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的经济现状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521
颗粒名称: 长江流域的经济现状①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5
页码: 706-710
摘要: 本文是杨贤江的关于长江流域的经济现状文章。内容讲述了特专就长江流域最近的经济地位说明形势。
关键词: 长江 流域 现状

内容

诸位读过本国地理的,一定知道我国有所谓三大流域,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就全国文化而言,现在要推长江流域为最发达;而就全国经济而言,也不能不推长江流域为首屈一指。原来文化与经济有甚密切的关系,故研究一地的经济状况,自有帮助我们了解一地的文化情形的效用。
  本篇特专就长江流域最近的经济地位说明其一般的形势,想来这于我们读者的时代常识有不少裨益,当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罢。
  在地理上,实在构成为长江流域范围的各省是: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及四川;而在经济上与这几个省分有密切关系的,尚有浙江、河南、陕西及贵州。将来粤汉铁路完成,则广东与广西也可包括在内。在这个经济区域之内(惟广东与广西除外),据一九二五年的调查,共有人口二万万三千三百三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七人,这就超过全国人口的半数了。
  沿长江的口岸共有十六处:重庆、万县、宜昌、沙市、湘潭、长沙、常德、岳州、汉口、武昌、九江、芜湖、安庆、镇江、南京及浦口。而上海靠近长江之口,当然也可列入。其中主要的港口:一为上海,近海;一为汉口,约居长江中部。在上述十七个口岸中,有十一个是叫做有约通商口岸(treatyports),十个属于英国,一个属于法国。——按:英国的十个是:一八四二年《江宁和约》中之上海;一八五八年《天津和约》中之三口,即汉口、九江、镇江;一八六九年《新修条约》中之芜湖;一八七六年《烟台条款》中之宜昌;一八九〇年《重庆通商约》中之重庆;一九〇二年《通商新约》中之长沙、万县、安庆。法国的一个是:一八五八年《天津和约》中之江宁(即南京)。
  就海关收入而言,在全国一切城市中,实以上海为最重要。据一九二四年的海关统计,上海口岸的税收实占全部关税收入百分之三九·五八。汉口税收为百分之八·四,居于第三位。故上海与汉口相比时,上海的收入要大得多。这是由于上海为近海的港口,而汉口为分销货物到中国内地的中部港口之故。
  现在讲到长江流域的运输业,可说长江能航行的路线,从长江口算起,共有一千九百英里之长。试分言之,从上海到汉口,凡五百九十五英里,吃水二十二英尺的大船可以航驶;从汉口到宜昌,凡三百七十英里,吃水十七英尺的船可以通行;从宜昌到万县,凡二百英里,可容六英尺的吃水;从万县到宜宾,凡五百英里,可容三英尺的吃水。其余的水程则只有民船可通。但长江的支流可供航行的颇多:
  在四川:共长一千六百十九英里,有二百十七英里可行轮船;在湖北,共长一千四百四十英里,有二百七十五英里可行大轮船,有三十七英里可行小轮船;在江西,共长二千一百三十二英里,有二百六十英里可行大轮船,有一百六十英里可行小轮船;在安徽:共长一千零二十二英里,有五百四十英里可行小轮船;在江苏:共长一千三百七十七英里,有十三英里可行大轮船,有一千零一英里可行小轮船。
  故在长江流域共有一万零一百九十二英里可供航驶的水道,其中有一千九百四十八英里可行大轮船,二千七百五十五英里可行小轮船。
  在长江流域中,共有七个大轮船公司:中、英、日各占二个,
  美国一个。英国的两个,一个叫做太古洋行(Butterfield&Swire),一个叫做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Co.);前者有大轮船七艘,行驶上海、汉口间;有较小的轮船六艘,行驶汉口、万县间。去年九月五日发生的万县大屠杀,就由那个公司的轮船起衅的。怡和洋行则有五轮开上海、汉口班,有六轮开汉口、万县班。日本公司有大轮船两艘、小轮船四艘。中国公司有大轮船十艘、小轮船甚多;中国的轮船大半供载客之用,而英、日两国的则以运货为主。这里有一个原因存在,因为八十年来列强肆行侵略的结果,在我们国内处处占了优势,驯至本国商人都想靠一靠“洋商牌子”;即如用轮船装货,他们情愿向外国轮船接洽。这就有两个缘故:一是税率方面可以便宜一点。