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党化教育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26
颗粒名称: 谈党化教育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1
页码: 734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谈党化教育文章。内容讲述了在学校,虽在改革课程,然本人对于党教育,并无研究,何能教授学生!故即将开办党化教育研究所,以授教师新教育。
关键词: 党化 教育 宗旨

内容

目下从事教育专业者,多不明党教育②之真义。当知教育非神圣的,系平民的。教育宗旨,须合乎政治潮流,在校学生,可从事政治运动、参加校务,断不可专读死书。
  现在学校,虽在改革课程,然本人对于党教育,并无研究,何能教授学生!故即将开办党化教育研究所,以授教师新教育。但一般脑筋陈腐者,绝不能改造也。
  至收回教育权,非采彻底的手段;外人所办学校,非可改头换面即可了事。⑧对于上海市立学校。拟暂维持现状。
  1927年4月5日讲
  原载1927年4月6日《申报·教育消息》

附注

①本篇系谈话记录,摘自《杨贤江关于教育问题之谈话》一文。记录者为《申报》记者。文前尚有如后文字:“杨贤江对于教育素有研究,又热心从事于党务,近接收二师,代理上海特别市教育局长。昨记者往访于教育局,杨君讲(见正文)。”今题为编者所拟。 ②党教育党化教育的缩称。系广东国民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两党要求教育服务于政治的共识,可视为教育独立论、教育中正说的“理论反弹”,曾对北伐革命发挥过积极的推促作用,但后被蒋介石利用,作为实行 一党独裁专政的口号或工具。 ③“收回教育权”,系指收回教会学校和殖民学校的办学权。“非采彻底的手段”,蕴意为收回西方列强在上海的租界及其在租界办理的教育设施;“非可改头换面即可了事”,系就教会学校改归私立学校系统而言。杨贤江在此主张全面、彻底地收回教育权。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