“中国革命讲演会”。当日早上,即有本富士警署的侦探将散发传单的学生拘捕。开讲演会时,学生大众听了这个报告,愤激异常,即开学生大会,决议:(一)立刻释放被拘之人;(二)要求本富士长谢罪;(三)要求本校学生监共同抗议。于是先将业已躲避的学生监接回,在校内举行示威;继赴本富士署,选出代表十人与学生监同往与署长谈判。经学生大众的抗议,卒将被拘者释放出来。学生等更以学校行政之反动、与专制势力相互勾结,遂以非进一步提出抗议不可。于是在八日又开报告演说会,喊出“反对不法逮捕!
  拥护学校内的自由!获得社会科学研究宣传、研究会组织的自由!”等口号,决为获得学校内自治权的运动。
  此外,如新泻县村上中学校长勒令数名教谕退职,学生反对,于是夜间袭校长室,加以欧打;千叶县大多喜中学学生也为反对学校教育方针,将校长、主席等殴打;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为校长撤换生徒监,起作反对运动;十一月四日,北海道帝国大学的读书会举行茶话会,当局竟受警察的命令而解散之,学生即向学校提抗议,决为“学内自治”而行动;又如九州齿科医专、鹿儿岛实业学校,皆正在近日为反对校长而罢课;京都关西大学学生,也为反对理事,向学校严重交涉;其他所谓“骚动”事件,当还不少。但不多述了。
  在日本的教育者看来,也许以为这种“学校骚动”是由一部分学生的煽动所引起;或者竟如教育次长所说,是“左倾运动之手伸进来了所激发;但实际的性质,这种风潮,并不关于意识与否,只是一种对于压迫而谋自己解放的运动。也可以说是一种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之政治的斗争。
  (三)学生社会科学事件。这事件是从大正十四年十月初拘禁京都帝国大学及“同志社”的社会科学研究会员数人发端,以后扩大为搜查全国大学、高等专门各校多数学生的事件,故也称为“京大学生事件”或“全国的学生大检举事件”,是一唤起日本社会一般人士的轻信、惊骇、战栗与愤激的事件。据当时新闻纸的语调看来(此事件发生后,日本当局禁止各报揭载。直至大正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始许“解禁”),由这事件暴露了“以京大为中心而涉及全国的学生共产主义联盟”之存在;他们(指学生)“藉名思想研究,而立恐怖计划”,“引用俄罗斯之政治组织,以期共产政治之实现”;他们“企图加大变革于日本帝国之根本的组织,且从根底推翻经济组织,同时颠覆私有财产制度,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以这个信念为目标而进行运动”;他们“选定关西地方为日本帝国之经济文化中心”;他们“在事务所开秘密会议,议决着手为新社会实现的实际行动”;又说了许多“手枪”、“变装”、“国禁书之秘密输入”、“秘密出版物”等等赤色可怕的话;知道这些情形的“官宪”,遂“为国家的缘故而以泪”去搜检他们,同时押收了“货车三辆的证据文书”与隐藏的“手枪一支、子弹数发”。参与此“大阴谋”者凡三十八人;所谓为“对于全国三十万学生与无产阶级组织的普及革命思想”,在“印刷上宣传寄递”的秘密出版物,乃有四十部——仅此三十八名研究会员的人数多了“二”!结果怎样呢?这“忘本分而一味盲动的学生”三十八名,即以《治安维持法》违反、《出版法》违反及“不敬罪”被起诉。至十五年九月中预审。审理之结果,全部判决有罪。至十六年五月四日以来,约经二度的京都地方裁判所开庭审理,判决禁锢一年者四名,十月者十二名,八月者二十一名(余一人因病缺席除外)。但被告等都不服此判决,当即提出控诉。本定十六年十一月间开审,现又展期至次年二月间。
  此事件自十六年九月十五日官厅对新闻纸记载“解禁”以后,一般的论评都可怜青年之血气过,误责学校教师之不尽责——当时东西两“帝大”总长、神户高商、大阪外语两校长等曾受谴责;然实际上,所谓“大阴谋”者并无此事——原本无此计划。不然,何以延长到九个多月的“大检举”,竟除“手枪一支、子弹数发、出版物四十部”以外,再也找不出凭证来呢?而学生之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自有它的社会的理由(容在另篇再为详述)。此社会科学运动的主体,是社会科学研究会。在日本教育当局于前年下解散命令以前,差不多在全国各高级学校中已有三千的会员,实为日本的一大文化运动。这次所谓学生事件,表面上虽仅以学生违反《维持治安法》罪名被告;然骨子里,当然是和这个思想运动有关联的。故这一事件,不独关于被告的少数学生,实际乃是对社会科学全运动而下威吓、而加弹压。