二是倘遇战争,危险可以减少一点;此外更有一件有趣的但著实足以痛心的事实:据说航行汉口、万县的轮船共有六十七艘,其中有四十三艘是中国的,但是奇怪得很,就是这许多船没有一艘不挂外国旗的,所以英国的有,法国的有,美国的有,意大利、瑞典的也有,这些外国旗都是向外国领事或外国商人买来的。要是有一只挂外国旗的船受到了什么损失,便可由那一国领事出面要求赔偿。其实,还不但我国的轮船如此,就是我国的民船也想尽力谋得外国人的保护。那些外国商人和领事只要有利可图,自然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日本方面则尽量地建造许多小轮船,供在中国运输业之用;据说,历来在长江以及内河共有日本轮船凡九十六艘。由这可见长江流域的转运业大都已被帝国主义者侵略去了!
  在长江流域范围内的铁路有如下各线:沪杭甬路、沪宁路、津浦路(以上三路皆由英国支配)、京汉路(法国支配)、南浔路(九江至南昌,日本支配)、粤汉路(但目下仅通由武昌及株州一段,受英国支配)。川汉路早经拟议,惟未兴工,则受英、美、法,从前还有德诸国的支配。英国更想建筑一铁路,自印度起,经西藏,东下沿长江,通过汉口以至上海。日本则想延长南浔路,直达福州。从此可见长江流域的铁路也受著帝国主义者的控制了。
  英国人的势力,以由汉口迄上海一段为主要。长江上游一带,则有英、日、美及德国等互相竞争。到了现在,日本人已占优势,而以湖南为根据。美国人正在竭力谋在重庆得一地盘。德国人在湖南本已有一部分的势力,今则更想伸张到四川。
  长江区内更有丰富的煤、铁。最著名的产煤区是在湖南、江西交界处的萍乡附近,最著名的产铁区是在湖北的大冶。所有这些铁矿与煤矿,皆由汉冶萍公司经营,这个公司名义上为我国人所有,然因有日本人的借款及契约;故实权落在日本人手里。该公司的工厂设在汉阳。全部企业所雇用工人达十万,算是亚洲最伟大的工厂了。
  长江流域又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其中顶著名的工业乃是纺织业。单在上海一处,就有纱厂五十三家,在汉口则有四家;其他无锡、南通及长沙皆有此种工业。丝厂大都集中在上海,计共有六十家。而最大最重要的纺织工场,皆在江苏境内的长江下游。其中极大部分的厂为日本人所有,其次是中国人的,再其次是英国人的。惟在长江上游的厂,大半是属于中国人的。五金工业以在汉阳、汉口及上海的为出名。江西景德镇的陶业也颇关重要。
  长江流域的农业,也是全国有名的。米、茶、大豆、植物油质及棉花,都是主要的出产,其次为养蚕及家畜业。长江区内所产丝、茶运销至全世界各国。大部分的丝由上海出口,茶则由汉口、九江及上海出口。从前的时候,我国全国人仅靠长江流域所产之米即能生活。但自帝国主义者勒逼我们订结片面的条约以后,关税主权落在外人手里,国内军阀又复猖狂不止,于是长江一区不复能供给以全国够用的米量,而必须由国外如安南、暹罗、高丽及菲列宾等处进米了。①据一九一九年的统计,国外米之输入者,价值八百三十万海关两;至一九二四年,更增至六千三百二十四万八千海关两。至于为什么长江流域竟不能供给自己所需要的粮食,可有二个理由:一是从帝国主义者霸占海关之后,以低税率输入外国米至有约口岸,结果使本国内地所产的米没有出路,于是农人就少去种米了;二是在军阀专政的省份,多强迫农民种植鸦片,以便多多抽税,于是种米的田地也大被减少了。
  长江区域因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而引起经济上的危机,故革命运动也随而发生。汉口这一地方,既是出口业的中枢,更是长江流域全部分配的中枢,故以经济地位言,实比上海还重要些。现在那个地方已为南军所占据,②这可说长江区的经济之钥已握在他们手中了。
  原载1927年1月5日《学生杂志》第14卷第1号

附注

①本篇署名:英夫。原发表于《学生杂志·时代常识栏》。 ①所列国名皆为旧称或别译,即今越南、泰国、朝鲜及菲律宾。 ②“南军”,指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当时通称北伐军。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杨贤江全集 第二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的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杨贤江著作的图书,主要讲述的1924年至1928年作者的精选优秀作品包括恋爱神圣论者的两难、告青年之有婚姻问题者、青年的生活、列宁与中国青年、“到青年中间去”的先驱者、国故毒、我对于人生观的见解等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