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学生之新使命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24
颗粒名称: 杭州学生之新使命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3
页码: 730-732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杭州学生之新使命文章。内容讲述了杭州学生应有此种新使命,并应自此新使命而完成国民革命之目的。
关键词: 杭州 学生 新使命

内容

浙江现虽已处于新政治环境之下,然革命尚未成功,即杭州学生之使命尚未尽责。故杭州学生在此时,更须有一新之使命。
  唯尚未及何为杭州学生之新使命时,即应先考量全中国学生普遍所处之地位。吾人莫不知中国学生其处境实甚困难,亟待解决之问题极多。第一,宗法社会之思想,迷漫全中国民众之头脑中;第二,封建制度之迷梦魔压——军阀、政客至今未能清醒。根乎此等中国人思想之缺憾,遂使列强、资本、帝国主义乘隙而入,以经济、武力双管并下之侵略,使中国处于极不稳固之地位。
  中国学生受欧西文化之浸染及基于青年生理上易为感受之故,尤不安于此时代环境之压迫。
  第一,帝国主义者嗾使中国国内军阀连年作战,使学生不能安心求学,并乱其取舍何种学科之自然意志;
  第二,帝国以武力之凭藉剥削中国,又以机器工业代工业幼稚之中国手工业,使中国工人以至资产阶级并日趋穷困,学生求学,遂成不易;
  第三,根据于以上二种压迫之结果,中国人口遂至过剩,于是学生毕业以后,即有饭碗为难之虑。
  假使学生已超脱(一)、(二)二种困难,而此第三种最为困难之困难,实无解决之方法。例如:去年上海海关招考办事员十余名,而报名者至二三千人之多;前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招考校对员男女十人,而一日内报名者竟有百五十名,且有大学生在内抢夺此区区月薪二十元之小饭碗。即使有人幸而得被考取,试问之,区区二十元在生活程度最高之上海如何生活?
  中国学生既处于如是之地步中,若欲起而解决之,将如何解决乎?中国教育对此问题,以为读书就是救国。此语实是愚蠢!盖读书为一事,救国又为一事。若谓读书可以救国,则与读书就能踢球一语何以异乎?不但读“诗云”、“子曰”不能救国,习甲方加乙方亦未能救国,读三民主义亦未必能救国;盖读三民主义如习游泳,学救国则如实地游泳,熟泳理论者何以游泳?又有主张先读书后救国者,此又为“三年之病求七年之艾”,其谬误尤不待言!
  唯吾人既不满意于以上两种办法,则不得不赞成第三种——读书同时救国之办法。所谓读书同时救国云者,即“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一语耳。吾今不矜及于如何读书之问题,请先言如何救国之方法。
  吾主张:第一,杭州学生须因杭州环境与历史之使命,参加革命。盖杭州学生运动在“五·四”时代,前第一师范学生率杭州学生起来奋斗,①而致于一极有功绩之地步。虽然后因种种压迫而致消沉,然自夏超独立时起,①杭州仍未忘其自身之使命,毅然联合各界主张创立省政府矣。今者,杭州已经完全光复,百端尚在待理。至杭州学生,即应:
  (一)巩固自身之组织,先行发起召集浙江各处学联会,组织浙江全省学会,参加浙江政权,为自身利益而提出要求,并再集合各种革命势力,在同志旗帜之下,完成国民革命。
  (二)改进党化教育。根据于打倒帝国主义之口号,反对文化侵略,设法消灭帝国主义者在华之杀人不见血、亡国不用刀之恶毒势力。
  (三)据民主之原则参加校务,铲除以前学校当事人之包办制,而成一切开讨论之区。
  (四)根据国民党党纲,努力党之工作,务使教育党化,实行孙先总理联俄、联共、拥护农工运动三大政策,并应用党之纪律与训练,以完成国民革命。特别是对于农工运动,因农人占全国人数百分之八十有奇,产业工人亦有二百万之数,为中国民众之大部分,若吾人不注意此等民众之权利,专使少数新官僚、新学阀、新军阀之升官发财,则失民众革命之原意矣!
  最后一言,杭州学生应有此种新使命,并应自此新使命而完成国民革命之目的。愿共努力之。
  原载1927年3月25日《民国日报》(杭州)

附注

①本篇系演讲记录。记录者:浙江《民国日报》社记者。发表时加有引题:“杨贤江氏在杭州学联会之演讲”。1927年2月下旬,北伐军攻克杭州。为里应外合地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杨贤江受命潜赴杭州与北伐军东路军联络。逗留杭州期间,应杭州学联会之邀,作了这次专题演讲。 ①“前第一师范”,系指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第一师范与省一中合并,更名浙江省立第一中学。1912~1917年杨贤江就读于第一师范。“五·四”运动中,第一师范学生积极参与并发起成立“杭州学联会”,由该校学生宣中华任理事长,使反帝爱国运动得以深入持久地开展。 ①指1926年10月16日,时任浙江省省长夏超在北伐军的压力下宣布独立,倒戈反击孙传芳,并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兼浙江省民政长之事。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