  (四)师范学校专攻科的设置。于全国各师范学校设置专攻科一事,在日本的官僚教育家看来,也算日本教育上最重要的设施。自大正十五年度议会通过师范教育扩张补助费四百五十万圆以后,即将一部分经费,实行设置专攻科;全国男女师范学校各设一级,共计一百学级,经常费八十五万圆,教室建筑费七十九万五千圆,研究设备费十一万二千二百圆,合计一百七十五万七千二百圆。专攻科的学科为:“必修科目”——修身(二小时);哲学科(三小时);教育(四小时);农业或商业(五小时,限于男子);家事与裁缝(五小时,限于女子);体操(二小时);选科(共八小时至十二小时)。“选科”——英语(四小时);历史及地理(四小时);数学(四小时);博物(四小时);物理及化学(四小时);图画及手工(四小时);音乐(四小时)。在以上各科中任选二三科。故由学科上观之,名为专攻科,实是本科的延长。因适任的教师难得其人,勉强以本科上级教师充数;又因投考者少,预定一百所学校收容三千一百八十人,结果仅得二千五百八十四人,故专攻科的效能实不见佳,以是颇引起外界的恶评。
  (五)《幼稚园令》的制定。以前关于幼稚园事项,仅在《小学校令》及其施行规则中附记,并不当作独立的一个教育阶段。自大正十五年四月,经教育部的制定与文政审议会的通过,遂公布了新的《幼稚园令》。从此,幼稚园不复成为小学校的附属物了。其要旨有二:(1)规定保姆的资格与小学校本科正教员相等;一切待遇,也和小学校教员一样。(2)设置托儿所,是专为劳动者的子女设的,父母出去做工,可把他们的孩子寄到那里去;这在有产者社会,是促进劳动效率的一个好法子。
  (六)高等小学校的改革。大正十五年四月,发布《幼稚园令》之后,续行公布《高等小学校令》的“改正”,其要点有三:(1)改正的目的——从教育部指示各地方长官的《改正要旨》中,说明近来入学于高等小学者,年有增加;据最近统计,其比率实已达于百分之五十五。要是今后能改善制度,必可使入学者更多,实际就是延长义务教育,而且获得有用的教育。(2)奖励实业科——这就是日本教育总长所谓“为更适切的改善”;把从来所缺的实业科列为必修科,斟酌各地方的状况,设置农业、商业、工业、水产等之一科或数科,使学生必修其中的一科目;此外更把珠算、图画、手工(男生)、裁缝家事(女生)也都作为必修科;在手工科中,还须授简单程度的手艺。要之,在使今日高等小学校的教育,得更适切于实际的生活。从我们看来,这种设施,当然是跟了日本资产阶级需要增进劳动能率而发生的,故可视为日本教育愈加资本主义化的一种例子。(3)教科担任制——从前日本高等小学与寻常小学一样,以一教员担任一年级为常例。今此之改制,则有教科担任的意味。故除设置与学级数相等之本科正教员以外,尚须设置因教科目、教授时数及儿童人数的必要而生的本科正教员或专科正教员。又为谋教授训育之彻底计,从来的二部教授制,除寻常小学(初小)可以设置外,在高等小学校便绝对不许。
  上述师范专攻科之设置,与高等小学校之改正大有关系。因今后在高小中,以实业科为必修课,又改用教科担任制;这种师范的培养,即靠专攻科。所以师范专攻科除公共必修科以外,又有选修科,即预备毕业后分别担任各科或理科用的。
  (七)青年训练所的设置。这也是去年(即大正十五年)新设的事业。自第五十一议会通过一百万圆的青年训练所补助费以后,即陆续由教育部公布《青年训练所令》、《青年训练所规程》、《青年训练所之要旨》及实施上之注意事项于各地方长官。从七月一日起,全国一致实施。关于这事件的意义、作用,因为说来颇长,容在另一篇《日本国家的青年教育政策》中述之,此刻只就关于训练所的大要记述如下。不过读者要知道,这又是日本绝对专制主义下的一种产物,而在作用上更较其他青年教育来得深刻罢了。
  训练之目的——他们的教育总长这样说明:“锻炼青年之心身、涵养健全国民、善良公民之资质,在我国内外之情势上,颇觉切要。然目下青年教养之设施,虽是与年俱进,终嫌尚未充分。这就是今次定青年训练之制度,以期对一般青年行适切的训练之由来。而且这个训练的结果,因对于服兵役者短缩在营的年限,故所及于国家产业发达的效果,当亦颇大。”
  训练之期间与年龄——青年训练所期间四年,从十六岁至二十岁,以在上一年之十一月三十日,已达十六岁以上而十七岁未满者,于每年之一月入所。但因特别情形,虽在十七岁以上者也得入所。又,一月以后中途入所,亦可许可。
  训练时数及其时期——青年训练所训练时数在四年间共八百小时,即修身及公民科一百小时,教练四百小时,普通学科二百小时,职业科一百小时。以业务的余暇授课。
  训练所之设置、组织及其所管——训练所由市町村任意设施,在雇用多数青年之工场、矿山、商店等,经地方长官之认可,也得设置。训练所设主事及指导员。主事由小学校长或实业补助学校校长等任之,指导员由小学校教员或在乡军人任之。
  训练所以合设在小学校或实业补习学校为常例。其所管,在教育部属于社会教育课;在各地方厅,也由社会教育课的职员任之。
  以上为青年训练所组织与内容的大要。成绩优良者,经过陆军查阅官的查阅,可以缩短在营期限至六个月。这算是对于受训练者的特典。然而它的“诡计”也就在此。
  实施后的成绩——据日本教育部社会教育课之调查,在十五年七月一日,全国已达入训练所年龄之青年,共有一百五十万人,其中有一百另四万人已入训练所。全国各市町村没有一处不设训练所,而在都市,且有设置二所以上者。例如名古屋市,有八十二所;东京市有二十二所。全国总计当有一万四千所。出席情形,据说农村甚好,平均约占百分之九十;都会则仅有百分之六十或七十光景。经费除教育部补助一百万圆外,全由市町村支出,全国总计约有四百万圆。但是即在日本的官僚教育家,也发生一个“究有什么用啊”的疑问与感叹;至于为此而加重四百万圆负担的市乡民众,不待说,自然是处于非怨恨也只好忍苦的境地的。
  (八)关于学校的新训令。日本教育部于大正十五年十二月七日发出关于学校清洁方法的训令,指示各地方长官。原来关于学校卫生的取缔,一向是根据明治三十年的规定,到现在经过三十多年,有许多不适用处。日本教育部特先事调查,作成改正案,提出学校卫生技师会议,然后正式公布。这次改正最重要之点,在留意于清洁保持与校址选定、校舍建筑等设备上的事项,特别注意到尘埃的发生与污染的防止,求其根本可以消灭之法。但财政已露破绽的日本政府,怕没有多的钱来实行这个训令。
  (九)《大学令》及《师范教育令》的改正。我在《日本教育论之一》中曾经说到文政审议会这个《支配文化》的机关;本段中述《幼稚园令》之制定、《高等小学校令》之改正及青年训练所之设置,便都是先由日本教育部作为咨问案而提出于文政审议会,经其议决而后公布实施的。此外尚有颇重要的二个咨问案,也由文政审议会加以可决者:一是《大学令改正案》;一是《师范教育令改正案》。
  现行《大学令》,以官立大学为原则,对于地方,仅仅道府县有设立权。今因都市日趋发达,有设立大学的必要,故这次改正案,也承认都市有设立大学权。
  现行《师范教育令》第一条规定:“以上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必须涵养顺良、信爱、威重之德性。”现在改为:“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应陶冶教育者之人格,特别注意于国家思想之涵养。”这一种改正,在日本教育者说是“现代向〔化〕”;在我们说,便是“资本主义化”。
  (一〇)各教育团体的活动。义务教育延长运动——日本全国联合教育会,常任委员等曾于去年与当局及各方面要人接洽,对此问题有所进行;又与文政审议会委员联络,提出建议案;但迄今尚无定论。
  女子高等教育促进运动——日本女子教育振兴委员会曾邀集与女子教育有关的全国各教育会,于十六年二月间在东京开大会,谋促进女子高等教育,并发表声明书,主张创设女子高等教育机关,实行各官立高等专门学校之男女同学。但日本政府对此似不大注意。
  育英事业关系者大会——这是补助成绩优秀学生进受高等教育的一种事业。据日本教育部调查(大正十二年三月),从事育英事业之团体,共有五百十八,资金总计一千九百四十八万七千三百六十四圆,所补助学生毕业于各级学校者有一万一千七百五十五人。去年曾集全国从事育英事业者开一次大会,决定将全国育英事业组织起来,从事于相互的连络、协力、研究等事项;其组织与实施方法,委托帝国教育会办理。
  其他团体集会之主要者有:全国艺术教育大会、全国女教员大会、全国幼稚园大会、全国小学教员大会、全国师范学校校长会议、全国师范农业科协议会、全国师范附属主事会议、中等初等教育联合研究大会、全国音乐教育大会等。
  (一一)竞技运动全盛时期。日本对于体育运动,可说是十二分的注意了。各种选手权竞技会,有全国的,有地方的,有两团体间对抗的,有综合竞技的,诚有五花八门之观。政府及资产阶级方面,固用种种方法来鼓励青年学生拚命运动;即一般人士也是非常关心;看新闻纸上关于运动事项记载之多与宣传之努力,便可知道(另详《体育运动统计》。最近十一月三日起在东京奉行的明治神宫竞技大会开幕时,日本田中首相的祝辞中,说体育的第一义,在“品性之陶冶”。内务大臣铃木氏说:“在国民精神之振作”。教育大臣水野氏说:“在精神之修养”。我们不知道,由这种竞技运动所能培养出来的“品性”和“精神”,究竟是什么模样;但我们敢说,日本政府所以要这样提倡运动的本意,实在有二种:一是消极的作用,在使青年学生没有工夫去思想;一是积极的作用,在引入青年学生于某种一定的思想型中(实在,不叫他们思想,也便是思想支配的一种方法)。在以资本家势力的结合为特征的现代日本政治下,发生竞技运动全盛的现象,原不是偶然的。
  关于神宫竞技,从前是每年十一月三日举行;全国学生参加。在若槻内阁时代,改为三年一度;后因引起全国教育界反对,决定学生竞技隔年举行,期改七月三十日;青年团及其他,仍每年十一月三日举行。但十六年田中内阁成立,水野教长虽许专门学校学生隔年参加神宫竞技,却禁止中等学生参加。最近这次举行的神宫竞技,曾因有中学生参加之故,正在查办中。
  又,对于中学生,一方面限制他们参加神宫竞技,他方面又限制运动选举标准。十五年十一月,曾由教育部召集中等学校课外指导协议会,决定适当的运动种类,又规定运动选手资格如下:(1)品性操行无缺点者;(2)勤勉用功,在前学期的学业成绩,各科在六十点以上,平均在七十分以上者;(3)在前学期末未留级又未请假者;(4)身体健康而有校医的证明者。
  (一二)“大日本联合女子青年团”的成立。由日本内务部与教育部的协议,为彻底的统一的支配全国女青年计,特把全国一百五十万人的处女会员,结合为一个“大日本女子青年团”。十六年十月初旬在东京日本青年会馆举行“发团式”,到全国代表及会员五百余人。它的纲领是:“注重体育”、“增进健康”、“养成公共的精神”、“贡献社会的幸福”等一类“新时代精神”的话;但政府虽似郑重其事地干,而民众对于这种“官制女子青年团”是大反对的。
  (一三)学校卒业生的就职难。据日本内务部之调查(去年十一月发表),大正十五年度全国官公私立大学、专门学校毕业生,共一万五千一百五十一人,其中就职者八千九百九十五人(百分之五十九),未就职者三千七百七十三(百分之二十四),自己营业者八百九十人(百分之五另八),因入学于上级学校而未就职者一千五百二十九人(百分之十一)。这比大正十四年度就职者百分之六十五比较起来,已经低下了。又就学校种类方面看,高师、理科、工科、医科的需要较多,法科、经济科、文科的需要较少。(但据最近调查,未得职业者,在中等程度实业学校占百分之十三,在高等专门学校占百分之二十一,在大学占百分之四十。——见本年十一月十八日大阪《朝日新闻》社说《高等教育之刷新》文中。)
  按:知识阶级的就职问题、失业问题,在日本为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政府方面虽设有职业介绍所,但无补于实际。为世界资本主义之一环的现代日本,固已属于帝国主义的时代;但在日本有与欧洲先进国异者,在其资本主义发达虽较迟,而与世界资本主义之没落,却同其流。既有这种特殊的发展,故在意识过程上,不能完全实行宗教的批判;在政治过程上,不能充分获得资产阶级的民权,而封建的遗制反保存了不少。日本民众从这种特殊性里,遂受着帝国主义的反动的压迫与不完全发达的国家过程的压迫;在这两重压迫之下,于是遂发生了知识阶级之失业问题与就职难了。
  (一四)官立大学入学难。以前日本的入学难,以发生于中学校者为多;但现在官立大学也有此种现象发生。从来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皆能入于官立大学。但昭和二年度(即去年),大学对于高等学校毕业生之收容额已经非常减少:对于文科毕业生二三四〇名,收容三五〇;对于理科毕业生二二四一名,收容九四。昭和三年度,对于文科二四一〇名,收容四二〇;对于理科二三〇七名,收容一六〇。今后若不添设大学,此问题将愈难解决;但财政已露破绽的日本政府,是没有力量添设大学的。
  (一五)最近教育部的新事业计划。就最近(十一月)日本内阁所通过明年预算案中,关于教育方面新事业要求之主要者,有以下数项:
  教育基金一千万圆的填补——这个一千万教育基金,是当中日战争时,日本政府以战争得胜为由于国民教育之普及,故将赔偿金之一部,作成特别会计,以所生利息分配于各府县。以后日俄战争时,把这笔基金用为年〔军〕费;到现在才把它复活过来。在基金所生利息中,以三十三万作师范学校校长薪水;约二十五万圆作普通教育奖励费,分配于各府县。
  实业补习教育补助金增加二百五十六万圆,青年训练补助金增加一百万圆——这些增加,名为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实乃准备军事的国家总动员。
  补助私立学校——私立大学年得二万五千圆之补助费,但仅有“同志社”与慈惠医科大学二校;私立中学所得补助金,限于私立中等学校协会之恩给财团补助金十八万七千圆;若欲以此解决入学难之问题,恐不容易。
  社会政策的教育设施——学龄儿童就学奖励费共五十万圆,是对于全国二十五万人之贫困儿童,给与教科书、学用品、衣服、食粮,使之完成义务教育用的;其他有盲哑教育补助金、劳动者教育奖励费。这后一项在日本还是很新的事业,当此劳动运动迅速发展之际,日本政府忽然有此计划,是极值得注意的。
  万国运动大会选手派遗费——规定至八万之多,是日本的运动界方面硬逼出来的。
  关于日本最近教育界的事业,大要叙述如上。惟尚有几句话须补说者,即现在日本的内阁,是以saber①出名的田中内阁;现在的教育总长水野炼太郎,十五年六月才就职,在日本向有“大臣业者”的称号,他的阅历确不劣于以前的“文相”,尤其是他的官僚的头脑,恐怕还要胜过别人;因此他究能对于教育之革新有怎样的贡献,是为日本各方面人士所怀疑的。
  三 各政党的教育政策
  日本最近一年来的教育界,诚有如某新闻记者所说,极引起社会的注意,可算一个特点。从前讲教育者,差不多限于教育专门的杂志,一般的新闻杂志是不大注意的;即有所议论,大抵也限于制度上的形式方面。但二三年来,新闻杂志论教育的文字渐多,而且涉于种种的内容。在一般社会之议论谈话中,也把教育作为有力的一个题目。这些现象,在最近一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即如各政党,也必将教育一项,列入政策中,讲究种种改善的方法;政治家自然也要对教育发见什么政见了。此刻且把日本各政党的教育政策录述如下,也可作各政党政策比较观。
  政友会——(1)打破划一主义;(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增加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额;(4)并普改善公民教育与产业教育;(5)废止学校毕业生的特权,(6)教育制度之法律化;(7)增设女子高等教育。
  民政党——(1)德性涵养与独创、个性、启发等教育内容之刷新,教育之实际化;(2)教育机会均等方针之扩充;(3)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之增加。
  革新党——(1)义务教育费全部国库负担;(2)打破划一主义;(三)官学与私学之平等待遇;(4)生活与教育之调和。
  日本农民党——地方教育之民众本位化。
  社会民众党——(1)义务教育费全部公费之彻底;(2)中等学校公费制之实行;(3)劳动学校及农村学校由公费支给;(4)职业补习教育机关之完成;(5)简易图书馆之增设。
  日本劳农党——(1)学用品之免费借用;(2)免费供食之实施;(3)实业补习教育之扩充;(4)地方图书馆之扩充,巡回文库之设置;(5)对于无产阶级娱乐机关之扩充。
  劳动农民党——(1)一切教育机关,排除中央之专制的支配,获得完全之自治权;一切教育机关之管理,有学生代表参加;(2)教育机关之彻底的门户解放,与对一般民众教育机会完全均等之要求;(3)甲、师范学校、中学校、女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农业学校等之管理(教科目、授课时间、假日等之决定),有学生代表参加;乙、废止强制的寄宿制度,改善寄宿舍设备,由公家负担经费,寄宿生有完全自治权;丙、充实公立图书馆、博物馆,其管理由一般民众参加;丁、青年团、在乡军人团、青年训练所、处女会、妇人会、补习学校等完全自主化;戊、教师、学生有加入政党之自由(废止政党加入自由等之限制)。其他尚有一切教育机关皆公立;在义务教育期内学用品、暖辨当(热的饭)等一切义务教育费全由国库负担;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八年;改善教员待遇,全由国库负担;废止教员之义务年限;废止视学官,校长由教员、学生代表公选;彻底的弹劾对水平社同人(是日本千余年来受压迫的特殊部落民)子弟之差别待遇;将军事教练费拨充为增设充实教育机关之用;废止试验制度等要求。
  此外尚有“实业同志会”,因没有这样重要性的教育政策,故从略。
  关于日本教育界的统计,容在另篇述之。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二十日于京都
  上文写毕后,接着新闻纸上载着不少新的关于教育的事件,兹特择其重要者,译录如下,藉见顶近顶近的日本教育事业的一斑。
  全国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 日本“帝国联合教育会”最近为帝国议会行将召集(按:定十二月二十四日)、唤起教育界之舆论起见,特拟招集全国各府县教育会、师范学校同窗会、关东地方教员等二千名之教育界代表,讨论为目下国民教育上重大问题之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实业补习教育振兴及国民教育体系与师范教育改善各件,以期其实现。
  《国民教育体系调查案》共有十项:(1)国民教育为有使国民全体受教育之目的而设施的教育,故当以国家负主要的经营之责,地方自治团体则赞助之;(2)分国民教育为国民学校、国民中学校、国民高等学校及国民大学之四段;(3)国民学校为自满六岁至十二岁之六年;(4)国民中学校为自满十二岁至十四岁或十五岁之二年或三年;(5)国民高等学校为自满十四岁或十五岁至二十岁之五年或六年;(6)国民大学为满二十岁以上。(7)前三段当渐次成为义务制度,国家当强制国民就学;目下暂以满十四岁之八年间为义务教育;(8)国民高等学校于从事职业外,兼授以关于该项职业之理论与实际的指导,又当与以公民所必要的知识及训练。(9)国民大学为精深的学理与实地之研究,使国民得自由听讲,并得利用图书馆及各种试验场、陈列馆。(10)以上国民教育之体系为国家重要之教育设施,故当以国家主力从事于此。
  《师范教育改善制度案》共有九项:(1)师范教育在师范大学及师范学校行之;(2)师范大学定为三年,课程及其他一切,与根据《大学令》之大学同等;(3)师范学校定为三年,分文科、理科,但得置三年之预科;又,在师范学校设专攻科及教员讲习科;(4)入学于师范大学者,应为师范学校毕业者,高等学校、高等女学校高等科毕业者,或与之有同等学力者;(5)入学于师范学校者,
  应为预科毕业者,中学校、高等女学校之四年修了者,或与之有同等学力者;入学于预科者,应为二年之高等小学校毕业者,或与之有同等学力者;(6)师范大学毕业者,得有高等学校、师范学校、中学校、高等女学校,或与之同程度学校教员之资格;(7)师范学校毕业者得有小学校教员之资格;但在师范学校毕业生中,因成绩优良,得与以中学校、高等女学校或与之同程度学校教员之资格;(8)师范大学及师范学校可以官立、道府县立、市立;(九)师范大学及师范学校之职员薪水,全由国库负担(附决议);现在之男女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前项关于师范教育之制度,应改造为师范大学,速期其实现。
  现该会定十一月二十七、八两日在东京开临时国民教育大会;以上各问题目下固难即刻实现,但预备等到明年十一月,为日本昭和登位大典纪念,在京都举行全国教育者大会时,定将作一大规模的运动。按:《国民教育体系案》中,主张大学开放,将高等学校亦成为义务教育制这两点,确是进步的教育主张;但是否能在现政治制度下实现这种主张,确是个问题。
  试验制度的改正 日本的入学升级试验制度,已经多年来成为最苦恼学生与教育界的问题(有“试验地狱”之称)。最近日本教育部已将高等学校、实业专门学校、中等学校之入学试验制度改正;并将《高等学校规定》、《中学校令施行规则》、《高等女学校令施行规则》改正。此项改正规则于十一月二十二日由官报公布,同时由教育总、次长对地方长官发出训令。大致对于中等学校入学试验方法改正如下:取消从来所行笔记试验制度,而以在小学校之学业成绩及操行考查、身体检查为决定入学与否之标准。惟因地方及学校状况,有特别必要时,在不违反改正本旨的范围内,每得斟酌情形,采用适当的选拔方法。在教育部之通告中,曾经规定:如中等学校第一学年之入学志愿者人数超过收容人数时,得依照下记各要项,选拔入学学生:(1)使该儿童所属之小学校长将该儿童最后二学年之学业成绩、身体状况、特性及其他事项(升学志愿坚定否,性能适合否)详细调查,直接报告所欲升学之中等学校校长;此外如中等学校校长有所要求时,亦得使出身小学校长提出必要的调查书。
  (2)在中等学校,大体依下列各项决定入学学生(但在实业学校,因学校及学科种类之不同,当另有规定):甲、根据小学校长报告的事项,从超过收容人数者中间考选适宜的学生。乙、当选拔时,应作人物考查(常识、本质、性行等)及身体检查;但对于人物考查,须用平易的口试,并参酌小学校长之报告。丙、如用上述之考查选拔而犹超过收容额时,应依等第将认为优良者使之入学;同一等第而优劣难定时,则用抽签法决定入学者。(3)在都市,可联合数校考查之,采用依照入学志愿者的志望顺序而使入学的综合制。
  关于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实业专门学校等之入学者选拔方法,与中等学校有不少的差异。因志愿者之年龄较长,出身学校广及全国,出身学校之种类又不见得一致,故得行某程度的选拔试验,同时注重志愿者出身学校之成绩,以之与选拔试验对照,作为入学者选拔之标准。又,学期及学年试验,因与中等学校情形有异,亦不禁止。
  以上入学制度改正的办法,从明年度起实行,其实施细目由各地方斟酌规定。
  尊重个性的通令 日本教育部鉴于向来的学校教育对于施行适应儿童个性之教育,并指导将来进行的方针有不少缺点,此次改正试验制度,入学于中等学校者,须依据小学校长关于儿童本质、性行、身体、学业成绩等之报告,故在平时愈有观察调查个性之必要。因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将《儿童之个性尊重及职业指导之训令及通告》,发给各地方长官。训令要旨,为在儿童之个性即性行、知能、趣味、特征、身体状况、家庭及其他环境,作精密的观察与调查,并将可以升学之学校与将来可以从事之职业,随时作恳切周到的指导。
  调查部的添设 日本教育部内,向来关于内外教育制度及其他调查事项,分别由专门、普通、实业三学务局担任,而中间并无何等联络,故不便甚多。最近已决定在部内添设一调查部,以便统一一切,并以决定任督学官森冈常藏氏为部长。
  1927年11月26日补记
  原载1928年1月20日《教育杂志》第20卷第1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洪康。 ①saber 英文,意为军刀。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